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高友工 (3)往事依依憶高師 劉 婉 等

※ 高友工教授紀念專輯 ※ • 17 • 往事依依憶高師 劉 婉 *

高先生是一位既高瞻遠矚又著眼當前實際的教師。他一方面急切地與學生分享 他對中國文化藝術的宏觀見解,傳授他或者其他學者關於中國文學藝術基本原則的 宏大理念;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時卻經常從文學藝術的具體事例入手,從全新的角 度講解廣為人知的文學作品或現象,通過分析常人往往忽略的細節,使抽象複雜的 概念變得簡明易懂。 一次研究生課,高先生放京戲《單刀會》關羽過江那一折戲的錄影帶。隨著飾 關羽的演員開始演唱該折戲的主要唱段,高先生在書桌上輕點手指顯示戲曲板眼。 但是在演唱之前之後都有細節需要注意。演唱後,高先生重復飾關羽的演員的京腔 道白及唱腔,來提醒我們注意該演員所採用的悲壯激越的聲腔。 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他的這一提示與他之前講解的戲劇其他方面的知識有關,如:舞臺、布景、道 具、演員步態都有一定的格式,演員的京腔道白也有格式化。格式化的目的不是為 了逼真模仿現實外界的外在行為,而是著重強調劇中人物的內在心理經驗。格式化 是中國戲劇抒情美典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中國戲劇抒情美典是高先生著作中悉心闡 發的一個宏觀論點。在課堂上高先生還解釋說,當年去戲園聽戲的觀眾多對劇情瞭 若指掌,他們一次次到劇場聽戲或聽某折戲,不是為了知道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是 看戲曲表演家如何憑借聲腔、身段發揮傳統格式,來刻畫劇中人物的心靈個性及人 格深度。 又有一次,高先生在課堂上播放一段昆曲錄音帶;飾演一位年輕女主角的演 員以昆曲典型的柔婉唱腔表現其內心微妙的情緒。幾近尾聲時,唱詞中有一「水」 * 劉 婉,美國舊金山大學現代與古典語系客座教授。 • 18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二十七卷 • 第二期 高友工教授紀念專輯 字,這位女演員的聲腔變得特別輕柔婉曲,以致改變了「水」字的發音,其音質如 水在伴奏樂聲中溶化了一樣。高先生本來一聲不吭凝神聽戲,但該段昆曲剛完,他 立即評論說「水」字的發音在這裏「液化了」(liquefied)。他這種內行專家對細節的 注意,不僅點明了戲曲審美樂趣的本原之一,還點明了戲曲抒情美典的植根所在。 女演員的唱腔音色變得特別柔軟似水,正好傳達戲中女主角柔情似水的多層次內心 經驗。 高先生講課歷來都引人入勝。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本人對所講的題目的 專注投入,讓他的熱情感染學生。與他的專注投入相關聯的另一特點是,由於他對 中國文學之外的其他專業領域有廣泛的興趣和浩瀚的知識,他講解某個中國文學題 目時經常縱橫發揮。一次,講到杜甫〈秋興八首〉,他突然聯繫到普魯斯特的巨著 《追憶似水華年》(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 1 。因為高先生精通芭蕾舞和現代舞, 他講課時會提到芭蕾三人舞 pas de trois,或者討論中國詩短小緊湊的傳統形式時, 會引用西方現代舞的概念。 另一次,在我跟高先生修的閱讀課上,討論詩歌語言在傳統形式中的表意方 式時,高先生引用李煜〈虞美人〉一詞作為例子,提到西方現代舞「緊縮-釋放」 (contraction and release) 的觀念。在他開始吟誦「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時,他的雙臂掌心相對,開始從胸前緩緩有度地擴展收縮,好像在啟動抒情詩語言 蘊聚在固有傳統詩詞形式中潛在的能量。當他吟誦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時,他的 音量略有提高,而到末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時,他的音量更高,同時雙臂大 大張開,然後短暫停留在空中,似乎讓所有逐漸壓縮空間所凝聚的能量全部釋放出 來。而此末句是該詞中主謂結構句式最長的一句,也是李後主在該詞中抒發國破家 亡絕望之情的高潮。高先生當時吟誦〈虞美人〉的跌宕起浮的聲調和有節奏的一開 一合的雙臂示意,不僅生動地傳授了他的觀點,更在他當時唯一的聽眾心目中銘刻 下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誨人不倦、樂此不疲的楷模導師的印象。 在另外一堂閱讀課上,我從另一側面加深認識了高先生。這一次是他令人深 思的關於孔子偉大所在的評論。高先生這段評論,我在課後第二天致我父母的信中 1 普魯斯特的著作原名 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高先生當時用的英譯書名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如直譯中文可為《追憶往事》。已出中文版為《追憶似水華年》。後來英文另外有較 直譯版,書名為 In Search of Lost Time,中文可譯為《追尋逝去的時光》。 • 19 • 高友工教授紀念專輯 往事依依憶高師 轉述:「昨天,高先生提到孔子。他說孔子的偉大,不是在於他仁的教義,而是在 於他能看見並承認別人的長處勝於自己(如他的門徒顏回),且在於孔子的兩條原 則:不遷怒,不二過。」 那天閱讀課的題目是《易經‧繫辭》與文學的關係和莊子精神。在他壯思堂 瓊斯樓的辦公室,高先生對我講解〈繫辭〉的原則,並耐心地回答我對徐復觀的所 有問題,包括我對徐先生「美的觀照」論點的疑問。從表面上看,高先生對孔子偉 大之所在的評論與當天閱讀課的題目無關,但是我後來悟出,對高先生來說,藝術 和人生息息相關。雖然高先生極少對我談及他自己,但是從他的教課和著述中,我 感到高先生有強烈的精神生活和藝術追求。當查爾斯‧泰勒 (Charles Taylor) 的新 書《自我的源泉》(Sources of the Self) 剛出版時,高先生即喜形於色,因為他與這 位西方哲學家雖然各自關注的文化價值觀架構全然不同,卻有很多觀點不謀而合。 果然不久,泰勒一個別致的觀點「域間啟悟」(interspatial epiphany) 就赫然出現在 高先生本科生中國文學課的演講提綱上(當時我是高先生這門本科生課的助教)。 另一個高先生強烈的精神生活的例子,是在他自用的書上,包括泰勒的《自我的源 泉》,經常有高先生眉批旁注的手跡,有些書頁上的評論滔滔不絕,好像他在與每 一位作者進行即時的探討、熱烈的辯論。 高先生對藝術的強烈熱情,可從他對一個姜夔詞樂演唱錄音帶的欣賞略見一 斑。一次課堂上,高先生播放了中國唱片公司一九八六年製的「姜白石歌曲十七 首」錄音帶選段。這個一九八六年版本,是根據楊蔭瀏一九五六年從姜夔工尺譜 翻譯成的今譜而製作的。高先生解釋說,現代音樂史家唯一無法從工尺譜得知的是 音樂旋律節拍的速度。這個演唱錄音帶大概是詞樂愛好者能得到的最接近地道的宋 樂。幾週後,我聽高先生說,他「每天聽一遍」姜夔詞樂演唱錄音帶。 另外,從高先生回答我對徐復觀的問題中,我感到他對藝術的熱情和強烈的審 美興趣,不是唯美觀的「為藝術而藝術」。藝術對於他,具有極關切人生的意義: 即孔子般的「為人生而藝術」,或者莊子般的「以人生而藝術」。 總的來看,高先生著重推崇孔子的個人操守原則,是因為自謙自律是實踐仁之 美德的前提基礎。在他本科生中國文學課上,他以象形文字「仁」兩偏旁為例,直 觀地分析孔子倫理的主導思想─「仁」即人際關係之間的美德。在現實生活中, 他對包括我在內的學生的慷慨熱忱的關懷,是仁之美德在人際關係中的具體典範。 回想往事,高先生一貫為人低調,謙虛為懷,與他對孔子的虛懷若谷、自謙自律的 • 20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二十七卷 • 第二期 高友工教授紀念專輯 推崇備至有關。 從一九八七年進入普林斯頓研究院,至今已三十載。高先生多年來對我的教 誨、關心及寬容的往事仍歷歷在目。去年十月底驚聞先生於二十九日仙逝紐約,感 念萬千。謹賦小詞以誌感念先生殷殷賜教之情。 虞美人 悼高友工師尊 師恩似海何當報 雲淡碧空浩 山青物外豁達觀 賢則准身虛谷向流川 瓊樓紅葉猶相望 面命書窗敞 循循詩教幾多存 仰止高山默啟後來人 二○一七年三月劉婉於舊金山 感謝林順夫教授在本文翻譯和修改過程中的鼓勵和指教!



※ 高友工教授紀念專輯 ※ • 21 • 開闢鴻蒙的時代光芒 ─高友工先生與抒情傳統 朱先敏 * 整理 對談人:柯慶明(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鄭毓瑜(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二○一六年十月底,高友工先生與世長辭。他退休前任教的普林斯頓大學為 他降下了半旗,他的同事、朋友、學生─同時也是當代重要的學者─浦安迪 (Andrew H. Plaks)、梅祖麟 (Tsu-lin Mei)、孫康宜 (Kang-i Sun Chang) 等諸位先生於 二○一七年三月十一日為他舉辦追思會。而深受高先生所開啟的抒情傳統影響的臺 灣中文學界,自然也被這哀痛的訊息激起了沉沉回聲。柯慶明老師與鄭毓瑜老師的 對談,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 「高先生在比較文學學會發表〈知與言〉的時候,我當時修了殷海光先生的哲 學解析,對分析哲學是不陌生的。所以對於高先生認為一個語言的表達可以做各種 功能用,我當時是持不同意的看法,所以提問的時候我就盯住他,反覆辯論」。柯 老師談起親炙高先生風采的經驗,說自己向來不為身分拘限,有疑問就要提出,於 是一來一往地在演講會場直接與高先生對話。那場小辯論後來受限會議時間而簡單 作結,但柯老師執著求知的精神卻讓高先生印象深刻,於是推薦了徐復觀《中國藝 術精神》一書,因而有了後續的交往。 「為什麼高先生要特別推薦徐復觀的書?妳覺得高先生會不知道同時期的其他 新儒家的思想家嗎」?柯老師俏皮地問,鄭老師笑著搖頭。「高先生特別看重徐復 * 朱先敏,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博士生。 • 22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二十七卷 • 第二期 高友工教授紀念專輯 觀由實踐理性轉向美感經驗的特質,這是其他新儒家的思想家沒有提到的」。柯老 師如此解答,而他自己對高先生的一場追問也是源自於此。高先生試圖將「經驗之 知」導向美學,然而柯老師卻覺得語言可用以認知,也可以傳達美感判斷。他舉了 「生年不滿百」的詩句為例:「生年不滿百是一個認知,因為當時的人大多活不到百 歲,它同時也是一種情緒語言,傳達對生命無常的憂慮。但是,生年不滿百是文學 語言,並不是所有語言都具備這樣的功能,不然數學怎麼辦?」 柯老師的追問,高先生在〈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裏回答了。柯老師現 場翻閱原文給我們看:「高先生按語裏提了徐復觀、傅瑞 (Northrop Frye)、耶考布 森 (Roman Jakobson)、摩爾 (G. E. Moore)、維根斯坦 (L. J. J. Wittgenstein)、奧斯汀 (J. L. Austin) 這麼多位學者,但他們的論著卻沒有出現在後面論文的註腳裏,這是 為什麼呢?」柯老師豪爽地大笑:「高先生是在叫我們多讀書啊!把前面提到的研 究都先讀過了再談。」原來,當時有許多人向高先生請益,於是他乾脆在文中如同 開書單一般,提供了後人按圖索驥的思考軌跡,其中不但有他自己融會中西的進 路,也有注重當代哲學的學術背景。通過柯老師的經驗分享,再次展讀《美典》一 書時,也彷彿身入其境地體驗了當年新學說引發的旋風,以及眾人爭相研讀、討論 的學術盛況。 柯老師和鄭老師談論高先生的學術脈絡,從羅素 (Bertrand A. W. Russell)「普遍 經驗」的分析到瑞恰慈 (I. A. Richards) 以「意義的不確定,而尋求正解」談起,再 到康德 (Immanuel Kant) 普遍的道德律與新儒家的實踐理性。顯然高先生早已經歷 過這些思索,當他論述中國美學精神時,就成為豐厚的背景與土壤,從中生長出茂 密的枝椏。 從語言論中國文化的美感精神 在追溯高先生思考路徑的過程中,鄭老師更試圖抓準高先生與前人不同的研究 取徑:「高先生並不想要處理分析哲學的議題,而是試圖突顯中國文化的一個面向 ─美學的面向,所以他的文章是以『中國文化史』為題,可以這樣說嗎?」柯老 師:「對!」了一聲,然後說明:不同的文化風俗之中不會實現普遍理性,這是高 先生標舉「中國文化的美學面向」的原因。不同於康德的「美」是純粹形式的,中 國的美感經驗中卻有著理想性,如同「萬物靜觀皆自得」一句所蘊含的內涵和價值 • 23 • 高友工教授紀念專輯 開闢鴻蒙的時代光芒―高友工先生與抒情傳統 觀。 除此之外,高先生也承接了耶考布森帶起的語言分析概念。語言如同數學程 式可供分析,只要依樣運作就會達到固定的結果。這種結構主義語言學的觀點,讓 人聯想起六朝以降的對偶風潮,不同的是,隨著詩歌的發展,原本為求對仗工整而 形成的許多奇異、新鮮的對句,慢慢地在追求形式整齊之外,衍生出深刻的意蘊。 柯老師引用杜甫詩為例,「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對句中,「尋」與 「常」原先是度量衡單位,因此與數字七、十是漂亮的對句,但「尋常有」和「古 來稀」除了對偶之外,更寄託了詩人對人世滄桑的體會。高友工先生立基於耶考布 森的語言分析,再更進一步探求字面外的深意,這正是其學說精采深刻之處。 高友工先生與梅祖麟先生合作的《唐詩三論》研究,不僅呈現了兩位上承耶考 布森對語言的深入探討,同時也對中文學界產生影響。柯老師說,一九七○年代的 中文學界,研究路徑仍以考據、聲韻、訓詁為主,但即使是最典型的中文學者在論 及文學研究時,也對高、梅二位先生的研究心服口服,認為做文學研究當如是,才 稱得上客觀分析、科學研究。 由於不同領域的學者大加推薦,柯先生細細地研讀《唐詩三論》等相關論著, 於是發現唐詩的語言分析固然是精采的學術演示,更重要的是,分析了語言之後, 對於情意和美感經驗的捕捉。「我以自己的創作經驗做例子」,柯老師說:「作者意 圖是無從驗證的,重要的是你讀到什麼、怎麼讀,能讓旁人也覺得你說得有道理。 不是一定要作者自己這麼想才是對的,因為他也可能『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 已惘然』啊!」柯老師幽默地化用詩句。 「高先生注意到其他人忽略的議題,那就是,中國的頂尖哲人在闡述自己的學 說時,都運用了詩歌的語言,比如老子的『上善若水』、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 下』,這是中國和西方對於語言的不同認識。西方人看到一個詞先想詞性、單複 數、性質,但漢語不會這樣。一個詞、一個句子能夠同時兼有具體的描述、普遍命 題和美感經驗」。柯老師進一步闡述高先生研究的獨特性。鄭老師於是追問,高先 生把內在價值拉入了語言的客觀分析裏面,那對於一九七○年代盛行於臺灣學界的 新批評是不是也有所影響?柯老師認為,高先生為文學研究帶來的新思維在於:純 粹對形式進行研究,其實不能完全解決藝術問題,經驗的意義不能被形式取代,新 批評只能研究形式而已。這樣的新眼光,緩解了當時新批評的研究取徑已陷入被評 為只是自由聯想的困境。 • 24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二十七卷 • 第二期 高友工教授紀念專輯 抒情傳統與中文學界的對話 從一九七○年代高先生提出學說時振聾發聵的新局面,到當代抒情傳統已經 成為文學研究的重要主題,鄭老師於是針對抒情傳統的學術現況發問:「王德威教 授、陳國球教授、黃錦樹教授引入抒情傳統討論近現代文學,讓抒情傳統的詮釋範 圍更廣大,而顏崑陽教授曾經批評抒情傳統這個理論的包覆性太大,對此柯先生有 什麼看法?」 柯老師認為,抒情傳統可以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前者當然是以抒情詩為主, 因為歷代創作的數量很多,又已經生成了相似的主題和共項;後者則是從詩擴散到 其他文類的抒情現象。「中國文、史有自己的敘事傳統,跟國外的史詩不一樣,不 是韻語而是散文。但你會發現最好看的、最經典的前四史,抒情性都很強。而敘事 文學中特別動人的部分,其實都有抒情的時刻 (lyric moment)。比如垓下之圍項王 敗了要唱歌、劉邦為小兒子趙王如意操心時也要唱歌,用歌來做敘述的焦點。甚至 唐傳奇、《水滸傳》、《紅樓夢》也大量運用詩意的語言和詩歌。中國戲曲中,曲子 也比故事來得重要」。柯老師舉了各種文類為例,說明抒情傳統以抒情詩為端點, 逐漸將抒情性擴散到各類文學體裁的現象。 藉由對中國文學跨體裁的抒情性討論,兩位老師於是談論到中西對於文學的不 同設想。柯老師從維根斯坦視語言為遊戲 (game),詩 (poem) 的字源是製作 (make) 說起,說明西方的創作重視技巧、方法、形式,因此語言成為深入分析的途徑。而 鄭老師則藉著柯老師提到,上帝造物只將「自我形相」放入「人」中,因而只有 「人」有神性,與中國萬物皆有神性或靈性的對比,指出中國對於宇宙的討論更為 豐富有趣,而不僅是將宇宙視為被造物來進行觀察。 試圖從語言形式跨足閱讀感受固然需要研究方法,但更多時候還需要倚靠直 覺。高先生提出的理論著重「經驗之知」,但是創作者永遠會有媒介與經驗能否貼 合的焦慮。「經驗是內省的、自我的,甚至是主觀的、價值的,那麼跟語言這個媒 介配合的時候會不會有什麼問題」?鄭老師於是發問。 「我跟你講,這就是高先生的研究最難得、最深刻的地方」。柯老師彷彿分享 祕密般,壓低聲音說著:「他其實是透過非常深入的語言分析,甚至我們姑且稱之 為閱讀現象學,但是,他是運用結構主義的語言分析,來談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 • 25 • 高友工教授紀念專輯 開闢鴻蒙的時代光芒―高友工先生與抒情傳統 這就牽涉到一個字的形、音、義,如何一路變成句子,再到全篇連綴成的境界。」 從同一篇的字句之間如何逐漸經營鋪陳,自經驗生發,搜尋適合材料,再到語言 表達。在此之前,中國的文學研究並不講求這方面的進路,也不著重於語言學的 分析,高先生的研究一舉突破了既有的窠臼,用新的眼光看待舊有的文學。「我跟 高先生說啊,這是他的研究最深刻的地方,他回答我:『如果大家都這麼想就好 囉!』」柯老師說著,呵呵呵地笑了起來。 回望高友工先生的研究貢獻 從〈文學研究的理論基礎─試論知與言〉就已經展露出高先生對語言的關 注,再到〈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下)兩篇,再一次顯露出高先生對於經 驗與語言之間關係的掌握。鄭老師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她認為從陸機極力描繪意 念的難以捕捉後,思、意、言之間的距離就成了文學創作者與詮釋者企圖跨越而且 不能忽視的大問題,而這樣的難題在高先生的研究中卻讓人看見了解決的可能。 「高先生的貢獻在於對於語言多層次的分析」。柯老師一錘定音,指出高友工 先生的時代意義。自從結構語言學出現後,人們開始對語言的多層次性有了認識, 使得人們對語言、對知識、對世界的認識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結構語言學的特色 在於,將語言的系統變成多層次,從音位、構詞,再到句法,進入文學之後語言 的安排還牽涉到謀篇,這些元素一層一層地翻轉,讓語言經驗和實際經驗結合、 轉化。結構語言學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思考方式,而高先生充分掌握了結構語言 學的由形、音、義的「辭」,進而觸及語言結構的「骨」,而發展為作品所顯現的 「風」,以至於作品與人格情性一以貫之的「氣」,以此來解決文學問題。 「語言是結構性的,而結構的後面其實是經驗。結構性的經驗的發展,轉變成 了很高的精神境界的表露,這是高先生的研究最為精采的部分」。柯老師如此作 結。 高友工先生一九七八年來臺的發表和講學,是柯老師親身接近並被引領入門的 青年時光;也是鄭老師撫卷展讀、再三讚嘆的閱讀體驗。時移事往,從一九七八年 走到二○一六年,高先生的時代意義越發突顯,對此兩位老師做了如此總結:「高 先生沒有忽略當時很多哲學理論的發展,像他用耶考布森的時候,從一個結構主義 的語言學發展出來,但他其實反對純粹的結構主義語言學,而是出入當時的各種學 • 26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二十七卷 • 第二期 高友工教授紀念專輯 說,提出自己觀點。因為我們已經沒有辦法不管知識論、人文科學、分析哲學,所 以高先生還是從這裏進入,但超越了。」 從結構主義語言學、新出的文學批評理論到分析哲學,高友工先生摶扶搖而直 上,藉著前人的立論基礎開闢了新的研究路徑。而在二○一七年的後高先生時代, 是不是能夠在高先生種下的大樹之上再翻出新綠?這就是下一個世代的任務了。




高友工教授紀念專輯


  1. 高友工教授紀念專輯前言 /胡曉真 1 - 2
  2. 「遊戲人」之典範:緬憶恩師高友工先生 /林順夫 3 - 7
  3. 懷念恩師高友工 /孫康宜 9 - 11
  4. 緬懷恩師高友工教授 /蔡宗齊 13 - 16
  5. 往事依依憶高師 /劉婉 17 - 20
  6. 開闢鴻蒙的時代光芒――高友工先生與抒情傳統 /朱先敏/整理 21 - 26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