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

張繼高,張超英,詹素娟,

musiciantw.ncfta.gov.tw/list.aspx?p=M030&c...
張繼高ZHANG Ji-Gao (Adam ZHANG) ,音樂文字作家;1926 年 7 月 11 日出生於河北天津,1995 年 6 月 21 日逝世於臺北。平生以新聞為專業,對音樂探研甚深。曾軔辦中視新聞部出任首任經理,暨《香港時報》總編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社長等,並創立遠東音樂社及《音樂與音響》雜誌,開拓音樂教育風氣,培養國人欣賞興趣,同時引進國際知名聲樂家、舞蹈團來臺表演,擴大歌舞藝術視野,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書宦世家中西融

1926年出生於河北天津市,父祖輩皆是清末的高官。民國建立後,張氏家族雖不再做官,仍有深厚的文化根柢,由於他的父親張寶華是留德工程師,使得家學混融著傳統中國涵養,又能接納西方文化洗禮,這也是構成張繼高人格的主要特色。他終生提倡精緻文化,可謂來自血脈中本自具有的驅力。1931年逢九一八事變,日本佔領東北,華北情勢複雜,張家搬到了天津租借區。六年後抗日戰爭爆發,張繼高的求學生涯,在烽火連天的背景下進展著。1943年,他就讀北京燕京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先後進入吉林新聞攝影社與《吉林日報》、《中正日報》做記者,接著又轉任中央社記者。

廣播工作與音樂事業

1949年,他跟隨國民政府來臺,《臺灣新聞報》的前身《臺灣新生報》南部版也正好在高雄創刊,張繼高便進入這家報社做記者。期間,他向美國新聞處借英文音樂大辭典,自修苦讀,研究貝多芬、莫札特、蕭邦、布拉姆斯等大音樂家的作品,培養出日後對音樂的深厚喜愛。1957年他遷居臺北,轉任《香港時報》駐臺北特派員,開始以「吳心柳」為筆名為《中央日報》寫〈樂府春秋〉,並為《聯合報》寫〈樂林廣記〉專欄,開啟臺灣音樂評論之先河。同時也在中廣主持「空中音樂廳」節目,透過廣播與報紙介紹西洋古典音樂,傳佈音樂知識。他是臺灣社會鼓吹「精緻化」的第一人,更曾邀請許多重量級團體來臺演出,為當時文化花圃猶旱的臺灣社會輸入甘泉。

創立遠東音樂社

1955年,美國將「空中交響樂團」 (NBC交響樂團改組而成) 派到臺灣演奏,因當時臺北並沒有民間機構能夠承辦,因此張繼高向熱愛音樂的遠東旅行社企業家江良規提出開辦一家音樂經理機構的建議。1958年,臺灣第一家音樂機構「遠東音樂社」正式成立,引進了很多音樂舞蹈團體,如維也納兒童合唱團、法國古典芭蕾舞團等,不但開啟臺灣人民對現代舞的視野,甚而孕育了「雲門舞集」的誕生環境。

主掌中視新聞部

1969年中國電視公司成立,張繼高擔任新聞部經理,他的作風新穎,不論是播報、採訪、攝影等,都要求有突破與開創性。在當時制式化的新聞攝影方式中,開闢了新的嘗試,專門報導民間生活、社會型態、歌謠節慶等與一般新聞不太相干的事情,在當年可說是臺灣電視史上第一個文化性記錄節目。中視幾次越洋轉播節目也都是在他縝密的規劃下完成的,為臺灣邁向地球村的理想與行動跨出了一步。

真正的音響拓荒者

1973年,張繼高創辦《音樂與音響》雜誌,介紹國際樂壇動態、唱片評介、演奏家、名曲欣賞及音響系統等。在當年,這是唯一能引導愛樂者欣賞音樂與玩音響的雜誌媒體,他成為真正的音響拓荒者,使臺灣後來發展出蓬勃的音響市場。該雜誌也獲得第一屆優良雜誌金鼎獎的肯定。

霞光照晚已歸程

1981年,張繼高任行政院顧問,負責籌劃「公共電視製作中心」,為公共電視催生。1984年擔任《民生報》總編,除了自己寫社論,還邀集各行各業的專家學者為民生報撰評論稿,1990年升任為副社長。1994年,他檢驗出罹患肺癌,自覺時日不多,以前不出書的原則逐漸鬆綁,答應九歌出版社為其結集成書,並出任「臺北之音」廣播電臺董事長。1995年逝世於臺北。

1926年
  • 農曆6月2日生於河北天津市,為父親張寶華、母親竇氏之長子。
1931~1936年5~10歲
  • 五歲時「九一八事變」爆發,念小學時日本關東軍於河北成立冀東自治政府(1935年)。舉家遷至天津租界地。
1937年11歲
  • 盧溝橋七七事變發生,抗日戰爭正式爆發。
  • 由小學畢業,進中學念書。
1940~1943年14~17歲
  • 就讀北平燕京大學附屬高中。家中添了妹妹繼卿。
  • 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3~1947年17~21歲
  • 就讀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大學末期在全國性罷課遊行的學潮運動中度過。
1947~1948年21~22歲
  • 歷任「吉林新聞攝影社」、《吉林日報》、《中正日報》記者。
1948年22歲
  • 5月,進大陸中央社任記者,採訪國共徐蚌會戰。
  • 國民政府潰散。除夕夜,乘車離開南京,於混亂中到達上海。
1949年23歲
  • 6月,於師友指點及命運安排下,抵達臺灣,開始人生新頁。
  • 受李朋匪諜案牽連,繫獄九十三天。
1950年24歲
  • 12月,任《臺灣新生報》高雄分社記者。
  • 工作之餘,苦讀兩千多頁的《英文音樂大辭典》,自修音樂知識,並聆賞貝多芬、莫札特、蕭邦、布拉姆斯等音樂大師的作品。
1954年28歲
  • 4月3日,與南京姑娘林瑞芝結婚。
1957年31歲
  • 由高雄遷到臺北,轉任《香港時報》臺北辦事處記者。
  • 長子廷抒出生。
  • 開始以筆名「吳心柳」為《中央日報》寫〈樂府春秋〉專欄,為《聯合報》寫〈樂林廣記〉專欄,介紹西洋古典音樂,並開臺灣音樂評論之先河,前後達八年之久。
1958年32歲
  • 主持中廣「空中音樂廳」節目,兩年後因赴香港而交由史惟亮接手。
  • 2月1日,與遠東旅行社老闆江良規合股成立臺灣第一家音樂經理機構「遠東音樂社」。
1960年34歲
  • 任《香港時報》副總編輯。
  • 波士頓交響樂團來臺演出時,協調國民大會休會三天,讓出中山堂作為演奏場地。
1961年35歲
  • 次子中復出生。
1962年36歲
  • 任《徵信新聞》(《中國時報》前身)駐香港特派員。
1963年37歲
  • 辭去報社之職,由香港返臺,全心經營「遠東音樂社」。
1964年38歲
  • 女兒挹芬出生。
1965年39歲
  • 9月1日,病重的江良規將「遠東音樂社」的股權與責任全數移交,張繼高正式成為遠東的董事長。
  • 任職中國廣播公司節目部副主任。
1968年42歲
  • 升任中國廣播公司新聞部主任。
  • 開始參與籌備中國電視公司。
  • 聘友人錢翊平至遠東音樂社擔任經理職,舉辦音樂會時常抽調中廣、中視的朋友幫忙。
  • 以「樂友書房」之名開始出版有關音樂的書籍(前後共十一本)。
  • 6月,赴英國湯姆森電視學院研修三個月,再至倫敦BBC實地參與電視新聞業務。
1969年43歲
  • 自英返臺,1月16日,任中國電視公司顧問。
  • 4月1日,任中國電視公司新聞部首任經理(仍兼中國廣播公司新聞部主任)。
1971年45歲
  • 4月1日,任中廣新聞部顧問。
1972年46歲
  • 在權力傾軋下離開中國電視公司。
  • 與妻子感情破裂,離開臺北景美的住家,結束夫妻間十八年的相處。
  • 以「吳心柳」之名主持中廣「音樂與音響」節目,每周播出二小時,頗受聽眾喜愛。
1973年47歲
  • 7 月1日,《音樂與音響》雜誌創刊,自任發行人與主編,老友錢翊平為社長。內容主要為國際樂壇動態、唱片評介、演奏家介紹、名曲欣賞及音響系統介紹等。
1974年48歲
  • 以《音樂與音響》之名舉辦第一屆臺北音響大展,吸引大批人潮參觀,以後援例每年舉辦。
1976年50歲
  • 與友人錢翊平、梁清一合資辦《音響技術》雜誌(後改名《高傳真視聽》),任發行人,由是與音響界結下深厚緣分。
1977年51歲
  • 找到「後半生的依靠」,和翟瑞瀝共築新居,相守人生的另一個十八年。
1981年55歲
  • 仍以「吳心柳」為名,開始在《聯合報》副刊撰寫〈未名集〉專欄,直至1994年發病為止,前後有十三年之久。筆下題材遍及生活、文化、社會現象、藝文等各領域,在文化新聞界獲得相當好評。
1982年56歲
  • 受聘為新聞局顧問,草擬出厚達五十頁的〈公共電視中心組織章程及籌備計畫〉。
1983年57歲
  • 6月間,所經營之「遠東音樂社」辦了最後一次音樂活動「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的演唱,此後不再引進音樂活動。
1984年58歲
  • 2月,任《民生報》總主筆。除了自己寫社論,還邀集各行各業專家學者逾兩百人為《民生報》撰評論稿;前後達六年。
1986年60歲
  • 9月,一手規劃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在臺創刊(由聯合報系出資出人),擔任社長;這份周刊後因業務因素於1990年停刊。
1990年64歲
  • 7月,任公共電視臺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以及草擬公視法的三位召集人之一。後因公視建臺之事屢遭杯葛,1993年於失望之餘不再參加籌委會的會議。
  • 9月,升任《民生報》副社長。
1992年66歲
  • 離鄉四十三載後首度回天津的故鄉探望,與妹妹、妹婿敘親。
1994年68歲
  • 自《民生報》退休。
  • 8月間,檢驗出罹患肺癌;因自覺時日不多,以前的不出書、不掛名等原則逐漸鬆動,答應九歌出版社為其結集出書。
  • 12月1日,出任「臺北之音」廣播電臺董事長。電臺於1995年3月1日正式開播。
1995年69歲
  • 4月,立下遺囑,交代死後捐贈可用器官,遺體供解剖研究後火化,骨灰投海,不發訃聞、不開弔。
  • 5月,首部文集《必須贏的人》出版,九歌出版社為其舉行盛大新書發表會,藝文界人士為之矚目。
  • 6月21日,病逝於臺北孫逸仙癌症中心。另兩本文集《從精緻到完美》、《樂府春秋》於過世兩個月後出版。

《樂府春秋》收錄文章

  • 〈憶琴台〉
  • 〈貝姆逝矣〉
  • 〈以音樂申張人權的大提琴家卡薩斯〉
  • 〈巴洛克的霞輝〉
  • 〈名長笛家路易.摩伊士〉
  • 〈逛音響店的樂趣〉
  • 〈馬友友旋風〉
  • 〈馬尼拉記斯拉瓦及其他〉
  • 〈在東京,聽卡拉揚〉
  • 〈喜新聲〉
  • 〈歡迎泰瑞莎.柏岡札〉
  • 〈蕭邦愛喬治桑嗎?〉
  • 〈樂苑情深李斯特〉
  • 〈悼托斯卡尼尼〉
  • 〈歐洲的指揮〉
  • 〈波蘭的音樂家〉
  • 〈音樂與欣賞〉
  • 〈月光曲之謎〉
  • 〈音樂界的三B〉
  • 〈貝多芬情史〉
  • 〈正當的娛樂觀念〉
  • 〈覆戴洪軒〉
  • 〈人能宏樂〉
  • 〈音響是奢侈品嗎?〉
  • 〈論中正紀念堂的音樂廳設計〉
  • 〈音樂的文化侵略〉
  • 〈關心中正紀念堂〉
  • 〈「中國的」怎樣才會有?〉
  • 〈傳統:資產與負債〉
  • 〈民族風格的開展〉
  • 〈流行音樂需要提升〉
  • 〈新民歌〉
  • 〈國樂宜乎合奏?〉
  • 〈莫沈湎於名實之辨〉
  • 〈文化中心不應只是一棟房子〉
  • 〈音樂廳是做什麼的?〉
  • 〈國語歌曲在大陸流行的意義〉
  • 〈邁向高素質的社會〉
  • 〈精緻文化的一個抽樣〉
  • 〈我們居然沒有音樂院〉
  • 〈樂園與墳場〉
  • 〈北大—現代中國音樂的火種〉
  • 〈覆林衡哲〉
  • 〈憶遠東、念新象〉
  • 〈尋求一點肯定〉
  • 〈精緻的年代〉
  • 〈江先生對社會音樂發展的貢獻〉
  • 〈寄雲門〉
  • 〈衷心勸勉「新象」〉
  • 〈自覺有一種義務〉
  • 〈聽眾從哪裡來?〉
  • 〈音樂廳的功用〉

《必須贏的人》收錄文章

  • 〈自訂「四知」〉
  • 〈酒士〉
  • 〈見識〉
  • 〈人情〉
  • 〈排場〉
  • 〈擔當〉
  • 〈無懼〉
  • 〈如昨〉
  • 〈薪水〉
  • 〈必須贏的人〉
  • 〈五十之牛〉
  • 〈貧窮的心態〉
  • 〈富人的社會意識〉
  • 〈新奴隸〉
  • 〈不快樂的老人〉
  • 〈上海的除夕〉
  • 〈總有一些人〉
  • 〈數不盡的恐懼〉
  • 〈「負傷營運」的故事〉
  • 〈要以紀律約束天才〉
  • 〈常存感激之心〉
  • 〈「考季」的聯想〉
  • 〈醫生們〉
  • 〈從士到知識分子〉
  • 〈消費者要先升級〉
  • 〈道德比法律更重要〉
  • 〈縱容的時代〉
  • 〈青囊壽世沈力揚〉
  • 〈請大空不要單飛〉
  • 〈足堪憂慮的日本人〉
  • 〈開腦礦〉
  • 〈九種人不太讀書〉
  • 〈靜為躁君〉
  • 〈地下信仰〉
  • 〈意象圖騰〉
  • 〈經久耐用〉
  • 〈精緻的消失〉
  • 〈多給高雄點顏色〉
  • 〈「雅痞」時代來了〉
  • 〈歐洲的衰落?〉
  • 〈「白頭浪」的衝擊〉
  • 〈忽視著作權乃眾亂之源〉
  • 〈「閱聽人」得先升級〉
  • 〈文建會任重道遠〉
  • 〈文化部應是文化工作的聯勤總部〉
  • 〈立法院─神的審判〉
  • 〈是是非非〉
  • 〈貪之「汙」在哪裡〉
  • 〈福利就是加稅〉
  • 〈請學者別再背書〉
  • 〈財經人物的危言〉
  • 〈開明與保守〉
  • 〈人的類化〉
  • 〈治安,要治才安〉
  • 〈「愛國」新解〉
  • 〈且看「雷根世紀」〉
  • 〈老薑雷根〉
  • 〈冷眼香港〉
  • 〈馬友友.林昭亮.陳必先〉
  • 〈倩麗蕭邦〉
  • 〈聽中國歌的困惑〉
  • 〈音樂音響.生命生活〉
  • 〈那天歌有昔日情〉
  • 〈愛樂罪言〉
  • 〈談談紐約愛樂〉
  • 〈劉塞雲的獨白〉
  • 〈中國作曲家的角色認同問題〉
  • 〈不懈的人專注的心〉
  • 〈司徒,我們愛你〉
  • 〈知識分子應該像鳥〉
  • 〈將軍已死圓圓老〉
  • 〈電視怎麼辦〉
  • 〈性、暴力、粗話—電視〉
  • 〈台灣電視有哪些問題?〉
  • 〈關於電視新聞播報〉
  • 〈公共電視是一種精神〉
  • 〈警廣三十年話廣播〉
  • 〈DBS與文化侵略〉
  • 〈一位「為者」之逝〉
  • 〈不景氣,怎麼做廣告〉
  • 〈雨,下在金字塔上〉

《從精緻到完美》收錄文章

  • 〈軟體危機〉
  • 〈精煉的語言〉
  • 〈永恆的老師〉
  • 〈精緻難〉
  • 〈學習、選擇與放棄〉
  • 〈誰要讀書〉
  • 〈被丟棄的恐懼〉
  • 〈愛美也是一種美德〉
  • 〈文化落後,財經不會領先〉
  • 〈史盲〉
  • 〈畢業生〉
  • 〈心在斷層〉
  • 〈新勤儉〉
  • 〈尊敬與尊重〉
  • 〈學者的襟懷〉
  • 〈不安定感〉
  • 〈論「文化流變」〉
  • 〈通達〉
  • 〈一個誰都需要尊嚴的時代〉
  • 〈整潔就是紀律〉
  • 〈成熟市場〉
  • 〈人性的重建〉
  • 〈非豐田不可嗎?〉
  • 〈噪音在哪裡?〉
  • 〈貪〉
  • 〈自欺〉
  • 〈環保意識的文化性格〉
  • 〈渾忙〉
  • 〈老闆的四種典型〉
  • 〈名毀〉
  • 〈暴走族〉
  • 〈低級的驕傲〉
  • 〈電腦前的哪吒〉
  • 〈夜航隨想〉
  • 〈「新貧」階級〉
  • 〈誇張的年代〉
  • 〈花錢更難〉
  • 〈今酒誥〉
  • 〈買智慧〉
  • 〈緩衝組織〉
  • 〈看格達費焚書〉
  • 〈愛江山也愛美人〉
  • 〈報復〉
  • 〈提升智慧的知識〉
  • 〈怎能忽略著作權〉
  • 〈不重視著作權,新文化就不能生根〉
  • 〈漫畫非小道〉
  • 〈新新聞系〉
  • 〈性.暴力.電視〉
  • 〈暴戾來自暴力〉
  • 〈不信聽眾喚不回〉
  • 〈電視與電影〉
  • 〈美國總統談電視〉
  • 〈談衛星.憶往事〉
  • 〈英國政府即將清掃電視〉
  • 〈文化扭曲與傳播媒體〉
  • 〈誰知道誰在看電視〉
  • 〈誰來使用「亞洲一號」衛星〉
  • 〈衛星電視與著作權〉
  • 〈辦新電視無利可圖〉
  • 〈對「文化侵略」之無奈〉
  • 〈大人物的朋友〉
  • 〈「作主的人」的修養〉
  • 〈根生在哪裡?〉
  • 〈急進現代主義〉
  • 〈政府有為,當雪此恥〉
  • 〈想起尹仲容先生〉
  • 〈寄青瓦台〉
  • 〈誰做的決定?〉
  • 〈稅與文化〉
  • 〈方法〉
  • 〈良知〉
  • 〈四十而大惑〉
  • 〈知止〉
  • 〈從「雅痞」到「雅廢」〉
  • 〈「落實」的溝通〉
  • 〈溝通是一種科技,也要投資〉
  • 〈無大臣之風〉
  • 〈語文暴力〉
  • 〈接受那被選擇的〉
  • 〈不明顯而非立即的危險〉
  • 〈機密〉
  • 〈政府發言人〉
  • 〈掃除「喜事為非」觀念〉
  • 〈談知名度〉
  • 〈白宮幕僚偷東西〉

****
謹你此短文,紀念兩位張前輩。

從張超英口述的《宮前町九十番地 》,讀者可以知道,張超英(1933年2月17日-2007年3月7日)先生年輕時,經常坐夜車從台北到台中,追東海外文系畢業的顏千鶴女士。他們兩人有精彩的婚姻生活。

在張超英悼念張繼高先生《專業的知識人》(《中國時報 人間副刊》1995.7.3)中,兩次提到 顏千鶴女士。一是張繼高先生讀燕京大學的英文老師,與顏千鶴的東海大學老師是同一人,張先生沒說出老師的名字,她應該是美籍外文系主任柯安思教授(Prof. Anne Cochran),參考
Cochran, Anne, 1902-1999. 柯安思Tunghai - Omnibus - Sites


《專業的知識人》文末說了一則感人的故事:
"......1994年我又到張府,呈報我決定復職東京,他雙眼發亮,喜出望外。.....對我說:"超英,這種31年的陳酒,相信你到任何地方都買不到,你就帶去日本,送給你認為重要的人士吧!"
在電梯內,我看到內人雙眼含淚,也許是我自己的淚眼含糊,分不清彼此。
想不到,那竟是與繼高兄相聚的最後一次。

Kuosh Sh 張繼高二兒子在政大..娶了詹素娟...族群大和解...

***

http://case.ntu.edu.tw/blog/?p=18090


【人物專訪】臺灣的「人文歷史多樣性」-訪詹素娟老師

■臺灣,福爾摩沙,一個擁有複雜地質、地形與生態環境的美麗島嶼。在這樣一個地方,曾有許多不同的人先後進出,十七世紀的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鄭成功的軍隊、清朝的漢民、殖民統治的日本人……;無論是什麼樣的政權、哪一種人群,他們的足跡都是這塊土地的歷史。
_MG_7169撰文|李宛儒
中研院曹永和院士在1990年代提出了「臺灣島史」概念,打開了歷史跟著土地走,而不僅是跟著人走的新視野。有些人說臺灣歷史很短淺,只有四百年,這種觀點是因為將歷史等同於史料文獻,狹義地鎖定在有文字的人群身上,這只能是某一個人群的歷史。但若以人與土地的互動來看,從史前時代開始,我們可以將臺灣島的歷史縱深拉長到一萬五千年,各種人群在這段時間中精彩的來往互動,都納入成為臺灣的歷史。
在臺灣,中央山脈區隔一島為東西兩半,多條東西走向的河流又阻隔了南北的交通,山高水深,地形破碎,使一個島嶼的臺灣彷彿擁有多島的面向。十七世紀以來,陸續移民來臺的漢人,在原鄉時已有維生方式、語言、宗教、文化的差異,當他們在清代分別移動、定著在島嶼的各種生態地理區後,也發展出多樣的拓墾制度與社會凝聚方式。日本人的殖民統治,造成臺灣人語言文化的鉅大轉折。1949年的政治性大移民,更有來自全中國各省市、地方的人群,語言、身份、背景都不一樣。然而,這些不同世代的人,都在表面上被囊括在「漢人」的分類與認識架構下。詹素娟老師在這場演講要探討的就是號稱「漢人」的移民史,一群原本不在臺灣的人,如何來到這個島嶼,落地生根,與土地產生親近的關係與認同。
詹素娟老師也會藉由民間傳說,帶領我們一窺臺灣歷史記憶的多重時空特性。像是這幾年來,屏東墾丁一帶流傳的八寶公主故事。人們傳說當地一個小小的有應公廟祭拜著「荷蘭公主」,但故事的原型卻是清末海難──美國羅發號事件中的船長夫人,一個十九世紀末葬身於臺灣的西方女性,卻在二十世紀末被附會成十七世紀的荷蘭公主。這類有趣的民間傳說,不但承載着歷史糾葛,也讓我們對「歷史是什麼」有所思考,讓我們透過有別於正面闡述的傳統路徑,看見臺灣史的另一面。
作為歷史學家詹素娟老師在高中時就立志讀歷史,起因是家族中對她有深刻影響的長輩,在遭逢校園白色恐怖經歷後,希望她從歷史中尋找答案的鼓勵。然而,十九歲少女學史的想法,與將來把歷史當作研究專業,其實還有很大的距離;當年的歷史系,甚至沒有開設臺灣史課程。詹素娟老師的碩論雖然寫的是臺灣平埔族,與族人的親身接觸,卻是在畢業工作後才開始的。1980年代,國際知名的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提出了「台灣史田野研究計畫」,在計畫裡擔任研究助理的詹老師,因工作的需要開始在臺灣各地尋找史料,她回顧當時說:「這是我第一次用歷史的眼光看待這一片土地,我才知道原來歷史就在我們身邊,這對我衝擊很大。」也因為這樣的機緣,詹素娟老師開始把臺灣史當作志業,走到今天。
做臺灣史最有趣的一點,就是無論研究什麼課題,歷史現場總在我們能夠到達的地方,而這也影響了歷史學家的工作方法。詹素娟老師表示,歷史文獻固然是絕對重要的資料來源,但與一般人想像不同的是,歷史文獻並不只是帝王將相的奏摺文書類官方檔案,而更常深藏在民眾的生活中。歷史學家憑藉著與社會大眾的互動收集史料、書寫歷史,老家族收藏的地契、日常的照片獎狀、與情人兒女的通信、甚至深夜返家後寫的日記……,種種都是史料文獻。而口述歷史,也是歷史學家常採取的工作策略。作為臺灣史學者,生活在「歷史現場」,詹素娟老師有很多機會與民眾接觸,在聊天、訪問之際,拼湊官方文獻欠缺的歷史原貌,而這也是做研究的樂趣所在。其實,詹素娟老師對臺灣原住民的歷史更有深入探索的興趣,也特別著重和考古學家、語言學家的合作,試圖發展出不同於只用史料文獻的歷史知識。
詹素娟老師特別強調,雖然這次講題著重於漢人如何在臺灣落地生根,然而臺灣所有的歷史都與原住民密切相關,未來幾年的研究也以此為方向,希望能探討原住民與國家的相關性。
歷史、歷史學家與現代社會歷史學家往往透過書寫、演講與教學,將學院內的研究成果分享給社會大眾,讓我們對自己的存在有更多的認識。此外,讀歷史的人比別人更清楚「歷史在哪裡」。以三月學運為例,臺灣師大臺史所的學生就發起了「社運紀實‧口述歷史計畫」,也嘗試把現場的文宣、照片、言論等相關「史料」留下來,作為日後研究瞭解這場運動的重要憑藉。詹素娟老師認為,這是一個讀歷史的人,在當代社會中可以發揮的功能。
有人或許會問:為什麼社會大眾需要知道歷史?為什麼歷史被視為重要的人文素養?詹素娟老師認為,人的肉體生命有限,我們需要找到人在時間、空間中有意義的位置,而歷史便提供了這樣的脈絡。涂爾幹即指出:社會的存在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歷史所代表的就是過去的社會,歷史的理解,能讓我們知覺存在的意義,而不致陷入虛無的窠臼。
在探索第十一期的最後一場講座談歷史,詹素娟老師說,回歸到人,就是最好的總結——從土地開始,終結於人,是人必須對這塊土地負責。當我們在談論過去的歷史時,希望後代子孫也能來回顧我們現在做的事情。這塊土地,因為人的存在而更有意義,因為人的經營而更加豐富美麗,可是人們也應該更加愛惜這塊土地,讓她能永續發展下去。
責任編輯:Kerina Huang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