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0日 星期六

回憶錄:連接器業界朋友陳祖林夫婦,王定坤兄、江玉國兄等。陳祖林兄夫婦中秋前夕來訪,暢談近事 2023.9.28



陳祖林兄夫婦中秋前夕來訪,暢談近事 2023.9.28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642901461162259



2023年4月底,我與陳祖林兄、王定坤兄、江玉國兄,在台北紀州庵相談數小時。
回送陳祖林夫婦一日本清酒。
2022年11月,王定坤兄、江玉國兄來參加漢清講堂頒獎紀念會。


連接器介紹 (connectors) 2017-11-08 陳祖林;cable innovation still matters. 光纖上網;植牙

請參考漢清講堂,陳祖林先生在2017年11月講的:連接器 connectors.


IEEE Spectrum
Surrounded by wireless gadgets at #CES2018, an audio/video product engineer argues that cable innovation still matters.


CES 2018: Active HDMI Cables and Harmony in the Smart Home
At CES, product engineer Ali Aboosaidi talks about audio/video trends and…

SPECTRUM.IEEE.ORG




2014年12月30日 22:03 ·




讀這篇植牙之父的訃文前:Per-Ingvar Branemark, Dental Innovator, Dies at 85,我有個專業的疑問,即,為什麼植牙不是連接器公司發明的?因為這技術,在Connectors行業是小事一樁。傳主是在1952年一次偶然發現:鈦可與肌肉"合而為一"......創新,多偶然。







53:40NOW PLAYING

258 從食療談保健 2018-11-06 陳祖林



再接再勵:








195 連接器介紹 2017-11-08 陳祖林
日期:2017年11月8日(周三 ),10:00~ 14:30 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C 電話:(02) 23650127…


YOUTUBE.COM

陳祖林、徐歷昌的"Connectors入門基本 ":他倆是我90年代在Berg Electronics的同事,陳先生是SIMM 插座產品和生產系統的開發"專案的主將;不過,陳兄在10底給我電話,說,準備"Connectors入門基本 ",必須順延2個月,我說,那就不談它,改談"SIMM 插座產品和生產系統的開發之經驗談",這樣比較方便。
然而,我們這開發小組的成員有堅持、堅韌的成功特性:陳先生在11月初,花上好幾天準備它.....是
"不料",11日當天,陳先生自己帶投影機和"Connectors入門基本 "之講義來,反而沒空談"SIMM 插座產品和生產系統的開發之經驗談".......
Hans還在講義上中譯。












Hanching Chung
2014年12月24日 9:59 ·





無意中找大故友David Kerridge教授2006.9.1給我的回信:關於Essay on Objections
Dear Hanching,
>In the meanwhile, please kindly consider to express the main points
>for the layman.
>
An interesting challenge: but it must cover a lot of ground. Without
explaining the way we test scientific theories, the argument about
statistics is not meaningful. I will think about it.

I would also have to explain why (as Shewhart's said) "Applied Science
is more exacting than Pure Science."
I attach a copy of Deming's paper, as far as I have got with working on
it. The main thing missing is a table, which illustrates a very
important point in statistical/scientific method.


























Hanching Chung
12月21日 21:56 ·




去台大聽通識課程: 我的學思過程,由台大校友,鴻準科技FIT 副總何有明先生演講。

















留言分享









大家都聽過光纖上網,但你分得清 FTTH、FTTB、FTTC 的差別嗎?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光纖能以光代電傳遞訊號,較傳統電纜有傳輸量大、強度衰減慢而訊號穩定、不受電磁波干擾等優勢,因此訊號質跟量都會提升。但升級線路基礎建設得耗費大量資金,所以現在的光纖上網方案,大多尚無全線覆蓋,只有部分線...


INSIDE.COM.TW

從機房出來的訊號,透過光纖一路到達目的地,依範圍遠近分為光纖到鄰里、大樓,最後才是全程光纖的「光纖到府」(FTTH)。


坊間只要機房到使用者中間有一段使用光纖,就統稱為光纖上網,不過還可以用 FTT「X」(代表光纖到 X)細分為光纖到鄰里 FTTN(Fiber To The Node or Neighborhood)、光纖到街角 FTTC(Fiber To The Curb)光纖到大樓 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以及光纖到府 FTTH(Fiber To The Home)。FTTH 從光纖接口出來,再轉成電訊號到牆上網路口對接電腦,速度在 100Mbps-1Gbps 間,尤其適合需要穩定且高速傳輸之應用項目,如架設網站、NAS 服務等需求的用戶。
一般光纖除了光化箱數量不夠多,缺乏光纖到府基礎建置,上傳速度通常比下載慢了許多,這無法滿足在數位匯流趨勢下,面對大量視訊、即時互動的傳輸應用。為了銜接這樣的需求,台數科以自己為例,旗下自有寬頻服務哈 NET 目前除了採用 FTTH,還支援「對稱式頻寬」,上下載分開各以獨立的光纖波長傳輸,互不干擾,而且兩者速度一樣快。另外,還能納入獨立的數位電視訊號波長,以三個獨立光波同時傳輸網路及音視頻訊號(Triple Play)。當然另外也有非對稱頻寬方案供消費者選擇。

張彥Ian Johnson 新書 (2023))Sparks《星火》: China’s Underground Historians.....胡杰:用令人痛苦的電影挖掘被埋藏的歷史在採訪《中國的靈魂》

 

观点与评论

 張彥(Ian Johnson  新書 (2023))Sparks《星火》: China’s Underground Historians.....胡杰:用令人痛苦的電影挖掘被埋藏的歷史在採訪《中國的靈魂》作者張彥(Ian Johnson)後幾週,中國政府在河北炸毀巨形觀音像2019.3。旁聽他人飲泣.....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845094223675667

The work of Hu Jie, who has made more than 30 movies, is little known even in China. The release of “Spark” and “The Observer” should make him better known ...


Excavating Chinese History, One Harrowing Film at a Time

The work of Hu Jie, who has made more than 30 movies, is little known even in China. The release of “Spark” and “The Observer” should make him better known abroad.

By IAN JOHNSON

June 28, 2020


胡杰:用令人痛苦的電影挖掘被埋藏的歷史


儘管胡杰在中國知識界和外國學界之外極少為人所知,但6月30日上映的兩部影片應該可以提高其作品可見度,讓更多人看到他的作品。《星火》——一部經歷了多個版本、多次修改和擴充的影片——重構了一群60年前創辦地下雜誌的年輕人的命運。另一部關於胡杰的紀錄片《觀察者》(The Observer),來自義大利導演麗塔·安德烈蒂(Rita Andreetti),既是對胡杰導演本人感同身受的刻畫,同時也介紹了他的作品。

「我的目的就是挖掘被埋藏的歷史,展現它的真實面貌。」62歲的胡杰在南京家中接受電話採訪時說,「我感到,講述這些故事是我對歷史的責任。」
林昭曾為《星火》雜誌寫過一篇描繪在專制之下爭取自由的長詩,這便引出了《星火》的故事。《星火》在2013年首次發行,與胡所有的電影一樣,這部片子經歷了補充和重剪,而最近又加入了一位大饑荒見證人的證詞,這位證人想退休以後再開口。
伊卡洛斯發行的另一部《我雖死去》講述了教師卞仲耘的故事,她在1966年「文革」期間被自己的學生打死。當卞仲耘的丈夫說到為了這一罪行不被遺忘,自己如何拍下妻子遺體的照片時,內容殘酷到令人髮指。


Ian Johnson

Thanks to @aiww for this great cover of my new book, Sparks: China’s Underground Historians, coming out next week @penguinukbooks We met yesterday for lunch with artists and underground documentary filmmakers—the kind of people I profile in my books. 🫶🏼 #aiweiweiart #undergroundhistory #counterhistories #民间
可能是 2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
dSotpnose99ahh90723lu30h5iat903tthg15a1i270iau89a3415221 在採訪《中國的靈魂》作者張彥(Ian Johnson)後幾週,中國政府在河北炸毀巨形觀音像。
一如張彥所預言的,「宗教在中國會持續的發展,但也會遭遇到一些矛盾。」而這樣的矛盾不只是炸觀音像這種表面的衝突,也不像是在網路上見到中國尼姑、和尚集體唱紅歌的獵奇景象,「(和尚唱紅歌)這種事是很特例的,在中國並不是普遍的事。」
張彥曾任《華爾街日報》記者,2001年以報導法輪功學員遭受迫害獲得普立茲新聞獎,最近出版的《中國的靈魂》則是以中國近十年「宗教復興」現象為主題,「我很好奇,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人的信仰狀況還剩什麼?」
看完整專訪:https://bit.ly/2Huf0V3
採訪 / 姚珊珊
攝影 / 陳佩芸



Great to meet AI Wei Wei in Manhattan yesterday for lunch. His classic papercut “River Crabs”河蟹/和諧 graces the cover of the Penguinuk edition of Sparks, which comes out in a week. Thanks Weiwei!

https://ian-johnson.com/portfolio-item/sparks-buy/



奇怪,我記得約2年看過,卻找不到。

副標題重要,不該略去。
本書書名中是Souls,近乎中文的"信教心"。
天主教:

soul :靈魂;魂;心靈:人由靈魂和肉體所組成;而靈魂是人生命的主因(人性的來源),具有理智、意志、記憶等功能。

Ian Johnson is a writer and journalist, working primarily in China and Germany. His Chinese name is Zhang Yan. A reporter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Johnson won the 2001 Pulitzer Prize for his coverage of the persecution of Falun Gong practitioners in China. Wikipedia
Born: July 27, 1962 (age 56 years), Montreal, Canada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Florida, Harvard University,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Awards: Pulitzer Prize for International Reporting, Shorenstein Prize


The Souls of China: The Return of Religion After Mao Hardcover – April 11, 2017


---
末段:"張彥更進一步,用一個更鉅觀的角度來看這十年的中國宗教復興,「現今的世界,發展得太快,賺錢是不公平的事,人們體會到制度不公,這種焦慮反應到政治上就比如英國脫歐、歐洲右翼興起、美國川普當選。而中國的宗教復興,也是一樣的集體焦慮。」更特別的是,這種焦慮不僅是人民對社會機制、由下而上的焦慮,同時也是中國政權對自身治理、由上而下的焦慮。這是在炸觀音佛像之外,沒有被看見的事。"
在採訪《中國的靈魂》作者張彥(Ian Johnson)後幾週,中國政府在河北炸毀巨形觀音像。
 
一如張彥所預言的,「宗教在中國會持續的發展,但也會遭遇到一些矛盾。」而這樣的矛盾不只是炸觀音像這種表面的衝突,也不像是在網路上見到中國尼姑、和尚集體唱紅歌的獵奇景象,「(和尚唱紅歌)這種事是很特例的,在中國並不是普遍的事。⋯⋯
更多
關於這個網站
OKAPI.BOOKS.COM.TW
炸觀音像、出家人齊唱紅歌之外,中國如何開放又掌控宗教發展?──專訪《中國的靈魂》作者張彥
在採訪《中國的靈魂》作者張彥後幾週,中國政府在河北炸毀巨形觀音像。一如張彥所預言的,「宗教在中國會持續的發展,但也會遭遇到一些矛盾。」而這樣的矛盾不只是炸觀音像這種表面的衝突,...






Ian Johnson on new books and materials that seek to uncover the truth about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With much still to be learned, the perio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ontinues to fascinate and reveal itself as a touchstone for understanding China’s past and its present.
NYBOOKS.COM|由 IAN JOHNSON 上傳

2023年9月29日 星期五

陳義雄( 2023)。奮鬥至死方休

 

2022年3月の深夜。その日は、特に気分が落ちこんでいた。布団にくるまって、カミソリの刃を長時間見つめた。蛍光灯の光で、刃が青白く光った。「人生に生きる意味はあるのか」。混沌(こんとん)とした考えが、ぐるぐると頭の中を回り続けた。


自殺をすることは、思いとどまった。刃を見つめていたとき、自分でも意外なほど、胸に怒りが湧いてきたから。


「これで死んだらダサすぎる。悔しいよ」


「最後は闘おう。好きなことをして燃え尽きよう」


頭に浮かんだのは、古本屋「ブックオフ」の本棚。深夜の町をさまようとき、必ず立ち寄り、100円均一の棚をあさった。池澤夏樹や町田康の小説を読んでいる数十分だけは、目の前の「クソな現実」を忘れられた。


思い返せば、中学生のころからそうだった。本を読んでも、吃音や、人間関係の悩みが解決するわけじゃない。ただ、読んでいる間だけは、物語の世界に逃げこめる。「死ぬ前に、自分もそんな本をつくりたい」と思えた。


当時28歳。出版社の職に応募したが、案の定、門前払いだった。


「学歴も、職歴もない俺には当然か」


ただ、こんな自分でも本をつくれたら、誰にでも本を出版できるという証明になると思った。手もとには、何があっても使わずにいた約300万円の預金があった。うつ病で自殺した祖父がのこしてくれたものだった。



【訃告】陳義雄(1939/07/26~2023/09/23)


我父親,他在入院後經過三個多月努力,陸續與親友會面,也讓家人們有最後的相處日子,好似他想以暑期的時間慢慢地告別。終於,今日下午在至親們的陪伴下辭世。在與他離開醫院至二殯後,看到清澈天空中徐徐落下的太陽,雲彩輝映著香草色的斑斕,彷彿他溫暖道別。感謝父親的一生付出,我們日後也預定在中山教會進行追思紀念,在此先行告知族親摯友。


———


父親對臺灣古典音樂發展付出不少,在戰後音樂發展史有著以下評價:


「特別從1960至1980年代,古典音樂在臺灣的傳播,從初始到步上軌道,陳義雄的貢獻相當深遠。」《台灣音樂百科辭書》(遠流:2008)


——-


詳細他的事業,以辭條「陳義雄」記載於《台灣音樂百科辭書》(遠流:2008)

文錄於下:


【陳義雄】Chen Yixiong (1939.7.26彰化永靖)


        古典音樂人、樂教推展工作者。永靖小學畢業後,赴臺北就讀建國中學初中部。因與舅舅一家同住,常隨表哥聆聽78轉的唱片,而開始接觸古典樂,同時亦學習小提琴,師事黃景鐘(臺灣省立交響樂團首席)。後就讀淡江英專(今淡江大學)五年制之英語專修科實驗班畢業,又插班東吳大學英語學系。英語閱讀能力之培養,對他日後從事古典樂的各種推廣活動幫助甚大。後任教於育達初級商業職業學校五年之久,業餘返回彰化縣、臺中縣教授小提琴。


  1960年代起,開始一連串的音樂雜誌編輯工作,並籌辦音樂會,期間常用筆名,例如永靖人、雅音、音癡、花憐人、餘三館等。1966年,辭去教職接任《愛樂月刊》無給職主編長達十年之久,於愛樂書店出版各類音樂書籍;1974年與林宜勝共掌樂府音樂社之事務,至2002年為止營運近四十年,在臺北與其他城市推動許多音樂會,不僅引薦國際級演奏家,如舉辦馬思聰指揮省交(今臺灣交響樂團)慶祝音樂會,後沿著鐵路線去各大城市舉行個人演奏會,更策劃馬氏1968年、1972年與1977年三次來臺之音樂會;及承辦過許多臺灣音樂界重要人物的音樂會,如1960年代包括陳郁秀(1968.6.26)、陳秋盛(1969.12.13)等,1970年代包括蕭泰然(1975.3.2)、余由紀(聲樂1971.3.14)、臺北國際室內管弦樂團(1970.3.25)等,1980年代包括蔡采秀於1981年9月28日公開演奏江文也被查禁三十多年的三首舞曲、陳榮貴(1981.11.27),陳宏寬(1983.11.20),2000年以後,簡寬宏指揮臺北愛樂室內樂團與胡乃元合作「莫札特之夜」(1991.5.25)等;對作曲家新作品的推廣更是不遺餘力,如張貽泉、徐頌仁、楊聰賢等,於臺灣整體性的古典音樂推展有極大的貢獻。亦積極推廣豎琴教育。


因有機會成為許常惠歸國後第一位討教者,而對創作也有所涉獵。小提琴曲〈餘三館詠絮〉(2001)為其得意之作。臺灣古典音樂的發展,除大學所設之音樂科系培養專業學生外,一般對於古典音樂在社會樂教方面的推展全靠一些喜愛古典音樂,又具有熱情、不計實質回報的音樂人出書辦雜誌、舉行音樂會,特別從1960至1980年代,古典音樂在臺灣的傳播,從初始到步上軌道,陳義雄的貢獻相當深遠。


《台灣音樂百科辭書》pp.0530-0531

黎智英(4):黎智英的故事令人心寒。Media attention is all that’s keeping my father alive.(只有媒體的關注才可讓爸爸(黎智英)活下去)

願某年中秋,我再收到他的文旦
一年容易又中秋,我素來缺乏節日觀念,若非家人提醒,我甚至不知道今天已到了中秋佳節。小時候,尚且會提着燈籠出外湊一下熱鬧,人長大了,已甚少慶祝,所以也沒什麼回憶。唯獨是近幾年,每逢此日,我都不期然憶起他寄來的月餅和文旦。
他很有心,過時過節,都不忘寄贈應節食品給副刊作者,尤其是住在香港的,大概人人有份永不落空。坦白說,我自小都不大喜歡吃月餅,但那份心意我依然銘記,且時間過得越久就記得越清晰,因為我知道,每多一年收不到文旦月餅,即表示他又平白多受了一年苦。
那位寄文旦的人,你該猜到,是至今已被港共政府囚禁了一千零三日的黎智英。
肥佬黎犯過什麼罪呢?2019至2020年間,他因為參與三場所謂未經批准的遊行集會,被判監共二十個月。在一宗所謂欺詐案,他被裁定違反《蘋果日報》總部的租約條款,判監五年零九個月。然後,他還要面對一場入罪率應該是百分百的「国安」審判。
去年十二月,廿九名英國議員曾聯名致函英國外相,表達他們對黎智英被判囚的關注,並敦促英國政府應該公開譴責判決,及公開呼籲中国釋放黎智英。可惜英國政府一直置若罔聞。
日前,專欄作家Kathleen Parker在《華盛頓郵報》一篇文章中談及黎智英,一針見血指出英美的顧忌:「儘管黎智英是英國公民,但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並無多大行動,讓黎智英獲釋。西方國家在中国投資了太多——中国也在美國買下了太多——以致各國領袖對於黎的囚禁,都無法太強烈地反對。也許我們必須如此假設。」(注1)
對於英國的怯懦,前港督彭定康已三番四次直斥其非,近日他說了以下一段話:
「我想說,只要黎智英還在監獄,就必須繼續為他發聲。若民主國家領袖,尤其是英國,不這樣做,那就很可恥(If the leaders of democracies, particularly Britain, don’t do that it is shameful)。目前有一點非常簡單。他是英國公民,卻被剝奪領事探視權。我們的首相、外相與中国同級官員會面時,就此講了什麼?他們說提及了黎智英案。但說了些什麼又有何成果呢?」(注2)
彭定康前此也說,若英國政府以為不得罪中共,就可繼續跟中国做生意,則不但丟臉,也是妄想(It's demeaning and delusional)。彭定康批評得一矢中的,不知道英國政府什麼時候才會在意。
黎的兒子Sebastien為了父親,近年奔走各國做遊說工作,最近Kathleen Parker問他,什麼才最有幫助,他的答案是:Media attention is all that’s keeping my father alive.(只有媒體的關注才可讓爸爸活下去)
要使媒體關注,必需大眾關心。關心,大概是我們每人都可做的事。月明千里,願眾多遭受迫害囚禁的人,早獲自由,團圓可望。



 OPINION

GUEST ESSAY
‘Don’t Be Scared,’ My Father Said Before He Was Led Away in Hong Kong
Sept. 28, 2023
Credit...Joey Han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