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我的淺薄故事:第一例:“哈佛北京書院”改與台大合作"的猜想。第二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故事。第三例: social sciences using natural experiments.

 

第一例:我對於“哈佛北京書院”改與台大合作"的猜想相當淺薄

讀"哈佛大學暑期中文學習項目“哈佛北京書院”改與台大合作"

 

阿邦或許知道我通常不看中時、聯合或蘋果,前兩者近匪報,末者曾把A/Z疫苗打成A/B疫苗,嘿嘿。他今天提醒我這則消息:"台大證實「搶贏北京」!明年辦哈佛台北書院收60學生 課程曝光有吃有玩"。
我原先只認為這是"語言中心"的報價之爭,所以"小菜一碟,不值得大驚小怪"。
又想起近日中共的"人質外交"事件,,可能原因更複雜呢!


RFI 是否抄襲"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今天的 #新聞短打 要關注的是,據哈佛大學學生報紙《克里姆森報》披露,明年開始哈佛大學的暑期中文課程將從北京移至台灣。
這項原名「哈佛北京書院」的課程,由哈佛大學與北京語言大學合作舉辦,提供約80名哈佛大學的學生到北京學習中文的機會。為期九週的課程中,學生可以精進自己的中文、體驗北京的人文風情,並有一週的時間前往內蒙古遊覽。
但據克里姆森報 (the Harvard Crimson) 的報導,自2022年起這項課程將改與台大合作,課程地點變更到台北並更名為「哈佛台北書院」。官方的說法認為台北成功融合了現代性與傳統文化,可以提供參與課程的學生非常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哈佛大學中國語文課程主任劉力嘉教授 (Jennifer Liu) 對克里姆森報說,北京方面對課程的態度轉變,加上合作機構提供的宿舍不足以容納所有學生,因此才搬遷整個課程。她也提到美國政府的國家安全教育計畫 (NSEP) 先前已經將聯邦僱員的中文訓練中心搬遷到台北。
報導指出,從2019年開始,北京語言大學就禁止哈佛的學生在七月四日聚會慶祝美國國慶,類似的不友善行為最終讓哈佛決定變更合作對象。對於課程遷移,哈佛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柯偉林 (William C. Kirby) 表示,課程遷移完全出於後勤因素,哈佛大學的其他機構並沒有要終止合作計畫,也仍在試著深化與中國之間的合作關係。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 thecrimson.com Harvard Beijing Academy's Move to Taipei From singing Chinese pop songs to playing Mahjong to visiting the Great Wall, students in the Harvard Beijing Academy summer study abroad program have ampl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Beijing while improving their Chinese. While these immersive experiences will continue, the program will move from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in Beijing, China to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 Taipei, Taiwan startıng the summer of 2022. BY Y. GILMAN AND ISABEL พบ f October 7, 2021 」的圖像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45分鐘 
据哈佛大学校报《哈佛深红报》10月7日报导,原来设置在北京语言大学的“哈佛北京书院”将从2022年开始改为与台湾大学合作,并且改名“哈佛台北书院”。哈佛大学中国语文课程主任刘力嘉教授表示,中国方面提供的环境与条件不符所需,因此决定将哈佛强化中文的课程迁往台湾。

哈佛大學暑期中文學習項目“哈佛北京書院”改與台大合作

美國哈佛大學校園一角

據哈佛大學校報《哈佛深紅報》10月7日報導,原來設置在北京語言大學的“哈佛北京書院”將從2022年開始改為與台灣大學合作,並且改名“哈佛台北書院”。哈佛大學中國語文課程主任劉力嘉教授表示,中國方面提供的環境與條件不符所需,因此決定將哈佛強化中文的課程遷往台灣。

廣告

《哈佛深紅報》7日披露了哈佛與中國方面合作的中文學習計劃發生改變的消息。據劉力嘉介紹,該項目之所以決定遷往台北,是因為感覺到中國大陸合作機構北京語言大學“缺乏友好性”。報導稱,近年來,“哈佛北京書院”在獲得他們所需的教室和宿舍方面開始出現困難。劉力嘉指出,例如,北京語言大學沒有為所有學生提供單一的宿舍,而是要求該項目將學生分成兩個不同質量的宿舍,或者找到一個能讓他們的學生在一起的酒店。“鑑於他們提供的條件,我們真的無法以我們希望提供給學生的質量來運行這個項目,”劉說。

根資料介紹,“哈佛北京書院”是北京語言大學與哈佛大學聯合創辦的暑期中文學習項目。在九週的時間中,該項目安排了中文強化課程、語伴輔導、中國文化講座、社會實踐調查、中國家庭交流、文化遊覽等學習和交流活動。自2005年創辦以來,該項目已有1300名左右來自美國大學的學生參加。

此外,由於美國獨立紀念日恰好發生在“哈佛北京書院”的項目期間,哈佛的學生總會在7月4日這天舉行簡單的聚會活動,大家聚在一起吃吃披薩,或者唱美國國歌。但是北京語言大學從2019年起卻表示,哈佛的師生不可在美國國慶日這天舉行任何與節日有關的聚會。劉力嘉介紹稱,“我們被告知,我們的學生不允許唱(美國國)歌,不允許慶祝。”

《哈佛深紅報》指出,“哈佛北京書院”將從明年起遷往台北,並以“哈佛台北書院”的新名稱與台灣大學合作。劉力嘉表示,雖然哈佛的國外進修中文計劃合作對像有變,但學生的權益與學習不受影響。她還提到,此前美國國家安全教育計劃下轄的“語言旗艦學習計劃”,同樣把設在北京的機構遷往台灣地區。哈佛校方強調,哈佛的海外中文課程雖然從北京搬到台北,但是課程內容同樣嚴格,哈佛的同學更可以住在台大附近的現代化學生宿舍,並且探索充滿活力與多元的當地文化。

對此,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教授柯偉林(William C. Kirby)回應稱,這只是由於後勤問題導致,並否認哈佛將退出中國大陸。他表示,他負責的“哈佛上海中心”和其他與華合作機構正如常運作。他說,“現在不是哈佛大學退出與大陸交往的時候。實際上,哈佛仍在尋求各種可能性深化雙方合作。”


第二例:讀文章不夠細心,文中說過的,卻輕忽過去,作者還那樣謙虛: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故事

((風土懷思錄)) 之 50
談談 “諾貝爾經濟學獎” 與 “齊邦媛的巨流河”
時序步入初秋,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逐日公佈今年各奬項得奬名單,今天公佈的是經濟學獎,由三位美國經濟學者卡德,安格理斯特,因本斯等三人共獲經濟學獎殊榮,讓我想起諾貝爾經濟學獎與巨流河這本書有些需加以說明之細節。
先談諾貝爾獎,這是黃色炸藥發明人阿爾佛列德-諾貝爾 (Alfred Nobel) 捐贈巨資當基金存在瑞典中央銀行,每年以其孳息當作獎金,頒發給五種獎項得獎人,包括物理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及和平獎,首屆在 1901 年頒出。
1968 年,瑞典中央銀行為慶祝 300 週年行慶,決定每年捐出與諾貝爾獎獎項獎金相當的金額,由諾貝爾獎委員會遴選得獎人並且頒發的經濟學獎,名稱為 “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佛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屆頒獎在次年 1969 年 12 月,與其他五個諾貝爾獎獎項一起頒發。
對於經濟學獎附著在諾貝爾獎,經濟學界有兩極看法,贊成者認為附著在諾貝爾獎可提升經濟學獎聲望及價值。反對者則認為不倫不類有高攀諾貝爾獎之嫌,其中反對最力者首推擁有奧地利與英國雙國籍的經濟學家佛里德利希-海耶克 (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969 年首次頒獎日,他曾發表公開演說反對經濟學獎附生於諾貝爾獎。諷刺的是 1974 年得獎人就是海耶克,而他也大大方方的上台領獎,畢竟這個獎太不同凡響了。
好了,回到巨流河這本書。齊邦媛教授花了四年寫完這本書,由天下遠見出版社於 2009 年 7 月 7 日出版,一時洛陽紙貴,短短兩個多星期於 7 月 25 日即第一版第二次印行,我個人買到的就是這一版。
在本書 page 360 與 361 提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於 1965 年來台訪問,在台中中興大學也發表一場演講,由外文系齊邦媛老師擔任口譯,獲得在場的台大經濟系名經濟學家施建生教授的好評,認為是海耶克此行在台演獎翻譯得最精彩的一場。
隔幾天,看完這本書,我發了一個電子郵件給天下遠見出版社,提出以下兩點我的觀點 :
(1)
經濟學獎不是諾貝爾獎嫡系獎項,正名是 “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佛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提供獎金,委由諾貝爾獎基金會操作的獎項。
(2)
1968 年瑞典中央銀行才開始與諾貝爾奬基金會討論此獎項,次年 1969 年才由諾貝爾獎基金會首度頒發經濟學獎,而海耶克在 1974 年始獲得此獎項。所以巨流河 360 及 361頁不應提 1965 年在台中中興大學演講的海耶克博士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而應改為 “爾後於 1974 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我個人對以上兩點看法之所以如此確定是因為 1969 年我正好是東海大學經濟系大一學生,初進經濟系求學正好碰上諾貝爾獎基金會首度增加了經濟學獎奬項,印象特別深刻。
我非常佩服天下遠見出版社的工作效率,他們在隔天就回覆我的電子郵件,表示經過求證社方完全同意我的兩點看法,再版時會作適當修正。
後來我在書店看到再版的巨流河,此兩頁已修改正確了。

我的留言

Hanching Chung
學長最好再給更正式的名稱
何瑞賢
Hanching Chung 請說明何為 “更正式的名稱” ,謝謝!
Hanching Chung
我手機忘記copied. 請試Nobel economi cscs prize 搜索

我沒看他的另一則續給: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何瑞賢
Hanching Chung 您是指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正式名稱吧?我在給天下遠見出版社的電子郵件聲明第一點即提到它的正式名稱是 “瑞典中央銀行紀念 Alfred Nobel 經濟學獎”。

((風土懷思錄)) 之 50 補述:仍仍ㄥㄖ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正確名稱應為:
“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佛瑞德--諾貝爾經濟學獎”
此名稱在文中已強調兩次,名稱來源是因此獎項乃瑞典中央銀行於 1968 年為慶祝建行 300 年紀念而每年出資與諾貝爾其他獎項等額的獎金,委由諾貝爾基金會每年遴選得獎人,並與其他五個獎項一起頒獎。
謹此補充說明,也感恩 Hanching Chung 兄的關懷。

****
第三例:social sciences using natural experiments.

只轉英文資料而沒翻譯,表示仍不太懂,知識有限



10月11日下午10:21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 ‎People born late in the year have more years of education and higher incomes Additional years of education have Born in first quarter Born in fourth quarter positive effect on income. The figure uses data from Angrist and Krueger (1991). wetrton 12.8 13 tf sars 12.6 370 اد 360 12.4 350 12.2 1935 340 1936 1937 1938 Year of birth 1939 1935 1936 ©Johan Jarnestad/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1937 1938 Year of birth 1939‎ 」‎的圖像
How can we use a natural experiment – situations arising in real life that resemble randomised experiments – to examine whether additional years of education affect future income?
2021 economic sciences laureate Joshua Angrist and his colleague Alan Krueger (now deceased) showed how this could be done in a landmark article. In the US, children can leave school when they turn 16 or 17, depending on the state where they go to school. Because all children who are born in a particular calendar year start school on the same date, children who are born early in the year can leave school sooner than children born later in the year. When Angrist and Krueger compared people born in the first and fourth quarters of the year, they saw that the first group had, on average, spent less time in education. People born in the first quarter also had lower incomes than those born in the fourth quarter. As adults they thus had both less education and lower incomes than those born late in the year.
Because chance decides exactly when a person is born, Angrist and Krueger were able to use this natural experiment to establish a causal relationship showing that more education leads to higher earnings: the effect of an additional year of education on income was nine per cent. It was surprising that this effect was stronger tha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income, which amounted to seven per cent. If ambitious and intelligent people have both high levels of education and high incomes (regardless of education) the result should have been the opposite; the correlation should have been stronger than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The 2021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has been awarded with one half to David Card “for his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to labour economics” and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 Joshua D. Angrist and Guido W. Imbens “for their method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analysis of causal relationships.”
Learn more:
Press release: https://bit.ly/3hC6yn4
Popular information: https://bit.ly/3nAq1bH
Advanced information: https://bit.ly/3EnfuXk
10月11日下午10:15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未提供相片說明。
This year’s economic sciences laureates have shown that it is possible to answer questio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using natural experiments. The key is to use situations in which chance events or policy changes result in groups of people being treated differently, in a way that resembles clinical trials in medicine.
We can imagine a natural experiment as if it randomly divides individuals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is entitled to participate in a programm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is not. This year’s economic sciences laureates Joshua Angrist and Guido Imbens show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the programme by applying a two-step process (known as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s method). The first step investigates how the natural experiment affects the probability of programme participa¬tion. The second step then considers this probability when 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the actual pro¬gramme. Given a few assumptions, which Imbens and Angrist formulated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researchers can thus estimate the impact of the programme, even when there is no information about who was actually affected by the natural experiment. One important conclusion is that it is only possible to estimate the effect among the people who changed their behaviour as a result of the natural experiment. It is not possible to determine which individuals are included in this group, but we can determine its size. The effect for this group has been named the local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LATE.
Joshua Angrist and Guido Imbens thus showed exactly what conclusions about cause and effect can be drawn from natural experiments. Their analysis is also relevant for randomised experiments where we do not have complete control over who participates in the intervention, which is the case in almost all field experiments. The framework developed by Angrist and Imbens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by researchers who work with observational data. By clarifying the assumption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causal relationship, their framework has also increased the transparency – and thus credibility – of empirical research.
The 2021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has been awarded with one half to David Card “for his empirical contributions to labour economics” and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 Joshua D. Angrist and Guido W. Imbens “for their method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analysis of causal relationships.”
Learn more:
Press release: https://bit.ly/3hC6yn4
Popular information: https://bit.ly/3nAq1bH
Advanced information: https://bit.ly/3EnfuXk


Credibility Revolution--談今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對於經濟學界的巨大影響(包括對臺灣的經濟學界)
某方面來說,今年諾獎得主的影響力應該是近幾年來說最大的。過去幾年的獎,大多數都是頒給某個專門領域的高手,像是Duflo他們之於發展經濟學的田野實驗,Paul Milgrom之於拍賣,Oliver Hart之於契約理論,但這些對於95%的研究生,大概都沒什麼影響。
但今年的得主比較不一樣,因為他們的文章是我們這些經濟學徒耳熟能詳的,他們提出的研究方法,已經變成了經濟學實證研究的「新標準」。
相關不等於因果,人人都知道。在三位得獎者的研究之前,經濟學差不多還是停在「相關性」研究的階段。但因為社會科學的資料,多半是「觀察性」資料,不容易用實驗方法來取得「因果關係」的結果。這是出於早期不容易從事大規模的田野實驗,又或是許多問題無法妥善地進行人為的實驗(e.g.工業革命)。
幸運的是,三位研究者提出的各種「實證策略」,使得經濟學研究者得以在一定的「統計假設」下,對於觀察性資料,提出因果推論,甚至進一步計算出「究竟一個政策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也就是說,三位學者的研究,有助於經濟學者跨出早期卡在「相關不等於因果」的困境當中。
這三位研究者在實證方面的研究,幾乎定調了當代經濟學實證研究的方法論:大者舉凡工具變數(Instrumental Variables Approach)、差異中的差異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斷點迴歸設計(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配對法(Matching),小者包括了如何詮釋控制變數、該怎樣處理資料等等。
在理論層次上,三位研究者提出了一個計量經濟學的框架,可以去思考(跟計算)平均政策效果(Average Treatment Effects)等等要評估政策時需要的統計量。他們的框架在觀察性資料的計量模型中代入了「反事實(counterfactual)」的思考,這些東西在傳統的統計學上並不太著墨(其實Imbens跟數學家Rubin有很多合作)。這也使得計量經濟學與傳統的統計學有了相當程度的分離。
各位可能想不到的是,在臺灣,這樣的實證方式,早已經為主流。最早一批將這樣的研究方式帶回臺灣的經濟學家,就包含了臺大經濟系的林明仁教授等人,將這些新觀念利用課堂的機會帶給學生。
以我自己來說,我跟我的同儕都是上林明仁老師等人開設的「應用個體經濟學」的課程學到這些觀念。在課堂上不只學到觀念,也親自實作,進而學習這套實證研究的操作方式。這三個諾獎得主的研究,自然也大量出現在我們課堂的閱讀清單上。
臺大「應用個體經濟學」的課程名稱,老師剛回來開課時,早期還叫「勞動經濟學」,也反映在三位得主他們早期的重大貢獻,集中在「勞動經濟學」的議題上,包括了最低工資、參加越戰對終生收入的影響、政府提供的勞訓(training program)對就業的效果等等,多半圍繞在勞動經濟學的議題上。這些方法也被證明有重大的政策意義,因為他們利用實證資料得到的研究結果,時常與傳統的經濟學觀念下用「直覺」推理出的預測,有所差異(比方說最低工資的影響)。
在實際操作上,三位諾獎得主多半利用政府臨時的政策異動,作為一種「自然實驗」,並去思考如何利用這些自然實驗,來製造出工具變數、斷點或是時間差,進而可以得出因果關係的推論(Imbens相對比較理論一點)。
不過隨著這些「因果推論」方法的普及,並不只勞動經濟學,幾乎所有的經濟學門,現在於處理資料上,都必須去思考「內生性」、「遺漏變數」等議題,並且要想辦法利用不同的實證策略,來得到值得信賴的統計結果,這便是所謂的「Credibility Revolution」。
以我自己的研究為例,雖然我是研究臺灣經濟發展的,比較偏經濟史跟發展經濟學,但當我的論文宣稱「日治時期的商業銀行網絡對戰後臺灣經濟奇蹟有正面影響」,我就必須要處理「相關不等於因果」的問題,於是我選擇採用「工具變數法」,以日治時期商業銀行創辦人的住處當作工具變數,來去估算「日治時期的商業銀行網絡」究竟貢獻多少的戰後經濟成長。
這樣的方法論可以深入到臺灣經濟史的議題(美國的勞動經濟學與臺灣經濟史,坦白說離很遠),有賴於國內一批極為優秀的學者,一邊探討臺灣議題之餘,一邊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研究方法。
出於在方法論上的改進,我們可以對於國內各種重大政策的討論上,有更好的評估與測量,有了證據,下一步,我們才能討論到底什麼政策是比較好的。所以媒體朋友如果要訪問相關的領域,歡迎聯絡臺大教應用個體的教授們(e.g. 林明仁教授)。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