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事】來台法國哲學家:網路讓理想國變得可能
法國在台協會邀請法國哲學家龔德正(Gérard Wormser)來台交流,《新新聞》抓緊機會專訪,請龔德正談談他的「烏托邦2.0」理論:數位時代裡,人透過這些工具變成「更主動的公民」。
新科技的發展降低了人們參與政治的門檻,在「烏托邦2.0」之下,龔德正又是怎麼看台灣太陽花運動後,成為熱門議題的「參與式民主」,還有全球普遍對代議政治真能實現民主的質疑?(詳全文:goo.gl/JaZ0Xh)
法國在台協會邀請法國哲學家龔德正(Gérard Wormser)來台交流,《新新聞》抓緊機會專訪,請龔德正談談他的「烏托邦2.0」理論:數位時代裡,人透過這些工具變成「更主動的公民」。
新科技的發展降低了人們參與政治的門檻,在「烏托邦2.0」之下,龔德正又是怎麼看台灣太陽花運動後,成為熱門議題的「參與式民主」,還有全球普遍對代議政治真能實現民主的質疑?(詳全文:goo.gl/JaZ0Xh)
數位科技威脅的是代議士還是寡頭菁英?
網路除了普及發話工具外,還拆除了說話人和聆聽者的距離,現在任何人都可能透過鍵盤嘶喊,法國哲學家龔德正來台和大家一起思考,猶如「政治仲介」的代議士,在「政治直銷」時代會繼續存在還是消失。
李又如
二〇〇九年,巴西的選舉法通過讓各政黨使用社群網站募集競選經費、並使用網路辯論,除了候選人有相關權利義務以外,民眾在網路上自發的監督計畫受到重視,且更加蓬勃。
選民得以在Youtube上向候選人提出問題,民眾甚至透過網路監督候選人違法的政治宣傳或買票行為,檢舉數量超過八百件。當選的政治人物也有相關機制持續受到監督,民眾也在網路上討論對公共政策的想像。
工具下放讓公民得以更主動
網路成了揭權打弊的工具,一〇年,法國的新興媒體「Mediapart」揭發了總統薩柯奇收受政治獻金的醜聞,一連串詳細的內幕報導,讓各家媒體跟進。這群新媒體的創辦人來自法國的最大報紙《世界報》(Le Monde),由於傳統紙媒的經營成本高,政治人物、企業界得以藉廣告來控制媒體,他們選擇經營門檻低、傳播速度快、範圍又廣的網路媒介,扭轉了媒體與霸權的關係。
同年,維基解密(Wikileak)公布了二十多萬份美國外交電報,從此聲名大噪。而一三年,美國中情局(CIA)職員史諾登,向媒體披露有關政府的監聽計畫,揭示了每一個人可能都遭到監控的可怕事實。史諾登隨即遭到美國政府通緝,目前仍在俄羅斯的政治庇護底下。
一四年,網路科技在台灣社會運動運用於太陽花運動期間達到最大值,國內也出現了如巴西那樣透過檢視、監督候選人的工具,並持續遍地開花中。
新科技的發展降低了人們參與政治的門檻。如《烏托邦》的作者湯瑪斯(Thomas More)在當年英國印刷術蓬勃後,於相對進步、經濟卻愈發貧窮社會背景底下,提出了對「理想國」的種種想像。受法國在台協會邀請來台交流的法國哲學家龔德正(Gérard Wormser)認為,數位科技有助於烏托邦的實踐。
「湯瑪斯在烏托邦的想像中,強調人應該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能改造現實生活的重要依據。」這也是龔德正的「烏托邦2.0」理論中重要的前提:數位時代裡,人透過這些工具變成「更主動的公民」。
打破菁英政治的狀況
資訊科技讓人的溝通成本降低,我們在網路上寫部落格、在社群網站上交流資訊,當每一個人都是製作者、傳播者,成為了一股促進傳統政治改變的動能,這似乎是對抗全球霸權的唯一方法。
太陽花運動時,參與式民主的實踐成為熱議的話題。隨著更多的腐敗被揭示,代議政治在全球都受到挑戰。但龔德正認為,真正的問題,不是讓代議政治轉變成參與式民主,而是打破「菁英政治」的狀況。
他提到,受教育的人口不斷提升,民眾有了思辨、參與討論的能力,加上網路科技的輔助,正促進了政治參與,「社會的改變比制度改變更優先,人們透過網路主動地討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想像,不是單單改變制度就能夠促成的。」
政治人物也面臨許多挑戰。其一,由於網路的監督,政治人物必須時時刻刻讓自己受歡迎,幾乎變成勝選的唯一條件。再來,網路的討論空間完全沒有界線,就算你不是該地區的選民,仍有可能影響彼此的投票意向,例如中國的政治人物可能影響歐洲的政治人物聲望,無論是提升或是貶低,政治不再只是單一地區的事務。
而面對愈加公開的資訊環境,政治人物的一言一行不但攤在陽光下,且完整被記錄起來,「這讓政府被迫去實踐他們的承諾,數位民主不是代議政治的危機,而是一種對政治人物的壓力。」
但網路真的無所不能嗎?是不是有被政府奪去反之操控的可能?網路科技是否排除了某些不擅使用者,形成新的階級?網路上參與的品質,足夠真正取代傳統政治嗎?如同〇八年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取消面對面的市民參與會議,一舉擊垮了持續六年的參與式預算。
數位科技不是唯一的解答
龔德正認為,數位科技是一種工具,但不會是唯一的解答。而烏托邦做為一個不存在的理想國,真正重要的是讓它實踐的過程:如何找到實現所有人參與的機制、如何讓每個人都成為數位社會中主動的公民,才是一百多年來人們對於烏托邦「追尋」的真正意義。
「重要的是覺醒。」龔德正不斷強調公民的主動參與,唯有如此,才能打破傳統的擁權者在資訊、政治上的壟斷,「權力反被奪走、政府想要監控人民,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情。成為主動的公民,我們才能奪回控制權,控制那些想要控制我們的人。」龔德正提到,「我們需要更多的亞桑奇、更多的史諾登、更多人主動參與在政治的討論中。」
選民得以在Youtube上向候選人提出問題,民眾甚至透過網路監督候選人違法的政治宣傳或買票行為,檢舉數量超過八百件。當選的政治人物也有相關機制持續受到監督,民眾也在網路上討論對公共政策的想像。
工具下放讓公民得以更主動
網路成了揭權打弊的工具,一〇年,法國的新興媒體「Mediapart」揭發了總統薩柯奇收受政治獻金的醜聞,一連串詳細的內幕報導,讓各家媒體跟進。這群新媒體的創辦人來自法國的最大報紙《世界報》(Le Monde),由於傳統紙媒的經營成本高,政治人物、企業界得以藉廣告來控制媒體,他們選擇經營門檻低、傳播速度快、範圍又廣的網路媒介,扭轉了媒體與霸權的關係。
同年,維基解密(Wikileak)公布了二十多萬份美國外交電報,從此聲名大噪。而一三年,美國中情局(CIA)職員史諾登,向媒體披露有關政府的監聽計畫,揭示了每一個人可能都遭到監控的可怕事實。史諾登隨即遭到美國政府通緝,目前仍在俄羅斯的政治庇護底下。
一四年,網路科技在台灣社會運動運用於太陽花運動期間達到最大值,國內也出現了如巴西那樣透過檢視、監督候選人的工具,並持續遍地開花中。
新科技的發展降低了人們參與政治的門檻。如《烏托邦》的作者湯瑪斯(Thomas More)在當年英國印刷術蓬勃後,於相對進步、經濟卻愈發貧窮社會背景底下,提出了對「理想國」的種種想像。受法國在台協會邀請來台交流的法國哲學家龔德正(Gérard Wormser)認為,數位科技有助於烏托邦的實踐。
「湯瑪斯在烏托邦的想像中,強調人應該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能改造現實生活的重要依據。」這也是龔德正的「烏托邦2.0」理論中重要的前提:數位時代裡,人透過這些工具變成「更主動的公民」。
打破菁英政治的狀況
資訊科技讓人的溝通成本降低,我們在網路上寫部落格、在社群網站上交流資訊,當每一個人都是製作者、傳播者,成為了一股促進傳統政治改變的動能,這似乎是對抗全球霸權的唯一方法。
太陽花運動時,參與式民主的實踐成為熱議的話題。隨著更多的腐敗被揭示,代議政治在全球都受到挑戰。但龔德正認為,真正的問題,不是讓代議政治轉變成參與式民主,而是打破「菁英政治」的狀況。
他提到,受教育的人口不斷提升,民眾有了思辨、參與討論的能力,加上網路科技的輔助,正促進了政治參與,「社會的改變比制度改變更優先,人們透過網路主動地討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想像,不是單單改變制度就能夠促成的。」
政治人物也面臨許多挑戰。其一,由於網路的監督,政治人物必須時時刻刻讓自己受歡迎,幾乎變成勝選的唯一條件。再來,網路的討論空間完全沒有界線,就算你不是該地區的選民,仍有可能影響彼此的投票意向,例如中國的政治人物可能影響歐洲的政治人物聲望,無論是提升或是貶低,政治不再只是單一地區的事務。
而面對愈加公開的資訊環境,政治人物的一言一行不但攤在陽光下,且完整被記錄起來,「這讓政府被迫去實踐他們的承諾,數位民主不是代議政治的危機,而是一種對政治人物的壓力。」
但網路真的無所不能嗎?是不是有被政府奪去反之操控的可能?網路科技是否排除了某些不擅使用者,形成新的階級?網路上參與的品質,足夠真正取代傳統政治嗎?如同〇八年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取消面對面的市民參與會議,一舉擊垮了持續六年的參與式預算。
數位科技不是唯一的解答
龔德正認為,數位科技是一種工具,但不會是唯一的解答。而烏托邦做為一個不存在的理想國,真正重要的是讓它實踐的過程:如何找到實現所有人參與的機制、如何讓每個人都成為數位社會中主動的公民,才是一百多年來人們對於烏托邦「追尋」的真正意義。
「重要的是覺醒。」龔德正不斷強調公民的主動參與,唯有如此,才能打破傳統的擁權者在資訊、政治上的壟斷,「權力反被奪走、政府想要監控人民,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事情。成為主動的公民,我們才能奪回控制權,控制那些想要控制我們的人。」龔德正提到,「我們需要更多的亞桑奇、更多的史諾登、更多人主動參與在政治的討論中。」
- Born: December 22, 1943 (age 71), Brooklyn, New York City, New York, United States
- Nationality: American
Paul Wolfowitz not only championed the Iraq War — he obsessively promoted a bizarre conspiracy theory, writes David Cor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