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6日 星期六

田秋堇,鄭麗君:保障集會遊行人權的理念與立埸不變,邱議瑩,蕭美琴

立委鄭麗君4日展開連署,重新提出上一屆未能完成審查的集遊法修正草案。此次提案是由鄭麗君、顧立雄、陳其邁、葉宜津、蔡培慧5位立委共同提案,修正草案將去除現行法的戒嚴思維,以保護人民集會遊行權利為核心。 
新頭殼報導, 鄭麗君強調,「不論在野或執政,民進黨保障集會遊行人權的理念與立埸不變。現有集遊法是國民黨政府在解嚴後,為持續限制人民集會遊行權利所訂立,上一屆本有機會完成修法,卻在國民黨杯葛下功虧一簣,新國會要展現新民意,這次重新提案,希望一舉終結箝制台灣人民近30年的集遊惡法。」
鄭麗君表示,現行《集會遊行法》制定於1988年,再過2年就施行整整30年,是國民黨為了在解嚴後持續箝制人權、擴張政府權力的產物,有必要盡速修正以保障人權。
因此,在上一屆她所提出的第一個法案就是集遊法修正案,當時內政委員會召委陳其邁很快排入議程,並在民進黨及台聯跨黨派委員的努力下,完成初審送出委員會。
自由報導,嗣後,卻遭到國民黨以人數優勢強行杯葛,推翻初審結果,讓修法功虧一簣。
如今,新國會成立,立法院應該展開改革以回應民意,因此一本初衷,將集會遊行法修正草案(更名為集會遊行保障法),作為本屆第一個法律修正案;希望盡速終結箝制台灣人民近三十年的集遊惡法。
鄭麗君強調:「本次修法的重點在於將現行許可制改為自願報備制、明確化國家保障集會、遊行之義務、廢除命令解散制度、刪除特別刑罰之規定,並更名為《集會遊行保障法》確立本法為《基本人權保障法》之地位。」
鄭麗君最後表示:「國會首度政黨輪替,將會是歷史性的改革契機,上屆國會許多改革法案未竟全功,希望本屆國會都能一一回應人民對改革的期待。」
新聞來源: 

第9屆立法院今(1)日上午辦理立委報到,有民進黨漂亮三姊妹的鄭麗君、邱議瑩與蕭美琴三人臨時起意相約一同走上立法院「星光大道」的紅地毯,吸引眾人目光。三人在過去四年歷經人生挑戰,邱議瑩贏回健康、鄭麗君…
PEOPLENEWS.TW


前幾天在辦公室正忙著搬家,
陳彥廷記者說要訪問我,
我說,不能等我搬完辦公室嗎?
我現在的狀況,好像在打仗一樣!
他說,不行耶!趕著1/31之前完稿。
所以就勉強約了1/28晚上7點 ,
沒想到,沒多久我就邊講邊“度咕”…
他不忍心說,那就第二天再來吧!
第二天晚上7點,我們繼續談,
他問了不少問題,我也講了很多話,
我心想,講了這麼多,他要怎麼寫啊?
沒想到,寫出來還不錯…


問題是,我沒想到標題
竟是 「給新科立委的備忘錄」,
嚇了我一跳!
我只是說故事而已,
哪有什麼備忘錄?

就是一個家庭主婦兼環運工作者
到立法院二度就業的故事…



人物專訪╱田秋堇Style:給新科立委的備忘錄/報導者
2月1日立法院報到,新科立委躍躍欲試之際,《報導者》特別專訪問政受…

WWW.TWREPORTER.ORG|作者:報導者 THE REPORTER

文╱陳彥廷

2月1日立法院報到,新科立委躍躍欲試之際,《報導者》特別專訪問政受到各界肯定的民進黨卸任立委田秋堇,請她剖析11年立委任內專業問政的心路歷程,並以過來人身分提出給新科立委的建議。

「我在立法院工作11年,我永遠記得2008年民進黨大敗後,有一天走過福利社,一個70幾歲在那擺攤的歐吉桑對我說,『委員,你們要讓台灣人保持對台灣的信心跟希望。』我一直記得他的話,所以在立法院無論遇到什麼事我都覺得,我的表現不可以讓大家對台灣失去信心,這就是我的心願,謝謝大家!」1月27日,即將卸任的民進黨立委田秋堇在立法院紅樓201室,10多個環保團體為她舉辦的感恩茶會上,哽咽地說著離別感言。

藍綠卸任立委何其多,能讓關心環保、反核、再生能源發展、社會福利等領域的NGO團體齊聚一堂,衷心表達感謝,顯示田秋堇的立委生涯已留下重要印記。
對於環保理念,幾近頑固的堅持

2005年田秋堇開始擔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她回顧過去11年的重要戰役,包括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立法,《水汙染防治法》、《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修法》修法,設立海洋保育署,以及投入反國光石化、大埔強徵農地、台東美麗灣開發案,重大環保與土地事件幾乎無役不與。


田秋堇長年耕耘環保、反核、社福、人權等領域法案。(攝影/陳彥廷)

「我想讓這些年輕的政治人物看看,我們這些走過美麗島(時代)的人、走過街頭(運動)的人,是怎麼當政治人物的。」1月29日晚上,田秋堇接受《報導者》專訪,這是她待在立法院中興大樓辦公室的倒數前3天,我一進門,就被正在打包的成堆紙箱包圍,還在陸續裝箱的每個厚重資料夾,都是一部法案的完整過程,也是田秋堇11年下來累積的成果。

她說,希望立法院有或沒有田秋堇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我跟別人不同意見的時候會勇於堅持?因為這就是我進來的意義。」

田秋堇對環保理念近乎頑固堅持的風格,在立法院眾所皆知。長年跟隨她的助理、現任台灣環保聯盟秘書長陳秉亨私下常說「委員盧功了得」,每每在會議中與官員、其他立委意見不同,就開始喋喋不休闡述理念,「我覺得她好像三天三夜都講不完!」這時陳秉亨就會開玩笑說,「委員又發爐了!」

談起立委生涯中貢獻最大、最有成就感的案子,田秋堇自認是2009年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完成立法,透過設立躉購費率機制,提供業者發展再生能源誘因,制度雖不完善,且一心發展核能的馬政府處處給業者「穿小鞋」以致效果不彰,但至少跨出第一步形成制度。

不過,田秋堇對理念的堅持,也引來不同評價。過去一起推動再生能源條例的前國民黨立委張碩文說,「她確實蠻難搞的!」他認為,田秋堇的作法讓許多環境、保育工作得以持續,這確實需要有人堅持,但法案推行勢必遇到許多不同意見妥協折衝,田秋堇的堅持「有時讓修法窒礙難行、影響議事運作」。
從事選民服務,創下「零吃案」紀錄

田秋堇的從政風格,或來自其出身與成長背景。父親田朝明醫師與母親田孟淑在白色恐怖時代營救政治犯、投入黨外運動,「田醫師」與「田媽媽」因而享有盛名,甚至成為記錄片《牽阮的手》主角。在父母影響下,田秋堇年紀輕輕就投身民主、環保運動,一路替黨外前輩張俊宏、郭雨新、林義雄助選,並擔任林義雄秘書;後來丈夫劉守成當選省議員、宜蘭縣長,她隨著劉守成跑基層,在理想性格中注入對選舉現實、基層常民生活,和公務體系的觀察理解,但「擇善固執」依舊是她的生命情懷與基調。

「我剛當立委給助理的第一個指令,就是對環保團體的任何要求都不拒絕。」田秋堇眼神中帶著幾分自豪,她從事選民服務標榜著「零吃案」紀錄。由於環團不清楚行政作業,有時會提出法規上不可行的要求,「但千萬不要由你的嘴巴告訴他們行不通,你幫他行文行政單位,照SOP走到最後,民眾就知道不是我們的錯。」

田秋堇認為,這麼做是基於同理心,也能避免民眾誤會她,覺得她從環保人士變成立委就換了一副嘴臉;同時經此過程,也能讓民眾知道公務人員受限法令和科層體制的難處。

「至於新一屆立委如何才能稱職扮演好角色?田秋堇強調,最重要的是,務必認真、謙虛傾聽民間團體的各方不同意見,再依據自己的價值觀、生命經驗來判斷如何在國會殿堂表達與推動。」田秋堇已答應擔任民進黨新科立委余宛如的助理,希望傳承經驗並協助余宛如儘速進入狀況。

「我蠻惶恐的,秋堇這標竿像一座山在那邊!」場景拉回1月27日感恩茶會現場,和田秋堇同樣代表環保領域的民進黨不分區新科立委陳曼麗致詞說道,她期許自己接續田的未竟事業,服務所有環保團體與關心環境的民眾,搭一個讓夥伴們延續環保工作的平台。

茶會尾聲,田秋堇站到陳曼麗身邊,拿起麥克風懇切地對在場環團代表說,「有一點要拜託大家,過去我們倡議,有時候提100分、120分的主張都沒關係;但是現在民進黨要執政,我們在黨團會議通過的就有可能變成法案、政策,所以拜託大家幫曼麗想的時候,一定要連可行性都想清楚⋯⋯。」她擔心陳曼麗依照環團過於理想性的主張來提案,事後若被證實可行性有問題,將讓陳曼麗的可信度下降,這對環保運動會帶來傷害。


環保團體為田秋堇(右)舉辦感恩茶會,田秋堇致詞時叮嚀環團未來協助陳曼麗(左),交棒傳承意味濃厚(圖片來源/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提供/陳進岳攝)

這樣的叨叨絮絮有如唸經一般,也是立法院記者們最熟悉的、每每在記者會中令人不耐、幾乎要抓狂的,一以貫之的「田秋堇style」,更讓我再度想起陳秉亨私下對立委老闆的玩笑稱呼「田上人」。而就在這一刻,田秋堇彷彿已將手中的棒子,交了出去。

以下為專訪內容:

Q:請談談妳當立委之前的經歷。

A:我很晚才從政,但是很早就有接觸政治、幫人家助選的經驗,民國61年幫張俊宏選台北市議員、64年幫郭雨新選立委。66年幫林義雄、張俊宏選省議員。原本(在省議會)先幫張俊宏,林義雄那邊有郭雨新的班底,後來林義雄找不到政治助理,陳菊才介紹我當他的政治助理,從那邊學到怎麼跟鄉親接觸。

當時林義雄下鄉拜訪人的時候需要有人幫他做紀錄,我的工作就是負責看這些人叫什麼名字、把他們的住址記下來。後來劉守成當省議員8年,我做了8年基層服務,他再當8年縣長,所以我總共跑了16年婚喪喜慶,不斷跟人家接觸。

我很幸運的是,政治人物在檯面上犯錯就會被大家永遠記得,而我是在之前這些經驗,先在檯面下犯過很多錯,才當檯面上的人物,我經過很多挫折跟歷練,所以大家給我很多稱讚,只是因為我之前犯的很多錯沒人知道而已,我就自己學習、修正。

例如我3、40歲的時候,遇上宜蘭反六輕第一次抗議活動,我當時還在籌備台灣環保聯盟宜蘭分會,就以宜蘭分會籌備處長身分在縣議會主持活動,那天有一位50幾歲跟我蠻熟的大哥也來抗爭,我當時第一次帶頭,蠻慌亂的,他舉好幾次手我都沒讓他講話,後來解散的時候他指著我罵,說我看不起他,但我其實完全沒有這個意思。

我後來想一想,他確實感到很傷心,那麼積極從頭城跑這麼遠來參加,卻感到被忽視。我打電話解釋他還是氣憤難消,我又親自到他家一再解釋,到後來我們還是朋友。

經過這次我就知道,一件事要面面俱到非常困難,但要從每個細節去學習,忽視什麼細節會傷害到人家。無論民主或環境運動,我們不可能給人家什麼好處,人家把他的心跟誠意交出來,卻受傷了,這件事情我要看得很重要。

Q:妳的從政初衷是什麼?

A:我不進來也會有別人來當立委,從政對我的意義在於,我想讓這些年輕的政治人物看看我們這些走過美麗島(時代)、走過街頭的這些人,是怎麼當政治人物的。

我希望立法院有我跟沒有我是不一樣的,所以我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蕭規曹隨跟著別人的模式走,一定要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東西,所以為什麼我跟別人不同意見的時候會勇於堅持,因為這就是我進來的意義。 而我從政前就從事環保運動,我覺得環保議題很重要,它是我進立法院後所有使命當中的第一優先。

Q:妳為何大力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A:我長年反核,很清楚知道最後人家一定會問我,把核電停了要用什麼電?台灣沒有出產媒、油、天然氣,這時候要怎麼讓人民安心跟我繼續反核?再生能源在台灣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寶庫,所以一定要發展再生能源。

德國發展再生能源成功的機制就是躉購費率,給業者比現行電價更好的價格,但如果沒有法律依據,公務員隨便給特定人好處就是圖利、瀆職,所以要推動這個法。如果我有躉購費率的機制,有個公式,今年用多少價格買、明年新的狀況帶入不同參數,明年用什麼價格⋯⋯,這樣就會對投資太陽能板或風電的業者比較有保障。

如果沒通過這條例,你可能就要用補助而不是躉購費率的方式發展再生能源,補助的錢有一年沒一年,遇到財政困難就可能什麼都沒有,很難形成制度。

Q:立法過程遇到哪些困難?

A:很多人意見非常多,第一,(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就懷疑什麼叫做躉購費率?為什麼要給你比較好的價格買你的電?我一直講,他終於聽懂了就沒再來找我。後來就是有各種放話說,再生能源又貴、又不穩定等等。

馬英九執政第二年(2009年)去苗栗參加桐花祭,結果英華威(編按:風力發電德商)的老闆去嗆聲,他質問馬英九,「你是不是不想要再生能源產業?民進黨執政的時候你說法案過不了,現在國民黨立法院過三分之二席次還是過不了,就證明你也不要這個產業。」他說那英華威要離開台灣,馬英九就開始緊張了。在接下來的全國能源會議上,他就宣示要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但是立法院這邊國民黨還是沒有要過。

後來有一次我看《工商時報》,突然在談民進黨有4個版本、國民黨3個版本、行政院1個,總共8個版本,導致整合困難、法案才延宕至今。我看苗頭不對,跟智傑(助理)講說,看來國民黨是要把責任推到在野黨頭上,我告訴智傑,「我們來做一件只有執政黨會做、該做的事」,就是把民進黨的4個版本整合成1個版本。剛好智傑整理的時候,陳文茜打電話邀我上她的「文茜小妹大」,我就請智傑趕快把版本整合好,讓我在電視上公開講。

上完節目第二天,林益世(國民黨立院黨鞭)打電話給陳文茜說,「姑娘啊!我昨天被馬英九叫去罵!」因為林益世跟馬英九報告說,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一再延宕的理由是因為版本太多、整合困難,沒想到田秋堇上「文茜小妹大」說民進黨已經整合成一個版本。後來林益世打電話給柯建銘(民進黨團總召)確認,柯建銘再打電話問我,「妳整合好了?」我說對,他問我可不可以給林益世,我說當然可以!

後來林益世一看,他就乖乖的趕快把國民黨3個版本整合成1個版本,再加上行政院總共3個,就非常好整合,所以後來就通過了。

Q:新科立委要如何當一位稱職的立委?

A:台灣是一個社會生命力很旺盛的國家,資訊擴散得很快很透明,民間意見會不斷湧現,當一個國會議員一定要非常認真、誠懇、謙虛地去聽民間團體的不同意見,這些人都是自掏腰包、花時間去了解某些議題,表示這議題一定有重要之處,就算你認為它們荒謬可笑,都要非常誠懇地去了解。

當然也不是倡議團體講什麼我們就做什麼,聽完你也會依照你自己的價值觀、生命經驗去判斷,應該怎麼在國會殿堂表達或推動。

Q:妳怎麼和行政機關互動?如果意見分歧,怎麼說服官員?

A:我會想方設法運用我在立委職權上的所有合法管道,軟硬兼施,就是外界講的「盧功」,有時候不是法律明確規定、公務員可做可不做,我就會不斷講、講到他心軟覺得「公門好修行」願意多做一點。例如食品安全的把關,「你可能知道不要吃這個,問題是你未來的媳婦、女婿呢?你的孫子怎麼辦?」對官員、環評委員兇沒有用,我都是這個態度。

我也常跟助理說,我不會永遠當立委,比我們留在體制裡更久的是公務員,如果我們有辦法講到公務員心服口服,就讓他們站在民眾的角度想,未來就算我不再當立委,他們還能依照我的思維來運用權力、國家資源,這才是我真正的勝利;但我如果只是痛罵他,罵到讓他怕我,我離開體制他就恢復原狀啦!

Q:立法院有不少人覺得妳不夠務實,雖然堅持理想卻造成修法阻礙?

A:我長期以來的軌跡,大家認為沒有偏離,而且我講的是有道理的、經得起考驗,不會有環團來挑戰我的論述,媒體也很少報導我哪個論述說法有問題、證據有問題。

這種情況下國民黨立委要公開反對我的東西有困難,會先被質疑社會正當性,他們如果認為我卡了什麼案子、延宕效率,他可以要求表決,為什麼沒有表決?因為連王金平(院長)都聽出道理,寧可給我時間說服大家。

例如現在卡住的行政院組織改造,林務局跟林業試驗所向來都是在同一單位,我堅持未來應該都歸在環境資源部,但林試所所長說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堅持他們未來要歸農業部。台灣環團倡議這麼久,要讓水、土、林一家,才成立環資部;如果要違反這原則,回到過去農、林、漁、牧一家的概念,那就不要組改了嘛!所以我這麼堅持,是有我的理路和道理。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