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情狂飆之後,回到日常生活,你我都不同了。接下來,就是每一個人的事了!"----洪貞玲
318 的榮光之後:立院佔領行動的侷限與未竟
/ 魏揚(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生)
事實上,我們從未準備好面對 318 的佔領成功。
今年 3 月 18 號的佔領立法院,引爆台灣社會長期以來對政府失靈、錯誤施政及各種社
會不公義的不滿情緒。那次極為偶然、意外成功的佔領,頓時成為一個填充各種大小社會期
待的「容器」,所有被捲進這場運動中的行動者,都被史無前例的熱烈期待所推動著,並被
迫給出我們尚無基礎能給予的承諾。
運動者的有力與無力
無論是在二十幾天的佔領過程中,或是從群眾退出議場至今,我真正感到興奮、充滿力
量、對未來懷抱信心的時刻,或許只有我們首次進入並成功佔領議場的前一兩個晚上。在那
特定而短暫的時刻,至少就我而言,確實會有種「我們正在創造歷史」之感,感到我們正在
參與台灣民主深化的關鍵時刻,而我們所做的每個決定都可能左右整個歷史走向。
然而隨著運動推演與開展,及社會上對這場佔領行動日益倍增的關注、支持與期待,某
種弔詭、尷尬的狀況也逐漸浮現:社會輿論將一切希望寄託於(以學生為主的)行動者身上,
然而行動者卻因此被迫必須(有意無意地)依據各種龐大的社會期待來進行決策。其結果是,雖然存在著「決策圈」,但實際上整場運動的走向是由政治局勢、社會輿論,甚至是主流意識形態等結構性因素所主導的。意識到這樣的改變,我在運動中期之後,日益感到徬徨,發覺其實我們這些運動者所能做的不多,許多時候甚至感覺到處處受限,被局勢逼著跑,被輿論給框架、限制住。
長久以來因台灣的政治亂象與社會不公而感到鬱悶、壓抑、憤怒、焦慮的人們,此次無
不熱切希冀「學生」能夠「為他們」做出「明智的」、「對的」決策,進而一舉「解決」許
多台灣社會的長期問題。確實,面臨一場如此高政治強度的佔領行動,再加上台灣史上少見
聲勢浩大的聲援浪潮,其實是可以期待這場運動把訴求層次拉高、擴大打擊面,進而一口氣
對眾多的社會議題提出指向「結構問題」的訴求。
但現實是,我們還沒有準備好。我們對台灣各種社會議題背後的共同結構性問題尚未有
過足夠細緻的討論。例如服貿協議、自經區等議題背後的「自由貿易因素」是什麼?該如何
面對?是否可以在反服貿、反自經的同時,拉出一條反自由貿易的軸線?面對舉國對「程序
黑箱」的憤怒,運動決策者在訂定訴求、路線時,往往也傾向「回應」這樣的情緒,而不是
試圖引導社會大眾去思考不同的社會可能,進而「開創」另外的議題空間。
(自由之路四季通訊 36 /自己的國家自己打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