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柯旗化:《台灣監獄島:柯旗化回憶錄》《獄中家書:柯旗化坐監書信集》;(謝仕淵)。用生命寫詩 (莊金國)、詩集《鄉土的呼喚》台湾監獄島:曹顺利

"1961年10月4日:高中英文老師柯旗化,因為思想左傾,第二度被捕入獄,判12年徒刑。柯旗化在獄中編撰的新英文法一書,卻在市面上廣受學子的歡迎,幾乎人手一冊,解決了其家屬的經濟來源問題。文化人即使坐政治牢,也可在黑牢開出「豐碩果實」中外皆然!" ~ 溫紳



自由的歌聲。 ://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399240726861200&id=468203559964926邱垂貞用大時代的歌聲寫歷史-自由的歌聲]
大時代的勇者譜出流傳世代的悲歌-紀念柯旗化老師
大家可能都記得柯老師筆下的新英文法,卻很少人聽過他創作的這首歌曲【自由的歌聲】。記得我初見柯旗化老師,他拿這首歌給我,並親自哼唱給我聽。我聽了後熱淚盈眶、感動不已,便邀請作曲家林二老師協助編曲,徵求柯老師的同意,我親自演唱並錄製下來。這首歌,簡單的詞曲卻道盡台灣大時代的悲劇,希望在此重新介紹給大家,藉此懷念一生為追求台灣自由化而犧牲的柯旗化老師。
柯旗化簡記
柯旗化 (1929~2002) 筆明哲,生於高雄市左營區,是台灣的文學家、音樂家及英文教育家。他是台灣白色恐怖長期受害者,因被國民黨政權懷疑思想左傾,遭到嚴酷刑求,坐了十七年黑牢,監禁在綠島過著非人的黑暗歲月。他的妻子阿李身為政治犯家屬更是受盡了人間最苦難的折磨!
柯老師所撰寫的『台灣監獄島』記錄了上一代台灣人歷經兩個不同政權統治的時代悲劇,他說「台灣一定會獨立,為了要迎接台灣獨立的日子,我才活著。」柯旗化在書中寫下這樣的心願。
柯旗化目睹了二二八的屠殺無辜,日後更遭遇誣陷、刑求和莫須有的囚禁,一輩子身心飽受摧殘,甚至到一度想輕生以解脫痛苦的地步,聞讀他的遭遇無不令人悲憤心痛。
他所寫的這首【自由的歌聲】旋律優美感人,歌詞更是一首無比感人的偉大新詩,字字句句道出了台灣人悲苦的命運,充滿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以及追求自由民主的堅毅與勇氣,值得後世永遠傳唱懷念。
資料來源:台灣民報、想想論壇、維基百科
影片照片來源:邱萬興

[自由的歌聲] 作詞、作曲 :柯旗化 編曲:林二 演唱:邱垂貞 我的祖先是一個拓荒者 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 盤山過海流亡到台灣 伊愛唱悲傷的哭調…
YOUTUBE.COM
沈政男更新了他的封面相片。
1月1日是台灣英語教育家、台獨運動家柯旗化的生日(1929-2002)。柯旗化是高雄人,政治啟蒙始於二二八事件,他當時目睹國民黨屠殺暴行,從此萌生反國民黨、台灣自決的思想,並開始閱讀左派書籍。柯旗化從台灣師範學院(今台師大)畢業後,1951年到高雄女中擔任英文教師,但沒多久就因被同學舉報,且在其住處被查獲《唯物辯證法》這樣的書籍而被捕入獄。一年多後出獄,柯旗化至美軍顧問團擔任翻譯,並從事英文文法研究與編寫。1960年柯旗化出版了《新英文法》一書,後來成為無數台灣中學生的英文學習工具書。1961年柯旗化再因被牽連而成為政治犯,關進綠島,十多年後才重獲自由。出獄後柯旗化繼續投入英文教育工作,並鼓吹台灣民主與台灣獨立運動,一直到過世。柯旗化的兩個兒子柯志明與柯志哲,都成為台灣著名學者。







聖誕佳節將至,大家紛紛交換禮物、寄送卡片。但在40多年前有位小女生正疑惑著,為什麼赴美留學的父親年年寄來的聖誕卡片,地址總是來自臺東?
這是臺史博刊物《觀臺灣 27期》節錄的感人故事 – 「關在外面的家人 柯旗化的獄中家書」(謝仕淵)。
1961年白色恐怖時期,被於旗山國中教書時學生連累的柯旗化遭判刑12年入獄,妻子蔡阿李只好對孩子佯稱爸爸去美國留學,每年挑有英文的耶誕卡寄回家,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終究紙包不住火,寫信問爸爸的來信為什麼不是美國的住址(如圖,翻攝自《觀臺灣 27期》)?柯旗化為此熱淚盈眶,卻又擔心對兒女造成負面影響而猶豫不敢相見。
1973年 12年的刑期終於滿了,中國國民黨當局卻認為柯「思想尚未純正」,於是再送管訓,如同無期徒刑不知何時才能出獄。柯一直到1976年才獲釋,他的知名著作「新英文法」幾乎是人手一本的暢銷書。
而這不過是白色恐怖時期眾多令人心碎故事的 冰山一角,造成這些悲劇的始作俑者,至今沒有任何一人付出應負的代價。他們所代表的價值觀與權力,依然屹立不搖,甚至許多人還對白色恐怖時期「天下一片祥和」緬懷不已。
轉型正義,是臺灣邁向正常的必經之路。
《觀臺灣 27期》流放的青春
http://www.nmth.gov.tw/publicationhtml_153_92.html
--
許文輔相片


公東高工位於台東市區西北部,1960年由天主教白冷會錫質平神父創校。





一九五三年,瑞士錫質平神父來到花東。為了幫助弱勢青年,他創辦了公東高工,傳授學生瑞士人最擅長的精密機械工藝。錫質平傾其所有,引進瑞士的人脈、資金與知識,讓花東青年擁有足可在西部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


公東高工不盲目追求高等教育,公東的校訓寫著「實實在在的做人,實實在在的做事,工巧以穩,業精於勤」。公東高工後來一直堅持技職傳統,不與台灣士大夫教 育觀念妥協,甚至拒絕升格,不惜與教育當局決裂。在台灣高等教育近乎崩壞的今天,公東高工的精神值得我們重新思考台灣教育的目的與價值。


白冷會全名「白冷外方傳教會」,為一由神父與修士等神職人員自主組成之國際性傳教組織,1921年成立,會員以瑞士籍教士為主,?包括德國、荷蘭 等國人士;傳教地區則包括非洲、哥倫比亞、日本、美國、中國等地。白冷會在台灣之活動,為二次戰前中國傳教事業之延續。白冷會在中國的宣教工作始於 1920年夏,中國東北嫩江省為白冷會的宣教起始點。



有多圖: 錫質平神父來台後,篳路藍縷地開拓花東地區的傳教事業,前後投入的人力物力極為可觀。到1970年代初期,白冷會在花東已興建了超過100座教堂,當地居 民歸化天主教者亦超過二萬人之眾。在花東教區極為著名的瑞士籍教堂建築師傅義修士,即在此歷史背景下來到花東,開展了台灣教堂建築史上傳奇的一頁。而 1950年代至1970年代,亦是天主教在台灣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二十餘年間,全台天主教友人數從二次戰後初期的一萬多人,遽增至超過三十萬人。白冷會在 台東最早興建的教堂為鹿野和平堂(1954)。大約1960年之前,白冷會所興建的教會建築,多採簡單且低造價之水泥木料混合營建方式。隨著1960年之 後傳教事業的日漸穩固,白冷會似乎較願意投注更多經費在教會建築上,因而開始採用鋼筋混凝土作為教會建築的主要建材。鋼筋混凝土在當日台灣仍屬昂貴建材, 帶有時新性,相關建築知識也還不普遍,在偏遠的東台灣地區尤其少見。白冷會興建的這些鋼筋混凝土教會建築,因此帶有宣揚西方現代性的意義,其中尤以公東高 工最受注目。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外觀







↗ 公東高工-聖堂大樓教堂內部




而白冷會對公東高工創建之重視與謹慎,也反映在建築師的選擇上。白冷會排除萬難地特地從瑞士聘請建築師,而聘請的達興登(Dr. Justurs Dahinden),雖然我們迄今對他仍所知不多,但從設計結果來看,達興登顯然並非俗手。




同款(式)=同樣 (式)


自由的歌聲 作者:明哲


我的祖先是一個拓荒者

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

搬山過海流亡到臺灣

他愛唱悲傷的哭調

我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

拓荒者的熱血在體內滾流

我和祖先同款愛自由

但我不再唱哭調


我譜出愛鄉的歌曲

希望臺灣

永遠是自由的天地

願自由的歌聲

傳遍美麗的故鄉山河


柯旗化,臺灣 左營人,一九二九年生。一九五一年以思想犯被逮捕,一九六二年再逮捕,一九七三年,刑期滿,但再加以思想感化訓練。著有詩、小說及日文書《臺灣監獄島》。著《新英文法》(一九六○年初版),現今已修訂超過一百版。



柯期化、湯德章;曹顺利

维权人士曹顺利不治身亡,被押期间遭酷刑


北京知名维权人士曹顺利的弟弟曹云利向德国之声证实,曹顺利于3月14日下午在医院去世。在其去年9月遭中国当局拘捕后,健康状况急剧恶化;2月19日因昏迷被当局紧急送医。





(德国之声中文网)北京知名维权人士曹顺利的弟弟曹云利向德国之声证实,曹顺利于3月14日下午在医院去世,警方拒绝告知家人和刚刚赶到现场的律师王宇, 曹顺利遗体在何处?他同时透露自中国当局今年2月将姐姐送进医院后,曹顺利一直处在多器官衰竭状态,几度病危终不治身亡。

曹顺利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硕士。曾在中国劳动人事部供职,因揭露单位分房中的腐败现象得罪领导,被解除公职。此后走上维权道路,常为访民提供法律帮助。 2008年底曹顺利在北京发起"北京维权之旅"活动,目的是要求依国际惯例,让弱势群体参与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并收集上千份个案;2009年中国 当局对其判处劳教1年;2010年在曹顺利被解除第一次劳教16天后,又因"世博会"在中国召开,管控收紧再次被 劳教1年零3个月。

2013年9月14日,曹顺利准备赴日内瓦参与联合国普遍人权会议时,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被警方带走,失踪近一个月后,外界才得知她于当天被当局以涉嫌"非法集会罪"刑事拘留,同年10月21日,曹顺利被正式批捕,同时当局对其变更罪名为涉嫌"寻衅滋事罪。"

曹顺利被羁押在朝阳区看守所期间,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患有双肺结核、肝腹水、子宫肌瘤及囊肿,期间其家属和律师多次申请保外就医被拒,当局也拒绝让让其及 时接受治疗。2014年2月19日,警方将重度昏迷的曹顺利送入999急救中心抢救,后转入北京309医院急救,期间医院多次宣告病危。


曹顺利被羁押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曹顺利去世消息传出后,大赦国际第一时间发表声明,他们认为 "曹顺利的死亡暴露出中国当局对异见者打压和迫害的无情,中国当局的手上再沾上维权人士的鲜血。中国当局对被监禁的患病维权人士,以拒绝让其就医作为惩罚方式,他们必须停止这种不人道的作法。"

知名维权滕彪表示:"中国当局正在阻挠家属和律师接触到遗体和了解真相,没有外交渠道和国际力量介入,真相必定会被掩埋,力虹、李旺阳、薛锦波、曹顺利、下一个会是谁?"

目前包括旅美人士北风、律师滕彪、北京维权人士胡佳、王荔蕻等多位人士发起联署,要求中国当局向众交代曹顺利自2013年9月14日被警方带走直至去世的经历、死亡原因,并追究迫害者的刑事责任。

作者:吴雨

责编:洪沙











*****

2014.2.25 取得柯期化《台灣監獄島》日文版高雄:第一出版社,1992/1993/2005

入監17年,有遺囑等絕筆書。

2010





還記得1990年初你在幹什麼嗎?


我可能開始領導開發SIMM 連接器—它們連接新人 David Hsu等等….


那時候,許多人熱切地追索臺語的本字…..那時候,有人寫詩弔余登發.....我們初中柯期化的英文文法書已泛黃,而他寫著”今天仍然活著” (詩)……20年之後,讓我們從時光之流中,釣一尾懷念:



散文詩一尾 主人暫時不在家 許達然






零,零零,鸚鵡驚醒,飛不出籠子去接聽,鐘


針鎮靜走,走不出圈圈。


零,零零零,別吵,別吵啦! 鐘不答應鸚鵡,


仍舊模仿時間的聲音。


只默默吃聲音的鸚鵡終於被關死。

囹。多日沒回來,主人去參加台灣民主運動,


領---
(《台灣文藝》(雙月刊) 120 期,1990/1~2期合刊,頁88。)http://hcbooks.blogspot.tw/2013/11/blog-post_13.htm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柯旗化(1929年1月1日2002年1月16日),筆名明哲,生於高雄州岡山郡左營庄(今高雄市左營區),是一位台灣的文學家及英語教育家,白色恐怖受難者。



目錄
1 生平
2 家庭
3 學歷
4 經歷
5 作品
6 相關條目
7 參考資料

生平

他出生於高雄州岡山郡左營庄(今高雄市左營區),因為母親是高雄州旗山郡(今高雄市旗山區)人,父親是台南州新化郡善化街(今台南市善化區)人,截兩個地名之一,將他取名為旗化。著有《新英文法》。但後來其名字被認為是意謂改換國旗,為叛亂的證據[1]
家庭
妻子:蔡阿李
兒子:
柯志明2001年獲得「吳三連獎社會學獎」,研究台灣不同族群社會文化)
柯志哲
女兒:柯潔芳
學歷
1935年4月1日:進入左營公學校(今高雄市左營區舊城國民小學)尋常科就讀,六年後得第一名拿市長獎畢業。
1941年:考入旭國民學校高等科。
1942年3月:考上高雄中學
1946年6月:考上台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專修科。1949年6月畢業。
經歷
1949年8月:到高雄縣立旗山初級中學(今高雄市立旗山國民中學)執教。
1951年3月:調到台灣省立高雄市女子中學任教。
1951年7月31日:柯旗化被因案被捕的就讀高雄中學時期同學舉為人證,被查獲擁有一本《唯物辯證法》的書籍而被捕,以「思想左傾」的罪名送到綠島新生訓導處接受感訓
1953年4月:感訓完畢,回到台灣省立高雄市女子中學任教三個月後,轉任美軍顧問團翻譯官。
1955年12月9日:與蔡阿李結婚,再度回到台灣省立高雄市女子中學任教十個月。
1958年5月:創辦高雄第一出版社,位在高雄市新興區六合一路155號,出版英語學習書籍,也暗中出版黨外人士著作。
1961年10月4日:遭任教高雄縣立旗山初級中學時期的王姓學生牽連,第二度被捕入獄。
1965年7月4日:高雄第一出版社遷到高雄市新興區八德二路37號(現址)。
1976年6月19日:從綠島釋放。
1977年12月:高雄第一出版社更名為第一出版社
1984年5月:第一出版社附設「台灣文化圖書服務部」銷售台灣文化圖書,並編印柯旗化編《台灣文化圖書目錄》一萬份以上。
1986年6月1日:第一出版社附設「台灣文化雜誌社」,創辦《台灣文化季刊》;1988年9月,《台灣文化季刊》遭查禁,停刊,共發行10期。
1989年1990年:在台灣新國家聯盟《新國家月刊》、新文化雜誌社《新文化雜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等發表有關二二八事件台灣獨立運動評論,在《民眾日報》〈天聲人語〉專欄發表政治評論。
1992年:完成自傳小說《台灣監獄島》。
1995年1月:被診斷出罹患帕金森氏症
1996年10月:被診斷出罹患重度阿茲海默症
1997年6月8日受洗成為基督徒
2002年1月16日:逝世。
作品 英語學習
《初中英語手冊》:高雄第一出版社1958年5月出版。
《投考高中英文指導》:高雄第一出版社1959年6月出版。
《新英文法》(New English Grammar):高雄第一出版社1960年9月出版,是由《初中英語手冊》整理改編的,為台灣最暢銷的英文文法書籍,最新版為第一出版社2009年3月第144印,ISBN 957-98939-1-8(平裝)、ISBN 957-98939-0-X(精裝)。
《新英文法 基礎篇》:高雄第一出版社1960年9月出版,ISBN 957-98939-3-4
《新英文法 增補改訂版》:高雄第一出版社1967年12月出版
《英文單字成語手冊》:高雄第一出版社1960年1月出版,是《新英文法》的附冊,內附《新英文法》習題解答。
《初中英文法要訣》:高雄第一出版社1960年1月出版。
《活頁英文法測驗卷》:高雄第一出版社1960年1月出版。
《高中英文單字成語總整理》:高雄第一出版社1960年9月出版。
《標準英文法測驗卷》:高雄第一出版社1965年出版。
《投考大學英語單字發音總整理》:高雄第一出版社1968年6月出版。
《國中英語總整理》:高雄第一出版社1977年6月出版。
《活頁高中入學英語試題》:第一出版社1977年12月出版。
《活頁國中新英文法測驗》:第一出版社1978年2月出版。
《國中新英文法》:第一出版社1978年9月初版一印(第一印)、1987年6月修訂一版一印(第19印),ISBN 957-98939-2-6
《國中英語手冊》:第一出版社1978年9月出版。
《高級英文翻譯句型總整理》(上、下冊):第一出版社1982年10月初版一印(第一印),ISBN 957-98939-5-0 文學作品
《南國故鄉》:中篇小說集,高雄第一出版社1969年7月出版,第一出版社2007年封面更新再版(第三印),ISBN 978-957-98939-8-5
《明哲詩集:鄉土的呼喚》:現代詩集,笠詩刊社1986年2月第一版。
《母親的悲願》:現代詩集,紀念在二二八事件中犧牲的高雄中學學長余仁德而作,第一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ISBN 957-98939-7-7
《台灣監獄島:柯旗化回憶錄》(台湾監獄島:繁栄の裏に隠された素顔):自傳小說,East Press(イースト・プレス)1992年7月25日以日文出版,ISBN 49005684812002年2月第一出版社翻譯成中文出版,ISBN 957-98939-6-9;2008年中文版封面更新再版,現由群學出版有限公司經銷。
《獄中家書:柯旗化坐監書信集》:書信集,謝仕淵編撰,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2010年9月出版,ISBN 978-9860246506
相關條目
白色恐怖
參考資料

^ [gicp.nat.gov.tw/upload/INF/UPLOAD_FILES000001172.pdf 改換國旗]
莊金國:【長篇自傳〈台灣監獄島〉控訴國民黨歷史罪行】,《新台灣新聞週刊》:305期,2001年
蔡坤守:【柯旗化與白色恐怖】,《自由時報》自由廣場(讀者投書),2002年2月1日網址
台灣台東縣政府:綠島人權紀念碑網址
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年台灣文學年鑑》
第一出版社(First Publishing Co.)
圖書經銷: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柯旗化用生命寫詩









文/莊金國 2014-03-17 11:17






簡介:


柯旗化出生於高雄左營區,是臺灣的文學家及英語教育家,著有《新英文法》。因為母親是高雄旗山人,父親是台南善化人,截兩個地名之一,將他取名為旗化,但後來其名字被認為是意謂改換國旗,為叛亂的證據。主張臺灣獨立且被懷疑思想左傾而遭刑求與監禁,長達十七年。


他說:「台灣一定會獨立,為了要迎接台灣獨立的日子,我才活著」。


「爸爸很愛你們,爸爸因工作忙,現在還不能回家,再過幾個月,把工作統統做完了,就可以回家了」(1964.12.10,柯旗化入獄第三年)
/
「親愛的爸爸:......我很懷疑您不在美國,而是在台東,如您在美國,為什麼會用台灣製的信封,用台東清溪山莊的用箋呢?......爸爸請您把您的地址詳細的告訴我吧!」(1970.7.28)
/
「明兒與芳兒現在分別在讀大一與高三,可是刻在我眼底的卻是十幾年前我離家時他們還在讀幼稚園的模樣」(1976.1.20,出獄前半年)
 
這些信件出自柯旗化在獄中與家人往來的家書。
他曾因持有一本《唯物辯證法》遭刑求審訊,之後又因特務將其名「旗化」解為「要使國旗變化」二度入獄(「旗化」之名來自雙親故鄉旗山與善化),前後坐監十餘年。
 
一週只有兩封、200字的限額,承載十數年黑牢生活的的苦難點滴,與對家人深重的想念和關懷。柯旗化入獄後為了讓年幼的子女安心,只好佯稱爸爸在國外,節日時由妻子蔡阿李挑選有英文的卡片寄到獄中,再由獄中的柯旗化寄回家。
然而不管是有著少女漫畫的信紙還是孩子童稚的插圖,「効忠領袖」、「保密防諜 人人有責」、「查訖」等突兀印章無所不在,也說明受難者和家人都承受政府的監視。
 
要怎麼告訴親愛的兒女爸爸其實不是在留學而是在坐牢?
要怎麼面對上次見面還在讀幼稚園,現在卻已即將成人的子女?
 
這是柯旗化的故事,也是許多無端蒙受不公平審判和牢獄之災的許多人的悲傷故事。
即使在2000年得到平反,當時的柯旗化已因病痛沒有清楚意識,在兩年後病逝。失去的大好青春以及與家人相伴的珍貴時光,也已無法賠償。
 
1月1日是柯旗化先生的生日,也是用臺灣記憶陪我們渡過2019年的《臺灣獨曆》第一頁的人物。
 
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所有快樂和悲傷的故事,我們一個也不能忘記。
 
《獄中家書:柯旗化坐監書信集》(附家書原件光碟)



8月4日晚上,畫家王信豐邀集高雄藝文界人士,歡送人稱 「柯媽媽」、「柯師母」的蔡阿李告老退休。她將北上與其 子一起生活,畢竟年歲已高,經營第一出版社也超過半個世 紀,愈來愈感力不從心。所幸,第一出版社順利交由詩人暨春暉出版社負責人陳坤崙接手,承諾繼續發行柯旗化生前編著的《新英文法》等書冊。


提起柯旗化,蔡阿李不禁眼泛淚光。1955年她嫁入柯家之 前,即得知他在高雄市立女中教英文期間,曾被國民政府羅織入罪「管訓」過,且在俗稱火燒島的綠島之新生訓導處,遭受白色恐怖的苦煉。


綠島新生訓導處被外界指為台灣政治犯的勞改集中營, 1951年成立,分為3個大隊12個中隊,管訓人數最多時達 到兩千人。柯旗化是1951年7月31日半夜被逮捕,雖裁定 無罪,仍須接受「感訓」,實為管訓,1952年4月被送至綠島新生訓導處管訓了一年,才予釋放,前後失去自由22個月。出獄後,雖申請獲准在原來服務的高雄女中復職,照樣教英文,但在政治禁忌的戒嚴年代,校內同事敢接近這位年輕政治犯的,少之又少,幾乎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在這種冷肅氛圍下,他只教了一年餘,就設法轉任美軍顧問團翻譯官。


1929年,柯旗化出生於高雄左營,他的名字,取自母親盧美的故鄉旗山的「旗」、父親柯松木的故鄉善化的「化」,以示不忘本。豈料,立意單純的本名,竟也成為涉案的佐證,辦案人員在偵訊中泛指「旗化」就是想要換掉國旗之意。


蔡阿李出身雲林西螺,隨父母搬到高雄,考上了高雄女中,在唐榮鐵工廠工作時,經同事介紹,與柯旗化認識。兩人於1955年12月結婚,柯旗化當翻譯官之餘,兼開一家英數補習班,取名「第一」,不久辭掉翻譯官工作,改任高雄中學分校英語老師,後又返回高雄女中任教。1958年5月,決定創辦出版社,同樣取名第一,主要發行他所編著的英語補充教材。為了專心經營第一出版社及編撰新教材,毅然辭掉教職及停辦補習班。蔡阿李則轉任國小老師,兼協助打理出版社雜務。


婚後五年間,柯旗化編著的《初中英語手冊》、《投考高中英文指導》、《英文單字成語手冊》、《初中英文法要訣》、《新英文法》相繼推出,每一本都有賣點,尤其是《新英文法》,初版即成為暢銷書。他的英文底子,奠定於就讀師範學院(今台灣師大)英語科。以《新英文法》為例,此書具有文法重點一目瞭然、舉例恰當說明詳盡、習題豐富易教易學等特色,因此備受中學生青睞。夫妻倆「做人」方面,也在婚後五年間,連生三個子女,依序命名志明、潔芳、志哲。柯旗化於31歲出版《新英文法》,即成為知名的文法書作者,平時除了進修英文,他也喜歡文學、藝術作品,但是化身為歌詞及小說作者,則是在再度受到牢獄之災的漫長黑暗歲月,藉以吐露些許苦悶的心聲。他在1969年7月出版的小說集《南國故鄉》,裡中的兩篇小說<一曲難忘>、<南國故鄉>,男主角均名叫「明哲」,取自自己的兩個兒子志明的「明」、志哲的「哲」。


再度被捕,是1961年10月4日,輾轉至1963年8月20日由軍事法庭逕行以預備顛覆政府罪,判刑12年,其後移送台東東河的泰源監獄服刑。兩次涉及所謂的謀反、叛亂,都是無辜受害。台灣實施戒嚴期間,政府濫用公權力,到處捕風捉影,祭出惡法亦是法手段,壓制菁英及意見領袖出頭。柯旗化第一次涉案,或許被視為涉世未深的「輕犯」,而「輕判」22個月了事,第二次涉案,則以「累犯」,且牽連之人更多,予以重判懲治。事實上,從他經營文化事業的幹勁和成效,加上行有餘力接濟政治難友,看在情治人員眼裡,豈能任其坐大,形成一股反對勢力。


兩次冤獄,相隔10年。第二次帶給柯家的衝擊更大,亦更可怕。柯旗化上有父母要奉養,至於子女們,長子志明五歲,女兒潔芳三歲,次子志哲還不到一足歲,可想而知,讓看來嬌小的蔡阿李扛起整個家庭及出版社的重擔,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惟事實證明,她做到了,堪稱愈挫愈勇的台灣真女子。她依靠的最大支柱,竟也是獄中的柯旗化。


柯旗化尚未被移送泰源監獄管訓前,坊間即出現《新英文法》仿製盜印版。進了泰源之後,他利用時間加緊修改初版的瑕疵,連續有改訂版及增補改訂版問世。1968年,《新英文法》的年銷量突破10萬冊,由此可見當時廣受歡迎之盛況。此書熱賣,使他人在黑牢,不必掛心家裡的生計問題,並且嘗試寫了兩篇小說,分別摘取一部分,投稿《台灣新生報》,<一曲難忘>1967年9月在新生副刊發表,<南國故鄉>1968年11月在新生星期小說版刊出,原名<北九州的來信>。有趣的是,<南>篇裡出現「明哲」念念不忘的「美智子」,一度引起蔡阿李的誤會,因為小說人物明哲似有柯旗化的投影,他為此連寫了幾封信,向她澄清那是虛構的故事。1969年4月22日的信中,他特別說明「在現實生活中我所想念的和愛著的只有您,我自從和您結婚後,一直都沒有想念過別的女人」、「您說我是您一生中唯一的愛人,我也認為您是我一生當中唯一的愛人」。同年4月9日的家書,他向蔡阿李傾訴心聲:「晚上九點鐘熄燈後,我會一個人靠著牆坐在床上沉思大約一小時,這也可以說是我跟自己心靈交談的時間。您如果有話要向我傾訴,也請利用這個時間,也許我們可以藉心靈感應來互通款曲」至於同日信中所云「我一向認為我是在山裡度假,我希望您也能這樣想。在此地,我不必像外面的人那樣生活緊張,既不需要趕著上班,也無須患得患失,每天都自由自在地散步、看花、欣賞山景、看書報雜誌、寫稿、沉思冥想,這種生活也可以說是一種享受呢。」其實是苦中作樂,一來讓獄方對他放心,也希望愛妻不要太悲觀。坐監如果有那樣的閒情逸致,牢房早就人滿為患了。


<一曲難忘>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小說,柯旗化自比為台灣版的《愛的教育》與《吾愛吾師》。小說中的蔡老師,為了加強學生「中譯英」的能力,試用新式的句型變換,訓練學生發音及英文造句。他「發了好幾張句型活用表的講義,把一個基本句型反複念了許多遍……。等到大家都聽熟悉並且會唸了,他就照著寫在黑板上的句 型表,把原句型中的某一部分變換了一下繼續地唸,然後他唸一個句型,同學們就照著活用表,變換為數句,一句一句齊聲唸出來。」、「這個方法既簡單又有趣,同學們很快就把這些基本句型 背得爛熟,也會運用了。蔡老師的新法教材與教學法產生了奇蹟;過後他舉行中譯英的測驗,同學們過去頂多只能做對一半,現在卻個個考上近滿分的好成績」從以上引述,蔡老師無異是柯旗化的化身,既有相當的教學經驗,也編過多本學習英文的輔導補充教材及參考書。這篇小說的另一個特色,是透過蔡老師清唱蕭邦作曲的< 一曲難忘>,帶出蕭邦傳記影片的故事,詮釋世界知名交響曲的典故及聆賞其動人的旋律,例如從東歐流亡到美國的德沃札克,指他所作的《新世界交響曲》中「充滿著扣人心弦的思鄉之情」,所以當此曲在美國首度公開演奏時,在場的聽眾都感動得流淚。針對曲中的第二樂章主題<歸鄉>,柯旗化另行編曲填詞,試舉前七行歌詞:「夜深人靜,望月思故鄉;/淚眼矇矓,故鄉在何方?/故鄉山河景物可依舊?/親人故友別來可無恙?/回故鄉,回故鄉,/我要回故鄉;/與家人團圓,重享家園樂」詞意充分反映他被關在牢裡,有家歸不得的心情。包括<歸鄉>、蕭邦的<一曲難忘>等曲目,他編成歌譜,附錄於《南國故鄉》集中,提供有音樂興趣的讀者共同欣賞及練唱。


小說家鄭清文看了《南國故鄉》,曾回信提出疑問:「我們有一樣的興趣(指小說創作),卻一直沒有機會互相認識,也是很奇怪的事。」當時文學界僅知柯旗化是文法作者,鮮有人了解他也會寫小說。


在泰源被囚禁至1972年四月,又轉送綠島。隔年10月,漫長的12年刑期屆滿了,獄方卻藉故還要感訓而不予釋放,直到1976年6月19日才同意放人。回家後,柯旗化為因應初中改制國中,修訂《國中英文法》、《國中英語手冊》,同時恢復文學創作,但不再寫小說,因為經營小說,需要比較充裕的時間,散文直接表達,又容易惹麻煩,於是選擇短篇幅,可以隱喻暗示表現意涵的詩,以明哲為筆名,在各個文學刊物發表,1986年2月結集為《鄉土的呼喚》,列入《笠》詩刊社30位台灣詩人選集中的第10冊。這本詩集收錄34首,分為「故鄉之歌」、「呻吟與夢魘」、「大龍與小丑」、「綠島之歌」、「自由的歌聲」等五輯,序中強調「我們迫切需要呼吸自由清新的空氣」,他要「充當悲天憫人的詩人」,於公,「為受苦的同胞說話」,於私,「藉寫詩以發抒心中的鬱悶」。 第四輯「綠島之歌」4首,乃是兩度轉囚綠島政治黑牢的慘痛回憶。<小天地>首段前三行描述獨居房的格局:「四尺寬八尺長的小天地/廁所洗面台一概齊全/拉下馬桶蓋就是臥床」。受刑人會被關進獨居房,大抵是因犯了重錯而加以隔離懲罰,問題是監牢裡的獎懲認定,難免流於有權力者的自由心證。在獨居房「想談話時只好找自己/但自言自語畢竟不正常/於是閉起眼睛/思索冥想」百無聊賴之下,對一隻闖入的蟑螂產生無比的興趣,甚至羨慕牠「能從那小洞口/隨時爬進爬出」。


在<上帝啊,祢在哪裡?>的開頭,柯旗化聲稱:「我不是詩人」緊接著說:「可是如果不寫詩/我將會發狂」此詩也是回溯「日夜受困在/黑暗的小天地(獨居房)」,陷入「無聲的世界」而「多麼希望能發出怒吼」的無奈、絕望及阿Q式妄想的錯綜複雜心情。柯旗化於1990年3月出版的第二本詩集《母親的悲願》序中指出,他開始寫詩的處女作<母親的悲願>,寫於1983年,可能在「二二八」前後完成,因為,此詩是紀念日治時期就讀高雄中學的前後期同學余仁德,考上台灣大學就讀後仗義批評時政,慘遭槍決,詩以余母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哀傷語調,流露不捨而起悲憤的控訴。他發表的第一首詩<濁水溪>,則於1983年5月在《台灣文藝》第82期刊出。<母>詩華語版延至1987年2、3月,分別刊登於《笠》詩刊第137期和他所創辦的《台灣文化》第4期。此詩開頭兩行:「請不要燃放鞭炮/鞭炮聲會使我發狂」,對照<上帝啊,祢在哪裡?> 的如果不寫詩會使他「發狂」,可以看出被關了近17年,其身心靈所受的凌辱,似已瀕臨發狂的臨界點。而<母>詩尚未在《笠》刊出前,他曾在1986年2月底北上參加紀念二二八事變死難同胞的會場朗誦,事後表示他當時抱定不顧一切後果的態度上台,整首詩皆改成台語,並將華語開頭兩行,改成三行:   請呣通放砲

  聽著炮仔聲

  我會起痟


這三行台語詩句,比華語的兩行更簡練而有穿透力。台語的起痟或掠狂,等同華語的發狂,台語版「炮」與「痟」又押韻自然,朗誦效果更予人淒厲感。此詩被公認是柯詩代表作。


話說回頭,「綠島之歌」輯中的另兩首<遙望綠島>、<撿屎與挑糞的日子>,前者出現「在山邊挖土/在海邊往返挑沙石/在路旁清掃臭水溝」的苦力畫面,後者「在路上撿拾著/豬屎和狗屎/蹣跚地挑著/兩桶滿滿的糞便」這對一個文弱書生來說,是更等而下之的苦役。


就詩論詩,《鄉土的呼喚》集中,以第二輯中的<往刑場與屠場的路上>詩意表現最完整,全詩分兩段九行:


  囚車正要趕赴刑場

  車上的死囚犯

  臉色蒼白

  思緒紊亂

  恐懼已使他忘記流淚


  在駛往屠場的貨車上

  老牛默默地淌著眼淚

  牠只是悲哀

  沒有恐懼


前後兩段意象鮮明對比強烈。首段5行,面臨槍決的死刑犯,為什麼會「思緒紊亂」?在白色恐怖年代,若被指思想有問題,不分老少都有可能因此喪失性命。第二段4行,老牛明知年老體衰,其剩餘價值就是被送往屠宰場宰殺,滿足人類的口腹之慾,不會有其它牽掛而感到恐懼,但也不免自覺悲哀,畢竟太老了,就被主人棄而不顧死活。


第三輯中的<老蜘蛛>,其所扮演的角色,酷似獨裁政府裡的情治系統。詩分3段各5行,每段起句分別以老蜘蛛是「織工」「殺手」、「黑寡婦」,描述其身懷特殊絕技之厲害,如首段:「老蜘蛛是一流的織工/日夜紡織精巧的羅網/藏身暗處,窺伺四方/蝴蝶蜻蜓大小昆蟲/一旦落網插翅難飛」詩的節奏輕快,卻隱藏著重重的羅網陷阱,防不勝防。


編在第五輯的<沉默的多數>,曾獲得詩人李魁賢的好評,指作者「把西方諺語『沉默是金』加以逆轉,改成『雄辯是金』以求改變民眾的觀念,鼓勵大眾基於民主的信條,說出人民抗議的聲音」李魁賢進而肯定作者打破沉默,堅決採取雄辯方式對抗威權體制的果敢行動:「做為一位詩人,大聲呼喚民眾開口爭取權利的時候,已不是鄉土的呼喚,而是人性的呼喚,人權的呼喚,希望由人民來做真正的主人的呼喚。」這段話,涵蓋了《鄉土的呼喚》整本詩集所投射或影射的標的。誠如作者於最後一段提出的呼籲:「民主廣場現在已開放/諺語也該修改了/雄辯是金,沉默是銀/請大家開尊口吧」此詩1983年12月發表於《台灣詩季刊》第3號,距離解除戒嚴還有三年多。


第二本詩集《母親的悲願》,列入《笠》詩刊「台灣詩人自選集」叢書之二,著者使用本名。此集包括中文詩16首、台語詩4首、日文詩17首、英文詩16首;中文詩會比日文詩少1首,係因台語詩<自由的歌聲>未附錄前已編在《鄉土的呼喚》集中的同名中文詩作。也就是說,《母》集以日文詩17首最齊全,其中的中文詩部分,<沉淪的故鄉>、<故鄉的泥土>、<蕃薯是命根>、<遙望綠島>、<在高速公路上>等五首,錄自《鄉》集。兩本詩集以中文詩原作合計45首為主軸,台、英、日語版均根據中文詩華語版譯成,這也是柯旗化生前所公開的詩創作。


《母親的悲願》17首,篇篇互有交集,兼具歷史感與現實意識。從開篇<今天仍然活著>到好不容易譜出<自由的歌聲>,讀之如置身歷史現場,感受先民「有一天早晨醒來/卻發現地圖已變色/從此身不由己(節錄自<今>詩首段)」但是,台灣人不管今昔,體內都滾流著愛好自由的熱血,希望台灣永遠是自由的天地。在追求的過程中,卻也付出血跡斑斑的慘痛代價,柯旗化就身歷其境。<燃燒吧,火燒島>這首詩,是1988年9月,他回憶過去被關在綠島管訓的遭遇,首段即呈現政治犯被折磨至死的慘象:


  島上北端山麓的政治犯公墓

  曾經飽受人間地獄的煎熬

  飲恨而死的一群難友

  淒涼地躺在這裡


當他奉派到監獄外做勞役,經過墓地,每常設法「避開獄卒的眼線/暫且放下肩上挑的一擔沙土/佇立墓地旁/低頭為死難的獄友默禱」。


這些死難者,包括<赴死的人們>一詩點出的,只是勸誘同學加入讀書會,即被草草判了死罪,其中有女同學聆判後陷入半瘋狂狀態。結尾4行:「軍用卡車/載著死刑犯與劊子手疾駛/令人毛骨悚然的靈車/跟在後面」頗具恐怖片的表現手法,彌漫懸疑氣氛。


出獄後,吞忍到解嚴,對綠島上的黑牢遺跡,心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燒掉吧!他相信:


  長年被壓迫的台灣人的憤怒

  總有一天會冒火

  烈焰一定會把腐朽的東西

  燒得精光


然則,威權體制解體後殘餘的思想,豈是一把怒火可以燒光的。


柯旗化於1982年完成了《高級英文翻譯句型總整理》,其後轉移心力從事詩創作,並在1986年6月創辦《台灣文化》季刊雜誌,隔年3月,發行第4期,首度被查禁,1988年9月第10期,不僅查禁,甚至被要求停刊。當局此舉,見證1987年雖宣告戒嚴,仍有刑法100條可用來管制人民思想言論及出版的自由。1990年12月他應邀參加日本東京神田學士會館舉辦的「台灣問題國際專題研討會」,回國後亟思透過撰寫自己的回憶錄,來呈顯台灣何以落到被國際強權孤立的歷史謬誤。由於從小學到中學接受日本教育,以日文思寫比中文順暢,加上寫這回憶錄起念於旅日時,深盼日本人讀了能重視台灣問題及台、日相關問題。書名《台灣監獄島》,源自囚禁過無數思想、政治犯的綠島,是典型的監獄島,擴而大之,在威權統治下,人民擔驚受怕「隔牆有耳」,整個台灣豈不也是一個大監獄!


《台灣監獄島》於1992年寫成,費時1餘年。全書分為「日本人與台灣人」、「大陸來的侵略者」、「血腥鎮壓開始了」、「莫名其妙的入獄」、「在監獄島的日子」、「台灣一定會獨立」等6章41節。1992年7月日文初版在日本發行,中文初版延至2002年2月3日舉辦柯旗化追思告別式時出版,譯文由葉笛等人協助完成。正如蔡阿李於序中所稱,全文脫稿時,其夫如釋重負,嘆謂:「當做的已經都做完了」。日文版於日本引起關注之際,柯旗化身體卻開始出狀況,1995年被診斷罹患帕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發病初期,還能由家人陪同出外旅遊,包括出國。當高雄地方法院於2000年1月判定柯旗化確遭無故羈押感訓,其冤獄雖獲平反,當事人卻已病重至意識不大清楚。可喜的是,生前現身說法的文本,篇篇都是由衷發出的歷史見證。


蔡阿李即將北上前,應筆者之請,影印柯旗化生前未發表的詩稿,原稿已捐贈由國立歷史博物館保存研究。這50多首詩,部分簽署筆名明哲,稿後寫明通訊處及本名,許是準備用來投稿,其中的<半屏山下是故鄉>,第一本詩集《鄉土的呼喚》也有一同名詩,前者3段14行,後者8段36行,有部分詩句雷同,前者如「如今果真挖去一半/面目全非不忍卒睹」,後者如「已被挖去一半/面目全非不忍卒睹」,再如:「曾有衛鄉之士魂斷龜山麓/事隔太久已少有人知(前者)」,「多少衛鄉之士/魂斷龜山麓/事隔太久已少有人知(後者)」文字一樣,筆者研判,前者整首3段14行為精簡的修訂稿。


在<生命詩>中,柯旗化正視詩是生命的呼喚及吶喊,因而不苟同「在水底吟山水詩」,但是,偶爾也會忙裡偷閒,出外親近山水。他比喻自己的愛車──一輛中古車,乃是「有輪子的小別墅(詩名)」,因為「車內既有音響冷氣/又有坐臥兩用的沙發椅」,車子開到風景區就變成豪華的小別墅。他喜歡把車停在山谷:「獨自坐在溪邊的岩石上/清澈的溪水潺潺地流著/班鳩和布穀鳥在二重唱」。台灣曾被外來殖民統治者當做監獄島嚴加管控,官民之間因而形成對立的局勢,<和諧的美麗島>不諱言有「一道鴻溝/明明在那裡/卻硬說它不存在」,這種官方說法,曾使許多人傷心流淚,更迫使許多人流落異鄉,有家歸不得,但為使台灣走向和諧之路,他發願從自己做起,不追究既往的歷史恩怨:


  把所有特權與謊言

  所有的敵意和成見

  一切痛苦的回憶

  統統倒入鴻溝裡

  用鄉土與愛心

  把鴻溝填平


柯旗化的詩,字句平實,細加咀嚼,可以從中品味出昇華為靈的意境。就像他的為人,一直予人不卑不亢的「人格者」印象。台灣自主精神如今面臨「散形」而岌岌可危,親炙其詩文,或能得到一些啟示。


註:轉載自《鹽分地帶文學》第41期˙2012/8/31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Sir Harold Evans: 1928–2020. The Extraordinary Newspaper Life

 


2020年9月24日 星期四

Sir Harold Evans: 1928–2020.


Reuters

Sir Harold Evans: 1928–2020. He exposed deadly corporate secrets and the spy scandal of the century - setting the world's gold standard for journalism in the public interest https://reut.rs/3iY9lWr




--

Obituary: Sir Harold Evans

-https://www.bbc.com/news/entertainment-arts-13439676

...Evans's reputation was confirmed when he was voted the all-time greatest newspaper editor by his peers in 2002 and was knighted in 2004 for his services to journalism.

He was passionate about newspaper journalism to the end, saying in his 2009 memoirs My Paper Chase: "It's endlessly fascinating to me how the tumult of the world can be made comprehensible by the orderly calibration of values within the discipline of the printed page."

In 2011, at the age of 82, he was appointed editor at large at the Reuters news agency, the organisation's editor-in-chief describing him as "one of the greatest minds in journalism".

The former Sunday Times Insight editor, Bruce Page, once described Evans as "the most considerable editor of post-war history: courageous, determined, with extraordinary presentational flair, and a great technician who understood the craft of newspapers".




Juliette Gréco (1927~2020)



Juliette Gréco obituary
THEGUARDIAN.COM
Juliette Gréco obituary
French chanteuse and actor who was the musical embodiment of the ex

uliette Gréco - Wikipedia
en.wikipedia.org › wiki › Juliette_Gr...



Juliette Gréco was a French actress and cabaret singer. Her best known songs were "Jolie Môme", "Déshabillez-moi", and "La Javanaise". She sang tracks with lyrics written by French poets such as Jacques Prévert and Boris Vian and singers ...
Years active: 1946–2016
Born: 7 February 1927 (age 93); Montpellier, F...
Genres: Chanson; ‎Cabaret


Juliette Gréco, Grande Dame of Chanson Française, Dies at 93
www.nytimes.com › Arts › Music


Juliette Gréco, the singing muse of bohemian postwar Paris who became the grande dame of chanson française and an internationally known actress, died on Wednesday at her home near Saint-Tropez. She was 93.


The muse of bohemian postwar Paris, she became an internationally known actress and singer.




The singer Juliette Gréco in 1965. Jean-Paul Sartre once said, “Gréco has a million poems in her voice.”Credit...Keystone/Getty Images


By Anita Gates
Sept. 23, 2020


Juliette Gréco, the singing muse of bohemian postwar Paris who became the grande dame of chanson française and an internationally known actress, died on Wednesday at her home near Saint-Tropez. She was 93.

Her family announced the death in a statement sent to the news agency Agence France-Presse.

For almost seven decades, Ms. Gréco was a loyal practitioner of the musical tradition known as chanson française, a specific storytelling genre of popular music. The songs are “like little plays,” she told The New York Times in 1999, adding: “They’re typically French. We’re a people who express our love in songs, our anger in songs, even our revolution in songs.”

She was the darling of critics, as well as of the intellectuals whose world she inhabited. Ms. Gréco’s ultimate rave review came from a friend, the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er Jean-Paul Sartre, who said simply, “Gréco has a million poems in her voice.”

Her signature hits included “Sous le Ciel de Paris” (“Under Paris Skies”), “Les Feuilles Mortes” (which English speakers know as “Autumn Leaves”), “Déshabillez-Moi” (“Undress Me”), “Jolie Môme” (“Pretty Kid”) and “Je Suis Comme Je Suis” (“I Am What I Am”).



In an essay for The Times in 1952, the pianist and composer Ernest Lubin analyzed Ms. Gréco’s greatness. He praised her “deep, throaty voice that ranges from a near whisper to raucous abandon,” her ability to “create a mood of astonishing intensity and conviction,” her stage presence and even her repertoire, with its “feeling for literary values.”



Juliette Gréco was born on Feb. 7, 1927, in Montpellier, France, near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Her parents, Gérard Gréco, a Corsican-born police officer, and Juliette (Lafeychine) Gréco, who was from Bordeaux, soon separated, and Juliette was brought up partly by her grandmother. She was 12 when World War II began in Europe and 13 when Hitler’s troops marched down the Champs-Élysées.

Both her mother and her sister worked in the Resistance and were arrested and shipped off to Nazi camps (they survived); because of their association, Juliette spent a short time in a French prison. After the war, still in her teens, she lived alone in Paris.




ImageMs. Gréco in 1962. The pianist and composer Ernest Lubin praised her “deep, throaty voice that ranges from a near whisper to raucous abandon.” Credit...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With the help of a family friend, the actress Hélène Duc, she took drama lessons while working as a sort of combination hostess and bouncer at Le Tabou, a jazz club in the heart of St.-Germain-des-Prés, the Left Bank neighborhood that had become the city’s center of bohemian life.


During this time her habit of wearing men’s clothes, including rolled-up pants, was necessitated by poverty and made possible by the hand-me-downs of male friends who lived in the same pension. The style caught on.

Though she had yet to garner attention as an actress, her distinctive look — she dressed all in black, wore her dark hair straight and long, had thick bangs and liberally applied black eyeliner — got the attention of leading French photographers, who took and published pictures of her.

I was becoming famous without really having done anything,” Ms. Gréco told The Guardian in 2006, “which is a very uncomfortable position.”

As a fixture in the neighborhood, she became close friends with some of the most admired philosophers and authors of their time: Sartre, Simone de Beauvoir, Boris Vian and Albert Camus. And, she said, she learned just by listening to them.

“I was all curiosity, but I felt I didn’t have anything to give in return,” she said. “I was at that age where all one does is take.”


By the time the renowned prewar Right Bank cabaret Le Boeuf sur le Toît reopened in 1949, Ms. Gréco had decided to try singing. She was offered a job helping to organize the first show and — after seeking musical suggestions from artistic friends like Jacques Prévert, Joseph Kosma and Sartre — she cast herself.




Image
Ms. Gréco made her film debut — before her singing career began — as a nun in “Les Frères Bouquinquant,” a 1948 drama.Credit...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That was the beginning. The first song she recorded, “Je Suis Comme Je Suis,” was released in 1951. Her first album, “Juliette Gréco — Chante Ses Derniers Succès,” appeared the next year. But her star-defining triumph was her 1954 concert at Olympia Hall in Paris, after a tour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America. During the performance she introduced “Je Hais les Dimanches” (“I Hate Sundays”), a new number by a young songwriter, Charles Aznavour.

Ms. Gréco had made her film debut even before her singing career began — as a nun in “Les Frères Bouquinquant,” a 1948 drama. She went on to appear in almost 30 films, mostly in the 1950s and ’60s. They included Jean Cocteau’s “Orphée” (1950), as Aglaonice, an astronomer-witch; “The Sun Also Rises” (1957), an American adaptation of Hemingway’s novel, with Tyrone Power and Ava Gardner; “The Roots of Heaven” (1958), a drama set in Africa, in which she starred opposite Errol Flynn; and “Crack in the Mirror” (1960), with Orson Welles.

Ms. Gréco sang the title song, on camera, in “Bonjour Tristesse” (1958). Her final acting role was in “Jedermanns Fest” (2002), a multinational drama with Klaus Maria Brandauer, and she appeared as herself in “Dan les Pas de Marie Curie” (2011), a French-Polish documentary.

She also made a lasting impression in a 1965 French mini-series, “Belphegor, Phantom of the Louvre.” When it was made into a feature film in 2001, she was cast in a small role as a tribute to her influence.


1n 1953, Ms. Gréco married the actor Philippe Lemaire; they divorced in 1956. Their daughter, Laurence-Marie Lemaire, died in 2016. She was married to the French actor Michel Piccoli from 1966 until their divorce in 1977. She was with the pianist and composer Gérard Jouannest, her third husband, from 1988 until his death in 2018.

Information on survivors was not immediately available.

Her longest and best-known romantic relationship may have been with Miles Davis, the celebrated jazz trumpeter, whom she met when he was appearing in Paris in 1949. Sartre reportedly once asked him why he and Ms. Gréco were not married. According to Ms. Gréco, Mr. Davis replied, “I love her too much to make her unhappy.”

In 2014, Ms. Gréco told The Guardian, “We saw each other regularly until his death” in 1991.




Image
Ms. Gréco performing in Bourges, France, in 2015, the year she began her farewell tour. Credit...Guillaume Souvant/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Ms. Gréco’s last album, “Gréco Chante Brel,” was released in 2013. She announced her farewell tour in 2015, telling the regional newspaper La Dépêche that retirement was “very complicated for me.” She said she did not want to create the sight of “an old woman hanging on.”

The last tour date was in May 2017 in Paris.

In her later years, Ms. Gréco was unapologetically nostalgic for the good old days.

Today there is much less magic,” she told The Montreal Gazette in 2015, lamenting, among other things, the current distance between intellectuals and their students. “Things have changed. Perhaps the young have been taken hostage by money.”

歐洲動態

這是法國歌手 Juliette Gréco 1951年的作品 Sous le ciel de Paris (巴黎蒼穹下)。
Juliette Gréco星期三逝世,享年93歲。她是法國香頌的代表人物之一,亦是演員,19歲出道,縱橫演藝界及藝術圈70載,一直至4年前89歲中風後,才無奈結束演藝生涯。
歌唱事業方面,她以擅於翻唱別人歌曲而為歌曲注入新靈魂而著名。年輕時,她被 Sartre、卡繆等文人、哲學家、藝術家奉為女神,為他們帶來創作靈感。
https://youtu.be/oieG0DHfISE



YOUTUBE.COM
Juliette Greco sings Sous le ciel de Paris
A famous chanson francais, sung by a legendary chanteuse Juliette Greco.




邱坤良



她的聲音裡有百萬首詩
法國著名香頌歌手,演員葛蕾珂(Juliette Gréco 1927~2020)台北時間今日凌晨在法國Ramatuelle逝世,享壽93歲。
她曾是沙特,卡繆最欣賞的歌手:「她的聲音裡有百萬首詩」,也被視為大她12歲的皮亞芙(Edith Piaf)的接班人。
謹以她最動人的《La folle》悼念這位一代歌手



YOUTUBE.COM
Juliette Greco - La folle
(1972)


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

Anthony Hopkins (1937~)




Anthony Hopkins - Wikipedia
en.wikipedia.org › wiki › Anthony_...

Sir Philip Anthony Hopkins CBE (born 31 December 1937) is a Welsh actor, composer, director and film producer. He is the recipient of multiple accolades, including an Academy Award, three BAFTAs, two Emmys and the Cecil B. DeMille ...

***

One of the greatest – and once angriest – actors of his generation is now also a painter, composer, writer and Insta-hero. Anthony Hopkins talks to the FT about the evolution of his current mellow mood.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