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 星期三

柯文昌 台灣好基金會。紀念黃河明 (1948~2019) ;反思《黃河明的惠普經驗》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



〘 #藝術正發聲 𝟲/𝟯𝟬㊐ 台灣好董事長柯文昌鏡電視專訪 〙
.
台灣好,從鄉鎮開始 

𝟮𝟬𝟬𝟵年柯文昌董事長成立「台灣好基金會」,在池上秋天金黃的稻穗上,舉辦首場「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讓文化在鄉鎮深耘、在全世界發光!✨

𝟮𝟬𝟭𝟲年回到故鄉潮州扎根,喚起老鎮新能量,與鄉親創造共好共榮的「潮生活」!讓藝術在台灣鄉鎮發生(發聲)!📣

本週日𝟲/𝟯𝟬 下午𝟰:𝟬𝟬 請鎖定「鏡電視」專訪,
一起來體會台灣的風景、土地的氣味、善良的人情、深層的文化與溫暖的力量 💓

✨ 鏡電視
⏰ 首播 𝟲/𝟯𝟬㊐ 下午𝟰:𝟬𝟬、重播𝟳/𝟬𝟰㊃ 下午𝟯:𝟬𝟬
📺 有線電視系統86台、中華電信MOD 508台

✨ 鏡新聞官方YT
⏰ 電視播出時同步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n0y6b0Q25o

✨《藝術正發聲》 YT
⏰ 電視首播之後,完整影片隔天𝟳/𝟬𝟭㊀上架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1jBQxu5Ekldj3gbJQ9p_ELXsDk3jQ9_4

照片提供|藝術正發聲

#台灣好從鄉鎮開始
#台灣好基金會

鏡新聞  文藝賦格 
台灣好基金會 X 神農計劃
台灣好基金會×藍天教室
台灣好基金會x池上穀倉藝術館 
台灣好基金會 x 潮南深耕



。柯是台灣第一任HP 主管。後從事創投,不慎入監。也許可惜。

《黃河明的惠普經驗》





紀念黃河明 (1948年~2019年)
漢清講堂在準備:反思《黃河明的惠普經驗》(黃河明任職期間1977~2000 的Hewlett-Packard ,是科技史上重要的公司--台灣、日本、美國的分公司,我都有學習的經歷;我寫的2本書中有hp 的案例與評論)。



第一部 2010戴明博士紀念演講
第一講:談戴明博士的系統與變 異--紀 念他誕辰110周年(鍾漢清)A公司與B公司的故事:銲錫製程為例,頁22~26




----

黃河明(1948年5月23日-2019年10月30日[1]),生於台灣,企業家,曾任台灣惠普科技董事長、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悅智全球顧問公司董事長。專長於跨國公司管理、國際品牌行銷等。

生平[編輯]

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1977年進入台灣惠普(HP)公司,擔任工程師。在台灣惠普公司逐步晉升至總經理,在總經理任職期間,公司營業額成長670%,因此升任台灣惠普董事長、惠普泰國分公司總經理。
在台灣惠普公司任職23年後,黃河明離職,至台灣大學攻讀商學研究所博士。2000年,受邀任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2003年卸任資訊工業策進會董事長後自行創業,創立悅智全球顧問公司。在自己事業外,黃河明長期投入協助脊髓受傷者的公益活動。
2019年10月30日,在台北市住處墜樓身亡,可能是因為憂鬱症自殺[2][3]

家庭[編輯]

其妻沈啟。

著作[編輯]

著有《黃河明的惠普經驗》、《贏家智慧》以及《行銷長的挑戰》



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十週年慶 黃河明
今年12月1日,新生命資訊服務公司舉辦了一場成立10週年的慶祝與感恩活動,邀請百來位幫過忙的貴人一起來參加這個別具意義的活動。前行政院長毛治國、凱基銀行董事長、昇恆昌董事長江松樺伉儷等貴賓特別趕來參加。
回想十一、二年前,林進興董事長邀請我加入財團法人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成為董事,又拜託我協助將原來網路工作室的團隊分立出去,成立一家社會企業。社會企業當時在台灣還是個陌生的名詞,基本上就是要我成立一家公司,用企業經營的方式,去解決脊髓傷友就業問題。有別於一般的公益慈善團體,社會企業希望達到財務上的自給自足。我們成立新生命公司最主要的使命就是要創造工作機會給脊髓損傷者,又須達到損益兩平是高難度,以前少有人嘗試過。那時我自己的顧問公司工作十分忙碌,還兼了一些志工性質的工作,實在覺得很難再抽出時間,但是基於林董事長和其他董事殷切的期盼,就毅然接下了相當於是執行長的執行董事工作,開始籌備公司的成立。
從設立公司、募集資金、物色人才到尋找生意機會等等,都用到了我很多的時間和精力。皇天不負苦心人,在許許多多善心人士的支持下,走過創業維艱、篳路藍縷、絕處逢生的日子,在虧損八年之後逐漸步入坦途,前年和去年已經有了盈餘。而且雇用人數從早期只有五位,到現在已有25位員工,其中22位是中度或重度的身障者。
現在,在台灣我們新生命公司已經被認定是殘障團體尋求自立一個了不起的案例,過去十年的打拼使我們成為台灣社會企業發展的一個成功典範。展望未來十年,我們新生命公司本身將發展拍攝及製作影片的新事業,以進一步增加雇用脊髓損傷朋友的人數,另一方面,也會幫助其他有意自行成立社會企業或個人工作室的脊髓傷友創業。
請瀏覽:

YEZHOMING.COM
自助人助 共創奇蹟PDF1
歡迎光臨黃河明博士的網站 - http://www.yezhoming.com/

黃河明的惠普經驗

黃河明的惠普經驗
































內容簡介

  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留學海外過,一九七七年進入惠普公司擔任業務工程師,十二年後就躍升台灣區董事長兼總經理。在他的領導下,一九九○至一九九九年間,惠普台灣分公司營業額成長670%。在大型外商公司中,本土高階經理人能有如此成就是很罕見的。黃河明,他在惠普二十多年的經驗究竟有何特殊之處,讓他攀上成功之梯?
  從富比士雜誌《Forbes》績效評比第一的公司到分家、重組,惠普面臨空前的轉型與挑戰,首位女總裁菲奧莉納(Carly S. Fiorina)在網路時代的競速中,如何打造創新的惠普?
  從二十九歲的業務新鮮人,到惠普台灣區營運董事長,他從未留學海外,也沒有顯赫家世,卻能成為外商公司罕見的高階經理人。一路走來,黃河明如何掌握成功?
  惠普與安捷倫科技分家之後,是何種經營理念,使他們在新經濟的浪潮中,仍維持著高度的成長?黃河明在惠普二十多年,歷經跨國企業的轉型、重整,他在惠普的學習、成長與歷練,使他練就何種領導風範,引領台灣惠普邁向e世紀?
  請看黃河明現身說法,帶領您一同體驗他的惠普經驗!


「自律神經失調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一個概念而已,」推了推眼鏡,台北市立療養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湯華盛解釋,自律神經失調在醫學上被稱做精神官能症,一般相當常見。
通常是因為過度焦慮緊張,導致各種生理不適的症狀,包括了失眠、焦慮、恐懼、憂鬱、強迫症、創傷症候群等,屬於症狀輕微的精神性疾病。
根據歐美研究,大約每100人中就有30人曾經歷過自律神經失調的痛苦。


其實,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警訊,提醒你壓力、緊張已經超過身體所能負擔。
若是忽略不處理,基本上不會造成腦部損傷,但卻會產生「耗盡症候群」(Burnoutsyndrome):脾氣變差、很容易不耐煩、失眠、頭痛且記憶力不集中,只要一放假休息,就覺得全身不舒服。
國外報告顯示,這些人會藉助酒精和菸癮來排解壓力,加上長期睡眠不足,「對身體造成的危害相當大,」湯華盛主任提醒。






*****

贏家智慧─從科技產業看新世紀管理典範


內容簡介

  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管理的典範已然轉移。
  歷經網路革命、自由化浪潮和金融海嘯等洗禮,
  在這個大幅變動的時刻,
  台灣企業該如何掌握創新和變革的契機,調整策略和方向,
  才能屹立不搖?
  最近這波金融海嘯,造成消費者信心潰散和全球經濟蕭條,對高科技產業也帶來不小的衝擊,不論資訊、電子、半導體、通訊等領域都出現了快速的變化,經營者也面臨了空前的壓力。
  作者黃河明先生過去在惠普服務長達二十三年,在資策會擔任董事長期間又參與產業、科技、經濟和國家發展的討論,他長期關心台灣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在書中希望以前瞻的眼光和全球的視野,針對知識社會的新現象,整理出獨到的管理觀點,並嘗試提出未來的發展藍圖,以做為企業變革和創新的參考。
  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檢視跨世紀科技公司的策略轉折,以及探討變動時代下的經營智慧,特別針對面臨困境的企業該如何調整經營方向和策略,以求在新經濟適應和生存,提出了最真切實用的建議。
作者簡介
黃河明
  畢業於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並擁有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曾於德州儀器(TI)和惠普科技(HP)等公司任職,具有三十年以上科技產業的工作經驗。在惠普公司二十三年工作期間,曾擔任台灣區董事長兼總經理一職達十年,率領台灣惠普獲致優異績效。2000年應政府之邀,擔任資策會董事長,參與政府資訊網路科技決策,並協助民間強化競爭力。2003年創辦悅智全球顧問公司,提供企業諮詢顧問,以強化體質與國際競爭力。
  在經營管理上表現傑出,曾獲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頒贈第一屆李國鼎管理獎章,也獲中華民國科學管理學會頒贈院士榮銜。在教學方面,先後兼任交大和清大等校EMBA講師,過去五年應邀演講超過三百場。公餘則熱心從事公益活動,曾任中華民國開放系統協會、亞太產經研究會和台北市消費者電子商務協會等社團法人理事長、交大思源基金會董事長;並曾擔任總統府科技諮詢委員會、國家發展會議、經濟發展會議委員等職,對科技和經濟發展提出建言。

目錄

贏家智慧─從科技產業看新世紀管理典範
推薦序一 新時代中的經營典範    司徒達賢 4
推薦序二   創新變革:沒有終點的超級馬拉松  吳重雨  7
自序   面對改變中的世界 12
第一章 科技公司跨世紀轉折 19
歷經網路泡沫、全球金融海嘯,世局多變令人難以預料。
面對產業掀起的龍捲風暴,你準備好了嗎?
第二章 經營典範移轉  45
面對全球化浪潮、知識經濟興起、網際網路革命,以及環境氣候變遷等趨勢,
企業要怎麼變,才不會淹沒在浪潮裡呢?
第三章 策略創新與實現 107
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企業要求生存,就得要有創新的思維。
企業要怎麼創新,才能比別人更早看到機會?
第四章 組織與領導 127
當知識工作者成為企業主要的勞動力,
組織要如何提供更大自由和彈性,突破工作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吸引和留住優秀員工呢?
第五章 技術預測與發明   159
技術的突破,往往是創新事業的成長動力,
企業要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帶動創新事業的誕生呢?
第六章 品牌與行銷 185
隨著全球競爭加劇,流血殺價常導致製造商無利可圖。
企業要如何透過塑造品牌、經營品牌價值,突圍而出呢?
第七章 企業社會責任 221
當企業的影響力逐漸超越國家,面對社會大眾的期待,
企業要如何透過公司治理,確保股東權益?又如何善盡企業公民的責任呢?
第八章 展望未來  251
進入第三個千禧年,
企業該如何擺脫工業時代的思維,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推薦序1
新時代中的經營典範
  每個時代的策略思維與管理方法都深受當時經營環境的影響,因此經營環境變遷會不斷造成經營管理典範的突破與轉移。歷史上,從工業革命帶來的大規模生產與人口遷移、消費市場購買力的普遍提升、國際間的產銷分工,以及全球市場的興起,這些經營環境的改變,都為當時的經營管理帶來新的挑戰,改變了經營管理的觀念,也提升了經營管理內涵的深度與廣度。時至今日,此一基本原則依然如此,然而由於外界環境變化過於迅速,無論對實務界或學術界,都有目不暇給,難以應付的感覺。
  報章雜誌或各種專書經常介紹世界上科技創新、管理突破,甚至產業中各種遊戲規則、經營模式的演變。然而大部分的報導都略嫌片斷,加上各種趨勢或做法的起伏興衰極為無常,使得讀者難以窺得全貌,無法形成完整、有系統的理解。再者,國外出版品內容固然豐富,但極少論及這些趨勢變遷與台灣的關聯,因而也不易引發我們的切身感。
  悅智全球顧問公司董事長黃河明博士的這本《贏家智慧》正是彌補我們這些遺憾的最佳讀物。
本書有幾項特色:
  特色之一是議題廣博。作者以精準簡潔的文字,將近十年來世界上所討論的經營環境與經營模式中的觀念,從經營策略、技術創新,一直到品牌經營與公司治理等各項議題,以及彼此間的動態關係,進行了完整的介紹。可以使讀者很快掌握這些大趨勢的全貌。
  特色之二是與本土的關聯。本書指出各種議題與台灣企業的關聯,並以台灣企業的實例,歸納出這些趨勢或做法對我們的含意。對身處此一複雜多變環境中的企業經營者,極富參考價值。
  特色之三是本書處處表現出作者因本身對這個時代的多方參與,而產生的獨到見解。這些獨到而極富創意的觀點,除了基於作者廣博的學識基礎之外,也與他這二十年來擔任台灣惠普公司董事長、資策會董事長,以及深入而廣泛的顧問諮詢工作密切相關。有了這些接觸面的廣度,加上他的處處用心,使本書與一般純學者從文獻分析中所獲致的論述,頗不相同。讀者可以從本書的字裡行間,充分體會到此一特色。
  黃董事長與我相識相交已超過半個世紀。五十幾年來,他的學習精神、領導魅力,以及誠正待人、處處與人為善的行事風格,一直是我深感敬佩的。他能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投入大量寫作心力,分享他的寶貴經驗與智慧,十分了不起。我在讀過本書的初稿之後,感到收穫良多,極有啟發,因此也藉此序為大家推薦。
推薦序2
創新變革:沒有終點的超級馬拉松
  「撞牆期」(Hit the Wall)是運動學中的一個名稱,通常發生在運動過程中,尤其是馬拉松長跑到30公里時,身體機能認為運動量已經達到設定為無法繼續負荷的極限,所以呼吸變得困難、肌肉緊張而僵硬,意識感到不清晰。然而,若是經過適當的導引及步伐調整,超越了撞牆期,身體各方面都再度配合,就會輕鬆起來,進入另一個層次。
  企業,也會遭遇撞牆期,如果不能適應變革,調整步伐,光芒四射的新星也可能隕落,而追求永續經營的企業,更艱難的挑戰是在一個沒有終點的競賽場上展開。在《贏家智慧》這本書的第四章,就為我們列舉種種實際的數據。荷蘭的殼牌石油在1970年代做過一個大規模調查,發現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12年,即使名列財星500大的公司,平均壽命也只有四十年。若以快速發展的電腦產業來看,改變更是驚人,1975年世界上依營收排行的十大電腦公司,到了1996年只有IBM和迪吉多(Digital)兩家公司存在,時至今日,只有IBM碩果僅存。究竟企業要如何順應時代求新求變,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怎樣度過撞牆期,開拓展新的天地?黃河明董事長這本著作,宛如一本鉅細靡遺的導引,讓企業經營者和中高階主管瞭解新世紀經營典範的轉移,進而掌握創新轉型的實行祕訣。
  從第一章整體科技產業的公司跨世紀轉折剖析,到第二章結合經驗與觀察勾勒出來的經營典範移轉,繼而旁徵博引案例和經營管理論著所發展出:策略創新與實現、組織與領導、技術預測與發明、品牌與行銷、企業社會責任,以及對未來的展望等,更讓我得窺黃董事長豐厚學養與實戰經驗之一隅。
贏家的關鍵字
  第二章中所描繪的經營典範轉移,從中心「核心機能」出發,配合「環境掃瞄」、「啟動變革」、「行動學習」和「轉型創新」的不間斷循環,進而達成新的管理模式和知識經濟體質,讓人才發揮最佳能力。
  其中談到,由於環境變化快,現代企業必須設置類似雷達的機制,不停地掃瞄周遭影響企業的環境、顧客需求演變、以及競爭對手策略時,黃董事長特地舉他所喜愛的《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的先知先覺,及武俠電影中的盲劍客,憑藉修練及獨有聽力培養出敏銳反應和果決行動,來說明「環境掃瞄」,尤其令人有會心的感受。這樣精彩的譬喻,以及深入淺出的例子:比方說諾基亞(Nokia)如何從造紙橡膠製品的傳統百年老店轉型至無線通信龍頭之一;英特爾所創造的高科技產業中最成功的品牌打造計畫「Intel Inside」;從1984年聯合碳化印度波帕殺蟲劑廠毒氣外洩到中國三鹿奶粉的社會責任與危機處理等,在本書中俯拾皆是。
創新力就是迎戰力
  每個人都知道現在是一個新競爭的時代,但怎樣保持企業內外的合作與互動關係,不遺漏任何前瞻重要的研究方向與技術?誠如黃董事長在書中一再強調的觀點,「企業是一種社會創新」,在本書中,他以多年國際企業的經營管理經驗與觀點,為我們舉出六家位於高科技中心矽谷,最具開放式創新精神的企業成功典範,分析他們的特點及共同之處,在不景氣及危機中如何變革求新、安度難關,建立長遠的優勢,做為台灣面對全球化競爭的參考借鏡。同時也一再提醒讀者:「小決定可以撼動大策略」。
  書中更建議以大學做為知識創新來源,也就是企業與研究機構合作的重要性。黃董事長的母校交通大學,將與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合作,引進MIT實驗室的做法,進行產學合作的「鑽石計畫」,積極運用政府和企業界資源,進行合作,將學校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應用在市場上,不僅可以為大學帶來發展所需的資源,更能使學術研究為民生經濟帶來長遠而有益的影響。
「學」習發「問」
  身為學術研究人員,又擔任學校經營管理者,我特別受教於書中的一句話:「主管的『學問』就在『學』習發『問』」。虛心聆聽意見,向部屬和外界請教,才能建立學習型組織。
  書中有兩個與「做學習」相關的例子,讓我印象深刻。一是在資策會董事長任內,台灣微軟邀請全球各地的意見領袖,徵詢微軟改善的建議,黃董事長為他們的態度和準備所感動,接受了訪談。過了兩、三個禮拜,微軟又打電話來,希望就第一次訪談中的一部分議題再來請教,做為高層參考。顧客的想法,成為創意的來源,我相信這樣積極認真的提問與聆聽,是因應變革的方法之一。
  另一個例子則是黃董事長在惠普擔任總經理時曾應總公司之邀,到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進行幾個營運部門的稽核,在三個整天的稽核過程中,他給經營團隊的前幾個問題,一定會包括:「請問你們的主要市場是什麼?」、「請問你們最大的十家顧客是誰?」、「請問你們帶給顧客的價值是什麼?」。誠如管理大師杜拉克著名的「杜拉克式問句」,問對問題,就能深入核心,解決問題。
  2008年交大在台建校50週年,選出了五十位最具影響力與代表性的校友,黃河明董事長也是其中之一。他所創辦的悅智全球顧問公司提供企業全球佈局與經營的建議。古諺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很高興能夠看到黃董事長願意在百忙中費心整理出高科技公司的興衰並加以剖析,同時將多年來的個人體悟與企業諮詢經驗,讓我和眾多讀者可以從中學習。
  這篇文字與其說是序言,不如說是我有此榮幸能在此書面世之前,先睹為快,並把個人的讀書心得與大家共享,期待也確信各位讀者會跟我一樣從中得到閱讀的樂趣與勝出的領悟。
自序
面對改變中的世界

  2001年9月11日,我與幾位台灣科技界的領導人搭乘聯合航空班機由台北飛往舊金山,我們一行六人準備在矽谷停留四天,拜訪當地高科技公司,然後轉往波士頓參加中美經濟合作會議。飛機如往常平順地飛越太平洋,我和團員都享受了美好的餐點和睡眠。我一路睡得很沉,一直到空服員準備早餐的聲音吵醒了我,才發現陽光已經照進窗戶。我起來梳洗整理,享用了早餐,正等待飛機的降落。
  當飛機緩緩下降,旅客開始整理個人東西時,我往窗外望去,已經開始看到陸地。令我好奇而納悶的是,飛機下方竟是一片漂亮的高爾夫球場,這是我過去二十多年降落舊金山機場從未看過的景象,心裡正覺得奇怪。等到飛機安全落地,在滑行道滑行時機長才廣播,宣布美國發生了緊急事故,我們的飛機暫時無法進入美國的國境,改降落在加拿大的溫哥華。這時溫哥華時間接近早上八點,所有的旅客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議論紛紛,機長只給我們簡短的說明,告訴我們可能必須在溫哥華辦理落地簽證,暫時留在加拿大,而且必須在停機坪等候加拿大警方登機檢查後,才允許下機。
  利用等待的空檔,許多旅客紛紛打手機與家人連絡,告知這個突然的改變。透過台灣的家人,我和團員才知道紐約和華盛頓發生了驚人的恐怖攻擊。由於那時美國警方和安全單位擔心會有進一步的攻擊,也有傳言尚有恐怖份子在其他飛機上,為防患未然,美國將領空全部淨空,同時聯絡各國機場緊急戒備,我們的班機停靠空橋約二十分鐘後警方到達,旅客逐一接受嚴密搜身,如臨大敵。除了我們這班飛機外,沒有多久,許多波音747巨無霸飛機陸續降落,一時之間溫哥華機場的停機坪停滿了各地來的班機。
  入境後,我們到航空公司安排的旅館,大銀幕的電視正在重播CNN稍早的新聞畫面,大家看到飛機直接衝入世貿大樓的一幕,一方面驚呼不可思議;另一方面則慶幸自己的班機安然無恙。九一一的恐怖攻擊不只給美國人一個震撼,全世界都為之震驚,人心惶惶,證券市場大跌。冷戰之後,原以為世界局勢會日趨和平,沒想到回教世界與西方的衝突升高,造成恐怖攻擊頻繁和幾年後的美伊戰爭。回教恐怖組織以載滿汽油的飛機衝進象徵資本主義的世貿雙子星大樓,是否成為工業社會即將走到盡頭的先兆有待歷史見證,不過最近兩、三年全球金融風暴確實代表了以資本投機的嚴重後果。我們赴美的行程後來基於安全的理由全部取消,團員在溫哥華待了幾天,等到機場重新恢復起降,有些團員改往他地,其他人則飛回台灣。
以全新視野面對改變的世界
  2001年,也是台灣經濟面臨嚴峻考驗的一年。台灣一直以經濟快速成長為傲,在上世紀的最後三十年,每年GDP平均成長率接近9%,是許多開發中國家的典範。但是2001年經濟不但沒有成長,反而衰退了百分之一點多,這是台灣有經濟成長率統計以來首次出現負成長,引起廣泛的注意與關切。台灣經濟衰退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和網路泡沫化影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製造業大批外移、產業結構失衡的困境。基本上台灣漸漸失去傳統製造業的優勢,必須朝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發展,但是人才和政策並未能及時支持這種轉變,讓台灣陷入了轉型期調適不良的困境。
  過去這兩年,全球又陷入另一場巨大的動盪,2007年起,由美國次級房貸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終於在2008年9月暴發,美國政府被迫要接管虧損嚴重的房貸保險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以及紓困挽救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對於雷曼兄弟因為連動債造成巨大黑洞則決定放棄紓困,因而這家超過一百年歷史的投資銀行難逃倒閉的命運。全球金融危機引起的恐慌,造成消費者信心潰散和經濟的蕭條,其嚴重程度為1930年代以來首見,美國、歐洲和日本三大經濟體2009年將同時出現衰退,聯合國預計到年底全球將有五千萬人失業。台灣的經濟十分依賴出口,在這次風暴中受創嚴重,2009年第一季出口貿易衰退36%,GDP比2008年同期萎縮了10.2%,為台灣有經濟統計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世界變了,新世紀的世界已經展現完全不同的面貌,我們必須拋棄過去熟悉的事物和法則,以全新的觀念和視野來面對新環境。企業和組織有必要重新思考新的應變之道,積極啟動變革轉型。在跨世紀的前後幾年,我觀察到全球高科技公司紛紛啟動變革,以適應新環境,其中IBM、惠普(HP)、聯想(Lenovo)、宏□(Acer)、三星(Samsung)、諾基亞(Nokia)等公司推動了成功的改革,浴火重生。但是在成功的轉型改革典範之外,我也親眼看到迪吉多(DEC)、康柏(Compaq)、朗訊(Lucent)、柯達(Kodak)等公司或因未能及早啟動改革而錯失良機,或因改革失敗而快速隕落。本書選擇科技產業做為例子,一方面是因為我熟悉和了解科技行業,另一方面科技公司是高知識密集的組織,由它們的優勝劣敗和因應策略可以一窺知識型組織的管理要素。
科學化管理面臨挑戰
  科學化管理起源於上個世紀轉換之際,經過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 ~ 1915)先生和幾位實業家的研究,開啟了工廠的科學化管理。管理學真正有系統地成為一門學問,應該是哈佛大學邀請泰勒到校演講開始,時間在1905年前後,他的工廠動作研究和按件計酬的建議在當時成為一種新思潮。1908年哈佛大學設立商學院,成為日後管理思想的重要推動者。巧合的是另一所最古老的商學院華頓學院也在同年創設研究所,開展了經營管理方面的學術研究。我們如果以哈佛商學院和華頓商學研究所設立那一年為管理學的起源,2008年恰好滿一百年。這一百年來,管理學對人類的貢獻以及受到人們的重視實在難以估算,不僅推動了二十世紀重大的進步,改善了無數人的生活,也幫助了企業的茁壯。
  但是,發源於一百年前,主要為改善工廠生產力的科學管理,似乎也無法再適用於快速轉變的新世界,目前正好也面臨一個往前瞻望,提出新理想的時機點。過去將近二十年,我們從世界轉變和企業轉型,可以明顯地觀察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已經進入一個急遽變動的時代。這次快速的環境變動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1989年開始,世界的改變明顯加快,柏林圍牆倒塌所造成的冷戰結束固然是改變世界的一大導火線,同一年核子物理學會支持通過的全球資訊網WWW(World Wide Web)也造成了革命性的影響。先進工業國的跨國企業積極結合全球資源,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全球知識社會,影響至為巨大深遠,其變化猶如一百五十年前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一般。任何國家或社會若未能掌握這波改變,勢必隨著浪潮而淹沒或式微。當然,還有一個重要而嚴肅的議題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今天許多國家和地區過分強調自由經濟的發展,造成了許多嚴重的問題:包括貧富不均、環境汙染、氣候暖化等,企業應該重視經濟發展對於社會的衝擊,積極負起全球社會公民的角色。
寫給企業的未來發展藍圖
  科技公司在這波變化中受到的衝擊很大,資訊、電子、半導體、通訊等產業都出現了快速的變動,經營者面臨了空前的壓力。我在惠普科技公司工作二十三年,親身體驗到這個經濟上的劇烈變化,後來在資策會擔任董事長的三年任期間又參與產業、科技、經濟和國家發展的討論,讓我更加關心企業在新的世紀裡如何適應和生存。
  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檢視跨世紀科技公司的策略轉折,探討變動時代的經營智慧;特別是面臨困境的企業,如何調整經營的方向和策略才能屹立不搖。我希望以前瞻的眼光、全球的視野剖析企業的變革和創新,針對知識社會的新現象,嘗試提出企業未來的發展藍圖做為組織轉型的參考,提供企業高階主管和專業人士一些管理的新觀點與改革參考。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