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孫立人將軍故居;所作所為不為名譽; 走矣; 郭廷亮; 構陷大戲:蔣經國部分「青年軍第一軍新38軍第四軍官團」個個反共的事蹟,呼籲「這批遺族們,站出來吧!」,漢清講堂 278 紀念許逖先生《百戰軍魂-- 孫立人將軍傳》 2019-03-24 蘇遠亮、陳文華。柳作梅,孫立人,冰心



孫立人將軍故居;所作所為不為名譽; 走矣; 郭廷亮; 構陷大戲:蔣經國部分「青年軍第一軍新38軍第四軍官團」個個反共的事蹟,呼籲「這批遺族們,站出來吧!」,漢清講堂  278 紀念許逖先生《百戰軍魂-- 孫立人將軍傳》 2019-03-24 蘇遠亮、陳文華。柳作梅,孫立人,冰心




#孫立人將軍故居」為日式平房庭園,位於台中市西區向上路旁,孫立人1955年受政治事件牽連後,#被國民政府幽禁居住於此33年,故居內部所留存的文物及其過去生活痕跡,除補足台灣近代歷史的缺口外,更突顯孫立人一生及此座歷史建築所代表的時代意義與價值。
#台中首座紀念建築
#文化保存 #文資法







PEOPLENEWS.TW

【民報】台中市首座紀念建築!講述孫立人將軍事蹟與時代意義
***2014
今日圓山忠烈祠舉行秋祭,緬甸遠征軍新38師師長孫立人的兒子孫天平以及第113團團長劉放吾的兒子劉偉民等受邀返台參與。對於外界認為當年英勇率隊遠征的孫立人將軍也應該入祀忠烈祠,孫天平則表示,父親所作所為不為名譽,認為不需違反國家規定。

孫天平說,一個國家必須記得過去奮勇捐軀的人民,國家才有未來,而今天播放的遠征軍記錄影片也讓孫天平感到相當感動,表示多年前就有如此英勇的國軍為國爭戰。

中華民國遠征軍在二次大戰時為同盟國奠定勝利先機,而在仁安羌一役中,38師師長孫立人與113團團長劉放吾更是以寡克多,重創日軍,並成功救回英軍7000人、英美傳教士以及各地新聞記者共500多人。這段英勇的歷史卻隨著孫立人被汙陷兵變遭到幽禁後刻意被忽視,如今隨著監察院調查報告為孫立人平反,相關歷史也重新被重視。

對此孫天平表示,這是遲來的正義,對於外界主張孫立人應入祀忠烈祠,孫天平說,按規定陣亡將士入祀忠烈祠,孫天平說,父親並非陣亡,不需要入祀忠烈祠,更不希望因此違反國家規定。孫天平提到,父親所作所為從不為了名譽及金錢,對於父親的歷史,孫天平說,只要有人願意聽他就願意講。
點擊圖片可瀏覽相關圖片
孫立人部屬郭廷亮在被捕後,疑似遭到刑求後寫給軍情局長毛人鳳的信件。圖:翻拍自監院報告
新頭殼newtalk2014.07.18 林朝億/台北報導

1955年孫立人案震驚海內外。5月25日前陸軍總司令、時任總統府參軍長孫立人將軍的部屬郭廷亮,以匪諜案被逮捕,孫也遭終身軟禁。監察院報告今(18)日提出8大理由認定郭廷亮並非匪諜,且報告發現,期間曾任國防會議副秘書長的蔣經國在接見3位疑似兵變的嫌疑犯後,都下令給予每月300、500元的安家費用;而郭廷亮在被迫自白匪諜後,也獲得當局給予照顧的安家費用。

1955年孫立人將軍因部屬郭廷亮涉入匪諜案,請辭總統府參軍長職務並終生監禁。其中,關於郭廷亮被構陷為匪諜部分,監察院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報告,並提出8大理由認定郭廷亮絕非是匪諜。其中不少當初承認是參與兵變或匪諜的部屬,監院調查也發現,都受到威脅、利誘,甚至在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蔣經國召訊後,隨即發予這些部屬每月安家費用300、500元。

對於蔣經國涉入構陷孫立人部分,監院指出,1955年7月23日國防部偵查報告指出,根據王善從、陳良壎等人分別自白,孫立人將軍命令王善從、陳良壎等人偵查陽明山、西子灣總統官邸地形,意圖以兵力包圍後實現其苦諫計畫。

但這次調查發現,王善從、陳良壎曾於1955年8月18日,經當時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蔣經國召訊後,及奉諭各獲眷屬安家費每月300、500元,及嫌犯等都給予每日發給優待費10元。而被告江雲錦也獲得蔣經國接見後,並給予安家費用每月500元。

報告指出,郭廷亮被捕後一直拒絕承認是匪諜;情報局長毛人鳳還於1955年7月5日指出,郭廷亮自白書從頭到尾都是避重就輕,替孫(立人)說好話」,「務須多方設法誘訊,打實口供」。

但蔣介石卻在7/9日記認定,郭廷亮「此為一老共產黨員,潛伏在孫(立人)左右無疑」。

但到了7/20,郭廷亮寫信給毛人鳳表示,願遵從指示,並立誓終身保密並感謝。郭還感謝子女沒有謀生能力,感謝毛人鳳給予救濟。

蔣介石在7/21日記記載,「孫案郭廷亮口供以明其為共匪造成我內部矛盾與叛亂顛覆之陰謀,甚為顯著」。

情報局自1955年11日代電:「為鼓勵郭廷亮匪諜自首奉准自6月30日起每日支優待費10元」。

到了1982年8/23國安局簽報局長汪敬煦,關於毛人鳳前局長承諾保留郭廷亮軍籍、軍職,並告知毛人鳳曾承諾照顧郭廷亮妻兒及家庭。警備總部也於6/28,補足郭廷亮60萬元等等。

其中郭廷亮的太太李玉竹,除了獲得安家費用外,她在牢中生產時也會得生產費用補助。

監委趙榮耀指出,整個調查發現這根本就是有計畫的大戲。李炳南說,給陳良壎等人的優待,似乎是有對價關係。甚至陳良壎還沒被捕(8/2),7/23國防部簽呈給蔣中正時都已把他們放入嫌犯報告裡。

對於郭廷亮於1991年死因成謎,媒體詢問是否因違背終身保密而遭當局暗殺,監委李炳南表示,郭廷亮發生意外的前幾天都還有檔案,但發生意外後,國安局的孫立人卷宗七、八卷就中斷了。至於是否被暗殺,李炳南並沒有進一步說明。



孫立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孫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于清末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世代簪纓 ,中華民國抗日名將。


1949-08-30,孫立人被派任台灣省防衛中將司令。



----

*說明:監察院因應建國百年展出百件珍貴史料,其中的「孫立人案調查報告」引發各界對孫案的重新關注。連同年初「孫立人將軍紀念館」揭匾新聞,本會從轉型正義的角度觀之,呼籲政府應就歷史真相與歷史正義等層面,慎重面對此案。本文於3/22刊登於蘋果日報論壇版。
*政府不敢面對的孫立人案真相
監察院因建國百年要展出100件珍貴史料,其中首度展示原件的「孫立人案調查報告」引發外界關注。這份報告與當年九人小組調查結論迥異,相當程度展現了監委力求獨立公正的風骨。但案發近六十年後衡諸政府表現,恐怕本案仍然是官方不願面對的真相。
首先,在歷史真相的部分,令人驚訝的是,官方口徑並未統一。馬總統在今年初,赴孫立人紀念館揭匾時表示「因為他的部屬有人涉及共諜案而讓他蒙冤」。這指的是讓孫立人「引咎辭職」的郭廷亮案。然而,完成於1955年,曾在1988刪修公布的監察院報告,早已明指,既無法證明郭廷亮為匪諜,且郭之作為殊難科以叛亂罪。郭氏出獄後公布的「陳情書」,與相關口述歷史及研究,更早已排除郭為共諜之可能性。
更有甚者,根據學者研究,與其說孫將軍遭受下屬牽連,更有可能的是,當局為了整肅孫立人,而先從部屬下手意欲株連之。馬總統雖然竭誠要為孫將軍平反,但若不慎混淆歷史事實,反而會給郭氏或其他涉案人員帶來二次傷害。
其次,雖有監察院公布報告,總統道歉來為孫案平反。但本案影響層面廣泛,不但導致孫立人遭軟禁多年,35名部屬入獄,更有成千上萬被視為孫系官兵者從此軍旅生涯受阻。若這是冤案,那麼炮製冤案的加害者是誰,動機為何?坊間有各種說法,如來自黃埔系將領的敵意;或蔣經國想搬開路障;或謂孫氏擁有美國支持,引發蔣介石猜忌等,莫衷一是令人難以掌握案件真貌。
孫將軍與多名入獄部屬,在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中,為保衛中華民國出生入死,卻蒙受冤屈將近一甲子,官方未曾就此給過家屬或社會明確交代。如今政治社會局勢早已不同,政府再無理由迴避追溯案件根源。若官方持續在孫案蒙冤的關鍵點語焉不詳,立場模糊,不但讓建國百年的慶賀聲顯得諷刺,更明顯有違馬總統面對白色恐怖案件時,多次宣示「面對歷史,實事求是」的坦率態度。
另一個足證政府尚未準備面對孫案真相的例子,則是由台中市政府編列經費維護的孫立人將軍紀念館。該館甫於去年底開放,有熱心志工導覽,館舍環境維護良好。但目前內部展示僅有孫將軍的三大戰功;外部的大事紀與附註石碑,對於孫案的說明僅是蜻蜓點水,避重就輕。讓人不免惋惜,該館作為見證將軍輝煌成績的戰史館自然足矣。但若從民主與歷史資產的角度來看,恐怕期待更多的是,該館還能作為威權統治下個人生命跌宕起伏的見證;而動用公家經費撰寫製作的碑文與導覽簡介,更要能展現國家對於政治壓迫的反省。但這些目前都付之闕如。
如果我們認為,台灣社會已足夠成熟,可以集體回顧黑暗歷史並汲取教訓。那麼追求歷史真相、釐清責任歸屬,與受難者的平反補償同樣重要。孫案是台灣少數具有高能見度的政治案件,若政府能善用此案,展現其勇於面對歷史錯誤的道德勇氣與政治意志,追查真相、為本案定調,還給涉案者公道,並妥善地在紀念館中呈現這段傷痕歷史。這對台灣社會將是別具意義的建國百年之禮。(作者葉虹靈為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執行長)

 /////

 一些道聽
不過某次梁實秋在會中無法向孫立人打招呼
很讓人鼻酸

"大家在印象當中都知道孫立人將軍與胡適先生是同年代到美國留學的人,光憑這一點就應該同樣受到尊敬了,加上孫立人將軍畢業於清華大學,又到美國就讀普 ...""自孫立人被拘禁後,其親信部屬一一被調離軍職查辦,前後有300多人因與 .... 曾考慮一份計劃,要求蔣介石下野,軍隊指揮權交給孫立人;以胡適替代蔣。 "
DSC_0002
牆角下設置孫立人將軍年表





 漢清講堂  278 紀念許逖先生《百戰軍魂-- 孫立人將軍傳》 2019-03-24 蘇遠亮、陳文華。柳作梅,孫立人,冰心


從孫立人的一封信談起 發布日期:2024/09/16 作者: 王先正。 不久前,看到網路流傳一封孫立人將軍寫給大陸好友冰心女士的信,信中寫道: 婉瑩嫂夫人大鑒: 許逖先生來舍,朗讀手書,其於立人,尤殷殷垂注,聞之至為感篆。回憶同舟東渡,轉瞬遂近七十年,昔日少年,俱各衰邁,而文藻兄且已下世。人世無常,真不可把玩也。立人兩三年來,身體狀況亦大不如前,雖行動尚不需人扶持,而步履遲緩,不復輕快。有時腦內空空,思維難以集中。比來除定時赴醫院作復健運動外,甚少出門矣。 故人天末,何時能一造訪,暢話平昔,殆未可必然,亦終期所願之得償也。言不盡意。諸維珍衛。 順候著安。弟孫立人拜啟  1990.5.15 這一封以毛筆書寫的信,內容及字體在網路贏得不少好評,有人說其書法極為蒼勁剛俊,另有網友留言說:「字形剛毅俊朗,鋒芒畢露,字如其人,其類作者往往性格剛烈,志向遠大,不善逢迎,雖建不世之功,卻歷盡劫難,坎坷一生,與其類似如岳飛、顏真卿、黃庭堅等,莫不如此。」道盡孫立人生平。 這封信目前收藏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的書信庫中,此信之由來,殆是海峽兩岸可公開通信後,1990年3月,早年著有《寄小讀者》的名作家冰心女士通過臺灣的許逖教授,給自己40多年未見的好友孫立人將軍寫過一封書信,冰心女士希望孫將軍有生之年能回大陸看一看。 孫立人在臺灣收到老友冰心女士的書信後,很是感動,覆信如前所引。 但這封孫將軍的覆信,據我所知,應是我就讀東海大學中文系的老師柳作梅教授所代筆。2015年4月23 日金門日報浯江夜話曾刊有先正小文<追憶師友及其他>,文中前半即在談柳老師。當年孫立人將軍任總統府參軍長時,他曾做過孫之參謀,後來孫出事,柳也被調職。軍職退伍後,他來到東海大學圖書館服務,圖書館首任館長沈寶環先生引進韋隸華基金以發行《圖書館學報》期間,柳師兼負編輯、秘書之職,致力學報的發行,他常發表論文在學報,題目如:〈錢牧齋新傳〉、〈清代之禁書與牧齋著作〉、〈牧齋藏書之研究〉、〈臺灣出版事業簡述〉……,日後柳曾擔任「古籍室主任」。柳師因古典文學修養深厚,被蕭繼宗教授推薦到中文系任教,柳老師的工作從此移轉到中文系。學生必修科目,從民國1970年起,由他講授大二「各體文習作」,1972年起講大三「詩選」,1975年起,開講大四「詞曲選」。這些科目,我都被他教到,柳教授學問好,鄉音也很重,學生聽課費力,但他與學生感情很好。 1977我大學畢業後,1985年12月26日,東海中文系主任趙滋蕃教授中風住院,不克行使系務,柳師受梅可望校長之命暫代中文系主任,1986年3月14日,趙滋蕃教授病逝,8月1日,柳師真除。1990年7月,柳師屆齡退休,從此不在中文系或中文研究所授課。他為何堅持退休,我的猜想是:他要把工作機會讓給年輕人,而且他也想去幫忙老長官孫立人寫信、覆信。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朱浤源研究員進行「孫立人上將專案追蹤」的訪談時,柳師除陪同他們到孫立人將軍家訪問外,在〈參軍長室參謀柳作梅先生訪問紀錄〉的訪問內容,被問到「您經常來孫公館嗎?」「三十年來總共有幾次呢?」回答:「曾經路過幾次。」「大概三、四次吧!因為當時孫公館門禁森嚴,實在沒有辦法進去。應該說是不准進去。」「(國防部長)鄭為元將軍向外界宣佈恢復孫將軍自由後,我就開始幫孫將軍了。」

59:01











278 紀念許逖先生 2019-03-24 蘇遠亮、陳文華
hc iTaiwan forum






向諸位報告,3月24日的對談、紀念許逖先生的片子,已推出 (約剪掉1/4離題、跑馬部分。)  Vic 拿來的書,都送到重要的人手中。

278 紀念許逖先生 2019-03-24 蘇遠亮、陳文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W8kSzQ3Sc&feature=em-uploademail  

問候大家!
-- 


鍾 漢清



20190324紀念許逖影片,底下有人留言 Pierre Pi 10 個月前 許逖教授,家父同學。鄙人負笈北上、服完兵役退伍,在台北工作,家父不在台灣,出國前告訴我在台北有事請教許逖。後來許逖叔叔因為常在東海大學授課,於是把我交給他老弟許國先生「看管」。 逢年過節我到其麗山新村國大代表住宅,向許叔叔送禮請安,他總是在門口和我聊天,告訴我家裏太亂了(真的很亂,又養了十多頭聖伯納狗,實在臭氣薰天。蔣緯國家的聖伯納狗咪咪,也是他叫許國叔叔帶著我送上陽明山),就不請我進去坐了。臨走之際拿了全套他的著作送我。回家拜讀之後,才知道他老人家經綸滿腹、學富五車。不畏強權對時事痛下針砭,書中有篇文章,標題為「祝余紀忠他媽的壽」。我看完哈哈一樂。才知道真正作者是他。 鄙人在時報服務期間,社長王篤學(王又曾之弟)偶爾在辦公室陽台同我說教,有回聊到許逖,王篤學閉口不言,許久才說,那你也算是我子侄輩。我將此事轉告許教授,他大笑,王篤學算個什麼,我叫他喝辣椒加醬油、醋,他敢說不?怹老先生就是這麼個人物。 今天在YouTube 上看到紀念他的影片,在此撰文紀念他老先生。 叔叔,一路好走,許教授,咱們後會有期。 忠宇鞠躬!




278 紀念許逖先生 2019-03-24 蘇遠亮、陳文華 hc iTaiwan forum 許逖 1934-2017《許逖文集》、《文星!問題!人物》《百戰軍魂-- 孫立人將軍傳》《會意集》、《奔流》、《激湍》、《烽火錄》、......等;晚蟬
https://hcbooks.blogspot.com/2019/02/1934-2017.html







中先生非常謝謝你做這個講座會我也學了很多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謝謝你喔我我六月到台灣啊我也希望能夠去看你謝謝拜拜



向鷹爸、向軍人魂致敬!
「台灣的改變,在於五、六年級的覺醒,我們這一代被騙夠了!
當時以反共、愛國為主導,我們熱愛這片土地;可是,我們發現不斷地被欺騙,軍校的群組,連「台灣」「蔡英文」都不能提!……
查看更多
我的爺爺是孫立人將軍麾下,第一軍新38師114團的營級幹部。
因此當聽到「鷹爸」說,他帶著兒子站在孫立人將軍畫像前說起「青年軍第一軍新38軍第四軍官團」個個反共的事蹟,呼籲「這批遺族們,站出來吧!」,心揪了一下。
「在叫我嗎?」
畢竟青年軍的故事,從小聽了無數次。
1942年,30多歲的爺爺追隨孫將軍,趕著馱重機槍的騾馬,越過瘴癘的野人山轉戰緬甸,解救英軍;勝利後又回到廣州,著全副美式軍裝騎馬入城,接受日本投降。
這段歷史,都記在他的回憶錄《緬甸蕩寇誌》。有記憶以來,他天天寫日記,自豪於那些為國出生入死;他也學說台語,好帶我跟市場攤販還價;最後,就葬在變成故鄉的他鄉。
今年掃墓回家,我又翻出這本破舊小書——令人不解的是,戰時的紀錄戛然而止於1945年。
那之後,新38師應有部分轉去東北剿匪,部分撤退到高雄黃埔軍校;但關於114團的具體去向,就像那些未完的篇章,成了家族記憶中的空白。
而長大才知,當國民黨在台政權逐漸穩固之際,1955年,孫將軍遭蔣中正誣陷圖謀兵變,一代名將就此被軟禁33年,部屬們也被判刑或提前退伍,包括爺爺。
翻閱著泛黃的書頁,彷彿看到那個時代的影子:一群懷抱理想的軍人,最終,卻被自己效忠的政權辜負。
爺爺的故事沒有寫完,或許是不願提起,又或許是不能提起;他無聲的平反,只剩墓碑上那段: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該跑的路程,我已經跑盡了;當守的信仰,我已經持守了。此後,有那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
如同鷹爸說的,受困於「忠黨愛國」,那個年代,許多人被迫沉默;但今天,看著新一代軍人子弟站出來,為了為之奮鬥的理想台灣⋯⋯
相信,爺爺也會這麼做。
📌(以下為鷹爸發言逐字稿,為便於閱讀,部分編輯,但不改原意)
當黃社長邀請我站出來的時候,我猶豫了兩下。
第一下,是考慮我的孩子怎麼看;第二下,是思考在軍校背景下,同儕如何接納我。
我的大兒子是陸軍官校88期,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畢業,去年負責把M1A2T戰車接回台灣。我的小兒子是西點軍校,現在在美軍戰爭學院受訓。
我問他們:「如果老爸站出來,你們怎麼看?」
他們告訴我:「爸,我們願意為台灣犧牲。」
天啊,一個29歲,一個31歲,我養這麼大的孩子,告訴我「可以為國捐軀」,我有什麼好可恥的?
📌
台灣的改變,在於五、六年級的覺醒,我們這一代被騙夠了!
當時以反共、愛國為主導,我們熱愛這片土地;可是,我們發現不斷地被欺騙,軍校的群組,連「台灣」「蔡英文」都不能提!
我們這些父母、軍人,以榮譽感為優先。軍校教育訓練的本質,是培養我們正直的性格;在國家危難之際,如果我們繼續選擇逃避、選擇親共,那是一個可恥的記號。
現在我站出來,為愛而挺身。
為孩子覺醒,可以嗎?
為孩子站出來,可以嗎?
站出來,恢復軍人的榮譽感!
📌
我們這一代,困在「忠黨愛國」四個字。
「黨」必須在「家」之下,因為有國才有家。而「黨」要服務「家」,「黨」不能在「國」之上,否則就是專制獨裁;「黨」在「家」之下才是民主,才是服務人民。
我盼望國民黨能夠覺醒,你的黨,在台灣人民餵養你75年之後,居然還有「黨天下」的思想,你在糟蹋、踐踏這塊土地的百姓。
📌
2018年,在維吉尼亞軍校校史館,我讓兩個孩子站在孫立人將軍畫像前,告訴他們:
「中華民國國軍曾經有一組人,青年軍第一軍、新38軍、第四軍官團,50萬人。他們培育出的軍官,個個反共,對共產黨沒有打過敗戰。」
這批遺族們,站出來吧!
誰說中華民國是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是熱愛這塊土地的國軍弟兄們所保衛的!
📌
我是個飛行員。
最近台海兵凶戰危,有一天,一個小朋友寫訊息給我,說:「鷹爸,我有點事,我有駕馭上的困擾。」
因為F16不斷地升空、不斷地伴飛、不斷地偵蒐,壓力非常大。他們現在已經有自衛權,其實會猶豫,因為戰爭一觸即發。
「很簡單,」我說:
「親愛的孩子,你只要記得:『回家吃飯,回家吃飯』。當遇到敵機,沒有選擇,把他處理掉之後,回家。你的太太、你的孩子,那是你心裡所守望、所愛。」
「學長,我懂了,我懂了,」他說。
這次的大罷免,我盼望更多五、六年級,這些在黨國教育下長大的父母,為孩子、為愛,挺身而出。
謝謝大家。
所有心情:
Ben Chen和其他14人
3
留言
分享
查看更多留言

這位退役將領說得真好,沒想到他也批評了蔣萬安,一定是對國民黨痛心疾首了吧?剛剛查了下才知道是曾經出書罵過阿扁跟小英的丘衛邦將軍,連他都站出來了...……
查看更多

岳恒德
一起清黨剿共,回復國民黨的正藍民主精神,再現白日光芒!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