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6日 星期六

莫文蔚(Karen Mok)



專訪莫文蔚:用音樂和電影模糊文化界限

  • 2016年 2月 6日
莫文蔚在歐洲巡演發佈會上
Image caption莫文蔚將成為首位在西班牙和意大利開個人演唱會的華人歌手(攝影:肖媛)
著名香港歌手莫文蔚(Karen Mok)將於今年4/5月在倫敦、馬德里、米蘭舉辦「看看」世界巡迴演唱會,並親自擔任音樂總監。她在倫敦發佈會之後接受BBC中文網記者子川專訪。
三年前莫文蔚在英國首發第一張英文爵士樂專輯《Somewhere I Belong》,並在倫敦知名爵士俱樂部Ronnie Scott's 舉辦小型音樂會,成為第一位這樣做的華人歌手。今年的「看看」世界巡演將在西倫敦的 Eventim Apollo Hammersmith 舉行,有什麼不同?
莫文蔚告訴記者,上一次在Ronnie Scott's的演出非常特別,因為與觀眾有「親密接觸」,會蠻緊張,而這次演唱會的格局會更習慣,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我特別喜歡這次巡演,因為概念性很強—源頭是給我帶來很大啟發的3個月旅行,後來推出《不散,不見》專輯再到現在的巡演都是延續「看看世界」這個主題,希望可以透過音樂來看這個世界。」

英倫情結

Karen透露,此次巡演倫敦站會包括一些英文歌,但並不會太刻意去安排。她認為,本來語言對音樂來說就不是重點,不管用什麼語言來演繹,能感動人的音樂就能感動人。
曾經在倫敦讀大學的莫文蔚回憶,除三年前的音樂會,其實多年前就已經在這裏演出過:
「1993年我剛讀完書,在香港發了一張唱片,當時倫敦一所大學邀請我到這邊的學聯音樂會演出,當時還是以一個半學生半歌手的身份,現在當然特別不一樣,所以非常期待。」
她告訴記者,自己熱愛歌舞劇,作為巡演的音樂總監,自然而然地會採用比較戲劇化的設計,所以語言真的不是問題。
與此同時,隨著「看看」世界巡演走遍各地的莫文蔚攝影展也有望一道登陸英倫,因為這樣可以「用不同的層面展現主題,透過音樂和照片,『看看世界』的概念會更清楚」。

特別感悟

據了解,3個月的環球旅行除了給莫文蔚帶來啟發,也有一些改變,但「很難說具體有哪些不一樣—可能是看事情的觀點有不同了,好像人也比較輕鬆了一些,對有些事情可能不會那麼在意了」。
Karen看到大自然之後的感悟就是,這麼多年來都在工作,每天忙碌,可能會把一些很瑣碎的事情放得很大,可是如果讓自己抽離一下,去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看看不一樣的東西,就會突然發現,原來一直覺得很重要的東西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因此,她鼓勵大家多去嘗試過不一樣的生活:「但也不一定非要去旅遊3個月,只要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就好,哪怕是生小孩、去唸書,就是離開平時熟悉的環境、接受挑戰,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
儘管如此,莫文蔚笑言:「我去旅遊了,沒有時間,所以沒有當媽媽的計劃,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人生到了另一個階段,要有家庭」。

嶄新嘗試

歐洲巡演發佈會舉行之際,也是莫文蔚英文爵士專輯《Somewhere I Belong》發行三週年,還特別推出典藏黑膠唱片。她本人對這張專輯非常滿意,因為至少是做了一個很不一樣的嘗試。
「我覺得做音樂就得這樣,要不斷創新,放膽去玩不同的元素;所以這次我覺得可以做一個爵士樂,可是又放一些東方元素,蠻特別的。」
Karen去年還曾與著名意大利盲人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合唱意大利文版經典老歌《Cheek to Cheek》,受到關注。
「那次合作機會非常特別,因為我一直很欣賞他這位非常棒的歌手,突然有這麼一個機會,可以得到邀請合唱這麼經典的爵士老歌,非常非常開心」,她告訴記者。
莫文蔚表示,將來願意嘗試更多不同的風格和語種:「看機會,我覺得用什麼語言唱歌都一樣」。

模糊界限

最近參與周星馳新片《美人魚》電影主題曲演唱的莫文蔚,最近並沒有出演過電影,精力主要集中在音樂上。儘管這次巡演之後沒有非常具體的電影方面的計劃,她比較想做歌舞片或者歌舞劇,希望有一天可以實現。
回顧自己的演藝生涯,入行多年的莫文蔚一直都非常享受工作的過程,「好玩」對她來說最為重要。「不是說要拿什麼獎、票房多少億才是成就,當然都很開心,但這些是表面上的東西,而我覺得過程最重要。」
儘管如此,足跡遍布各地、朋友來自全球的莫文蔚發現這個世界還是界限分明:「雖然有互聯網,科技也這麼發達,世界好像變得越來越小,可是我覺得華人市場還是有自己的東西,這個市場之外又有不同的世界」。
Karen希望可以用音樂、電影來把這些界限模糊掉,不希望有「我只聽英文歌」,或者華人只想要聽中文歌—「我覺得這個不是重點,應該什麼東西都可以接觸一下;我希望這些界限可以越來越模糊,這樣會讓世界更好玩、更豐富」。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