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1日 星期二

蔡彥仁教授 ( ~2019); 楊舒斐 (1965?~2007):與建築相遇:尋找旅遊中的空間人文況味



政治大學宗教所蔡彥仁教授演講:為什麼我選擇宗教研究作為學術志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4d-DgmxfA

1:40:22
政治大學宗教所蔡彥仁教授演講:為什麼我選擇宗教研究作為學術志業
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x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YouTube - 2017/02/03
中一中、東海大學、 UCLA、Harvard、政大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創所所長蔡彥仁教授,已於本月24日因肺腺癌病逝,訊息已由校方證實並發布。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在臉書發訊指出,蔡彥仁教授為美國哈佛大學宗教學系博士,從1998年8月1日至2000年7月31日在該系擔任副教授,並從該年8月1日起轉調政大宗教研究所,在本月24日晚間9點32分,因肺腺癌病逝。
    據靈鷲山介紹,蔡彥仁專長是宗教理論與比較,對於猶太教傳統、基督教傳統學識淵博,並在《台灣宗教研究》、《法鼓人文學報》、《新世紀宗教研究》均有發表論文,更著有《天啟與救贖:西洋上古的末世思想》*書籍。
    Thomas H. C. Lee "那一年,宋泉盛教授回來在臺灣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擔任客座教授。我知道宋先生回來在臺灣,於是安排邀請他來給一次“通識講座”。對我來説,這其實也是一個尷尬冒進的決定。事後一個同人好像發現吃了毒藥一樣,跑來跟我說“他是台南神學院的耶!” 
    原來邀請他來政大的就是蔡彥仁教授。"
    作家陳芳明更在臉書上發文哀悼:「人生不再相見,那滋味非常苦澀非常惆悵。」
    *
    • 天啟與救贖:西洋上古的末世思想-學術叢書8

    • ISBN13:9789570411201
    • 出版社:立緒文化
    • 作者:蔡彥仁
    • 裝訂:平裝
    • 出版日:2001
    每逢世紀之交,或是因遭逢天災或人禍而導致社會浮動時,天啟末世思潮或末世運動(apocalypticism)總是應運而生,為社會帶來莫大的衝擊。只要賽錕歷史延續不斷,此麵宗教現象將反覆再現,如謂此為西方宗教甚至所有宗教的共同「母題」(motif)之一,當不為過。
    本書將此主題上溯至西洋上古各文渡,然後以猶太傳統為宗,循時間之流而下,匯歸於廣義的希臘化文化時代。書中諸篇論文特別注重歷史與文化大環境對天啟末世思想的影響,並且強調此一宗教潮流如何因時地之異而持續演變,以至呈現多元的面貌,《死海經卷》的反映的「昆蘭公社」、書寫《拿格哈瑪帝經卷》的多個諾斯底教派,以及具有不同末世觀的眾多早期基督教群,即是最好的例證。
    本書根據原始經卷與歷史文獻,仔細分析天啟末想在西洋上古階段的發展。另一方面,本書也深入評介西方學者最近的研究成果,特別注重其理論與方法的運用,以便達到攻錯與參照的效果。對於研究習西洋歷史、宗教研究、文化交流,以及關心末世思潮至今仍然持續演變的讀者,本書當有重要的啟迪功能。


    **

    蔡彥仁 - 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題名: 導讀:對話與和平的起點
    作者: 蔡彥仁;Bruce Feiler;鄭明萱(譯)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08-11-06 16:34:05 (UTC+8)
    出版者: 光啟文化
    關聯: 亞巴郎:肥沃月彎和平之可能
    資料類型: book/chapter
    顯示於類別:[宗教研究所] 專書/專書篇章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566


    題名: 導讀:正典之外
    作者: 蔡彥仁;Elizabeth Clare Prophet;梁永安
    日期: 2000
    上傳時間: 2008-11-06 16:36:19 (UTC+8)
    出版者: 立緒
    關聯: 耶穌行蹤成謎的歲月
    資料類型: book/chapter


    個人著作

    1. 期刊論文
    2. 會議論文
    3. 專書
      1. 蔡彥仁*, 2013,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and China., '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and China, 政治大學出版社.(*為通訊作者) 參考連結參考連結
      2. 蔡彥仁*, 2009, ' “Preserving the One and Residing in Harmony: Daoist Connections in ZhuXi’s Instruction for Breath Regulation,” in Foundations of Daoist Ritual: A Berlin Symposium, ed. Florian C. Reiter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09), pp.1-12., '.(*為通訊作者)
      3. 蔡彥仁, 2005, '論史密斯(Wilfred C. Smith)的「宗教性」:兼談當代儒家的宗教觀, '. 參考連結參考連結
      4. 蔡彥仁, 2001.04, '《天啟與救贖:西洋上古的末世思想》, ' 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 專書篇章
      1. 蔡彥仁*, 2017, 'We Are Good Citizens’: Tension between Protestants and the State in Contemporary China, ' Religion and Nationalism in Chinese Societies,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pp.309-335.(*為通訊作者)
      2. 蔡彥仁, 2016.03, '“Political Ideology and Theological Rhetoric – The Case of the True Jesus Church in Taiwan in the Cold War (1945-1990), ' Contactzone, Evangelische Verlagsanstalt, pp.195-213.
      3. 蔡彥仁, 2016.01, 'Political Ideology and Theological Rhetoric – The Case of the True Jesus Church in Taiwan in the Cold War (1945-1990), ' Christianity and the Cold War in East Asia, Evangelische Verlagsanstalt, pp.195-213.
      4. 蔡彥仁*, 2013, '“Introduction,”, ' in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政治大學出版社, pp.1-13.(*為通訊作者)
      5. 蔡彥仁*, 2013, '“Confucian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 ' in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政治大學出版社, pp.141-162.(*為通訊作者)
      6. 蔡彥仁, 2012.05, '〈從宗教的「不可化約性」論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 ' 《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本土方法的探索》, 三聯(香港), pp.15-45.
      7. 蔡彥仁*, 2012, '〈宗教有本質嗎? ─ 以瓦赫 (Joachim Wach)之理論為例〉, ' 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理論反思篇, 中央研究院, pp.45-58.(*為通訊作者)
      8. 蔡彥仁, 2010, '導讀:還原《聖經》的文本真相, ' 製造耶穌, 大家出版, pp.8-12.
      9. 蔡彥仁, 2010, '〈台灣一般民眾的死後觀分析 ─ 根據2009年「台灣地區宗教經驗比較研究」預試抽樣調查資料〉, ' 台日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東亞生死學, 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系研究科, pp.104-115.
      10. 蔡彥仁, 2010, '“Introduction,” in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
      11. 蔡彥仁, 2010, '“Confucian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s,”in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
      12. 蔡彥仁, 2009, ' 〈經典教義總論〉, '.
      13. 蔡彥仁, 2009, 'Preserving the One and Residing in Harmony: Daoist Connections in Zhu Xi’s Instruction for Breath Regulation, ' Foundations of Daoist Ritual: A Berlin Symposium, Harrassowitz Verlag, pp.1-12.
      14. 蔡彥仁, 2005.12, '論史密斯(Wilfred C. Smith)的「宗教性」:兼談當代儒家的宗教觀, ' 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中華文化與台灣文化─延續與斷裂. 參考連結參考連結
      15. 蔡彥仁;Bruce Feiler著;鄭明萱譯, 2004, '導讀:對話與和平的起點, ' 《亞巴郎:肥沃月彎和平之可能》, 光啟文化. 參考連結參考連結
      16. 蔡彥仁, 2004, '全球化與宗教研究:再思伊利雅德的「新人文主義」, '.
      17. 蔡彥仁, 2003, '宗教經典, ' 《宗教知識教育基本教材》, 真理大學出版社. 參考連結參考連結
      18. 蔡彥仁;Philip Jenkins著;梁永安譯, 2003, '導讀:未來基督宗教的大舞台, ' 《下一個基督王國》, 立緒. 參考連結參考連結
      19. 蔡彥仁;Karen Armstrong著;王國璋譯, 2003, '導讀:在和平與暴力之間, ' 《為神而戰:基本教義派的起源與發展》, 究竟. 參考連結參考連結
      20. 蔡彥仁;Jacob Neusner著;周偉馳譯, 2002, '導讀:通過死蔭的幽谷之後, ' 猶太教, 麥田. 參考連結參考連結
      21. 蔡彥仁, 2002, '導讀:人是宗教實踐的主體, ' 《基督宗教》, 麥田出版社. 參考連結參考連結
      22. 蔡彥仁;Elizabeth Clare Prophet著;梁永安譯, 2000, '導讀:正典之外, ' 《耶穌行蹤成謎的歲月》, 立緒. 參考連結參考連結
      23. 蔡彥仁;John Bowker著;蔡彥仁等譯, 2000, '導讀:認識信仰的世界, ' 《認識世界宗教》, 遠流. 參考連結參考連結
      24. 蔡彥仁, 1992, 'Ching and Chuan: Towards Defining the Confucian Scriptures in Han China (206BCE-220 CE), '.
    5. 研究報告
    --

    ~徵件~【臺灣宗教學會—紀念蔡彥仁教授學術著作獎】
    一、資格:本著作獎僅以臺灣宗教學會會員為限,並以宗教學術領域內之學者 3 年內所出 版之專書(不含教科書、編譯著作、研討會論文集、研究成果報告,以及 未經正式審查程序通過之學術專書),及碩博士畢業 3 年內所完成的畢業 論文為獎勵對象,以上稿件不以中文為限。受獎學者可由他人推薦或自行 申請,受獎碩博士可由指導教授推薦或自行申請。
    二、名額:
    1. 專書:每年一位學者,獎金一萬元。
    2. 博士論文:一名,獎金八千元。
    3. 碩士論文:一名,獎金四千元。
    4. 實際獎助名額及金額視情況適度增刪。
    三、申請方式:
    本年度申請期限為自即日起至8月31日截止,逾期不予受理。申請人 須檢附相關文件:
    1. 申請表:專書申請須檢送申請表 1(附件一);論文申請則檢送申請表 2(附件二)。
    2. 已出版之專書申請需附專書 PDF 格式電子檔,書稿或原稿之 PDF 檔 2 不限。
    3. 博、碩士論文則需附教授推薦函及論文 PDF 格式電子檔。 (申請文件請寄至臺灣宗教學會信箱 tars202007@gmail.com)
    * 申請書表格下載:https://reurl.cc/Md1zpk
    ▍蔡彥仁教授演講「為什麼我選擇宗教研究作為學術志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C4d-DgmxfA



    ******



    與建築相遇:尋找旅遊中的空間人文況味



      內容簡介

        一位學文學的女子無意間遇見了建築,並開始以旅行學習建築,以講座傳播建築,以文字書寫建築,以影像紀錄建築,且以此書邀你共享她人生中的建築旅程。
        中文系出身的楊舒斐,因為仰慕父親與建築相關的工作以及受到建築人創作的熱情與興奮感所吸引,人生軌跡不知不覺與「建築」越來越靠近……
        本書是她與許多建築狂熱者至德國、日本、西班牙等地旅行朝聖,所做的建築人文觀察。
        在擁有不凡歷史的柏林,德國人的強烈秩序感及追求知識的態度,讓她佩服不已;在日本,各種令人驚艷的美術館、博物館令她流連忘返,更羨慕著文化實力早已深入日本民間。而在熾熱陽光下的巴塞隆納,她盡情享受西班牙文化的原創熱力。
        「建築必須親身體驗,文字很難真正承載空間感動人的力量。」如果這些文章觸動了你,那麼也開始計畫你自己的建築文化之旅吧!
      重要事件
        自1998年創辦迄今,「築生講堂」在建築界深具影響力,上百名的講師、數千名的學員,創造了超過上萬的聽講人次,成為中部建築文化的重要場域。
        近七年的耕耘之下,也吸引越來越多非建築專業者的加入,對「建築美學普及化」的推廣不遺餘力。近幾年更以策劃專業建築旅行活動,配合講堂課程深化旅行的學習效果,深獲好評。
      本書特色
        1.這是學院外「空間美學教育」重要的傳播推廣者──「築生講堂」策劃人楊舒斐的第一本書。楊舒斐雖非建築專業出身,卻長期致力於「建築美學」的推廣,對台灣「空間美學教育」的提升,貢獻不斐,在建築界深獲好評。
        2.作者楊舒斐在旅行時,不僅從建築物本身的形體、材料、結構、景觀環境設計等,細膩捕捉建築師的設計靈感;更擅長從文學、歷史及使用者的角度出發,推敲建築物與人的互動所形成的「場所精神」,以及潛藏在空間利用背後的文化價值觀。同時,從德國、日本、西班牙三國的各類博物館、美術館的參訪經驗中,看出一個國家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文化產業的發達程度和整體文化國力的表現。
        3.本書內容涵蓋目前活躍於建築業界的許多世界級建築師的生平和精采作品介紹,包括高第、美國建築師法蘭克?蓋瑞、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楨文彥、藤森照信、谷口吉生、西班牙建築師荷西.拉非爾.莫內歐(Jos? Rafael Moneo)等(其中多位是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是從事建築旅行時的最佳伴手書。
        4.台灣在二十世紀末,歷經經濟繁盛與衰退,在產業調整轉型之際,亟思在空間地貌的形塑與文化產業升級上有所作為。本書提供的德國、日本與西班牙三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經驗,很值得借鑑。
      推薦的話   
        不管是兒時對父親工作的仰慕,或者成長之後對同校建築系同學的創作與學習產生的嚮往,我要說,如果舒斐不是莫名地在心中早已種下對建築的熱情,她不會成為這樣一個「建築人」!
        是的,她絕對可稱得上是非科班的建築人。學中文的她,出版了這樣一本書,寫書是個累人的旅程,願意透過寫作進行自我整理,就表示作者對於所面對的題目與素材是充滿情感的。有時候,我常覺得,建築的學校在校門之外,不僅對建築實務的碰觸與實踐是如此,對建築美學的理解欣賞以致於價值觀點的建立,更是如此。
        舒斐,就像是一個自學的建築人,她在房地產業找到一條對建築的另類實踐之路,透過編輯刊物、策辦講座、企劃建築旅行,如同一個網絡般,結合了建築圈最生動的人事物。這本書,是她對建築的首次「觀察整理」輸出。
        她的文字,不致跌入僵硬生澀的建築技術,也不會過度風花雪月、煽情挑動;她從文學、音樂、藝術等,找到綜合的養份基礎來領會建築空間;落於紙面之際,則企圖抓回當時的感動,並讓它與過往的人文養份之間不斷擺盪交流。──禾怡國際文化負責人 林芳怡
        新鮮觀點,打開一扇視窗:
        舒斐,是一個熱愛建築但非建築從業的觀察者。我以一個傳統建築工作者的觀點,所看到在柏林由丹尼爾?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設計的猶太紀念博物館(J?rdischer Museum Berlin, 1998),以及在巴塞隆納(Barcelona)由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於1929年設計的德國館(German Pavilion),是一種可預期的建築人看法。但是,當我在看舒斐這本書的時候,就好像旅行的時候身邊多了一個伴,使我聽到了不同的聲音,這其實就是觀察建築的多面向。
        當我看到舒斐一系列非標準建築人的看法的時候,我的觀察視點被打開了。這些年來,我逐漸喜歡上比較自己與其他人,在相同的旅途中,對建築產生不同的新鮮看法,讓我在每日工作之餘,可以讓我跳出一個標準與傳統的建築人的看法,使我在執行建築專業時,能有多深一層甚至是更寬廣的考量。
        我佩服舒斐對建築新鮮的看法,她的看法同時打開了我這個傳統的建築人,對建築不同看法的另一視窗。──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林洲民
        用通俗的文字寫建築很難,一不小心就會掉入過度專業的框框,不知不覺就像老學究,講太多艱澀難懂而且其實也不太重要的細節。舒斐的建築文字發自她在旅行中的建築經驗,體會多少寫多少,其餘的留給研究者,因此能把建築寫得簡單而講究。
        用旅行的文字寫建築也很難,一不小心就會掉入旅行資訊書的陷阱,雖然實用但也缺少了建築詩意,失去了建築人或文化藝術人的理念與感動。舒斐的建築文字雖然也提供作為建築旅行時的參考,但她更想把自己旅行中交織的許多歷史、文學、藝術、人文等等想法,融入在體驗建築的行走過程,聯想多少寫多少,而把旅行俗務留給導遊,因此能把建築旅行寫得理性感性兼具。
        寫建築時取材最難,看得必然很多,但容易多而失焦並經常量大而無當。舒斐在行走亞、歐、美洲後,選擇寫德國來講現代,寫日本來講精神,寫西班牙來講風情,其他的國家留給別人,因此能把建築的時代性與民族性勾勒得很動人。舒斐把很難寫的建築寫得簡單、寫得好。──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劉育東
        近年來隨著公民意識的抬頭,人們對於生活週遭的環境開始關心,「建築」這個原本屬於藝術或工程專業範疇的領域,逐漸受到一般民眾的重視,此時建築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界線開始模糊,一股「建築啟蒙」的氛圍似乎即將孕育而生。
        從學生時期開始就與建築結緣的舒斐,長期以來扮演著建築與大眾之間的溝通橋樑。目前她所企劃的台中長安建設築生講堂,持續舉辦著演講及參訪活動,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參與。在這裡對於建築界而言儼然成為匯集「建築議題」的舞台,為新的建築論述探索方向;相對的對於民眾而言,在此接觸建築,進而嘗試建立起自我的生活意識,這為將來以「環境品質」作為要素之一的成熟公民社會散佈出種子。
        這本書同樣蘊含著這些特質,舒斐以一位文學人的觀點與行動力,拉近了建築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距離。建築人看了可重新激發起沉澱於內心深處的建築思維與理想,一般民眾看了可發現欣賞建築的樂趣,以及無窮的想像。──中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曾光宗
        建築旅行本就是一個可以窺探地方特色的方式,更何況參觀的是濃縮地方精華或表徵地方特色的博物館?幾十年來,博物館建築幾乎成為各國推動創意產業的指標性產業,像日本安藤忠雄博物館或美術館蓋到多到還得麻煩TOTO出版社出本「Museum Guide」,更別談古根漢博物館在世界各地炒得火熱,最後連台灣都無法倖免,因此這幾年當我們出外旅行時,總也不會少了拜訪博物館。不過在拜讀了舒斐系列博物館之旅的流暢隨筆後,有些汗顏,因為非建築背景的她,總是可以在博物館館裡發掘形式背後的內容與不俗的見聞--旅人、異文化的觀察比較。這是一本值得輕鬆閱讀、仔細思考的旅遊文字,今天創意文化談得震天價響,舒斐只是透過她節奏舒緩的筆,呈現出創意文化的核心內容。──建築評論者、銘傳大學建築系講師 徐明松
        《與建築相遇》是一本涵蓋了建築專業與人文美學的好書。──藝術評論者 劉惠媛
      作者簡介
      楊舒斐 
        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長安建設「築生講堂」負責人。從台中「理想國社區」的行銷企劃工作,到「築生講堂」的籌建策劃,長期從事與建築行銷企劃、企業公關與文化活動推展等工作。自認活著就不能離開音樂、閱讀與旅行。
        自1998年,創辦「築生講堂」以來,帶動了台灣建築講座的風潮,並於1999年,將講座內容編輯,出版築生建築講義《跨越建築新世紀》、《發現建築新表情》二書,同年舉辦城市空間活動「台中望想記」,期盼以各種空間教育活動,讓國內付之闕如的空間美學教育,能在民間單位的拋磚引玉之後,受到重視。2000年,協助東海建築系籌辦創系四十週年展覽活動。

      目錄

      推薦序 一位流連於文學與建築之間的奇女子∕李清志
      推薦序 陌生風景,神聖的離別∕阮慶岳
      自序──與建築相遇
      德國
      拜訪「包浩斯」──現代設計的起點
      記憶歷史、記憶空間──以教育為先的德國博物館觀點
      從殘磚碎瓦中站起來──柏林的舊榮耀與新光彩
      日本
      繁榮的餘溫──出現在九○年代日本的展覽空間
      瞬間的璀璨──泡沫經濟為東京留下的美麗禮物
      精微處見偉大──小地方、大成就的日本地方展覽館
      完美的東西合璧──日本現代主義的精湛表現
      西班牙
      以創意榮耀過去──西班牙的混血熱力
      阿拉曾經來過──心悅臣服於西班牙的伊斯蘭文明
      曲線的狂放與直線的張力──巴塞隆納的高第與密斯
      與世界同步競技──前衛與現代的西班牙

      與建築相遇 文/楊舒斐
        小時候很喜歡父親擁有的幾樣東西。
        從事土木工程設計、監工的父親,偶爾會將草圖紙、製圖筆、自動鉛筆、橡皮擦帶回家工作,這些專業的文具在當時應該都是進口的,撫摸起來充滿重量與質感。尤其記得日本製零點五的自動鉛筆,跟我們小朋友用的塑膠自動鉛筆品質差好多,而有長長粗粗筆心的德國製圖筆,看來更厲害,每次趁機偷偷把玩一下時,心中只想著長大後,一定也要買這種筆來寫字。還有另一樣「神奇」的東西,就是帶著一點阿摩尼亞味道的藍曬紙,在那個影印機不普遍的年代,曬圖機成了最佳的影印工具,在小孩子心中,只盤算著如果被罰寫課文十遍、二十遍時,可以用這種方式交作業該多好!
        我想,小時候的我有一點仰慕父親的工作吧!即使只是因為他所擁有的文具……。
        長大後,進入東海大學文學院,在優美的合院建築裡,聽著教授吟哦詩詞,解說經史子集,雖然神遊於古代浩瀚學海,深覺文學的精細與曼妙終其一生都學習、享用不盡,但來到建築系朋友的系館隔間裡,創作卻活生生直接發生在眼前:圖紙、製圖工具、美工刀、模型材料散亂一堆,各種震耳的音樂此起彼落,這些學建築的人,口沫橫飛地講著自己的設計時,個個一副偉大建築真的就要出現了……!每到畢業設計交圖前,充斥在系館裡曬圖的阿摩尼亞味道,就好像告別青春的儀式,子夜收完圖,所有面色慘白的「老闆」和累斃了的「槍手」全都滾回宿舍去狂睡,而一等順利畢業後,真槍實彈的建築設計生涯就要開始了。
        對於年輕、澎湃的心性,這樣熱情的學習方式,的確比中文系裡永遠讀不完的古書,更令人羨慕。
        我想建築之所以讓人覺得有趣,除了「從無到有」十分「具體」的成就感之外,也是因為建築是一種集眾人之力的創作,連旁觀欣賞者的意見都有可能改變設計者的想法與設計的結果,更何況每個空間的使用者也都會賦予其不同的生命。或許因為建築是一件非創作者也可以參與、可以詮釋、可以改變也可以分享的工作,所以即使以非專業的背景,進入建築的工作領域中,雖然不會做設計,但好像也可以找到自己參與建築與欣賞建築的一種樂趣。
        很慶幸第一份工作就與許多優秀的建築專業者共同合作,因此在參與理想國社區許多規劃、設計的討論過程中,這些設計者成為我建築領域上的第一批老師。要用一支文學的筆為建築作詮釋,其實困難不在文字,而是台灣除了建築科系外,一般人(包括我自己)根本普遍欠缺空間美學教育。為了在從事行銷企劃時,能以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方式,將建築專業者的理念為客戶作產品溝通,不斷地吸收建築專業知識當然是必要的;閱讀是一種必要,建築旅行則是另一種親身體會學習的必要了。
        以我這樣一位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在開始參與建築旅行時,我很好奇這些為建築瘋狂的人到底在看些什麼。後來我慢慢體會,大部分人是以朝聖的心情,印證他們曾閱讀過的偉大作品;當然也有許多人是在別人的作品中,找尋自己創作的養分;但對最多數的人來說,我相信,都是為了想再激發因實務工作被日漸磨褪的理想、熱情。不過對我來說,各類型建築背後的「場所精神」所衍發的豐富人文意識,能透過建築空間傳遞、感動參觀者,反而是我在建築旅行中最享受的部分了。
        有趣的是,現在有許多業餘的建築旅遊愛好者,也加入建築旅行的行列,讓我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學習各種對於建築不同的欣賞視野,也試著修正專業的偏執,這是獨自去旅行所享受不到的。因為建築畢竟不是純藝術,而是必須與使用者互動而產生意義,所以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詮釋或欣賞空間的權力與方法。
        此書收錄的文章是筆者過去五年來陸陸續續完成的,內容包括過去十多年來以自助旅行的方式、參加別人策劃的建築之旅,以及自己策劃的建築旅行所拜訪過的地方,當然每一種建築之旅所能體驗與學習的深度跟廣度都不同。原本僅是為了將旅行經驗與不能同行的朋友、家人分享,並非為某一特定主題書寫,而我也不具專業建築評論的資格,資料也多有疏漏。但希望能透過書寫分享的方式,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對建築的欣賞與關心,讓「建築美學」可以成為人人「生活美學」的一部分。
        每當我為了寫作,將幻燈片重新拿出來再細細審視時,時空彷彿又回到彼時,旅行的美好感覺又再度延長。所以書寫這些文章,不僅是為了讓朋友能分享我的美麗回憶,透過寫作,我更試著讓旅行所得到的感動不要遠離我。
        建築必須親身體驗,文字很難真正承載空間感動人的力量。如果看了文章無法感動你,那就……去旅行去吧!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