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啲煙花就當好繁榮,你呃邊個?」
導演杜琪峯接受BBC中文專訪,直言「現在我和香港都失去靈魂」,即「人權和自由」,又說現在香港的「自由」跟從前幾十年有很大分別,令他(寫劇本)不知怎樣動筆。敢言的杜琪峯,大概道出了很多香港人的心聲。
在訪問中,杜Sir談及很多影迷翹首以待的《黑社會》第三集。他披露第三集故事早於2010年構思,只因「社會氣候不太適合」而擱置,但戲中橋段後來真的發生了,「細節我唔講。」不過杜也說破了關鍵:「黑社會其實沒有了自己。」即是說,第三集如果拍成,觀眾看到的Jimmy仔也將「失去靈魂」?
杜琪峯也談及由他推動的「鮮浪潮」國際短片節,今年開始被港府cut資助,認為這代表政府對人、對社會沒有信心,說:「它們一直很受歡迎,為什麼要cut?應該cut的就不cut。放下啲煙花就當好繁榮,你呃邊個?連阿婆都呃唔到啦。」
放煙花大概不是為了騙阿婆,應該是有人想「交功課」,旺丁不旺財也好,最緊要畫面靚,證明自己做了事就夠——即使做的事完全沒有意義。
但不是杜Sir提起,我幾乎忘了年初「財政預算案」曾計劃每月在維港放煙花(或準確點說,是放「煙火」),有人計過數,一年至少耗資千萬,怎麼現在無聲無息呢?(當然,這種事「走數」也是好的,實在浪費嘛。)
問幾位長居香港的朋友,皆異口同聲說沒留意有沒有放煙花,有一位越答越有火:
「以前香港每年放一次煙花,大家很珍惜,事先知道時間,維港兩岸能看煙花的餐廳、酒店房間早就爆滿,有些人還駕遊艇出海觀看,現在誰有心情?
「煙花也不是放給香港人看的,是用來吸引窮遊的大陸客,他們看完煙花就走,不留宿,在港不消費,你睇小紅書、新聞都知道啦!
「所以現在維港放煙花,還有人book酒店觀看嗎?看看連半島酒店也在上半年虧損幾億,你就知道香港經濟有多糟,有些行業我覺得比疫症時更差,你還要放煙花?」
查一查新聞,今年似乎只有「五一」、「十一」有維港煙花表演,並非每個月放煙火。然則政府是不再假裝繁榮,連阿婆也不騙了嗎?我覺得真正原因是:非不為也,實不能也,哪有錢?
忽發奇想:光是玩「放煙花」概念,其實也可拍一齣很有香港特色的黑色幽默電影。故事說小紅書網紅看了香港假新聞,以為維港每月一日都會放煙花,便趁機到香港打卡,直播如何免費窮遊,誰知道原來沒有煙花,網紅失望,恰巧遇上一個休班警,於是遊說他參與擺拍,弄些情節聳動的影片刺激流量……劇情發展下去,也許很有銀河早期電影的荒誕感。
這題材完全「貼地」,也反映今日香港的光怪陸離,但誰夠膽投資?只要有人喊一句「辱華」、「歧視」,已足夠令創作人身敗名裂、投資者血本無歸。「靈魂」是無價的,但在某些地方,卻可能令你傾家蕩產。
杜琪峯導演專訪:我和香港失去靈魂——人權與自由- BBC News 中文
https://t.ly/rj4XL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請訂閱支持十三維度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sefiro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