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rly on, he stunned a Washington hearing room by calling for ice water, plunking in a piece of the critical O ring seal from the rocket booster and then pinching it with a small clamp. It was a turning point in the investigation - a simple experiment, taking half a minute and no money, that perfectly demonstrated both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seal and the absolute confidence of the experimenter.
早些時候,他叫來冰水,從火箭助推器上塞進一塊關鍵的 O 形密封圈,然後用小夾子夾住,震驚了華盛頓的一間聽證會。 這是調查的一個轉折點——一個簡單的實驗,花半分鐘,不花錢,完美地展示了密封件的脆弱性和實驗者的絕對信心。
正式文章分兩篇
*****
這篇是我2009-2011年的筆記
2012年8月初抄出送朋友看
陳寬仁老師對此文的評語: "一 說得太神奇 二 頗有重複"
真正發表的文章: 《長青:陳寬仁八秩紀念文集‧相知何必舊:陳寬仁老師與我的友情 》 鍾漢清
陳寬仁老師與我:簡說一段友情
關鍵字
賀寬仁師
人性因素 工程經濟 自然科學 發展史 品質
生命果實 造福世民 人文修養 梅花陣 康和
提綱
我想,現在還不是深入討論「陳老師的遺澤會是什麼呢?」的時候。
不過他原先有意將其回憶錄取名《陳寬人八分之六》,我曾戲仿它, 將這篇報告稱為《與寬仁師的淡淡交情:三十分六》。因為我從1981年起上他的課(或可稱之為拜他為師),然而,通信(電腦檔案 )只有這幾年的。
其實,這電腦檔案的年數只是一種大略的說法,畢竟, 彼此交往的友情絕不唐捐、或用英文說是: No Voice Is Wholly Lost。這些文字還是值得珍惜, 因為我倆都是採用一指神功電腦打字的。唯一遺憾是, 無法傳真其音與容。
我6-7年前為王晃三兄編其退休慶祝文集時,學會了一些東西,將現在這本書的英文題為:
Essays in Honor of (and by) Tony K J CHEN
這幾年,我收集一些古人的祝壽詩文,有時忘記寫作者名,那可能是我任意改作的。
壽逾八秩
想起精明
尊酒呼前輩 爐香叩上真
只應陰德在 八十富精神
贈葉少卿 范仲淹(西元 989~1052)
滿座交歡祝眉壽 群生五福託鴻鈞
(眉壽指長壽。人年老時,眉毛會長出幾根特別長的毫毛, 為長壽的象徵,故稱為「眉壽」。詩經˙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爾雅‧釋詁下》:“介,右也。”邢昺疏引孫炎曰:“介者,相助之義。”《詩‧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鄭玄箋:“介,助也。”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胡福. 無窮之福。《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 鄭玄注:“胡,猶遐也,遠也。遠,無窮。”)
五福指壽、富、康寧、攸好德、考終命等五種福氣。一說「五福」指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如:「五福駢臻是傳統社會極為普 遍的社會價值觀。」
混沌初開時,西崑崙有一生靈得到造化神器的一部殘片“造化玉牒” ,修成太乙真仙自號鴻鈞老祖。以前有句話“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
我們對於別人和自己的認識,總是相當有限的。 所以諸位肯花心力與時間投入此次慶祝會,就是愛心, 愛這個難得的緣份。
「這位畫家的表現,好像這晚會不是為他而辦的。這令人想起查理‧ 卓別林在聚會中尋找誰是慶祝會的真正主角, 卻獨獨想不到主角是他自己。」《盧奧》(Georges Rouault) ,台北:文庫出版社,1994
「蒙田說過,『老』會每天把我們叼走一點,所以,當死亡最後來到 ,它帶走的只是一個人原來的八分之一。……」(李維‧史陀90歲感言, Patric Wilcken《—實驗室裡的詩人》(Claude Levi-Strauss: The Poet
in the laboratory ) 梁永安譯,台北:衛城,2012,頁368)
我想這段話對於今晚特別有意思,主要因為寬仁師幾年前一直說, 他要寫的回憶錄叫《八分之六》(案:從20歲寫到80歲)。他回憶錄的書名的靈感, 肯定不是取自法國貨,而是義大利大導演費里尼的電影…. 。
幾年前,我大力鼓吹許多朋友寫寬仁師,慶祝他的八十生日。
進行一陣子之後,大家慢條斯理,他就為我解危說:「我想出一個題
我想起的,是陳寬仁這個人「樂學豪爽」;還想起有一本書名為
Learning All The Time(by John Holt,一本談兒童教育的書)。我是說,我所認識的陳寬仁, 一直秉持「教/學無止境」的樂學心態,以及對社團有貢獻的精神。 當然,組織有時後並不能公正地回報某些貢獻者的。
從中國改革開放起, 陳老師一直有機會再與內地的學校和組織保持連絡, 有機會貢獻所學。2012年7月,他整理出從90年代初起到中國 的講學和開會的題目清單…..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2009年, 他們一行人訪問南京理工兵工界老朋友,更讓他體會「兩岸」 對於學習美國ROTC(專業預備軍官)制度、 軍事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差別」,感慨良深。
陳老師是一個整合者。他很能充分發揮影響力,將他的「人緣」 化為落實的作為。舉一個例:他在2000年出版《品質人語》(Quality Guy Speaks,增訂第2版,共148則中英對照的雋永小語)。 我們有幸蒙寬仁師贈書的人,在捧讀之際, 可以統計在此書中所動用的朋友群,計有;作序者:葉若春、王晃三 、戴久永等三人;英譯者五人(台灣、美國、加拿大、英國); 英文簡介作者(”About the Author”,鍾漢清);對於作者之素描(賴義);陳老師在「 自序中」,除了上述諸人之外,更再提其他五、六人。 陳老師又講出彼此之間互動的故事。這是篇很精彩的「 自序兼致謝詞」,其他的,似乎只是「眾星拱月」。
同樣的,我們這本慶祝他80 歲生日的書,也是經他拔刀相助的綜合成績。
在2010年我擬邀請動筆的朋友如下:(黑體字表示本書的貢獻者)
官生平(寬仁師在其南非家住過一個月,2012年特地到養生村找 他出來遊樂一日,他為本書寫的奇緣記很有看頭)、 王晃三、盧瑞彥、戴久永、林公孚、王治翰、張有成、來辛陽、 夏太長(建國大學)、陸正平、高旭(某些陳氏語錄的英譯者)、田墨忠( 2006/01/20~ 2009/01/20台北市品質協會理事長;名譽理事 陳寬仁、王占忠)、鍾漢清……我保留這份名單要說明:其實這本書的 人事資源還相當豐富的。
到2010年中時,我只收到戴久永老師和高雄華泰電子公司張智翔先生的賀文。我還請晃三兄和寬仁師吃一次義大利,希望晃三兄為此文集寫一文,或可當序言。晃三兄當時給我一電子信,
HC,
謝謝費神協調。既然如此也就如此了。
現在也該敲定寬仁大哥嵩慶祝福會的日期了
對了,稿件的截止日何時請告知
我是deadline driven的懶虫
無可救藥也
Sundye
在2012年7月初晃三兄在美國寫出他的文章。
2012年7月是我們這部文集的突破月。經過陳老師的運作, 我們這些文章可以說是短小精幹,小有可觀之處。陳老師有他的堅毅 個性。這點我們多少可以從他的作品的出版,它們有點辛苦, 與生活友情的抉擇,它們是一種求好的毅力看得出來。到9月我們決定要出版這本書,並收入陳老師的一些文章和一份簡明年表。讀者應該知道,陳老師有一本比較詳細點的回憶錄
《陳寬仁八分之二》待出版。
寬仁師是個實地幹事、喜歡發展自己的小工具,方便做事( 特定專案)時使用,譬如說,自作「進度跟催圖」(參考「 編輯紀要」,《中華民國品質發展史》台北:中華民國品質學會,2
005)、「卡片構思法」(私人通信討論日本KJ法之餘,他也叫
他很懂得講故事,所以熟悉他的人,讀起他的文章來, 可以有親臨其聲歷聲之效果。譬如說,他談起70年代初的兩次旅美之許多經驗,實在很精彩的,內容更遠比他在品管月刊發表的「 葡萄美酒月光杯」富戲劇性。
他最喜歡將知識與經驗傳承給他人。近年曾跟我說,某次演講過程中,感到渾身舒暢極了,內容也多所觸通,幾乎是一氣呵成。我跟他說,這近於心理學家講的「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 或「暢流」(flow)。所以我常常打氣說,教書時有薪水拿,而退休之後,應付錢給聽你演講的。
他在這方面,就是有「市場開發」的創新精神。譬如說, 不知從那一年起,他給當年的品質獎得主的公司說「恭喜, 我的賀禮是免費為貴公司演講一次。」這創舉很受歡迎, 而陳老師有許多「有形的」和「無形的」成果(譬如說,廣結善緣)。
他屬少數群,人到八十歲,而可以在科技應用上游刃有餘的工程師。
他不是我最年長的長輩,不過在國人朋友中,他運用起網路、錄影等科技,比我還厲害多多。他願意與朋友辯、指出我行文的矛與盾。更難得的是,他見義勇為,譬如說21世紀初前幾年,台灣甚或亞洲的電話詐騙事件,可說招術五花八門,幾乎人人有他自己的「迷魂陣」經驗,不過就我所知,願意慎重其事,將自己險象環生的「受騙」經驗寫出來與朋友分享的,只有寬仁師而已。
對於科技的掌握,他的功力遠遠超過我輩。
我在新北投戴明訓練中心和品質學會辦過的幾次研討會,錄影都是由他當義工奉獻的。記得2009年在學會辦 W. W. Scherkenbach 主持的「東海大學戴明講座」,東海的蔡副校長講話時,
2010年6月17日,寬仁師轉帶給我一盒水梨──高雄的張智翔 先生送的。我就用樓下咖啡店的「午茶」來謝謝他。其間, 有集集某兵工廠邀他去上課。我們討論先賢Dr. Deming(陳老師送我過1980年美國NBC的《 日本有為者若是……美國就是不能》)和大物理學家費曼博士 (陳老師寫過他為美國NASA診斷太空梭出事的分析過程, 可作為有系統的「解決問題」之範例) 等,他倆生前都是樂於上課,鞠躬盡瘁,直到不得已才退下陣。 陳老師也是這類的戰士。
陳寬仁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
我或可代表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向陳老師致謝。這篇只談他與東海工工創系前10年的一些緣份。陳老師寄給我過他在東海大學工學院前與學生的合照,這相片待我挖掘出再報告。
在陳老師晚期的履歷表中,主要項目之一是「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教授」。其實,在1968-1977間,他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也很密切,現在還可以找到一些紀錄。他最晚1968年起陸續在東海兼任,教工程經濟(至1970為講師,1971年起副教授,1977年為教授)。
最重要的是陳老師的著作:《工程經濟原理》(台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及管理發展中心” 1968初版/1970增訂2版) 。
最重要的是陳老師的著作:《工程經濟原理》(台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及管理發展中心” 1968初版/1970增訂2版) 。
他的影響力可參看該系的"系史"中的一些紀錄,如1971年6月6日至28日,「本系以〔工程經濟〕為主題,參加全國性工商展覽。」
陳老師也促進兩校的學生交流,如1970年9月10日,「中正理工學院工業工程學系四年級十餘位同學來訪,由(本系)學會接待參觀東海,並假本校體育館舉行籃球賽,雙方以70言和。」(以上二項,參考《傳開:
東海工工四十年,1963-2003》(台中:東海大學出版,2003,頁241) )。
底下我嘗試以陳老師的作品為主線索,來介紹自己的一些看法。
簡述陳寬人的作品 (大要)
1960年代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Handbook流傳到台灣的版本,竟然是複印的上下冊講義。
翻譯成《品質管制入門》(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1961;
• 陳寬仁,劉振合譯《品質管制學入門》美國品質管制協會編, 臺北:中國生產力及貿易中心,1965
Paul S. Wingert 等人合著,陳老師譯的《雕塑藝術》
(台北::廣文 1967) 。這本書我粗讀一下發現是本好書,每章由一位專家寫的世界雕塑史 ,連加拿大都有一章。可惜我將各章作者名字輸入, 卻在互聯網找不到此書,我相信來日從圖書館系統必可找到。
Stephen F. Mason原著,《自然科學發展史》(陳寬仁譯,台北: 廣文出版,196?)
*由現在網路上的資料The science and humanisum of Linus Pauling (1901-1994) 可以知道Stephen F. Mason是倫敦大學的King's College 的化學系教授兼劍橋大學的歷史與科學哲學教授。「……他說晃三兄可能採用 Stephen F. Mason《自然科學發展史》(陳寬仁譯 台北:廣文出版,1969) 當通識教材。」 (2006年8月12日,“陳寬仁來訪”的記載)
這家廣文書局是台灣60年代的出版業之驕傲。我1976-77在步兵學校當排長時,經常讀其出版品, 80年代初我還在那兒買過書。陳寬仁老師在廣文有兩本譯書:《雕塑藝術》我已提過;與Stephen F.Mason*著 1969年的《自然科學發展史》(4冊) ( History of the
Sciences , 1953). 在2006年,陳寬仁教授將此書複兩份,一本送玉燕, 另一本請她送台北市某教育大學的圖書館。
根據陳寬仁老師的說法, 廣文的老闆王道榮先生畢業於師範大學國文系, 他們以整理古籍和出版起家,每年也一定出版些明知會虧本的書。 可惜,他後來因投資豬的飼養而虧損累累。
當時還記得陳老師在月刊上發表的旅美雜記,什麼「 葡萄美酒夜光杯」、「(抽象)名詞的任意組合成某一門新學問」( 現在或許可以用某大學的「生物-環境-資源-系統-工程學系」為例) 等等。
那天,王晃三會友向他們提起在高雄的經驗, 建議也在北部成立一個類似的小團體,他們既然認為可行, 就進一步規劃方向,並立即採取具體行動。他們規劃的人選的資格: 條件必需是學會會員自不必說,要有工廠品管實務經驗之外, 還必需具有寫作與發表能力,以便能發表研討心得與成果, 最重要的卻是:必需具有好事之徒的性格, 有心為推動品管而犧牲奉獻。
接下來,徐總斡事就著手進行成員邀約的任務, 開始就被邀請共有十一人(初期人數及名單可以參看《品管月刊》1977年一二月份上的編輯委員名單),有宋文襄(兵工廠)、 房克成(兵工廠)、張忠孝(泰豐輪胎)、張宗賜(RCA)、 沙士綱(GTE通訊)、翁辰修(鹽野義製藥)、王晃三( 飛利浦建元電子)、以及盧瑞彥(雅聞電子)、白賜清( 中央信託局)趙世輝(TDK電子)、陳世璉(臺糖)。 後來在一年內陸續加入的則還有張有成(檢驗局)、陳寬仁( 中正理工)、蘇義雄和蘇耀新(中興大學)林公孚(中山科學院) 以及剛剛回國到交通大學任教的戴久永等。.---王晃三老師退休紀念文集紀念文集
那天,王晃三會友向他們提起在高雄的經驗,
建議也在北部成立一個類似的小團體,他們既然認為可行,
2012年3月Q.
Wilson過世。《經濟學人》在他的訃聞末段中說, 他遺憾的是我們最感興趣的許多(美麗)事物,都無法衡量, 所以深入探討的機會不多。(大意)
台灣最政治化的公工程的成本分析和爭論之個案,莫過於台灣的能源 /再生能源組合,備用負載, 以及核能電場的風險和壽命周期成本的決定 。
在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的福島核電場的七級事故之後,即2011年3 月11日之後,台灣核四的問題更尖銳和複雜。
《工程經濟原理》,台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及管理發展中心” 1968/1970增訂2版
1970年代
《工程經濟》,台北:三民 1981-2004增訂修正3版,詳下幾段的介紹。此書增訂多次
,是台灣的一本長青的教科書。
它包含台灣過去30年的一些主要公共建設案子的簡單報導,說明工程經濟的應用範圍很廣。 的確工程經濟的原則,可以用企管界的兩位著名顧問師的說法來說明。
杜拉克的說法:「 除非企業的獲利報酬率遠大於其運用的資本的成本, 不然它就處於虧損。不要為它彷彿賺錢而付稅的假象所蒙蔽,
因為這時候,該企業對其處於的經濟體的回報,
波士頓顧問公司的故創始人Bruce Henderson 的說法更入骨:
「一家企業要是無法不斷以複利的方式賺錢,它早晚會被淘汰掉。」 ( "A business is a cash compounding
machine or it is nothing, and sooner or later will be swept away.")
書中彙編大量國內經濟建設經過作為案例研討之用,「……..三點特點亟欲向社會介紹。第一、
設在規劃階段應力求周全比較投資方案,
《工程經濟》中引 W. A. Shewhart 處(頁344)沒說明出處,沒索引。
這本書專注於《工程經濟》的問題之外還提醒讀者寫報告書的重點,
這是一項特點,可惜未深入了解決策的問題,說明”計算”只是工具而已,重要的還有它的假設的分析,
陳老師說的很妙:「……我體會到『 為一件工作應該創造適當的專用工具,現成的工具不一定好用。』…….編輯會議本來是很枯燥無味的過程,而我們…卻很融洽愉快, 反而覺得:編輯完成,全稿順利付梓,這個小組不存在, 那種氣氛也就消失了。」(他列為2位執行編輯《 中華民國品質發展史》台北:中華民國品質學會,2005,「 編輯紀要」)。
他喜歡用中國歷史故事的解釋,譬如說劉邦的立志「 大丈夫當如是也!」,《工程經濟》頁393 。晚輩建言;如果他採用《容齋隨筆》中比較項羽的「 彼可取而代之!」之淺薄,說不定效果更好。
他是重視實務,譬如說「台電漲價」等個案, 乃是他根據當時的台北市各大報之資料綜合分析而成, 雖然採用類似土法煉鋼式,不過其累積的功夫,成績就可觀, 幾乎成為台灣經建發展的樣本。這種新面貌是他的招牌。
他在中原大學等處教過「技術文件」,也很早就在其大著《 工程經濟》(Engineering Economy)引入「工程經濟之報告寫作」(第12章)。
他最懂得提綱挈領之道。文章比較要而不煩,深得英國學生撰寫文摘 précis 的妙訣。他叮嚀:「記住千萬不要讓讀報告的人去爬金字塔。」即,
我在這領域, 我是陳老師的同道。譬如說 ,我編譯過一本《投資報酬率與財務決策之應用》(台北: 清華管理科學,1985) 。在這本書的下編,是我在Philips Taiwan 公司的技術效率部門(TEO)的內部書刊《決策之計算法》
Decision Calculation 的翻譯。這是該部門經常做的公司內投資分析的辦法。
美國公司如果只機械地應用此法於投資之決策分析, 很可能會過分高估風險,從而喪失新事業或新產品的機會, 所以我為此書增一篇附錄,即,Hayes and Garvin《折現法投資決策及其對公司發展的影響》Managing as if tomorrow mattered,Cambrid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頁261-273, 1982
McKinsey論文獎)
我們可以舉一中國的例子,來呼應陳老師重視的”相關性,來說明工 程經濟與昂貴的炫耀型項目的照妖鏡。
”
2007年三月份,溫家寶總理宣佈,不再批准昂貴的炫耀型項目。-----上周週末2007/05/26,中國新華社報導說,停建上海至杭州磁懸浮線路,停建原因是聽取了居民的反對意見。 南德意志報注意到,上海居民的抗議活動收到了效果:
“過去幾年,對輻射的擔心和對房屋價格下跌的惱火使千萬名上海市民成了示威抗只有少數話題能像磁懸浮列車及其線路延長問題那樣引起華東這個經 濟都市市民的激動,就好象隨著德國技術一起, 民眾抗爭和提出倡議的文化也部分進口到了中國一樣。…… 磁懸浮一度使上海全市引以自豪。但沒有人想到, 議者,市政府大樓前也出現了未經申報的集會。 一些居民區的居民給德國總理和西門子總裁寫信, 閔行區政府一天內收到有五千多封居民抱怨的信件。
但現在還沒有做出任何決定。停建杭州線是否包括停建連接上海國內航班虹橋機場的線路,目前也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磁懸浮在中國的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
柏林日報認為, 原來規劃的磁懸浮杭州線路主要經過居民稀疏的地區, 擾民並非主要問題,而虹橋線路雖然經過居民密集地區, 但準備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所以, 看來停建杭州線的主要原因是財政問題:
“雖然中國建造極其奢侈的面子工程、擁有巨額外匯儲備,享有富豪的名聲,但與它要解決的問題相比,中國仍然很窮。僅20
20年之前擴建發展經濟急需的鐵路網路,每年就需要120億歐元。
三月份,溫家寶總理宣佈,不再批准昂貴的炫耀型項目。在北京看來,磁懸浮也許屬於這一類型。雖然中國人從德國爭得了一大部分部件自己生產的權利, 但建造價格仍然是快速鐵路的三倍。2010年世界博覽會時,
上海有七千萬遊客,但僅為遊客造這樣昂貴的線路不值得。如果德國的一整套技術包括在價格中,溫家寶也許會改變看法, 但是德國磁懸浮財團不會這樣大方。”
商報毫不客氣地指出,數月來西門子與蒂森- 克虜伯財團試圖造成上海磁懸浮線路延長的合同即將簽訂的印象, 但現在中國來的消息猶如一記耳光:
“這一下馬很可能是雄心勃勃、令人傾倒、但也昂貴得驚人的‘德國製造’磁懸浮技術走向結束的開始。磁懸浮的悲劇在於, 它來得太晚。二十年前在歐洲建磁懸浮網路可能很有意義, 也許經濟上也花得起。但此後,鐵路技術趕超了上來。”
1980年代
我在1981年從工業工程師轉業(IE)為品管(QC)工程師。
值得注意的是,品管只是IE學程中的一學門(通常3學分),
我從竹東的電子所到台北上些「品管工程師課程」中待修的課: 盧瑞彥老師的品質成本和陳寬仁老師的《品質系統中的人性因素》( 專用課本)。當時陳老師當然是中氣十足的。
《品質系統中的人性因素》台北: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1981
這本書介於人體工學和品質系統中的人的分析。2012年中國某公 司都還特地想買此書。1996年取得一本相關的英文書, 我後悔沒有為此書加入其他內容而翻新它。
《品質組織與標準化》台北: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1982
第二編是品質管制月刊近十年的相關選文。
第二編是品質管制月刊近十年的相關選文。
施政楷理事長給他信,委以其選編主題別的小冊子之任務, 這是陳老師之痛….
「敬悼施理事長」(1982年9月30寫的),收入劉振編《
《J.
M. Juran 品質管制手冊‧「品質與收益」章》台北: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
1985年再版
Dr. Deming: The American Who Taught The Japanese About
Quality By Rafael Aguayo, New York: Carol,
1990。這本書是大蘋果版權公司給的galleys
版本(出版前版本),所以沒 Dr.
Deming 的序言。這本書是中文世界所翻譯的,介紹80年代美國品質革命中
的要角 Dr. Deming的學說的第一本書,由台北的聯經出版。這本書的書摘,曾由張忠樸先生作出,放在他的「尋智專業管理顧問公司」的網站
那時候,王晃三兄是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的理事長, 陳老師可能是監事,而我是理事。晃三兄有一次買數十本該書送理事 會同仁。我們看到它將關鍵字control chart 翻譯成「對比圖」當然很不滿意。 後來王和陳老師連絡聯經的主編林載爵先生,建議該公司重新翻譯… …. (它未重譯出版)。據陳老師說, 林主編說要給已譯三章的稿費也沒消息了。
1990年代
1991年(民80年)
《電腦與生活》台北:資訊與電腦雜誌社/資訊工業促進會,1982
收陳老師的一篇「胡思去了區公所」(頁96-103) 。陳老師是地政/戶政事務電腦化的提倡先軀。我現在重讀1987 年日記,因要去日本受訓,必須多次去永和市公所辦身分證的「
職業欄更新」的苦不堪言等記憶猶新。90年代我的所得稅很高,
《品質人語》台北:中華民國品質學會,1990。 《品質人語》在21世紀有新版,
所以我在2000年4月的戴明顧問公司的網站上說,
謹以陶淵明詩恭賀陳教授的新書 :
相知何必舊
相知何必舊 傾蓋定前言有客賞我趣 每每顧林園談諧無俗調 所說聖人篇
這本書的出發點,是80年代 (初版1979年)美國的一本品質管理的暢銷書 Quality Isl Free *by Philip Crosby。Crosby
在該書中,會將他認為的雋語選出來,附在書末,
供好學深思之士反省用。陳老師的《品質人語》先在《工商時報》的副刊選刊,之後再結集出版—初版時的費用,
*此書第二版改名為Quality
Is Still Free,我請彭淮棟先生翻譯,書名為《熱愛品質》(台北華人戴 明學院,1997) 。我尊重Crosby先生 ,所以只在書末寫一篇「後語」,其實用力頗深,
值得讓讀者參考一下80年代品質運動中一重要支派的要點。
陳老師在品質大師之中,與
Philip Crosby 最親近。巧的是,他認為我在90年代出版的書中,以《熱愛品質》 (Quality
Is Still Free by Philip Crosby)「做」得最好。
字母湯 DIRTFT 是” 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 第一次就做對” 各字頭一字母的縮寫,它是Crosby
的學說之口號;這影響我在1989年台灣杜邦的品質運動口號:「
第一次就做對;一次比一次好。」
雖然如此,他從他的寶庫之中取出If Japan Can... Why Can't
We?錄影帶,送我;1980年,美國國家廣播公司( NBC)以戴明為軸心所錄製的電視節目,片名《日本能, 為什麼我們不能?》(If Japan Can... Why Can't We...)¸,它一夕之間成為撼動美國人的節目, 也帶動了美國工業界品質革命的轉機。
《品質人語》(Quality
Guy Speaks)初版由三位無名氏贊助出版。
我抽兩則讓讀者反思陳老師的話語的力量或可能的不充足處:
我們從差勁的領導中所學到的,第53則「…..General H. Norman Schwarzkopf對美國西點軍校的學生說:「
教會我們不該那樣去做,從兒便會知道應該怎樣去做。
第57則「品質是一種習慣。大家以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適切的訓練,可能培養良好的習慣。所以,品質從訓練開始。 」
○ Rafael
Aguayo著《品管大師戴明博士》汪益譯,聯經(絕版)
據云,該書有譯作問題,如「管制圖」譯成「對比圖」【 這問題有點意思,劉秋枝在翻譯Schultz, Louis E. 著『品質群像:
向品管大師學習 』中說,學校(台大)的品管和統計老師分別用「管制圖」和「 控制圖」】,很令陳寬仁和時任「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會長」的王 晃三不滿(他還是買了數十本送理事,當年我是理事), 積極接洽重譯或改譯,不過,聯經以為太麻煩了,稍稍改之,……【 2006年補:原作者後來放棄戴明哲學, 令我懷疑他寫此書時之成熟和誠信。】『尋智書摘 1999年』有摘此書;我與忠樸在1995年談過『品管大師』。 .
◎鍾漢清等人與中華民國品質管制學會合辦第一屆「
我印象最深的是許祿寶先生說:「
2000年代
2000年
《品質人語》(Quality
Guy Speaks)出版增訂第2版,共148則中英對照的雋永小語。
寬仁師動用的人員計有;序:(葉若春、王晃三、戴久永);
英譯者五人(台灣、美國、加拿大、英國);”About the Author” (鍾漢清);作者之素描(賴義);「自序中」除了上述諸人,更增提五六人,又講出彼此互動的故事,這是篇很精彩的「
編輯《果姑話飄泊—側寫中國百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這是一本神奇的妙書。書的主體,是他母親在九十幾歲開始寫的三十
餘萬字回憶錄,陳老師插入的兩段故事,比小說還精彩:《勝利後河內之行》(1945年,pp.341-49)、《運金(
近期寫的《關於本書》(2003年,pp.507-15), 說明母子成書的互動過程,精彩兒感人;他寫外祖父《三光先生》(2003年,pp.483-85。
所謂「三光」,妙得很,指的是賭博打麻將,一直要等到「天光、正文固然非常重要,但缺少前後關係,左右呼應,便了無生氣……故事的趣味是喧染出來的,故事的特質是演述的方式所賦予的。 演述故事的整個過程:腔調擬態聽眾的刺激與反應等,對土著的意義之重大,毫不亞於正文。
----Bronislaw Malinowski《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協志工業,
1978,頁83)
編輯
《中華民國品質發展史》台北:中華民國品質學會,2005,列為
2位執行編輯之一。兩位都有編輯紀要,陳老師的很妙:「……我體會到『為一件工作應該創造適當的專用工具,
2005
我一向在外商上班,在電子所上班時代(1981-86)
也沒學中文打字。到2000年才自學的中文輸入…….一直無法打高院長的全名,昨天問陳寬仁老師,才知道:「
根據陳寬仁老師在《中華民國品質發展史》中說的,
劉老師開課很積極,業務版圖含蓋的(地方)範圍,可以說是:.想當年劉伯繩*拍胸脯說,我編的《品管月刊》,保證沒有錯字,
2006年(民95年)
2006年,我編《王晃三老師退休紀念文集》時,-陳老師(Tony)抗議說,不應用「紀念」。
由這一經驗,我知道這本文集《陳寬仁老師八十大壽》, 它的英文名稱是
Essays In Honor of and by Tony K J CHEN. (2012年補記,他對「大壽」非常「感冒」: 「做大壽嘛!我還不想歸天!」。雖然《教育部國語詞典》說它的意思為「重大的生日」或「高壽」。他堅持此書中不要它。。。。「」
附2006年之信:
陳寬仁傍晚來訪,提出一些關於「編書與索引」的看法和出書建議。 7月 19日我給
CSQ:「關先生,我在
組稿《王晃三教授榮退紀念文集》,希望你能將學會《品質月刊》
等資料庫中,王教授之著作清單列給我參考。」 經我跟催(Followed Up),關季明秘書長有回信(0805):「
Dear Mr.鍾:我們的資訊稍有問題 ,待一點時間。」 …..陳老師說,王老師編輯兩年的「幕前幕後」專欄,可參考。
最有趣的是,談他嵩壽 (2009)的《文集》,我們列出些寫手之名單:
官生平(陳老師在其南非家中住過一個月)、 王晃三、盧瑞彥、戴久永、林公孚、王治翰、張有成、來辛陽、 夏太長(建國大學)、陸正平、高旭(英譯者)、鍾漢清、田墨忠(注: 他們有組台北市品質協會: 2006/01/20~ 2009/01/20台北市品質協會理事長;名譽理事 陳寬仁等等)。鍾說晃三兄可能採用《 自然科學發展史》(Stephen F. Mason原著,陳寬仁譯,台北:廣文出版,196?) 當其通識課程之教材。可惜這本書寬仁師找不到原文書,不然, 可考慮修正再版。不過寬仁師很重視這本, 曾攜一複印本交我妻玉燕,希望送她兼任的某教育大學。
我向陳老師示範如何在 Gmail和 Google的Desktop (全電腦內文搜索 )找資料,以及如何編《台灣戴明圈年度紀事》、主題索引等。
我找到他在《風嶺 34── 承先啟後 - 119 -校友感言》,很有意思。陳老師稍微吃驚網路上的資訊 ……
2006 年,在晃三兄的退休紀念會上(CSQ), 寬仁師講一則忠樸暗中幫助印他的《品質人語》第二版的故事。
今年陳老師當選為QKC召集人、第一次聚會在鍾漢清的華人戴明學院舉行.......我利用機會,建議QKC應該深入了解世界各大品質推進組織的內容和發展史.....
○一月,
Quality
Times 品質
時報
主筆:鍾漢清(hanching
chung)
陳寬仁:「一月號《品質月刊》出刊 一次登出拙作二篇 (有一點意外 我頗不贊成同一作者同時發表二篇)
不吵鬧的小孩沒有糖吃 誠然 上月驚擾各位總算有一點結果
遺憾的是白紙黑字有錯誤和錯字數處 (無校對責任 不必指出) 事過境遷
各位笑一笑罷 在圓山飯店開理監事會議時
白總編輯已對我說了 是我誤會也」
下午約兩點,陳寬仁帶魏先生(卡內(耐)基)和飛行安全專家)來 訪。我們談中國的食品衛生問題、航空產業發展、飛航安全( 包括中共駕駛員的英文能力)的問題……不知怎的,
我提到幻象飛機的妥善率(availability )竟然只有約0.45…..
○二月,
透過工業技術研究院東京事務所(兼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東京
◎
三月,《愛智合作社連絡簿》(57號)友情 :感謝陳寬仁老師與汪永祺老師來華人戴明學會聚餐。
陳寬仁老師翻譯過《自然科學發展史》(台北:廣文,1969); 這次無意間發現是翻譯者於1989年送HC的)著有《工程經濟》等,近年編其母親自傳《果姑飄......》、《台灣品質發展史》等。
汪永祺老師翻譯過十來本機率和統計學的教科書、英文寶笈等等( 這次無意間發現他的筆名是「尚拙」。
昨天,陳寬仁教授來,問我主編的「我所認識的王晃三」何時截稿?
我說「7月中旬」。如果大家寫的「我所認識的王晃三」,其「質-量」達不到出版之標準,就精印一本,送他作留念(keepsake)。
我跟陳老師解釋以前《新聞天地》主編卜先生生前要朋友撰稿寫他的做法,最好不過了。
◎
四月, 鍾漢清在《品質月刊》發表「有為者亦若是! -- 略述Kano 先生品質學術之傳承、成就和他與學會(CSQ )之交流」。Bill Scherkenbach先生送論文,詳見本書「 收集數據的唯一目的是採取行動! 」。 陳寬仁老師於27 日在華人戴明學院(地點: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主持的研討會,鍾漢清發表「談朱蘭(J.
M. Juran)主編的五版本之『品質(管理)手冊』—回顧世界品管 50年」。參加貴賓:來新陽、官生平、石玉立、宋文襄、陸正平、 盧瑞彥、蔡耀宗、吳社邦、歐陽志遠、游振昌、李景文。
五月,陳寬仁老師訪問兩次,賜相關的CD:「日本能, 我們美國為什麼不能?」(1980年美國NBC電視台啟動美國驚心動 魄的品質革命/戰爭之影片,戴明為「要人」,讓他有機會創造《轉危為安》、《新經濟學》等著作).....
2007/5/28 日傍晚陳寬仁來訪。我在 Quality Times No.143, May 30, 07 ;《品質時報》第143 期:07 年5月30
日( 週三 ) 這樣紀錄:「 「智翔…….對了,陳(寬仁)老師與我快半年多沒見面, 很巧他打電話來 說明天見,我想他真有口福。」
2007/5/28 約1715-2010
陳老師來。妙的是,他將 Eric送的那盒荔枝轉送給我。我們先在屋內談。 我再帶他到台大校園轉一大圈。
他補充 2次拍廣告的故事:第一次只拍背影【撐小傘,表示買該保險,夠力!】,待價千元;第二回拍奇美電子的廣告,花上一整天,報 酬兩萬。
我們談他 2009年80 華誕(中秋- 8月 30日)的Essays in honor of
and by Tony C. K. Chen 。談他過去去TNT 上課;怎樣引入Human Factor
Engineering(這在 30年後還可以到南部某 LCD製造商談他們產品的弱點 ……)
我跟他介紹ASQ、JUSE的Quality
Management 與QCC的雜誌之招攬廣告的透明化。我們的兩blogs、 其他朋友的;..介紹台大的生物/生命/農學院的系名取法, 原則上就是「`三四組關鍵字眼的隨機組合」,譬如說「生物-系統 +-環境-工程」學系;..這手法,陳老師30年前的旅美雜記就 介紹過。 」
7月 陳寬仁老師來信:「7/26 我應晃三邀為口試委員-- 去中原評審碩士班應屆畢業生五名,
順便在院長室拍下他退休前打包現場照片 以及圖書館正門照片一張,也許你能利用?」
我在2007年就開始為寬仁師的「八十大壽」敲邊鼓。
當時戴久永老師還來信問:「 Dear HC :你說陳寬仁嵩壽,是指他在2009 年多少歲? 抱歉我的中文不佳,不懂幾歲是嵩歲。」
HC 回答:「中文嵩壽為高壽。
我指80 歲:八秩/八帙/八旬等等,都指80歲。」
當時晃三兄也來信:「……..現在也該敲定寬仁大哥嵩慶祝福會的日期了。對了,稿件的截止日何時?請告知。我是deadline driven的懶虫。無可救藥也!」
當時,陳老師說;「小鍾之建言,好是好,不過……」(Reall
約2007年他曾為QKC講他在軍中創導安全的故事
我找到他在『風嶺 34── 承先啟後 - 119 -校友感言』,很有意思 ……
前天,陳寬仁老師透露他將往高雄某校演講,主題為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効率、效益)。我想,他一定會提Peter Drucker關於這兩字詞的簡單界說。
這方面我倒是可以將讀報資料供他參考:日本29日舉辦「 学術会議」,其提言總鋼為從「重視経済効率」到「安全之構築」。
另外,陳老師或許注意到上周中國的新聞:上周週末2007/05/26,中國新華社報導說,停建上海至杭州磁懸浮線路, 停建原因是聽取了居民的反對意見。南德意志報注意到, 上海居民的抗議活動收到了效果:…… 2007年三月份,溫家寶總理宣佈,不再批准昂貴的炫耀型項目。
2008年,陳老師參加我們兩次的聚會。
經濟部長李國鼎先生在東海大學工學院新廈落成奉獻典禮( 1968.11.9) 的演講,末尾講的兩個故事:一個是哥倫比亞大學的丁龍講座;一個是銀行家George Fisher Baker助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故事。
陳寬仁 1980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李國鼎辦公室)兼任研究員一年半。2008年上半年陳寬仁向鍾借《李國鼎:我的台灣經驗》,台北: 遠流,2005。
2009
2009年元月參加宋文襄將軍追思會
2009年的戴明講座,原邀請法國的Jean-Marie Gogue 先生和陳寬仁教授來助陣,可惜他們都因為某些原因不克參加。
我也曾找陳寬仁教授和我合作主持,不巧他另有他約,所以我只好「
編輯
《品質將軍:宋文襄先生紀念文集‧「幕後編輯」 》台北:中華民國品質學會,2009。
我曾追問他,劉振老師編《施政楷先生品質管制遺作選集》』( 台北;中華民國民國品質管制學會,1983年),共304頁, 而他編的,卻不到百頁。他說, 此次敬禮書之性質只選其論說中之最精華者。說明見「最後的敬禮, 代編後贅言」,《品質將軍:宋文襄先生紀念文集》(台北: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2009,頁84-87)
2010年
跟陳寬仁老師介紹王雲五之子王學哲的回憶錄《八八自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 2010)的「每年一段話」方式的寫作法..... (據王學哲 台灣商務印書館的成就和法律地位
與北京的商務印書館都沒沒關係).
對我輩受益大的可能是這篇報告 (分段是hc作的):
2011
9月 今天傍晚: 一些《東方雜誌》(復刊)
其中有王雲五八十多歲寫的詩 我特別抄下送寬仁師 (朋友 這是白話詩 請試斷句就可懂)
2010年
跟陳寬仁老師介紹王雲五之子王學哲的回憶錄《八八自述》(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 2010)的「每年一段話」方式的寫作法..... (據王學哲 台灣商務印書館的成就和法律地位
與北京的商務印書館都沒沒關係).
對我輩受益大的可能是這篇報告 (分段是hc作的):
唾腺常識
陳寬仁 (2010/09/03)
早在三月中,左臉耳下有小小浮腫,略有壓痛感,附近診所醫生說是淋巴腺發炎,吃三天藥消腫。 不幾天又患。換看醫生, 吃三天藥消腫,不幾天又患。看過牙科,一般外科,都不靈。吃藥吃得整天昏昏欲睡。有一次,路遇一不識之老者教我去中藥店買「風陣」(樹根一般)煎水喝,也不靈。 去健保門診看診。大夫因無法檢驗,開了轉診單。去榮總看耳科。 耳科大夫安排去作CT 電腦斷層。二週後榮總報告,是沒有長什麼怪東西。又吃藥消腫,不幾天又患。改去請教中醫,做了三次針灸,不靈。中醫師建議再去榮總看腫瘤科。腫瘤科大夫看了以後,要我去口腔部看顎面科。這才找對了門。主治大夫吳政憲一手拿器具擠內臉頰,一手在外以絞毛巾的方式扭。然後他說,是唾液腺結石堵塞發炎。終於找對科了。先吃點藥。第二週去,由一位住院醫師動手,先注射麻醉劑、再打顯影劑、照X光,電腦畫面可見果然不通。通!通下水道的方式!醫師用一支比鉛筆心略粗的圓頭銀質桿子硬通。各位如有針炙經驗的,感覺過那種酸酸麻麻。可能加強百倍。動手的住院醫師說,只通了一半。下週三再去看他師傅,主治大夫吳政憲。8/18下午第二次見吳政憲。臉頰上曾被徒弟泡製過,師傅的手勢果然不一樣,還是用圓頭銀質桿子硬通,力道更大,每一動作都確實到位,酸麻痛又加幾倍。我是全身挺殭,眼淚自動噴流,下巴自動發抖。最後再去照X光,我根本站不起來,是一男一女把我架過去。照 相結果出來了,上下牙齒間,可見一道灰白色水平線,比芝麻粒略粗,六七公分長,尾端散開像河流的上游支流。吳大夫說,主流通了。他解釋說,口腔內粘膜上密 佈著無限多的極細微唾腺,分泌唾液維持口腔潮濕。吃東西或說話時,大量的唾液另有四個管道適時供應,唾液腺孔左右臉頰各一,舌頭下面有二處。人身體內各種腺體的分泌量會隨年齡高而減少。唾腺上游支流供應量少了,主幹腺管中流量少,壓力也低了,一方面唾液容易乾涸結石,再者口腔中細菌也可能侵入,造成發炎。所以,年紀大了要吃點酸的,以及常常按摩兩頰,中間三指併攏,從耳下向嘴角用力擠壓掃過去,促進唾液流動。他看我累慘了,要我坐下至少休息四十分,才可下樓去領藥。9/1複診。大夫說算是痊癒了。最後又說,常吃點酸梅。日本料理的便當,飯後吃一粒酸梅。想來頗有道理啊!Tony K. J. Chen
2011
9月 今天傍晚: 一些《東方雜誌》(復刊)
其中有王雲五八十多歲寫的詩 我特別抄下送寬仁師 (朋友 這是白話詩 請試斷句就可懂)
八一年華忙裏過忙來忙去為誰何一天要做二天事祇望餘生耕植多 ( 其一)
或云欲倍翻成半有限精神任折磨我說縱然打對折好趁未衰學唱歌 (其二)
三月一書今竟二其三拈筆正張羅引領今秋成全璧百五萬言算什麼 (其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