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4日 星期三

Avid Reader By Robert Gottlieb ( 羅伯.葛特利 嗜讀者:改寫美國文學史的傳奇編輯); Robert Gottlieb, Eminent Editor of John le Carré and Toni Morrison, Dies

 A black and white photo of Mr. Gottlieb, in a long-sleeved open-collar shirt, sitting at his paper-strewn desk with telephone receivers pressed against both ears.

Mr. Gottlieb in an undated photo. He did not attend gossipy magazine lunches, preferring a hot dog in Central Park or a sandwich at his desk. Credit...Thomas Victor/Courtesy of Wild Surmise Productions, LLC/Sony Pictures Classics


嗜讀者:改寫美國文學史的傳奇編輯

Avid Reader


從讀到編,最後動筆寫自傳,
還有什麼比人的生活更迷人──羅伯.葛特利
 
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編輯回憶錄
「出版,本質上就是將自己的熱情公諸於世」
──獻給熱愛工作的每個人
 
 ★ 2015年 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 藝術傑出貢獻獎
 ★ 2016年 《華盛頓郵報》年度選書:非虛構類
 ★ 2016年 《彭博社》 年度選書
 ★ 2016年 《加拿大國家郵報》 年度選書
 
  在六十多年的編輯生涯中,羅伯.葛特利先後擔任「Simon & Schuster」、「Alfred A. Knopf」出版社和《The New Yorker》週刊總編輯。他們都是他的作家──
 
  電影明星洛琳.白考兒與凱薩琳.赫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朵麗絲.拉辛、童妮.莫里森;小說家約翰.厄普代客、約翰.齊佛、約瑟夫.海勒、諾拉.艾芙倫;著名類型小說家約翰.勒卡雷、麥克.克萊頓;歷史學家芭芭拉.塔克曼等人。
 
  羅伯.葛特利不愛大自然、不關心體育競賽、絕少交際應酬。他的興趣是讀書、他的工作是編書。《紐約時報》形容他是「嗜讀者」,本書正是這位嗜讀者提筆寫下的出版傳奇回憶錄。
 
  他替《華盛頓郵報》的葛蘭姆夫人編輯自傳,自傳出版隔年就獲得普立茲獎。
 
  他也是柯林頓總統自傳的編輯,為了讓柯林頓明白,編輯與作者不平等的結局一定會搞砸他的自傳,他對柯林頓說:「不是我替你做事,是你替我做事。」結果自傳出版後不到幾個月,就賣出兩百萬本。
 
  他負責編輯鮑伯.卡羅的《詹森傳》,結果四十七年過去,第五卷到2018年還沒完成。他是編輯,他可以等,也願意等。
 
  他二十四歲進入出版社,靠的是從小大量閱讀的成果,從此他就沒有做過與閱讀無關的工作。他的讀書名言是「沒讀過的就不是真的」。
 
  這位改變美國文學的人物,帶領我們走進出版的黃金年代。
 
本書特色
 
  ◆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偉大的編輯回憶錄,被認為是改變美國文學的人物。
  ◆《華盛頓郵報》譽為「繼與海明威、費茲傑羅合作的麥克斯威爾‧柏金斯之後最重要的出版人」。
  ◆出版史上首創 #將推薦語放上書衣正面、#將作者彩色人像照拿來促銷書籍。
  ◆葛特利操刀的作家贏得諾貝爾獎、曼布克獎、普立茲獎和美國國家圖書獎。
  ◆譯者林少予為本書增補許多註解,帶領二十一世紀讀者進入葛特利所在的黃金年代。
 
 
好評推薦
 
董成瑜(鏡文學總編輯)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熱情推薦!
 
◎《華盛頓郵報》——羅伯.葛特利帶領我們看出版的黃金年代,他出版了美國最重要的必讀之作,如:《二十二條軍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童妮.莫里森的《寵兒》、約翰.勒卡雷《鍋匠、裁縫、士兵、間諜》和柯林頓回憶錄等。任何對出版世界有興趣的人都應該讀,他是繼與海明威、費茲傑羅合作的麥克斯威爾‧柏金斯之後最重要的出版人。
 
◎《紐約時報》——葛特利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最受推崇的編輯,這五十年每一件出版大事似乎都與他有關。
 
◎《英國衛報》——他是改變美國文學的人物。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講述出版界的經典之作…在葛特利筆下,書世界的軼事非常迷人。
 
◎《科克斯書評》——文學愛好者必讀。
 
◎《出版家》週刊——狡猾但充滿活力的回憶錄…葛特利筆下一幅又一幅的文人像,多數是慷慨的,而且總是那麼清晰。他敘述每一本書的編輯過程時,描述幫助作者將一本書雕琢成理想形式的思維,以及讓讀者瞭解美國出版業的巨大能量和創造力,尤其發人深省。
 
◎《紐約時報》書評——葛特利編輯的傑出之處,在他對於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的取捨。
 
◎《新共和》——讀來愉快的書…最好的編輯回憶錄要能夠重現魔法、而不只是帶著讀者懷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伯.葛特利 Robert Gottlieb
 
  1931 年生,一位生於紐約的猶太人。為著名編輯,曾擔任「賽門與舒斯特」與「肯納夫」兩大出版社總編輯與《紐約客》週刊總編輯。他形容編輯是「公開自己熱情」的工作,經手過的作者遍布各界,且連連獲獎。工作之外,亦為作家、書評家及芭雷舞團工作者,曾撰寫《紐約觀察家》報舞評。葛特利同時也是收藏家,蒐集1950年代女性手提包、蘇格蘭梗犬造型擺飾等,並出版專書。

  截至本書出版前,他仍在編書。

譯者簡介

林少予
 
 本職是文字工作者,兼職還是文字工作者。擅長的翻譯領域是國際現勢、外交與軍事事務,再加上一點歷史。沒想到生平翻譯字數最多的書是本大部頭小說,位居第二的是您正捧著看的這本回憶錄。他有輕微文字潔癖,經常練習以最少字數表達完整句意。他希望有一天能交出一份找不到語言癌的譯本(很難),以及在街上聽不到有人把英文字母G唸成「居」(也很難)。
 

目錄



第一章 閱讀
第二章 學習
第三章 工作:賽門與舒斯特
第四章 工作:艾佛瑞.肯納夫
第五章 工作:紐約客
第六章 工作:重回肯納夫
第七章 舞蹈
第八章 寫作
第九章 生活


致謝
索引




Robert Gottlieb,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ook editors of his time, has died at 92. “Gottlieb had passions—among them literature, ballet, music, and the movies—and those passions were reflected in his long list of authors, which included John Cheever, Joseph Heller, John le Carré, Doris Lessing, Jessica Mitford, Toni Morrison, V. S. Naipaul, and Salman Rushdie; Mikhail Baryshnikov, Natalia Makarova, and Lincoln Kirstein; Bob Dylan, John Lennon, and Paul Simon; Lauren Bacall, Sidney Poitier, Elia Kazan, Katharine Hepburn, and Irene Selznick,” David Remnick writes. Read his remembrance of the legendary editor: http://nyer.cm/MaJStnp
可能是 2 個人和顯示的文字是「 NEWY ORKER COLEPORTER REMEMBERING ROBERT GOTTLIEB, EDITOR EXTRAORDINAIRE By David Remnick 」的圖像
所有心情:
126

嗜讀者:改寫美國文學史的傳奇編輯

葛特利 Robert Gottlieb 1931 年生,一位生於紐約的猶太人。為著名編輯,曾擔任「賽門與舒斯特」與「肯納夫」兩大出版社總編輯與《紐約客》週刊總編輯。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