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星期日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028 週二 】: 「世界第一美少年」也會死去...... 士農工商都沒錢賺 這只是大麻煩的起頭.. 沈哥 (中國 義烏)). 出生於 1685 年的兩位最傑出的鍵盤音樂大師Johann Sebastian Bach and Domenico Scarlatti;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日(26日)一起手舞足蹈。Erfurt: 偶戲商 銀杏救命飾物 東德,計數和平日 看教堂,母子木雕科店看河。喝好酒 中世紀的街道 CITY OF TOWERS 。挪威朝聖之路:莓果、沼澤與維京國王。感動:三本入門京都大學教授談"李杜"短書簡談。金文京《李白:漂泊天涯與愁心寄月》 川合康三教授《杜甫傳》 pp.185~189。興膳宏教授《杜甫: 超越憂愁的詩人》pp.147~148.。 魯迅、郁達夫論杜甫的古體詩。 談杜甫《秋興》都可學習 。趙民德《慶餘年詩話‧讀秋興四首雜記》(pp.37~55)

 

AI 概覽 出生於 1685 年的兩位最傑出的鍵盤音樂大師是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和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他們都是巴洛克晚期的巨擘,其作品至今仍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巴赫以其複雜的對位法和聖樂而聞名,而斯卡拉蒂則以其多產而激昂的奏鳴曲徹底革新了鍵盤技巧而聞名。喬治·弗里德里希·亨德爾也出生於 1685 年,但他更以清唱劇等聲樂作品而聞名,儘管他也創作過鍵盤音樂。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1685-1750) 風格:以嚴謹的思維、深厚的情感和複雜的對位法而聞名。 主要作品:創作了聖樂作品、協奏曲和鍵盤組曲。 主要貢獻:賦格曲和複雜音樂結構的大師,定義了巴洛克對位法。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 (1685–1757) 風格:以精湛而創新的和聲、節奏型以及西班牙民間音樂元素為特徵。 主要作品:創作了近550首鍵盤奏鳴曲。 主要貢獻:他以熱情奔放、技術要求高的作品徹底革新了鍵盤技巧。 喬治·弗里德里希·亨德爾 (1685–1759) 風格:將戲劇性與宏偉氣勢融為一體,但主要專注於聲樂。 主要作品:以《彌賽亞》等清唱劇和歌劇聞名。 主要貢獻:巴洛克聲樂的領導人物,儘管他也創作鍵盤作品。

The two most prominent keyboard music masters born in 1685 are Johann Sebastian Bach and Domenico Scarlatti. Both were giants of the late Baroque era, and their works continue to be highly influential; Bach is known for his intricate counterpoint and sacred music, while Scarlatti is famous for revolutionizing keyboard technique with his prolific and fiery sonatas. While George Frideric Handel was also born in 1685, he is more celebrated for his vocal works like oratorios, though he did compose keyboard music.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 Style: Known for intellectual rigor, emotional depth, and intricate counterpoint. 
  • Major works: Composed sacred works, concertos, and suites for keyboard. 
  • Key contributions: Master of fugue and complex musical structures, defining Baroque counterpoint. 
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
  • Style: Characterized by virtuosic and innovative harmonies, rhythmic patterns, and elements of Spanish folk music. 
  • Major works: Wrote nearly 550 keyboard sonatas. 
  • Key contributions: Revolutionized keyboard technique with his fiery and technically demanding compositions. 
George Frideric Handel (1685–1759)
  • Style: Blended dramatic flair with grandeur, but primarily focused on vocal music. 
  • Major works: Famous for oratorios like Messiah and operas. 
  • Key contributions: A leading figure in Baroque vocal music, though he did compose keyboard pieces. 

WWWWW

感言:

0. 沈哥 (中國 義烏))

買了新冬衣灰+黑各一
一件含運就100元台幣
厲害國掀起通縮巨浪
尤其是農產品
四隻鴨子只賣450元台幣
豬肉每斤30元台幣...
族繁不及備載...
士農工商都沒錢賺

這只是大麻煩的起頭...


1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進行得很快,預訂明年底就要通車。"

2. 有的大學校長很自我膨脹,只會花錢買廣告自己的施政 (某月刊 SPECIAL PROJECT )

3.

"梁文傑對付陳之漢的方法實在好,就是「belittling 」。對那種自我無限放大的人,沒有一招比「belittling」更讓他們難受的。對付柯文哲黃國昌也是一樣。"李中志


4. 「世界第一美少年」也會死去......

無影無蹤:(快訊)瑞典演員、音樂家伯恩.安德森(Björn Andrésen) (26 January 1955 – 25 October 2025)辭世,享壽70歲。他在15歲之齡時主演了名導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執導的《魂斷威尼斯 Death in Venice》(1971)。其俊俏臉龐使全球影迷為之瘋狂,使之獲得世界第一美少年封號,池田理代子的經典漫畫《凡爾賽玫瑰》(1972-1973)中的「白玫瑰」奧斯卡正是以安德森為原型繪製。但虛浮的盛名、同志傳聞卻讓安德森承受極大的壓力,他晚年公開表示:「《魂斷威尼斯》毀了我的一生。」

4. "玫瑰園......一年的努力,竟真的開出了花。今晨前去巡看,滿園新芽迎風飄搖,很感動。"

AI Overviewm a song, a novel, and a 1977 film, all of which deal with the theme that life is not always pleasant and that one must accept its hardships. The phrase is best known from the 1970 song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by Lynn Anderson, but it is also the title of Joanne Greenberg's 1964 semi-autobiographical novel about mental illness, and a 1977 film adaptation. The core message is that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are unavoidable, and while there is joy, there must also be "rain".

You can watch this music video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song's lyrics: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日(26日)抵達馬來西亞吉隆坡,展開亞洲之行,在從落機一刻開始就顯得十分輕鬆,在機場跟總理安華言談甚歡,更跟歡迎他的人員跳舞,在旁的安華見狀,亦一起手舞足蹈,
VIRAL MOMENT: Trump Breaks Out His Dancing Skills For Malaysian Performers Greeting Him At Airport. Forbes Breaking News New 35K views · 2:15.


WWWWW


Erfurt, a city in Thuringia near the center of Germany, traces its roots back to the 8th century. By the 11th century, it had developed into a major crossroads uniting trade and culture across Europe.
https://www3.nhk.or.jp/nhkworld/en/shows/4017156/ 49分
Erfurt
Location of Erfurt within Thuringia
Erfurt is located in Germany
Erfurt
Erfurt

Gera river in the city centre.
Dom und Severikirche

Kirchen und KlösterNachtaufnahme vom Dom und der Severikirche in Erfurt


偶戲商
銀杏救命飾物 東德,計數和平日
看教堂,母子木雕科店看河。喝好酒
中世紀的街道 CITY OF TOWERS 


Thüringer Rostbratwurst

WWWWW





Pilgrim Route in Norway: Berries, Bogs and a Viking King

Following one of the nine St. Olav Ways, a photographer trudged with soggy feet through tundras, forests and wetlands. Here’s what she saw.


A stone marker along a pilgrimage trail in Forollhogna National Park.Credit...


挪威朝聖之路:莓果、沼澤與維京國王


一位攝影師沿著九條聖奧拉夫之路中的一條,跋涉在苔原、森林和濕地之間,濕漉漉的雙腳如同泥濘。以下是她所見的景象。


福羅爾霍格納國家公園朝聖之路沿途的石碑。圖片來源:


萊爾村附近的一片麥田;特隆赫姆郊區的一片森林;福羅爾霍格納國家公園內的一處湖泊





A wheat field near the village of Ler; a forest on the outskirts of Trondheim; a lake within Forollhogna



感動:三本入門京都大學教授談"李杜"短書簡談。金文京《李白:漂泊天涯與愁心寄月》 川合康三教授《杜甫傳》 pp.185~189。興膳宏教授《杜甫: 超越憂愁的詩人》pp.147~148.。 魯迅、郁達夫論杜甫的古體詩。 談杜甫《秋興》都可學習 。趙民德《慶餘年詩話‧讀秋興四首雜記》(pp.37~55) 

 金文京

《李白:漂泊天涯與愁心寄月》

李白:漂泊天涯與愁心寄月

內容簡介

“何事文星與酒星,一時鐘在李先生。”

有關李白的傳奇與真實,在詩,在酒,在盛唐裡他幾乎成謎的身世與經歷。

身為酒仙詩仙的李白到底出身何處?家世如何?他壯游中國的經濟來源出自哪裡?任供奉翰林時,“力士捧靴”“玉環潑面”“玄宗賜金放還”孰真孰假?“水神”“金星”,生前就已流布的傳奇,究竟是怎樣形成的?他的幾次婚姻,他與太平公主的關係,他與杜甫、高適、郭子儀等人的交遊是怎樣的?他的死因究竟是“醉酒撈月”還是“病卒當塗”?他詩中“明月”“大鵬”等意象,所寄為何?

金文京的《李白》分為上下篇,上篇基於相關史料,揭秘李白身世、詩文集成書史,並對詩作、小說、傳奇等文本中的李白形象進行了分析,揭示出李白的“虛相”;下篇則循著李白一生的足跡,立足其各個時期的作品,探尋“翰林”“丈夫”“山人”“俠者”等身份的李白,剖析李白的實相所在。

本書依託史料,既有對歷史細節的嚴謹考據,又有爬梳史料後所做的合理推測;既有思想深度,又有閱讀旨趣,為讀者呈現出一個全面、豐富、真實的李白。
 作者介紹  金文京,1952年出生于日本東京,韓國籍。曾任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現任日本中國學會理事長。研究中國古典戲曲、小說。主要著作有《三國志的世界》《漢文與東亞世界》等,合編《邯鄲夢記校注》《三國志演義古版彙集》。

龐娜,1989年生人,博士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學研究中心,現為大連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日比較文化、區域國別研究。
 目錄
序 1
中文版自序 17
前 言 1

上篇 書籍的旅行
——從出生到傳說、詩集、注釋的形成
第一章 李白的生平和出身——李白是漢人嗎? 3
第二章 同時代評價與傳記 21
第三章 李白傳說的形成 34
第四章 戲曲與小說中的李白 56
第五章 被神化的李白 81
第六章 李白詩文集的出版 87
第七章 李白詩文的注釋 113

下篇 暢遊於作品的世界
——流浪與現實生活的足跡
第一章 四川時代——仙界渴求和功名野心 143
第二章 壯遊時代 159
第三章 長安的宮廷生活——翰林院時代 185
第四章 流浪時代 218
第五章 流放與晚年 245

結語 李白的人生之旅 267
參考文獻 271

WWWW

WWWWW

 魯迅、郁達夫論杜甫的古體詩 1934年冬  內山   魯迅、郁達夫 劉大杰 三人

郁達夫:杜甫的律詩高於古體詩。

魯迅: 杜甫的律詩後人還可以模擬; 古體詩內容深厚, 風力高昂, 是不許人可以模擬的。

古體詩


杜甫詩歌風格渾樸沉鬱,是唐代偉大的詩人,被譽為「詩聖」。 他的作品,如《春望》、《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多數為古體詩,展現了忠君愛國的情感。 杜甫的詩歌數量眾多,現存約有1500首作品集為《杜工部集》。 
杜甫的古體詩

  • 風格特點杜甫的詩歌以風格渾樸沉鬱著稱。 
  • 主題內容詩中處處表現出忠君愛國的情緒。 
  • 代表作品:
    • 《春望》 
    • 《春夜喜雨》 
    • 《登高》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 《望岳》 
    • 《絕句》 


兩本入門書簡談 杜甫《秋興》都可學習 。 川合康三教授《杜甫傳》 pp.185~189。興膳宏教授《杜甫: 超越憂愁的詩人》pp.147~148.       趙民德《慶餘年詩話‧讀秋興四首雜記》(pp.37~55) 

2021年8月8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聯合文學 創刊號》1984.11,蔣勳《秋的主題》125~28
蔣勳 1984:「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杜甫的「秋興」已經把秋的色彩和聲音疊壓成感官交響詩了,
如果在1984年,我可能投降了。現在,朋友趙民德先生,已經將「秋興」前四首讀通了 (參考《慶餘年詩話‧讀秋興四首雜記》(pp.37~55)。我沒理由向第七首投降。.....

興膳宏著《中國古典文化景致》 《異域之眼》


2009
2006就買《中國古典文化景致》略讀隔一年鍵入
2009年再買一本

現在網路詞典 說明興膳宏先生說的 雙關: "《異域之眼》亦為同音的《好い気之眼》(《得意之眼》---這一中文又另有意思 所以以"文字之眼" 多少可表現"心靈之眼".....)

興膳宏著作另外有其日本法國書籍 (于連) 翻譯交流之 "異域之眼"

いいき 【異域】

  • 外国。異国。
  • ――の鬼(おに)となる
  • 〔李陵「答二蘇武一書」より。「鬼」は死者の魂〕故郷や本国を離れて死ぬ。外国で死ぬ。


「いいき」 かなで一致する言葉

興善宏, 『中国の文学理論』, 一九八八年, 筑摩書房, 四三三頁. Kozen Hiroshi, La
theorie de la litterature chinoise (in Japanese) ...

Title: 隨書經籍志詳攷/ 興膳宏, 1936- Zuisho keisekishi shô kô / Kôzen Hiroshi, Kawai Kôzô [cho]. Published: 東京: 汲古書院, 1995. Tôkyô : Kyûko Shoin, 1995 ...

彭恩華編譯,興膳宏原著《興膳宏《文心雕龍》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6月 ...... 興膳宏、川合康三《隋書経籍志詳攷》,東京:汲古書院,1995年7月初版發行。 .

興膳宏,《六朝詩人傳》,大修館書店,2000年。ISBN 978-4469232134。 興膳宏,《六朝詩人群像》,大修館書店,2001年。


書名:無味禮讃:中國とヨーロッパの哲學的対話/フランソワ・ジュリアン著; 興膳宏, 小関武史訳.[図書]: ISBN:458271904X:2400円: 作者:: 出版社:東京:平凡社,1997. ...

興膳 宏 (KŌZEN Hiroshi): イヴ・エルヴエット氏を悼む (In memoriam Prof. Yves
Hervouet)

興膳宏:〈由兒子寫的一篇母親傳——關於《金樓子》后妃傳〉,收錄於葛曉音主編之《漢魏六朝文學與宗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頁8-19 ...

書評アンドレ・レヴィ著『中國古典文學』 興膳宏
Author: Kōzen, Hiroshi, 1936-
興膳宏, 1936-
"Yaichi and Tang poems by Kozen Hiroshi, curator at Kyoto National Museum" 2004Kōzen Hiroshi 興膳宏, “Chūgoku gogaku Chūgoku bungaku: Yoshikawa Kōjirō” 中国.
語学中国文学:吉川幸次郎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iterature: ...Lai W.Y., Spartial Form in the Zhu Tianwen's Huangren Shouji, 朱 天 文 《 荒 人 手 記 》 no空 間 形 式, Studies on Chinese Literature: Decicated to Prof. Kozen Hiroshi on his Retirement from Kyoto University. 《興 膳 教 授 退 官 記 念 中 國 文 學論 集》, Kyoto, Kyuko Shoin, 2000, 817-832.

KOZEN Hiroshi : Yen shih(豔詩)Poetry and Shen Yueh(沈約)1972
KOZEN Hiroshi : The Shih-pin 詩品(Classification of Poets)and Some Reviews of Calligraphy-Painting 1979
Bulletin of the Sin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興膳 宏 (KŌZEN Hiroshi): 律詩への道――句数と対句の側面から (Towards regulated
verse: From the standpoints of numbers of lines and parallelism of lines) ...



小川環樹博士追悼 (In memoriam Dr. Ogawa Tamaki)
  尾崎雄二郎 (OZAKI Yūjirō)・興膳 宏 (KŌZEN Hiroshi)

○追悼
日野龍夫さんへのあいさつ(興膳宏)
追悼・日野龍夫先生(木田章義)

(In memoriam Prof. Hino Tatsuo, KOZEN Hiroshi and KIDA Akiyoshi)

○ 座談会  「先学を語る」 ―入矢義高先生 (Reminiscences of the late Prof. Iriya Yoshitaka (1910-1998): His personality and scholarly achievements as a pioneer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出席〕 衣川賢次 (KINUGAWA Kenji)・興膳宏 (KOZEN Hiroshi)・松尾良樹 (MATSUO Yoshiki)・溝口雄三 (MIZOGUCHI Yuzo)



第42回東方学会全国会員総会講演要旨 (Summary of the lectures given at the Tōhō Gakkai’s 42nd Annual General Meeting)
  興膳 宏 (KŌZEN Hiroshi)・前田専學 (MAYEDA Sengaku)


. 庾信傳記: 望鄉詩人 · 興膳宏著, 初版民73.
前四篇是平安時代的漢文學,第一篇興膳宏教授的論文,主要在論述平安朝初期漢詩的發展過程及其與唐詩的關連,(日本漢學研究續探:文學篇 ..NTU 2005)

1988 論文 Kozen ジャンピエール・ディェニィ(著)・興膳宏(訳) 鳳凰とフェニックス 中國文學報39

1989 論文 Kozen ミッシェル・スワミエ(著)・興膳宏(訳) いくつかの敦煌文献にもとづく後期道教の諸相 中國文學報40

1992 論文 Kozen 興膳宏 初唐の詩人と宗敎―盧照鄰の場合― 『中國古道散史研究』

1993 論文 Kozen 興膳宏 隋書経籍志道経序の道敎理解―特に無上秘要との關連について― 京都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32

1995 單行本 Kozen 興膳宏、川合康三 隋書經籍志詳攷 汲古書院


翻譯:

  1. 陳鴻森譯,吉川幸次郎著,〈論班固的「詠史詩」〉,《中外文學》13.6 (1984)146-155
  2. 陳鴻森譯,興膳宏著,〈文心雕龍與詩品文學觀之對立〉,《幼獅學誌》18.4 (1985)70-82
  3. 陳鴻森譯,興膳宏著,〈摯虞「文章流別志論」考〉,《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6 (1986)39-44
  4. 陳鴻森譯,森野繁夫著,〈嚴可均全晉宋文補遺〉,《書目季刊》36.3 (2002)71-87


重新翻這兩本書
讀"宋代诗话中的欧阳修《六一诗话》的意义"
(興膳宏
「宋代詩話における歐陽修『六一詩話』の意義」『日本中國學會創立五十年記念 .)
找出《欧阳修全集之诗话》待讀
無意中看到"九射"等圖文

昔日筆記:


2006/11/06
(日)興膳宏著《異域之眼》 戴燕選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年

【圖書簡介】 - 異域之眼
本書論文,特別是其中有關文學與宗教的論文,一方面可以說代表了最近幾十年來日本中國學界在中國中古文學史和文化思想史研究上的一點進展、一種方向,另一方面也恰好彌補了國內學術界在這一研究領域的某不足。

【作者簡介】 ​​- 異域之眼
  興膳宏,1936年生於福岡。 1961年京都大學本科畢業,1966年京都大學博士課程修了,1989年獲京都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於愛知教育大學、名古屋大學,1974年起任京都大學助教授、教授,2000年任京都國立博物館館長,現為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著作有:
散文集《異域之眼》(筑摩書房,1995年【〈吉川幸次郎其人及其學問〉(收入《異域之眼》──中國文化散步》………】)、

《中國的文學理論》 (筑摩書房,1 988年)、《生於亂世的詩人們——六朝詩人論》(研文出版,2001年)、《從古典中國眺望》(研文出版,2005年)等,翻譯註釋有《文心雕龍》 (筑摩書房,1968年)、《文學論集》(合著,朝日新聞社,1972年)、《文鏡秘府論•文筆眼心抄》(筑摩書房,1986年)、《隋書經籍志詳考》(合著,汲古書院,1995年)、《六朝詩人傳》(主編,大修館書店,2000年)等。

【圖書目錄】 - 異域之眼
中譯本序
譯者序
潘岳年譜稿
詩人郭璞
書法歷史中的陶弘景與《真誥》
《文選》的成書與流傳
從《詩品》到詩話
梁元帝蕭繹的生涯和《金樓子》
庾信的題畫詩
關於《翰林學士集》
初唐的詩人與宗教——以盧照鄰為例
《隋書經籍志詳考》解說
皎然《詩式》的結構和理論
空海與漢文學
《文鏡秘府論》解說
宋代詩話中的歐陽修《六一詩話》的意義
我與物
言與默

中國人的幸福觀——關於中國文化的傳統
【它的起頭說「幸福」可能是日本的漢字。
HC查:中文20世紀初小說{文明​​小史˙第四十回}:「有這般幸福,那個不願?」

林語堂:幸福, n., good luck, blessing, happiness: 人生的幸福happiness of life.
日本goo之英譯: happiness; welfare; well-being; 《幸運》good fortune [luck].
・~な happy; 《幸運》fortunate [lucky].
・~に暮らすlead [live] a happy life; live happily.
・~感 a sense of happiness.】

中國研究近五十年•文學【本文說文字說明才可以表現出目錄內之品質…….】



----

川合康三 《中國的自傳文學》《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的特質》《中國的戀歌——從《詩經》到李商隠》《中國的詩學》

🎉本中心大師課程系列專書《中國的詩學》出版!🎉
本中心《華人文化大師課程系列》專書第一冊、川合康三教授新作《中國的詩學》出版,從多方面展開探尋並嘗試作出回答:處於強固傳統之中的中國古典文學,無論在社會、文化發生巨變的現今,還是在未來,都是具有普遍性價值而能為人所接受的文學,為21世紀中國古典文學的文學性勾勒出不同以往的中國古典文學樣貌。
川合康三教授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部、京都大學研究生院文學研究科,文學博士。曾任京都大學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客座教授、美國Brandeis大學客座教授、國學院大學教授。現為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中國的詩學》精彩目錄如下:
《華人文化大師課程系列》序
第一章 何謂「詩」?何謂「詩學」?
第二章 傳統的一貫性
第三章 文學的從屬性價值
第四章 詩的道義性
第五章 詩的政治性
第六章 詩的社會性
第七章 肩負起詩的人們:文化共同體
第八章 規範的形成與展開
第九章 文學史與文學史觀
第十章 戀愛文學
第十一章 友情之詩
第十二章 女性的文藝
第十三章 詩與情感
第十四章 詩與景物
第十五章 風景的發現
第十六章 詩與修辭
第十七章 文學的動機
第十八章 從集團到個別
第十九章 詩與事實
第二十章 事實與虛構
第二十一章 可視與不可視
第二十二章 詩與諧謔
第二十三章 作者‧話者‧讀者
附:文學的存在意義
第二十四章 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
後 記
🎯 前往漢學漢學虛擬學院/中國的詩學/川合康三:





川合康三 《中國的自傳文學》《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的特質》


WIKIPEDIA

川合 康三(かわい こうぞう、1948年4月4日 - )は、日本の中国文学者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術会議会員。

来歴・人物[編集]

静岡県浜松市生まれ。1971年京都大学中国文学科卒、1976年大学院博士課程中退、京都大学助手、1979年東北大学文学部専任講師、1981年助教授、1987年京都大学文学部助教授、1995年教授を経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2012年定年退任。台湾大学招聘教授(2012-13年度)、ブランダイス大学招聘教授、國學院大學文学部特別専任教授(2015-19年度)。1991年蘆北賞受賞。2000年『中国自伝文学研究』により京大文学博士
中国古典文学中唐の詩を専門とし、恋愛詩を論じた『中国のアルバ』のような著書もある。学術著作には旧漢字を用いている。

著書[編集]

  • 曹操 矛を横たえて詩を賦す』「中国の英傑4」集英社 1986/ちくま文庫 2009
  • 『中国の自伝文学』創文社〈中国学芸叢書〉1996:  《中國的自傳文學》蔡毅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
  • 『風呂で読む杜甫』世界思想社 1996
  • 『終南山の変容 中唐文学論集』研文出版 1999 ;《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的特質》劉維治、張劍、蔣寅等合譯,上海古籍,2007
  • 『中国のアルバ 系譜の詩学』汲古書院〈汲古選書〉2003
  • 『中国古典文学彷徨』研文出版〈研文選書〉2008
  • 白楽天 官と隠のはざまで』岩波新書 2010
  • 『中国の恋のうた 「詩経」から李商隠まで』岩波書店〈岩波セミナーブックス〉2011;《中國的戀歌——從《詩經》》到李商隠,郭晏如譯,上海:復旦大學,2017
  • 杜甫』岩波新書 2012;
  • 『桃源郷 中国の楽園思想』講談社選書メチエ 2013
  • 『漢詩のレッスン』岩波ジュニア新書 2014
  • 『生と死のことば 中国の名言を読む』岩波新書 2017


共編著[編集]

  • 文選 鑑賞中国の古典12興膳宏共著、角川書店 1988
  • 隋書経籍志詳攷』興膳宏共著、汲古書院 1995
  • 『中唐文学の視角』松本肇共編、創文社 1998
  • 『中国の文学史観』創文社 2002。編著
  • 『中国文学研究文献要覧古典文学 1978〜2007』監修、日外アソシエーツ 2008
  • 韓愈詩訳注』研文出版 2015-(全5冊予定)。編者代表:緑川英樹・好川聡
  • 『文選 詩篇』全6巻、岩波文庫 2018-2019。富永一登・釜谷武志・和田英信・浅見洋二・緑川英樹と共訳注

翻訳[編集]




川合康三教授 -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川合康三 教授
歷任客座教授
職稱教授
姓名川合康三 教授
授課領域世界文學中的中國古典文學、日本近代文學細讀
研究專長中國中古文學與文學理論、中日與東西文學比較
服務機關名稱單位職務期間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2.08 ~ 2013.07
****



岩波セミナーブックス S12

中国の恋のうた

『詩経』から李商隠まで
最古の詩集『詩経』から,晩唐・李商隠の精緻を極めた恋愛詩まで,中国古典詩の魅力を縦横に語る.
中国の恋のうた
著者川合 康三 著
ジャンル書籍 > 単行本 > 岩波セミナーブックス
書籍 > シリーズ・講座・全集
シリーズ岩波セミナーブックス
刊行日2011/05/20
ISBN9784000281829
Cコード0098
体裁四六 ・ 並製 ・ 230頁
在庫品切れ
中国最古の詩集『詩経』に残されたおおらかな恋のうた,南朝の民歌にみられる男女の機微,唐代の詩人たちが描く閨怨の孤独,そして晩唐・李商隠の精緻を極めた恋愛詩.中国古典詩のなかでも,山水や悲憤にとどまらないの恋愛詩の魅力を縦横に語り,いつの時も変わらない人々の思いを,鮮やかに読み解く.

■著者からのメッセージ

「漢詩」というと,画数の多い漢字ばかりベタベタならんでいて,取っつきにくい――そう思われる方は少なくないでしょう.また一方で,そういうところが好き,という方もおられるかもしれません.かつては日本で広く親しまれてきた中国の古典文学,それが今ではごく限られた「漢詩」ファンの専有物になってしまいました.「漢詩」が狭い場所に追いやられ,その受け止め方が固定してしまったのは,とても残念なことです.
 かたくるしい漢詩と「恋のうた」は,なんだか相性が悪そうですね.しかし,中国の詩にもあるんです,「恋のうた」が.東でも西でも,昔も今も,人の世は男と女.そう考えれば,恋のうたが中国にないはずはありませんよね.
 「生きているうちは一緒に暮らせなくても/死んだら一つのお墓に入りましょう」
 紀元前6世紀よりさらに昔のうたです.実らぬ恋に来世を願う,切ない女性の気持ちが遙かな時空を超えてそのまま伝わってきます.

 「大空と大地が一つになる/そうしたらあなたと別れてあげる」

 絶対あなたと別れはしないと,これも紀元前の女性が激しい愛をぶつけています.こんなことばを投げかけられた男は,いったいどんな気持ちになるでしょう.
 漢字になじめない方は,日本語の訳だけ読んでいただいても,十分に受け止めることができるはずです.ただ,次の句などは訓読のまま読んだほうが味わい深い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春心 花と共に発するを争うこと莫(な)かれ/一寸の相思 一寸の灰」

 恋のむなしさ,かなしさを知りながらも,断ち切れないのが恋.恋の思いをこのうえなく美しくことばに写した李商隠の詩です.

 漢詩のお好きな方はもちろん,食わず嫌いの方にも,中国の詩の魅力に触れていただきたいという思いから,この本を書きました.本のなかに気に入ったフレーズを一つでも見付けて口ずさんでいただけたらと願っています.

■編集部からのメッセージ

恋人の朝帰りを目撃してしまった女性の複雑な心理――こんなことが,千年以上も前の中国の詩句にうたわれていることが驚きでした.

 この本で紹介されているのは,中国の古代から晩唐までの「恋」にまつわる詩です.甘美な恋心をのびやかにうたう詩もあれば,つれない相手への恨みごとを述べる詩もあり,時に優艶な宮女を活写したかと思えば,大人へと成長する少女の心情をつぶさに描く.その豊かなことは,人の心のとらえがたさ,恋の感情の豊富さを,そのまま表しているかのようです.また,その心のありようが,現代の我々からみても,そう遠くない――むしろ親近感さえ抱いてしまう――のが,「恋のうた」の面白いところであると思います.

 文庫『李商隠詩選』,新書『白楽天――官と隠のはざまで』の著訳者である川合康三先生が,奥深い中国古典の世界を,今度は恋をテーマに紹介してくださいました.変わらない人の思いや営みと,それをたった数十文字に込めて今に伝える表現の見事さを,是非味わっていただければと思います.

 本書は2010年に開講された岩波市民セミナーを元に書き下ろしたものです.

書評情報

京都新聞(朝刊) 2011年8月7日



 川合先生是個興趣廣泛的人,喜歡談天,喜歡釣魚,喜歡音樂,他的客廳、書房和研究室都有音響,我每次到他研究室,音響都放著古典音樂,而開車時則放流行歌曲,常是若干年前流行的歌手,像中島美雪、五輪真弓、松谷任由實之類。我喜歡五輪真弓就是從坐他的車開始的。   川合先生性格爽朗,沒有老師的架子,所以學生都喜歡跟他接近,有什麼心事也愛找他說。在中唐文學會裡,他是發起人之一,年齡、地位也最高,自然會處於領袖位置,但他的言談舉止根本看不到一點領袖和長者的派頭,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員。每逢讀書會,他就開著他那輛子彈頭麵包車,把我帶到聚會的京都女子大學。散會時就帶上順道的朋友和學生,聽著流行歌曲,開車回家。日本的大學教授都很忙,不光課多,還要擔任不少教務工作,做研究得擠時間,和中國教授比,那是夠緊張的。但川合先生從來就好整以暇,給人游刃有餘的感覺,課沒少上,論文沒少寫,還少不了各種應酬,他都應付自如。他實在是個很乾練的人,這從他的灑脫不拘的外表有時看不出來。   川合先生的學問就像他的為人,灑脫而通達。他治學不像一般日本學者喜歡守著一個問題挖深井,他的知識面和興趣都非常寬,善於思考和把握問題,他的論著涉及的面相當廣,既有《隋書經籍志詳考》 (與興膳先生合著)那樣的傳統學術研究,也有《中國的自傳文學》那樣獨開生面的探索。他豐富的文學史知識——西方的和東方的——使他能從一些細微的地方聯想到許多相關的問題,並作出綜合性的分析。他的中唐文學研究能從廣闊的歷史文化和文學史背景中把握具體問題,使具體問題的闡釋達到不尋常的深度,而那些個案研究得出的具體結論反過來又充實了他對中唐文學的宏觀認識,這樣不斷地反復和互相滲透,他對中唐文學的把握就越來越全面而深入,當他將自己的基本看法濃縮在《文學的變容——中唐文學的特質》這篇短文裡發表時,我們就獲得一些新鮮而富有啟發性的觀點。他將中國學者視中唐為古代詩史轉折點的看法推廣到整個古代精神史和文學史,認為中唐在古代文人精神和意識的許多方面都有特別的意義。他在《中國的自傳文學》中,首先就文人的自我意識問題對上述看法作了初步的闡述。這部著作出版後在日本學術界廣受好評,友人蔡毅的中譯本不久即可問世,相信他高瞻遠矚的視野和獨到的文本解讀,會讓中國學者對許多名作產生新的看法。   從和川合先生的日常交談中,我能感受到他的藝術感覺和悟性,他對理論思考的重視和對學術潮流的敏感,在日本學者中是很少見的。他和松本肇教授合編的《中唐文學的視角》體現了日本新一代學者的嶄新學術品格,那就是多層次、多視角地審視文學現象,並加以綜合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對文學史和文化史的全面認識。目前,川合先生又主持了一個關於中國古代文學史觀念的合作研究項目,這個選題無疑是站在學科前沿的,與近年中國大陸的“文學史學”遙相呼應。陳寅恪先生曾在《陳垣燉煌劫餘錄序》裡說:“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治學之士,得預於此潮流者,謂之預流。其未得預者,謂之未入流。”川合先生正是一位“預流”的學者,他對學術潮流的敏感,使他的研究總是站在學術的前沿。   要說川合先生的學術研究,特點是很多的,但在日本學者中顯得最突出的一點,就是當初讓松本肇強烈地感覺到的一種獨特的個性——一種堅定地將文學作品作為“文學”來把握的眼光,他認為這是迄今在日本的中國文學研究中不曾看到的,它讓人體會到一種論“文學”的快樂。的確,我讀日本學者的論文也感到,它們經常在清理問題周圍的材料方面花費很多篇幅,而正式進入問題時,往往剛觸及問題核心便草草收束,給人序幕剛拉開就匆匆落幕的印象。當然,這也許與外國人對文學語言的微妙之處難以把握有關。但川合先生的論文不是這樣,他研究韓愈文章的敘事、白居易詩的語言、李賀詩的比喻,都能抓住文學表現的核心,深入闡述作家作品的藝術心理和藝術特徵,並將他們放到中唐文學的總趨勢中來認識。這是真正意義的文學研究。學生們聽川合先生的課,也總是從中領略到文學的魅力。蔡毅譯完《中國的自傳文學》,不無遺憾地對我說,川合先生的文筆如行雲流水,特別靈動,譯成中文絕對難以傳達原文的風神。我也譯過川合先生的文章,深有同感。~蔣寅:京大中文三先生  1998



《清水茂漢學論集》蔡毅譯,北京:中華書局,2003;蔡毅編譯《中國傳統文化在日本》 北京:中華書局,2002;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