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尋找祖國(江春男):專心打造自己腳下的新天地。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兩代故事:我只是這大時代中的一滴浪花而已



司馬觀點:尋找祖國(江春男)


 

二戰期間,德國和俄國都高喊為祖國而戰,不過,德國的祖國是父親(Fatherland),而俄國則為母親(Mother Russia),這個稱呼充滿民族情緒,現代民主國家很少用,但在中國仍用得很起勁。

認祖歸宗是農業社會文化,罵人數典忘祖,這是過時的道德觀念,但在政治上還沒退流行。李登輝的「祖國日本」之說引起撻伐,紀念抗戰也有認祖歸宗味道,要我們別忘哪才是祖國。
李登輝的日本情結,引起許多人惡感,台灣和韓國都曾被日本殖民統治,韓國社會反日情緒很高,很少人要當親日派,為什麼台灣不一樣?原因不止一端,最重要的是,韓國是單一民族,有悠久文化,有自己的王朝國家,不會認同外族,不須另外尋找祖國。
韓國人抗日比台灣人勇猛,但是這只是故事的一面,韓籍軍人替日本打仗也相當勇猛,不只關東軍有朝鮮部隊,攻打南京的日軍中也有不少朝鮮兵。入祭靖國神社的朝鮮士兵人數超過台籍日兵。朴正熙曾經擔任皇軍軍官,並不妨礙他後來擔任韓國大統領。
韓國是日俄中三強的夾心餅乾,飽受強國欺凌,後被日本滅國,王后被殺,論歷史悲情比台灣更悲,日據時代韓國獨立運動領袖都跑去中國,配合中國對日抗戰,與國民黨保持密切關係,他們一心一意趕走異族,以重建祖國。
和台灣不同的是,韓國人的祖國就在自己所踩的土地上,不需要另外尋找,大家有共同歷史記憶,沒有大江大海路一路轉進而來的政治集團,沒有國家認同分歧,對殖民統治毫無懸念。 

不如打造腳下天地

其實,在現代民主觀念下,安身立命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園,與其向過去或對岸尋找心靈祖國,不如專心打造自己腳下的新天地。 
---
曾建元分享了 1 條連結
34分鐘 · The News Lens · 
臺灣民主化後,洪維健爲了紀念他和家人的這段經歷,2003年拍攝完成紀...
THENEWSLENS.COM


文:曾建元(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一、夢中團聚:李日富、廖玉香和李坤龍

李日富,1926年12月生,雲林縣西螺鎮地主家庭出身,228事變發生時,為延平學院學生,曾隨同臺北商業學校學生自治會長廖德雄,往見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又由臺北返鄉,參與民兵攻打虎尾機場行動
228後延平學院關閉,返鄉任教於雲林縣立臺西國民學校,並加入中國共產黨臺灣省工作委員會雲林縣虎尾斗六地區工作委員會莿桐支部組織,在農村宣傳社會主義,推動業佃談判以實現土地改革。
1950年,區委書記廖學信被捕,政府依其口供,於1951年6月20日在校逮捕李日富,1952年4月1日清晨為臺灣省保安司令部在臺北市馬場町刑場槍決,赴難時與同志郭慶、梁九木合唱日本海軍軍歌〈海行兮〉慷慨就義。
當晚家人由《民族晚報》得知消息,未曾被告知屍骨去處,李日富長兄僅在行刑現場找到書有「李日富」的字條,以之為遺物辦理喪事。十年後親族在六張犁服役,發現李日富草葬於此,始將遺體掘出改葬家鄉。
李日富之子李坤龍生於1951年1月,出生半年即失怙,隨母親廖玉香改嫁,由韋姓繼父撫養至小學,此後由祖父照顧,一路升學,至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畢業,進入產業界服務。
1989年母親病逝,叮囑李坤龍超渡父親,李坤龍乃決心尋訪父親故事,完成母親遺願。李坤龍以起訴書和判決書為線索,一一尋訪父親同志,終於拼湊出父親的形象,得以憑藉想像和感應,讓父母在他的夢中團聚。
2005年起,他在郭慶女兒郭素貞的建議和鼓勵下,在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秘書長任上展開政治犯死難者檔案的蒐集和整理,目前已建立5千5百多位受難者資料,幫助許多當年像李日富一樣被政府棄屍荒野的本省或外省受難者,找到家人和回家的路。 

二、甲子夢迴:黃賢忠、楊環和黃偉民、黃新華

黃賢忠,1920年生於廣東省陸豐縣甲子鎮,在惠來縣立中學就學時,適逢抗戰爆發,當地青年紛紛組織各種救國團體,惠中校內有若風壁報社與銀河劇社最是活躍;校外則有惠來青年抗敵工作會,進而成為中共惠來縣委前身。
黃賢忠便是在此一環境中,於1937年11月,投身中共惠來縣委,1939年惠中畢業之後,則返回陸豐,協助郭堅發展縣委組織。惟因家庭干涉,加以1942年郭堅調任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游擊中隊,遂與組織關係中斷。
抗戰勝利後,黃賢忠於1946年來臺應聘至新竹縣中壢鎮義民中學任教,因不忍臺灣人民在中國國民黨統治下之遭遇,接受同校教導主任姚錦與教員黎明華之推薦,於1949年3月恢復組織關係,加入中共地下黨省工委中壢支部。8月,地下黨基隆市工作委員會遭破獲,黎明華因與基隆市工委書記臺灣省立基隆中學校長鐘浩東關係密切,乃於9月棄義中教職逃亡,潛入地下工作。
1950年夏天,黃賢忠與教學觀摩活動中認識之桃園縣立宋屋國民學校教員楊環結婚,隔年7月,黎明華於桃園縣龍潭鄉遭內政部調查局策劃設局誘捕,政府乃於當月24日循供逮捕黃賢忠與楊環。
9月,楊環於保安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產下一女,1952年6月,黃賢忠慘遭槍決,臨刑前,於獄中交予義中學生范榮枝絕命詩四首,范榮枝毀棄紙片,全數銘記在心,其三關於其妻女,詩云:「生死早已置腦邊,漩入地獄亦泰然;獨有一事情未盡,寡妻孤女有誰憐」,並留下遺書,慨嘆:「我只是這大時代中的一滴浪花而已」。屍首則被軍方草草掩埋於六張犁亂葬崗中。
那一位黃賢忠與楊環在獄中生下的女嬰,就是黃楊,先送育幼院,後由外祖母撫養,楊環在出獄後改嫁,並將黃楊改名新華。黃新華在繼父家中孤獨長大,所幸考取臺灣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從事國民中學教育。
1993年,六張犁亂葬崗重被發現,黃賢忠荒塚被尋獲。黃新華對父親所知有限,楊環亦不願多言,母女只能對泣。
2012年6月,黃新華收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國家檔案局歸還的黃賢忠遺書,多年對父親遭遇的疑惑,始得解開,而所遺絕命詩,范榮枝所默記者,竟幾乎一字不差。八月,黃賢忠遺落在中國大陸的兒子黃偉民委託友人來臺至六張犁尋訪父親下落,得識為黃賢忠揀骨者,而經黃賢忠義中學生徐代德妻子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臺北分會會長涂貴美找到黃新華,黃新華隨即啟程前往陸豐甲子探訪從未見過的異母兄長,以及那一片黃賢忠青年時代成長、奔波和告別的大地。
黃賢忠的女兒在60年一甲子後,從海的另一邊為甲子故鄉帶回黃賢忠的消息,時已罹癌,一生抑鬱不得志的黃偉民,乃在兄妹相逢團圓後,得以安心追隨父親於九泉。 

三、月圓月蝕:施明德和陳麗珠、施雪蕙、施又熙

施明德,1941年1月生於高雄市鹽埕自家之施家醫院,父親施闊嘴曾在228事變中被捕,獲釋後久病不起,童年的施明德親眼目睹過高雄學生軍在高雄車站和國民革命軍的戰鬥,這都在他的心中埋下了反抗的種子,及長,他考入陸軍軍官學校砲兵專修班,意圖擇時發動兵變推翻國民黨政權。
1962年,時任小金門砲兵觀測官的施明德,與兄長施明正和施明雄等,以涉嫌組織臺灣獨立聯盟被捕,施明德牙齒全遭刑求打落。施明德被判處無期徒刑,這是他的首次入獄。
1977年假釋出獄,旋即以「沒有黨名的黨」之理念,協助立法委員黃信介投入黨外運動組織工作,促成臺灣黨外人士助選團,出任《美麗島》雜誌總經理,從而形成美麗島政團。
1979年12月世界人權日,黨外在高雄舉行紀念大會,施明德擔任總指揮,現場爆發警民衝突,國民黨政府事後對黨外展開大整肅,是為美麗島事件。施明德再以叛亂罪下獄,經歷絕食與強制插管灌食的長期拉拒。1990年5月,李登輝就任總統,終止動員戡亂,實施特赦,施明德始結束25年的政治犯牢獄生活。
1992年底,施明德當選立法委員,1994年當選民主進步黨主席,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施明德以少年時代推翻國民黨夢想已實現,退出民進黨。2006年發動反貪腐百萬人倒扁之紅衫軍運動,2015年出馬參選第14任總統。
施明德中學時與小妹小學同學陳麗珠交往,因軍校生不得結婚,陳麗珠只得未婚生下長女施雪蕙,為此一度遭自家斷絕關係。
施明德出事入獄後,則為解救和探望而四處請願奔走。1968年,施明德保外就醫,陳麗珠於次年生下與施明德之次女珮君。而為方便探監和女兒入戶,雙方於1970年偽造1961年結婚證書。
1974年,施明德獄友莊寬裕為泰源事件殉難烈士遺屬請求陳麗珠給予經濟協助,施明德懷疑陳麗珠移情別戀,在感情上對其遺棄、背叛,而深受傷害。1977年6月,施明德出獄,為了自尊與陳麗珠辦理離婚,而陳麗珠後與莊寬裕生下一子,之後又生下二子。
施明德在施雪蕙與改名施又熙的施珮君的成長中缺席,革命家的巨大陰影總壓得她們跡近窒息,幸而有母親的刻意保護,然而父母的離異和相互間的傷害,使她們在施明德出獄後真正失去父親,但她們卻也根本擺脫不了施明德一生榮辱的影響。
2005年,父女關係出現變化,施雪蕙因為心肺纖維化病變,在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進行肺臟移植手術,陳水扁捐贈之醫藥費疑為施明德截留,父母間爆發齟齬;施又熙出版自傳體小說《月蝕》,訴說渴望和追尋父愛的心路歷程,施明德對當中的描寫極度不諒解,施又熙的憂鬱症因此迸發,藉著書寫進行自我療癒,2008年為其母親整理回憶錄《臺灣查某人的純情曲──陳麗珠回憶錄》,陳麗珠於書中盡抒一生對於施明德的愛恨。
施明德忍無可忍,遂於2009年五月召開記者會,公布確認與陳麗珠婚姻無效之民事判決,並稱其二女如欲改變父女關係,其亦同意。施雪蕙云自此兩姊妹:「完完全全屬於母親」。
施明德在黑牢犧牲的漫長歲月中,不能忘了,陳麗珠母女三人在他的生命裡永遠佔有一席之地。 

四、生死契闊:黃爾尊、陳珊梅和黃自治、盧兆麟

黃爾尊,別名東之,1914年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妻陳珊梅,亦為福州人,長一歲。
黃爾尊於立達學園初級中學部就學時,受胞兄復旦大學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負責人黃爾義影響,即在校園中組織讀書會,而後進入福建學院附屬中學,又和同學陳珊梅與孫克驥、吳源生、余長鉞等組織讀書會。
1936年5月,黃爾尊在上海加入共青團,6月加入中華人民抗日義勇軍,與陳珊梅、孫克驥等隨全國救亡總會孫大光到香港,加入中國共產黨,奉中共南方臨時工作委員會指示,於11月返福州於閩中特區委員會下成立福州市工作委員會,擔任書記,並領導福州大眾社。
1937年2月,與陳珊梅結婚,隨陳珊梅至上海大夏大學升學。1938至39年間,在福建省永定縣任福建省戰時民教人員訓練所戰時民教指導員。
1939年冬天,與黃爾義同赴武夷山馬列主義研究班受訓,由中共福建省委書記曾鏡冰指導,後因病返福州,再出任南平縣政府督學,與《南方日報》記者路世坤有所往來。陳珊梅1943年清明節前後,黃爾尊夫婦以涉嫌叛亂,分別被憲兵團逮捕,移送福建省保安處偵訊,於1944年5月保釋,後任沙縣司法處書記官長、樂縣司法處書記官,陳珊梅則執教於沙縣縣立中學。
1946年7月,黃爾尊來臺於《臺灣新生報》擔任國際版主編,陳珊梅則獲聘任教於臺灣省立建國中學。黃爾尊於228事變期間一度被捕,無罪開釋,其後歷任臺灣省民營企業輔導委員會督導員、臺灣省政府建設廳督導、行政院僑務委員會第三處專員。
1950年6月,妻弟陳力群自福州來臺依靠,自云奉福建省臺灣工作委員會命來臺從事地下黨組織工作。1951年1月,陳力群不幸行藏敗露遭到處決。1955年8月,黃爾尊夫婦依〈前在大陸被迫附匪份子辦理登記辦法〉向臺灣省保安司令部辦理登記,僅言1940年曾參加左傾之生活教育社,其餘事蹟皆隱匿未報。
1956年,保安司令部清查福建共產黨人在臺灣情形,1957年11月1日,依《臺灣公論報》總主筆倪師壇與《臺灣新生報》地方通訊組主任路世坤之口供,逮捕黃爾尊夫婦,以未正式脫離中共而認定仍在叛亂,判處黃爾尊無期徒刑,陳珊梅有期徒刑15年。
1975年4月總統蔣中正逝世,黃爾尊獲減刑出獄,將女兒黃自治介紹與綠島新生訓導處難友盧兆麟交往,1976年,黃自治嫁與盧兆麟。盧兆麟在1990年代以後極力參與平反運動,曾任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總會長。
黃爾尊與陳珊梅在青年學生時代曾經參與和領導過共產黨在福州的地下活動,來臺以後,基本上已脫離組織關係,但仍不斷受其困擾,而竟導致夫妻盡送黑牢,在臺奮鬥轉眼成空,一生成為政權祭品。出獄後仍將女兒嫁與政治犯盧兆麟,想必天地之間,黃爾尊夫婦的堅信,還是人格與良心。 

五、暗夜哭聲:洪世鼎、朱瑜和洪維健

洪世鼎,安徽省巢縣人,1922年10月生,以參加叛亂組織中共社會部臺灣工作站,處有期徒刑13年,妻子朱瑜,福建省廈門市人,1928年8月生,同案,十年。
1950年5月他們被捕的時候,才新婚4個月,他們都是敏而好學的台灣省政府職員,都參加了省政府社會處主辦的實用心理學講習班,講師是《國語日報》編輯于非。
于非實為中共中央社會部長李克農親自挑選來臺之地下工作人員,本名朱芳春,本即為知名教育心理學者,原任教於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奉共產黨指派來臺支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國文學系講師蕭明華之情報與組織工作,而與蕭明華假扮夫妻出入公眾場合。
1950年,內政部調查局接到情報,在臺北縣新店鎮文山中學發現左派刊物,懷疑于非經手編輯,乃就其周遭人事展開大規模的逮捕和偵查,只要參加過實用心理學講習班的,盡皆株連其中。于非及早聞訊逃亡,洪世鼎與朱瑜皆被捕,朱瑜與蕭明華同牢房,目睹蕭明華槍決前押出牢房情景,驚懼不已。
洪維健,1950年11月生,洪世鼎與朱瑜之長子,幼年五年由母親在獄中帶大,那些在判決書中的許多女性人名,都曾經陪伴兒時,然後在其母子眼前消失。洪維健自嘲是臺灣最小的政治犯。洪世鼎與朱瑜分別於1960和1963年出獄,一生倍受國家騷擾,洪維健成長過程,亦擔心父母案底遭到發現,惶惶不安。
臺灣民主化後,洪維健爲了紀念他和家人的這段經歷,2003年拍攝完成紀錄片《暗夜哭聲》。如今,洪維健已成為白色恐怖歷史紀錄片的重要導演,不斷發掘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以人子的心情,撫慰那一個不幸時代裡如他的家人一般走來的人們。
寫於民國104年8月22日23時,臺北晴園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翁世航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