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門外》的補全。參考九零年代的解散後聚餐方式。 (黃老闆說,營利單位,捐款會混亂......)
有種季刊的夢想。
辜兄說他告別臉書的幾個月,多寫了五十多篇文章,不亦樂乎!
各地市長選舉前後的觀察。
我跟朋友笑說,你知道東京市長的名字嗎? (或紐約或倫敦或北京)缺:
關於媒體寵愛,比一夏台北"素人"柯市長的前三個月:市府要闢記者室.....
還有這種簽賭法?
我不懂得看相,所以競選時"福相"或競選後的病相 (某種難明的腎虧? 冰箱內盡是威力飲料.....)
十号16点起,约十位 明目書社的朋友聚會。作些錄影紀錄及其它。此照片中是散會前幾分。— 和明智周。
Howard Chang 照得好。有油畫的色調。
------
及洪禎國 ,辜振豐 ,張宏輝 , 陳惠學 ,陳秀美 。
通知大家1月10日(四)下午來溫州街明目書店討論下期門外出版的相關事宜,請大家共襄盛舉。
永遠都不知是否是最後一期?但值得慶祝歡飮哦。
有酒,有茶有咖啡,歲末餐敘明目之友們來吧!2019-1-9
-----
永遠都不知是否是最後一期?但值得慶祝歡飮哦。
有酒,有茶有咖啡,歲末餐敘明目之友們來吧!2019-1-9
-----
食品供應人主要是徐文珍:蟹殼黃、豆干、豬頭皮、鵝肝、茶 (有來歷)、水餃 (我負責拿上頭煮:高麗菜等共80顆)、金桔......
大楷的姑姑:紅豆湯等
賴顯邦夫人:自種、自採;自烘培的咖啡約8磅
ME:一罐糖果.....
****
人數
聽說台北市公務人員,數目近8萬多
昨天有人談到AIT 有一營的人數
鄭麗君走一步。擔任文化部長的兩年七個月,放在歷史長河裡微不足道,但我很慶幸一路走來,自己並不是踽踽獨行,而是有文化部上千位同仁、相關法人機構的各位先進、監督惕勵我們的所有立委,以及更多長期灌溉文化的諸多前輩與夥伴們,大家一起往前跨一大步,開拓了文化治理的新視野。這些攜手努力、爭論思辨、克服困難的點點滴滴,是我從政至今最大的收穫,一如我接任部長時所預期的,這是個「幸福的挑戰」,感謝你們和我一起促成改變。
****
蔡其達和李志銘都被標註在這裡。
昨天李志銘和蔡其達都都參與明目書社的聚會。
很久沒與阿達聊天。他"下班"才來,談興很不錯,臨走前還拿出印好的,一大疊的"思想坦克" (我們都被它們輾過)名片分送。
很久沒與阿達聊天。他"下班"才來,談興很不錯,臨走前還拿出印好的,一大疊的"思想坦克" (我們都被它們輾過)名片分送。
李志銘兄每年出版一本書 (辜兄說,今年他要出版3本,詩集會送我,嘿嘿)。我說我辦公室有從北京寄來的書,必須轉送給他的舊香居的好朋友,他就全副裝備牽起鐵馬跟我走......
李志銘
【懸崖邊的民主──從出版書業看民主退潮現象】
作為一種普世價值的民主,這十年來似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正當性危機。當你走進書店,眼尖的讀者大概不難發現,人們對現代民主體制的種種不滿、對時下政黨菁英代議政治的不信任,儼然已匯聚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出版潮流,乃至有些著作更接連佔據了翻譯類書暢銷排行榜..........
誠如法國思想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在《社會契約論》(Du Contrat Social)一書指出,真正理想的民主制是難以實行的。因它需要太多嚴格的預設條件:比如人類的美德和睿智。而這兩樣東西,在任何時代都是稀罕物。
****
日本人眼中的美
作者:[日]高階秀爾
出版社:湖南美術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
人民幣 ¥56.00
ISBN:9787535684028
出版社:湖南美術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
人民幣 ¥56.00
ISBN:9787535684028
內容簡介
日本人眼中的美是什麼?
日本藝術史家高階秀爾在《日本人眼中的美》這本經典作品中,以繪畫、和歌、音樂、文字、書法、美術館、火車站、機器人、旅行、明信片、橋、富士山、鳥居、俳句等各個領域的日常事物和藝術作品為切入點,圖文結合,具體細緻而又系統深入地講述了日本的文化、日本的藝術特質,以及日本人的審美意識,讓人受益匪淺,堪稱名作。
日本人眼中的美是什麼?
日本藝術史家高階秀爾在《日本人眼中的美》這本經典作品中,以繪畫、和歌、音樂、文字、書法、美術館、火車站、機器人、旅行、明信片、橋、富士山、鳥居、俳句等各個領域的日常事物和藝術作品為切入點,圖文結合,具體細緻而又系統深入地講述了日本的文化、日本的藝術特質,以及日本人的審美意識,讓人受益匪淺,堪稱名作。
作者簡介
高階秀爾
高階秀爾
日本藝術史大家。1932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曾留學巴黎大學附屬美術研究所,主要從事日本和西方美術研究,致力於為日本民眾普及藝術知識。曾任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館長,現任大原美術館館長。
因其在國民藝術普及上的卓越貢獻,分別在2000年獲得日本政府頒發的紫綬褒章,2012年獲得日本天皇親自頒發的文化獎——日本文化勳章。
著有《日本人眼中的美》《看名畫的眼睛》《名畫中的女人》《名畫中的小奧秘》等,並翻譯過肯內特•W•克拉克等人的作品。
因其在國民藝術普及上的卓越貢獻,分別在2000年獲得日本政府頒發的紫綬褒章,2012年獲得日本天皇親自頒發的文化獎——日本文化勳章。
著有《日本人眼中的美》《看名畫的眼睛》《名畫中的女人》《名畫中的小奧秘》等,並翻譯過肯內特•W•克拉克等人的作品。
楊玲(譯者)
日語教師。日本國立廣島大學文學碩士,專攻中日漢詩。曾旅居日本九年,回國後任新東方日語教師培訓師。譯有寺山修司的《不思議圖書館》、高階秀爾的《日本人眼中的美》等。
目 錄
前言
前言
I 日本人眼中的美
II 日本人眼中的美從何而來
III 日本之美與西洋之美
II 日本人眼中的美從何而來
III 日本之美與西洋之美
後記
前 言
那是和法國友人一起乘坐新幹線去京都途中的事。那天,天氣倒是晴和,但富士山周邊卻霧靄重重。從車上完全看不到富士山的風姿。初訪日本的友人,半開玩笑地說:“是不是富士山根本就不存在啊?”對於他這句突如其來的玩笑,我一時不知如何應對,只好說:“她只是非常任性,變幻無常罷了。”聽了我的話,友人的反應很有趣。他像是非常驚訝,反問我:“富士山難道是女性嗎?”被他這麼一問,我才第一次意識到,法語中富士山叫 “le Mont Fuji”,和“le Mont Blanc(勃朗峰)”“le Mont Saint Michel(聖蜜雪兒山)”一樣都是陽性名詞。我在說法語時,用的也是“le Mont Fuji”,但說起對富士山的印象,腦海中浮現出的,總是一個優雅的女子形象。
最早,以信仰富士山成立的淺間神社祭祀的是富士山神(山之神就是女神),隨後演變為祭祀木花開耶姬,其祭祀之禮延續至今。加之輝夜姬的故事、羽衣傳說等,種種聯想在不知不覺間令人勾勒出了富士山的這種女性形象。在為數眾多的富士山繪畫中,都曾繪有優雅豔麗的天女姿態。
在歐洲,故事則全然不同。自古希臘以來,“山神”就與雷神、風神、河流之神一樣,被視為男性形象。在各種繪畫作品中,也主要被描繪成孔武有力的男性姿態。友人詫異于我將富士山稱為“她”,恐怕就是由此造成的吧。
人無法直接看到自己的臉。只有面對鏡子,才能捕捉到臉上的特徵。鏡中的姿態,既是本人,也是從外部、他人的視角觀察到的自己。美術(建築、繪畫、工藝)、文學(故事、詩歌、戲劇) 等藝術表現形式,也只有通過接受異域文化(比如西歐文化)的視角,再進行對比,才能使自身的特質更加明朗。
本書收集的各篇文章,即為從此類亦可被稱為複眼的視角出發闡述的日本文化論。
那是和法國友人一起乘坐新幹線去京都途中的事。那天,天氣倒是晴和,但富士山周邊卻霧靄重重。從車上完全看不到富士山的風姿。初訪日本的友人,半開玩笑地說:“是不是富士山根本就不存在啊?”對於他這句突如其來的玩笑,我一時不知如何應對,只好說:“她只是非常任性,變幻無常罷了。”聽了我的話,友人的反應很有趣。他像是非常驚訝,反問我:“富士山難道是女性嗎?”被他這麼一問,我才第一次意識到,法語中富士山叫 “le Mont Fuji”,和“le Mont Blanc(勃朗峰)”“le Mont Saint Michel(聖蜜雪兒山)”一樣都是陽性名詞。我在說法語時,用的也是“le Mont Fuji”,但說起對富士山的印象,腦海中浮現出的,總是一個優雅的女子形象。
最早,以信仰富士山成立的淺間神社祭祀的是富士山神(山之神就是女神),隨後演變為祭祀木花開耶姬,其祭祀之禮延續至今。加之輝夜姬的故事、羽衣傳說等,種種聯想在不知不覺間令人勾勒出了富士山的這種女性形象。在為數眾多的富士山繪畫中,都曾繪有優雅豔麗的天女姿態。
在歐洲,故事則全然不同。自古希臘以來,“山神”就與雷神、風神、河流之神一樣,被視為男性形象。在各種繪畫作品中,也主要被描繪成孔武有力的男性姿態。友人詫異于我將富士山稱為“她”,恐怕就是由此造成的吧。
人無法直接看到自己的臉。只有面對鏡子,才能捕捉到臉上的特徵。鏡中的姿態,既是本人,也是從外部、他人的視角觀察到的自己。美術(建築、繪畫、工藝)、文學(故事、詩歌、戲劇) 等藝術表現形式,也只有通過接受異域文化(比如西歐文化)的視角,再進行對比,才能使自身的特質更加明朗。
本書收集的各篇文章,即為從此類亦可被稱為複眼的視角出發闡述的日本文化論。
免費線上讀
《鳥居是什麼》
《鳥居是什麼》
這是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照片(圖15)。大教堂是基督教的神明們的世界,但教堂前的廣場,至今仍是人們聚集的極為普通的世俗世界。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廣場只是俗世的,一旦踏入建築物,就進入了神的世界。但在日本,圖16是和巴黎聖母院幾乎同一時期的鐮倉時代所繪製的《春日曼陀羅》,圖中可見各種建築。建築物當然很重要,但神明們的所在之處並不僅限於建築,周圍都是神明的所在。畫面最深處的是春日山,其實春日山就是神。因此,畫面中所繪製的都是神域,有神明居於其中。建築是為前往參拜或是進行其他活動的人類而建造的。
西洋世界通過建築物區分神與人的世界。那麼在日本,究竟是在哪里開始劃分的呢?也許不太容易看清,畫面的下方有一個鳥居(日本神社入口處“開”字形建築)。鳥居就是神域與俗世的界線。即使是當今社會,日本的街市中,只要有神社就必然有鳥居。通常認為,跨過鳥居後便是神明的世界,而鳥居之外即為俗世。但從物理角度來說,鳥居起不到任何區別作用,從它周圍也都能通過,也沒有門。以往有外國人問我 “鳥居是什麼”時 ,我回答說 “這是進入神域的入口,是大門”。
但在外國,入口指的是如果不經過這裏就無法入內的一道大門。 巴黎聖母院現在有三個入口,白天開著,到晚上就關上,使外人無從進入,徹底與外界斷絕。而鳥居這種入口,任何時候都能進入,從旁也能繞過去。這到底如何劃分界限呢?外國人無法理解。這其實是日本人在內心意識上劃分的界限,物理上沒有任何界限的存在。把鳥居稱為大門,未免會造成誤解,因此現在專家們都直接使用“鳥居”—— “Torii gate”這個稱呼了。
神域便以這種形式與自然界相結合。在日本宗教中,山體本身就是神也是常有的事,所以鳥居也在自然之中。圖17是安芸(日本廣島縣西部的舊稱)的宮島,漲潮之時,鳥居身在大海中;退潮之後,鳥居又佇立於陸地之上。越過這個鳥居,所有的場所都是神域。
西洋世界通過建築物區分神與人的世界。那麼在日本,究竟是在哪里開始劃分的呢?也許不太容易看清,畫面的下方有一個鳥居(日本神社入口處“開”字形建築)。鳥居就是神域與俗世的界線。即使是當今社會,日本的街市中,只要有神社就必然有鳥居。通常認為,跨過鳥居後便是神明的世界,而鳥居之外即為俗世。但從物理角度來說,鳥居起不到任何區別作用,從它周圍也都能通過,也沒有門。以往有外國人問我 “鳥居是什麼”時 ,我回答說 “這是進入神域的入口,是大門”。
但在外國,入口指的是如果不經過這裏就無法入內的一道大門。 巴黎聖母院現在有三個入口,白天開著,到晚上就關上,使外人無從進入,徹底與外界斷絕。而鳥居這種入口,任何時候都能進入,從旁也能繞過去。這到底如何劃分界限呢?外國人無法理解。這其實是日本人在內心意識上劃分的界限,物理上沒有任何界限的存在。把鳥居稱為大門,未免會造成誤解,因此現在專家們都直接使用“鳥居”—— “Torii gate”這個稱呼了。
神域便以這種形式與自然界相結合。在日本宗教中,山體本身就是神也是常有的事,所以鳥居也在自然之中。圖17是安芸(日本廣島縣西部的舊稱)的宮島,漲潮之時,鳥居身在大海中;退潮之後,鳥居又佇立於陸地之上。越過這個鳥居,所有的場所都是神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