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湯哥 真的!!!帥炸天啦~~~
2024 #巴黎奧運 完美閉幕!在為期17天的賽程裡,運動員激烈的競逐正式宣告落幕,在閉幕式中,整個法蘭西體育場成超大型劇場,而最能代表洛杉磯、好萊塢經典形象的 #湯姆克魯斯,這回直接從體育館最頂端垂降入場,儼然拍攝電影的畫面令人驚喜萬分,眾人也相約2028 #洛杉磯奧運 見。
快看看阿湯哥到底怎麼進場的: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4939
閉幕典禮上,法蘭西體育場化身為超大劇場,彷彿所有選手和觀眾們都置身奇幻又瑰麗的表演之中。而舞台設計也十分具有巧思,是以世界5大洲的模樣呈現,奧運五環也成了表演和核心之一,是一場探索奧運起源的旅程。
整個表演非常高難度,每個五環的高度達6公尺,舞者們穿梭在五環上的演出,充滿力與美的體現。
閉幕式中,最能代表洛杉磯、儼然是好萊塢代名詞的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這次擔綱「洛杉磯歡迎你」表演項目的主要重量級嘉賓,他從法蘭西體育場直接垂降入場,再接下奧運會旗後,騎著招牌重機離開體育場。
接著畫面帶到湯姆克魯斯騎著重機在巴黎街頭穿梭,接著登上軍用運輸機,再以空降的的方式降落到美國洛杉磯,各種電影中的招牌跑步姿勢都全面出場,讓觀眾看得大呼過癮,儼然《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直接上演。
在體育場中直接見證湯姆克魯斯垂降畫面的運動員們,也全都化身小粉絲,紛紛簇擁著阿湯哥,互相擊掌、自拍,非常逗趣。
而2028洛杉磯奧運,將會是美國第5次舉辦奧運,也是洛杉磯第3次籌備奧運,美國也將成為舉辦奧運最多次的國家——前4次分別為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1932年洛杉磯奧運、1984洛杉磯奧運,以及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
相隔32年,美國人將再次歡迎他們最期待的體育盛會。
。。。。
經典電影即使4K修復,票房要破百萬並不容易,溫德斯的《巴黎德州》重映不到一周,能有六十多萬票房,已屬不錯佳績。
即使電影重映了,還是很少人討論男主角Harry Dean Stanton ,或許因為他的外型並不討喜,電影中的人生挫敗,也常把觀眾的心揪成一團,不想重複他走過的路。
溫德斯卻迷上了他的醜與怪,讓他在電影中得著失敗者的發言權,在影史上留下迷人的孤絕身影。
想要認識Harry Dean Stanton,建議找到紀錄片《哈利迪恩史坦頓的虛實人生(Harry Dean Stanton Partly Fiction)》,一部精彩異常的明星紀錄片,導演Sophie Huber請出了知名導演David Lynch,由他負責提問,Harry 和David是好友,了解最深,紀錄片由他提問,這是多親密,又多有噱頭的設計?!問題是,就連David Lynch遇上了Harry Dean Stanton也頻頻碰壁。
例如:「你希望以後人家怎麼記憶你?」
「無所謂。」
例如:「你怎麼形容你己?」
「不值一提。沒什麼。」
例如:「你童年時做過什麼夢?」
「噩夢。」
多尷尬,是不是?要採訪Harry Dean Stanton ,要替他拍攝記錄片,碰到這種省話一哥,真的很尷尬。他的回答不是不能用,而是突兀到讓你不知道該怎麼用:簡短到讓你覺得若有似無。
確實,他的回答不符期待,然而,正因為他是這種人,回答才會這麼俐落,斯人方有斯語,這一點,導演Sophie Huber明白。你怎麼答,她就怎麼用,紀錄片《哈利迪恩史坦頓的虛實人生(Harry Dean Stanton Partly Fiction)》所完成的史坦頓個人塑像,因而如此立體,如此鮮活。
Harry有一張你很難忘記的臉,有時脆弱,有時黯淡,油滑卻不成精,懶散卻不萎靡,江湖刻在他的臉龐上,風霜烙印在他的眼神裡,這些特質或許可以解釋他何以能在半世紀的從影人生中,演過至少200部電影。是的,IMDB說他演過202部電影,他自己則在紀錄片中語含糊地「想像」自己大約演過250部電影。
202部也好,250部也好,絕大多數他盡是配角,有時匆匆一瞥,有時早早就捐軀了,有時邪門,有時魯蛋……這些角色,這些人影,往往都只是紅塵中的浮光掠影,然而透過他的肉身,你就是會多看兩眼,那種打骨子散發出來的廢勁,帶著點風沒能吹乾的酸漬,總在他沒能用刮鬍刀刮乾淨的腮幫子上留下一些輕蔑與不在乎,是的,記得也好,不記得也好,他不在乎,亦不能在乎。
他真正擔綱主演的電影是《巴黎德州》,著西裝上衣,卻配了紅帽,領帶從有到無,鞋子由土轉灰,行行復行行,行行重行行,只因與君生別離,他用瘦、癡、茫,書寫了一則失落與碎心的記憶,這麼一個大半時間不開口的角色,默默替導演Wim Wenders送上一頂金棕櫚桂冠,成就了女主角Nastassja Kinski的冷豔,名為主角,少了他就不成戲,終究卻還是配角,戲多或少,終究還是鏍絲,這是宿命。
真正的聚光燈,其實落在這部《史坦頓的虛實人生》紀錄片裡,因為,他不但會唱歌,還唱得真好,從彈琴到吹琴,從淺酌到低唱,只要他開了口,世界全是他的。
少年的他,曾經在寫作、音樂和表演的三叉路上進退兩難,最後選擇了表演,只因為那是綜合藝術,會寫會唱一定就能演,一直要到晚年,一直要到最後時刻,他才找到了最自在的悠遊空間。那是影迷陌生的空間,卻是紀錄片觀眾可以獲贈的意外禮物,聽著他的歌聲,你似乎看到了他正慧黠地在眨著眼睛。
沒有多少人能夠精準唸出他的名字,看完電影卻一定知道他愛唱歌,會唱歌,就算聲嗓黯啞,氣卻不虛,韻味自生。不能開人眼界的紀錄片,是在浪費與砍殺生命,能夠錄下他的歌聲,導演Sophie Huber就已經留住了不朽青春。
你會如何期待一位明星的紀錄片?掌故?八卦?或者精華?故舊能夠齊聚一堂,不只是他有好人緣,更說明也其實懂得磨混與攪和,聽他憶述曾和Jack Nicholson同居,左鄰還有Marlon Brando,曾被Tom Cruise奪愛,還有David Lynch、Sam Shepard和Kris Kristofferson現身跨刀,愛人無數,卻不想有家累,也從來不想知道自己究竟有幾位兒女,小小萬花筒,正是他匪夷所思的人生縮影。
是的,他一點都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待他,或者記憶他。他可以做主的事都懶得多做了,不能做主的事,就任意隨風吧,有空,來聽他唱唱歌,知道有個靈魂曾在歌聲中來去,不枉此生任意行。
series-224
Harry在2017過世,我慶幸自己當年即時看過這部電影,寫下這篇文章。然後,隔了七年,舊文章還能有自己看了都會笑的筆觸,也算是對我這款影迷與書寫者,有趣的生命印記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