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aydon Carter, left, with his Spy magazine colleagues Eric Kaplan and Susan Morrison, at a party in 1986. The cardboard cutouts represent the magazine editors Edward Kosner, Tina Brown and William Shawn.Credit...Patrick McMullan/Getty Images
Mr. Isaacson said that Mr. Carter belongs to the pantheon of illustrious editors
After our interview, Graydon Carter emailed me.
“Oh God, did I do okay yesterday? Too boring? Too indiscreet? Drank too much? Didn’t drink enough?”
This was something I had failed to notice about Mr. Carter during his plummy, powerful quarter-century astride a glittering Vanity Fair. This one-time social arbiter, who ran a wildly successful magazine in the peak era for glossies, has social anxiety.
採訪結束後,格雷登·卡特給我發了一封電子郵件。
「天哪,我昨天表現還好嗎?太無聊了?太不慎重了嗎?喝太多了?沒喝夠吧?
在卡特先生輝煌的二十五年裡,他輝煌而強大,橫跨名利場,而我卻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這位曾經的社交仲裁者,在時尚雜誌的巔峰時期經營著一本非常成功的雜誌,患有社交焦慮症。
The Not-So-Discreet Charm of Graydon Carter
An editor from the heyday of glossy magazines dishes about Anna Wintour and recounts his long-running feud with Donald Trump.
格雷登卡特的魅力並不低調
一位來自時尚雜誌鼎盛時期的編輯談論了安娜·溫圖爾,並講述了他與唐納德·特朗普的長期不和。
格雷登卡特的回憶錄喚起了紐約媒體的黃金時代
鏡子裡的格雷登·卡特坐在沙發上,他身後是一面書架牆。
HR 人物|雖說《VOGUE》全球有 28 個版本,但最為人熟知及權利最大的,仍是她 —— Anna Wintour
今年六月底,Anna Wintour 宣布將辭去任職 37 年的美版《VOGUE》主編一職,兩個多月後,該雜誌宣布 Chloe Malle 成新任主編。但還是必須強調,Anna Wintour 仍將繼續擔任母集團康泰納仕的首席內容長、《Vogue》全球編輯總監及 Met Gala 主席,意味著,集團旗下各大媒體(除《紐約客》外)的方向仍會由她來主導。
為此,《紐約客》九月初釋出了一篇專訪文。其資深編輯 David Remnick 文中寫道,在幾年前他曾問過 Anna Wintour 的助理,為何她會受人尊敬?如何能成功?她的助理回:「因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當然,這並不代表她無所不知,更多是懂得和眾藝術家、攝影師、編輯和造型師的配合,好讓他們的觀點得以傳遞實現。
關鍵問題:為什麼要退出主編?
Anna Wintour 說,「我思考一段時間了,感覺正是時候。看秀時,我們可以感受到時尚界的變化,許多歐洲大牌上位者任命的變化,美國也有一些,所以這似乎是一個帶來不同世代觀點的好時機。」
《紐約時報》在報導 Chole Malle 接任主編時有提到,未來美版《VOGUE》將會「砍刊」,打破目前每月出刊的慣例,而她的第一期紙本雜誌很可能會在明年出版。David Remnick問是否這決定和平面及廣告業務衰退有關?
Anna Wintour 表示,「我認為是正確的決定,有很多不同層面的影響,顯然我們都需要好好聊聊找到正確的方向。但出發點是,讓雜誌變得更豐富、更重要....。在傳遞訊息、製造新聞的同時,也是在展現你的理念,就像品牌辦秀一樣,你不一定要一年舉辦很多場。」Anna Wintour 解釋,其目標是突顯紙本的收藏價值,「我想這是 Chloe 想表達的,讓紙本變得更重要、更充實,要能和每天在網上看到的新聞截然不同。」(留言還有一些補充)
David Remnick 問,「現在世界這麼亂,您要怎麼說服大家,時尚還是重要的?」
Anna Wintour 表示,「我認為時尚一直都很重要,它是有關自我表達和自我宣言,可以藉此傳達很多事。如果每個人都只穿深色西裝和白襯衫,這世界會有多無聊?我覺得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應該要能好好表達自己,那是一種創造力,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時尚,需要偉大的設計師。」
在面對 2026 春夏巴黎時裝周的眾設計師「首秀」,Anna Wintour 表示,這是第一次迎來這麼多大品牌迎來新創意總監,「我認為那會是極具創造力的時刻。」被問到「如今,您如何看待奢侈(luxury)?」
Anna Wintour 說,「恩,不是很喜歡,你呢?它現在不代表任何意義,聽起來有點過時...。我更偏好『創造力』這概念以及它代表什麼,還有你該如何創造一個能吸引各式各樣人的群體。無論是高級訂製、成衣還是一雙球鞋,你的選擇都是在投資這個人的創造力和願景,對我來說,這比『奢侈』有趣多了,我現在甚至不知道那代表什麼意思,我覺得已被濫用到失去它原有意義。」
David Remnick:「你可能聽過一部叫《穿著 Prada 惡魔》電影,你還記得首映時嗎?貌似你已接受了它?」
Anna Wintour:「我當時穿著 Prada 去參加了電影首映,完全不知道它會演什麼。我覺得時尚界非常貼心,他們都擔心這部電影會把我刻畫成很難相處的人。但必須說,裡面有 Meryl Streep,演技無可挑剔。看過電影後我個人蠻喜歡的,也覺得很幽默。我常和 Miuccia Prada 聊這事,我都對她說,『都是你的版面耶。』...」
最後,你是否真的很欣賞動作越慢越好?(by all means, move at a glacial pace. you know how that thrills me)
Anna Wintour 說,「在《VOGUE》沒人動作是慢的,至少我的助理們沒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