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Alois Alzheimer 1864-1915 :論一種大腦皮層的不尋常疾病 (沈政男)


Dr. Aloysius "Alois" Alzheimer was a Bavarian-born German psychiatrist and neuropathologist and a colleague of Emil Kraepelin. Wikipedia
BornJune 14, 1864, Marktbreit, Germany
DiedDecember 19, 1915, Wrocław, Poland

Alois Alzheimer - Scientist, Neurologist, Psychiatrist - Biography.com

www.biography.com/people/alois-alzheimer-21216461
Alois Alzheimer was a German psychiatrist who discovered the pathological condition of dementia and diagnosed the disease that bears his name.

Alzheimer's & Brain Research Milestones | Research Center ...

www.alz.org › Science & Progress
German physician Alois Alzheimer, a pioneer in linking symptoms to microscopic brain changes, describes the haunting case of Auguste D., a patient who had ...

Alois Alzheimer |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https://www.alz.co.uk/alois-alzheimer
Alois Alzheimer was born in 1864 in Markbreit in Bavaria, Southern Germany. Excelling in sciences at school he studied medicine in Berlin, Aschaffenburg, ...

The discovery of Alzheimer's disease

www.ncbi.nlm.nih.gov › NCBI › Literature › PubMed Central (PMC)
by H Hippius - ‎2003 - ‎Cited by 20 - ‎Related articles
On Novembers, 1306, a clinical psychiatrist and neuroanatomist, Alois Alzheimer, reported “A peculiar severe disease process of the cerebral cortex” to the 37th ...

[PDF]biography of alois alzheimer - Neuroscience Master Science

neuromaster.u-strasbg.fr/.../Biography_of_Alois_ALzheimer%20by%20.pdf
The symptoms of Alzheimer's disease were first described in the early 1900s by ... later described byAlois Alzheimer, another German psychiatrist, who worked.
論一種大腦皮層的不尋常疾病
◎沈政男
今天6月14日是德國精神科醫生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的生日(1864-1915)。「阿茲海默」這樣的中文翻譯是錯誤的,德文發音應該是艾爾彩墨。
阿茲海默最偉大的貢獻,當然是發現了以他的名字為病名的阿茲海默症。阿茲海默出生於南德巴伐利亞的一個小鎮,父親是公證人,阿茲海默在中學時代就展露對於科學的興趣,而且天資聰穎,成績優異。中學畢業後,他在父親的建議下到腓特烈威廉大學,也就是現在的柏林洪堡大學醫學院就讀,但五個月後就轉學到家鄉附近的烏茲堡大學醫學院。
烏茲堡大學醫學院最著名的校友,當然是發現X光的欒琴(Wilhelm Röntgen)。欒琴是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如果阿茲海默活得更久一些,或許也能獲得諾貝爾獎。阿茲海默在醫學院期間對於組織學,也就是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組織的學問,特別有興趣,他的老師是粒線體發現者馮科立克(Albert von Kölliker),粒線體是細胞內的一種胞器。阿茲海默在1888年從醫學院畢業,他的畢業論文是研究耳道腺體,裡頭的組織插圖都是親手完成,畫工極其細膩精細與優美,展現了他的觀察與描繪功力。
專攻組織學,是阿茲海默後來能夠發現阿茲海默症的重要關鍵。醫學院畢業以後,阿茲海默來到法蘭克福精神療養院當實習醫生,後來又在那裡工作了十四年,離開時已是首席主治醫師。當時指導阿茲海默的主治醫師是發現神經組織學上劃時代的尼瑟染色法的尼瑟(Franz Nissl),他和阿茲海默除了在研究室工作,也第一線照顧眾多療養院的住院精神病患,他們在院內施行無約束政策,讓精神病患可以過著更人道的生活,可說是兼具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的精神科醫生。
1903年,阿茲海默在克雷培林(Emil Kraepelin)的邀請下,轉到海德堡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工作,幾個月後又跟隨克雷培林到慕尼黑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在那裡繼續他的臨床工作與神經組織學研究。在法蘭克福療養院工作期間,阿茲海默曾照顧一位五十一歲的女病人奧古斯都狄特(Auguste Deter),幾年後她過世,阿茲海默解剖了她的腦部,並在顯微鏡底下仔細觀察組織切片。1906年,阿茲海默便在西南德精神醫學會年會上,口頭報告了奧古斯都狄特這位病人的病例,隔年又寫成文章投稿到醫學期刊,題目是「論一種大腦皮層的不尋常疾病」,這是醫學史上首次對阿茲海默症的描述。當然阿茲海默症這名字不是他自己取的,而是克雷培林在1910年對精神醫學界提出的建議。
克雷培林是誰?就是近代精神醫學之父,他首創了精神病的兩大分類,早發性失智(也就是現在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一直沿用到今天。克雷培林對阿茲海默的鼓勵與提拔,那真摯醇厚的師徒情誼讓阿茲海默也願意積極教導後進,傾囊相授,經常在實驗室裡陪伴學生看顯微鏡,邊抽雪茄邊上課。到了下課時間,每位學生的顯微鏡旁都會留下一支雪茄菸蒂,代表都曾親炙老師的教導。
阿茲海默在「論一種大腦皮層的不尋常疾病」這篇論文裡描述了奧古斯都狄特的臨床症狀:忌妒妄想、短期記憶受損、時間與定向感喪失、語言文字理解與表達能力減退、情緒時而激動時而合作,以及可能也有幻覺等等。此外他也描述了顯微鏡底下的發現:細胞內的神經纖維聚集成束,並且變厚,有些還溢出細胞外,似乎是細胞破壞後留下的遺跡;以及四處可見,不必染色就可以觀察到的細小微粒。這兩種發現也就是阿茲海默症病患腦中常見的神經纖維纏結與老化斑塊兩種病理組織。
阿茲海默後來染上了風濕性瓣膜心臟病,當時相關外科手術還不夠發達,幾年後他因心臟衰竭過世,只活了五十一歲,比他的著名病人還早逝。阿茲海默症後來在醫學上沉寂了幾十年,直到近三、四十年人口老化問題越來越嚴重,阿茲海默症病人如潮水般湧現,此一疾病才又重新被醫學界重視,連帶的人們也想起了阿茲海默這位偉大的精神科醫生。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