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陳志誠、徐振國



陳志誠Chen,Chih-cheng
個人網站http://www.ntua.edu.tw/~arts/teacher/chen/
恭喜臺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 ! 由於他長期致力於台法藝術文化交流工作,積極促進台法關係, 明天將在法國接受法國前文化部長賈克朗代表法國政府頒授「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榮譽。
Le Président de l’Université Nationale des Arts de Taiwan se verra remettre demain les insignes de « Chevalie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 par l’ancien ministre de la culture Jack Lang, pour sa contribution aux échanges culturels entre la France et Taiwan.
台灣藝術大學校長陳志誠,長期致力於台法藝術文化交流工作,並積極促進台法關係,23日將在法國阿拉伯文化中心(Institut du Monde Arabe),接受法國前文化部長賈克朗(Jack…
EPOCHTIMES.COM


徐振國 教授

學  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
政治大學政治學碩士(1971-1974) 
東海大學政治學學士(1964-1968)
專  長:政治學方法論、國家論、政治經濟學、公共政策
授課科目:政策分析、政治經濟學專題研究、公共政策、政治經濟學、政治學方法論、國家理論
經  歷: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助教 (1969-1971)    
東海大學政治系講師(1974-1987)    
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1987-1989)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1989-2008.08)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2008.09-2014.01.31)
研究計劃:85學年度--經濟發展與台灣地區的政治民主化--工商團體組織與台灣政經體制的轉型
      
87學年度--台灣五十年來經濟政策議題的性質與演變:以相關重要報紙的社論作為分析研究基礎與索引

88學年度--台灣光復五十年行政首長施政計劃和報告之論述和內容分析:並兼論社會科學全文檢索資料庫為基礎之研究

89學年度--台灣五十年來經濟政策議題的性質與演變--以台灣銀行季刊之【經濟日誌】為全文檢索資料庫為基礎之研究

90學年度--台灣五十年來總統文告資料庫之建立和政策議題之研究

90-91學年度--人文社會實驗室-台北市士林地區人文社會變遷研究/第八項子計劃:士林地區之宗教,社團和產業分布的互動和變遷(東吳文學院參與國科會的整合型研究計畫)
郵件信箱:hsu0129@ms29.hinet.net



http://big5.china.com.cn/news/txt/2011-04/07/content_22308601.htm
徐振國:文化創意産業的理論轉向
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1-04-07  責任編輯: 康朝亮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徐振國

徐振國:主持人、各位學術先進,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的專長是政治經濟學,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探討現代文化創意産業的興起。來到這裡之後,我很受衝擊,我在這個課題上是理論沉澱的探討,也感謝主辦單位讓我談這個大而化之的問題。

徐振國:這兩天特別今天看了祭奠我心裏面感觸很多,我原來準備的稿前面會講西方創意文化産業流行的理論背景,接著就試一下看能不能轉化到現在的問題,把我自己感覺到的感想説出來。是這對我準備來講可能是一個衝擊,試圖重新整理一下,也許説的不夠精闢,請各位能夠擔待。

徐振國:在西方文化創意産業為什麼那麼流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就是大眾生産方式的産生,這在社會科學來講,這樣一個現象差不多到19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才受到社會科學家,特別發展社會科學家的重視,同時注意到消費文化變成消費主義的概念。

徐振國:先講大眾生産,大眾生産在理論上形成概念和名詞叫福特主義,而且在理論上也是最近非常大的觀念轉變,西方的學者本來都以為十八世紀是工業革命的開始,一直到最近才明確的界定以動力機器與工廠制度形成的生産方式是1820年才開始,換言之,現代工業革命是19世紀開始的。在19世紀本來是英國表現的是工業革命的開端,那時候國事最強。到1880年的時候美國起來了,本來是企業家掌握的資金和通路,不管生産的實物,交給工頭做,後來慢慢工頭制瓦解了,到1880年變成非常大的企業恐慌,這時候企業家介入生産,在美國很多福特,泰勒等有名的企業管理者出現。所以美國那時候就變成世界的工廠,美國變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徐振國:到1913年的時候,那時候開始有所謂生産線,福特那時候有很多工廠,包括軍火公司都在搞生産線,但是福特的生産線變得特別重要,因為並不是技術上的重要,而是因為有非常重要的政策轉變,當它變成大眾生産之後,就使得工人覺得生産非常無聊,只是做零件的裝配,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工人大量流失,所以福特採取了一個政策,他本來一天的工資是2.5元,但是福特把工資提到5元,把工人大量的拉回來。這個動作産生了史料,可以説是無心插柳的後果,有那麼大量生産之後,生産出來的汽車到底要賣給誰?他賣給貴族,中産階級?那時候還沒有那麼多中産階級,把工人工資提高一倍,變成汽車産業另外一個原則,只要生産量增加,就給你大量加薪,這樣有大量生産者,大量消費群,這就奠定了生産的基礎,造成了大量消費的後果。

徐振國:接著説另外的理論,這個理論的變化性非常重要,我記得在大學和研究所的時候,都説西方資本主義為什麼形成?最主要的理論家是韋伯,他很有名的書《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興起》他認為新教徒勤儉,造成資本主義的形成。但是在1880年末有人問,當年的新教徒生産什麼産品?生産金器、銀器、地毯,這些東西誰在消費呢?韋伯強調勤勞勤儉的時候,就有一群可以過休閒消費群的存在,這兩個理論後來合併,解釋西方乃至於從70年代衍生到所有開發中國家的狀態。基於這兩個理論的背景,我自己的看法,我覺得中國大眾消費時代的來臨是2010年。2010年有一個非常刺激的事情,就是郭臺銘在深圳的富士康事件,連續12個人跳樓,郭臺銘在台灣很受譴責,但是郭臺銘的動作就是大量給勞工加薪,這正好配合中國政府的政策作為。就我在台灣的了解,去年平均每個人的工資增加了40%,這象徵了整個大陸的是一個大眾消費時代的開始。這樣的狀況現在來講形勢非常好,對中國來講是世界工廠要變成消費的市場,我們非常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但是我也必須要提醒,只要在大眾消費,大眾生産,經濟中有不穩定的狀態,有時候是繁榮,有時候是蕭條,有時候充分就業,有時候就會通貨膨脹再加上失業。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之下,我們會面臨一個問題,文化創意産業不只是要製造政績,也不是業績,在這樣的基礎上,面臨非常大的挑戰,我們怎麼樣在這麼緊迫的經濟態勢下,如何尋求到歷史文化以及個人內心的心靈寄託,所以文化産業在我看來,是利弊都有,從我今天這兩天開會,我可以感覺到,在這邊的學者是非常急切的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文化上的歸屬。

徐振國:我聽到如何尋找內心的感動?我們都有一段歷史,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有一段拋棄掉自己歷史文化的歷史,因為是強調現代化,其實也是西化。但是現在的結果在福特主義之後,卻産生了一個現象,就是先進國家的弱勢跟後進國家的優勢,先進國家要不斷加薪,薪水越來越高,加到34萬美金的國民所得,慢慢就失去競爭的優勢,落後國家,資源非常豐富,而且也非常勤勞,但是沒有辦法讓他們一直這樣勤勞,他們要提升他們的生活水,而且現在必須要説,我們這年齡的人是幸福的,特別在台灣,我們差不多都是出來時候每年加薪,但是可以看到現在年輕人,不那麼容易找到工作,或理想的工作。所以歷史文化的銜接非常緊迫,今天早上看介子推的祭奠,我坦白來説我有種不太讓我感動,有點像觀光的活動,好象台灣的祭孔也不讓我感動的活動,讓外國人看的活動。反而我在美國過除夕的時候,那個學生會長搞了祭祖的活動,那個學校留學生非常多,大概有500多留學生,當然那時候都是台灣的留學生,在國內不會注意那時候,但是那一天整個在祭典裏面鴉雀無聲,每個人心裏很感動,可能我們在外國的環境裏忽然感覺到自己文化的真實性和可貴。

徐振國:可能我們作為中國的知識精英,特別政治上的領導者,知識分子,可能需要特別深刻的思考,儒家是不知生,焉知死。但就一般的庶民而言,他的生活裏面就是生老病死,所以怎麼養生送死這變成非常重要的問題。我這兩天非常感動,我自己學社會科學,我慢慢覺得我的訓練比較邏輯化了,昨天清華的蔡教授從牟中三 sic講小時候的記憶,牟中三sic是我以前大學的老師。我自己67歲,我自己有很強烈的感覺,如果歷史的傳承不能給連接的話,在未來經濟跟政治經濟衝擊之下,人或整個的社會變得非常脆弱。所以這兩天開會裏面,我感覺各位的緊迫感,我自己也有這種緊迫感。現在來講,當然在台灣也好,在很多的名勝也好,常常有時候都感覺到。但無論是介子推的祭典還是孔廟的祭典,裏面可以看到用心,就是希望文化傳承的聯繫。我這兩天在這裡受益很多,謝謝各位,也謝謝主辦單位,謝謝!

徐振國:主持人:剛才徐振國先生從文化創意産業談起,談到大眾消費時代的到來,也談到經濟發展可能並不像我們想像那樣會永遠樂觀,會有一些未來的憂慮。與此同時我們在文化創業産業的文化二字上,還應在社會層面給予更多的關懷,憂慮不完全在經濟層面,後來轉到文化層面,我是這樣理解他的演講。

徐振國:説到文化的憂慮,我作為民俗學研究者,可能有學術特別的關懷,説到底,我們民眾如何過節,怎樣滿意,怎麼樣有精神的慰撫,有幸福的感覺和尊嚴的感覺,我覺得那是最重要不過的。但是各級的領導以及學界還有産業界,我們怎麼樣在我們個人的事業中,包括從政,治學、商業業績,如何更好的貼近或理解每個人在過街中的感受需要,我覺得應該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問題在於我們有時候按照自己理想做的時候,可能發現出了問題,可能是因為還是對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感受有點淡忘,我們全身心的節日感受有點淡忘,過分理性,或指標化的去營造一種節日的特有氛圍的時候,我想可能沒有可以和人現實的場景結合更緊的時候,這個節日就不會很理想。

徐振國:我剛才無意中點評了邢莉,受到很多批評,説這裡建馬祖廟是因為有皇帝在海上受到馬祖的救助,下令在這裡建馬祖廟。這種解説也是一種建構,馬祖文化的傳播都是和東南沿海和福建人的經商,海上絲綢之路有密切的聯繫,在內地不是沒有馬祖廟,一般和福建會館有所聯繫。綿山在建構宗教文化的建築方面,基本上比較大比較全的,但不一定什麼都是原來在這裡的歷史事實。

徐振國:嘉賓:上午參觀的時候,為什麼馬祖在這裡建了廟,解説員説是晉商為皇帝採辦物品,在海上遇到風暴,馬祖救了他,所以他回來之後建了馬祖廟。另外景德鎮也有馬祖廟,是因為他瓷器賣到國外去。

徐振國:主持人:內地也有馬祖廟沒問題,但是一般跟福建有關係,如果有史料證實晉商也敬拜馬祖我也會服從的。我的主持到這裡結束了,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