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江春男:送馬英九一面獎牌、蘋論:馬政府不如雍正;馬英九的殘局;馬英九還在演老套;江宜樺是基隆人; 貪腐馬政權的把戲

江春男:送馬英九一面獎牌


張顯耀案疑似洩密,疑似共諜,疑似外患罪,甚至把北京拉下水,獨派不敢送的大紅帽,馬團隊全部送出去了。可是,馬英九如此捍衛台灣利益,卻換來海內外一片罵聲,獨派似乎欠他一個公道,太陽花應該考慮送一個獎牌給馬英九,上面寫「惠我良多」四字。
 
此事件十天來歹戲拖棚,當事人沒說真話,真相也許永遠不明。但對獨派而言,這是天下掉下來的禮物,獨派在荒野中的吶喊,終於得到馬英九的響應。太陽花做不到的事,金小刀一揮手,就幫他們實現了。
 
第一,此事證明民進黨的杯葛和太陽花的抗爭,是很有正當性的。兩岸談判果然是黑箱作業,黑幕重重。中共對台滲透果然是撲天蓋地,無孔不入。馬政府的談判人才,談判隊伍,談判機制,果然是很有問題的。
 
第二,此事證明,兩岸交流和談判,需要更嚴格的國會監督機制,需要公民社會的參與。
 
第三,民進黨很難擋下來的服貿協議,肯定會繼續躺在立法院。獨派充滿疑慮的互設辦事處,很難過關,馬習會已成白曰夢,將來兩岸協議都很難推動,兩岸關係不進反退。
 
第四,加強保密防諜,中共涉台人員來台,處境尷尬,雙方互動既擔心情資外洩,又擔心有無授權。首席談判代表出問題,他的團隊和對手也要自保。
 
不論張顯耀有無刑責,政治傷害己經造成,必須有人出面負責,金小刀首當其衝,他和馬英九私下如何分工拆賬是他們的家務事,但國事搞到這種田地,金必須負起政治責任,而陸委會的王郁琦和海基會的林中森兩人,要如何繼續混下去,令人好奇。

台北玩家家酒,硬把北京拉下水,有人說他們吸收張顯耀當共諜,難道要傳張志軍作證嗎?其實,台灣也欠北京一個公道。
 


蘋論:馬政府不如雍正

更多專欄文章


馬政府的荒腔走板否定了執政6年早已應熟稔政務的假設,處事益發幼稚荒誕。張顯耀案即是最新的例子。
人們經常悲哀地互問:如果在能幹和清廉之間,你只能選一項,你選哪個?有人說能力,有人說清廉。這都不是答案,答案是在清廉的基本資格上,我們要能幹的官員。為什麼我們只配二選一,而不是二者兼備?

沒有識人之明

不過,看到扁、馬兩朝的表現,我們無奈地接受台灣人民沒有資格享有被廉能兼具的官員所服務的好命。相信如果現在做此民調,多數應該選擇能力。因為能幹的總統及官員能使全民受惠;而貪污並不會殃及全民。馬強調廉政,結果政府並未因廉政口號而清廉;同時能力的匱乏已使全民鬱卒。扁家貪污令人髮指,但扁的能力超過馬,經濟情勢也優於馬朝。
以台灣當下的情勢來看,雍正皇帝除了專制獨裁外,他所遇到的內部環境應與現在台灣較為相似。為了替大清後200多年的吏治奠基,他發表了長篇諭旨,把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巡督們造冊列單,讚揚田文鏡為首的能臣,貶抑楊名時為首的清官;雍正直指那些清官沽名釣譽,「對貪官蠹役則庇護之,對強紳劣衿則寬假之,對地棍土豪則姑容之,對巨盜積賊則疏縱之。這會使天下百姓暗中受其荼毒,無可控訴。」雍正把楊名時等5名保守派督撫,說成鄉愿,就是「德之賊也」。馬總統用人重視學歷人格,但他沒有雍正的識人之明,沒看出他們的保守無能,以至於國勢日衰,民怨沸騰。
根據《朕,知道了:雍正-被誤解的皇帝、被低估的王朝》書中所指出,雍正在位時,傳統政治體制、經濟、財政、金融制度都面臨史上空前嚴峻的挑戰;白銀大量內流、米價大幅上漲、社會不安。這些都與今天台灣類似。雍正鼓勵督撫革除官衙陋規(例如粵海關68種陋規等),包括官吏所得透明、創造官府4種幕僚參與政務的制度,產生政務專業分工的效能。在雍正治下,所有公共建築、交通要道和河流、運河都得到維修治理。遠在法國的大哲伏爾泰也讚雍正打造了一個現代化、人性化的行政體系。 

台現況類似清初

就行政效能和政體改革來看,馬政府完全不能和雍正王朝相提並論,也不如1979年後的中國。無能平庸就算了,還怪誕荒唐,妖風亂吹,讓人啼笑皆非。 


蘋論:馬英九的殘局




更多專欄文章




看張顯耀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去年的九月政爭,因為手法極其類似,都是由馬政府主動發動,對藍營自己人的鬥爭。不過,馬英九發動九月政爭還以關說案為基底,鎖定王金平,目的在於影射立法院掣肘馬政府,以訴諸藍營基本盤歸隊,總有些政治脈絡可循;但這次,馬英九開鍘張顯耀手法粗糙,舉棋不定,損人又毫不利己,實已無任何政治章法。

情治系統內鬥反撲

張顯耀是馬英九特任的兩岸首席談判代表,而就張從政十數年的經歷與發言來看,在統獨光譜上,張顯耀甚至比馬還要右傾。如今,這位位居兩岸談判樞紐的副主委被馬政府指控是「共諜」(又或者洩密給中國,其實都已經不重要);即便不辨事情真偽,其政治後座力實在難以估量:
第一、馬政府透過此案告訴國人,中國對我之滲透,已達到連首席談判代表都淪陷的地步了,這是退一步即無死所的處境,更坐實3月太陽花學運對兩岸黑箱談判的所有指控;於是,現在不把過去六年的兩岸協議成果作廢都算少了,兩岸關係還能有下一步嗎?
第二、如果真能辦出張顯耀洩密的跡證,那過去6年兩岸官方不斷宣揚的「對台灣讓利說」不就是一場騙局?北京當局不需要對廣大台灣民心給個交代嗎?而如果張顯耀不是共諜,這更是一場鬧劇,請問中南海會怎麼看你馬英九?還想馬習會?別鬧了吧!
第三、過去1年,馬金體系極力收治6大情治系統。不過,先不論此次的「共諜案」根本非由國安情治體系內控察覺,調查局從未立案到2天內升高為共諜案,再被黨政高層痛斥「搶功」,令人慨嘆所謂情治中立根本是徒托空言;政治力既想凌駕情治專業,未來2年情治系統的內鬥與反撲恐無日無之,已無寧日。 

政治操作匪夷所思

政治議題的設定有其專業,必須審時度勢、順勢而為,馬政府自掀的這場共諜風波,迄今看不到犯罪跡證,卻讓北京有如丈二金剛,還自斷兩岸交流後路,更得罪自己的基本盤,從政治操作來看,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與九月政爭一樣,這件事在野黨沒出手,完全由手段低劣的馬政府自爆,但其傷害恐更甚於去年鬥王金平。張顯耀是馬自己任命的,兩岸是總統的《憲法》法定職權,馬英九沒有迴避的空間,請自己趕快出來收拾殘局。






蘋論:江宜樺是基隆人




更多專欄文章




馬總統昨天下午發表國殤演說,言簡意賅,「半」面俱到。重點只點到了一半,因究責部分未提及。

黨爭竟優先於救災

宏觀面的責任看的是政治態度。江宜樺還沒等事情水落石出,就一口回絕設專責機構、訂定專法、撥發特別預算。如此絕情讓人懷疑是否因為陳菊是民進黨人,若是國民黨人當市長,江是否有不同的態度?黨爭先於救災,江給人的感受糟透了。今天我們都是高雄人?是耶?非耶?當然不是,江宜樺是基隆人。
還應該負責的人有陳菊、張家祝、前市長吳敦義及謝長廷。吳敦義當年批准埋設管線,但當時批准有其需要,而且是核准中油挖路,李長榮化工是多年後才收購相關管線,與吳無關。接任市長的謝長廷坦承任內沒發現地下有丙烯管線,自認有責任,「不管是政治上還是道德上的責任」。其實,吳與謝不須為此案負什麼責任。
經濟部的責任在於做為石化產業主管機關,對石化業的埋管制度和管理督導疏忽放縱,何況石化業的稅金都是經濟部在收,怎能沒有責任?經濟部長張家祝起先還推卸責任,實在外慚清議,內疚神明。
陳菊的市府團隊危機處理能力不足,事發時竟交給1999市民熱線主任全權處理,太沒有危機意識。可見市長做久了的確會安逸懶散。江宜樺、陳菊、張家祝互踢皮球也是官場現形記,讓人拍案驚奇。 

中央態度負面消極

微觀上最直接的責任當然是李長榮化工廠的董事長李謀偉,工廠平日沒有維護管線,事發當天發現異常也沒通報,應是最大禍首無疑;而送出丙烯的華運倉儲公司可能也有疏失。
馬政府處理這次事件頗不高明,令人費解。按說已執政6年多,各種行政手段應已嫻熟,江院長第一時間就來個三不,態度負面而消極。正面做法是江、陳、張一面坦承自己的過錯,道歉並矢言負起責任;一面仿照八八風災由立院通過特別條例,撥發特別預算,讓災區盡快回復正常生活,並開始在台灣全面清查、檢驗地下危險管路,設置警報器,才不枉氣爆犧牲的人們。 




江春男:花媽硬起來

花媽好不容昜建立自己小團隊,這次受到嚴格考驗。 


高雄大氣爆的善後重建,經費十分浩大,工程相當龐雜,不是任何地方政府有能力承擔的,但是,江宜樺卻以負面表列的方式,回應高雄巿的要求,如此欠缺同理心,令人氣結,他應該看看人家溫家寶是怎麼做到的。

溫家寶當總理時,每遇重大災變,很快趕到現場爬山涉水,不辭辛勞,而且臉色沉重,語氣哀悽,有人送他「影帝」稱號,諷刺他太會作秀。但不少百姓被他感動到,而一旦開了風氣,以後的領導人不能不立即趕到現場,中共不論救災或作秀都不輸民主國家,為什麼馬江政府就是做不到。

馬江的同質性很高,不善於表達感情,想輕鬆講笑話,卻常讓人笑不出來,被媒體大作文章,被網民大力消遣,其實這不是什麼問題,真正的問題是既沒有能力,又沒有擔當。這次的負面表列,只是本性難改,慣性反應,應該沒有惡意成份才對。

石化工業的政策和法律,都由中央主管,地方管不到,大老板和總公司在台北,大部分稅收歸中央,現在出了事,卻要高雄自主處理,行政院只能從旁協助,突顯馬江的無能與推諉心態。

中央部會看似軍容整齊,但大部分是等因奉此的官僚,缺乏積極規劃和應變能力,部會首長不是老油條,就是缺乏實務經驗的學者。行政院長如果沒有領導能力,形成自己的小團隊,遇事就會亂成一團,只能把責任往外推。

現在是選舉季節,有人懷疑馬江有政治動機,現在有機會可以把陳菊拉下來,種種跡象呼之欲出,但是,世事難料,選民也有自己的判斷,陳菊的表現有目共睹,國民黨想在高雄巿民的苦難中,尋找自己的政治利益,恐怕不太容昜。

地方政府有執政團隊的不多,花媽好不容昜建立自己小團隊,這次受到嚴格考驗,因為中央除了下半旗之外,能幫的不多。花媽準備了一生,彷彿即為了要與高雄巿民共生死。他們必須走自己的路,一面流淚,一面重整家園。







































































還有國民黨內外的因素沒說:馬政權又要轉移貪腐案子的注意力;表現給中共看,馬既忠誠於中共要求,又努力下"軍令".......






蘋論:馬英九還在演老套




更多專欄文章
立法院要開3個禮拜的臨時會,前2周要處理近50名考監委人事案;換句話說,只剩1個禮拜可以審法案。而馬英九下了軍令狀,要國民黨立院黨團在1周內通過《服貿協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自經區及老農津貼等林林總總十幾項法案,以目前的法案進度與立院氛圍,馬主席的軍令狀根本是在癡人說夢。但為何馬英九明知法案過不了還硬要過,這才是足堪玩味的地方。

學扁搞對立保大位

3天前,中國國台辦發言人一席「台灣前途由全體中國人決定」的談話,引來台灣社會群情沸騰;適巧,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將於立院臨時會召開期間來台訪問,張屆時處處被圍堵抗議已可預見。若再配合到時候立法院的議事抗爭與一事無成,剛好再度坐實民進黨「逢中必反」的社會印象。法案過不過得了關不是重點,強推服貿導致其他民生法案跟著遭殃也沒關係,關鍵是馬政府可以拿此作文宣、分藍綠、劃地盤。
學運結束後,馬金這套「從內部找敵人」的戰術越來越明顯。學運當時,江宜樺還輕車簡從,言詞剴切地要與學運領袖對談;一轉眼,他已惡毒地將台灣年輕人劃成「學運」與「非學運」,還譏諷參加學運的年輕人是失敗者。台大教授劉靜怡在本報專欄抨擊這樣的政府治理完全違反《憲法》的平等原則,這說法其實還高估了馬金江。說穿了,此刻馬英九念茲在茲的是如何分敵我、顧權位、防跛腳,他哪有什麼政府治理的想法。
當年陳水扁總統任期末2年,拿著制憲入聯的主張到處激化民眾,最後果然成功地綁住了民進黨的四大天王,讓扁自己至少安全從總統任期下莊。如今馬英九老套重演更不遑多讓,除了壓逼國民黨團不惜與在野黨衝突、找學運開刀之外,還提出了一個退縮保守到幾近分贓的考監委名單,要國民黨團護航,並繼續四處與在野黨叫陣互罵;試問,這是個總統所當為嗎? 

郝朱吳的意見在哪

話說回來,國民黨內想選總統的朱立倫、吳敦義、郝龍斌哪裡去了?江宜樺說參加學運的都把自己的失敗歸咎別人的人,馬英九說「主流民意」不主張調降公民權、不需修憲,連討論的機會都不給。你們也認同嗎?還是接副主席之後,馬英九的看法變成你們的看法了?出來說句話吧!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