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曹興誠 八不居士: 了不起的老曹。黃哲斌【紀念溫暖善良的里長蔡坤龍】......《菜鳥里長日記》一炮而紅

 

我為什麼要捐錢還忍辱,支持大罷免?我根本沒有選總統的資格。
我畢業於台大電機系,後獲選為台大𠎀出校友。當完兵後,畢業於交大管理研究所,後獲得交大榮譽博士學位。
學工程和管理,為的是解決問題。
為解決當年台灣晶片業的人才短缺問題,我創造了「分紅配股」辦法,讓台灣在海外的𠎀出工程人才爭相回國效力。
為解決當年資金不足問題,我建議台灣晶片設計業和製造業垂直分工,分別重點突破;後為聯發科和台積電採用,都得到大成功。
為避免台灣科技產業遭到外商的無理勒索,我推動實現了專利法的除罪化,為台灣高科技產業省掉無數訟累。
因為創設多家科技公司,並協助新竹科學園區排除了許多發展的障礙,我榮獲了「新竹科學園區成立40週年傑出成就貢獻獎」。同時獲獎的還有張忠謀、施振榮和蔡明介三位董事長。
在「和艦案」無辜被訟期間,見到台灣刑事案件的無盡拖延,我催促修訂了「刑事訴訟法」,導入「速審法」。許多被纏訟多年的被告,如蘇建和等三人,在被告28年後,得以無罪釋放。
在推動「速審法」的過程中,我嚴厲批評了台灣的司法缺失;後來為免遭到司法報復,我選擇加入新加坡國籍,但仍然保持台灣居民身分,從未曾離開過台灣。
我知道一旦放棄國籍,就永遠失去了競選總統的資格。但我不在乎,因為我對作官或從政毫無興趣。
1996年開始,我嘗試在兩岸間建立「程序正義」,以消除中共武力犯台的藉口。這個程序很簡單,即「統一必須經過台灣人民的公投同意」。後來有人把我的努力,惡意扭曲為「主張統一」。
2019年七月,在香港看到中共動員大批流氓,以棍棒無差別擊打香港市民,我感到憤怒;也了解中共政權有如爬蟲,無視人權,不可理喻。於是我決定回復中華民國國籍,呼籲大家一起抗共保台。
2000年,我很幸運得到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的接引,得窺佛學堂奧。
佛學基本上勸戒貪婪,鼓勵布施,以消除自我,忘卻煩惱。
布施有三種;「財布施」人人都會;往上一級是「無畏布施」,即免除別人的擔心或恐懼。最上一級是「法布施」,就是讓人因佛法而活得從容自在。
這次大罷免,提供了所有佛門弟子同時實施三種布施的機會。
捐款支持罷團是財布施,驅逐立法院內的投共敗類,讓台灣不致於香港化,是無畏布施;宣導「主權在民,人民自決」,鼓勵所有中國人推翻中共的邪惡暴政,讓兩岸人民都能享受到民主自由,就是大大的「法布施」。
我們布施,當然可能破壞一些奸佞小人的陰謀鬼計,引起他們的仇恨、誹謗、抹黑、抹黃。這也不足為懼,因為「忍辱」就是一種「菩薩行」。如果行事八面玲瓏,無人批評,那是偽君子的魔道,不是佛道。
我作以上的說明,是希望中間選民了解,今天同意罷免的,例如我和昨天站出來的許多醫界大老,都是功在台灣社會,獲有榮譽的正人君子;而那些偽造事實和圖片影音,試圖抹黑、抹黃我的猥瑣小人,除了善於毀人名節,看不出他們對台灣社會有任何貢獻。
現在藍白立委面臨大罷免,無法辯解他們親共賣台的事實,只好拼命移轉焦點,攻擊賴清德、民進黨和公民團體。
就在他們移轉焦點有些成效之際,中共國台辦的朱鳳蓮跳出來,呼籲台灣人停止大罷免;証明了國民黨已經淪為中共的走狗,因此中共要出面幫他們恐嚇台灣人。
我呼籲中間選民,注意反罷ㄧ方種種辱罵、恐嚇、威脅和濫用公權力的行為,這些都是中共慣用的流氓手段。這次大罷免,如果不能成功,我們可以預見,台灣會被徐巧芯、賴苡任那樣的紅衛兵,帶入狂亂的文革社會。
大罷免是維持國家正常運作的背水ㄧ戰,ㄧ定要成功。
大家加油!


 貼錯 blog 黃哲斌【紀念溫暖善良的里長蔡坤龍】......《菜鳥里長日記》一炮而紅


【紀念溫暖善良的里長蔡坤龍】黃哲斌20250711

剛到台南跑警政新聞時,有位畢業於政大新聞的同業蔡坤龍,熱情善良,擅長講冷笑話,我們一直維持良性的競爭關係。

我回台北幾年後,忽然聽說他跑回嘉義市選里長,以無黨籍身分,擊敗兩黨提名人。或許因記者天性,他晚上睡前,不時將服務里民的見聞,寫成笑中帶淚的故事,電郵寄給朋友們,我每次讀完都欲罷不能。

中時電子報創辦部落格時,我索性邀他來開站,結果,他的《菜鳥里長日記》一炮而紅,是當時最受歡迎、迴響最熱烈的創作者之一,也因而出了書,意外開啟社會捐款的善循環。

這些年來,他四度連任嘉義市培元里里長,也曾獲選內政部特優里長。遺憾的是,今晚得知他不幸猝逝。

我曾為《天下》採訪他,很慶幸當時寫下他的傳奇故事,我相信,坤龍希望大家記得的是,那個開朗、謙卑、熱心助人的里長伯。

以下原刊於2011年6月:

在台灣,「里長」並不稀奇,然而,嘉義市有個愛寫部落格的里長伯,他憑藉網路力量,匯聚來自天涯海角的善心願念,捐米、捐錢、捐棉被,救助窮人。更重要的是,他連結這些網路陌生人,至今募集逾百萬元,讓上百個貧苦家庭受惠。

他的部落格,或許是台灣自治史的小奇蹟。

嘉義市培元里里長蔡坤龍,原本是報社資深記者,二○○六年回鄉參選里長。當選後,才發現里長並不好當,「培元里舊稱『鳳梨會社』,算是嘉義市的老舊社區,弱勢邊緣族群較多。」

酗酒與貧窮,幾乎是蔡里長每天的必修功課。

他的辦公室隔鄰,正是培元里的「地標」:人氣旺盛的福義軒蛋捲。蔡坤龍指著福義軒後方的大片低矮平房,裡面住著一百多位貧窮線以下的里民。一間四、五坪大的破舊木屋,就能擠進四口之家,與屋外開著白色賓士、排隊買蛋捲的型男潮女形成強烈對比。

目睹社會底層的真實悲歌,蔡坤龍將一名菜鳥里長的心情寫成日記,以化名側寫這些草根人物,在網路上引發不小迴響。

有天,一位移居美國的王小姐,透過部落格聯繫,捐了兩萬元。從此,蔡坤龍的部落格變成網友愛心匯流的捐輸平台,張開一面奇特的社會安全網。

例如,有位單親媽媽的獨子打籃球受傷,氣胸必須開刀;一名低收入戶罹患口腔癌,需要化療;有個老人的兒子嚴重精神障礙,送到收容機構,都靠著網友捐輸,讓他們不會立即陷入困境。

奇妙的是,蔡坤龍很少主動向網友勸募。他只是一篇又一篇,寫出里民的真實故事,時而搞笑,時而催淚,就連保護當事人而取的化名,都充滿諧趣。

就這樣,小額捐款源源而來,一千、兩千、五千,點滴累積超過百萬元。而且說也奇怪,只要帳戶餘額降至安全水位以下,自然會有網友主動匯款。

蔡坤龍比喻,「那個捐款專戶就像牙醫診所的漱口水杯,每次快要見底了,就會自動跑出錢來。」

他除了在部落格公開徵信,同時保留每一筆善款流向的收據。他拿出厚厚一疊、數百張A4列印的單據,上面註明捐款者姓名及金額,也有受贈者的簽名,「但是,從沒有人跑來要求看收據。」

倒是不時有外地人走進里長辦公處,表明「我是你的讀者,我想捐錢。」「有對移居美國的夫妻回鄉探親,先到福義軒買蛋捲,然後進來捐了六千元;或是大學教授到嘉義開會,也順便來捐款。」

有一位蔡里長父親的世交,也主動開始捐米。幾年來,他每隔一段時日,就會用貨車載著二、三十包白米,或是沙拉油、醬油、牙膏,停在里長辦公室門口,丟下就走。「好像走私毒品的『丟包』,」社會記者出身的蔡坤龍笑說。

這些溫暖善意從何而來?「有些人是心理投射,因為與自己的成長環境很像,」蔡坤龍舉例,里內有位擺麵攤的單親媽媽,獨力撫養四名子女,但她的小女兒車禍變成植物人,必須依賴呼吸器。今年初,她因為娘家有房產,低收入戶資格被取消,每月少了一萬七千元的政府津貼,連健保補助與兒女學費補助都沒了。

蔡坤龍為她取了化名「甜蜜蜜」,在部落格寫出這段故事。他徵求四名長期捐助人,每人每月固定兩千元,幫助「甜蜜蜜」就讀醫學院的二女兒,直到三年半後畢業。

「對這家人而言,他們脫離貧困的最大希望就是二女兒。但眼看現在,他們真的撐不下去了,」蔡坤龍說。當晚就有十幾位網友留言,願意長期資助,「其中有位化名『阿瘦』的牙醫,求學時家境窮困,一天只吃一個饅頭,陷入絕境時,只能典當他唯一值錢的顯微鏡,那具顯微鏡曾在當舖裡三進三出。」

蔡坤龍說,窮過的人,更能感同身受。「唯一向我索取捐款收據正本的人,也是一位單親媽媽,她靠著當大樓清潔工,讓三名女兒完成大學學業。等到小女兒畢業找到工作那天,她捐了兩千元,表明要拿收據回家,放在神龕前,感謝神明庇佑,並稟告祖先自己終於『完成任務』。」

有些人捐款,是因為思念家鄉,「離開嘉義很久,有點不放心,看見我在部落格裡報導故鄉事,看見很多家鄉的記憶,」蔡坤龍表示,有人單純因為感動,因為不忍,讀了部落格文章,就忍不住想做些什麼。

曾有一位家住高雄茄萣的女生,開車載著捐助物資,到嘉義找蔡坤龍,順道看看他筆下的鳳梨會社。政府發放消費券那年,不少網友直接將消費券寄給蔡里長,「有位大學教授親自送到里辦公室,認為自己生活過得去,」寧可捐給那些窮苦人家。

時至今日,蔡里長連任第二屆,早已不是當年的「菜鳥里長」。但他的「牙醫水杯」仍維持自動注滿的神奇狀態。有時夜裡,他拉下辦公室鐵門,打開電腦,繼續書寫他的里長人生。「寫下這些真實故事,我常一面寫、一面哭,」他害羞地說。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