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峰 (允晨文化)
2024年的最後一天,12月31日,重新一輪的施工發包討論,我好像已習以為常,我幾乎沒什麼事是一次就關的,除了考機車駕照和汽車駕照,這兩次考試都是壓線過關。壓線,但鈴聲未響,主考官很失望,白旗舉了一半,我則張大嘴巴說不出話來。我要說的是,有人賭端午節開張也不是不可能;我從不讓朋友失望。
離開民樂街,路過歸綏街,天冷,當歸麵線的香氣特別濃郁,於是我停下腳步
,吃了第一來吃的當歸豬腳,不過,臨時換成魯肉飯。好久沒有只沾著醬油辣椒下飯,特別爽口,湯喝到一口不剩。想起祖母曾說我:瘦田(意貧瘠)需水多。
![👣](https://static.xx.fbcdn.net/images/emoji.php/v9/t89/1/16/1f463.png)
走路回公司,經過春秋書店,書店滿滿的人,靠窗的位子沒有人,但是桌上堆滿一落書,ㄧ部筆電橫擺,擺明了:生人勿近。只好摸著鼻子走開,另找一家咖啡館。
這幾天讀海明威的訪談和村上春樹的1973年的彈珠玩具,覺得自己的閱讀口味還是落在上世紀,特別是費茲傑羅的敘述聲調特別吸引我。海明威呢?吸引我的是他的生活。
2024做了一些第一次嘗試的事情就是允晨1900文化沙龍,早上看到一張祖胤來訪照片,才想,原來我也做滿一年。
新一年的旅程,重新開始了。
書展期間真的很感謝專程來探視打氣的朋友,也很感謝誤入臨演並買書的朋友,¹像春旭,看到朋友的喜悅就是撐過六天書展最大的動力。朋友的購書確定了我業績不至掛零的基礎,更多的還是不認識的讀者朋友買的,老實說,很開心看到年輕人走入允晨文化的攤位,我有時候很想問:你們走錯了嗎?我賣書的態度就像當年在淡水水源街賣書,悠悠地看著翻書的人,猜想他們會從書中獲得的啟示⋯⋯。有朋友轉述:為什麼廖志峰老喜歡宗教區呢?其實我只是喜歡安靜,我可以忍受看書時的背景音樂就是小提琴,最多是大提琴。如果太浮躁無法看書。喜歡看書的人,自身會形成結界,別人進不去,自己出不來。我喜歡這樣。其實,我有時候小酌時也會進入到這樣的狀態,在又不在。
相信自己是最重要的,但不要忘記那些給自己機會和幫助的人。工具和平台會改變,速度也不同,但是尋求感動自己的故事這件事,不會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