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安倍晉三回憶錄

 #為什麼會有這本書? 

«⎯⎯⎯⎯⎯⎯《安倍晉三回憶錄》在二○二二年一月差不多完稿、著手準備出版之際,安倍先生卻在此時突然「喊停」,要我們先等一等,暫時不要出版。對當時身為安倍派會長、準備在政壇再次大展身手的他來說,或許書中有些內容太過敏感。就在他猶豫的過程中,不幸的事發生了。我們認為,這部可說是戰後最重要的回憶錄之一,要是就這麼埋沒未免太可惜了。於是,安倍先生去世四十九天的法事結束後,我們拜訪了安倍夫人昭惠女士,請她允許我們出版這本書。安倍夫人說,她也在她先生的書桌上發現了這部有如「遺物」的書稿。當即同意我們的出版計畫。我們由衷地感謝她。

中曾根康弘前首相生前經常強調:「政治家的一生,其政績與成就,只能交給歷史的法庭來審判、評價。」(《自省錄:作為歷史法庭的被告》,新潮社出版)。這也是給予從政者的強烈警告:要是對這一點沒有深刻的自覺,就不要投身政治。從這個意義上看,《安倍晉三回憶錄》就是安倍晉三向歷史法庭提交的一部「陳述書」。

我們衷心盼望更多人讀到這本書。 ⎯⎯⎯⎯⎯⎯»

════ 。════

▌為何會有《安倍晉三回憶錄》?


【一部提交給歷史法庭的陳述書】

二○二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安倍晉三前首相的國葬,在東京千代田區的日本武道館舉行。葬儀委員會委員長岸田文雄首相,在致詞時引用了安倍首相生前的話:首相是什麼?不是將熔化的鐵倒入模具中製作出來的「鑄造品」,而是經由一而再再而三不斷敲打,才終於成型的「鍛造品」。並緬懷逝者:「您將自己打造成了非常堅固的鍛造品。」

擔任安倍內閣官房長官長達約七年九個月,始終在一旁支持安倍首相的菅義偉前首相,講述了一段展現兩人深厚情誼的小故事。同時也分享安倍國會辦公室的辦公桌上,擺著一本安倍生前讀到一半的《山縣有朋》(岡義武著,岩波書店出版)。書中以螢光筆畫出的重點,是山縣有朋在盟友伊藤博文去世時,悲傷之中所寫下的一首詩:

與君敞胸襟/談遍天下事/摯友身先去/世事將何如

菅義偉在致詞尾聲時說道:「總理(安倍首相),沒有一首詩能像這首詩一樣,表達我此刻的心情。」最後他又朗誦了這首詩兩遍,才結束談話。話音一落,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在一場氣氛本應極為莊嚴肅穆的葬禮上,響起如此熱烈的掌聲,應該是史無前例。想必在場所有參與葬禮的人,都被這番話深深地感動了。

同一時間,在日本武道館附近設置的公眾獻花臺前,手持鮮花的民眾排起長長的隊伍。人潮絡繹不絕地獻花致意,一直持續到夜晚。另一方面,「反對國葬」的示威活動也在各地出現。有人批評,安倍國葬加劇了社會的撕裂。然而實際上,加起來達八年九個月的安倍執政期間,每一天都在挑戰以安保法為首,引起國民輿論對立的法案。在這個意義上,是否適合國葬一事在社會上掀起正反爭議,也是理所當然。參加國葬的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 不論贊成或反對、喜歡或討厭安倍政治,徹底分析日本憲政史上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安倍內閣,是我們身為新聞人責無旁貸的工作。

二○二○年七月十日,我們向安倍先生提出想邀他訪談、出版他的回憶錄的計畫。時間點正好就在他宣布辭去首相職務的一個半月前。之所以提出這個出版計畫,是想了解他何以能超越二戰前的桂太郎首相,在長達一百三十三年的憲政史上,成為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也想聽他談談在決策舞臺的幕後,是如何度過那些煩悶而孤獨的日子。歐美的領導人大多在卸下總統或辭去首相職務後,很快就出版回憶錄。那是一種傳統。他們也認為,那是擔任領導者的政治家應盡的責任。

但是,日本的情況不一樣。正如英國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所言:「被書寫下的就成了歷史。」但即便是卸任首相後著述頗豐的中曾根康弘,也是卸任近十年後才出版完整的回憶錄《天地有情》(伊藤隆等記錄,文藝春秋出版)。這或許是考量到不想給相關當事人添麻煩,也體現出日本傳統上避免自我誇耀的美德。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希望安倍先生在卸任後盡早回顧自身的從政經歷。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們認為在記憶猶新下口述的內容,會更接近真相。

此外,不限於政治人物,回憶錄中不可避免地會充滿程度不一的自我辯護。一般來說, 本人不見得會意識到這一點,但隨著時間推移,合理化和美化的程度無疑會愈來愈強。要想更接近真相,直截了當地說,就是將回憶錄攤在相關當事者的面前。這是我們希望安倍先生盡早出版回憶錄的第二個理由。觀看事實,從來不會只有一種方式。正如英國歷史學家卡耳(E. H. Carr)指出「歷史就是詮釋」(《何謂歷史?》,岩波書店出版)。每個事件都存在著各種可能的詮釋。這就是為什麼,為所涉及的相關當事者留下反駁的空間這麼重要。知道自己說的話會暴露在眾人的面前、受到檢視,口述者自然會有所克制。盡早出版回憶錄,就能從更多、更廣的角度,還原日本政壇上曾經發生的事件。

我們也將這樣的想法告訴了安倍先生,希望他願意和我們一起完成這部回憶錄。當時,雙方都想等他完成自民黨總裁的第三個任期,也就是二○二一年九月後再行安排訪談。沒想到,就在前一年,二○二○年八月二十八日,安倍先生突然宣布辭職。還是出於健康狀況惡化因素。我們考量他的處境,無奈之下只得暫時擱置訪談計畫。

不久,菅義偉內閣上臺。我們原本顧及安倍先生的健康狀況,認為不可能馬上重啟訪談。這時,安倍先生卻主動聯繫我們。或許安倍先生也想盡快將他所經歷的政治上疾風怒濤的時代,好好地記錄下來吧!二○二○年十月起,我們開啟了每次兩小時的訪談,直到二○二一年十月,一共進行十八次訪談,總計三十六小時。

從政治記者的經驗來看,安倍內閣無疑是個極為特殊的內閣。第一次執政期間,修改《教育基本法》、將防衛廳升格為防衛省、制定確立修憲程序的《國民投票法》等,處理了五、六十年來懸而未決的法案。第二次執政期間,通過《特定祕密保護法》、允許有限行使集體自衛權及完備與安保相關的法律、通過對「恐怖攻擊等預謀罪」的處罰等,逐一解決了在國民間意見對立的課題。

對此,在野黨和部分媒體批評聲浪不斷,高喊安倍內閣為踐踏憲政的內閣。但是,自民黨卻在安倍首相/總裁的領導下,連續六次全國大選皆大獲全勝。一般來說,即便在決定執政權的眾議院選舉中勝出,下一屆參議院選舉的席位往往會減少;畢竟在選舉中做出的種種承諾,若難以在短期內收到成效,免不了要受到選民「教訓」。

儘管如此,安倍仍在六次全國選舉中帶領自民黨獲勝,奠下長期執政的基礎。這是怎麼做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起用谷垣禎一和二階俊博擔任黨的幹事長,壓制了黨內的反對勢力;讓麻生太郎擔任內閣主要成員,展露威懾四方的作用;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則緊緊掐住了官僚的脖子。如此巧妙的人事安排,想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外,納入在野黨提出的工作方式改革等政策,展現政治靈活度;也不能忽略他深諳人事布局是政治的本質,從而最大限度利用內閣人事局3這徹底現實主義的一面。另一方面,他總是對事物進行戰略性的考量,也是原因之一。這當中所有的緣由,相信您讀過本書就會明白了。

安倍先生往往予人「鷹派」或「右傾」的印象,但其實在國內問題上,他表現得相當靈活,包括要求企業加薪等,不少政策甚至被認為具社會主義色彩。這一點很像他的外祖父岸信介。當年因為要求修訂《日美安保條約》,被視為右傾的岸信介政府,卻建立了「全民保險」等戰後社會保障的基礎。安倍和他的外祖父路線是一致的。而在金融政策方面,他更可說是個徹頭徹尾的「鴿派」。隨著愈加深入了解安倍政治,我們也得到了一個啟示,那就是,千萬不要對眼前的人物與事件懷著先入為主的偏見。我們深感必須更加虛心看待一切。

這部回憶錄中,除了安倍先生長期執政的祕訣,還有他透過「俯瞰地球儀外交」,與世界各國領導人加深友誼的過程中,對他們的品評和各種趣聞軼事。其中有個比喻很妙。他說,對中國的外交就像下將棋。「假使對方要吃掉你一個金將,你就必須下另一手棋去吃對方的飛車或角行。要讓中國改變咄咄逼人的強勢作風,我們就必須不斷贏得選舉。讓中國意識到,很難對付的安倍會長期執政下去。我們一直在進行令他們神經緊張的心理戰。」安倍先生這番話,讓我們看見了他的強大。

在人物品評方面,安倍先生對川普和歐巴馬兩位美國總統的評論令人拍案叫絕。評論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也讓人眼睛一亮。他說:「小池百合子是Joker(撲克牌裡的鬼牌)。」沒有鬼牌,很多撲克牌遊戲也能玩,但有鬼牌,就能發揮特殊效果,比黑桃A還要強。她本人相應的行動也顯示,她充分認識到自己身為Joker 的角色。要在政治的世界生存,精準識人的本事必不可少。也期待讀者能好好品味他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丁的評論。

《安倍晉三回憶錄》在二○二二年一月差不多完稿、著手準備出版之際,安倍先生卻在此時突然「喊停」,要我們先等一等,暫時不要出版。對當時身為安倍派會長、準備在政壇再次大展身手的他來說,或許書中有些內容太過敏感。就在他猶豫的過程中,不幸的事發生了。我們認為,這部可說是戰後最重要的回憶錄之一,要是就這麼埋沒未免太可惜了。於是,安倍先生去世四十九天的法事結束後,我們拜訪了安倍夫人昭惠女士,請她允許我們出版這本書。安倍夫人說,她也在她先生的書桌上發現了這部有如「遺物」的書稿。當即同意我們的出版計畫。我們由衷地感謝她。

中曾根康弘前首相生前經常強調:「政治家的一生,其政績與成就,只能交給歷史的法庭來審判、評價。」(《自省錄:作為歷史法庭的被告》,新潮社出版)。這也是給予從政者的強烈警告:要是對這一點沒有深刻的自覺,就不要投身政治。從這個意義上看,《安倍晉三回憶錄》就是安倍晉三向歷史法庭提交的一部「陳述書」。

我們衷心盼望更多人讀到這本書。 

橋本五郎 

尾山宏 

二○二三年一月

════ 。════

❾月新書 

❖安倍晉三回憶錄│安倍晋三回顧録

❖作者∣安倍晉三

❖譯者│矢板明夫


➥延伸閱讀:《安倍晉三大戰略》 作者∣麥可・葛林(Michael J. Green)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