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將與TOYOTA合作 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 大陸4車廠也入列
國際消費電子大展(CES)登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發表主題演講,宣布輝達將與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TOYOTA合作,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TOYOTA也將採用輝達的Drive AGX Orin平台,使用輝達晶片與作業系統。除了TOYOTA之外,比亞迪、理想、小米及極氪等4家大陸車廠也都是合作夥伴。
黃仁勳在演講中表示,自動駕駛具有革命性的潛力,有機會成為第一個突破兆元大關的機器人市場。此外,輝達與TOYOTA進行更深遠的合作,未來將採用新一代通用處理器Thor,該處理器除了車用之外,還可以用在人型機器人與自主移動機器人等相關產品。
TOYOTA與輝達合作的消息一出,瞬間讓TOYOTA股價跳漲將近4%,尾盤漲勢收斂,但終場仍收紅上漲1.36%。輝達持續擴大在車用業務的影響力,在此狀況下,預估2026年輝達汽車軟硬體的收入將從今年的40億美元成長至2026財經年度的50億美元。
除了TOYOTA之外,AURORA和大陸集團也同步加入採用輝達晶片,成功擴大影響力。外界也關注,TOYOTA與輝達合作的更多細節,推測會在近期公布初步方向。
TOYOTA此次由會長豐田章男領軍參加CES大會,宣布旗下智慧城市「Woven City」,將迎來第一批居民,該城市是以以「自動駕駛技術」為基礎的大型實驗城市,預計只有三條路,自動駕駛的高速道路、用於行駛個人交通工具的低速道,以及人行道。
另外,地下還有一套貨運運輸系統,根據規劃,所有城市的基礎設施與物流系統都設在地下,透過包含人形機器人在內機械設備,為整個城市提供自動化服務。
南韓三星電子的半導體業務復甦進展緩慢,2024年12月期雖然好不容易實現營收與利潤雙增,但未達市場預期。在先進技術的研發上落後於競爭對手,原本被視為成長支柱的代工業務也持續低迷。三星現在需要的是進行深入企業體質的改革。
三星於8日公佈的2024年12月期合併財報顯示,營收較上一期增長16%,達到300兆800億韓元,營業利潤則成長5倍,達到32兆7300億韓元。雖然數字看似亮眼,但三星解釋「大幅低於市場預測」。因研發費用和生產成本增加,導致利潤成長趨緩。
半導體業務是三星整體營業利潤的約四成。作為大型電機製造商,三星的業務範疇涵蓋智慧型手機與家電,但其成長模式主要依賴半導體高利潤所帶來的資金進行投資。三星的半導體業務約7至8成為記憶體,剩餘的2至3成則是邏輯半導體等代工業務所構成。
在記憶體領域,三星保持全球領先地位長達30年。然而,近期在支援生成式AI的高性能記憶體「HBM(高頻寬記憶體)」研發上進展遲緩,導致其主要客戶輝達(NVIDIA)的訂單流失,反而讓同為南韓的SK海力士(SK Hynix)搶先。由於無法全面掌握利潤率高的HBM需求,三星的獲利受到限制。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於7日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中接受韓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我確信三星最終將在HBM領域取得成功。」然而,HBM量產的確切時間仍未明朗。
在非記憶體領域,三星的晶圓代工業務持續陷入低迷。該業務主要生產智慧型手機、個人電腦及數據中心使用的邏輯半導體,並供應給美國高通(Qualcomm)、谷歌(Google)、中國百度等企業,也在三星自家的智慧型手機中使用。然而,南韓多家證券公司指出,該業務自2023年起陷入虧損,預計2025年將連續三年出現赤字。
三星於2005年進入晶圓代工市場,將其定位為繼記憶體之後的成長支柱。三星會長李在鎔於2019年宣布,「目標在2030年前達成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第一。」然而,目標與現實存在巨大差距。台積電穩居市場龍頭,市佔率超過六成,並穩固與蘋果(Apple)及英特爾(Intel)等大型客戶的關係,持續擴大優勢。
三星作為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企業,市佔率不斷下滑,2024年第三季更跌破10%。與位居其後的中國中芯國際(SMIC)差距逐漸縮小。
技術層面上,三星也難以追趕台積電。三星計劃於2025年量產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產品,時間點與台積電相仿。然而,業界人士普遍認為,「在工廠運營效率上,三星難以趕上台積電」。由於良率不足,製造成本難以下降,進一步影響競爭力。
面對困境,三星於2024年11月宣布更換晶圓代工事業部門負責人,由具備半導體設計與開發經驗的韓真晩(Han Jinman)出任,並設立首席技術官(CTO)一職,任命資深技術專家掌舵。韓真晚在上任致詞中強調:「非先進製程的半導體同樣重要,我們將全力確保客戶。」
隨著AI應用的普及,半導體需求將愈發多元化。儘管三星重視客戶需求的轉變是正確方向,但外界普遍認為這一步走得過於緩慢。未來,三星需要更加具體地展現資源配置及成長策略,將計畫付諸實行,才能重拾市場競爭力。
資料來源:日經新聞
歐洲面積約1016萬平方公里,和中國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差不多,卻分爲44個國家和1個地區,基本原因就是使用拼音文字。中國假如同樣使用拼音文字,分裂的情況大概也如同歐洲。其實中文不採用拼音文字也是不得已,因爲同音字太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