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語》讀書筆記:終回 54〈夢浮橋〉
這一帖是不只是「宇治十帖」最後一帖,也是《源氏物語》全書的結局。故事敘述薰因緣際會知道浮舟可能還活著的消息,於是拜訪橫川僧都,希望能前去小野探望浮舟。橫川僧都因此知道浮舟原是與薰有交往的女子,但似乎也發現或許浮舟有難言之隱,所以才不願回到貴人身邊,僧都因之並未貿然答應,只答應薰讓浮舟的弟弟小君代為傳信。
小君帶著兩封信到來到小野,僧都寫給浮舟的信:「......而今驚悉:你竟是背棄濃情深誼,出家與樵者為伍:如此,則恐怕反將蒙菩薩呵責。事既已此矣,奉勸重結夫婦之契,以補大將殿下(薰)愛執之過為宜。一日出家,則功德無量,可賴終生。」
這個內容歷來多有不同解讀,若以林文月譯文來看,橫川僧都或許是疼惜浮舟仍年紀輕輕,塵緣未了,不如先了卻與薰這段塵緣,以免他犯下過錯。這裡指的過錯,是怕薰霸王硬上弓之屬,因為在平安時代的宗教信仰中,若侵犯出家人是要入第七層大焦熱地獄*的。另外也安慰浮舟,雖想出家,但一日也是出家,如此功德圓滿,不必擔心。
浮舟見到這個除了母親之外最掛念的弟弟,雖然思念,仍忍住了這樣的心情,最終沒見面也沒說甚麼話,就讓小君回去了。旁人雖然覺得貴人傳訊來應該稍微回應,但浮舟既決定出家,就打算不回頭了。雖然她心志仍脆弱,唯有不再回頭這件事她十分堅持,也算是為自己的未來做了決定。
我自己看到這段,大概只覺得僧都好心差點做了壞事,畢竟他不瞭解前因後果,就為薰說話,勸浮舟還俗與薰重修舊好。薰只是把浮舟當成大君替身,但旁人不之緣由,所以僧都這話實在說得太快。幸好並沒有讓薰直接到這裡來找浮舟,否則就可能爛尾了。(陷入無限迴圈?)
本帖名稱「夢浮橋」,但內文完全找不到「夢(之)浮橋」這幾個字,只有「夢」字出現好幾次。為何是「夢之浮橋」,則語出古代和歌:「世の中は夢の渡りの浮橋かうち渡りつつものをこそ想へ」(藤原定家《源氏物語奥入》),或許只取其義,而未必要見於內文;另外一說本帖亦可名為「法師」,出自於薰的和歌:「依法師兮尋佛道,料豈山中乎迷途,竟踏歧路兮惑又惱。」
關於結局,與一般小說不同的是,這個結局相當平淡無奇,像是一個「沒有結局的結局」,但不如說恰好呼應前面。浮舟死後,不管是薰或匂宮,哀痛過後,都回歸日常生活。只是薰知道浮舟還活著,在信中還說:「而今,只急著想同你談一談夢一般的往事。」足見仍放不下一切。人們常有「人生如夢」之嘆,描述過往一切如今回想起來,過得那麼快那麼不真實。既然已經過去,以後的人生才是更重要的,如夢終究已非真實,再掛念也無所助益,好好地往眼前的路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浮舟都可以放下一切選擇出家作為新生之始,那麼薰也該放下前塵往事。若他真有修道之心,卻又暫時脫離不了塵世,更應放下對大君的執著,與現在的妻子二之宮好好地過生活才是。一切轟轟烈烈的過往,終究是一夢,對活著的人來說,還是要回歸到眼前的現實,繼續生活下去。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由來同一夢,休笑世人癡。」(曹雪芹語)雖然道理人人懂,無奈世人癡者不少呀。
《源氏物語》最後一句話是:「とぞ本にはべめる」(書中如是說),林水福譯為:「聽說原本的書是這麼寫的。」林文月與豐子愷譯本均省略最後一句。有人說這句是後代抄書者所寫,也有人說是紫式部自己加上的。我自己覺得,或許是後者。如果後十帖也是紫式部自己寫的,這句話可以讓讀者與作者都由書中走出來,回歸到現實。書是書、夢是夢、但真實的是人生,不管是讀書人、寫書人(甚至我覺得演員也是),書中所寫的是角色的人生,故事告終,還是要回到現實人生,過好自己的生活。
至於浮舟,作為書中唯一一個可以決定自己未來的女子,我想她會好好過的。
*《往生要集》裡提到平安時代人們認為的八層地獄:等活地獄(殺生)、黑繩地獄(竊盜)、眾合地獄(邪淫)、叫喚地獄(飲酒)、大叫喚地獄(妄語)、焦熱地獄(邪見)、大焦熱地獄(侵犯尼僧)、阿鼻地獄(殺害父母或神職人員等)
《源氏物語》全書筆記‧終。
後記:寫了54周,把《源氏物語》林文月譯本結結實實地讀完,沒有中斷地寫了筆記,寫到最後一句話,突然也有「如夢」一般的感慨。每周因為工作或旅行,其實有時候要寫出一篇讀書筆記有點辛苦,但當時貼到粉專,為的就是不讓自己半途而廢;後來再加上《致光之君》的觀影筆記,一年來收穫甚多。雖然我自覺讀書筆記的部分並不算寫得很完善,比較多是自己的感想,但學海無涯,後續我還是會繼續再閱讀一些相關書籍,若有感想再與大家分享。
老實說,如果照著《源氏物語》的方式活一生,真的是太累了,女子活得那麼壓抑,無法決定自己的人生,《致光之君》裡的真尋終究只是現代人對紫式部的美好想像,我想紫式部更多的是像書中的女子們,隨著世俗被決定自己的人生,身分越尊貴越沒有自由,但一般百姓又那麼苦。《源氏物語》寫的是貴族的世界,衣食無憂,連最窮的末摘花之屬,也因為源氏的接濟而不用餐風露宿,但真正的百姓可不是如此。讀完了書,也瞭解了平安時代,會覺得千萬不要穿越去那個時代啊,還是活在現代更好!
國外曾有影視作品寫珍‧奧斯汀穿越到現代如魚得水;如果是紫式部,我想一定也可以的!順便把清少納言、和泉式部揪來,那又會是一個不同版本的「慾望城市」了!
圖片:宇治十帖碑‧第五十四帖‧夢浮橋
#2024源氏物語
#讀書筆記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週五摘書|創作《源氏物語》的天才女作家
女房是服侍貴人的侍女,屬於能配給到房(房間),地位相對高的女性。許多志在成為外戚的高層貴族,送女兒進宮時都會挑選優秀的女房隨侍。由於天皇擁有眾多妃子,為了讓女兒順利生下皇子,必須要有吸引天皇的魅力。貴族父母會挑選才女隨侍在側,提高女兒的素養,增加女兒身處的沙龍魅力,以討天皇歡心。
一條天皇的中宮彰子的沙龍有赤染衛門、和泉式部等當代一流歌人隨侍,但其中具備出眾文采及學識的女性當屬紫式部。她的父親是獲學者大江匡衡評為「未獲重用實為遺憾」的一流文人藤原為時,母親則是學者藤原為信之女。從父母雙方家族遺傳文藝天賦的式部,據說從小就展現才華洋溢的一面。父親為時教授嫡子惟規漢籍時,反倒是旁
聽的式部學得很好,讓父親感到遺憾她不是男兒身,這段小插曲就記錄在《紫式部日記》裡。九九六年(長德二年),式部與成為國守的父親為時一同到了越前(福井縣)。返京後與山城守藤原宣孝(良門之子高藤的後裔)結婚,並於九九九年(長保元年)生下女兒賢子。然而,兩年後丈夫身亡,短短三年的婚姻生活就此劃下句點。接下來的幾年,式部過著幾近繭居的生活,經常發呆、沉思,靠著花色、鳥鳴、戶外的霜雪狀況才知曉四季變化。據說這段沉潛的生活中,加強了式部書寫的意願,於是動手創作《源氏物語》。
由於《源氏物語》獲得極高評價,一為何決定出仕,動機不明,據說很可能一來希望父親為時能藉此仕途順遂,另一方面也能發揮自己的學識才華,並且入宮後能更生動描述《源氏物語》中的場景。一開始她因為父親官職的關係被稱為藤式部,後來在《源氏物語》大受歡迎後,取了女主角紫之上的「紫」字,成了#紫式部。至於她的本名則不詳,也有人認為與一○○ 七年(寬弘四年)女官除目時成為掌侍的藤原香子是同一人。
◇◆與眾家公卿的交流
式部出仕時,《源氏物語》在宮中廣為流傳,一條天皇還曾評論,「作者一定讀過《日本書紀》」(為此她還被取了「日本紀御局」這個不光彩的綽號)。此外,藤原公任在宴會上,還半開玩笑問式部,「有看到若紫(紫之上年幼時的名字)嗎?」由此可知,《源氏物語》不僅吸收了日本的史書,更和《白氏文集》、《文選》、《史記》、《論語》 等著作同樣充滿了漢學知識,獲得當代傑出文化人士的青睞。
身為女房,和公卿交流的機會較多,《小右記》的作者藤原實資在出入彰子後宮之際,負責聯繫安排的就是式部。順帶一提,在《小右記》中,一○一三(長和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有「越後守為時之女」的內容,這是紫式部出現在貴族日記中唯一確實的紀錄。此外,式部與彰子之父道長有一起創作和歌的交情,曾有道長在夜裡來到式部的房間,敲打窗戶的小插曲。甚至有兩人發展出男女關係的說法,但真相不明。
式部將體驗到的宮廷生活生動記錄在《紫式部日記》中。日記中記下自一○○八年(寬弘五年)到一○一○年(寬弘七年)一月發生的大小事,包括日常紀錄、各類消息等,包括彰子首次生產的景象,以及式部自己的處事觀、對周圍人物的評價等,都用流暢優美的和文記錄下來。其中式部對於服侍定子的清少納言給予像是「高傲且愛裝聰明」、「賣弄漢學才華」等嚴厲批判,可看出把對方當作敵手的感覺。
式部離開宮廷的時間不可考,根據《小右記》的記載,推測一○一九年(寬仁三年)左右式部仍在宮中。至於晚年的情況以及何時離世並不清楚。她的獨生女賢子和母親一樣,擔任彰子的女房之後成為後冷泉天皇的乳母,受敘從三位稱為大貳三位。她同時也是知名的一流歌人,名列女房三十六歌仙。
這本書給想更理解藤原氏的你
------
田曉菲 (臺大 NTU)
“我最要感謝的,是我的知音田曉菲。”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2007 在《他山的石頭記》序中將妻子田曉菲稱為“知音”。“我在一本關於蕭梁的新書中,也寫到‘獻給我的知音宇文所安’,我們互相是‘知音’。宇文所安(六十一歲)妻子田曉菲 (三十六歲)是少年天才,學術成就與丈夫相較毫不遜色。她十歲出版詩集,十四歲直升北京大學,與丈夫都在哈佛大學任教。田曉菲教授於198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1998年於哈佛大學取得比較文學系的博士學位,2005年擔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副教授。她的研究專長為魏晉南北朝的文學,主攻詩歌。
臺大(NTU)中文系會議室
2007/11/23 09:30~11:30 中古時代「南」、「北」觀念的文化建構
2007/11/27 15:00~17:00 (錯置— 一位中古詩人與三種清) 諸子的黃昏:中國中古時代的子書
绣像本《金瓶梅》的慈悲-- 评《秋水堂论金瓶梅》
宇文所安
在十六世纪的世界文学里,没有哪一部小说像《金瓶梅》
我们现有的材料,不足以使我们断定到底哪个才是"原本"
秋水(作者田晓菲的笔名为宇文秋水)的论《金瓶梅》
关于"长篇小说"(novel)是什么,有很多可能的答案
秋水常常强调说,《金瓶梅》里面的人物是"成年人",和《红楼梦
把《金瓶梅》称为一部宗教文本听起来大概有些奇怪。不过,绣像本
我们可以把《金瓶梅》视为这样的一部书:它是对于所有使得一个文
"不肖子"的寓言总是在这儿的:我们往往倾向于原谅一个大罪人
(本文为该书序言,标题系编者所加)
作者认为金瓶梅乃"成人小说",却并不是因为它描写做爱之坦率
秋水(作者田晓菲的笔名为宇文秋水)的论《金瓶梅》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1971年生。5岁习古诗,少年时期
曾有小说、散文、文学评论、诗集发表、出版;又有译作
秋水堂乃田晓菲在波士顿居所书斋之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