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鄭桑溪 (攝影) 詹冰(詩人)


  1. 詩人詹冰(1921-2004)的一本令人愛不釋手詩集《綠血球》,收錄他1943年到1946年之間的作品,原以日文書寫,戰後譯為漢字中文。詩集分「綠血球」和「紅血球」兩輯,有許多傳世之作,交織呈現季節的自然風景和悲喜的人生情懷。
    在「綠血球」裡,有一首〈自畫像〉以星、花、淚三個字,構成圖像。巧妙地描繪了詩人自己。

    ──詹冰〈自畫像〉
    而「紅血球」裡,詩人預擬的墓誌銘,是從〈自畫像〉演變的一首詩,因標有星、花、淚。
    他的遺產目錄裡
    有花
    有星
    又有淚
    ──詹冰〈墓誌銘〉
    〈自畫像〉是對自己的描繪,〈墓誌銘〉是人生的註記。詩人詹冰的人生清澈如斯,純粹如斯。

    *****
    http://www.ntl.gov.tw/Publish_List.asp?CatID=499
    藥學詩人-詹冰
    曾麗壎
    照(圖)片提供者:曾麗壎
    照片
      出生於日據時期,受過完整的日本教育;經歷日本戰敗,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的政權轉換,克服並戰勝由日語而中文的障礙與困難;自初中時代開始寫詩 起,一輩子堅持執守「真、善、美、愛」的創作理想,只因為「真、善、美、愛」的追尋,正是他一生幸福快樂的泉源。而他,就是詹冰,一位跨越語言的一代,一 位值得台灣人珍視敬重的藥學詩人。
      詹冰本名詹益川,一九二一年出生於苗栗縣卓蘭鎮,日本明治藥專畢業,曾任藥師、理化老師廿五年。作品包括詩、散文、小說及劇本,曾獲教育廳兒童 劇本獎、教育部兒童文學獎、散文獎及台灣新文學貢獻獎等十多項獎項。著有詩集《綠血球》、《實驗室》、《詹冰詩選集》、《銀髮與童心》、詩文集《變》、歌 劇劇本《許仙與白娘娘》、《牛郎織女》等。目前定居台中,專事寫作。
      出生水果之鄉卓蘭的詹冰,文學啟蒙的相當早。因為祖父與父親分別是日據時期的鎮長與里長,家庭環境算是寬裕,愛看書的他自小便擁有自己的兒童雜誌,更廣泛涉獵各類兒童讀物。公學校畢業後,考上了台中一中的詹冰,隻身在台中,也開始嚐試以日文寫詩。
      中學五年級,詹冰以學校之外最常逗留的圖書館為題,寫了一首日本俳句:「圖書館 出來就踩 黃落葉」,獲得了作文比賽第二名。因為俳句正是一種具高度濃縮性的詩體,對詹冰而言,相當合其脾味,亦因此而影響了其日後的詩風。
      一九四二年,台中一中畢業後,詹冰至日本求學,在父親的堅持下,忍痛放棄文科,投考明治藥專。雖然如此,詹冰對文學的熱愛不曾稍減,「一隻手拿 著試管,一隻手翻開詩集」,饑渴地醉嚐文學醇香。一九四三年,藥專二年級的他,以一首新詩作品〈五月〉,獲日本名詩人堀口大學大肆贊賞推薦,於日本刊物公 開發表。
      透明的血管中
      綠血球在游泳著
      五月就是這樣的生物
      五月是以裸體走路 
      在丘陵,以金毛呼吸
      在曠野,以銀光歌唱
      於是,五月不眠地走路
      詹冰說,這首〈五月〉的受肯定,讓他下定決心,走上寫作的旅程,更衷心信奉堀口先生的一句話:「欲寫好詩,那麼你先熱望你寫好詩吧!」並努力不懈。
      一九四四年九月,二次大戰末期,詹冰結束了日本學業,冒著烽火乘船回台,原本只需四天的船期,卻在美軍砲火與魚雷的攻擊下,足足走了四十天,才平安抵達基隆。這段幾番死裡逃生的生死經歷,後來一一被記錄於詹冰的小說作品〈死亡航程〉中。
      一九四五年,詹冰與從小暗戀的女孩結婚,在老家開藥局為生,爾後又因藥學專業,被聘至中學教授理化。衝擊著詹冰的是告別日文,且被迫接受中文的生活。對一位視寫作為幸福,自小受日文教育,以日文熟練寫作,亦勤奮寫作近三十年的他而言,這樣的語言轉換,是陌生又困難的。
      縱使一開始,仍持續了一段時日的日文寫作,然而隨著發表園地的減少,詹冰的詩作也隨之減少,而終至停筆。失去發表園地的他,痛感學習中文的必 要,不畏已近中年的年紀,不辭工作繁忙的疲累,跟著就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從ㄅㄆㄇㄈ開始,艱辛刻苦地學習中文。歷經十年的煎熬,詹冰戰勝了語言的箝制, 終又開始創作,且直接以中文創作。
      一九六四年,詹冰與錦連、陳千武、林亨泰等人創立「笠」詩社,並發行《笠詩刊》。自此,詹冰戰後的詩活動,便以「笠」為中心,並恢復了旺盛的創作力。隔年,詹冰更出版了第一本詩集《綠血球》,詩評譽為「把光復前的前衛詩精神,帶入光復後開花的第一位詩人」。
      事實上,詹冰一直認為,寫詩是一條快樂的路,更是「和維納斯的接吻,不能輕易就放棄」。尤其,詹冰的詩充滿知性美,屬於精密計算後的精神結晶,又因為深受日本俳句詩的影響,詩作亦閃亮著詩人的巧智,例如:

      銀白色的雲
      發射白金線的雨
      於是少女的胸裡
      就呈現七色焰色的反應……
    詩〈金屬性的雨〉
      六○年的圖像詩,則帶有前衛詩的色彩,例如:
      雨雨雨雨雨雨……
      星們流的淚珠麼
      雨雨雨雨雨雨雨……
      詩〈雨〉
    六○年代中後期至八○年代,詹冰的詩風,走向了用句平實的大轉變,加重了敘述性及散文化的傾向,並常以自身的生活感觸為題材,例如〈老境〉:
      快速來臨的老境
      好像有
      經過多次提煉的茶葉
      被熱水沖泡出來的味道
      我已學會人生的嚐味方法……
    晚年,源起於對日本俳句的興趣,詹冰更提倡十字詩創作,作品數百首,係世界最短的詩,僅用十字來表現詩境、詩意。尤其,亦熱愛美術的他,更將十字詩與工筆互相結合,自繪出一幅又一幅詩句簡潔、畫意動人的十字詩畫。
      此外,詹冰在劇本方面的成就亦不凡,其中,與名作曲家郭芝苑合作寫就的輕歌劇《牛郎織女》、《許仙與白娘娘》,曾先後於國際舞台公演。八○年代 末期,詹冰遷居台中至今,閒暇種花、畫畫、讀書或是出國旅遊,不變的是持續的寫作,只因一生努力不輟的寫作志業,是他為幸福之源。
    編按:詹冰於3月25日不幸病逝,告別式於4月10日在台中殯館舉行。

    初次建檔日期:2004.12.25
    最後修正日期:2005.1.31







    鄭桑溪- 台灣大百科全書


    鄭桑溪於1950年代即在時為全盛期的臺北攝影沙龍嶄露頭角,並曾於1959年創辦「政大攝影研究會」。1963年創基隆市攝影學會,1965年起出任「中國」、「臺灣」兩龍頭攝影 ...
    taiwanpedia.culture.tw › ... › 〔戰後臺灣美術〕〔專業攝影〕 - 頁庫存檔

  2.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鄭桑溪:光與影的沈思者


    鄭桑溪在「台灣攝影家群相」中排列第一,名攝影工作者張照堂昔日也曾在他門下求教。 鄭桑溪(二十三屆)民國五十年畢業時就辦了場攝影作品展,七十九年他在基隆市立 ...
    www.jour.nccu.edu.tw/introduction/hsinchuang/4-4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

  3. 台湾摄影家介绍——郑桑溪- 鲍昆的博客| 鲍昆的博客| 博联社


    2006年8月13日 ... 台湾现在世的老一辈著名的摄影家。1965年,郑桑溪和新锐张照堂联袂举办了《现代摄影双人展》,第一次游离开沙龙摄影的范式,来诉求个人立场的现代性 ...
    baokun.blshe.com/post/27/3912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

  4. 視丘攝影藝術學院- 視丘攝影圖書館


    此後的五至八年間,鄭桑溪以「專業攝影家」才有的態度不斷的思考、嘗試影像的各種表現技法, ... 在綜合月刊的創刊號上鄭桑溪就把他對影像表現的魔術般的操縱力發揮得 ...
    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4029.htm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
  5. 鄭桑溪」的圖片搜尋結果

    - 檢舉圖片

  6. 博客來書籍館>鄭桑溪攝影集


    1991年10月15日 ... 鄭桑溪攝影集鄭桑溪. ... 映像蘭嶼:謝震隆攝影作品集 · 王建揚《宅》攝影作品選輯 · 台灣往日情懷:一位鐵道老段長的臺灣攝影紀實 · 鄭桑溪攝影集 ...
    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 - 頁庫存檔 - 類似內容

  7. 台灣攝影家-鄭桑溪- 一路好走


    2011年2月4日 ... 台灣攝影家-鄭桑溪(1937 - 2011.2.2) 今年聽聞是輪到鄭桑溪老師在北美館辦理攝影回顧展.鄭桑溪老師據傳聞是早期台灣攝影史料收集頗為豐富的攝影家之一 ...


high-key

扎根紀實‧萌啟現代



2007年三月本文作者(左起)和攝影好友胡詔凱、蕭嘉慶、全會華為「美而廉時代」展覽及出版事宜前往鄭桑溪先生(右一)家中拜訪。
圖/莊靈提供
鄭桑溪攝影作品〈偵探〉,1962。
圖/莊靈提供
──追懷鄭桑溪先生的影藝人生
大年初三的中午,突然接到公視記者陳姝君小姐的電話,說是要請我談談前輩攝影家鄭桑溪的藝術與人生,當時心裡一震,原來鄭老已經在除夕日去世,思之愴然。 因為僅僅在八天之前的元月28日下午,筆者才同攝影界的老朋友張照堂、張蒼松、杜宗尚和胡詔凱,一起到汐止的國泰醫院去看過他;當時他雖然說話發聲困難, 下床不便,但頭腦還非常清楚,尤其見到老友們到訪,十分激動和欣喜。
原以為在大嫂郭春英女士的細心照護和大夫們的專業治療下,他還有一段安寧的歲月可以靜度,哪知卻走得如此倉卒,甚至連兔年都不及親炙。
鄭桑溪攝影作品〈裸女〉,1963。
圖/莊靈提供
鄭 桑溪1937年生於基隆,是少數受過現代新聞攝影教育的當代知名攝影家;他是站在台灣攝影藝術發展中軸線上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我們今天回看鄭桑溪的影 歷,他從1955年就加入張才先生指導的「新穗影展」,直接受教於當時台灣最重要的紀實攝影前輩;那年他還是台北成功中學因病休學的高中生。他從1958 年起參加「台北攝影沙龍」,並獲展出特選;1959年鄭桑溪考進政大新聞系,創辦「政大攝影研究會」。1963年舉辦「飛禽攝影個展」,開啟台灣動物專題 攝影的先河;同年並創辦「基隆市攝影學會」。1964年他進入行政院新聞局攝影室,擔任編輯及攝影。1965年與新銳攝影家張照堂在台北美而廉藝廊合辦 「現代攝影雙人展」,首度標舉「現代攝影」一詞,作品更引發極大關注和兩極討論。1967年經由筆者推薦,他於當年唯一一家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主持 《攝影漫談》節目,是國內第一個講談攝影的電視節目(當時筆者在台視擔任攝影記者,正應邀為朱橋先生主編的《幼獅文藝》撰寫攝影家介紹專欄)。1968年 鄭桑溪進入新創刊的《綜合月刊》和《婦女雜誌》專任攝影,並以拍攝「紅葉棒球隊的故事」專題系列作品,蜚聲國內攝影界。1970年他遠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研 習演劇和電影,三年後回國。
鄭桑溪攝影作品〈方與圓〉,1956。
圖/莊靈提供
1975 年鄭桑溪與徐清波及全省各地影友組成「鄉土文化攝影群」,大力推展植根於土地和庶民生活的鄉土紀實攝影。1986年他受聘任教銘傳商專大傳科;1988年 獲贈中國攝影學會榮譽博學會士榮銜;1989年,躍昇出版社為他出版《台灣攝影家──鄭桑溪攝影集》。1990年,他和多位任教於大專院校的攝影朋友共同 發起,創立「中華民國攝影教育學會」,並榮任第一、第二屆理事長;同年在基隆舉辦「港都舊情」攝影個展,是他以極富創意和感情的紀實手法,多年來拍攝故鄉 基隆所得作品的完整呈現。之後他又舉辦過「現代絲路(1991)」,「涼山彝族」及「典藏作品三人(張才、徐清波、鄭桑溪)」(1993),「九份往事」 及「極地破冰之旅」(1995)等多次攝影個展和聯展;1995年他並應聘在世新傳播學院講授攝影。1996年獲邀參加日本東京都寫真美術館「躍動的亞 洲」邀請展。1997年,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世代‧映像與歲月」為題,為鄭桑溪舉辦盛大的六十回顧展,盡現鄭老一生攝影精粹。
在鄭桑溪前後超過半世紀的輝煌攝影生涯中,他以紀實攝影為根基,真誠和創意為方法,不僅為他自己在攝影創作的道路上闖出一片亮麗的天空,更為在他之後的台 灣年輕世代攝影者,指引出可以繼續朝後現代自由追求和發展的方向與道路。在創作初始即受鄭桑溪指導的攝影家張照堂,最感念鄭老和「師祖」張才先生在攝影觀 念上對他的啟蒙;事實上鄭桑溪的作品內容涵蓋極廣,在表現上更是既多樣又多采多姿。他除了一般人最為熟知的代表作〈蒸氣火車頭〉(1959)之外,筆者以 為,像他融現代美術概念於鄉土生活素材的〈方與圓〉(1956),擬人又幽默的飛禽影像〈偵探〉(1962),以及表現高反差及高調(high key)效果的〈裸女〉(1963)等作品,都是預示了未來台灣攝影可能向哪些方向發展的重要經典之作。今天鄭老雖已離我們仙去,但是展讀他留下來的一冊 冊豐富攝影作品,發現它們不僅記錄下五、六十年前真實台灣社會的動人形貌,同時也開啟我們從欣賞他的作品中,滿足於美感經驗的獲得與提升的無限樂趣和感 動;因此筆者心裡不禁這樣默想:「鄭老,在攝影藝術的追求和表現上,您此生可以無憾矣!」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