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我的 (4):伴手禮:半顆白菜 (林皎碧) 清燉牛肉湯。以巴衝突話倫理學教育;巴黎的藝術展催燦 ( 紐約時報多篇Paris Cultivates a New Allure;The exhibition "Picasso. Endlessly drawing" musée Rodin.《建築師的20歲年代 Dominique Perrault巴黎都市發展史與建築設計 》。 李明明 ‘𝘈𝘯𝘵𝘰𝘯𝘺 𝘎𝘰𝘳𝘮𝘭𝘦𝘺 - 𝘊𝘳𝘪𝘵𝘪𝘤𝘢𝘭 𝘔𝘢𝘴𝘴’) 。Beethoven Symphonies No.5 & 7 by C. Kleiber/VPO 十方樂集:喻紹發、張己任(音樂導聆)、徐伯年 ,邵頌雄《黑白溢彩:荷洛維玆的藝術》希望能以文會友。 史景遷之墓historian and teacher to all. 《古事紀》和《日本書紀》中提及天照大神Utagawa Hiroshige 《建築師的20歲年代》 I. M. Pei 旅行學習....... The Grand Canal”, 1875,《普羅旺斯來的香水》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705288374824509
林皎碧
《普羅旺斯來的香水》
《建築師的20歲年代》 I. M. Pei 旅行學習
Marc Chagall (français - russe, 1887 – 1985)
容簡介 鋼琴上的黑白琴鍵,在鋼琴大師出神入化的演奏下,賦予樂章不一樣的雰圍和感染力。不管你是否鋼琴音樂的愛好者,這本書都能帶你進入一個絕妙的生活境界: 「倘若你是一個鋼琴音樂的愛好者,那麼這本書將令你愛不釋手,因為邵教授在書中對荷洛維茲的鋼琴演奏作了全面而詳盡的介紹和分析,還加入了他個人的體會和意見,你可以一面聽荷洛維茲的錄音,一面對照作者的評介,必然可以增加你對鋼琴的迷戀。」 「如果你只是一個偶然聽聽鋼琴音樂的人,看了追這本書也一定會想進一步了解鋼琴音樂,並且對音樂滋生出更大的愛好。」 「即使你對音樂和鋼琴的興趣不過爾爾,這本書仍舊可以當作益智讀物來閱讀 …… 從而通過音樂,享受一個奇妙的生活境界。」──沈鑒治 如黃牧(古鎮煌)所說,這本書不但是他看過的絕對最好看的用中文寫的音樂書,也可能是最好看的一本寫荷洛維茲的專書。「西方寫荷洛維茲的文字太多了,但像邵教授寫這本書所下的工夫,做了驚人的資料搜集,我相信不但在中文音樂寫作中應屬絕無僅有,即使在英文寫作中也可說難得一見。後來知道邵先生在大學任教,我想也許這正是這本書的資料考證之所以如此豐富,堪稱達到學術著作的要求的一個原因。」 作者簡介 邵頌雄 祖籍廣東番禺,出生於香港。自高主教書院完成中學課程後,即負笈加拿大,其後獲多倫多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任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區人文學系課程主任、宗教及環球亞洲研究兩個課程的助理教授,亦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的訪問教授,並為多份學術期刊及叢書的編輯委員。研究範圍,主要為漢藏佛學思想、東方哲學與文化交流。曾出版幾本佛學研究著作,及發表多篇學術期刊論文,其中參與編寫有關世界宗教研究的教科書,亦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至於古典音樂,雖非作者學術工作上的研究科目,卻為他醉心的藝術之一,於課餘不斷學習與研究。 目錄 序一 (沈鑒治) viii 序二 用中文寫的最好看的音樂書 (黃牧) xii 自 序 xiv 楔子:莫斯科之旅 1 緒 言 . 香港的音樂評論 21 . 對音樂家的「標籤化」 26 . 為何要寫荷洛維茲? 28 . 如旋風的影響力 33 . 傳奇的一生 38 . 所謂「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鋼琴家」 46 技巧.文化素養 . 「 技巧第一」? 50 . 「 下乘技術」與「上乘技巧」 52 . 關於錯音 54 . 技巧與音樂 57 . 技巧與局限 63 . 自然的「功架」 66 . 門戶之見 155 . 各方評論 160 . 現場與錄音 169 . 四種風格 171 . 第一時期:1926–1953 174 . 第二時期:1953–1965 182 . 第三時期:1965–1982 185 . 第四時期:1985–1989 193 . 賞例三則: (一)莫札特《降B大調鋼琴奏嗚曲》 202 (二)《卡門變奏曲》與《永恆的星條旗》 211 (三)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嗚曲》 223 . 結語 230 錄 音 . 獎項 239 . 自家珍藏 241 . 錄音總目 244 . Vladimir Horowitz’s Recordings: A Discography 246 參考書目 278 翻譯人名對照 283
自序
頻年以來,筆者埋首於學術方面的研究與寫作,這本普及性的小書,乃於工作以外的一個新嘗試。
本書得以出版,首先需要感謝黃牧先生及詹德隆先生向出版社推薦。寫作本書時,雖有考慮到不同層面的讀者而盡量少作專門的技術分析,但並未有作任何市場的考慮。黃牧先生亦憂心以此書題材之狹,能說服出版社將之出版印行,實非易事。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編輯林道群先生讀過本書初稿後,亦坦言此書難有銷量,卻不嫌棄而同意出版,誠屬難得。
雖然此書並非學術著作,亦未經同行審批 (peer review),但筆者分別邀請了黃牧先生與沈鑒治教授為本書寫序,即有冒昧向這兩位前輩請教之意。實際上,他們兩位於賜序之餘,亦提供了不少寶貴意見,對於拙著中的錯漏處也不吝指出。
其中,沈教授特別批評他所讀此書的第一稿中,筆者不時用上的「演繹」一詞, 其實並非英語中interpretation 或 performance 之意。若翻查辭書,「演繹」的原來用法,乃指依原理而推演結論,是故相對的英文當是 deduction。然近二三十年,此詞已被廣泛用作「詮釋」或「演出」解。其他認為此番指正過於咬文嚼字者,或會辯說語言從來都是鮮活生動、不斷在發展變化,是故辭彙的意義亦隨時可有變異。但既然可以減少文字運用的混亂,筆者也樂於接受沈教授的批評,把全書的「演繹」用語都刪去,而改以更適當的詞彙。
沈教授的序文中,提到許多鋼琴老師為學生推薦蕭邦作品的錄音時,都喜魯賓斯坦而惡荷洛維茲,這其實反映了不少音樂教師都以魯賓斯坦彈奏的蕭邦為正宗。可是,好幾位蕭邦的徒孫都有留下了他們演奏蕭邦作品的錄音,其中包括羅森堂 (Moriz Rosenthal)、米歌洛維斯基 (Aleksander Michalowski)、卡扎爾斯基 (Raoul Koczalski)、柯爾托 (Alfred Cortot) 及瑪姬列達.隆(Marguerite Long) 等。由聆聽這些經典錄音,不難體會到魯賓斯坦對於蕭邦音樂的貢獻,是他開展了現代詮釋蕭邦的新理念,而非繼承了所謂正宗演奏蕭邦的模式。魯賓斯坦手下的蕭邦,固然饒富優美而高雅的詩意、剛健而動人的韻律感,但對學人來說,亦只能以之作為一種啟發,不能對之模仿,更不應視之為唯一的標準。學人模仿魯賓斯坦,絕不比模仿荷洛維茲來得高明。近代學習音樂的環境,令不少學人偏重於模仿多於建立自己獨特的見解與風格、著眼於音符多於發掘樂譜背後的音樂。本書的部份篇幅,剛巧即針對此現象而發。
至於黃牧先生,以筆名「古鎮煌」所寫的一系列有關收藏、美食、投資等文字,讀者甚眾,家母正是其中之一,而筆者則較偏看他以本名發表的樂評。今夏,筆者連同多倫多大學的幾位教授,到香港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學術交流課程,期間適逢黃先生亦在港,便有機會與他會面。初會黃牧先生,感覺一如讀其文字,爽朗而健談、閱歷豐富而興趣廣泛。聽他娓娓道來古典樂壇的古今逸事,真的有如沐春風之感。黃先生說他的文字對筆者能進入古典音樂的堂奧,有啟蒙之用,所言極是。筆者少時所讀的音樂書籍,最先的是邵義強《獨奏曲淺釋》等介紹古典音樂的基礎書籍,然後便是黃牧與鄭延益評論演奏家與作曲家作品特色的專欄。 由讀兩位前輩的專欄文章開始,筆者才陸續接觸到香港其他樂評家的文字,以及歐美樂評家 (如 Neville Cardus、Harold C. Schonberg、Tim Page等) 的論著。筆者本來亦希望能持此書稿向鄭延益先生請益,但從鄭老的學生處得悉他身體抱恙,不宜費神寫作,原來計劃要寫的一本專論小提琴音色的著作,也得暫時擱置,誠為可惜。
黃先生誇許本書為最好看的中文音樂書,不啻令筆者汗顏。若論文筆的生動、對古典音樂的深刻認識,筆者自問都難與諸位前輩相比。至若本書引用的資料,其實許多都只是筆者日常的消閒讀物,不過於撰寫本書的部份章節時,倒也真的認真作過一些期刊文章或報紙樂評等各種資料的蒐集,而荷洛維茲於不同時期所留下的錄音,也因為本書的寫作而反覆細聽了好幾遍。
筆者少時便受家母熏陶,對於她鍾愛的蕭邦、莫扎特、拉赫曼尼諾夫、貝多芬等音樂作品,以及《三國演義》、《古文觀止》、《基度山恩仇記》等中外文學經典,自小即耳熟能詳。至稍長時,她又常帶筆者逛書店與唱片店。還記得所買的第一張 CD,是魯賓斯坦的蕭邦專輯。這些兒時情景的點點滴滴,匯聚起來,猶如汪洋,是即家慈培養筆者的心血。 約二十多年前,家母送了一盒荷洛維茲在莫斯科演奏的錄影帶給我。對筆者而言,這可說是十分奇妙的一份禮物。打從影帶在電視上播放的那一刻開始,筆者便被螢光幕上的老翁深深地吸引著。其後對魯賓斯坦、舒納堡、卡薩斯、克萊斯勒等演奏家的熱愛,或多或少都是源自這盒荷洛維茲影帶中所呈現的奇妙音樂境界。
去年二月份,與家人往遊維也納的途中,忽然起念想寫一本有關荷洛維茲的書。此書的寫作,也是一點一滴積成的。書中大部份文章,都寫於深夜,往往是完成當天的工作後,才開始花一兩小時來撰作。期間又要到外地出席好幾個學術會議,本書進度便一拖再拖。原來預計半年寫好,最後竟然寫足一年。
二十年下來,筆者對荷洛維茲藝術的熱情,可說有增無減。荷洛維茲的莫斯科演奏會,既然對筆者意義重大,本書的開首也就以此演奏會為序幕。這本書既是對荷洛維茲的一番致敬,亦是呈獻給家慈的一份禮物。
本書以《黑白溢彩》為題,有兩重意思:狹義而言,「黑白」當然是指鋼琴上的八十八個黑白琴鍵,而「溢彩」則表示荷洛維茲的藝術特質,以超卓技巧營造層次豐富的音色,幻化出色彩斑斕的音樂造境;廣義而言,「黑白」泛指一切表演藝術所依的文本,例如音樂演奏家所依的樂譜、導演與演員所依的劇本等,而「溢彩」則用以比喻為偉大演藝家通過這些文本所綻放出藝術境界的異彩。
寫作本書時,筆者盡量做到由淺入深,抑且深入淺出。對於年輕的讀者,筆者希望以荷洛維茲為橋樑,為他們介紹欣賞古典音樂的微妙處;對於荷洛維茲的樂迷,則更希望能以文會友。
二○○九年八月
historian and teacher to all.
李明明. 教授 (94年8月退休) · mmlee40@gmail.com. 專長領域:西方近代藝術史及藝術理論
藝術關係到的是創作,這是一般人的反應。這也說明了,藝術作為知性、多元的研究對象,在國 內的教育制度內,遲遲沒有建立起自己的專業體系的原因。所謂知性、多元的研究對象,指的不 僅是研究藝術發展的歷史,更涉及其與其他科學的關係,其活動在社會族群中的意義和所扮演的 積極角色,甚至落實到現代社會中對藝術活動的管理和經營等等實際問題上。 在五年前,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是在這樣一個比較荒涼的大環境中,首先提出上面這一個概念 今年中大藝術學研究所學生成立學生會,在推動跨校研究生論文發表會之餘,並將數年來研究學 李明明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 1998.10 |
- Rodin 博物館的Critial Mass 展
- Marc Chagall (français - russe, 1887 – 1985)
- Oct. 17, 2023
Exploring the ‘Epicenter’ of Pablo Picasso in His Drawings
It’s hard to imagine a new exhibit of the famous artist’s works could be bigger than ever. But a show at the Pompidou Center is designed to be just that.
By FARAH NAYERI
Oct. 17, 2023Paris Cultivates a New Allure
It’s a lively time for the art world in the French capital, with new art foundations, fresh outposts for major galleries and the city’s relative affordability.
By FARAH NAYERI
Oct. 17, 2023For This French Artist, Process Is a Passion
Lili Reynaud-Dewar challenges conventions through performances, videos and installations. She now has a show at a Paris museum and work in a Paris art fair.
By REBECCA SCHMID
Oct. 17, 2023A Long-Lasting Effect in Paris for a Temporary Structure
The Grand Palais Éphémère, completed in 2021 as a short-term replacement, hosts events like art shows and concerts, and will house competitions for the 2024 Olympics.
By SAM LUBELL
Oct. 17, 2023Stroll, Sip and Dance Through Paris, in the Footsteps of Artistic Giants
With its beautiful parks, stunning architecture and lively cafes, the French capital has long inspired creatives. Here’s where to find the magic.
By GINANNE BROWNELL
踏出沙龍.走向現代:法國近現代藝術
The 18th to Early 20th Century French Art
前言:典範與世態(摘錄)
李明明
典範的追求,遠離了感性。
藝術作為人類感性的表現,不應當局限於傳統習俗的拘束範圍,它應該擴展並且蘊含感性經驗的全部領域。
達郎拜(d’Alembert)曾自豪地稱十八世紀為「哲學的世紀」,因為哲學不再局限於單純思想的領域,它要求並設法涉入事務更深的層次。幾曾何時,禮教規範下的社會弱點紛紛現露,再也擋不住批判的浪潮;做為社會表情的藝術,已自其文藝復興的古典基石上蠢蠢欲動,暗示了一番不同氣象的十八世紀藝術。
過去,相信絕對真理和普遍標準是存在的;這種信念的崩潰,以及對人的多樣性和平等關係的再認識,導致了相對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產生。在創作中,藝術家嘗試自典範的框架走向感性經驗。在法國,曾經為了「素描」與「色彩」的高下掀起激烈的辯論:一個看似繪畫路線的爭論,卻透露了藝術探索的根本問題,那就是,世界觀與形式材料之間的密不可分的關係。「素描」與「色彩」的爭論,也被稱為「古今之爭」,它揭示了藝術中的一項恆定規律,那就是感性經驗的不可或缺,以及藝術趣味的變化更替。
在十七世紀以前,歐洲藝術的典範在義大利、在荷蘭,進入十八世紀之後,路易王朝以睿智的沙龍文化與華麗的洛可可藝術,拓展了法國文化的魅力;攝政王與路易十五時期,更以一種離經叛道的審美趣味,回應了「光的世紀」對真理的挑戰。沙龍的世紀不僅是才俊智士的世紀,也是歡慶享樂的世紀,在不少價值觀的改變中,個人的生活價值駕凌了公眾的價值,即興而放蕩的藝術趣味取代了端莊的古典。大革命雖然為追求享樂的感性風格劃下句點,卻無法抵擋浪漫主義的勢頭。
十九世紀是一個意識型態劇烈轉變的時代。古典與浪漫的激盪加速了藝術思潮的演變。當拿破崙三世因為抗議之聲而推出「落選沙龍」之後,不出二十年,世紀體制的「官辦沙龍」得以壽終正寢;各種畫會社團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進入二十世紀之際,多姿多采的法國藝術,已經從沙龍走進了現代。
本書所收的十三篇短文,嘗試以不同的角度闡述這段歷史的重點。以十三篇短短的文字,作者自無勾勒兩百年法國藝術史的奢望,不過讀者或許能從中窺見法國藝術由沙龍步入現代的軌跡。
踏出沙龍
普羅旺斯來的香水https://www.perfumefromprovence.com/index.html
Winifred Fortescue (7 February 1888 – 9 April 1951) was a British writer and actress. The wife of Sir John Fortescue, librarian and archivist at Windsor Castle and reputed British Army historian, she became formally styled Winifred, Lady Fortescue, when he was knighted in 1926.
Bibliography[edit]
- 1935 Perfume from Provence
- 1937 Sunset House
- 1939 There's Rosemary, There's Rue
- 1941 Trampled Lilies
- 1943 Mountain Madness
- 1948 Beauty for Ashes
- 1950 Laughter in Provence
References[edit]
- ^ Fortescue, Lady (1939). There's Rosemary , there's Rue. Black Swan. ISBN 0-552-99558-4.
External links[edit]
- Perfume from Provence - site dedicated to Winifred Fortescue and her books
- Escape to Provence - A Biography of Winifred Fortescue by Maureen Emerson. ISBN 9780955832109 http://www.maureenemerson.co.uk
Artist:Utagawa Hiroshige
Title:The Gods Perform Music to Lure the Sun Goddess from Her Cave
Date:c. 1847 - 1852
Details:More information...
Source:Honolulu Museum of Art
Browse all 5,435 prints...
Description:
This print was conserved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Robert F. Lange Foundation. After her brother Susanoo damaged her fields and palaces, the enraged Sun Goddess Amaterasu hid inside a cave, plunging the world into darkness. The other gods tricked Amaterasu into coming out by playing music and dancing outside the cave. When Amaterasu emerged to inspect the noise, they said that the celebration was for a new goddess. The other gods placed a mirror in a tree and told Amaterasu, who had never seen her reflection before, that her reflection was the new goddess. She returned with the other gods, bringing sunlight back to the land. Like Hiroshige's print of Izanagi and Izanami on display nearby, this one includes the story above the image. Amaterasu is not shown, but sunlight is peeking out of the cave. Near the caption on the right side a mirror hangs from the tree.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neither this print nor the Izanami and Izanagi print are landscapes, Hiroshige's specialty. These two prints are part of a very rare series of eleven scenes by Hiroshige, the Honchö nenreki zue, or Illustrated Japanese Calendar of Events.
貝多芬第五與第七號交響曲–15ips母帶分享Beethoven Symphonies No.5 & 7 by C. Kleiber/VPO 活動主辦人:喻紹發、張己任、徐伯年 音樂導聆: 張己任
貝多芬第五與第七號交響曲–15ips母帶分享
演出版本: Beethoven Symphonies No.5 & 7 by C. Kleiber/VPO
活動主辦人:喻紹發、張己任、徐伯年
地點:十方音樂劇場
時間:10月18日星期三下午7:30
音樂導聆: 張己任
---------------------
伯納德·海汀克(Bernard Johan Herman Haitink,1929—2021年)評價克萊伯:
「他比別人更了解他要演出的作品。」
【關於以巴衝突,我想說的是…】
故事總是有兩面。你的喜劇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悲劇;一個民族葉落歸根時,卻是另一個民族啟程流亡時。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獨立建國,奧茲描寫過那一天所有以色列人徹夜狂歡;薩依德則說那是毀滅性集體亡國的記憶。最近,我經常想起他們和他們所寫的書。
奧茲的自傳體小說《愛與黑暗的故事》充滿了回憶的絮語,這位以色列大文豪的語言充滿魅力,這是我非常喜愛的一本書,也讓我對建國初期以色列人的處境有了更多理解。例如,書的開場不久,奧茲記述住在耶路撒冷的父母每隔三、四個月就要和特拉維夫的親戚打電話。當時他們都沒有私家電話,兩家人要先通信約定打電話的日期和時間,在當天同時趕往當地藥房去打電話。整個準備工作隆重到近乎可笑的地步,等到好不容易到了藥局,實際電話交談內容卻不超過五分鐘,「你們好嗎?」「我們一切都好。」「近來如何?」「一切都好。」
奧茲寫:「但這不是開玩笑:生活靠一根細線維繫。我現在明白,他們一點也不知道能否真的再次交談,或許這就是最後一次,因為天曉得將會出什麼事,可能會發生騷亂,集體屠殺,血洗,阿拉伯人可能會揭竿而起把我們全部殺光,可能會發生戰爭,可能會出現大災難,畢竟希特勒的坦克從北非和高加索兩面夾擊,幾乎要抵達我們的門口了,誰知道等待我們的會是什麼。空洞無物的談話實則並不空洞,只是笨拙罷了。」
奧茲的父母都異常優秀,父親能讀十六、七種文字,能說十一種語言。母親講四、五種語言,能看懂七、八種。父母家族都出身歐洲,躲過大屠殺,流亡回到耶路撒冷,父親卻只能找到圖書館管理員的工作。父親記得以前在歐洲,牆壁爬滿塗鴉:「猶太佬,滾回巴勒斯坦!」奧茲說~於是我們回到了巴勒斯坦,而現在整個大世界又朝我們叫嚷:「猶太佬,滾出巴勒斯坦!」
相信歐洲的文明和理性,沒有逃回巴勒斯坦的奧茲大伯一家三口後來都死於集中營,他的堂哥沒有活過三歲。即使逃離集中營,惶惶不安的幽靈仍盤據在每個人的血液之中。奧茲九歲時見證以色列國家的誕生,十二歲時看著自己的家庭崩解,他最愛的母親、那個很會說故事的母親,逃不過憂鬱襲擊選擇自殺,才三十九歲。
巴勒斯坦裔的薩依德則告訴我們另一面的故事,在《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最後一片天空消失之後的巴勒斯坦》中,他說:
我們沒有著名的愛因斯坦、佛洛依德和魯賓斯坦,用他們遺留下來的顯赫成就來保護我們;我們也不曾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被納粹黨屠殺的大災難,可以博得世界的同情,我們是其他的和相反的,是大批離開和遷徙的集合圖形中的瑕疵,沉默和謹慎掩蓋了傷害,減緩搜索屍體的速度,也撫慰了因為失去而帶來的刺痛。在其他人都能夠將身份視為理所當然之時,巴勒斯坦人卻總是被要求被出示各種身份證明,再也沒有比進入一個阿拉伯國家遇到的海關和警察檢查,更能讓我不愉快的事情了。
薩依德在紐約生活了四十年,從沒有買過房子,沒有放棄過再次擁有主國的夢想。他說自己根本想不起離開耶路撒冷的最後時刻,因為當時根本不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回來。在他的書裡,他多次提到那種被遺忘的感受:人們不但否定你的政治主張和權力,也否定你的歷史,完全漠視你身為受難者的事實。
一次在梁文道的節目中,看到他對以巴衝突的看法,他說猶太人非常崇拜大衛王,就是聖經故事中的牧羊少年大衛,他憑著機智和勇氣對戰巨人歌利亞~他後來成為以色列歷史上最正義的國王。如今,以色列擁有豐富資源和先進技術,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丟擲石塊反抗強者的卻是巴勒斯坦人,而以色列則變成當初的巨人了。
薩依德譴責猶太人為了回到兩千年的故鄉,卻把巴勒斯坦人驅逐出當下的故鄉。可對照奧茲的說法,他們又還能「滾」去哪裡呢?或許還可以對照巴勒斯坦哲學家努賽貝赫(Sari Nusseibeh)的回憶錄《曾經有一個國家》(Once Upon a Country),努賽貝赫家族在耶路撒冷住了一千三百年,父親曾經做過耶路撒冷市長。他說:「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好像無論走到什麼地方,我都能夠路過我祖先在耶路撒冷留下的足跡。」可後來以色列人奪走了他們家族所有土地。一次,她86歲的母親要訪歐探親,以色列海關硬是把她攔下來審訊盤問兩個小時,彷彿認定所有巴勒斯坦人都是恐怖份子。
你可以譴責哈瑪斯的恐怖襲擊手段,但對於那種譁眾取寵、以嘲諷語氣批評巴勒斯坦人幾十年來還「沒有建立什麼像樣的事物」、所以根本不值得同情的網紅,我只能說:請你多讀點書吧!薩依德也好,努賽貝赫也好,甚至奧茲也好。是的,以色列大文豪奧茲。因為奧茲和努賽貝赫後來成為好友,兩人都是著名鴿派,都主張和平解決以巴衝突,不再讓任何一個民族只能哀嘆曾經…曾經有一個國家…
#圖片取自網路
校友服務組織與校史撰寫的困境
清理研磨機、磨豆聲。肉桂(棒)........
曹永洋的為朋友出書決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