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Bertrand Russell
重力與恩典:西蒙.韋伊的思想集結之作
LA PESANTEUR ET LA GRÂCE
作者: 西蒙.韋伊
原文作者: Simone Weil
譯者: 周桂音
出版社:商周出版
內容簡介
重力使人下沉,恩典使人上升
西蒙.韋伊的作品能照亮心靈、餵養靈魂,它無須「更新」,
因為它是在俯視所有時代、所有地域的最高峰頂發散光芒。
──古斯塔夫.蒂邦,法國哲學家
西蒙.韋伊是二十世紀歐洲思想界一位偉大而神秘的人物,她不僅與漢娜.鄂蘭、艾茵.蘭德、西蒙.波娃同為「黑暗時代的女哲學家」,更有人將她與法國神學家、哲學家布萊茲.帕斯卡相提並論。
《重力與恩典》是經由韋伊好友──法國著名哲學家蒂邦從她生前交給他的短語及隨筆之中所整理、出版,書中反映了1937年後經歷靈性體驗的韋伊,探討神與人、人與靈魂,以及苦難之於人的作用等。
韋伊認為,重力是萬有引力的常態,世間萬物皆被重力固定,它既是外在的也是內在的,唯一能脫離「重力」的,便是「恩典」。基於韋伊提出的重力與恩典的理論,她說服人應該接受自身的空缺,讓恩典得以降臨在人身上,並且闡釋了人應該如何維繫該種狀態並面對世上之遭遇,其中也包含了她對於社會、人性與諸多概念的見解。
昨晚跟一個朋友小酌,他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進入日本的五大商社、現在又活躍在印尼的商界。他跟我講了一個曾經在印尼獨立運動中做出重大貢獻的台灣人的故事。他是一個多語言的天才,他的人生也與台灣息息相關。
陳智雄(1916年-1963年),出生於台灣屏東,是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台灣獨立運動者。他的生平經歷充滿波折,從一位外交官到最終為台灣獨立運動犧牲,他的故事深刻影響了後來的台灣歷史。
陳智雄早年赴日留學,學習多種語言,包括英語、日語、荷蘭語、馬來語等,並於東京外國語學校畢業後,進入日本外務省工作。太平洋戰爭期間,由於語言天賦,他被派往印尼擔任外交官,主要負責與當地殖民政府的溝通。隨著戰爭結束,日本戰敗,陳智雄辭去外交官職務,留在印尼並參與當地的獨立運動。
印尼獨立期間,陳智雄利用其在日本軍隊遺留的武器資源,協助印尼的獨立革命軍,對抗荷蘭殖民勢力。他以商人身分為掩護,暗中支持獨立運動,為印尼的獨立做出貢獻。獨立後,印尼首任總統蘇卡諾對他表達深厚感激,並授予他榮譽國民的身分。這段經歷,不僅加強了他對獨立運動的信念,也讓他開始思考台灣的未來。
在印尼獨立運動取得成功後,陳智雄將目光轉向台灣的政治局勢。他接到廖文毅的邀請,加入「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並被任命為東南亞特使,開始積極推動台灣獨立。他於1955年協助廖文毅參加印尼的萬隆會議,讓台灣的獨立運動在國際上獲得關注。這場會議成為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重要外交突破,也為台灣的未來鋪設了新的道路。
然而,這些舉動很快引來了中華民國政府的注意。由於陳智雄在海外公開協助台獨運動的成果顯著,引起了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的注意,印尼蘇卡諾政府迫於壓力,將陳智雄逮捕下獄,並將他驅逐出境。
1959年,陳智雄被印尼政府驅逐,原本計畫前往日本與台獨組織會合,但因無國籍身分而無法入境。好不容易在友人的協助下,他取得瑞士公民身份後,終於順利抵達日本。然而,國民黨特務早已盯上他,於 1959 年在日本將他脅持,並強制押送回台灣受審。儘管國際輿論對他的逮捕表示強烈抗議,但他仍遭到國民黨政府的嚴密監控。
出獄後,陳智雄並未屈服於國民黨的壓力,繼續投入台灣獨立運動。他與蕭坤旺等人共同組織「同心社」,持續推動台灣獨立的理念,這也使得他再度遭到逮捕。1961年,他被控叛亂罪,並在1963年被處以死刑。他在臨刑前高呼「台灣獨立萬歲」,成為台灣獨立運動的象徵。
陳智雄的生命,代表了對自由與民主的追求,也是台灣獨立運動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的犧牲,激勵了後來的獨立運動者,也讓更多人思考台灣的未來與命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