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弘老師遺孀--師母林麗鶯女士於8月22日去世在林老師去世一年多之後,師母林麗鶯女士也走完她的一生。據老師家人說,師母在睡夢中離世,走時十分安詳。當天是農曆七夕,所以大家覺得老師選擇在這有意義一天把師母接走了。關於師母林麗鶯女士的事蹟,請看下列記載,出自〈知識與哲學的人生--林正弘教授學術〉,《分析的技藝:林正弘教授七十祝壽論文集》,頁3-4。---1971年,林教授透過其姊介紹,結識了時任國中老師的林麗鶯女士,很快地墜入愛河,並於1972年共結連理。林夫人在結婚後辭去教職,為林教授的學術與家庭生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林教授在1974年獲得國科會二年資助出國攻讀學位,1975年林夫人出國陪同。再一年後,國科會資助到期,林教授的學費與生活費就全靠夫人打工籌措。這段期間,林夫人在美國一家專門製造划雪衣物及睡袋的工廠(名叫 The North Face)擔任車衣作業員,長達三年。1979年初林教授返國任職。三年後,林教授皆同夫人於1982年再度出國,以便完成攻讀博士學位的最後階段。從1982到1984年間,夫人改以販賣中式午餐如燴飯、炒飯、三明治等來籌措生活經費。她每天早上在家作好餐點之後,再開車到柏克萊大學推廣部,賣給剛上完英文課程,饑腸轆轆的外國學生們。在林教授與夫人的留學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幅早期台灣留學生勤儉苦學的典型畫面。就這樣地,林夫人不辭勞苦、扛起家計,使得林教授在留學期間能夠亳無後顧之憂,全心衝刺學業,終於順利在1985年初完成博士學位。回國後,林教授在台大教書研究,夫人則兩度參與家人朋友的貿易業務,各自在自己的事業上努力。1994年夫人辭去工作,陪同林教授到英國劍橋擔任一年訪問學人,此後未再外出任職,1997年協助林教授照顧中風的高齡父親,直到他在一年後去世。1999年林教授在長期耗用眼力的情況下罹患視網膜剝離症,手術後幸而恢復視力,也多虧夫人的照料陪伴。林教授與夫人並未生育子女。婚姻生活三十多年來,兩人相互扶持,將全幅精神奉獻給事業、學術、教學與學生。在林教授成功的學術事業生涯背後,我們的確看到了夫人的偉大身影。---
林正弘老師遺孀--師母林麗鶯女士於8月22日去世
在林老師去世一年多之後,師母林麗鶯女士也走完她的一生。據老師家人說,師母在睡夢中離世,走時十分安詳。當天是農曆七夕,所以大家覺得老師選擇在這有意義一天把師母接走了。
關於師母林麗鶯女士的事蹟,請看下列記載,出自〈知識與哲學的人生--林正弘教授學術〉,《分析的技藝:林正弘教授七十祝壽論文集》,頁3-4。
---
1971年,林教授透過其姊介紹,結識了時任國中老師的林麗鶯女士,很快地墜入愛河,並於1972年共結連理。林夫人在結婚後辭去教職,為林教授的學術與家庭生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
林教授在1974年獲得國科會二年資助出國攻讀學位,1975年林夫人出國陪同。再一年後,國科會資助到期,林教授的學費與生活費就全靠夫人打工籌措。這段期間,林夫人在美國一家專門製造划雪衣物及睡袋的工廠(名叫 The North Face)擔任車衣作業員,長達三年。1979年初林教授返國任職。三年後,林教授皆同夫人於1982年再度出國,以便完成攻讀博士學位的最後階段。從1982到1984年間,夫人改以販賣中式午餐如燴飯、炒飯、三明治等來籌措生活經費。她每天早上在家作好餐點之後,再開車到柏克萊大學推廣部,賣給剛上完英文課程,饑腸轆轆的外國學生們。在林教授與夫人的留學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幅早期台灣留學生勤儉苦學的典型畫面。就這樣地,林夫人不辭勞苦、扛起家計,使得林教授在留學期間能夠亳無後顧之憂,全心衝刺學業,終於順利在1985年初完成博士學位。
回國後,林教授在台大教書研究,夫人則兩度參與家人朋友的貿易業務,各自在自己的事業上努力。1994年夫人辭去工作,陪同林教授到英國劍橋擔任一年訪問學人,此後未再外出任職,1997年協助林教授照顧中風的高齡父親,直到他在一年後去世。1999年林教授在長期耗用眼力的情況下罹患視網膜剝離症,手術後幸而恢復視力,也多虧夫人的照料陪伴。
林教授與夫人並未生育子女。婚姻生活三十多年來,兩人相互扶持,將全幅精神奉獻給事業、學術、教學與學生。在林教授成功的學術事業生涯背後,我們的確看到了夫人的偉大身影。
---
曹永洋《歷史人物的回聲》到廖志峰《青春的回聲》(2022.6.2)再回到 東海大學演講《我從歷史人物中所得到的啟發》1974.11.7,蕭乾的回應.........
曹永洋《歷史人物的回聲》到廖志峰《青春的回聲》(2022.6.2)再回到 東海大學演講《我從歷史人物中所得到的啟發》1974.11.7,蕭乾的回應.........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066053027334390
***
我與林正弘老師(1938-2022)只有一次交往。90年代中,他是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與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當時我已翻譯完 Herbert A. Simon 的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3rd ed... These essays then attempt to explain how a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 is possible..) 可是有句話沒保握,所以就去請教林正弘老師。
他和藹地解惑,讓我心服。 他西裝得宜.....這是難得的經驗。大名只好列入著作/譯作註解中的感謝詞。
林正弘老師(1938-2022),學術殿堂廊柱、著作/譯作註解中的感謝詞
---
6月3日美國加州理工的facebook上一則:該校數位學術教授、校友,名列國家科學院會員,極大榮譽;圖為該校某學術殿堂廊柱......
【持續更新】香港.學術殿堂變煉獄|深度專題 - 天下雜誌
https://www.cw.com.tw › special
香港11.11的「三罷」,演變為縱火燒人、港警開槍,歷經最醜陋的一天之後,12日,港警甚至與香港中文大學學生對峙,朝校園發射催淚瓦斯和汽油彈,示威者一直將校園視為 ...
***
林正弘(英語:Cheng-Hung Lin ,1938年12月14日-2022年6月3日),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為台灣的哲學研究者。學術專業為知識論、邏輯、科學哲學。[1]曾培養國內許多哲學人才,為戰後英美分析哲學的教育先驅之一。Wikipedia
1993年,林正弘又與趙天儀、楊國樞、陳忠信、瞿海源、胡佛等創立殷海光基金會並被選為首任董事長。
活動當天,將會邀請東吳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林正弘,配合影片《自由思想
者:殷海光》的放映,帶我們解析殷海光先生的思想與其人其事,並回顧威權
時代下言論自由的背景,~殷海光故居開放 2008.12.3
****
我與林正弘老師(1938-2022)只有一次交往。90年代中,他是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與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主任。當時我已翻譯完 Herbert A. Simon 的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3rd ed... These essays then attempt to explain how a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 is possible..) 可是有句話沒保握,所以就去請教林正弘老師。
他和藹地解惑,讓我心服。 他西裝得宜.....這是難得的經驗。大名只好列入著作/譯作註解中的感謝詞。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