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必須寫我與友驊的交集
他喜歡說李國鼎先生看台北各報紙對半導體很外行,特別為他們開家教班的故事(以2024年十月十二日讀的“天下半月刊”的半導體製程和世界各國data centers 的分布來看,現在天下是小學生。九零年代記者門,多半屬嬰兒水準——)
然後談台灣埋沒李國鼎……
還有其他主題(如名嘴出席費……),就省略,
老兄,懷念你。
暖暖書屋
與張友驊大哥告別
晚間收到同事傳來的最新新聞訊息,張友驊大哥在颱風天倒下後送醫,終究沒能度過六十九這個關頭。世事無常,他就這麼突然地「瀟灑」離去,其實很符合他的個性,卻難免令人唏噓。
最後一次碰到他是在今年的台北國際書展會場上,他意外現身讓大家很高興。因為自從四年前開始與張大哥合作錄製【張友驊挺三國】Youtube頻道以來,每星期因為錄製節目的原故,幾乎每隔幾天就會見到他。可是自從他情義相挺香港友人的節目之後,由於節目在大陸一砲而紅,錄製量增大,於是三國的錄製就此停了下來,他也變得非常忙碌,要見到他一面都相當不容易。所以在書展會場見到他,真的是意料之外,但也可說是意料之中,畢竟他是個愛書人,公館師大這一帶的書店,看到他出沒的身影是常有之事。因此,在書展上看到他也是理所當然,其實他也沒有特意尋找我們的展位,卻還是恰巧碰上了,於是寒暄之外,趕緊請他和自己的兩本大作在展位上拍照,卻沒想到,這也是我最後一次為他拍下的照片。
眾所周知,張大哥是媒體名嘴,當初會透過盧建榮老師介紹認識他,就是因為他已經厭煩老是談政治這個主題了,他也明顯透露出對台灣政治的失望透頂。所以他想做自己想做的事,為自己開一個頻道,來談他自己想談的主題。他當時正在找合作對象,正好盧老師與他相熟,推薦了我們。最後他決定要談「三國」這個主題,由我們幫他錄製、剪輯並上傳頻道。當時正值疫情蔓延期間,所以開播就從赤壁之戰與瘟疫開始談起。他是學歷史出身,談起史料人物都是隨手拈來,更有他與眾不同的特殊觀點,談三國歷史更是熟得不能再熟。每次錄影,一次錄三、四集,每集講20分鐘。他事先只準備好每集大綱,不需要什麼小抄或手稿,就可以毫不費力的一氣呵成講完一集。剛開始他露出這一手厲害的功夫,真是讓我們這些當場圍觀的聽眾都讚嘆佩服不已,真不愧是靠嘴吃飯的名嘴,他博聞強記的能力實在令人嘆服。
錄影的同時,還常會聽到他說各種政壇、學界、軍方秘聞,以及最新內幕消息。甚至我們也好奇問過他有關「這件事全世界只有三個人知道」的名言,他很無奈的說這要去問九孔,其實這是九孔說的,非他所言。當然這中間也不乏他跟各路牛鬼蛇神打交道的過往,也可從中了解他是一個有原則、抱不平、有義氣且重諾言之人。所以他會為了揭發學界黑幕和盧老師辦雜誌、與余大師多次交手寫他不為人知的一面、為洪仲丘案狀告國防部、為軍中冤死的江國慶發聲。同時,他也有恩報恩,年少時曾在金門王胡璉將軍的宅邸聆聽兩堂課並吃了兩餐飯,為報這兩餐之德,他決定寫下《刀鋒戰將胡璉》一書。也因為他重諾,答應了幫香港友人,所以又回頭去錄製與政治和選舉相關的議題,雖然大紅,但他原本計畫中自己想要做的事又擱置了下來。
除了原本談三國的頻道之外,他一直說腦袋中有很多東西應該要寫下來,過去有太多人告訴他許多內幕和訊息,再加上他的訪談、查證、大量史料和回憶錄的閱讀,往往可以把不同來源的資料兜起來、相互印證,形成與官方記錄截然不同的解讀。譬如去年初剛出版的《綁架蔣經國?!情治首長的背叛與奪權》一書就是如此,若是循著官方文件去看,根本就看不出杜長城綁架蔣經國一案的端倪,只會被引至全然不同的方向去,如墮五里霧中。又例如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文件,他常提到那些官方記錄為掩藏見不得光的實情,所以並不是按照表面上的文字敘序去解讀,就可以釐清事實的。他原本計畫再接續寫一本《蔣經國軍情門恩怨》,書稿也幾乎完成了,就只差一篇結論。但因為去年總統大選,他錄製節目太忙,這篇結論就一直未完成。此外,談三國的內容也早已準備要書寫成書,像《諸葛亮》寫了一半,他說有點卡住,有個關節要重新思考,後來還說想先寫《司馬懿》。沒想到,以上這些他腦中的規劃,就再也看不到了。
張友驊大哥總是騎著一部腳踏車,因為忙碌,常常來去匆匆,身影瀟灑,一點看不出來他已年近七十,身手依舊矯健。他的夫人才剛剛從教職退休不久,還在與他規劃退休生活,甚至直接上他的節目一同錄影。他突然就此離去,不知對於那些未能完成的事,他是否會留下一些遺憾?但依他個性,我個人覺得,他也許會說:「算了,就這樣吧」。他是灑脫自在亦有智慧的人,小編有幸成為他最後的責編,僅以此文與他告別,願他在天上一切安好!
-----張友驊大哥作品-----
【張友驊挺三國】第1集
「人性.瘟疫.戰爭」:曹沖之死,曹操南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b5cxIMKo0A&t=35s
《刀鋒戰將胡璉:金門王與蔣介石恩怨》
https://sunny-warm.wixsite.com/sawph-3/sh070
《余英時寧為黑名單,不幹間諜臥底》
https://sunny-warm.wixsite.com/sawph-3/sh074
《綁架蔣經國?!情治首長的背叛與奪權》
https://sunny-warm.wixsite.com/sawph-3/sh082
祝福1004 2024
楊澤 (2)、張友驊 (2)
午夜一點多. 走在雨後的溫州街. 空氣清新.
手裡拿著幾個小時前買的兩本書.
想著什麼呢?
突然 碰到楊博士迎面而來
輕聲責怪他為何還沒回家....錯身而過
多少往事響起
(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 沒有落腳在校園
而是人間遊行.....)
手裡拿著幾個小時前買的兩本書.
想著什麼呢?
突然 碰到楊博士迎面而來
輕聲責怪他為何還沒回家....錯身而過
多少往事響起
(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 沒有落腳在校園
而是人間遊行.....)
[羅記詩派與薔薇學派]
幾位難得見面的朋友,今天早上可以在齊東詩舍相聚,每個人的心情都充滿喜悅。台北並不是那麼大的城市,但是要在同一個時間碰頭,也不是容易的事。每個人都到達一定的年齡,見面時都情不自禁幼稚化了。互相吃豆腐,也免不了交相揶揄,一時都忘記了自己的身分。
我喜歡羅智成這樣「羅記詩派」的風格,也酷嗜楊澤的「薔薇學派」。向陽的詩集《四季》,曾經陪伴我在海外的孤寂歲月,而沈花末的婉約詩風,也是我漂泊時期的慰藉。如今,能夠在台北見面,而且可以重溫「童言無忌」的樂趣。在照相時,每個人的表情都那麼快樂,真的是不知老之將至。
(照片左起:初安民、楊澤、沈花末、陳芳明、羅智成、向陽)
楊澤《薔薇學派的誕生》1977,附有楊牧 (1940- )的長序 (收入《文學知識》),很有水準。
2010年,楊澤參加盛會,將相關的稿件給我們參觀 (在明目書社):
七十大壽致敬政大舉辦楊牧文學系列活動| 國立政治大學www.nccu.edu.tw/.../七十大壽致敬-政大舉辦楊牧文學系列活動-6...Sep 24, 2010 - 楊牧教授(中)與台文所長陳芳明(右)、校長吳思華共同欣賞楊牧教授的手稿。 ... 楊牧七十大壽,向這位文壇前輩致敬,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與圖書館24 ...
在畢加島 ◎楊澤
在畢加島,瑪麗安,我看見他們
用新建的機場、市政大廈掩去
殖民地暴政的記憶。我看見他們
用鴿子與藍縷者裝飾
昔日血戰的方場吸引外國來的觀光客……
在畢加島,瑪麗安,我在酒店的陽台邂逅了
安塞斯卡來的一位政治流亡者,溫和的種族主義
激烈的愛國者。「為了
祖國與和平,……」他向我舉杯
「為了愛,……」我囁嚅的
回答,感覺自己有如一位昏庸懦弱的越戰逃兵
(瑪麗安,我仍然依戀
依戀月亮以及你美麗的,無政府主義者的肉體……)
在畢加島,我感傷的旅行的終站,瑪麗安
我坐下來思想人類歷史的鬼雨:
半夜推窗發現的苦難年代
我坐下來思想,在我們之前,之後
即將到來的苦難年代,千萬人頭
遽爾落地,一個豐收的意象……
瑪麗安,在旋轉旋轉的童年木馬
在旋轉旋轉的唱槽上,我的詩
我的詩如何將無意義的苦難化為有意義的犧牲?
我的詩是否祇能預言苦難的陰影
並且說,愛……
楊澤,一九五四年生,台灣嘉義縣人,本名楊憲卿。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博士。
曾任教於美國布朗大學比較文學系、擔任《中外文學》執行編輯、《中國時報》副總編輯、《中國時報》副刊組主任兼《人間副刊》主編。
楊澤的創作文類以詩為主。楊澤的詩,語言生動清新,以抒情為主調,早期的詩作有沉重的歷史感和家國之思,後期則著重於人生命題的觀照和思索,但一些作品是以比較冷凝的筆觸描繪人生的際遇。楊牧認為楊澤的詩同時肯定了中國古典和西方的古典傳統,在語言的抒情之外,更有著蒼茫的歷史意識。曾獲時報文學獎。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博士。
曾任教於美國布朗大學比較文學系、擔任《中外文學》執行編輯、《中國時報》副總編輯、《中國時報》副刊組主任兼《人間副刊》主編。
楊澤的創作文類以詩為主。楊澤的詩,語言生動清新,以抒情為主調,早期的詩作有沉重的歷史感和家國之思,後期則著重於人生命題的觀照和思索,但一些作品是以比較冷凝的筆觸描繪人生的際遇。楊牧認為楊澤的詩同時肯定了中國古典和西方的古典傳統,在語言的抒情之外,更有著蒼茫的歷史意識。曾獲時報文學獎。
出版著作∣
《薔薇學派的誕生》
《彷彿在君父的城邦》
《新詩十九首:時間筆記本》
《人生不值得活的》
編輯著作∣
《魯迅小說集》
《魯迅散文選》
《作家的衣櫃》
《從四○年代到九○年:兩岸小說集》
《七○年代懺情錄》
《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
《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
《又見觀音:台北山水詩選》
----
2016.11. 9
張友驊 (住吳興街,兩旁違章......)溫州街購屋失敗記
楊澤有另外屋待售
約2016.11.18, 友驊說,已經再離家300公尺處滿到屋。
~~~~~
聽楊澤談 (1天後記;本來要請他參加23日的高有工紀念會,開不了口。)
他父親的經商才具:佳冬豪族,租屋給"朝鮮屋/房"---妓女間......
"東京-上海-台北"文藝人士關係淵源久遠
現代主義的本色與陳千武的意見很不同
東方畫會成員則都是畫家李仲生的 ...東方畫會(1956-1971),創會成員全為李仲生在台的早期學生,包括蕭勤、蕭明賢、夏陽等8人。
但丁的地獄地2層:天堂
諾貝爾獎選Bob Dylan是自我認同的危機---Dylan近30年無進步。
Leonard CohenBBC - Culture - 12 more
There’s an unmistakeably grizzled soul and a satirical edge to Cohen’s celebrated songs, such as Hallelujah and First We Take Manhattan. His lyrics have an intensity that arguably relates to his novel writing; more than ever, they also seem to present us with a picture of our own mortality. Now 82, Cohen has just announced that his next album is on the wa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