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王國金,CIMP因緣者,2013年美國 35個不到35歲的創新者




佳世達製造副總王子明、和碩機構總工程師(CTO)張英,都是機械博士。綠點更一度有三位康乃爾博士擔任主管。
這段「當博士遇上黑手」的傳奇,得從四十年前說起。
一九七○年代,遠在賈伯斯創辦蘋果之前,美國最夯的消費電子公司是伊斯曼柯達。生產的平價傻瓜相機,改變無數家庭的休閒生活。
但當柯達打算推出更袖珍的口袋相機,輕薄塑膠外殼的量產卻遇到困難。新產品發表甚至被迫延後。
當時的柯達CEO回母校康乃爾大學求助,希望學術界協助,研發塑膠射出製程,讓產業界不再受制於一小撮資深模具高手。
挺身而出的,是機械系一位瘦小的華人教授,王國金(九十一歲李國鼎舊部)。
王國金一手打造出,日後在全球製造業掀起變革的康乃爾射出成型計畫(CIMP)。這是七○年代,極少數能吸引通用、奇異、索尼等三十多家全球大型企業,出錢贊助的產學計畫。
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技術史專家吳泉源便認為,CIMP計畫是全球塑膠產業出現典範轉移,從黑手邁向科學製造的關鍵。「是一個世界級的技術史故事,」他說。
更難能可貴的是,「整個故事的源起是華人,而且是和台灣有關的華人,」大學念清大動機的他,因此大為震撼。
塑膠射出的製程看似簡單。但塑膠屬於流動性質極複雜的高分子材料,相關學術研究幾乎一片空白。從最基礎的材料性質、數學公式,到實驗設備設計,無一不是難題,王國金卻率隊一一克服。最後開發出的電腦設計輔助工具,今日更廣為業界使用。
即使從今日眼光來看,都是全球產學合作罕見的例子。
王國金是江蘇武進人,南京大學機械系畢業,在上海的國家資源委員會,以及遷台後的基隆台灣造船公司,都與「科技教父」李國鼎共事。後來,王國金有意到美國發展,李國鼎協助他解決簽證問題,讓他感激不已。
他就這樣一口答應,從此擔任工研院機械所的總顧問,每年寒暑假都帶學生到台灣幾個星期貢獻所學,直到退休為止。從一九八三年起,維持了二十年。
康乃爾播種 台灣開花結果
八○年代的台灣,塑膠射出工廠遍佈。但眾多的「黑手頭家」,用不上王國金團隊的艱澀研究。卻有兩位「有遠見」的台灣老闆,對他的研究極為重視。
一是大同公司創辦人林挺生。另一位,則是中台灣的中小企業主──綠點創辦人李毓洲。
王國金發現,他每回演講,曾由經濟部送到德國研習塑膠技術的李毓洲,總帶著部屬,坐在台下靜靜的聽。
李毓洲是CIMP的忠實信徒。甚至挖角王國金愛徒江懷海加入綠點,當接班人培養。幾年後,到康乃爾做過博士後研究的陳泰源、學弟王肖璞都一一加入,甚至成為前後任的研發副總。
兩千年時,王國金的子弟兵,開始在台灣產業嶄露頭角。除了位在台中的綠點,這些康乃爾博士的另一個去處,是中部運動鞋大王寶成投資的電子事業──寶元科技。
寶成總裁蔡其瑞,創立寶元時野心極大,希望在華南建立起從設計、零組件、組裝等高度垂直整合的電子王國。他找上王國金的兩個子弟,彭暄和王子明,分別負責電子產品的塑膠、及金屬零件兩大事業。
然而,寶成跨入電子的嘗試,以失敗收場。彭暄轉任總公司策略協理。王子明在五年前轉到佳世達,擔任蘇州廠總經理,協助建立零組件事業。
而江懷海,則出任捷普集團綠點CEO,掌管全球最大規模的精密塑膠生產事業。他曾寫信告訴王國金,「今日所能,都是在CIMP學的。」
四十年前,美國為了解決製造業難題,投入大批人力物力的研究精華,在台灣開花結果。

35 Innovators Under 35 2013





Humanitarians

For our 13th annual celebration of people who are driv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we’re presenting the stories in a new way. We’ve grouped them by categories that reflect the variety of approaches that people can take to big problems. Humanitarians are using technology to expand opportunities.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