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鯊‘’五十周年慶。寫盡美國當時世代的焦慮。值得討論的是百年前“白鯨記”的“經典”過程。
數月前,我跟曹永洋直播討論“白鯨記”,我考證出台灣的諸多譯本,主體是八十年代初上海曹先生的初譯本,而且當時中國插圖等印刷,都領先台灣的。這本已經是世界名著。
中國版這本有点例外,書在臺大圖書館,是海外校友夫婦贈書
特展日期|2025/6/25 ㊂-8/10 ㊐
特展地點|臺大總圖書館 1 樓日然廳
策展人 |陳柏旭、楊富閔、鍾秩維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感謝單位|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2025 年 7 月 2 日開幕議程
報到
貴賓致詞
《一次沒有參加的座談會:郭松棻、李渝文藝評論集》新書發表座談會
主持人|
陳素芳 (九歌出版社總編輯)
與談人|
易 鵬(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榮譽教授)
麥樂文(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
李蘋芬(詩人,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楊富閔(小說家,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
展場導覽
導覽人|
陳柏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鍾秩維(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展覽緣起
郭松棻(1938-2005)、李渝(1944-2014)是當代臺灣文學的代表人物;兩人往返文學與政治的曲折經歷也蔚為當代傳奇。郭松棻、李渝均為臺大外文系畢業,其人的臺大時代適逢現代主義與存在主義等西方思潮蜂擁而至的時刻,兩人亦在這波潮流的在地轉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六〇年代中葉,郭、李雙雙赴美留學,他/她們深受當時柏克萊校園風起雲湧的反越戰氛圍觸動,奮袂而起投入北美保釣運動。臺大歲月厚實郭松棻、李渝的人文底蘊,柏克萊精神打造兩位文學人介入現實的公共維度,共同交織郭、李作家作品的複雜肌理。2019年,郭松棻、李渝的藏書與手稿捐贈臺大圖書館,成為臺大指標典藏。本次展覽奠基於這批珍貴檔案,以作家作品的時間為緯,重大事件為經,期待立體呈現郭松棻、李渝壯闊恢宏,同時細緻精微的生命軌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