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報導,李鵬在書中說:「周總理、鄧媽媽(鄧穎超)與我的關係,就是老同志與烈士後代的關係。有人傳說我是周總理的養子,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周總理、鄧媽媽關心的烈士子女,不止我一個,他們同樣關心愛護其他戰友的子女。我們都稱他們周伯伯、鄧媽媽。」
李鵬又透露,少年時見過毛澤東的一件軼事。當時,毛澤東得知李鵬最佩服《三國演義》的曹操,以及說出相關理由時,大讚他是個人才。不過,李鵬回憶指,「關於《三國演義》的那些評論,其實也並不是我個人想出來的,是一些老同志的議論給了我啟發。不過當時我用比較簡單和肯定的語言回答了主席的提問,因此得到了毛主席的稱讚。」(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陳希同是過去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里因貪腐被判入獄的兩人之一。政治局由職位最高的25位領導人組成。在去年出版的一本書里,陳希同描述了自己如何在法庭上表示抗議。1998年受審時不允許他進行陳述。
陳希同在那本書里說,最終法警把我拉走,法庭不讓我說話,我扭頭對法官大喊:你們是法西斯法庭。那本書以中國學者姚監復2011年和2012年期間對陳希同進行的一系列采訪為基礎。陳希同曾任北京市長,2006年獲釋,今年去世。
陳希同 | 1930-2013
前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去世,曾因腐敗入獄
2013年06月06日
香港——據一家國家媒體周三報道,在1989年天安門廣場抗議活動期間擔任北京市市長的陳希同在六四事件24周年紀念日前兩天的周日去世,陳希同曾支持武裝鎮壓抗議者。中國政界人士幾乎無人對陳希同表示哀悼。
陳希同在抗議活動上的立場使他在黨內得到晉陞,但也招來反對共產黨的人對他的鄙視。但他最終也遭到共產黨的擯棄和唾罵。陳希同的職業生涯以追求文學為起點,以他的判刑入獄而告終,他被指控把中國的首都變成自己明目張胆的腐敗領地。
- 檢視大圖
XINHUA, via Associated Press前中共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出庭受審。
中國國家媒體新華社周三報道,本月原本將要過83歲生日的陳希同因癌症不治身亡,確認了香港媒體和國外網站一天前發的消息。那些消息稱,他已在北京被火化,共產黨沒有像以往那樣公開地稱頌和哀悼死者。新華社的短訊也沒有這方面的內容。
曾在北京任官職的政府研究員姚監復說,「他是個悲劇人物,是個被更有權勢的人利用的傀儡。」姚監復去年在香港出版了一本以他與陳希同談話為主要內容的書。
姚監復在電話採訪中說,「他最早是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的學生,也許可能會當一名詩人或作家。但他參加了革命,成了一名政客,他將以其在六四慘案中所起的作用被寫入歷史。」
周二是1989年六四事件的紀念日,當時士兵和裝甲車大舉
進入北京城,據不少人估計,有幾百人被開槍打死。中共領導人命令士兵去結束天安門廣場的抗議活動,幾萬名學生和市民已在廣場聚集達兩個月之久,他們要求杜
絕腐敗、擴大合法權利、走向民主。官方對陳希同死訊的確認似乎被推遲到那個敏感日子之後才發佈,那天政府嚴陣以待,以防止出現任何挑戰行為。
在中國,黨內職務比政府職務權力更大,但是作為北京市市長
的陳希同和當時其他一些強硬派官員說動了黨內老前輩鄧小平支持他們的觀點:抗議者是對一黨專政的極大威脅。他們的理由佔了上風,壓倒了相對溫和的黨總書記
趙紫陽的觀點,隨着鄧小平準備給抗議者予更嚴厲的回應,趙紫陽被排擠出去。
在其逝世後的2009年出版的回憶錄中,趙紫陽說陳希同與當時的總理李鵬、北京市委書記李錫銘一起讓鄧小平確信,抗議活動是一場讓他和共產黨陷於危險的陰謀。
周舵是在1989年6月4日參加與士兵談判以避免流血事件在天安門廣場本身發生的知識分子之一,他說,因其支持更嚴厲的回應,陳希同在鎮壓抗議中所起的作用比他後來願意承認的大得多。
「他不算最重要的角色,但是他曾經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慫恿鄧小平採取強硬的方式,」身居北京的周舵說,「對於鄧犯下的路線錯誤,他、李鵬、李錫銘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陳希同出生於中國西南的四川省,曾在北京大學這座有着學生運動傳統的著名大學讀中國文學。他於1949年加入共產黨,此後開始在權力的階梯上向上爬。
1989年之後,陳希同得到更大的權力,晉陞為北京市委書記,還進了黨的最高層,成了政治局委員。他曾為北京申辦2000年夏季奧運會大力宣傳,但北京輸給了悉尼。在20世紀90年代,北京居民拿「希同帽」開玩笑,因為陳希同下令要求現代化新建築加蓋的不協調的仿古屋頂。
但是陳希同也樹敵不少,其中包括在1989年被任命為黨總
書記和國家主席的江澤民。1995年,陳希同因北京一起不斷擴大的醜聞而被免職;1998年,他因腐敗和瀆職罪受審、被判刑16年。已退休的官員姚監復
稱,陳希同和其他官員認為,他真正的失誤在於沒有與江澤民保持一致。姚監復稱,2006年陳希同被保外就醫,但一般處於軟禁狀態。
據姚監復在去年出版的書中描述,陳希同否認對他的指控,稱自己是被黨內高層領導操縱的幼稚下屬。陳希同稱,針對他的腐敗案指控是「是荒唐的審判不公」。
姚監復稱,除了六四鎮壓以外,讓陳希同留名史冊的另一點也
許是,他是唯一一位對那次流血事件表示悔恨的幕後高級領導人。姚監復說,「陳希同認為那是一場悲劇,也許能夠、或應該被避免。他沒說『我道歉』或『我有
罪』,但他說他為無辜的受害者感到惋惜。這很不夠,但畢竟其他領導人就連這樣的話也沒說過。」
新華社短訊中沒有提陳希同身後留下哪些家屬。姚監復說,他覺得陳希同的妻子葉子、兒子陳小同仍健在。
儲百亮(Chris Buckley)是《紐約時報》記者。 翻譯:張亮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