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Make Friends With Chaos”: Tilda Swinton’s Guide To Life. the Honorary Golden Bear at the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n February. 隔壁的房間 "THE ROOM NEXT DOOR" Golden Lion . Interviews. Poetic License: Transparent Beijing. Obertura (2024) by Delpozo . 2024 12月 雜誌:皇冠:為了瞭解較年輕世代的寫作、編輯。藝術家;Vogue 台灣:Tilda Swinton 如仙,如詩,如藝術般雋永





Tilda Swinton



Make friends with chaos
Let things shake
Forgive human frailty
Champion second chances
Defy unkindness
Reverence fellowship
Listen to the quiet
Respect the young
Seek growth
Trust in change
Treasure learning
Inspire faith in evolution
Reach beyond the binary
Be wary of the doubtless
Honour the brightheaded
Grow plants
Be electric
Cherish language
Dance daily
Sing into pain
Challenge assumptions
Follow the wind
Look upwards
Face forward
Read history
Open your ears
Drop your shoulders
Bend your knees
Raise the roof
Keep breathing
Be trustworthy
Take care of yourself
Believe in goodness
Head for the light



vogue.co.uk
“Make Friends With Chaos”: Tilda Swinton’s Guide To Life
Wise, wonderful – and well worth remembering, behold actor Tilda Swinton’s advice for radical living.


機械中文翻譯很不理想,請自求多福

蒂爾達·斯文頓

與混亂做朋友
讓一切動搖
原諒人類的弱點
冠軍第二次機會
抵制不友善
敬拜團契
聆聽安靜
尊重年輕人
尋求增長
相信改變
珍惜學習
激發對進化論的信仰
超越二進位
警惕毫無疑問
尊重聰明人
種植植物
電動
珍惜語言
每日跳舞
唱出痛苦
挑戰假設
追隨風
向上看
面向前方
閱讀歷史
打開你的耳朵
放下肩膀
彎曲膝蓋
提高屋頂
保持呼吸
值得信賴
照顧好自己
相信善良
向光明前進
《與混亂交朋友》:蒂爾達·斯文頓的生活指南
英國時尚網
《與混亂交朋友》:蒂爾達·斯文頓的生活指南
明智、精彩——值得銘記,這是演員蒂爾達·斯文頓對激進生活的建議。





Dec. 20 (UPI) -- Tilda Swinton will be fêted with the Honorary Golden Bear at the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n February.電影- 現正熱映- 隔壁的房間

國賓影城
https://www.ambassador.com.tw › ...


3 days ago — 隔壁的房間. 隔壁的房間. THE ROOM NEXT DOOR. 保護級(P)1時47分. 英格麗與瑪莎年輕時是好朋友,後來英格麗成為小說作家,瑪莎則成為戰地 ...

Obertura (2024) by Delpozo

The Room Next Door interview with Sharon Waxman for The Wrap


Two women look through a window with a cityscape reflected in the image.
Tilda Swinton and Julianne Moore in a scene from Pedro Almodóvar’s “The Room Next Door.”Credit...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The Room Next Door,” directed by Pedro Almodóvar, was awarded the Golden Lion for best film at the 81st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on Saturday by a competition jury led by Isabelle Huppert. In the film, a journalist with cancer (Tilda Swinton) asks an old friend, played by Julianne Moore, to stay with her when she decides to take her own life.

“It is my first movie in English, but the spirit is Spanish,” Almodóvar said of his adaptation of “What Are You Going Through,” the 2020 novel by Sigrid Nunez. In accepting the award, the acclaimed auteur spoke of the decision to end one’s life in circumstances of unresolvable pain as a fundamental right.

Moore’s vigil with Swinton takes place in a rented house in upstate New York. The small cast features John Turturro as a former lover and Alessandro Nivola as a police investigator. Almodóvar won a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at the Venice Film Festival in 2019 and, in 2021, opened the event with his film “Parallel Mothers” (for which Penélope Cruz won the best actress prize).

Poetic License: Transparent


Directed by Zhu Yunyi, Transparent joins original series Poetic License, as Tilda Swinton takes a slow, meditative journey into Derek Jarman’s poem Chroma during a visit to Beijing. A lyrical voyage through the color spectrum, written as he began to lose his sight, Swinton reads Jarman’s words through the tapestry of memories and desires carried in its verses, reminiscing on their friendship and the lasting legacy of Jarman’s poetry and image-making over an afternoon in the Chinese city.










Entertainment
VOGUE 12月號封面,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如仙,如詩,如藝術般雋永
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奧斯卡得主、被《紐約時報》評為21世紀最偉大的女演員,這回,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與Vogue Taiwan開啟了一場迷人的都市漫遊。
By Nicole LeeChen Yu2024年11月29日



盛夏的基隆午后,氣溫飆升的燥熱與濕氣讓人幾乎難以忍受,但在我眼前彷彿是一幅超現實畫作。被《紐約時報》評為21世紀最偉大的女演員、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奧斯卡得主、歐陸藝術電影指標——Tilda Swinton站在基隆的交叉路口,旁邊就是宮廟。她拿著一只方型鏡子,鏡子裡反射出白淨的臉和短金髮和她179公分的高挑身型,震撼力十足。

這無疑是一張為電影而生的臉。她的臉稜角分明,雌雄莫辨,還有著獨特的藍綠色瞳孔,氣質超凡脫俗。空靈神秘的獨特樣貌讓她看起來幾乎像是個異星人。Tilda Swinton有個極度適合她的中文譯名:蒂妲史雲頓,這個仙氣飄飄的名字,與她在台灣著名的稱號「時尚仙人」可說是相得益彰。



1960年出生,從影40餘年,本該是不可逆的年齡和性別,在她的身上卻變得模糊朦朧。她身上自帶一塵不染的桀驁氣質,與其他人看起來不像身處同個次元。演藝圈有許多絕美、甜美或性感的女演員,但像Tilda Swinton這般有著獨特氣質,彷彿天外來客,找不到第二人。





Talent: Tilda Swinton
APAC Editorial Director: Leslie Sun
Photographer: Zhong Lin
Stylist: Jerry Stafford
Creative and Managing Fashion Editor: Chen Yu
Features Director and Text: Nicole Lee
Makeup: Sunny Hsu
Hai: Juno Ko o
Gaffer: Yuanling Wang
Set Design: Setsation Studio
Producer: Nelly Yang
Talent Manager: Sylvie Yeh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身著深粉紅毛呢翻領大衣 CHANEL




Talent: Tilda Swinton
APAC Editorial Director: Leslie Sun
Photographer: Zhong Lin
Stylist: Jerry Stafford
Creative and Managing Fashion Editor: Chen Yu
Features Director and Text: Nicole Lee
Makeup: Sunny Hsu
Hai: Juno Ko o
Gaffer: Yuanling Wang
Set Design: Setsation Studio
Producer: Nelly Yang
Talent Manager: Sylvie Yeh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米色羅紋長大衣、金屬短項鍊、金屬腰鍊、黑色雙C logo寬手環、深棕色麂皮長靴 all by CHANEL

藝術的詮釋

今年八月,她來台表演《親愛的帕索里尼》,攜手時尚歷史學家奧利維耶薩亞 Olivier Saillard,將劇場空間化作全白的伸展臺。舞臺上,Tilda如一張白紙,一套套出自導演帕索里尼電影的戲服,在她的詮釋下重新有了新的生命。《親愛的帕索里尼》在開賣時秒殺,一分鐘內千張票完售,全台轟動。


WATCH

《不夠善良》蟬聯金鐘迷你視后!那些角色教會我的事,向內探索的成長之路 feat. 許瑋甯|Vogue 怡起聊



隨後,身為香奈兒品牌藝術暨文化品牌大使的她,也與在地創作者進行了一場文化對談,並與相關科系的學生分享她對藝術創作的看法。整整一週的時間,社群媒體成為了分享她在哪裡出沒的情報站。今年台北的夏天是Tilda之夏,毋庸置疑。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米色羅紋長大衣 CHANEL

行程滿檔的她,離開台灣後前往威尼斯緊鑼密鼓宣傳《隔壁的房間》。這部在首映獲18分鐘超長掌聲、大受好評的電影,也已經在台上映。由名導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執導,蒂妲史雲頓與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領銜主演。講述兩位年輕時期的好友久別重逢,劇情圍繞著友誼、安樂死以及從容地面對人生的終點。

「我是阿莫多瓦的忠實粉絲,從學生時代起便深深崇拜他。之前因《人聲》有幸曾與他合作,真是一段難以忘懷的經歷。」Tilda在她有著四隻狗狗陪伴的蘇格蘭家中,用Zoom Meeting跟我分享《隔壁的房間》這部電影。她的語速很快,帶著親切的笑容。有問必答,邏輯清晰,優雅的英國腔調更是顯得條理分明。



「坦白說,只要阿莫多瓦向我提出要求,不論是什麼樣的內容,我幾乎會毫不猶豫地答應。這部電影所探討的主題,對我來說特別貼近內心,尤其是與我最近的生活經歷不謀而合。這真的是一個珍貴的機會,讓我能將自己的真實感受融入到這部作品中。」Tilda這麼說。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深粉紅毛呢翻領大衣、金色珠飾項鍊 CHANEL
演技變色龍的隱身術

《隔壁的房間》上映之後,她的表現獲得許多好評,但這只是替Tilda Swinton輝煌的表演生涯再添光彩,因為她已經用60餘個角色創建了不可思議的奇幻影視宇宙。她是 《奇異博士》裡的古一法師、《納尼亞傳奇》的反派白女巫、《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年邁名媛,也是《凱文怎麼了》裡無奈的母親、《康斯坦汀:驅魔神探》的天使長加百列、《噬血戀人》裡的吸血鬼,又或是那讓她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全面反擊》的凱倫。近年如《三千年的渴望》、與金棕櫚泰國名導阿比查邦合作的《記憶》更是部部好評。



但1992年的名作《美麗佳人歐蘭朵》或許最能夠形容她的獨特。她飾演了一個不被時間和性別束縛的角色。活了四百年,從少年最終成為獨立女性的歐蘭朵,或許也總結了她作為一個演員的象徵性意義:Tilda Swinton彷彿可以隨意變換性別且有著永恆不老的靈魂。

「我從來沒有對『性別』這個概念特別執著。我不認為任何過於固定的事物能夠與我產生共鳴,無論是固定的性別,或是任何身份認同。我一直相信,無論任何事情或概念,能夠自由的流動都是一種超能力。」Tilda這麼說。


為了藝術,Tilda永遠可以給出更多,因為她從小就為此癡迷。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深粉紅毛呢翻領大衣、金色珠飾項鍊 CHANEL
先是作家,才是演員

Tilda Swinton來自蘇格蘭,大學時獲得劍橋大學的入學資格。從童年到青春期,她一直都是一名詩人,然而,一進大學,她卻立刻停止了寫作。「其實我也不太清楚為什麼,」Tilda說:「我只覺得自己被某種力量壓抑了,或許是因為他們給了我太多書要讀,我感到不知所措,只好停下來。這對我來說是巨大的失落與痛苦,因為我從小就是一名詩人,寫作一直是我生活的動力。」



感到空虛的她開始跟一群對劇場有興趣的朋友交流,當時劍橋並沒有電影相關課程,只有戲劇課程。朋友們寫劇本、導演、表演,她也跟著一起玩,後來,她導演了幾齣戲也開始參與演出。這一切就這樣有機的發生了。

「我仍然認為,表演是一種寫作的方式。然後從接觸表演開始,我又開始寫作了,不過不再是詩歌,大多是散文或論文。但我能確信的是,『我首先是一名作家,再來才是演員』。對我來說,表演是我作家身份的一種延伸與表達方式。」
我們都是導演

她的演員職業生涯始於德瑞克賈曼Derek Jarman的電影《浮世繪Caravaggio》。她也就此成為賈曼大銀幕繆思女神,合作共7部電影。1994年,賈曼因愛滋病去世後,Tilda坦言自己曾有一段迷惘期,甚至覺得自己不能再繼續演戲。「如果上帝沒讓我遇到賈曼,我可能這輩子也演不到那些令我癲狂的電影,與他合作確實是一個奇蹟。」她這麼說。

與賈曼的合作,也讓她理解了電影的本質,即是一個集眾人之力完成的藝術作品。「我一直認為自己就是一位導演,這種認知從未改變。能夠持續拍電影,部分原因來自於我最初與德瑞克賈曼合作,他是一位以集體創作聞名的導演。1985年,我第一次與他工作,當時我們這群人中有許多人,如今已經成為我最親密的朋友。」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深粉紅毛呢翻領大衣 CHANEL

如《浮世繪》的服裝設計師Sandy Powell,作曲家Simon Fisher-Turner,都是她早期接觸電影時就認識的重要友人。「那時的我們都還很年輕,而賈曼教會了我們如何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也教會我們共同承擔責任,並且在某種程度上,也與我們分享了電影的創作權。所以我認為,對,他是導演,但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電影製作人。至於我是否有意成為導演,那這也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

目前為止,Tilda曾經拍過一部短片,也曾與Derek Jarman Lab共同執導過影片,他們最近剛完成了一部散文電影,是一系列散文電影的其中一個篇章。「我想,沒有什麼事情一定不會發生。我很高興與他人共同創作。至於是否有特別想單獨執導的計劃,我不太確定,但目前來說,我很享受這一切的過程。」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淡粉色斜紋軟呢外套、淡粉色寬簷帽、心型珠飾耳環 all by CHANEL
戲劇的滋養

從小就是詩人的她,究竟是如何愛上了戲劇,讓表演成為她往後的藝術滋養?Tilda坦言,從影40多年來,她也總是在問自己相同的問題。「事實上,我從來不真正將自己視為『演員』,我不會特別去思考演技本身。但我曾問過自己,為什麼還在繼續表演?我想,對『連結』的好奇是驅使我繼續前行的原因之一。是一種嘗試去與他人建立聯繫、並表達內心情感的過程。」

她喝了一口熱茶繼續說:「這種探索最終形塑了我與表演之間的關係。特別是電影,它吸引我之處在於不僅能透過特寫鏡頭進行交流,更能藉由遠景的畫面來傳遞情感。作為觀眾,我並不喜歡看到明顯的演技,我不喜歡那種過於流暢的做作表現,反而更喜歡真實的存在感。因此,每一次的表演都是真正的冒險,像是在努力消除一切障礙。也像是一種冥想的練習,試圖清除所有的干擾,讓自己能夠真正『存在』在電影裡,並將這種存在感傳達給觀眾。」



Tilda的回覆極具哲學性,也詮釋了這一路上她的挑片準則。對她而言,電影畢竟不是紀錄片,難免帶有某種程度的虛構,但她一直以來渴望的是在電影提供的幻夢中找到真實的核心,一個觀眾能夠與之產生共鳴的故事。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淡粉色斜紋軟呢外套、淡粉色斜紋軟呢褲裙、淡粉色寬簷帽、心型珠飾耳環、金屬寬手環黑色皮革腰鍊、米色麂皮長靴 all by CHANEL
電影是集體創作

她無疑是個很特別的演員,她與當代最有「作者論」色彩的導演保持長期合作關係,與德瑞克賈曼合作過7部電影,與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奉俊昊、盧卡瓜達尼諾Luca Guadagnino、吉姆賈木許Jim Jarmusch都有多部片合作,對Tilda而言,一部電影的完成只表示他們下一部電影的開始。



「電影工作本身有一個非常美妙的特點,那就是它是一種集體創作。作為一名作家,我也被這一點吸引,因為寫作是孤獨的,電影則是一種集體的藝術形式。最終會有那麼一個時刻,當電影本身不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那段共同創作的經歷。尤其是當你與長期合作關係的夥伴一起完成時,才最為珍貴,而具體的電影作品,則成為次要的事。」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淡粉色斜紋軟呢外套、淡粉色寬簷帽、心型珠飾耳環 all by CHANEL

她詩意地繼續描述與導演和電影間的關係:「對我來說,拍電影最重要的部分是建立我們之間的關係,就像是『樹幹』。拍攝結束後,電影本身或許消逝,但樹幹依然存在。電影就像是從樹幹上長出的樹枝、葉子或果實,它們源於我們的關係和對話,然後我們一起創作,最終完成這部作品。」



她笑著說,很多時候有些電影或許有點奇怪,但沒關係,因為她與導演之間的關係更重要。她坦言:「當我回顧過去時,我無法真正去評價所有電影,因為它們只是我們關係的果實。因此,我對它們抱有極大的寬容,我不會對任何一部參與的電影感到後悔。」

那麼,演員生涯詮釋超過60多個角色的Tilda,有沒有遇過最困難的挑戰呢?讓她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全面反擊》居然是其答案,「當我被要求扮演一位美國律師時,我完全迷失了。我不知道她怎麼穿衣、怎麼走路、怎麼說話。美國腔調也非常具有挑戰性,幾乎像學習一門全新的語言。對我來說,扮演一個不朽的白女巫或吸血鬼,可能比詮釋一位美國律師要簡單得多。」

她在這個角色中找尋陌生又略帶異國情調的真實感,藉著劇本,走進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一個她既不嚮往也不熟悉的世界。但也因為這樣的挑戰,讓她繼續投身表演。「我非常喜愛扮演別人,我想,當大家說我像變色龍時其實是注意到這一點。」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深粉紅毛呢翻領大衣 CHANEL
創作需要耐心

因為這樣獨特的合作方式,Tilda的某些電影得花費極長時間,當我問到她是否覺得自己具備耐心,她笑著對我說:「我的確覺得自己很有耐心,同時也充滿正能量。在我職業生涯初期參與《浮世繪》時,雖然只是在最後幾個月才加入,但我知道導演已經為這部電影構思了11年。對我來說,能夠在三年內完成的作品是非常罕見的。對於許多導演來說,有時候只需要一年就能立刻上映,但我不認為我曾經經歷過那樣的情況。」



Tilda並不介意長時間等待一個項目,她有時與新手電影人合作,當電影進入停擺期,得再延遲六個月甚至一年時,她也不感到擔憂。「真的,這些都沒關係。事實上,如果有什麼可以學習的,那就是要學會珍惜這些延遲的時間,因為往往在最後,總會有某個寶藏在等待著你,或許是在最後的那一年。」

就像《我愛故我在》,這部電影從開始到完成花費了12年。最初的劇本中有一句話描述了一棟房子,但劇組的人怎麼都找不到類似的場景。隨著時間過去,那座房子依然毫無進展。直到拍攝的最後幾個月,導演盧卡仍在不停翻閱美麗的義大利豪宅圖集,當他翻開最後一頁時,那棟夢想的房子總算出現了。

「我們需要不斷向前推進,才能達到最終的結果。拍攝過程中,你會深刻體會時間的寶貴,回顧那幾個月或幾年的過程,你會對每一分鐘都心存感激,因為一旦開始,你就必須加快步伐,全力以赴。」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棕色剪羊毛皮革大衣 CHANEL
時間,只是個飄渺的概念

在一部電影花費十幾年的時間,又或是跟同一位導演用數十年的光陰共同創作,時間,在Tilda身上似乎是非線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同時開展在她的面前,就像是科幻小說那般。



「我確實經常在思考時間,特別人生到了某個階段後,你會開始重遇那些已經20年未見的老朋友,會強烈對事物感受到一種重複的現象,彷彿是一種回聲。我認為這非常有趣,因為當你回頭來看,有些事情似乎從未改變,而有些事情則是徹底改變了。」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棕色剪羊毛皮革大衣 CHANEL

而這樣的變化對她個人又象徵著怎樣的意義呢?「我對變化特別敏感,年輕時,我就已經察覺到變化的存在,我很早就明白,變化幾乎是你唯一可以依賴的東西。如果你抗拒改變,那麼痛苦便會隨之而來。所有的變化,都是因為時間的前進,這兩者相輔相成。」



時間一直是她創作中重要的議題,也與她曾轟動一時的行為藝術息息相關。1995年,她在英國倫敦的蛇形畫廊做了一項名為《可能The Maybe》的行為藝術。她在一個透明的長型玻璃櫃裡每天平躺八個小時,人們圍著玻璃櫃參觀、拍照、議論紛紛,她本人成為了一件藝術展品。當時,該作品吸引超過20,000名遊客,並獲得了特納獎提名,隔年在羅馬的博物館展出,2013年在MoMA重現。或許,Tilda正是以這樣的行為藝術,邀請所有參與者去思考時間。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幾何圖紋長袍式上衣、幾何圖紋拼袖上衣、幾何圖紋及膝裙、水晶裝飾腰帶 all by CHANEL
蘇格蘭是我的根源

她總是樂於分享自己的蘇格蘭起源,對她而言,那片美麗的土地是她永恆的身份認同。她的父親是士兵,童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四處旅行中度過,但一家人最終總是會回到蘇格蘭,這種根深蒂固的聯繫一直都很強烈。即便她在英國上學,也沒有蘇格蘭口音,但這裡,就是她的家鄉。



她已經在蘇格蘭高地住了27年,她家族的家、父親的房子則在南部,她現在時常待在那裡,感受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Tilda說:「我經常思考,知道自己祖先生活過的地方究竟有什麼價值?我仍然在試圖理解為何這種情感對我有如此巨大的共鳴。因為從很多方面來看,我過著一種國際化的生活,但就像是心中有一口鈴在迴響,不只是蘇格蘭本身,而是我家族的這座莊園。」

對她而言,這是一種很深刻的感覺,「我想它與單純有關。」Tilda說:「在我家族的家中,感受到的是一種簡單的美好,感覺就像身處18世紀,所有的一切都未曾改變,樹木是祖先種下的,石地板有著當年曾曾祖父走過的痕跡。我喜歡處於這樣一個永恆不變的環境中,帶給我簡單而快樂的情緒。」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水洗牛仔外套、水洗牛仔褲、黑色斜紋軟呢報童帽、米色麂皮長靴 all by CHANEL
教育與文化至關重要

也因為對蘇格蘭的熱愛,當她有了孩子後,立刻做出了搬回老家的決定。她甚至為了孩子的教育,在蘇格蘭創辦學校「Drumduan Upper School」。「成為孩子的母親是生命中最讓我感到幸福的事。所以,每當我想到『他們必須去上學』,那種不安感就會油然而生。因為我過去的求學歷程與我的真實需求格格不入。我總覺得學校沒有給我真正的幫助,反而讓我感到疏離。」



Tilda在住處附近找到了一所進行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的學校,教育方式非常自由,學生們經常在戶外活動,學習不僅限於課堂。這是一種全人教育,強調精神層面的培養。但這所學校只收15歲以下的孩子,於是,待孩子長大之後,她和另外一位家長決定延續這所學校的理念。

她的孩子是高年級的首批學生,一班只有14個人,7個男孩和7個女孩。學生不會參加任何考試,而是一種自我主導的學習。當他們畢業時,不會被任何成績定義。Tilda很驕傲地跟我分享,14個孩子中有12個申請了高等教育,並且全部被錄取,她的女兒後來也在愛丁堡學習心理學。當疫情爆發、全球封鎖、學校關閉時,學生們完全不受影響,因為他們非常自立,懂得如何獨立思考。

教育、藝術與文化無疑是Tilda關注的議題,她也不斷提到以品牌藝術暨文化品牌大使身份參加香奈兒座談的感想。「台灣讓我感受到一種家的感覺。在這裡,我感到既舒適又興奮,尤其是那些我有幸遇到的學生,他們的熱情、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望讓我深受鼓舞。台灣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讓我不禁聯想到蘇格蘭,也許與同樣處於大國影響之下的相似境遇,正是我們之間的共鳴。作為一名蘇格蘭人,來到台灣真的感覺十分舒服,人們都親切、開放,文化也極具包容性,充滿現代感。我非常享受在台灣的時光。」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渲染真絲領結洋裝 CHANEL
友誼、大自然和藝術

在訪談的最後,我問Tilda,熱愛電影和藝術的她,還有什麼是她認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她笑著回答:「我在《隔壁的房間》扮演的這位女性,在面對生命的最後幾週時,依賴的是我一直認為能夠支撐一個人度過一切的三樣東西——友誼、大自然和藝術。這三樣東西,永遠不會辜負你。我相信,幾乎所有其他事物都有可能讓你失望,但如果你以這三樣東西為基礎來建構你的生活,它們便永遠不會背棄你。我自己也正是用這三樣東西組成我的人生。」



她繼續跟我分享在蘇格蘭的生活:「我的朋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生活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我與朋友、親密的人,以及我的四隻狗狗們,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我非常愛我的狗,牠們極度聰明,和動物一起生活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大自然也總是教會我許多,我很幸運可以在家鄉這塊土地上生活,我是自然虔誠的學徒。」



Tilda Swinton蒂妲史雲頓身著渲染真絲領結洋裝 CHANEL

Tilda住的地方靠近海邊,鄰近山丘,她在家能聽見海浪的聲音,也會聽見風吹拂的聲響,她喜歡帶著四隻狗兒到山丘上散步。她時常會問孩子:「你們比較喜歡沙灘、山丘還是森林?」在如此被自然包圍的環境中長大,她不但給予了孩子們如夢似幻的童年,自己也真真切切地好好生活,而這,或許是一個好演員最重要的精神底蘊。



卡爾拉格斐曾說過:「Tilda Swinton是優雅的永恆象徵。」她的時尚設計師好友Haider Ackermann更說過:「她是超越時代的化身。」但這樣的她,卻選擇遠離好萊塢的五光十色,大部分時間在蘇格蘭高地上平靜的生活。

幸好有電影這項媒介,讓我們總能看見她以千變萬化的神態,在大銀幕詮釋最不可思議、最奇幻、最耐人尋味的角色。她是電影藝術的前衛旅人,以如詩般的表演語言,講述著故事、人性與宇宙間的真理與幻夢。
繼續閱讀VOGUE 11月號封面,張艾嘉 活在電影裡

是傳奇影后也是華語影壇的指標性導演,又身兼編劇、作家、監製等不同身份。張艾嘉是當代的文藝復興人,把一個女性創作者的樣貌活得璀璨精彩。
By Nicole LeeChen Yu
繼續閱讀VOGUE 10月號封面,桂綸鎂 演員是一種共感的真實

出道二十餘年,桂綸鎂從文藝片裡的鄰家女孩逐漸蛻變成了國際影星。但她身上的純粹、認真與一絲不苟,讓她在這個五光十色的名利場裡,成為了一種迷人卻又疏離的存在。
By Nicole LeeChen Yu




Tilda Swinton 蒂妲斯雲頓Vogue Taiwan封面故事VOGUE TaiwanVOGUE封面



Vogue 推薦


EntertainmentVOGUE 11月號封面,張艾嘉 活在電影裡
By


EntertainmentVOGUE 10月號封面,桂綸鎂 演員是一種共感的真實
By


Entertainment專訪《艾諾拉》爆紅女主角Mikey Madison:談時尚、馬術愛好與奧斯卡入圍大熱門
By


EntertainmentVOGUEeCover/柯佳嬿的心靈廚房
By


Entertainment蒂妲・史雲頓:「能與年輕創作者交流,是我一生最榮幸的事情」,香奈兒與Tilda Swinton在台的動人文化對談
By


EntertainmentVOGUEeCover/AKIRA 黑澤良平:我永遠記得第一次站上舞台淚流滿面的跳舞,把夢想傳承下去,就是我的初心
By


EntertainmentVOGUEeCover|最強的對手,最深入的對話,張榕容與劉奕兒,一同細膩拆解角色與自我的拉鋸戰
By


EntertainmentVOGUEeCover/曾之喬:能量其實是一種很全面的東西,正負能量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從陰天的微光裡,重新認識自己。
By


Fashion在香港邂逅!香奈兒 Chanel 2024/25 度假系列大秀,從南法馬賽移師東方之珠登場
By


Fashion【2024金鐘獎】金鐘59戲劇類紅毯直擊!《不夠善良的我們》螢幕CP 許瑋甯、柯震東華麗亮相,曾敬驊解構西裝成男星造型亮點!
By


FashionChloë Sevigny當了20幾年的It Girl,為何她的風格氣質至今無人能超越?
By


GeneralElla陳嘉樺火辣回歸挑戰大尺度辛辣問答:不避諱大談床第之事!公開性幻想對象?性愛小知識分享!自曝是性愛不可分離派?|Q&A Session|Vogue Taiwan














閱讀更多Vogue文章
Masthead
連絡我們
Careers
服務條款與隱私權聲明
Media kit
會員電子報
雜誌訂閱
廣告素材規範
Cookie 設定


© 2024 Condé Nast

Select international siteTaiwan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張邦梅《小脚與西服》;張幼儀。張家 :張嘉鑄, 陸小曼等漢清講堂235 一本沒有顏色的書(徐志摩,陸小曼)

 張邦梅《小脚與西服》;張幼儀。張家 :張嘉鑄, 陸小曼等漢清講堂235 一本沒有顏色的書(徐志摩,陸小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494qR7c_PA&t=151s


張邦梅《小脚與西服》;張幼儀。張家 :張嘉鑄, 陸小曼等

這本書最有價值的,應該是本書末章所附的張幼儀的自述,包括他決定請兒子徐積鍇到台灣,請梁實秋邊徐志摩全集 (留給兒孫紀念)...
文末說:"....我沒辦法說什麼叫做愛......在他一生當中......說不定我最愛他。" (p.234)

小腳與西服: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

Bound Feet And Western Dress


張家多奇士 應該有全史 張嘉鑄絕對是妙人 更不用談張君邁先生 ......

張嘉鑄


徐志摩 (右二)﹑張嘉鑄 (張幼儀八弟﹐ 右一)﹑胡適 (右三)﹑張嘉森 (張幼儀二哥﹐右四) 和蔣百裡 (右六)與泰戈爾合影(此照片由徐志摩孫女徐放提供)

徐志摩 (右二)﹑張嘉鑄 (張幼儀八弟﹐ 右一)﹑胡適 (右三)﹑張嘉森 (張幼儀二哥﹐右四) 和蔣百裡 (右六)與泰戈爾合影(此照片由徐志摩孫女徐放提供)




".......离婚后的徐志摩也仍然和张家兄弟保持着往来,特别和张嘉铸的关系,尤为紧密。在五十年代张幼 仪和苏季子结婚时,张嘉铸参加了姐姐的婚礼。有意思的是,在二十年代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时,张嘉铸也参加了他们的婚礼。前者,可以理解,新娘是姐姐;后 者,就有些不可思议了,新郎是曾经抛弃他姐姐的前姐夫。他是唯一一个参加了徐志摩再婚婚礼的张家人。也许他这么做,并非故意跟姐姐作对,故意让姐姐伤心难 过,他只是太爱徐志摩。.....
也许正因为如此,张嘉铸对徐志摩无论如何也产生不了憎 恨。除了他态度积极地、又郑重其事地盛装出席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外,在晚年时,当他得知孙女张邦梅着手撰写《小脚与西服》,并有意在书中斥责徐志摩的无 情无义时,态度坚决地要求她手下留情。显然,他对徐志摩的 背叛 行为,很能理解 尽管他背叛的是他的亲姐姐。更有意思的是,在他弥留之际,他留下了一份奇特的遗嘱:丧礼上,要高声诵读几首徐志摩的诗 不知道他的这份遗嘱,后来是否得到了忠实执行。
以张嘉铸对徐志摩一贯的友好态度,徐志摩欣然接受他的提议,利用《晨报副刊》的版面创办《剧刊》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延续了《诗镌》的《剧刊》,固然是徐志摩、余上沅等共同培育和经营的,但从提议创办这个角度说,张嘉铸的作用显然也是不可忽视的。



張嘉森
  張嘉森(西元一八八七~一九六九年),字君勱,一字士林,江蘇寶山人。生於清光緒十二年,民國五十八年在美國舊金山逝世,享年八十四。張氏年十二,考人上海廣方言館,研讀英文。十七歲中秀才,翌年,就讀震旦學院,尋轉學南京高等學堂。二十一歲以公費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得政治學學士後回國。宣統三年(一九一一)應學部留學畢業生考試,清廷授以翰林院庶吉士。辛亥歲膺選寶山縣議會議長。旋值帝俄嗾外蒙獨立,於少年中國報數袁世凱誤國十罪。民國二年,被迫去國,就讀柏林大學,適袁僭帝制,時方留英,在倫敦前鋒報為文揭發袁氏叛國之罪。

洪憲既亡,嗣任教北京大學。七年,與蔣百里發起組織松社,以紀念蔡松坡先生。十月赴日,與梁任公遊說各國使節,冀撤銷領事裁判權及關稅自主。八年,又漫遊歐洲各國。十一年,陪同德國哲學家杜里舒氏東遊返國,在京滬各大學演講,並著「國憲議」等書。十二年二月,於清華大學演講「人生觀」,認為科學並非萬能,不能解決一切人生問題。二十六年秋,參加盧山會議,翌年遴選為參政員。三十三年,出席太平洋學會會議。三十四年夏,奉派出席聯合國在舊金山召集之會議,代表我國簽署聯合國憲章。三十五年一月,返國參與政治協商會議,起草憲法草案;冬,制憲國民大會採納此憲稿,加以修正,成為現行之中華民國憲法。同年八月,中國國家社會黨與在美國之中國民主憲政黨合併,改名為中國民主社會黨,被選為主席。三十八年十月抵臺北,謁晤當局,建議反共反攻主張,旋赴印度講學。
四十一年夏,在美史丹福大學擔任研究工作,潛揅東西典籍,檢討中外文化之短長。五十二年起,數度應邀赴香港、韓國、新加坡各大學演講,均以儒學之復興,闡揚民主政治,駁斥唯物論為主題。十餘年間,身處海外,心存祖國,對於反共一貫主張,不稍猶豫。張氏曾先後創立自治學院(後改組為國立政治大學,設上海)、明德社(後改組為學海書院,設廣州,由張東蓀主持)及中國民族文化書院(設大理)。述作之重要者,有立國之道、明日之中國文化。新儒家思想之發展、比較中日陽明學等;譯著有賴斯基之政治典範、魯登道夫之全民族戰爭論等。論文則有「錢穆著『中國傳統政治』之商榷」(後改題為「再制君主時代政制」)、「東西比較哲學-孟子與柏拉圖」等。


*****
此篇有些錯誤 要點可能無誤


 1954年,一位失婚已32年、客居香港的54歲婦人寫信給兒子:“母擬出嫁,兒意云何?”兒子的回信飛快來到, 令人動容:“母孀居守節,逾三 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劬勞之恩,昊天罔極。今幸粗有樹立,且能自瞻。諸孫長成,全出母訓……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 事。”

這 位婦人遂嫁與蘇姓醫生,兩人相守20年,恩愛美滿,直至1974年蘇醫生去世,她便也飛去美國與兒孫同住。此婦人就是名滿天下的詩 人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回信的則是他們的兒子徐積鍇。

那天無意中看到張幼儀與兒 子的如此對答,不禁淚下。張 幼儀不愧是張幼儀,除了是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還是一位教導有方的好母親,而生活的回報,會在不經意間來到。

張幼儀一生不曾對被徐志摩遺棄 的命運口出怨言。七 十多歲時還令兒子在美國圖書館一篇篇複印能夠查找到的徐志摩舊作,委託身在台灣的梁實秋編出了《徐志摩全集》。就如當年,她為再婚後的徐志摩做衣裳。

她和他曾 有七年的婚姻,後來他為了林徽因於1922年3月逼她離婚。(錯)此前徐志摩從在倫敦??租住的 小屋不辭而別,遺下身懷六甲的張幼儀叫天天不應。她想過死,但《孝經》裡的一句“身體發 膚,受之父母”救了她。而後她向遠在德國的哥哥求助,於臨產前一個月 來到柏林。生完孩子就見到了“失踪”多 時的徐志摩,他來的唯一目的是逼她簽字離婚。

此後張 幼儀還經歷了失去幼子之痛,但她還是在哥哥的鼓勵下完成了學業。 1927 年張幼儀回國,先後在東南大學當德語教師、創辦雲裳服裝公司、擔任女子銀行董事、負責二哥創立的國家社會黨會計事務等 等。此外還要侍奉徐志摩雙親,撫 養長子成人。

許多人將她當成一無所長的棄婦,其 實不然。除了事 業大有成,出身大家的她,氣質風度亦令人過目不忘。梁實秋等名人就曾稱讚她“極有風 度”,大才子羅隆基曾對她一見傾心。追求她的人不少,但 她恪守與徐志摩離婚時的約定:不做徐的妻子,仍做徐家的媳婦。她拒絕了所有的橄欖枝。

徐 志摩1926年與陸小曼結婚後,同在上海的前妻張幼儀反而成為徐的朋友。那時徐志摩為了 供養陸小曼奢靡的生活,一月要幹三四份差使,賺一千大洋依然入不敷出。有次徐志摩去張幼儀處看父母(徐的父母與陸小曼無法相處,來上海便住張幼儀處),張幼儀見他精神委頓,連褲 子上有個破洞都渾然不覺,便為他定做了兩套高級衣裝。徐拿到後,感慨萬千。

但穿有破洞的褲子,於徐志摩似 乎成了一種宿命。 1931年11月7日,在他與陸小曼結婚五週年後的一天,他再勸陸小曼不要吸鴉片、不要和紈絝子弟翁瑞午 混在一起等等,被陸小曼怒擲煙槍打掉了眼鏡。徐傷感 地離家動身去北京,在江浙朋友處盤桓兩日後,搭乘一架免費的郵政飛機赴北京,終於失事。

陸 小曼事後回憶,徐志摩負氣離開家時,她看到了他的褲子上有個洞,她想招呼他停下,但因在氣頭上終於沒有。徐的友人事後也回 憶,徐在朋友家補了那個洞,留下了許多傷懷的話語,然後登機遠逝。

那個褲子上的破洞,如此定格在 陸小曼的記憶裡。從 此她謝絕繁華,努力做人做事,終於在年老時成為上海畫院的專業畫家,並致力於編撰徐志摩的各類文章且有所成。

張幼儀待陸小曼,亦是不薄的。張在徐逝後不久每月給陸寄生活費,一直持續到1950年她自己移居香港前。這就是張幼儀,一個心中有大愛的女子。她晚年看到有關徐志摩和陸小曼婚後生活的記述,才發現徐的困頓遠在當年她了解的之上,她不禁為徐當 時的痛苦心境悄然哭泣。她們不都說愛他嗎?為什麼就由著他褲子上的破洞迎風招搖?

還好,她除了那 些不可小覷的成就,還培育了那樣忠孝的好兒子。在她八十多歲 時,也終於開口向侄孫女張邦梅說出了一些往事,令世間多了一種動人的傳奇。

如此令人感佩的大女子,還會出現嗎?還是不要再出現為好吧。善良且睿智的好女人,本應在最燦爛的年華里有更匹配的人生。
讀完不覺唏噓淚落!



---

徐志摩死后,陸小曼就與翁瑞午同居了,但是令人費解的是,他們竟然同居30年未結婚。
其實陸小曼也有口難言,翁瑞午因為一個女人背叛了陸小曼,而這個女人竟然是陸小曼的干女兒。一方是自己的“衣食父母”翁瑞午,一方是自己的干女兒,陸小曼只好啞巴吃黃連,有苦肚里咽。
年輕時陸小曼也是一代才女,跟著徐志摩享盡風光。
在《小腳與西服》中,張幼儀第一次見到陸小曼,她是自卑的,她皮膚白皙,容貌美麗。受盡徐志摩的寵愛,她是餐桌上的焦點。而此時的張幼儀只是個棄婦。
晚年后的陸小曼,牙齒全部脫落,枯瘦如柴,頭發蓬亂,不堪入目。
這難道就是因果。
在翁瑞午死后,陸小曼因沒有收入生活更是拮據,在朋友的介紹下,她在上海文史館謀了個館員的工作,勉強維持生計。
因為膝下無子,死后骨灰也因無人認領而丟失。
多年后,她的侄女為她做了衣冠冢(只埋著死者衣帽等遺物的墳墓),她才有了一個墓地。
陸小曼本來有才華,也會繪畫,依靠這些她應該也會活得精彩,可她偏偏依在男人身上,最后落得晚景凄涼。
可能是 1 人和文字的圖像
徐志摩死后,陸小曼就與翁瑞午同居了,但是令人費解的是,他們竟然同居30年未結婚。
其實陸小曼也有口難言,翁瑞午因為一個女人背叛了陸小曼,而這個女人竟然是陸小曼的干女兒。一方是自己的“衣食父母”翁瑞午,一方是自己的干女兒,陸小曼只好啞巴吃黃連,有苦肚里咽。
年輕時陸小曼也是一代才女,跟著徐志摩享盡風光。
在《小腳與西服》中,張幼儀第一次見到陸小曼,她是自卑的,她皮膚白皙,容貌美麗。受盡徐志摩的寵愛,她是餐桌上的焦點。而此時的張幼儀只是個棄婦。
晚年后的陸小曼,牙齒全部脫落,枯瘦如柴,頭發蓬亂,不堪入目。
這難道就是因果。
在翁瑞午死后,陸小曼因沒有收入生活更是拮據,在朋友的介紹下,她在上海文史館謀了個館員的工作,勉強維持生計。
因為膝下無子,死后骨灰也因無人認領而丟失。
多年后,她的侄女為她做了衣冠冢(只埋著死者衣帽等遺物的墳墓),她才有了一個墓地。
陸小曼本來有才華,也會繪畫,依靠這些她應該也會活得精彩,可她偏偏依在男人身上,最后落得晚景凄涼。



Robert F. Kennedy Jr. 錢歌川《罕可集 》《苦瓜散人自傳》《三臺遊賞錄》《北平夜話》《詹詹集》、《流外集》、《觀海集》、《偷閑絮語》和《游絲集》洪玲玲

 

衛生部長甘迺迪出席死於麻疹的德州女孩的葬禮   小羅伯特·F·甘迺迪因其對疫情的處理、對替代療法的擁護以及對疫苗接種的冷淡支持而受到嚴厲批評。



 錢歌川《罕可集 》《苦瓜散人自傳》《三臺遊賞錄》《北平夜話》《詹詹集》、《流外集》、《觀海集》、《偷閑絮語》和《游絲集》

許定銘


《流外集》及《三臺遊賞錄》
味橄﹙1903~1990﹚即錢歌川,原名錢慕祖,湖南湘潭人。早年留學英國,三十年代回國任《中華雜誌》主編,並在《申報自由談》等當時著名的報刊上發表散文小品,其後也翻譯過不少外國的文學作品,著作甚豐。五十年代做過台灣大學文學院院長,後來到南洋教書,晚年居於美國。
《流外集》﹙中華書局,1936﹚是他繼《北平夜話》和《詹詹集》後出的第三本小品,三十二開二二二頁,內收〈吃雞贅語〉、〈金錢的善用〉、〈年齡的消長〉……等二十篇。
書前〈小引〉中說:
從前那些為雜途所就,不得預於正流的,叫作未入流,即官在九品以下的人,唐人稱之曰流外。
我這些閑話,既不入流,又不成品,其流外之作歟!因題名曰流外集。﹙頁1﹚
我還有他的一本《三臺遊賞錄》﹙台灣大眾書局,1953﹚,也是三十二開本一0三頁,收〈赤嵌城遊屐〉、〈日月潭探幽〉、〈雨遊阿里山〉……等二十二篇,是他五十年代在台灣大學當院長時寫的遊記。此書封面由王壯為題耑,郭柏川裝幀,值得一記。
――2005年


錢歌川的《北平夜話》
錢歌川(1903~1990)原名錢慕祖,「味橄」也是他常用的筆名。他一生的著述頗多,但他在《苦瓜散人自傳》書後的著作年表中,僅列散文作品,由處女作《北平夜話》到《苦瓜散人自傳》,共二十四種。
一九二○年,錢歌川以公費赴日本留學,入讀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一九二六年末回國,不久即入中華書局任編輯,一九三一年開始主編《新中華》半月刊。一九三二年他參加了一個學術團體,到北平開會,回來後寫成了〈最初的印象〉、〈飛霞粧〉、〈帝王遺物〉……等十篇有關北平的文章,用筆名「味橄」,先在雜誌上刊出,再加上十幅插圖,彙集成《北平夜話》(上海中華書局,1935)出版,是為錢歌川第一本原創作品。
......
錢歌川在一九四九年前共出散文七本,除了《北平夜話》,順序是《詹詹集》(上海中華書局,1935)、《流外集》(上海中華書局,1936)、《觀海集》(上海中華書局,1937)、《偷閑絮語》(重慶中華書局,1934)、《巴山隨筆》(重慶中華書局,1944)和《游絲集》(上海中華書局,1948),我最喜歡的是封面設計漂亮的《流外集》。


 

《苦瓜散人自傳》(香港香江出版社,1986)

錢歌川是現代著名學者、散文家和翻譯家,在教授學習英語上有卓越成就,出過不少有有關專著,其《翻譯的技巧》一書,一九八○年代的統計,在國內已行銷四十萬部。
錢歌川自稱「苦瓜散人」,因為他是湖南湘潭市郊苦瓜原出生的,又愛它「味苦而品高,自苦而不苦人」,正好配合他「一生辛苦,勞碌奔波,但與世無爭,從未使別人苦惱過」的性格。


 

錢歌川(1903—1990),原名慕祖,筆名歌川、味橄等。湖南湘潭人。著名的散文家、翻譯家、英語學者。1920年赴日留學。1930年進上海中華書 局做編輯,曾參與創辦《新中華》雜誌,並擔任《中華英語半月刊》主編,在此期間,將大量精力放在英語讀物的翻譯、編寫、出版方面。1936年入英國倫敦大 學研究英美語言文學。1939年回國後任武漢、東吳等大學教授。曾與魯迅、茅盾、田漢、郭沫若、郁達夫等文化名人交往,參與文化運動。1947年春,前往 臺北創辦臺灣大學文學院並任院長。六十年代赴新加坡,先後任義安學院、新加坡大學和南洋大學中文系教授。1972年底,以70高齡退出講臺,後移居美國紐 約。

錢歌川(1903年-1990年10月13日),筆名味橄,號苦瓜散人中華民國英國文學研究者、作家、教師,1947 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第1位到任的院長,...

離開台大

1950年7月錢歌川約滿後,不再被傅斯年校長續聘。
錢歌川在回憶錄說是莊前校長建議傅校長把他踢走。
傅斯年在1950年做了很大幅度的整頓,錢等文學院教員的不續約是其中1項。
錢歌川離開台大後,轉到台南工學院(現在成功大學1950年1957年)、高雄醫學院(現在高雄醫學大學)、海軍軍官學校陸軍軍官學校等校教英文。

新加坡

1964年新加坡工作,在鶴佬人辦的義安學院(潮汕古稱義安)教中文。
1967年轉職新加坡大學
1974年南洋大學

美國

1975年退休後到美國養老,因肺炎於紐約病逝。
錢歌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錢歌川在台灣、新加坡、美國發表了大量的散文和英語教學資料。譯作《地獄》、《安娜哀史》、《娛妻記》等譯學論著《翻譯漫談》、《翻譯的技巧》、《英文疑難詳解》(已為台灣大學用作教本)
  
錢歌川錢歌川文學理論專著《文學概論》,晚年有《錢歌川散文集——瀛壖消閒錄》面世。 



 1975年以前出版《北平夜話》、《游絲集》、《罕可集》15種。1972年以來,有《秋風吹夢》、《浪跡煙波錄》、《楚滄海集》與《云容水態集》數種。

另有《三台遊賞錄》、《西笑錄》、《近代文學之特徵》、《閒中滋味》(1934)、《楚雲滄海集》、《錢歌川散文全集》(四冊), 《祖國的召喚》、《躍進的中國》、《英美采風錄》以及《英美習俗與社交辭令》等書。  
 ---

 《罕可集 》文星版1967 4版/ 1979 傳記文學再版


錢歌川(1903—1990
 《罕可集》1964年文星初版1967 4/ 1979 傳記文學再版

目錄
行年六十1
何必揚棄 7 德國的哲學家黑格爾(Hegel) 認為一切事務,一切思考,必有矛盾和綜合兩個相反的部分,棄置不合理的部分,而取其合理的部分,引申而表揚出來,就可以得到一個較為高級的新思考。他把這種綜合變遷的過程,叫做奧伏赫變 (Aufhebung) ,日本人譯作揚棄,意為一則以表揚,一則以棄置,可知它並不等於我們說的廢棄。「保存」的反義字,用「廢棄」不是很好嗎?為什麼一定要用「揚棄」?
作家十誡11
談修養17
和樂家庭21
談寫作的真時性27
談作家的引證33
如何擇妻39
色彩與人生43
中年以後51
善自珍攝53
語文的作用57
一張紙63
韋編三絕69  韋,熟皮。舊時用以串聯竹簡成冊。韋編三絕本指孔子勤讀易經,致使編聯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典出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讀易 ~」。後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刻苦治學。抱朴子˙外篇˙自敘:「聖者猶韋編三絕,以勤經業。」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序:「蓋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絕,而為之傳。」亦作「三絕韋編」。

錢歌川有"西泠舊事" 93-96文,不過傳記文學社版本【罕可集】都寫成"西冷舊事",很奇怪。
此文記1923年回國省親,東京大地震,與同學住西湖,與琴如初戀。1934年歲暮,妻購一本墨寶小冊,首葉錢歌川譜南樓令一闋:
.....景物認依稀,青春去不歸,十年舊事莫重提!猛憶隔窗窺旭日,君似水,我如泥。


---
其散文創作格調輕鬆,構思奇妙,別人覺得沒什麼可寫、不屑為之的細微小事,他能挖掘出不同尋常的意義來。他把自己的作品稱作“夜話”,說自己的書裡“滿紙都是些詹詹小言,真不足以當大雅一餐”,說自己是“以閒人作閒話”、“人所不屑道者,我樂道之”,所以作品“既不入流,又不成品”,都是些“流外之作”;後來又說自己的短文“不三不四”,無非是些“竹頭木屑”,“狂言瞽說”。

 --

錢歌川代表作‧巴山夜雨


錢歌川小傳
最初的印象
飛霞妝
閑中滋味
吃過了嗎
演戲之都
游牧遺風
春風青冢
談天
一件長衫
老牌子
也是人生
典型何在
退伍軍人
洋場零語
金錢的善用
冬天的情調
拜台之秋
前程
男女之間
西班牙的先生們
兩種不同的辦法
失眠枕上
錫蘭印象
印度之門
初渡紅海
開羅之游
水鄉威尼斯
初訪拿波里
藝術之都羅馬
翡冷翠的一日
牛津零憶
所謂我的故鄉
別人的職業
國語的充實
追懷伯鴻先生
悼學儀
我怎樣學習英文的
用錢的快樂
春畫考
巴山夜雨
風雨故人
四川之竹
臥病小記
紀念王禮錫
藏書與讀書
日本婦人
檳城的元夜
懷轟炸中的倫敦
夏重慶
國都所在的南京
不要浪費了這筆遺產
日本歸來
人台記
燈籠
錢歌川主要文學著作書目

中國現代文學,一般指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至1949年新中國建立這一階段的文學,其間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個國家文學發展的歷史上不過忽然而 已,然而這30年的文學史卻是不可忽視的。在驚天動地的時代巨變、中西文明的踫撞與交融、尋覓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僅產生了許多偉大的作家和傳世之作,而 且其文學主潮,從那時起,就為今天的中國文學積攢著激情和趨向,成為了今天中國文學的前奏。最早,五四新文學運動成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聲。這一時期的 文學,不僅以白話文的倡導推進了文學向人民群眾和現實生活的回歸,而且在作品內容上,也和舊民主主義文學風貌迥異,即高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 尤以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的創作影響巨大,一批優秀作家以其豐厚的創作實績,推動了寫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創作流派的形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做了偉大 的奠基與開創。隨著無產階級革命文學作為口號提出並形成運動,特別是隨著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成立,中國現代文學的主潮,越來越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可分割 的組成部分。許多作家直接間接地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禮,開始自覺地把文學作為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武器。“左聯”以外的進步作家,亦因其堅持人民的立場和現實 主義創作道路,同樣成就斐然,融會成進步的文學洪流,推動中國現代文學進人成熟階段,使那時的文學呈現出繁榮、復雜、豐沛的格局。“七七”事變以後,家國 危殆的局面更加激發了作家感時憂國的情懷。隨著解放區的創立和發展,解放區文藝運動也蓬勃高漲。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制定了革命文藝運動的 路線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來革命文學發展過程中長期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貫徹毛澤東文藝路線的結果,使解放區文學藝術的各個方面都呈現出一片嶄新的 氣象。與此同時,“國統區”的文學,雖然環境和條件均和解放區不同,但進步文藝界在鞭撻黑暗呼喚光明方面同樣高潮迭起,奔涌著走向新中國,走向人民文藝的 偉大會師。

每一個選家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國現代文學史”,見仁見智,可以闡釋、討論、爭論,甚至勢不兩立。其實,或許正因為選家迭出、見解紛紜,才給讀者一 個判斷、選擇、最終形成自己獨立見解的機會。因此我以為,絕不可自詡本叢書如何高超于別丿、之上。不過,由于中國現代文學館自身的一些優勢以及本書編選過 程的一些特色,我以為,這次我們編選的“中國現代文學百家”叢書還是有以下優長︰

其一,編選者具有相當的權威性。本叢書由中國現代文學館直接出面,組織全國最權威的研究專家參與編選,這樣就保證了本叢書的學術質量。

其二,規模最宏大。本叢書在品種數量上是目前為止最為宏大的中國現代文學作品書系。這次所選的108位作者,都是經過專家學者一再篩選分析然後才確定下來 的,除了我們過去一直注重的主流作家之外,還兼顧了很多過去曾經被忽視卻成就較高、自成特色的非主流作家的作品。我們認為,這有利于廣大讀者更客觀、更全 面地了解中國現代文學。

其三,版本最原始。本叢書所選作品,基本上都以該作品初版版本為依據。眾所周知,有不少知名作家在政治運動的風浪中曾對自己的代表作進行了違心的修改。恢復這些代表作的原貌,是對文學史原始資料的保存,將為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創作道路,提供有力的幫助。

其四,編校較嚴謹。本叢書此次出版,不論是在裝幀形式上,還是在文字編校上,都本著一絲不苟的原則,從嚴把關,以保證送到讀者手中的圖書是合格的、值得珍藏的圖書。

相信這套“中國現代文學百家”叢書不會使讀者失望。

是為序。



同學徐海偉夫婦,上周參加本屆生物系同學洪玲玲的喪禮。願她安息。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