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Staging Political Virtue: Plato’s Republic and the Drama of Desire 《論政治美德:柏拉圖的《理想國》與慾望政治》義大利哲學家卡洛·西尼以一種引人注目的原創方式重新詮釋了這部奠基性的對話錄。 高友工教授序 《理想國》; 論戲劇(冰寒 2018年02月04日)

 紀念高友工先生(Yu-kung Kao,1929-2016)。序 理想國


《思淵堂語》高友工教授論戲劇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高友工生前曾在法拉盛圖書館開講座。那次,高教授畫龍點睛地講了戲劇。


中國古典戲劇(戲曲)是從舞台演劇的原始形態開始的,專家們從戲劇的起源考證戲劇的性質,旁及說唱、說書、變詞和地方戲。自發的、大眾的戲劇逐漸有了文人的參與,這種介入,一是戲劇走向「正規」之所必然,卻也成為舞台演劇的一個陰影,導致戲劇戲曲研究,文學是主流,學唱戲曲,能夠進入學術殿堂者,稀有。

這種兩邊各自隔簾看花、對霧照鏡的情形,表面看,是個人的或者是學校制度的事情,其實緣於中國戲劇本身及其歷史演變中,文學和舞台分離乃至扭曲的特點。高教授評價他的著作「美典」,說他最喜歡的還是由六篇短文構成的「中外戲劇的傳統和革新」。在講到如何保持傳統的態度時,他說:「自然有史以來,我們就有不少好古之士,但似乎很難建立起一種風氣。我是研究美學的,我的遁詞是我們文化中太注重抒情傳統了。而抒情傳統中最注重內化,因此只要心中能由此記憶、影像,外在的物質存在似乎可以算是身外之物吧!」則戲劇之文學和演劇的分離,某種程度上也見出長期以來文人(所謂文學家、編劇)和演員的關係:前者絕對占據上手的地位,從前元明清時代文人騷客和倡優、伶人之不可同日而語,是無可爭辯的事實,而近、現代文人成了作家,其身分、地位也是高於演員的。文人也好,作家也罷,其內心的抒情性在此往往和尊嚴、清高聯繫到一起了。文學的戲劇不僅可以脫離演劇而存在,甚至到了被視為高於演劇的存在。高先生說:「這正說明了在戲劇中,這個文藝傳統和演藝傳統的距離就異常地大了。於是我們往往只談文藝而忽略了演藝。」精闢!

從這點看,文藝和文學的戲劇在為作家和學院派文人教授談得頭頭是道的時候,已經是象牙塔中之物了。戲劇,在原始的意義上,是以表現群體的呼聲和感情為支撐和精髓的,無論戲劇之產生於勞動說,還是宗教或禮儀說,都是一種大眾參與的文藝,而非書齋中的獨享和自賞,是通俗和平民化的傳統,而非書案和講台上的歷史。不明乎此,則各種革新的和改編的戲劇和戲曲,就沒有回到古代原創作品的高度,如高先生所說,就不存在保持傳統的問題,於是,無法達到一種「全面的完整的藝術經驗」;相反,文藝家們,從編劇到演員,一旦意識到什麼是真正的戲劇、戲曲傳統,即演劇、表演和音樂的「戲」於存古劇中的價值,傳統戲劇的保存和恢復,才有出路。

一次聚會,舞蹈家江青同席。我讀過她的回憶錄,其中多述與高教授交往,及其人品、學識。談起高教授之論戲劇,我非常認同。因為我曾也是古典戲曲的學生,卻僅能作紙上談兵而已。



Staging Political Virtue: Plato’s Republic and the Drama of Desire

Mahindra Humanities Center

4:30 p.m. Thursday, CGIS So



Plato's Republic has shaped how we think about politics, ethics, and justice for more than two millennia. In On Political Virtue: Plato’s Republic and the Politics of Desire, the Italian philosopher Carlo Sini reinterprets this foundational dialogue in a strikingly original way. Rather than treating it as a straightforward defense of reason or ideal governance, Sini reads Plato’s work as a theatrical piece : a carefully staged philosophical performance that hides its message even as it delivers it. Through this lens, politics appears not as a purely rational enterprise, but as something animated by desire, exclusion, and spectacle.

In this conversation, Alessandro Carrera, the book’s editor and translator, will guide us through Sini’s provocative re-reading of Plato. He will explore what it reveals about the origins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and how it challenges us to reconsider what “political virtue” might mean today.

2025 兩千年來,柏拉圖的《理想國》塑造了我們對政治、倫理和正義的思考方式。在《論政治美德:柏拉圖的《理想國》與慾望政治》一書中,義大利哲學家卡洛·西尼以一種引人注目的原創方式重新詮釋了這部奠基性的對話錄。西尼並沒有將其視為對理性或理想治理的直接辯護,而是將柏拉圖的這部著作解讀為一場戲劇:一場精心編排的哲學表演,它在傳遞信息的同時又巧妙地隱藏了其本質。透過這種視角,政治不再是純粹的理性活動,而是由慾望、排斥和奇觀所驅動。

在本次對話中,本書的編輯兼譯者亞歷山德羅·卡雷拉將帶領我們深入探討西尼對柏拉圖的這一富有啟發性的重讀。他將探究這個解讀揭示了西方政治思想的起源,以及它如何挑戰我們重新思考「政治美德」在當今的意義。
*****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