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芬伶(1955年-)教授的14歲,約1968~69。(昨天老曹看到《周芬伶精選集》 ,談起某次回母校評審小說獎的故事。............多虧周教授,讓東海更多元,更多曝光......)
她說:"十四歲到東海旅行,當時覺得好荒涼,沒想到會在這裏停留這麼久,教堂的玻璃窗似乎有神之光輝。"
我可能在1967~68 初次到東海。印象最深的,不是教堂,而是一位可能是生物系的男生,在校長室下方,邊走邊走向文理大道......究竟講些什,我忘了。也許在初高中碰到的大學"畢業生",都沒那樣年輕.....
也許,不會想到1971年我會考上東海。
(據說,取名"東海大學",董事會覺得可以,就用了,沒人去查日本已有同名的大學。也沒人像梁容若教授退休到"靜宜文理"教書,可以寫出"閒話靜宜".......)
今天記洪炎秋先生的雜文。在台大中文系的教授的介紹,但提"散文"十幾本,令人不敢領教。對一般讀者,教授的傳世作品應該不是論文,而是詩歌與散文或小說、戲劇。
很奇怪,當初將趙滋蕃與周芬伶合起來,一定有道理。我只抽樣翻翻《周芬伶精選集》 (九歌出版社, 2002年7月),就翻到她寫趙滋蕃的"一扇永部關閉的門" (頁169-174,趙老師交代他要繼續寫.....)。"閣樓上的女子",另我們老東海人為之一震 (雖然可能記80年代中期的人,感覺隔了"兩代'的校園人物.......)。接下來的寫鹿港、寫霧峰等地的"今人映古"城"".....
我初讀她的文章是某報副刊的校園巡禮系列,第一站由她寫昔日東海公車終點站的小候車地方。那兒也有我們一些美好的回憶 (1971-75)。如今,可能"好幾年"都過去了。
趙滋蕃 (1924-1986)《談文論藝》
大師生於閩南漳州龍溪,他最後十年定居台灣,與故鄉僅一水之隔。他曾居美三十載,久違鄉音。抵台後,最愉快的事情,莫如能聽到鄉音,特別是鄰婦用閩南語罵小孩,他聽到這種粗話俚語,認為可媲美天籟,列為來台後之二十四件“不亦快哉”之一(“來台後二十四快事”刊林著無所不談合集655頁)。另有一件“快事”;“可在早晨一面喝咖啡,一面看‘中副’文壽的方塊文章,好像咖啡裏多放了一塊糖。不亦快哉!”(按:文壽為趙滋蕃筆名,趙滋蕃曾任東海大學中文系主任,為“信義堂”會友,惜趙滋蕃早逝,沒有看到大師讚美他的方塊文章。)hc此案語年代錯誤。
--略誌林語堂大師誕生一百廿周年及逝世卅九周年感懷(上)
(這首詩約寫於唐宣宗大中八年(八五四)。大中六年(八五二),柳仲郢調任梓州刺史、東川節度使,辟商隱為節度幕書記。幾年中,李商隱都待在梓州,和著名僧人楚公、知玄等多有來往。......)首聯「舍生求道有前蹤,乞腦剜身結願重」含意深曲。「舍生求道」,也是舍「身」求道,因為下文有「乞腦」、「剜身」兩個佛經典實,也就是所謂「前蹤」(前人的行跡)。「乞腦」出《因果經》:「菩薩昔以頭目髓腦施於人,為求無上正真之道。」「乞」是人乞我施的意思。「剜身」出《菩薩本行經》:「佛言我昔於閻浮提作國王,剜身出肉,深如大錢,以蘇(酥)油灌中作千燈柱,語婆羅門,請說經法,求無上道。」為了求無上的佛道,釋迦牟尼前生曾施人以頭目髓腦,曾在身上挖一個洞用來點長明燈。所以在「乞腦剜身」下面接了三個字──「結願重」。這明是在讚美「前」人之「蹤」(佛菩薩的獻身精神),而暗裡卻寄寓了作者不只一次向往佛教理想的一種「情結」或「願」結。僧佛為了一種信仰捨身發大慈悲,李商隱也曾為了一種人格價值或愛情追求而「春蠶到死」、「蠟炬成灰」,此間或有相似相通之處。詩開頭這樣寫,既有用佛家犧牲精神自我安慰與激勵的意思,也表現了一種對自己白白受盡折磨的自嘲自悔之情。與其無理想而在仕途吃苦頭,不如有信仰為理想而捨身,皈依佛門。
頷聯「大去便應欺粟顆,小來兼可隱針鋒」,緊承上聯講佛理、佛法的廣大精深。「欺」本有虛誇的意思,這裡是指擴展開來。佛法從廣大說,無所不包,像一粒粟米顆中可以容納大千世界,這就是《維摩經》中所講的「芥子納須彌(也譯妙高山)」;佛法從細微說,無所不入,像《維摩經》說的,五光十色的無量世界輕如棗葉,可用一個針鋒挑起來,或者如《大般涅槃經》所說:「諸佛八身姝(殊?)大,所坐之處如一針鋒,多眾圍繞,不相障礙。」不管多大的世界、多少佛眾,針鋒之微可以容得下,這也就是「須彌納芥子」。佛法如此神奇,所以一般人難以理解、難以接受,這須得有一個修煉的過程。頸聯進而講修煉問題:「蚌胎未滿思新桂,琥珀初成憶舊松。」珍珠是在蚌胎裡逐漸長成的,據《呂氏春秋》云,月是陰精,月滿圓則蚌蛤實(珍珠隨之增長),月雲缺則蚌蛤虛。當陸虛的時候當然希望新月再生、再長、再圓。古人習慣上以「桂」或「桂華」代月亮,所以在「蚌胎未滿」時要「思新桂」。「思新桂」是對未來的一種追求,追求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需要經過長期艱苦的修煉。而在修煉取得初成的時候,不能忘了幼稚或蒙昧時期的淺薄嫩弱。《博物志.仙傳》上說:「松脂淪地中,千年化為茯苓,千年化為琥珀。」經數千年地殼變遷成為珍異的琥珀,不能忘了它前世是松脂。詩裡說「琥珀初成憶舊松」,便是以實例說明上面的道理。本聯的大意,簡言之,就是此生有所遺憾,要修來生;現世修煉有成,要記住前世。這樣便提出了修「三世」的問題,而修「三世」關鍵又在於修今生、修現世。要修好現世,就要相信佛理。
貝多:樹名。古印度多用其葉書寫佛經。故藉指佛經。真實語:《法華經》:“如所說者,皆是真實。”
"貝"是佛經的一種.所謂"貝葉經"然
記得先師趙滋蕃教授曾倡導一種「不求甚解的人生觀照態度」,主張對「痛苦的人生」,永懷「感激與謝意」,因為「瞭解和關切,纔 使生命和世界顯得有意義。」他曾以五種學問,妙喻人生的不同階段 。他說:「 人到了二十歲,進入『美學階段』;到了三十歲,進入 『文學階段』;到了四十歲,進入『經濟學階段』;到了五十歲 ,進入『哲學階段』;到了六十歲,則進入『神學階段』。」
pdf東海大學中文系之邀,擔任中文研究所客座教授,兼中文系 ...
tao.wordpedia.com/pdf_down.aspx?filename...47...
周芬伶第一本散文集《絕美》的代序中,趙滋蕃以「天真冠冕諸德目」讚美她,說她 ... 周芬伶研究所畢業,任職東海大學講師,兼職台灣日報編輯工作,其作品開始發表於各 ..
1924-86
趙滋蕃先生,一九二四年生於德國漢堡,十四歲,抗戰軍興,隨同父親回到中國才開始學習中文,一九五三年,以其在香港的血淚奮鬥體驗,寫成長篇處女著作──《半下流社會》,甫推出即受到廣大讀者們的喜愛。
居港期間歷任香港亞洲出版社編輯兼亞洲畫報主編,所著《重生島》揭露香港政府對特定份子施以虐待的不仁道行為,得罪英國殖民地政府,被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一九六四年九月,回台定居,以文壽為筆名擔任中央副刊主筆,撰寫短文小品與專欄,論述精闢中肯,見地深遠,筆力犀利,與其在香港時報所闢「趙滋蕃專欄」相互輝映,深受各方人士欣賞,已故幽默大師林語堂博士曾言:「清晨閱報,讀文壽的方塊,不亦快哉」。同年起,先後任教於淡江文理學院、政工幹部學校及私立文化大學。一九八一年三月,專任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教授,兼任中國文學系主任,後任所長,一九八六年三月十四日,病逝於任內,享年六十二歲。
生平興趣廣泛,涉獵多方,撰述範疇涵蓋哲學、美學、文學專論、文藝論評、雜文、新聞文學、科幻小說、長篇、中篇、短篇小說,以及長詩篇等方面,對中國現代文學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半下流社會》是後來「眷村文學」師法典範;《月亮上看地球》是中國現代科技小說之始;而應蔣經國先生之邀所撰的《十大建設速寫》則開啟了「工程文學」的新頁。與索忍尼辛背景相似,趙滋蕃也是數學家出身,卻以文學對抗極權與暴力,因此被譽為中國的索忍尼辛。
一九五六年獲頒第一屆青年獎章,一九七八以《子午線上》獲中國文藝小說獎章與第一屆中山文藝獎。一九七九年以《十大建設速寫》獲第五屆國家文藝獎(新聞文學作品)。
除了《半下流社會》、《重生島》、《子午線上》、《十大建設速寫》外,另著有《半上流社會》、《海笑》、《荊棘火》、《蜜月》、《天官賜福》、《烽火一江山》、《默默遙情》、《趙滋蕃短篇小說集》、《飛碟征空》、《太空歷險記》、《月亮上看地球》、《旋風交響曲》、《藝文短笛》、《文壽雜文選》、《談文論藝》(三民、1969)《人間小品》、《生命的銳氣》、《文學與藝術》、《長話短說集》、《永恆的祈禱》、《擊劍集》、《人間情趣》、《神秘金三角風雲──中視泰北之行》、《寒夜遐思》、《流浪漢哲學》、《文學與美學》、《歷代名人書扎》、《寒山的時代精神》、《夏天的書》、《趙滋蕃自選集》、《論文論藝》、《生活大師》、《情趣大師》、《風格大師》、《靈魂大師》、《創作大師》、《現代大師》、《遊戲大師》、《自由大師》、《文學原理》、《作家談寫作》、《小說論》。其中《半下流社會》曾改拍成同名電影,《天官賜福》則改拍成電影《三狼奇案》,獲八項金馬獎提名。
一生著作總計四十六部,其中二十八部作品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一九八二年《作家談寫作》出版,後為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採用為參考書籍。一九八八年,遺作《文學原理》出版,後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國立台東師範學院語文教學系與兒童文學研究所、香港浸信會大學中文系採用為教學及參考書籍。
趙滋藩(1924—1986),原名資藩,筆名文壽。原籍湖南益陽,1924年2月26日在德國漢堡出生。抗戰初期,返回中國大陸,先後在益陽縣的豫章小學、信義中學畢業。1939年,入信義會受洗。1943年,入讀湖南大學數理系數學組;參加青年軍遠征歸來後,改念經濟系。1950年來港,初期生活艱苦,曾居於於石塘咀天臺、筲箕灣樓梯間、在調景嶺捉過蝨子;也做過敲石子的散工、扛麵粉的腳夫。1953年,出版長篇小說《半下流社會》,頗受矚目,其後更獲改編成電影。在港期間,曾任亞洲出版社編輯、信義會聯合出版部編輯、亞洲出版社總編輯兼《亞洲畫報》主編。
1964年赴台定居,擔任《中央日報》主筆,以「文壽」筆名為中央副刊撰寫專欄。同年,於淡江文理學院任教,後來轉職至政工幹部學校及私立文化大學。1978年,以《子午線上》獲中國文藝協會小說獎章、第一屆中山文藝獎。1979年,以《十大建設速寫》獲第五屆國家文藝獎。1971 年,首度中風。1980年,在私立東海大學專任中國文學研究所教授,兼及中國文學系主任,旋又兼長所務。因教務繁重,後來辭退《中央日報》主筆一職。1980至1982年間,在《香港時報》撰寫「趙滋藩專欄」。1986年3月15日,因腦中風離世。
參考資料
- 左海倫《灼灼風骨一宏才──懷念趙滋藩先生》(上),《幼獅文藝》第425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5月。
- 左海倫《灼灼風骨一宏才──懷念趙滋藩先生》(下),《幼獅文藝》第426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6月。
- 呂天行〈趙滋藩先生事略〉,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十五輯,臺北:龍文出版社、國史館,1996。
- 張瑞芬〈趙滋藩的文學創作及其時代意義〉,《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灣當代文學論集》,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006
趙滋蕃的文學創作及其時代意義 - 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全球 ...
www.cohss.fcu.edu.tw/wSite/.../f1378101201250.pdf0-六0年代文本的此時,趙滋蕃的文學創作與時代意義,值得全面鉤沈與評估。 本文主要 .... 八0年代初,趙滋蕃任東海大學中文系主任及中文所所長,在批. 評理論、 ..
- 趙滋藩〈關於我自己〉,《趙滋藩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5。
- 鄭傑光〈為風暴見證的靈魂──趙滋藩﹝文壽﹞與其作品〉 ,《中華文藝》第八卷5期,1975。
- 〈趙滋藩〉,劉以鬯主編《香港文學作家傳略》,香港:市政局公共圖書館,1996。
《杏壇飄香》
我所遇到的好老師
江湖不負初來人
——憶恩師趙滋蕃
增上六班 賴素媚
人生學習過程中,在在不離師長引導,小至生活常規,大到生命抉擇,師長就像船上的掌舵者,指引方向,也像高塔明燈,照亮前程。師恩浩瀚,如何用三言兩語道盡?
《我所遇到的好老師》單元,本期由賴師姐追憶其恩師趙滋蕃一文,作為拋磚引玉。文筆婉約,其情感人,尤其是大學四年隨學老師身旁的點點滴滴,情景生動躍然紙上。在現今師生之誼日益澆薄之際,更顯得難能可貴。祈願本文能感得更多同修憶念師長之恩,也歡迎不吝賜稿。
大度山上秋風蕭瑟,重返校園再看相思樹,青春歲月雖已遠颺,感恩的心依舊滿懷。趙師滋蕃於民國七十五年三月謝世,但他「老兵不死」的精神在許多學生心中、筆下時常靈跳活現。
東海四年時光,文學熱情因趙老師而引爆,人生也因此而有意義。老師不是老學究,他常形容自己是「開口常笑的胖子」,滿腹學問,長保赤子之情。湖南大學數學系畢業,卻當上中文系主任,精確的頭腦媲美精準的電算機,發生事情,從不自尋煩惱,抽絲剝繭一番,問題迎刃而解。趙老師常說:「人過中年,忙碌而不緊張的生活,是健康長壽的一半秘密;真正懂得開心,不找冤枉麻煩,是健康長壽的另一半秘密。懂得尋開心的人,就真懂得以出世的修養,幹入世的事業。」
老師如此,弟子八九不離十,四年來悠游學海,笑口常開。趙師叫我「小徒弟」,蒙他不棄,數年來受教庭下,回想當時,除了課堂上得到的教授外,收穫最豐的反倒是老師於飯後的「圓桌會談」了。
圓桌會談 文學宴饗
餐桌上少見海陸大燴,有的是學生餐廳買來的簡餐,或者學生笨手笨腳做成的焦黑「非洲飯」,老師永遠來者不拒,有什麼吃什麼,可也從沒瘦過。飯桌邊,天文地理,文學文藝,老師那顆超大型的頭腦裡,裝滿挖掘不完的寶礦,他是生活大師、遊戲大師、情趣大師,更是創造大師。當時的我,二十出頭,熱情有餘、智慧不足,在眾師兄、師姐身旁,我常聽得滿天烏雲,卻又常問些蠢問題,老師疼我,他鼓勵我:「寫文章和做人一樣,美要美得有靈氣,醜要醜得的有個性。」
也許是我的醜個性配上老師的胃口,一對老少自然形成良好的默契。老師患有高血壓,身邊需有弟子隨侍,許多兄姐有研究、論文要做,或已出社會工作,我是小徒弟得天獨厚,每有空堂便在老師身旁,上課寫筆記,下課我將所聞所見記在心中,每有雋永言詞,常叫我吟哦再三,高興好幾天。
回想起來,何其幸運,當時校園流行「大學由你玩四年」,眼見大部份同學虛擲時光,而我能入趙師門下,親炙大師風範,過的是古代私塾日子,不負青春、不負此生!
老師一口湖南國語,上課時常令同學一頭霧水;奇怪的是,我這個台灣鄉下孩子,卻和那口湖南腔十分投緣,聽了就知道老師之意,上課時我便擔任隨堂「翻譯」,也因此,上課時我要比其他人用心,下了課有疑問就近請教。那段日子,我就像個海綿,在文學、文化、文藝的大海中,拼命吸取薈萃菁華。
包容天真 師恩浩瀚
父母親也認為我能得此明師教誨,真是三生有幸,常提醒我不要「人在福中不知福」,所以家雖住在學校附近,我卻選擇了住校。過年過節,我回家報個到,雙親擔心老師隻身在校生活不便,常常又叫我回校。有一年,我和另一位也住台中的師兄,兩人陪著老師過年,偌大的校園,只剩下這麼一家亮著燈火,大度山上狂風怒吼,屋內我們聽著老師講述文學與創作。從初一到初五,老師更指定書目要我們看,當眾人陶醉於吃喝玩樂時,我在學海中也玩得不亦樂乎。那年的景象歷歷在目,猶記老師形容當時是:「三大閒人過新年」。
老師曾告訴我:「江湖不負初來人!初來人要懂得欣賞寂寞,珍惜天真。」當時老師是文壇重量級作家,著有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半下流社會」、「半上流社會」、「重生島」、「子午線上」、「海笑」,以及中、短篇小說、戲劇、文學批評、散文等,並曾擔任中央日報主筆,其小品短文非常受歡迎。
在老師身邊,我是「初來人」,他包容我幼稚、無知,同時他也包容所有的同學,他期待我們長大,期待我們接下文壇棒子。師門中,有幾位已在文壇中站穩腳跟,而我這個老師口中的小徒弟,在報社從記者當到編輯,沒有接下老師的棒子,但是老師的恩澤永銘於心,筆墨何能形容於萬一?
微笑哲學 勇者畫像
有次飯後,老師訴說人生歷史,提及三次不死因緣:「常德會戰巷戰七天必死而未死;衡陽會戰被困二十八天必死而未死;高血壓發作,上升到二八○,住進台大醫院,又是一次必死而未死。」說完,還撩起褲管讓我們看腳上槍彈痕跡。老師用生命告訴我們:「只有勇者,才能用微笑燒乾自個兒的眼淚。也只有勇氣,才能用微笑平衡非理性的衝動與本能的欲望。所以在人生的苦樂二重奏中,微笑是真幸福的象徵,是幸福之道的指標。笑一笑,百年春夢,夢事秋毫!」
老師用微笑度過苦難的少年時光,一九二四年生於德國柏林,二次大戰時,隻身返回中國,又用微笑支撐過對日抗戰,香港調景嶺的日子勒緊褲袋,三餐不濟,作過挑麵粉的腳夫、挑石子的小工、礦工、小販,曾以六百分滿分通過數學教師筆試,卻以不諳廣東話而在口試中遭淘汰。近代史上,中國人曾受的苦,他一樣也沒少過。但是老師永遠是笑口常開,筆下縱有喜怒哀樂,可是他抱持的是「莫為死者流淚,請為生者悲哀。」
老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宿舍後方自然生成的蕃薯葉,有人探聽到可以治療高血壓,學生們七手八腳,一週榨幾次汁請老師喝,我們知道它不好喝,但是老師好開心,他並命此汁為「翡翠露」,名字一冠,身價彷如百倍,每當學生榨汁後,便恭請老師飲用翡翠露。至今想來,淚眼盈眶,感謝老師陪我們玩,容忍弟子胡鬧。
念茲在茲 文學原理
最難忘,就是老師到晚上體力不支,一群弟子常圍繞床邊受教,有師兄形容:「彷彿在聽取遺言。」實情也是如此,老師用生命教導我們,病老苦,人之常情,但切莫浪費時光。
老師後來也就是因為腦溢血,腦幹栓塞不治。老師拼著命教授,他曾幾次從鬼門關中逃出,知道生命的無常與無情,所以即使累了、病了,也不放棄教學。雖然老師過世,來不及交待遺言,可是他在床邊已說過好多、好多……。
老師亡故後,留有未完心願,就是要完成一部屬於中國人的《文學原理》,師門兄弟萬般愁悵、一肚熱淚,嘗試整理遺作。老師自七十一年起,帶著全身病痛動手著述,「論隱喻」、「論象徵」、「論反諷」、「形象與意象」許多篇章早已完成,而他著手「緒論」時,已為眼疾所苦,只能見黃綠二色。老師去得匆匆,學生們只能在殘亂的手稿中,反覆討論推敲,憑著對老師文學理念的了解,來推想他的著書計畫,並分頭騰寫整理課堂筆記,尋找梗概,裁枝汰葉後,彙編趙師生前念茲在茲的《文學原理》。
光風霽月 淡泊一生
趙師一生光風霽月,他曾說:「藝術家本是大口徑的人物。不求殊榮,也無顯辱;不求名利,因而自甘淡泊。」七十五年逝於東海大學系主任任內,宿舍內幾張木桌椅,除了書本,別無長物。
隨學多年,常聽老師引用康德墓誌銘:「在我頭上者,群星宇宙;在我心中者,道德的律則。」老師歷經生活風塵,沒有留下隻字片語,就驟然歸去,但是他一身傲骨,滿腔熱情,永誌在門生故舊心靈深處,康德的墓誌銘,他擔當得起!
*****
周芬伶(1955年9月11日- ),散文家、小說家。周芬伶,屏東縣潮州鎮人。政大中文系、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現任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著作
*散文
《絕美》 前衛出版社 1985年9月
《熱眼看人生》 聯經出版公司 1987年6月
《花房之歌》 九歌出版社 1989年2月
《閣樓上的女子》 九歌出版社 1992年2月
《百合雲梯》 陜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
《辨公室情報》 方智出版社 1993年3月
《女阿甘正傳》 健行文化出版公司 1996年6月
《熱夜》 遠流出版公司 1996年10月
《戀物人語》 九歌出版社 2000年10月
《汝色》 二魚文化公司 2002年4月
《周芬伶精選集》 九歌出版社 2002年7月
《豔遇才子書──四大古典小說中的絕妙好辭》 麥田出版公司 2003年11月
《仙人掌女人收藏書》 麥田出版公司 2006年7月
《母系銀河》 印刻出版公司 2005年4月
《紫蓮之歌》 九歌出版社 2006年10月《青春一條街》2009《蘭花辭》2010
《雜種》2011
《散文課》2013
*小說
《醜醜》 九歌出版社 1991年11月
《藍裙子上的星星》 皇冠文學出版公司 1992年1月
《人生.難題與夢》 黎明文化公司 1992年8月
《妹妹向左轉》 遠流出版公司 1996年10月
《世界是薔薇的》 麥田出版公司 2002年4月
《影子情人》 二魚文化公司 2003年9月
《浪子駭女》 二魚文化公司 2003年9月
《粉紅樓窗》 印刻出版公司 2006年9月
*論述
《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 元尊文化公司 1999年2月
《探索西遊記與鏡花緣》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6年2月
《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 麥田出版公司 2006年12月
《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 印刻出版公司 2007年3月
*傳記
《憤怒的白鴿──走過臺灣百年歷史的女性》 元尊文化公司 1998年6月
《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 麥田出版公司 2005年9月
* 兒童文學
《小華麗在華麗小鎮》 皇冠出版社 1993年5月
獲獎
1982年以〈傳熱〉獲 聯合報散文獎
1997年獲 吳魯芹散文獎
1998年入選九歌版台灣戰後《散文二十家》
評價
〈周芬伶散文綜論〉李癸雲:
周芬伶從不明言欲改寫女人的存在樣貌,甚或搶奪文字的主宰權。寫作是一種快樂的事,寫作讓人感覺有力量,最要緊的是,寫作讓她更貼近自己,她以文字來構築一個角落,檢視傷口,照亮陰影,並與外界保持完美的距離,可以介入,可以抽離。那小小的點是「炙熱的」,熱情柔軟的心包覆著寫作的角落,讓周芬伶的文字即使冷澄如玻璃,也是出於高溫的吹塑。
《絕美》,趙滋蕃先生說她是「天真、清新和美」
《花房之歌》,吳鳴指出這些作品是「透明的自傳散文」,因為全書佈滿她的家人朋友,並說她試圖「構築一理性清明兼具浪漫情懷之世界」
《閣樓上的女子》,周芬伶認為自己關注生命的角度和寫作手法開始轉變,張春榮看到的卻是「她一貫綿密細緻的感喟與錦心繡口的文字風格。」
《熱夜》,深刻展現了女性自覺的過程,文字也交錯在現實與想像間,陳芳明說:「我在深夜閱讀周芬伶,愛極她的寒冷與清澈。在她想像的寓言世界,我如履薄冰,如臨冷鏡。讀她,也在讀我。」
《戀物人語》,張瑞芬:「中年周芬伶,敘事與抒情渾然無間的融合,以文學靈心與秀發的才氣,構築了一個世紀末散文的回憶之屋,想像之城」
對於熟悉她的讀者而言,古怪複雜的家世,小祖母、眾姊妹,身繫囹圄的弟弟,在前幾本散文集「絕美」、「花房之歌」、「閣樓上的女子」裡已陰慘慘奠下了基調,一種華麗與蒼涼直追張愛玲。但細看她的作品,很快就知道複雜的只是表象世界與真實人生,真正撼動人的是作者天真明朗熱情如兒童的本質。
世界上寫散文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從來也不曾天真過的老人,像魯迅、周作人,一種就是從來不會老去的兒童,如徐志摩、琦君、豐子愷。而周芬伶無疑是後者,浮世百態,於她眼中只是可喜可親,無半點虛矯浮妄。如其師趙滋蕃先生屢屢標舉的「天真冠冕一切德行」,藝術家,本是善於使用孩童之眼觀察世物的人,既少機心,又無成見,周芬伶的文字風格即是如此,從不炫學賣弄,自恃老成,天真無廢話,廢話不天真,這使得她向來不能歸類於中文系所出身的閨秀一派(至少是不典型的)。
周芬伶創作散文二十年,自其作品觀之,純真與逸蕩的賦性兼融,精約與繁複的形質交映。她寬解人生糾葛,洞識情根,表裡瑩徹。周芬伶的散文成就在:描寫遭遇的甜美、苦痛、輾轉、怔忡時,能黏著深入,也能疾轉蕩開,看只是自家的細節,卻正是千萬人在同一戲台上搬演的搏命大事。
散文作品量少質精,在當今文壇宣傳當道簽名會滿天飛,人人急於創造銷售佳績的情況下,她仍然只是「天真、誠實、沈默」的沈靜(前筆名)。善於寫物狀人,分韻分題的獨特手法展現了她絕佳的鎔裁功力,善於描繪沈靜而絕美的生命情調,可喜又可驚的今生緣會,既深情又天真,既柔媚又英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