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楊逵(1906 —1985)/楊翠 Arthur Rothstein (1915 – 1985)《紀實攝影》遠流1993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1986) 李文吉譯















不合理的行為

唐.麥庫林 李文吉


  • 出版日期:1993/10/01




紀實攝影(3版)

紀實攝影(3版)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rthur Rothstein 李文吉

內容簡介

  紀實攝影表現攝影工作者對環境的關懷,對生命的尊重,以及追求人性的社會。他們以冰冷的機器,証錄邊緣景象,或不被面對的事實,卻往往能借影像力量使攝影成為參與改造社會的工具。本書作者以平易手法,介紹當代著名紀實攝影家的貢獻,同時呈現不同的紀實角度和社會參與方式,提供環繞紀實攝影的實務資訊,希望藉此喚起更多攝影人的投入。

作者簡介

亞瑟.羅特施坦

  生於一九一五年,一九三五年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加入美國農業安定局(FSA)攝影小組,五年之間攝製許多傳世名作。羅特施坦繼而擔任美LOOK雜誌攝影部負責人與Parade雜誌的副總編輯,負責攝影事務顧問與指導工作。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研究所教職,與Syracuse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目前擔任紐約Mercy College 與Parsons設計學院的教職。羅特施坦獲得五十多項攝影獎,其中包括美國攝影協會一九八五年的「進步獎章」。曾在美國華府的史密斯索連協會、紐約的現代美術館與巴黎的國家藝術中心舉辦個展。著有Words and Pictures, Photojournalism等八本專書與許多篇攝影文章。


Arthur Rothstein (July 17, 1915 – November 11, 1985) was an American photographer. Rothstein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America's premier photojournalists. During a career that spanned five decades, he provoked, entertained and informed the American people.

Rothstein in 1938
BornJuly 17, 1915
New York City, US
DiedNovember 11, 1985 (aged 70)
Alma materColumbia University (B.A.)
Occupation(s)Photojournalist and teacher
Known forPhotography

He was a member of the faculty of the Columbi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a Spencer Chair Professor at S. I. Newhouse School of Public CommunicationsSyracuse University. Rothstein was also on the faculties of Mercy College, and the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in New York City, and he took great pride in mentoring young photographers including Stanley KubrickDouglas Kirkland, and Chester Higgins, Jr.



Perhaps Rothstein's most famous photo, "Dust Bowl Cimarron County, Oklahoma" and an icon of the Dust Bowl: a farmer and his two sons during a dust storm in Cimarron County, Oklahoma, 1936[5]

  • Annie Pettway Bendolph carrying water. Gee's Bend, Alabama. April 1937. Photographed by Arthur Rothstein.

    Annie Pettway Bendolph carrying water. Gee's BendAlabama. April 1937. Photographed by Arthur Rothstein.

  •  
  • The former home of the Pettways. Gee's Bend, Alabama. April 1937. Photographed by Arthur Rothstein.

    The former home of the Pettways. Gee's Bend, Alabama. April 1937. Photographed by Arthur Rothstein.

  •  
  • Woman on the Pettway Plantation

    Woman on the Pettway Plantation





  • 譯者簡介

    李文吉

      台灣台北人,一九五七年生於台北縣三重埔,一九七九年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曾任《人間雜誌》編、採、攝、圖片等工作(1981 ~ 1990),《大地地理雜誌》與報社之撰述、攝影、圖片編輯。

     

    目錄

    序 陳映真
    原序
    導論

    紀實攝影的傳統
    關心社會的人文主義者
    美國農業安定局
    好奇心與客觀性
    政治與寫實主義
    目擊現場的觀察者
    反戰遺言
    平凡的尊嚴
    紀實攝影集-終極傳播管道
    色彩與攝影
    方法與技術
    附錄
    參考書目
    譯名索引


     

    前言

      在那本娛樂性高、睿智而活潑的《影像》(The Image)中,布魯斯丁(Daniel J. Boorstin)是如此做開場的:欣羡的友人說:「喲!你那個寶寶好漂亮哦!」母親說:「噢,那沒什麼──你該看看他的照片!」

      由此可見,光鮮亮麗的照片對許多人來說比事實本身更重要、更有意義。

      不到一世紀之前,出現一項製作、保存與傳播人、地、事的精確影像的美術革命。

      攝影起初是一種功能性的記錄裝置。一八四○年畫家保羅.德拉赫希(Paul Delaroche)1第一次看到達蓋爾式(daguerreotype)照片時說:「從現在起繪畫已經死了!」德拉赫希對於攝影極為狂熱,他派他的學徒參與一八五一年歷史上第一次的紀實計劃。在拿破崙三世的統治下,這項計劃組織攝影家記錄法國著名的歷史性建築,如教堂、橋樑與城堡。攝影師使用威廉.塔爾伯(William Talbot)發明的紙質底片與沖洗法(Calotype Process)。

      但是往後數十年攝影者仍繼續摹仿繪畫,甚至到現在部分攝影家還樂此不疲。畫意派攝影家(Pictorialists)主宰了十九世紀。照相機的使用者似乎嚴重自卑,不敢承認或是無法發現攝影的特長──例如精細描寫與凝固動作的能力。要等到二十世紀,紀實攝影家才能實現他們的媒體的創作潛力,並且被完全接受為藝術家。

      在藝術領域內要用到心智、雙手與工具。雕刻家使用的鑿刀受其手操作,受其心智指揮。畫家以手與心智控制畫筆。鋼琴演奏家以心智控制的雙手在鋼琴上彈出音符。作家的心智指揮雙手以筆或打字機在紙上寫作。而攝影家則以心智控制著操作照相機的手與眼睛。也因此安塞.亞當斯(Ansel Adams)會以音樂的辭彙來描述攝影家的藝術。他說過,拍一張照片和作曲相似,印放照片則有如演奏。紀實攝影家得到藝術家的稱號並不表示他們是為藝術而藝術。他們的作品可能技術高明而具高度藝術性,但其首要目的還是在於製作出圖像式的報告。

      紀實攝影家對許多人而言已經成為目睹我們這個世界與人民的現場觀察者。紀實攝影家先研究現場狀況的視覺呈現,再將他對題材的知識與感受放進照片中。攝影家通常也將個人情緒與感覺放入作品中。

      愛德華.威斯頓(Edward Weston)說:「在運用照相機原理時,思想與行為是一致的,因而一個想法的成形與執行可能是幾乎同時發生的。攝影者事前在心中醞釀的圖像,在他獲致最明晰的了解與最強烈的情緒感應的一瞬間,會像透過照相機觀看一般地浮現眼前,而被他拍攝下來。」這是許多最優秀的紀實攝影作品被製作出來的方式。

      本書討論的所有攝影家都曾指出他們勇敢面對社會,與社會產生的互動,和他們對社會的詮釋。打從布拉迪(Brady)、湯姆生(Thomson)和傑克森(Jackson)等先驅者起,每一世代的社會價值與文化價值都透過攝影這個媒體傳達。里斯(Riis)、海因(Hine)和 FSA 的攝影家將照相機當作分析與說服的憑藉,和社會變革的機具。戰地攝影家卡帕(Capa)、鄧肯(Duncan)、麥庫林(McCullin)與艾迪.亞當斯(Eddie Adams),以圖像的語言描述世界各地人民為了和平,不假思索、義無反顧的抗爭時的勇氣與恐怖。一九六 年代的茫然失據也反映在法蘭克(Frank)、弗里德蘭德(Friedlander)、阿勃斯(Arbus)和溫諾格蘭德(Winogrand)的作品中。就像傑克森.帕洛克(Jackson Pollock)2背叛傳統繪畫,這些攝影家重新界定攝影美學,使用新的象徵指出時代對於醜陋的、平庸的與內心世界的沉迷。現代的紀實攝影家熟悉他們的傳統。他們認為值得也滿足於透過攝影,將尋常百姓平凡的生活昇華成不朽的藝術。

      普林斯頓大學的彼得.班耐爾(Peter Bunnell)說:「攝影家的創作能力日益精進,已經能呈現社會的內容,當今的攝影似乎已經能使遠遠超出相片物質範圍的理念具有形體。現在我們已經了解攝影能像經驗一樣影響我們:攝影把我們所看到的呈現給我們。」

      紀實攝影有一項重要的組成要素,是事實上攝影需要文字輔佐,才能使影像更有影響力。許多紀實照片中將招牌、街頭塗鴨畫或告示牌也拍出來。有的圖片說明中採用被攝者當時說的話。如此,紀實攝影是文字與照片的真正結合,而照片仍獨立地承載著信息。

      「紀實」(documentary)這個詞描述的是一種風格與一種方法。曾經有過許多別的建議──寫實的(realistic)、事實的(factual)、史實的(historical)──但是無一能傳達紀實傳統那種對真相的深刻尊敬,與對於我們這個世界加以積極地詮釋的創作欲望。

    自序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用文字與照片解釋紀實攝影這門獨特的視覺藝術型式的演進與後續發展。我討論從美國(南北)內戰到今日真實地詮釋都市生活的實紀作品,及其攝影方式、技術與哲學。

      因為我是個紀實攝影者,我相信我能威權威地評估與報告重要的趨勢與方向。在我個人五十年的攝影生涯中,我很榮幸能會晤過許多備立書中敘述的攝影家。對於那些以思想和感情來理解照相機前的真實社會的攝影家們,本書也極為敬重、佩服他們的努力。

      本書是按年代的先後順序開展的,強調攝影家們相似的意識形態所顯示的風格關聯性。儘管以往對紀實方式個別層面的討論也很多,本書則佢可能對這個特殊領域中風格迥異的眾多攝影家及作品加以搜羅與界定,,並討論他們彼此間的影響。

      我希望這本書能啟發其他的攝影者,特別是剛開始投入攝影的人,一起來追求紀實攝影之路。我相信這類的藝術創作與可貴的社會意見,其表達方式將會繼續成長。

      感謝許多協助我完成此書的先生女士與機構的鼎力協助。我所採訪、引述、並貢獻插圖照片的攝影家們才是本書最重要也最主要的資源。

      (以下為提供協助的個人與機構,略。)

      在此向”Focal Press”出版社的本書編輯Arlyn Powell與David R. Guenette致最高敬意,感謝他們提供的建議、支持與鼓勵。我的目的是鼓勵其他人追尋這種攝影方式,好讓我們記住過去,記錄我們的成就,並且堅定我們對人性的信仰。

      亞瑟.羅特施坦






    攝影的哲學思考



    V.Flusser 李文吉 彭春美優惠價: 9 折, 135 元

    試閱

    記憶重建:莫拉克新開災誌-六龜新開災後口述史
    中文書

    張卉君 李文吉

    紀實攝影


    Arthur Rothstein 李文吉 曾淑正









    (臺灣話:Iûⁿ Kûi,1906年10月18日—1985年3月12日)

    楊翠分享了 1 則動態回顧。

    一年一年,十年十年,夢想愈來愈老。
    老到無法辨識,終究埋葬在時光裡。人們沒有想要深深挖下去。
    最終,我們連土地都失去了。
    60歲那一年開始,我懂得「一切成空」的意思。
    楊翠──在楊逵親筆所寫, 東海花園, 1978 。
     
    12/2日(週五)清華大學「生活在地方」系列活動,
    首場開跑了,楊翠要以〈人間楊逵.文學俠客〉為題
    分享楊逵的勞動生活、文學實踐、社會運動、政治抵抗
    有閒來坐喔。
    時間:12/2,晚上7:00-9:00
    地點:清華大學水木咖啡廳
    可能是高爾夫的圖像


    ****


    夜了,想起2010到2012那幾年,還是很激動。


    總是東奔西跑,忙到昏天暗地,經常有時空錯置感,忘記自己身在何處。我記得那時陪伴我一起努力的一個學生曾看著我的行事曆說,老師你是怎麼度過每一天的。


    但是,很感動,我有好多很棒的學生,跨越了超過十屆的學生們。因為他們的一路陪伴,因為他們一直不曾離棄,有時甚至陪我哭泣,我才能不喪志,不放棄,堅持到現在。


    也因此我才能繼續保有對人性的正面信念。雖然那之後我的人生也沒少經歷挫敗與被刺傷的疼痛,但因為宇宙中那幾抹也許微小但澄亮的光,所以我仍願意相信。

    。。。

     整理舊物。林瑞明老師2014年4月30日寫來的明信片,從一疊差點被我扔進回收箱的雜物中掉落。即使沉積著時光的厚重塵埃,仍然儲存著林老師的生命溫熱,我讀了幾次,默默落淚。他寫:


    「阿翠:辛苦了。『走唱楊逵』辦得相當成功。我看見了愚公一代、二代、三代、四代精神的延續。1976年10月12日發表於中時人間的〈三個臭皮匠〉 “黃袍在故宮,龍種早已絕”,”土地是我們的”,”國土是我們的”,”創造新樂園”……」等等,對於向來的大頭病有醍醐灌頂的作用。」


    2011年,為了推動成立 「楊逵文教協會」,我和一群學生、友人、親人,共同策畫了「春光燦爛.走唱楊逵」文學音樂節,從10月一直辦到2012年4月。總計辦了3大2小,5場音樂會,兩場地景走讀,兩場文化市集,編印了一本小冊子,兩本筆記書,製作了兩件意象T恤。經費非常少,我們到處募錢,到了最後一場,台中主場,最大型的那場音樂會,已經完全沒錢了,市府應允的20萬一直沒有下來,學生夥伴們說要去托缽募款,所幸最後市府及時趕上。


    為了每一個活動細節,每一筆支出的來源,開了無數次會議,群組中累積無數的討論串。魏揚自己也募了款,在清華辦了兩場,還寫了一首歌的詞。


    這些,都還銘刻在我心中。這就是林瑞明老師信中說的「走唱楊逵」活動,就是他說的愚公精神。


    昨天,在讀派,【三十而麗:楊逵《鵝媽媽出嫁》音樂會】的暖身場,朱約信Ⅹ陳淳杰Ⅹ王信允,帶我回到2011年。在三人合唱李雙澤以楊逵〈三個臭皮匠〉所寫的〈愚公移山〉的歌聲中,還有魏揚寫的落落長、其實很難和韻入歌,但是我的學生王信允努力譜曲,竟然還好聽的〈愚公幾代過去〉的歌聲中,我想起1993年的傻子,以及2011、2012年陪我走過「春光燦爛.走唱楊逵」那一段艱苦但美好日月的夥伴了。


    因為這場「春光燦爛.走唱楊逵」,「楊逵文教協會」才得以在2012年成立。推動27年方才有成,真的非常不容易。


    所有的陪伴,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真心真意,所有的溫暖盛情,都純化為人間至美,我都會收藏、銘記、此生不忘。


    【三十而麗:楊逵《鵝媽媽出嫁》音樂會】要正式開場了。沒有再一個30年了。再一個30年,我也不在人間了,朱約信也很老很老唱不動了。請大家這一次,這一次就一起來支持這些傻子們。

    感動我的 (3 ):林義正:林柏東。呂炳川。林國彰。林徽因。谷村新司(Shinji Tanimura 1948—2023)《明道文藝》尹汝貞(77歲)DISNEY 公司創業100年。Albert Schweitzer史懷哲

     


     感動我的 (3 ):林義正老師介紹林柏東老師:難忘的茶會(臺大醫院儀器上摘錄Serenity Prayer;我向AI大師Herbert Simon請教大學管理學教法........)。《福爾摩沙音樂家:呂炳川》v1 ( 約一小時半的YouTube影片,很好)。林國彰《台北道筆記》(林柏樑) 。DISNEY 公司創業100年の試練 They Want to Live Disney.。Albert Schweitzer史懷哲:《自傳》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等;尹汝貞(77歲)只想隨心所欲活著。谷村新司(Shinji Tanimura 1948—2023)的笑臉迎人 。林徽因遲來的建築學位Penn to Award Posthumous Architecture Degree to Lin Huiyin。日本之匠心 Crafting quality knife-sharpening whetstones。《明道文藝》。湖口泓格生醫公司挑戰不可能任務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783275490235275



    【4K5G上的福爾摩沙音樂家】
    呂炳川(1929–1986)是臺灣第一位民族音樂學博士
    也是第一位將 #才能教育 引進臺灣的人
    對於許多人來說,呂炳川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這在臺灣音樂文化發展史上是一件非常令人訝異的事情。綜觀呂炳川一生,#民族音樂採集 是他投入最多心力,也是最樂在其中的工作。尤其他一生中關於採集的錄音就留下1,308卷、影像記錄超過萬張,對於記錄那時代的聲音文化,極具研究價值,更為如今臺灣民族音樂的研究做出極大的貢獻。
    呂炳川在日本接觸到「才能教育」,或許基於民族音樂研究,尊重各種生命的情懷,對於才能教育非常肯定,於是將才能教育引進臺灣,於台北創立「才育幼稚園」,並且得到創辦人 #鈴木鎮一 的支持,與才能教育本部的認可,成為認證的臺灣分部。
    「才育幼稚園」施行的才能教育,不但開啟了臺灣教育的新風貌,即使到現在,許多概念仍然能夠得到印證。
    「他不只是臺灣音樂研究的先驅,同時也是臺灣音樂教育的先驅。」
    — 呂炳川教授學生 小提琴老師 林如蘋 —
    臺灣當代音樂家系列 | 民族音樂擺渡人 呂炳川(澎湖)
    線上看:
    隨選隨看「4K5G上的福爾摩沙音樂家」:



    Accept What Can’t Be Changed and Change What Can Be

    林義正老師。新潮文庫 鈴木大拙等人的禪學

    林柏東,鹿谷人,宜蘭大學退休教授,柏雲茶莊店東。另一為其鄰居,劉穎女士,瀋陽人。

    “Your life is the sum result of all the choices you make, both consciously and unconsciously. If you can control the process of choosing, you can take control of all aspects of your life. You can find the freedom that comes from being in charge of yourself.” — Robert Bennett, U.S. senator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for choices starts with understanding where our choices lie. This idea is wonderfully framed by the timeless wisdom of the ancient Serenity Prayer: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標語〉北斗
    躺仰手術室天花板
    上面寫著兩行字:
    接受不能改變的
    改變可以改變的

    Each line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step in growing our leadership. Consider the first – an invocation to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In around 1932, theologian Reinhold Niebuhr is reported to have used the prayer as the last part of a longer prayer.[1]

    n.wikipedia.org/wiki/Serenity_Prayer#:~:text=



    南天 一小時半的影片,很好

    《福爾摩沙音樂家:呂炳川》v1

    日治時期原住民音樂學的奠基者呂炳川教授,出身澎湖的他赴日留學,是台灣第一位民族音樂學博士。

    呂炳川教授進行了大量而詳實的田野調查,包含原住民音樂錄音、圖像、地圖手稿等,留下龐大的史料資料庫。

    以此田調資料為基礎,嚴謹而具開創性的研究,屢屢為後來者所拜讀,其中最經典者,莫過於他的博士論著《台湾高砂族の音楽—比較音楽学的考察》。

    ****

    林柏樑──和 Kuochang Lin 。

    老友國彰捎來他自己編輯的筆記手冊「台北道」。國彰和太太小琥鶼鰈情深,自從夫人罹病之後國彰摒下手邊工作、全心全力陪伴和照顧太太,出門不再配備他心愛的LeicaM6相機,因此發展出手機攝影的的獨門功夫,創造出新的林氏攝影美學。
    這本「台北道筆記」正是他十年以來的部分成果,由二女兒佳瑩設計、今天收到.立刻和大家分享。

    ****

    October 15, 2023

    An Architectural Pioneer Receives Her Due

    Penn to Award Posthumous Architecture Degree to Lin Huiyin

    Two young Asian people standing on a tile roof pose for photo
    Lin Huiyin (left) and Liang Sicheng on the Temple of Heaving in Peking, ca. 1936 (Imag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Fisher Fine Arts Library image collection)


    林徽因文集

    胡適稱譽她為「中國第一才女」;徐志摩視她為「唯一的靈魂伴侶」......

    林徽因文集 此書很感人
    尤其是悼志摩 和 紀念志摩去世四週年 兩文

     林徽因給他女兒寶寶(梁再冰 她多次出現在梁思成與林徽因 的電視節目之訪談    因她11歲在雲南等地都有日記)的信( 附兩張手繪地圖) 最好

    本書的錯字和注解還可大幅改進






    收入

    書信   

    致胡適*

    一(一九二七年)   

    二(一九二七年二月六日)   

    三(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四(一九三二年一月)   

    五(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   

    六(一九三二年)   

    七(一九三二年六月十四日)  


    *我的兩套胡適書信選都未收胡適給林徽因的信

    除前三封為在美國費城給胡適的演講邀約 第四封起多為徐的日記(寄放在凌叔華處 所謂"八寶箱)案-----此文壇大公案誰也說不清楚  到了1993年12月25日卞之琳 還發表一篇"徐志摩的"八寶箱":一筆糊塗帳" (收入卞之琳文集頁121-26)



    日本経済新聞(日経新聞) 

    ディズニー、創業100年の試練 10の数字で見る魔法と現実
    ネット配信への移行遅れや経営の混乱が響き、株式時価総額はピークの半分以下。ミッキーと仲間たちは待ち受けるステージをクリアできるのでしょうか。


    A woman with long, dark hair stands smiling in a bathroom where she is surrounded by objects, from the shower curtain to the soap dispenser, that pay tribute to “The Little Mermaid.”

    It’s Not Enough to Love Disney. They Want to Live Disney.

    For some, a dream is a wish your heart makes at home.

    Crafting quality knife-sharpening whetstones requires grit, determination and finely honed senses.
    “CYCLE AROUND JAPAN” 
    (Into the Kyoto Countryside)

     谷村新司(Shinji Tanimura 1948年12月11日—2023年10月8日)的笑臉迎人

    日本著名歌手谷村新司逝世,享年74歲



    十天前,尹汝貞出席第28屆釜山影展的特別座談「Actor's House」,這位韓國首位拿下奧斯卡獎的女伶,當被媒體要求擺拍時,突然說:「我已經77歲了,現在只想隨心所欲活著、然後死去。我不知道為什麼女演員都必須穿著裙子、雙手叉腰讓大家拍照。」
    這個率真的回答,先是引起一陣騷動,接著台下響起轟動的掌聲,我還記得三年前,她以電影《夢想之地》獲頒奧斯卡獎後,也教訓過韓國媒體。當時她被問到這一刻是否是她人生最棒的瞬間?尹汝貞說:「沒有那種瞬間,我不喜歡『最棒、第一名』之類的詞,我們不能當中間的就好嗎?奧斯卡也不是一切。」
    熱愛尹汝貞的人就是喜歡她這麼嗆,盧熙京在散文書《#此刻不愛的人_都有罪》有一篇專門推崇尹汝貞的文章,來摘錄一段分享:
    「假如有人問我,到底喜歡尹汝貞甚麼?我會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為喜歡的點太多了。
    她究竟為何能呈現出那樣的演技,至今仍不可得知。說的簡單,可以歸功於人生歷練,不過,人生歷練同樣豐富的人,難道就能有一樣的演技嗎?能像她一樣將粗話說得有如人生哲理?顯然不是。
    她年紀輕輕就隻身一人在沒有男人、沒有丈夫的情況下,獨自撫養兩個孩子(而且還養得非常好),但憑她不算美人的臉蛋、並不悅耳的聲音,以及不懂的阿諛奉承的性格,真的很難想像她究竟得多努力、多熱愛戲劇,才能爬到今天的位置。」


    **** 創立於1993
    兄弟同心力圖斷金:泓格生醫挑戰不可能任務
    兩年前到湖口工業區參訪電池材料廠康普,看到對面的泓格科技正在大力招募新員工,回來之後,查䦧資料才知道這是一家遠端監控I/O控制器的一家工業電腦關鍵零組件的公司,最特別的是這家公司的毛利率將近60%,一家中小型零組件廠毛利率可以向台積電看齊,我對這家企業留下深刻。
    這次特別來到湖口工業區參訪,看的是泓格的TPU新事業。國內生產TPU的企業,上回我到宜蘭看了八貫,還有一家鼎基,我沒有去過,這兩家公司生產成品,而泓格生醫切入的是最上游的材料。TPU的全稱是熱塑性聚氨酯,這個產業是獨佔性的,美國的大廠路博潤(Lubrizol)囊括九成的市場,由於醫療產品的特殊性,別的公司很難競爭。
    泓格生醫敢挑戰路博潤,簡直像唐吉訶德一般,原來掌握關鍵技術的陳瑞祥在工研院卅幾年退休下來,他擁有一身技術,泓格科技總經理陳瑞煜是他的哥哥,這時候兩兄弟決心挑戰不可能任務,用泓格的資源培養這家擁有高技術成分的企業。
    弟弟陳瑞祥對TPU有滿身的理想大夢,他認為路博潤透過併購整合整個產業,但品質並不穩定,泓格生醫希望能搶下10%左右的市場,目標每年生產2000到3000公噸的量,泓格就有站穩腳步的機會。
    總經理陳瑞煜堅持走高毛利的路線,他不斷的捨棄低毛利產品,他特別強調,未來營收成長,他的毛利率目標是70%以上!泓格投入TPU新事業已逾五年,吃掉不少本業獲利,但陳瑞煜兄弟志在千里,!我很少看到這麼有志氣的企業主,這次在他們兩兄弟身上看到台灣企業挑戰不可能的雄心壯志,期待他們兩兄弟成功!

    ****

    2023


    陳天授

    我們不能不感慨於發動戰爭國家對於翻開文明的歷史,讓我們的確只會對我們的工作感到氣餒。人道主義者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在《文明的哲學》(如附照片)一書中指出: 不幸的是,雖然我們懷著要把國家轉變為文明化的國家意志,但我們卻不得不成為這種缺乏同情心而又不健全的現代國家的一員。我們必須對精神力量抱著信心,但這在目前簡直是不可能的。幸好倫理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給予我們擔負起這個重擔的力量。
    這篇文章是我於台北時間2023.10.13發表於《臺灣商報》的專欄,我是比較可以接受人道主義者對於人類的生命尊重,而少談民族、宗教的思維和主張,或許希望可以減少戰爭的發生,對於和平總存一點希望。請參考。http://tbnews.com.tw/column/20231013-30093.html






    *****

    {自傳 ──我的生活和思想 中一段:「歷中的臺面人物之事功,比起默默眾生更可說微不足道,猶如海浪頭之一小泡沫 …… 」




    Albert Schweitzer史懷哲:《自傳》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文明的故事》《原始森林的邊緣》《蘭巴倫的篝火》《敬畏生命》《中國思想史》   2014



    史懷哲 (Albert Schweitzer)自敘: 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
    《自傳》陳達遵譯,台北:協志工業,1958/1975十版
    《史懷哲自傳──我的生活和思想》梁祥美譯,台北:志文出版社,1992/1995
       
    《史懷哲自傳──我的生活和思想》 中一段:「歷史中的臺面人物之事功,比起默默眾生更可說微不足道,猶如海浪頭之一小泡沫……」
      《自傳》中一段:我感覺到無限感激的,就是德國的大學沒有迫使學生全神貫注於課業中,也沒有利用經常的考試,使學生刻刻緊張.......p.10


      2001年 忠樸作書摘。也許作此網頁可紀念 張忠樸 (1950-2002)

    史懷哲簡介

    亞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年1月14日-1965年9月4日),德國神學家、哲學家、音樂家和醫學博士。曾放棄在歐洲的優厚待遇遠赴非洲傳教,並在非洲嵐巴瑞建立史懷哲醫院,救死扶傷。被稱為「非洲之父」,並獲得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1906年出版著名的《歷史耶穌的探索》(The Quest of Historical Jesus) 一書,書中詳細地評論第一次探索第一期歷史耶穌研究(First Quest)中諸學者的研究。他批評眾多學者的研究將福音書中的耶穌弄得面目全非,「耶穌只淪為唯理主義下的人物、由自由主義賦予生命、再被穿上現代神學 的歷史服飾。」 史懷哲認為「我們與耶穌的關係是終極神秘的,人不能用歷史觀察或透過推論思想將耶穌過去的人格轉化為現今的活人。」他更認為整個學術式的耶穌探索是沒有意 思和不切實際的,最重要的是實踐耶穌基督的教訓。此外,史懷哲還是一位著名的管風琴師。他對巴赫的音樂深有研究,在哲學上倡導敬畏生命 (Ehrfurcht vor dem Leben)的世界觀。史懷哲於1965年逝世於非洲的嵐巴瑞

    史懷哲是20世紀傳奇人物。他出生於德屬阿爾薩斯省凱薩斯堡,在昆市巴赫長大。18歲到36歲他在史特拉斯大學先後取得哲學、神學、音樂、醫學四 個博士。29歲秋天的一個清晨,他從一本巴黎傳到雜誌上看到非洲需要醫生,史氏決定回應上帝呼召,進入醫學院苦讀六年並成為一個叢林醫生。
    1913年史氏與妻子啟程前往非洲蘭巴倫、經過半個世紀的苦心經營,蘭巴倫的醫院成唯有600個床位的教會大醫院,90歲高齡他安息於加彭共和國的蘭巴倫。1965年史氏去世醫院改為〈史懷哲紀念醫院〉。
    史氏在四個不同的領域中都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史氏集共計20卷。他本身也是一留的管風琴演奏家,《巴哈論》的經典之作。他畢生宣揚「敬畏生命、世界和平」的理念。《文明的哲學》一書對西方文明有深刻的反省和針貶。



    Wikipedia 的 Albert Schweitzer史懷哲
    English

    中文
    史 懷哲博士是廿世紀人道主義精神的巨擘,在面臨精神價值破滅、人性尊嚴瓦解之際,想起世界上的無數陰暗角落中正有許多無助貧苦的大眾時,人們第一個浮現 在腦海中的恐怕就是那悲天憫人的史懷哲了,他幾乎已成人類愛的代表。史懷哲已是眾人仰望的人類希望之炬,這位大半生獻身非洲,替落後地區貧困黑人治病的哲 人,是如何重重艱難困苦之下,勇往直前,以勵行自己的信念;四十多年之中,他是如何在匱乏和困苦下,一面從事激烈的肉體勞動,一面為遏阻現代文明的沒落而 構思他尊重生命的文明哲學。本書揭示這個奧秘--他的偉大不在滔滔的語論,而在於身體力行。本書是史懷哲以大眾作家流暢的手法所寫的第一本作品,文體簡潔 精妙,史懷哲以生動的文筆,妮妮地道出他行醫非洲,救治無數土人之所見所聞所感,非常有趣的當地土人風俗。


    台灣史懷哲之友1975年成立於台北。第一任會長陳五福博士生前是曾與史氏通信的忘年之交。

     *****


    ---



    Schweitzer changed many lives and inspired countless others. Yet, in
    his autobiography, he wrote these words about the role of great
    individuals in shaping the world: "Of all the will toward the ideal in
    mankind only a small part can manifest itself in public action. All
    the rest of this force must be content with small and obscure deeds.
    The sum of these, however, is a thousand times stronger than the acts
    of those who receive wide public recognition. The latter, compared to
    the former, are like the foam on the waves of a deep ocean." 2
    2. Albert Schweitzer, 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3), 74.

    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在青春期,施韦泽表现出追求真理的狂热,多思好辩,富于叛逆品性。 ...


    ****
    史懷哲著《原始森林的邊緣》On the Edge of the Primeval Forest ("Zwischen Wasser und Urwald"), Translated by C. T. Campion. A. &C. Black, London 1922.余阿勳(譯自日譯本),1977 初版 /1989年


      原始森林的邊緣


      福音書「登山寶訓」:「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這本書除原書的11章之外 (約1913-1920 生平), 還有"我的生平"和"童年的回憶"---其中Albert Schweitzer(史懷哲小時,深怕 '額頭長出角來"。 後來他父親安慰他: 只有摩西會之長角....)


      Statue by Michelangelo—giving off "hornlike rays"

      Michelangelo's statue

      Michelangelo's statue of Moses in the Church of San Pietro in VincoliRome, is one of the most familiar masterpieces in the world. Horns the sculptor included on Moses' head are the result of a mistranslation of the Hebrew Bible into the Latin Vulgate Bible with which he was familiar. The Hebrew word taken from Exodus means either a "horn" or an "irradiation." Experts at the Archae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show that the term was used when Moses "returned to his people after seeing as much of the Glory of the Lord as human eye could stand," and his face "reflected radiance."[123] In early Jewish art, moreover, Moses is often "shown with rays coming out of his head."[124]
      Another author explains, "When Saint Jerome translated the Old Testament into Latin, he thought no one but Christ should glow with rays of light — so he advanced the secondary translation.[125][126] However, writer J. Stephen Lang points out that Jerome's version actually described Moses as "giving off hornlike rays," and he "rather clumsily translated it to mean 'having horns.'"[127] It has also been noted that he had Moses seated on a throne, yet Moses was neither a King nor ever sat on such thrones.[128]


      ----

      遺著《中國思想

      2010.9.22前一陣子與忠信兄談到這本書。我說書中將一些字眼搞錯了。
      忠信兄說, 中國有人將美國某圖書館的《論巴赫》送上網呢。

      神學家史懷哲遺著《中國思想史》大陸出版
      韓偉 / 基督日報記者
      2009年10月02日11時07分 (PST)




      《中國思想史》封面(圖:網絡圖片)
      新約學者、德國神學家艾伯特‧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最後遺著《中國思想史》近期在大陸出版,本書讓讀者一窺其對中國思想及其發展史的一種獨到解讀。

      本書收錄了阿爾波特‧史懷哲分別於1937年和1939年、1949年之際,在非洲的嵐巴瑞那樣一個遠離圖書館的地方寫下了中國思想史的兩個不同手稿。本書開始分析了印度和中國思想中神秘主義的產生,然後進入中國各大思想家的詳細探討,包括老子、孔子、墨子和孟子等思想以及歐洲思想對中國思想的影響,也有包括國家學說和個人倫理方面的見解。

      德國漢學家海因內‧洛茲肯定了本書的價值並在後記中評價本書:「史懷哲對於中國思想史的深入闡釋也同時為我們打開了通入他的神學與倫理思想的大門。」

      本 書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這樣介紹本書內容:「史懷哲一生中有關哲學和倫理學的著作頗豐,特別是他提出的對生命的敬畏(Ehrfurcht vor dem Leben)的概念至今在哲學以及倫理學領域內仍然佔有重要的地位。本書將使人們對於史懷哲及其思想寶庫有更加全面的瞭解和認識,對於我們瞭解以及重構史 懷哲思想體系的大廈顯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中國思想以及思想史的研究來看,史懷哲的這本《中國思想史》也是一家之言,是在特定時期,特定的動機下, 對於中國思想及其發展史的一種獨到解讀,它必然能夠豐富中國思想史的寶庫。」

      ---
      2006/11/15

      「昨夜無意中看了發黃舊報紙(1996年2月3日(週六)聯副),曹永洋先生的《夢訪蘭巴倫》,雖然通篇談「紀念醫院之旅」,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醫生高橋功(今年90歲)醫師(50年代在蘭巴倫服務七年)。

      的墓碑也(同托爾斯泰)一樣簡單、樸素,它原為一木質十字架,上面鐫刻著的名字、生卒年,底下有一『古』樣記。『+』代表基督之愛,『○』代表四海一家…

      「八0年代重訪巴蘭倫的高橋功博士,來此向他的老院長(醫生祝敬瞻仰時,醫護人員指著角落的一塊空地說:『高橋先生我們為你預留了一塊地方喔!』高橋噙著淚光,欣然默領這份榮耀。…」」(WWW.DEMING.COM.TW 他們活過──入土為安(2000/01)),寫於1998年7月6日)



      *****
      2006/11/15
      在日本玉川大學圖書館網頁看到遺物展:
      故高橋功御夫妻から寄贈を受けたものである。そのうちシュヴァイツァー遺愛の品や病院関係の資料、ガボン共和国民族資料などは本館で、シュヴァイツァーの著作・研究書、アフリカ関係文献は玉川大学図書館で所蔵している。 
      並讀到 {自傳 ──我的生活和思想 中一段:「歷中的臺面人物之事功,比起默默眾生更可說微不足道,猶如海浪頭之一小泡沫 …… 」
      Schweitzer changed many lives and inspired countless others. Yet, in his autobiography, he wrote these words about the role of great individuals in shaping the world: "Of all the will toward the ideal in mankind only a small part can manifest itself in public action. All the rest of this force must be content with small and obscure deeds. The sum of these, however, is a thousand times stronger than the acts of those who receive wide public recognition. The latter, compared to the former, are like the foam on the waves of a deep ocean." 2
      2. Albert Schweitzer, 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3), 74.
      シュヴァイツァー資料


      シュヴァイツァー(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は当時ドイツのアルザスに生まれ、神学者、学者、音楽家、医者として活躍した。特にアフリカのガボン共和国ランバレネに病院を設立し、現地の人々の救済に後半生を捧げたことは有名である。1952年にその功績からノーベル平和賞を受賞した。シュヴァイツァー関係資料
      シュヴァイツァー関係資料
      本館が所蔵する資料はシュヴァイツァー病院で医者として勤務した故高橋功御夫妻から寄贈を受けたものである。そのうちシュヴァイツァー遺愛の品や病院関係の資料、ガボン共和国民族資料などは本館で、シュヴァイツァーの著作・研究書、アフリカ関係文献は玉川大学図書館で所蔵している。
      (エントランスホール)



      遺品
      拡大
      蝶ネクタイ、ハンカチーフ
      ベルト
      遺品
      拡大
      ペン、ボールペン
      ペン皿、 ペン拭き
      定規、ペーパーナイフ
      ◎ シュヴァイツァーの遺品



      ◎
      手形
      拡大
      シュヴァイツァーの手形
      石膏、長さ23.0cm(左右とも)
      この手形はシュヴァイツァーの生前にロダンに師事した彫刻家フリッツ・ベーンが型取りしてつくったもので、オルガン演奏しているポーズをとっている。




      ***
      2004/10/15
      譯人故事(二十四):鍾肇政編譯《傳》及諾貝爾和平獎

      鍾肇政先生1925年出生於龍潭,著作等身,作品「不但紀錄了文學生命的軌跡,亦見證戰後台灣文壇的歷。」《台灣人三部曲》為台灣大河小說的先驅。


      鍾肇政編譯的《傳》1976年由新潮文庫出版(當時他已翻譯《文明的故事》等約40本書)。2004年大陸「完全照抄」出版已印28刷的《傳》。
      現在鍾肇政先生為「大老」、列入総統府資政・国策顧問名簿。《鍾肇政全集》全套35冊中卻無翻譯作品,或許因為版權的關係。

      約半年前,署名shihlun的人質疑安部公房小說《燃燒的地圖》翻譯本的結尾失蹤【「可能」漏譯了好幾段非常關鍵的話:桂冠版林水福導讀第「xiii」頁,對小說的結尾有段描述如下:「此際,他心想『當我被找出時,事情終究無法解決,唯今我所要者,是自我選擇自己的世界;這世界必須是依自己意志所選擇的;同時必須是屬於自己的世界。她不斷地追尋;我持續地隱藏』。】

      傳》也完全沒說明翻譯所根據的資料和版本。這說明當初不第一次做好,後來者更難做些基本資料的補正(《傳》翻譯應無大問題,然而同樣屬志文出版社整批賣大陸翻譯版的《約翰生傳》,由於「原本」就錯誤百出,現在大家更沒能力或心意法改正,所以可能變成劣幣逐良幣的問題。)

      先生影響台灣人。幾年前有位得「台灣獎」的朋友幫過戴明學院的忙。我趁機到諾貝爾和平獎讀一下他的演說:1952年獎,演說為1954年,不知原因。他說法語,用德語著作。


      Albert Schweitzer – Nobel Lecture
      Nobel Lecture, November 4, 1954
      The Problem of Peace
      http://nobelprize.org/peace/laureates/1952/schweitzer-lecture.html

      它提中國的一些人,又說到康德提「永久和平」的歷淵 源。(Immanuel Kant (1724-1804), Zum ewigen Frieden (1795). English translation entitled Perpetual Pea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32); the introduction is by Nicholas Murray Butler, Nobel Peace co-laureate for 1931. )最後引一節聖經。


      May the men who hold the destiny of peoples in their hands, studiously avoid anything that might cause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deteriorate and become even more dangerous. May they take to heart the words of the Apostle Paul: "If it be possible, as much as lieth in you, live peaceably with all men".13 These words are valid not only for individuals, but for nations as well. May these nations, in their efforts to maintain peace, do their utmost to give the spirit time to grow and to act.

      羅 馬 書 Romans 12:18 [hb5] 如若可能,應盡力與眾人和睦相處。
      [kjv] If it be possible, as much as lieth in you, live peaceably with all men.
      [bbe] As far as it is possible for you be at peace with all men.


      曹永洋 先生編的《台灣愛鄉土文  李遠哲》等著集 譬如說張清吉先生的用書愛台灣 說明志文出版社成立出叢書之經過

      蘭巴倫的篝火

      蘭巴倫的篝火

      ****
        你在 Facebook 的動態回顧

      Hanching Chung,我們關心你和你曾在這裡分享的回憶。還記得 5 年前的這則貼文嗎?一起來回顧。
      未提供相片說明。
      5 年前
      除非你分享這則動態,否則該動態不會出現在其他用戶的動態消息中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