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岩佐嘉親(Iwasa Yoshichika)捐贈史前館太平洋南島民族文物

連柺杖都不留…日人岩佐嘉親收藏 全捐史前館

日本人岩佐嘉親五年來兩度捐贈南島文物給台灣史前館共兩萬多件,這支拐杖支撐他數十年,照樣捐到台灣。(記者黃明堂攝)
今年四月,台灣史前館副研究員林志興(左)到日本東京岩佐嘉親(右二)的家,接洽文物受贈事宜。(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記 者黃明堂/台東報導〕高齡九十二歲的日本人岩佐嘉親從沒來過台灣,卻將畢生走訪大洋洲收藏的南島文物全數捐給台灣史前館。五年前捐了兩萬多件,今年又捐四 千多件,虛弱身體拄著枴杖送帶走文物的史前館人員出門時,連枴杖都送了,這是他最後一件南島文物,也是半輩子的依靠,照樣捨得!
岩佐嘉親讀的是工業學校,卻熱中南島民族田野調查,從廿多歲就走訪南太平洋小島,半世紀內走過五十多次,並蒐集大量原住民文物,最後選全數回歸南島國度,台灣有史前文化博物館,亦是南島國家之一,他決定交給台灣典藏研究。
二 ○○八年,岩佐僅透過日本學者阪本勇的轉介,就完全信任台灣,把兩萬多件南島文物捐給史前館。長年在故宮擔任導覽志工的台灣麗嬰房董娘藍采如,去年原本僅 想以台灣人的身分,到岩佐家當面向他致敬致謝,岩佐竟請她代向史前館轉達二次捐贈意願,史前館今年四月再赴東京,帶回岩佐最後的四千三百廿一件文物,昨天 起以小型展展出少量文物。
藍采如說,岩佐因年事已高,幾乎全日臥床,客廳又小,但他特別起身坐著接待台灣訪客,氣若游絲,有時還坐不穩,但仍堅定表達要捐出全數收藏,這些可都是他的畢生心血,無條件奉送。講到此處,藍采如哽咽落淚。
岩佐的妻子說,這些都是丈夫一生的最愛,它們都不在了,他會很寂寞,但他更在意它們能受到好的照顧,因為知道第一批捐贈品受到典藏及展示,所以放心把僅留的都再捐出。
史前館長張善楠說,館方派副研究員林志興到東京岩佐家接收文物,全數打包載運後,岩佐拄著枴杖,送客人出家門,遞出枴杖說:「這支來自薩摩亞群島!」微笑送走畢生最愛。
******

 
岩佐嘉親(Iwasa Yoshichika)先生捐贈本館太平洋南島民族文物始末
文/林志興‧整理/黃國恩‧圖/史前館
岩佐嘉親先生事略

岩佐嘉親先生
  岩佐嘉親先生終其一生未曾到過台灣,本館所有人員與岩佐先生可謂素昧平生,對他的瞭解完全透過因研究原住民樹皮布文化而到館訪問之本勇(Sakamoto Isamu)教授(註)而認識。透過本教授之協助,本館才獲知岩佐先生的生平傳略。
  岩佐嘉親生於1922年7月21日(現年87歲),現居於日本東京都調布市。岩佐先生於1942 年自關西高等工業學校(現大阪工業大學)畢業,但是他十分醉心於文化事業,所以在1955年到1959年成為「瀨戶內海史蹟調查團」團員,更在1959年與信州大學鈴木教授等學人組織「1959 年波利尼西亞學術調查隊」。自該年之後,共進行過50 次以上太平洋地區的田野調查,並在各地收集民族學與考古學資料。他在1965年成立了「太平洋文化研究所」,並擔任所長迄今,熱心推動日本國民認識南太平洋文化,進行太平洋南島語族研究。除此之外,岩佐先生為了田野工作,不斷需要學習新的語言,也促使他寫了不少有關介紹南島語言的學習專書,並自行發行了太平洋研究所季刊(1989年9月創刊,持續到1993年12月,共 出刊了十三集)。
緣起
  岩佐先生早年因個人興趣,以獨自一人之力(類似台灣文史工作者角色)進行南太平洋諸島國的文化調查研究工作,並為此成立「太平洋文化研究所」,終其一生(50年以上)投入南島語言文化研究,也收藏許多南太平洋地區南島民族的標本與文物。近年有感年事已高,在本勇教授的引介之下,瞭解到本館積極推動南島文化研究之用心,並有完善的典藏空間及文物管理,因此決定將擁有的全數標本捐贈本館,做為典藏研究與展示用途。此舉開啟了本館首宗跨國捐贈之先例,而其收藏之文物與資料類項與數量之豐富,在我國博物館捐贈史上誠屬少見。
經過

教育部前杜部長致贈感謝狀予本勇教授。

林志興主任解說受贈文物。

記者會現場部分受贈文物之展示。
  本館在前年(2007)10月接獲本勇教授訊息,表示有日本文物收藏家願意捐出所藏有關太平洋南島民族樹皮布之文物給本館,原初以為只有十餘件而已。正巧本館於2007年12月3日至9日有日本行,由前館長浦忠成帶隊拜會典藏有台灣原住民文物之日本各大博物館,於是與本勇教授相約12月4日下午至「太平洋文化研究所」拜會岩佐嘉親先生。岩佐先生對浦前館長率隊親臨拜會至為感動,當下即表示願意將所有文物捐贈給史前館。不過,有鑒於自身年事已高,希望能在三個月內完成捐贈運輸之事,浦前館長擔心三個月太短,擔心張羅與準備不及,因此改相約以半年為期來完成此事。本館同仁當下即進行初步估算標本數量工作,以便擬定運輸計畫,因時間極為有限,當時粗估文物數量約在300至400件。浦前館長及隨行同仁意外獲得大量文物捐贈,都大為振奮,於是返台後,以最快的方式呈報教育部,請求資助完成本項計畫。在教育部鼎力支持下,於去年(2008)2月初透過本勇教授,本館向岩佐先生明確表達接受其捐贈,迅速完成博物館專業運輸招標作業,並與岩佐先生約定到府打包裝運日期。因經費有限,本館不便派人就近協助,因此懇請文物維護專家本勇教授就便擔任顧問輔導。
  岩佐先生不只捐出「太平洋文化研究所」所存文物及標本,更把家中及其他地方所有之文物標本及圖書資料全部捐出,經包裝後才發現文物不只400件而已,所有文物總共包裝成169箱(另有兩箱重要記錄資料及易碎文物,由本勇先生親自帶到本館)。為配合岩佐先生盡速運送心願,本館採取先包裝運送到館,再開箱清點的作業方式。本勇教授於包裝完成後先行通知本館,預估約有4000件文物,本館同仁獲得此訊息,簡直難以置信,卻又興奮無比。其後,2008年3月17日文物平安抵達本館,本館立即進行開箱清點事宜,全部清點作業歷時10天,於3月26日完成。經清點後,實際捐贈數量為:民族學文物2037件;自然史標本1962件,合計近4000件。然而上述數量,尚未包含1451件圖書、約10000件的郵票、2000多件的錢幣,以及岩佐先生五十年來相關調查研究之相關記錄卡及照片。
註:本勇教授為日本京都吉備大學文化資財維護教授,2004年曾任日本政府援助印尼海嘯後搶救泡水之地藉圖冊重要資料之專家代表。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南科分館籌備處主任、助理研究員)
▲TOP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