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 星期五

蘇永欽(1951-)。陳逸松(1907-1999)


蘇永欽恐怕已經觸法| 即時新聞| 20151028 | 蘋果日報

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72019...
Translate this page
Oct 28, 2015 - 作者:徐偉群(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司法院副院長兼大法官蘇永欽在釋字732號解釋公布之後,做了三件事情。首先,是在公開場合發言表示 ...



蘇永欽偷改,然後叫秘書處出來道歉
這種副院長阿九超愛。
幹,我衰死了,被牠教過。
再衰死一次,也被牠哥蘇不起教過。⋯⋯
更多
蘇永欽更改釋憲意見書司法院認錯
WWW.WETALK.TW|由 WETALK 論壇上傳


蘇永欽(1951年3月28日),祖籍浙江杭州,生於台灣宜蘭縣,台灣法學家。現任司法院副院長兼大法官。

李登輝執政期間,曾銜命前往遊說陶百川接受修憲,未果,但頗獲重用,並對堅持護憲的憲法耆宿胡佛批判尤烈。李登輝屢次發動修憲,為總統職位擴權,蘇永欽辯論各方,功不可沒。後多次借調到行政機關擔任公職,1996年擔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亦曾任行政院新聞局法規委員會、訴願委員會委員。
自2006年起,因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採政黨比例代表制,因此蘇永欽又受中國國民黨推薦,專任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0年8月24日,蘇永欽受總統馬英九提名為司法院副院長暨大法官人選。獲提名後民間司改會的評價是「非常不適任、非常不推薦」,司改會評價認為他雖有專業能力,但曾多次提出支持威權、壓縮民主與人權的意見,道德也有嚴重瑕疵:例如違背程序正義,護航馬英九到政大法律系任專任教授等。[1]同年10月8日立法院行使同意權,獲73票贊成出任司法院副院長;於10月13日上任。






陳逸松(律師)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https://zh.wikipedia.org/zh-tw/陳逸松_(律師)

Translate this page
陳逸松(1907年12月24日-1999年7月5日),生於日治台灣宜蘭羅東,為日治時期著名文人、律師。 生平[编辑]. 陳逸松出身臺灣東部的宜蘭望族,祖父陳輝煌是與吳沙 ...


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陳逸松一行人

曾健民:打開新的歷史視野——《放膽兩岸波濤路:陳逸松回憶錄(戰後篇)》序文


(附圖圖說: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陳逸松一行人)
完成了這本書,總算對陳逸松先生,對家屬,還有對歷史有了交代,雖然必定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存在。從陳逸松先生生動的個人史,我們可以看見戰後台灣歷史新的縱斷面,以這層意義來說,這本書不只是有關陳逸松先生的個人生命史,它更是一本有關台灣戰後的時代史;它突破了兩岸分隔的歷史界限,打開了新的歷史空間和想像。
一、寫作的機緣
寫作這本書的機緣是這樣的。
大約三年前,陳逸松先生的長女陳文惠女士和陳逸松先生生前的忘年之交陳正德先生,通過聯經出版公司來找我,希望我替其先父整理戰後部分的回憶錄。因為他們讀過我十年前在聯經出版的《一九四五.破曉時刻的台灣》,該書寫了不少有關陳逸松先生在那個歷史時刻所扮演的重要時代角色。他們認為該書十分忠實客觀,所以希望我接下整理和出版陳逸松回憶錄的工作。
其實,我早已讀過林忠勝先生撰述的《陳逸松回憶錄:日據時代篇》(前衛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且曾引用過該書中的一部分資料。而且我二十年來專注於台灣光復前後十年史的史料蒐集和寫作,早就熟知陳先生在那時期所扮演的重要歷史角色,深感其思想和行動的進步性,本來就心懷敬意。同時,我也大略知道,後來他曾衝破反共和冷戰防線回到中國大陸擔任人大常委和政協常委,而被國民黨反共派列入「投匪」黑名單,又被台獨派視為「不愛台灣」「賣台」,任誰都知道,在台灣只要被貼上這兩重標籤,大多會被打入歷史的冷宮,學界、文化界、媒體都不會有興趣,誰都不敢碰。也許因為如此,陳逸松先生的後半生回憶錄二十年來一直都沒人整理,未見出版,這實在是台灣現代史的一大憾事,對此,我早就感到不平。現在年輕知識人都幾乎遺忘了他,不知道這個人。當然,這是一個選擇性遺忘歷史的年代;台灣戰後歷史,深受中國、東亞和世界歷史的影響,也受到島內多重政治經濟力量左右,道路十分崎嶇而複雜。這使得一般人的生活中,或者一般知識分子的觀念中,充滿了片面和迷思的歷史形象。我二十年來的歷史研究和評論,主要致力於撥開這些歷史迷思,揭露歷史的真實面貌。
我也知道,陳逸松先生後人曾把陳先生的一些資料交給中研院台史所,寄望台史所以公共的專業,進行整理出版,但都沒有得到積極的回應,理由是說沒有經費。幸好,陳文惠女士首先克服困難,自己投入其先父資料的整理。她依據林忠勝先生三度採訪陳逸松先生時陳夫人林玲玉女士在旁錄音的資料,和陳夫人林玲玉女士的回憶,花費半年時間,在《傳記文學》刊出了〈陳逸松二三事〉系列文章(《傳記文學》通卷五九四─五九七期,二○一一年十一月號─二○一二年二月號),首先公開了陳逸松先生從戰後到辭世的後半生史跡。我想起了陳逸松先生一生的理想主義精神,為了台灣社會的進步,他賣了幾棟房子辦《台灣文學》、《政經報》;拋棄家產名位毅然出國,賣一生藏書攢旅費到北京(結果被人趁火打劫)等等;完全超越了個人名利,這種大我的精神,早為時代所遺忘。因此,我不忖固陋,以個人的力量,不計酬勞答應接下這項重大的付託;不只為了整理陳逸松個人的生命史,還為了彰顯其個人史所代表的重大的時代史意義;後者,觸動了我不計名利不計毀譽投入這項工作。為此,我花費了兩年時間,自掏腰包整理和蒐集資料,特別在最近半年,我推辭一切雜務和活動,終日與陳逸松先生進行對話,閉關寫作下才完成了這本書稿。
二、本書所使用的陳逸松資料
本書所使用的陳逸松資料,主要有下面幾種:
① 林忠勝先生和吳君瑩女士,分別在一九九○年和一九九四年對陳逸松先生進行了長時間的錄音訪問。以林忠勝先生提問、陳逸松先生回答的方式進行,總共錄下了七十三卷錄音帶(其中有跳號)。本書主要使用了第二十九卷以後戰後的部分。林忠勝先生基於愛鄉土的感情和對陳逸松先生的敬仰,在陳先生晚年盡心力完成了這批錄音訪問,留下了第一手的原音回憶,居功厥偉,令人感佩。這批錄音帶和一份由吳君瑩女士從錄音帶謄寫出來的手稿,由陳文惠女士向吳君瑩女士商借交給了我使用。這批錄音帶包括了陳逸松先生對其一生各時期的口述回憶,內容豐富多彩,可說是第一手資料。只可惜,當時陳先生已八十三高齡,講述內容駁雜,部分口齒不清,敘事跳躍,邏輯不完整,一件事沒說完又跳到另一件事,幾乎沒有一件事有完整的敘述,許多事情都交雜在一起,很難掌握完整內容。即便如此,它還是保留了陳先生經歷的多彩多姿的人生和獨特的感情、思想和敘事。許多歷史的細節在他的口述中活生生的出現。許多台灣現代史人物他都有交往,在他口述中生動鮮活。因此,整體串聯出一部台灣戰後史的史詩,這都要歸功於林忠勝和吳君瑩夫婦於一九九○年代熱情和辛勤的採訪工作。但這部史詩畢竟只是草稿,每一個部分都要再參酌其他歷史材料,比對梳理,去蕪存菁,理清脈絡,最後才能再現它的原貌。
② 陳逸松先生一生之中最獨特,也是最受爭議,且大家最想要了解的部分,就是他從一九七三年回北京後的十年經歷。關於這部分,訪問錄音內容同樣不清晰,也不完全,脈絡跳躍,很難掌握全貌,幾乎難以辨讀。另外,錄音採訪時陳先生已離開北京十年,兩岸政治經濟情勢有巨大的變化,天安門事件剛過,在敘述上難免受到大局勢的影響。幸好,陳先生二女兒陳綺紅女士適時提供了陳先生在北京的日記(一九七五年起總共八年的日記)。陳先生有寫日記習慣,每天大小事、心情起伏、論人評事,都有詳細記錄。日記上白紙黑字的記錄就與隔數十年後的口述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日記是一部最完整的堅實的不容改變的史料、個人生命史的文本。由於這批日記的幫助,使本書能夠比較客觀地完整呈現陳先生在北京十年的經歷和思想。
③ 陳先生家屬先後提供了許多珍貴的陳先生的書信、手記、札記和文章,使我增加了參考對照的面向。
④ 自從接手大批訪問錄音帶,著手整理後,經常陷入無法清楚掌握事實脈絡的煩惱,畢竟口述史有它的侷限性。因此我開始四方蒐集陳先生在報刊雜誌發表過的文章,以及前前後後記者採訪他,發表在日本、香港、美國報刊雜誌上的文章,或者是他自己寫下來的手稿。這些都保留了他在各時期的思想和看法,是了解他或評論他的最重要的材料。有了這些資料,對陳先生的思想才有一個公開討論的堅實基礎,不會再落入口水的爭論,或僅憑口述歷史的缺憾。這些文章,請陳正德先生協助翻譯日文的部分,我們計畫編輯成《陳逸松文集》出版,讓大家有個客觀的依據,比較完整的「文本」,以免陷入沒有客觀基礎的無止境的爭議中。
三、浪淘盡的世代
陳逸松先生屬於台灣第二代的現代知識分子。這一代的知識分子,在日本殖民統治下接受了比較完整的現代教養,同時,殖民統治的民族歧視造就了他們強烈的漢民族意識和祖國情懷;同時,他們又逢全世界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以及左翼社會主義運動的高潮期,大多受到左翼運動和思想的洗禮。因此,漢民族意識、祖國情懷和左翼思想成了他們這一代知識分子的普遍特徵。他們身擔殖民地之子的重負,一生都是站在台灣人民立場有濃厚的祖國情懷,且兼具第三世界弱小民族的左翼思想。雖然各人表現程度不一,程度強弱不同,有些人的漢民族意識較為濃厚,有些人傾向左翼思想,當然也有人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去,這是任何時代都會有的。
這一世代的知識分子,主要活躍於一九三○年到一九六○年代台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舞台,從日據中後期經光復期到國府撤退台灣。他們經歷了日本戰爭總動員、皇民化、台灣光復、二二八到五○年代白色恐怖,還有台灣的資本主義經濟之誕生,他們投入社會運動、抗拒皇民化、迎接光復、參與二二八和國共間鬥爭,被一波波驚濤駭浪淘盡。有人入獄、有人冤死、有人逃亡。在台灣倖存者不是沉默噤聲,就是在狹窄的政治和經濟空間中求生存發展;更有一大批人先後逃命祖國大陸,如蘇子蘅、蘇新、陳文彬等,無數人在兩岸長期的隔絕和對峙中,後來被稱作大陸的「台胞」。
四、超越統獨的世代
陳逸松可說是這一世代知識人的代表人物。他兼具前述的三種思想和感情特質,在各時期的動盪中走在風口浪尖上。舉一個例子,中村哲(日據期的台大教授,陳逸松先生的好友,戰後成為日本法政大學總長﹝校長﹞),在一篇〈憶台灣人作家〉(張良澤譯文)中,描述了陳逸松的形象,他說:
陳逸松是繼清廷以來的豪族林獻堂之後年輕一代受總督府敵視的一方之雄……成為台灣人新生代的中心人物。總督府視他為異端的原因,是因為不得晉身官場而想投奔大陸就職於中國政府。戰時中,台灣人的聞名者不管是誰,都被編入「翼贊體制」,但只有陳氏被排擠……
從這一段簡單的描述,我們可以一窺陳逸松在那時期的獨特時代角色,以及其突出的漢民族意識和祖國情懷,這種時代角色和理念貫穿了他的一生。他一生力爭民族平等與尊嚴、追求民主法治以及社會平等,這從他年輕時參加左翼活動,組織三青團、參與二二八處理委員會、擔任參政員、考試委員、央行常務理事,一直到七十年代出走北京擔任人大常委的生命實踐就可知;所有這些實踐都為了追求台灣人的尊嚴、平等和幸福。這不是用今天的「統獨意識形態」可解釋的。
從這樣的大時代的角度去理解陳逸松的一生及其時代角色和理念,才不至於陷入今天的統獨框視中;換言之,陳逸松的一生超越了今天的統獨觀念。
五、突破歷史局限
他自認為是社會主義者,但實際上他傾向人道主義、有自由主義思想,且常自嘲自己是一個小資產階級的溫情主義者,與蘇新不同。在政治上,他主張西方的憲政議會制、多黨制以及民主法治的政治。所以,從大範圍來看,他屬於社會民主主義者。
在民族問題上,他一生最厭惡民族歧視和民族不平等。他經常強調,為了台灣人民的平等幸福,應該追求中國民族國家的普遍解放;他寄望中國的民主和富強,希望中國成為一流國家,如此,台灣人民才會有尊嚴,才有希望,才有出路。他追求民族的平等和互惠,有國際主義精神,因此他大力協助過朝鮮人民,與日本人平等交往,彼此以互相尊重、平等互惠的精神為之,且他一生的知交中以日本人居多。
他不是理論家,而是一個活動家、注重實踐的人。他厭惡抽象的空論,卻一生勤於追求新知識從不中斷。他廣覽群書,愛書如痴,不管在哪裡都先買書,以龐大藏書為滿足,還計畫建立藏書編目。且勤寫讀書札記,譬如在擔任人大常委開會期間,他經常徹夜讀書、調查資料、寫札記。他認真寫日記,每日大小事,評人論事,都詳實記錄。簡單摘要其日記數則:
• 一九七八年三月二十二日:昨天晚上看〈中共黨史資料(一九一八年七月─九二五年八月)〉,看到清晨四點才睡。
•一九七八年四月八日:讀書抄寫到清晨才入睡(抄一九四九年─九五○年政府彙編)。
•一九七八年四月九日:讀《台灣青年》四月號,知郭雨新在東京開座談會,其他關於台灣近況,讀到清晨五點。
•一九七八年四月十二日:去新華書店買《馬恩生平事業年表》、《論無產階級領袖的偉大作用》,其他數十本小冊子。
•一九七九年一月十六日:於政協的書店買回《李大釗選集》、《西漢會要》等書回來。
•一九八○年二月二十日:到中國書店買《辛亥革命前十年間論集》共四本。
其他,他透過香港三聯書局,訂購了許多香港出版的雜誌如:《七十年代》、《廣角鏡》、《南北極》、《爭鳴》等。
他又不是一個「唯文化主義者」;基本上,他都是從政治經濟的角度看文化問題。另一方面,他積極參與並支持文化運動,認為文化是改變社會政經結構的助力,文化向上有助於改變台灣人的政治經濟地位。
陳逸松個性率真,遇事據理力爭。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自往而不縮。特立獨行,勇於打破社會成見,突破政治歷史的局限。他放膽跨越台灣、日本、中國的內戰冷戰界限,打開了中國、亞洲的新歷史空間和視野;一生追求做一個歷史的主人,而不是奴隸。他的一生不只是台灣現代歷史的縮影,更是一個寶庫,裡面蘊含著許多對歷史對未來的啟示。
本書主要以整理陳逸松先生的訪談、日記、札記和發表文章編寫而成。為保留陳先生的原敘事、原口氣,本書採取了第一人稱的方式撰述。編寫本書時,作者依循一個原則,即只使用陳逸松先生具有公共性和歷史價值的材料,至於其個人的私事,還有流於感情的偏見,絕不使用。另外,為了使材料呈現一定的歷史意義,也為了使讀者易於理解,作者適時加入了一些歷史背景的敘述,但以不脫離陳逸松先生的敘事脈絡為原則。還有,本書因為篇幅的關係,許多有意義的材料不得不割愛。
本書只是對陳逸松先生的後半生進行初步的整理,期讓讀者認識這個台灣現代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典範,從中獲得歷史的啟示。本書只算是拋磚引玉的工作,期待後來的人對陳先生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對資料進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整理和發展,以呈現陳先生更豐富完整的面貌。
最後,再一次感謝吳君瑩女士慨允提供寶貴的錄音帶,陳家女士們熱情協助提供的錄音光碟、日記、札記、照片等一手資料,使本書得以成形。還有,感謝陳正德先生全力協助,更要感謝提供我寫作條件的內人尤麗英女士,沒有她的分擔我不可能集中全力完成書稿。阿忠、良哲和鈞凱等年輕朋友還有杜繼平,都在我工作中助過一臂之力,併此感謝。
寫於二○一五年六月二十二日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