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蘋論:漂亮!330的群眾們 ;同學們,台灣興廢在此一戰! (賴怡忠)


蘋論:漂亮!330的群眾們

 
 
更多專欄文章
昨天晚上7:30,學生領袖一聲解散令下,50萬人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漂亮的秩序、嚴整的紀律、潔淨的街道、偉大的理性,打破群眾運動若持續必然走向暴力的規律,在世界上是極為罕見的表現。認為台灣人民不夠格享有民主的犬儒主義者,請面對台灣社會的現實,並調整你們的偏見。

死守拒得寸進尺

馬力圖宣揚服貿協議的好處,民眾卻擔心中國藉服貿協議所送來的威脅;台灣的學運顯示人民對政府快速向中國靠攏已產生很重的危機感。民眾為什麼如此強烈反服貿?因為正是讓ECFA那樣輕易在立院過關,馬當局才食髓知味,壓迫立委包裹表決,禁止逐條審查。如果這次又讓他得逞,接下來的貨貿等經貿協議也將循例辦理;更可怕的是政治協議馬當局也必率由舊章,禁止立院審議,全部包裹表決,不但視立院如無物,更可輕易在政治上綁死台灣並送上統一的祭壇。所以若不嚴防死守,寸土必爭,馬和北京就會得寸進尺,要求依往例辦理。這是學生不肯讓步的底蘊。
馬總統應該把這次學運正面看成與北京談判的後盾,而不是負面看成他個人的失敗,或台灣的噩耗。我們建議馬接受學生的關鍵性建議,當作日後與北京政治談判的籌碼。學生得到政府的妥協,不必不斷加碼,可以見好就收,如此雙贏,彰顯了雙方的政治智慧,何樂不為?
北京若覺悟到這是統戰台灣的絕佳機會,可以宣布同意重啟服貿談判,讓更多利給台灣,並盡量減少政治曖昧及含意的條款,做出一個純粹經貿的協議,讓台灣人民放心,才是為將來政治談判搭好舞台的做法。同時,也讓馬當局和學生都可以光榮解套,創造三贏。 

台灣最寶貴資產

馬總統前天溫柔婉約地呼籲學生和政府溫和理性;學生領袖也不斷提醒冷靜克制,是昨天50萬人表現和平理性奇蹟的原因。這是台灣最寶貴的資產。學生和政治領袖都學會負責與誠實,台灣就會再進化。
德國社會哲學家韋伯在《政治做為一種志業》中的名言:「真正讓人無限感動的,是一個成熟的人(無論年紀大小),真誠而全心地對後果感到責任,並按責任倫理行事,然後在某個情況來臨時說:『我再無旁顧;這就是我的立場!』」 



同學們,台灣興廢在此一戰!

中國國台辦昨日記者會最重要的訊息,是原定四月要來的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時間改為未定,中時說中方的態度是要馬自己解決,沒解決前(通過前),不僅二次王張會不可能,連常態性聯繫機制也不會有了。由於中方將「王張互訪」、「互設辦事處」作為是否同意舉行「馬習會」的前提之一,因此一但張志軍訪台無限期推遲,同時也不設立常態聯繫機制,互設辦事處的談判速度可能無法加速,這意味著今年APEC馬習會已經不可能了。

318學運的另外重點,是改變了國際對台灣未來軌跡的看法。王張會是兩岸正式的政治談判會面,因此二月第一次王張會所引起的國際矚目,認為兩岸已經展開正式的政治對話了,但看到台灣在王張會什麼都沒拿到,但卻給與中方一個進行兩岸政治談判的空白進程支票,讓兩岸政治談判正式登上議程,以及官員碰到「中央 vs, 地方」的外在印像也不以為杵等,外國開始認為台灣已經正式要進入中方的軌道。這個印象在外國發現台灣社會事後對王張會幾乎沒有反應,而應該表達強烈抗議的反對黨,卻表現出一副「有條件反對」的態度,著重對談判的內容進行批評,但對於在這個時候展開政治談判的時程卻沒有提出特別強烈的反對意見。復加上張志軍來台時間更從元定的十二月提前到四月,這都讓國際上認為台灣人民即便多數不願意與中國在一起,但在形勢比人強下,似乎正準備接受某種形式的統一了。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應記得王張會後國際分析家是怎麼在看台灣的。國際關係理論的攻勢現實主義大師John Mearsheimer提出 「Say goodbye to Taiwan」(據說他這篇是在去年底來台灣參加「國際關係學術年會」後,回美國提出的文章,大概是他及馬政府國安高層及親馬學者交談,加上王張會觀察輿論的風向後,所得到的自然結論吧)。而一向支持台灣不被中國併吞的鷹派學者Joseph Bosco在王張會後,也提文「Taiwan and China, a Ticking Clock」。雖然文中提到美國應有明確對台灣的安全承諾,但對台灣的未來也是不抱樂觀,所以會以「ticking clock」來形容。而我在王張會後被不少外國駐台使節詢問時,對方也多對台灣如何維持獨立不甚樂觀,懷疑台灣民眾是否已經準備接受與中國統一。一位日前被自由時報訪問的美方學者更在私下餐敘時告訴我,如果真的要維持獨立,台灣需想Plan B,意即在海外建立反抗中心的必要性,因為台灣有可能撐不住了。

大家應記得在317張慶忠30秒宣佈服貿協議即交院會表決的氛圍吧,那時的社會氣氛是經濟似乎無法避免必須與中國更緊密結合的命運,而兩岸政治談判也在如火如荼,馬政府還強硬推課綱修正,加上宣佈張志軍提早到四月來台灣進行王張二會,感覺接二連三的中國勢力正與馬政府聯手對台灣全面攻城掠地。我只記得在3月14日智庫的內部研析會議上,大家看到今年鋪在面前的兩岸議程後都不禁倒抽一口氣(二月王張一會、二月底簽兩會氣象協議、四月王張二會、四月8-11日博鰲論壇、六月簽貨貿協議/可能爭端解決機制、七月海峽論壇、八月國共論壇、十月在台灣舉辦和平論壇、十一月紫金山峰會、十二月可能王張三會),加上馬英九可能會在六月前硬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以使互設辦事處成為事實。我們都還沒提馬習會。但光是這些會議的發展,台灣就即可能被推向志願被中國統一的不歸路了。當時討論的氣氛極為低迷。

有人會認為不是馬英九支持度甚低,年底七合一選舉國民黨失敗的機會很大嗎?包括民進黨在內更應利用這個時機趁勝追擊,不是嗎?但問題就在於民進黨正進入年底選舉的提名與衝刺階段,加上五月又有黨主席選舉,前者使得縣市的候選人傾向於避免高強度的衝突路線,後者則讓中國因素對民進黨的影響赤裸裸呈現。當民進黨內部的思考是先擔心會不會被冠上「逢中必反」的指控時。無可避免就出現對中態度的自我審查。如果民進黨在服貿議題上言所當為,堅守原先既定的立場,這很可能與年底選舉民進黨候選人想要尋求地方過半的中道調性會互相衝突,同時有人也擔心這會落入馬政府以兩岸議題蓋過對其執政不力的選舉策略陷阱。所以這些考慮的綜合效應,會使民進黨在服貿協議這個議題的反應左支右絀,外界不太可能有多少期待了。而這也是馬政府信心滿滿,認為一定可以強渡關山情況認知。這樣的力量對比與趨勢發展,實際上會導致台灣在今年「兩岸政治關係暴衝」時,沒有一個有力的體制內政治力量進行牽制為台灣爭取時間,我們在314當晚看到的正是這個狀況。如果不考慮拿槍造反的話,當時推估到的台灣前景是非常黯淡的。我們心中很急,但又說不出來。

但是318晚上學生們的驚天一擊,讓這個對台灣極為不利的處境出現了改變契機。而從反服貿黑箱出發,到質疑服貿協議的必要性,以及現針對所有兩岸協議必須出現監督機制的要求,是帶著大家逐步認識到台灣現在所面臨的危機核心。這也使得國際上開始發現台灣對於與中國更緊密的關係是有異議的,多數民眾無意為了多賺幾個錢而願意犧牲自己的自由與民主,即便台灣現在經濟不佳,但人民也不認同馬政府「一切靠中國再說」的邏輯,認為台灣還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找到出路。網路上法國台灣學生與同鄉在巴士底監獄前聲援太陽花學運的宣示,曾提出「台灣不是問題,不是中國要解決的問題,台灣就是答案!」這句話十分精準的描繪出318學運的歷史與國際意義。而即便是談經濟出路,要看的也是台灣如何自我提升,不是找外援,而是在台灣自己的素材中找養分。「相信台灣」不是政治口號,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還有新台幣的經濟生活方式。魏德聖不是已經以好幾部影片一再的證明了這一點嗎?

318學運讓張志軍來台時間無限期推遲,更讓(遲鈍的)美國也開始關注,而原先十分擔心習近平利用歐習會要美方支持兩岸政治對話的憂慮更是相對小了許多。中國原本伴隨著兩岸政治談判而要美國修改對台軍售作為,弱化台灣關係法等策略(這是中國先前提出如要建立美中新型大國關係的對美要求),其氣勢也為之中挫。到今天為止,318學運所改變的國際政治砝碼,所啟動的新型地緣結構動力關係,可能忙於思考抗爭下一步的場內學生是沒概念的,所以我希望有機會可以提醒他/她們,這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也正因為318學運所影響範圍與層面的巨大,馬政權為了自身的政治未來必定全力反擊,不反擊則會讓馬英九眾叛親離,中國更可能尋找其他替代者(連勝文?)而使馬提早出局,馬下場會極為悲慘。而習近平對此更是暴跳如雷,鷹派的他更有著與胡錦濤相比,不能讓台灣走遠的更大壓力,所以要求馬政府「解決」的壓力必然是空前劇烈。但是學運挺的越久,美國就更不能持續忽視,要求調整對台作法的呼籲也會隨之升高,之前美國的「棄台論」聲浪也會漸次消風。而日本、印度、菲律賓等國在美國有所反應下,對台灣也能有更積極的作為,畢竟補齊台灣這一塊戰略拼圖是這些國家的重大利益所在。這些發展會使得中國想要支配東亞第一島鏈的戰略氣勢因此為之重挫,改變東亞向中傾斜的力量關係,進而空出一塊台灣可以合縱連橫的戰略空間。畢竟中國在2010年四月開始將東海與南海列為其核心利益,正是美國在2009年十一月於歐胡會共同聲明承認台灣為中國核心利益後出現的。因此318學運所觸發的東亞地緣戰略意義非比尋常。

馬政府現已發動全面反撲,中國幕後支援的影子也是斑斑可見。呈現了三戰(網路戰、輿論戰、心理戰)之態勢,並動員包括商總、會獲利的金融大亨、企業大老,部分「友綠」色彩的藝人或企業家、官員、學者等,還包括親統黑道勢力,這些人通通都出來了,這個規格與2012總統選舉最後一個月的發展十分類似。因此如何透過擴大戰線與國際化,並伸入中國內部發現友軍,避免被孤立在立法院,會是未來能否堅持下去長期抗戰的成敗關鍵。只是把這份重擔由這麼一群年輕的學生承擔,實在是不忍,也見證了我們這一代(特別包括我在內)的無能。

這個鬥爭在未來必然是驚心動魄與血肉橫飛,323政院的流血衝突只是馬政府的前菜而已。更需步步為營與無懼的出擊。處在關鍵的歷史時刻,向當年東鄉平八郎在日本海對俄決戰的名言學舌一下,「同學們,台灣興廢在此一戰!」,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同學們一定要相信,我們會勝利,台灣會勝利!




賴怡忠Dr. I-Chung Lai,1966年3月17日),台灣嘉義人。1988年成功大學物理系畢業,1994至1999年為康乃爾大學訪問學者,1999年獲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博士。曾任北美洲台灣學生社發言人,北美洲台灣研究學會副會長,民進黨駐美代表處主任,台北駐日本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室主任,台灣智庫國際部主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及國際事務部副主任,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兩岸關係立場,主張聯合美國日本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2006年就任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後曾就此與時任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的鄭麗文在報刊進行交鋒。
中國大陸的新聞資料認為賴怡忠屬於民進黨新潮流系成員;但由於賴怡忠長期任職於台灣智庫,因此也可能被歸屬於林佳龍之下。

外部連結[編輯]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