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錢永祥:再次悼念彭淮棟:彭譯《浮士德博士》再版推薦序 翻譯家彭淮棟與我的未竟工作〈在差異中求索,在時代中見證──錢永祥總編輯談《思想》〉


【思想的價值,畢竟在於容納了不同的聲音】
以英文翻譯「思想」,我們可以用thoughts、ideas、minds、thinking,但追求搭建一個面向國際的中文論壇的刊物《思想》,卻選擇了Reflexion,一個寄意更深的字眼:思想必須能夠被反思。
正如我們可以找到《思想》對自己的描述:「是一份談論思想的刊物,讓各種議題脫離政治立場的對立,回歸正常的思想論辯」,建立平臺從來不是一勞永逸,而是開啟一個旅程,讓不同的聲音進來,在流動中累積思想的力量。
走進總編輯錢永祥教授的書房,最顯眼的就是從第一期「思想的求索」到最新一期「思想的力量」的陣容,五十本明暗冷暖色調各異的光譜,在書架上展開,貫穿其中的是十八年的時間,也是從臺灣到中國大陸、從香港到馬來西亞的跨地域華文空間。
好奇錢永祥最喜歡或最滿意哪一期?他回頭一看,彷彿重新發現:「啊,真沒想到登了這麼多文章,討論過這麼多事情,我們整理了一份目錄,大概有一千萬字,還是蠻壯觀的,所以你問我喜歡哪一期,我真的不曉得。」
——節錄自專訪〈在差異中求索,在時代中見證──錢永祥總編輯談《思想》〉
(完整專訪請見留言處)



「回歸版」的《浮士德博士》終於問世了。
再次悼念彭淮棟:彭譯《浮士德博士》再版推薦序
錢永祥
2018年春節假期中,傳來彭淮棟兄去世的消息,由於來得突然,感到十分驚愕。早在大家都還縱情發散的年代,我們交往頻繁,在知識、生活與家庭幾方面都留下了可堪紀念的片段。但近年來我們往還稀疏多了。偶而聯繫或者晤面,只知道他依舊愛彈鋼琴,愛寫書法,譯事也始終不輟,尤其前兩年譯出《浮士德博士》,更是嘔心瀝血驚世之作,於是以為各得其所最好,聚首則總有來日可期。未料他罹病半年,竟然不治。又一次,朋友的驟然離去,給疏懶粗心的我留下了深沈的遺憾。
其實直到最近,只要讀到涉及我們共同興趣的好書,我總會動念,想鼓勵他著手翻譯。去年夏天,讀完一冊十九世紀英國自由派群體發展史的老書,讓我對十九世紀英國自由主義的轉變獲得全新的視野,就想找機會跟他提一下。年初二偶然想到托瑪斯曼的《一個非政治人的反思》,於是爬上書架翻出英譯本,心裡還嘀咕了一下阿彭不譯此書可惜,未料次日竟然收到噩耗。後來大陸朋友告知,此書至今並沒有中譯本,可是淮棟不在,我們只能期待年輕一輩的有心能人了。
淮棟一生專注於翻譯,除了報端「綜合外電報導」的報社編譯本職,自己的寫作算少,狷介的個性也不喜拋頭露面。但是他的去世消息傳開,引起的迴響卻很廣大。兩岸四地,許多識與不識的讀者,都透過各種社交媒體提到自己曾受惠於他的譯作。這個現象,見證了淮棟一生勞作的貢獻之深遠。
彭淮棟翻譯出版的第一本書,應該是托瑪斯曼的《魔山》。該譯本於1979年問世,當時他甫離開台大外文研究所的碩士班。他完成的最後一本譯著則是托瑪斯曼的《浮士德博士》,2015年出版。當年譯《魔山》,他根據的是英譯本。到了翻譯《浮士德博士》,他直接從德文本著手,並且做了大量的、相當艱難的考據與詮釋,寫成逾五萬字的導讀與譯註。他的翻譯生涯從托瑪斯曼起步,到了「屢屢為之撚鬚腐毫」,譯出曼一生最後一部歷史性的巨構而登峰絕筆。這種始與終雖只是巧合,然而托瑪斯曼在他的心目中當有深厚的意義。同時我相信,用《浮士德博士》結束他的翻譯生涯,他可能也會覺得無所憾矣。
淮棟去世之後,他的女兒義方整理出一份譯作目錄,共計三十四本書。其中有一些選書當是應出版社邀約的人情任務,但也有一些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小經典。淮棟的翻譯成就,首先當然取決於他的譯文本身臻於什麼境界。針對淮棟這樣的譯者,這方面的評價標準已不止於所謂的信雅達,而是要看他在譯文中如何經營思想、境界與文字之間的相互襯托。這個問題太複雜,需要留給專家進一步考量。不過在兩本托瑪斯曼之間,他還譯出過幾本「小經典」,我認為值得一提。
絕大多數讀者所記得的彭淮棟,首先是伯林《俄國思想家》的譯者。其實在這本書之外,他尚譯過雷蒙威廉斯的《文化與社會》,薩依德的《鄉關何處》,麥克波蘭尼的兩本知識論著作,華勒斯坦的《後自由主義》,一本卷帙浩繁的政治思想史,以及阿多諾、翁貝托‧艾柯等人的名著。但即使在這些小經典中間,《俄國思想家》仍然顯得突出。原因何在?
中國知識人一向對舊俄的文學與思想感到親切與尊敬。一個原因可能是舊俄知識人的追求與挫敗,往往能讓中國知識人產生存在層面的共鳴。伯林這本書介入舊俄思想家的生存氛圍入木三分,進而用高度清晰、普遍的思想範疇,分析他們的精彩與限制,穿透中文讀者心靈的力道自然難有倫比。彭淮棟的譯本,成功轉達了伯林這本書的這一成就。淮棟譯書一向不走到台前,即使迻譯《文化與社會》這種屬於他少年本行的書亦然。唯有《俄國思想家》(當然還有最後的《浮士德博士》)書前有他寫的十頁譯序,書中也加了不少譯註,由此可見此書對他的意義不比尋常。這篇譯序介紹俄羅斯近代知識人的奮鬥歷程與無力擺脫的困局,提綱挈領要言不煩,卻完整清晰,備見寫者的功力與敏銳。從行文中,也不難看出譯者對書中所述的思想與人物既有同情也有批評。這種移情的投入,當然會感染到兩岸無數處境接近的讀者。《俄國思想家》在兩岸都有跨越幾代的讀者,其來有自。
《俄國思想家》譯序結尾謂:「起筆歷十八月而具形狀,其間與書中人物同其大夢,於我則是歲月暗換,然現實仍是活生生的現實,日間上班,入夜則伏案,快然自足而多疏家務,多謝吾妻玉玲擔待。」如今淮棟去世,在兩岸大概都不容易再見到像他這樣有學力,有品味,又以如此敬業樂業、從容自得的心境投身譯事的有心人了。送走淮棟,感覺上像是一個時代又遠行了一步,我也只能跟著那個時代緩緩移步了。
後記:淮棟所譯《浮士德博士》有機會再版,蒙漫步文化柳淑惠總編輯之邀,謹將我寫於2018年淮棟去世後的紀念小文在此重刊。當初此文係應李宗陶女士所約,發表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289藝術風尚雜誌3-4月號。


*****

 今天很高興跟您們打招呼,聽您們的高論,指出《浮士德博士》譯文的高妙處 (pp.568~69)、林順夫教授的文章之翻譯。


今天聽魏淑珠談《彭淮棟翻譯作品中的文言文》,才知道林順夫的《透過夢之窗口》 (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中有多篇是作者請彭先生翻譯的。

您們有空上台北,請撥出二鐘頭來漢清講堂錄影。下次是6月15日。

彭淮棟紀念文集》一定會請家恆兄編出、印出 (最好周年忌前出版)。


哥德《義大利遊記》W. H Auden等;德文本我請張旺山博士帶回送阿彭。

Italian Journey: 1786-1788 (Penguin Classics) Paperback – December 1, 1992

by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Author), W. H. Auden  (Translator), Elizabeth Mayer  (Translator)


彭淮棟在漢清講堂:7片;吳鳴等人談托馬斯.曼(Thomas Mann)《浮士德博士》(Doctor Faustus)裡的音樂

http://hanchingchung.blogspot.tw/2018/03/7.html



浮士德博士(翻譯家彭淮棟最後譯作。德文直譯,單冊經典回歸版)
Doktor Faustus: Das Leben des deutschen Tonsetzers Adrian Leverkühn erzählt von einem Freunde
作者: 托瑪斯.曼
原文作者: Thomas Mann……
查看更多
記念好朋友彭淮棟:他在漢清講堂:7影片 連接文章。彭淮棟譯《浮士德博士》再刷已出版( 2024)。單德興為了寫 Thomas Mann《浮士德博士》<再刷後記>---彭淮棟(1953-2018)主要譯業,以 Thomas Man
hclectures.blogspot.com
記念好朋友彭淮棟:他在漢清講堂:7影片 連接文章。彭淮棟譯《浮士德博士》再刷已出版( 2024)。單德興為了寫 Thomas Mann《浮士德博士》<再刷後記>---彭淮棟(1953-2018)主要譯業,以 Thomas Man
主題活動 浮士德博士(翻譯家彭淮棟最後譯作。德文直譯,單冊經典回歸版) Doktor Faustus: Das Leben des deutschen Tonsetzers Adrian Leverkühn erzählt von einem Freunde 作者: 托瑪斯.曼...

查看更多留言
Hanching Chung
同學彭淮棟
秋光喜捨卷三 —— 溪石…… 
查看更多
浮士德博士(翻譯家彭淮棟最後譯作。德文直譯,單冊經典回歸版)
BOOKS.COM.TW
浮士德博士(翻譯家彭淮棟最後譯作。德文直譯,單冊經典回歸版)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