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lson I. Wu(吳訥孫, 鹿橋)延陵乙園:從《未央歌》說起 (李弘祺);延陵乙園主人(許定銘)
哈佛!哈佛!
延陵乙園主人
儘管鹿橋出版了《未央歌》等四部作品,加上英文版專業著述《中國與印度建築》(紐約,1963),和不少未結集的論文、雜寫,但對於一個從事研究及創作歷六十年的學人來說,還是比較少的。原來鹿橋把他大半生的精力,用於建設他個人的「伊甸園」——延陵乙園。
一九四九年,鹿橋在耶魯大學取得美術史碩士學位後,半工讀博士之餘,在康乃迪克州自訂名「且溪」的地方,開始建造個人的靈修地「延陵乙園」,這個大莊園有山溪、有樹林、有巨石……,還有他親自拾取舊木建成的小房子,用血汗開墾的小路。鹿橋在美國東岸打造了一處讓文人雅叙的樂園,每年六月初接待從各方聞風來的文人雅士,在此文酒之會,據說每次聚會多至數百人。延陵乙園是鹿橋畢生的傑作,是他的理想國。
――2011年1月10日
臺大校友第88期雙月刊目錄
http://www.alum.ntu.edu.tw/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3/07/no88-e887bae5a4a7e99b99e69c88e5888a-e69d8ee5bc98e7a5bae69599e68e88.pdf
----
樸月(編著) 鹿橋歌未央,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
該書有第一手資料 鹿橋,原名吳訥孫,英文名Nelson Ikon Wu(Ikon是他的小名音譯)。1919年6月9日生于北京,先後就學于燕京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耶魯大學,1954年在耶魯大學取得美術史博士學位;又先後在舊金山大學、耶魯大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執教。 鹿橋是一位“左手寫詩篇右手寫論文”的學者,集學術理性與文學感性于一身的作家;他不僅對中國藝術史的研究頗有建樹,還著有《未央歌》、《人子》、《懺情書》《市廛集》等暢銷作品。 2002年3月19日鹿橋病逝于波士頓,享每83歲。
香港文學史家司馬長風先生在他的《中國新文學史》中把鹿橋的《未央歌》看作抗日戰爭和戰後期間長篇小說的“四大巨峰”之一。另外三部是:巴金的《人間三部曲》、沈從文的《長河》、無名氏的《無名書》。而《未央歌》“尤使人神往”,“讀來幾乎無一字不悅目、無一句不賞心”。當年,鹿橋是靠朋友找紙張,連鋼筆墨水都得加水調稀。為了躲警報,他的寫作多半是在防空洞裏完成的。自1945年完成之後,由于戰爭等原因,這部作品分別于1959年和1967年才在香港自印千冊留百冊、臺灣版由商務印書館印行。
Chinese and Indian architecture: The city of man, the mountain of God, and the realm of the immortals (Great ages of world architecture)
by Nelson Ikon Wu (Author)
- Unknown Binding: 128 pages
- Publisher: Studio Vista (1968)
record.wustl.edu/2002/03-29-02/obit.html
Nelson I. Wu, professor emeritus, 82
By Liam Otten
Nelson Ikon Wu, Ph.D.,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scholar of Asian art and architecture, died Tuesday, March 19, 2002, of cancer at the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in Brookline, Mass. He was 82.
Wu, the Edward Mallinckrodt 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 Emeritus of the History of Art and Chinese Culture in Arts & Sciences, came to the University in 1965, becoming a key figure for the promotion of Asian art in St. Louis and, in 1971, a founder of the Asian Art Society. He was named professor emeritus in 1984.
Additionally, Wu was a best-selling author in China and Taiwan, writing under the pen name Lu Ch'iao. His novel Song Never to End (1958), about the friendships between four young people during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has sold more than 500,000 copies and in 1991 was voted most influential book of the 1950s by readers of the Taiwan-based newspaper China Times, the nation's largest daily.
"Nelson was an extremely charismatic figure with a large following on campus and in St. Louis," said Mark S. Weil, Ph.D., the E. Desmond Lee Professor for Collaboration in the Arts and director the Gallery of Art. "Every year around Christmas, he would give a lecture celebrating Pan-Asian spirituality that filled Steinberg Auditorium."
Born June 9, 1919, in Peking, Wu earned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in Kunming in 1942 and came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45. He attended the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in New York before earning both a master's and doctorate in art history from Yale University, in 1949 and 1954, respectively.
While at Yale, Wu met the former Mu-lien Hsueh, a Wellesley College graduate also born in Peking. The couple wed in 1951.
Wu taught at Yale, San Francisco State College and Koyoto University in Japan before coming to St. Louis.
His many honors include a Guggenheim Fellowship and a Fulbright Research Scholarship. In 1998, Washington University and the Saint Louis Art Museum inaugurated the annual Nelson I. Wu Lecture on Asian Art and Culture.
Wu is survived by Mu-lien and four children -- daughter Chao-ting and sons Chao-ming, Chao-ping and Chao-ying.
A small family service was held March 22. Memorial contributions may be made to the Washington University East Asian Library Nelson I. Wu Memorial Book Fund, Campus Box 1061.
看一下紀念他的第6屆講座之簡介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delivers Washington University's Nelson Wu Lecture
UCLA Art Historian speaks on "The Musical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A Presentation of Art and Music"
By Clayton DubeLothar von Falkenhausen, professor of art history, delivered the Sixth Annual Nelson I. Wu Memorial Lecture on Asian Art and Culture at Washington University on October 23, 2003. Prof. Von Falkenhausen's presentation focused on bronze bells and music making in China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Music was a critical part of state rituals in China. Different Chinese states had their own tonal systems and inscriptions on bells include markers indicating the tones they were capable of. This is a technological marvel, according to Prof. von Falkenhausen, as modern bell makers cannot be sure of a bell's tone prior to its completion. Among the most stunning of the surviving bells are those excavated in 1978 from the 4th century BCE tomb of Marquis Yi. It appears that musicians could use these bells to replicate the tonal systems of other states to honor visiting dignitaries. These bells were capable of two tones each, a capability that bell-makers seem to have lost in the ensuing century.
Prof. von Falkenhausen joined the UCLA faculty in 1993 after teaching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nd UC Riverside. He earned his bachelor's degree at Bonn University and took his master's degree and doctorate at Harvard University. Editor of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Archaeology, Prof. von Falkenhausen's many publications include his 1993 book Suspended Music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nd articles and book chapters, including "The Waning of the Bronze Age: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770-481 BC"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Since 1999, Prof. von Falkenhausen has served as the co-director of a UCLA-Beijing University archaeological project examining Yangzi River Basin salt works. During his visit to Washington University he made a seperate presentation on the current excavation underway along the Ganjing River, a Yangzi tributary.
Nelson Ikon Wu was a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art and architecture, known for his extensive work promoting interest in and understanding of Asian art. He's was a widely published writer of fiction under his Chinese pen name Lu Chiao. His novel Song Never to End was published in 1958 and sold more than half a million copies. Prof. Wu passed away in March, 2002 at age 82. The talk was co-sponsored by the St. Louis Art Museum.
This report draws upon information from Jenny Bazzetta's report in the spring 2004 newsletter of the East Asian Studies program at Washington University (distributed Nov. 2004) and the Washington University Record.
Asia Institute
Date Posted: 11/16/2004
很喜歡這本書,對於書中有些不明解的部分,看了胡先生的評論多少開朗了些。轉過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
報上說,吳訥遜先生去世了。對於《未央歌》的廣大讀者群來說,是一位受大眾敬愛的文學家走進歷史,可是我對這位「延陵乙園」的主人,卻另有一番懷念。因為他是一位天生的建築家。
我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是在民國五十年代,於到東海任教時。東海建築系創系的陳其寬先生是他的好朋友,曾不時提到他的言行。吳先生讚賞陳其寬先生的繪畫,並為文推介,對現代中國畫的前景有獨特的看法。我到東海後,辦建築雙月刊,曾寫過討論中國古建築史的文章,他透過陳先生看到,但沒有表示意見。後來他出版了《中國與印度建築》,陳先生希望我在建築雙月刊上寫一篇介紹的文章,我年輕時為文特別喜歡批評,陳先生還委婉的告訴我,不要老看人家的缺點。我寫了一篇頗為正面的評介,不是因為陳先生的話,而是因為吳先生的觀點確實有發人深省之處。
那本書篇幅很少,文字不多,全是圖樣與照片。正因為如此,吳先生的寫法是很思想性的,沒有介紹建築的細節。他把印度的空間觀以圓來表示,圓象天,是出世的。把中國建築的空間以方來表示,方象地,是入世的。雖然有些過度簡化,但是以圓與方來理解兩個文化的特質,確實把空間上推到思想的層次。其實他不只視印度空間文化為圓,也把來自印度的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乃至古中國對天道的觀念,綜合的視為圓形。所以他把傳統中國士人的生命觀用八個字來表示,那就是「天人之際,方圓之間」。這樣的體會,透徹的表達了中國士人的理想。所以他在耶魯大學附近山邊建造他自己的住處時,就在這八個字之後加上住處的名稱「延陵乙園」。
後來我到哈佛讀書,於民國五十四年結婚,乘蜜月旅行之便,途經耶魯大學,到「延陵乙園」訪問了吳先生。他的住宅簡單樸實,以美國的標準是很小的,是他自己所建造。據他說,他先建一小屋,當孩子來了,有空間之需要,再在小屋之外緣建一較大之屋,像脫殼一樣,對於建築,他有奇妙的生命觀。詳細情形,可能要看《延陵乙園》一書的出版了。他的園很大,是利用山邊原有的石頭與樹木,略加清理而成。不做假,但有野趣。有點近似唐人柳宗元文章中的園子。吳先生與夫人親切接待,令人感到長者的風範。
可是當時的耶魯大學是美國名校中對教授要求最嚴格的。鹿橋先生優游林下,以詩文自娛,為人風趣,言談多犀語,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中國藝術史,早已名聞天下。然而他就是沒有美國學者那種翻遍資料,寫出厚厚一本書,卻讀來乏味的興趣。因此該校不接納薄薄的《中印建築》可以升等為正教授。他是正宗的中國讀書人,讀書與著述是增進人生的智慧,不是增加人生的負擔。
不久後聽說他被聖路易的華盛頓大學禮聘去擔任講座教授去了。他的智慧仍廣為學生所崇拜。若干年後,我應邀到聖路易參加一次討論會,遇到吳先生,他風采依舊。我問起延陵乙園,他說等退休後,還會回去康州,重整該園。他並沒有出讓。
中國時報刊登《人子》的那段時期,他比較常來台灣,但因種種原因,都沒有見面的機會。
幾天前,楚戈兄來信,提到他的新書中對天圓地方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是一種誤解,中國人不至於會無知到把大地看成方形。楚戈這樣說,是因為我把鹿橋先生的方圓說視為中國人空間文化的智慧,曾在文章中借用並加引申。其實吳先生與我都沒有認定中國人對大地這樣無知。這是自遠古傳下來的概念,轉變為人生的體悟,它不是科學,是思想。
吳先生去世,使我感到某種失落。今天的世界到那裡去找一位自空間觀尋求文化精神的學者呢?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91.04.01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胡蘭成-----評鹿橋的[人子]
很喜歡這本書,對於書中有些不明解的部分,看了胡先生的評論多少開朗了些。轉過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
每次翻看鹿橋的「人子」,總要感歎一聲:奇才奇才!說給自己聽的,原也是只有這一句。但是答應了在中國時報上寫一點,因又翻來看時,竟忽然無話中生出話來,像大海汪洋,永恆的境界裏忽然有了人語。
一 「人子」的文章是世界性的,但首篇「汪洋」的那種境界卻非西洋所能有,那隻是印度與中國的。是印度說的涅樂,而亦即中國說的太極,現在物理學上則稱為究極的自然。但西洋人還是對之無緣,明白提出究極的自然的話的湯川秀樹是日本人(中間子發見者,亞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人。)
但無論是哲學上的或物理學上的話,總是文章,纔於我們親切。如華嚴經裏以普賢菩薩入三昧來說明涅樂,那就有一種具象的現實的感覺,所以好。但我更喜愛莊子的文章,他只隨意地說無何有之鄉,又說是渾沌。而現在則有鹿橋的文章「汪洋」,都是隨意用的新名詞。 這裏是東洋與西洋的分水嶺,在思想上與文學上。西洋人有天堂與地母,在世界的終末被最後審判,在地母那裏得最後的休息,但是不能想像沒有審判亦沒有疲倦與休息的汪洋,那樣遼潤、壯健的。 汪洋沒有時間與方位,乃至沒有記憶,可是有著悟性,是萬事萬物的歸趨,而亦是萬事萬物將開始未開始的一個含蓄。如此,汪洋乃亦可說做一個花苞。
二 「人子」的第二篇「幽谷」,寫一株小草為了要選定最好的顏色,趕不及開花的晨光,別的小草都開花,惟有它的小蓓蕾枯萎了。這是個極悲壯的故事,然而鹿橋寫得來真柔和。古希臘人的話「與其不全,寧可沒有」,是稍稍帶負氣的決裂的選擇。而這小草的卻不是。她是謙虛的,她也是想要與眾人一般趕得及開花的晨光的啊! 這株小草,惟有她是特別受傳訊的花使所眷顧的。英雄覺得自己是獨承天命,那自喜其實是像小孩。美人亦為一顧之恩而感激。這小草的謙遜便亦是像這樣的。她對平凡的小草,平凡的眾小草對她,都是好意的,這個最難,惟有鹿橋能都做到了。 英雄的像小孩的自喜,使他敢於走在成功與失敗的最危險的邊緣。美人為感激於一顧之恩,至於可以雖死不悔。而這株小草便亦有像這樣的強烈。謙遜與強烈共一身,和平與危險同行,有句時髦話是量子論的二律背反與相補性,此是鹿橋文學之所以有深度與幅,與變化多姿。
三 第三篇「忘情」,講一個嬰孩誕生,小天使們都送了禮物去,舉凡人間的聰明才幹與美德應有盡有,獨忘了送「感情」這件禮物。我讀了記起希臘神話裏不死的半馬人與王爾德的童話裏沒有靈魂 的人魚。但希臘神話有一種冷嚴,王爾德的童話有一種哀豔的淒楚,而鹿橋的則有中國人的現實的世俗熱鬧,那送「感情」這件禮物的 小天使誤了時的焦急。 這篇「忘情」要與後面渾沌篇中的第八節「琴韻」並看。「琴韻」裏講一位沒有感情的王子喫下藥頃刻間老了不止七十歲。這七十年裏人性情感的險濤,他因為沒有感情,輕易平安地渡過了,而他於此修成了明鏡智。「琴韻」與前篇「忘情」似相關,似不相關。 鹿橋與我大大的不同。 我走的路是漢魏六朝蕩子的路,生涯在成敗死生的危險邊沿,過的日子是今日不知明日,沒有得可以依傍,當然說不上受記與保證了。而廣橋的生涯則很安定,華盛頓大學東方藝術史研究主任,終身教授,日本東京大學的客座教授,在國際有名。他的人到處風光照映,而惟愛他的太太,對世間女子不談戀愛。但是他前年來日本與我相識,讀了我的著書「今生今世」,對我說很反省了他的安著生活。而如今這篇「琴韻」,則是他這反省的結論吧?他可以沒有經驗過像我這樣的濤險,亦憑他修得明鏡智,從那映出的法姿裏的「嚐到了愛情的無限的變化,無窮的情調及迴蕩無止境的韻致。」 「忘情」還有與西洋文學相通的,而「琴韻」則全是鹿橋的。鹿橋的是中國儒家的與印度佛教的。他是一個大凡人;不是仙人是凡人。他的文章裏就只是沒有黃老的氣息,這在下一篇「人子」裏最顯明的可以看出。
四 第四篇本題「人子」,講老法師婆羅門教穿顏庫絲雅王國的太子分別善惡的殺人劍與活人劍,為將來好治理國家,最後的一課,老法師分身為一模一樣的兩個人,要太子分別善惡,一劍劈了那惡的,太子把劍高舉著,就是劈不下來。老法師知道這才華蓋世的太子終究是不宜作國王的,遂收了分身,奪下他的劍來,一劍把太子劈成兩半。 太子是怕分別不清,殺了善,從了惡,寧可自己在劍下喪生。他不宜於作國王,但他成了佛。鹿橋寫這個場面寫得非常好。 可是這裏留下了問題:善惡的判斷畢竟是怎樣的呢?最高的人果然是不宜於作國王的嗎? 此在儒家,回答很簡明:善惡判斷無誤是當然,判斷有誤是不當然,天子稱為聖天子,當然是最高人格者。然在黃老,則以為善惡是可辨而不可辨,有點與婆羅門或佛教的相似,但是黃老以為天道有時不作分別,善人惡人都殺的。但是鹿橋不能承認這個。去年在日本同遊京都嵯峨野時,鹿橋說起我的「今生今世」裏有一處說出一個「殺」字,他道:「這我是怎麼亦說不出口的。」但我想那老法師若不是婆羅門而是黃老,最後的那一課他會教太子一劍劈下去,如果劈得無誤是天幸,而如果錯劈了善,那也是天意。而只要有這天意的自覺,這就是活人劍,高過亞歷山大大帝他們徵戰的劍了。
五 第五篇「靈妻」,寫野蠻部落選女嫁與神的故事,那應當是殘酷的,然而讀了只覺被一個莊嚴的東西所打動,令人正襟端坐起來思省。 那被選中為神妻的姑娘,與伴她幫她打扮的人都是這樣的虔謹,喜悅,直至被送到山頭,被綵綢把手足縛在一塊大石土,等到那恐龍似的大爬蟲來撲在她身上把她喫了,她一直還是這樣的虔謹喜悅。這裏不禁感歎鹿橋的筆力,只有他才能寫得這樣好。 史上的,凡野蠻與無知,乃至殘酷的形式都可以成為過去,惟有那虔謹喜悅留下來,永遠是文明的真髓。為忠君愛國,為親為友,不辭捨身,臨死亦還是有著這虔謹與喜悅的馨香。 日本古帝有崇神天皇,陵在大和地方,我有參詣崇神陵望三輪山詩: 田禾收淨秋陽謐 古帝陵前悵今昔 人世飄緲長有淚 夢裏神山是真實 緬想崇神天皇當年,我可以懂得陪葬的臣下與宮人們的殉死不一定是悲慘,他們感激天皇,乃是感激人世的真實。也許此意只可以與鹿橋共話;但是鹿橋就有本事憑空創出「靈妻」,而我只能說說史上的實事。日本是近世尚有日俄戰爭的名將乃木希典殉死明治天皇崩禦的事。
六 第六篇「花豹」,是講一隻跑得頂快的小花豹,和還有別的幾隻花豹的事。 那小花豹有平民的高貴性。他與別的花豹處得很好,一概沒有驕傲與妒忌等不愉快的事情。這是鹿橋的作品的特色,不染人與人之間的辛酸苦楚與暴戾。小花豹更是故事亦沒有似的,不過是跑跑好玩。後面「渾沌」篇的「天女」一節裏寫一位天女從散花途中帶來匹可笑的小花豹,豎直著尾巴,尾尖上套著一個大白絨球,眾天女們不散花的時候就都同小花豹玩耍。鹿橋文學裏的便是像這樣的,有著天上的與地上的和平。 那和平有點像禮記禮運篇說的:至治之世,鳳凰麒麟遊於郊陬。而也許還有美國人的最好的一面,那幼稚的單純性在內,但不是歐洲人的。然而小花豹的世界惟是鹿橋的,才能有這樣的好玩。 禮運篇裏說的至治之世與莊子所說的頗為相近,但禮運畢竟是儒家的,不是黃老的。黃老是寧有其像基督說的一面,「我來不是使你們和平,乃是要你們動刀兵。」我有一首詩: 馬駒踏殺天下人 蛾眉一笑國便傾 禪語不仁詩語險 日月長新花長生 這詩的第一句,日本的文人保田與重郎先生讀了就表示反感,鹿橋想必也讀了不能接受。可是世界的數學者岡潔看了這首詩卻回味尋思道:「是禪語不仁詩語險,這纔日月長新花長生的呢。」
七 「宮堡」這篇的好處還是在前半,寫眾人都趕來建築宮堡的那幾段,眾人都是那樣好意的彼此無猜嫌的,給了讀者一個童話的世界。後半寫王子鎖了這宮堡,只留一老人與其幼小的一孫女看守,他自己則去到外面的天下世界為尋覓誰可以做他的新娘,到了老年單身歸來與留守的昔年的小女孩──今日的老婦人,一同開了歲久生銹的鎖,那鑰匙都斷了,又走回來,兩人攜手走進一小木屋裏去了。一種荒愁陰鬱之感,使人讀完後解不開。可是寫得異樣的莊嚴幻美,而這裏正有著文章跌入藝術的陷阱的危險。
幸好後面「渾沌」一篇中有「重逢」的一節,補寫這「王子一人騎馬獨自歸來。他走遍了天下,才知道他心上一直戀愛著的是這智者的孫女。」她不是已變了老婦人,而是今年正十七歲。這樣讀者就頓時眼睛明亮起來,有現實的平正可喜。很當然的事,卻能不俗化。簡單的幾筆,可是便人可以想了又想。我的學生說:「因為有了後面的一篇,前宮堡的本文乃成了像夢裏的一樣,很好玩了。」
八 第八篇「皮貌」,分為兩則故事。第一則講一個少女在月光下充滿夢幻似的熱情與理想。然後月光在她睡著的時候,把這少女的熱情與理想像從她身上脫出的皮膚一般,亦像一件脫下的衣裳似的把來帶走了,於是她就成為平凡的姑娘,結婚了為平凡的婦人,生有嬰孩。現在窗前的月亮前又是那嬰兒的夢幻似的光輝,照進來浸透了嬰孩在嬉戲中把光輝也抹在母親的臉上。
這則故事寫的寓言怪奇而使人不覺其怪,只覺是平常,亦不覺其是寓言,而只覺是素樸的事實,這是非凡的筆力。莊子自說他的文章是寓言,蓋能知寓言之理者,則知萬物之造形,萬物皆是大自然的寓言。然如詩人詠花是寓言,卻要使讀者滿足於其詠的只是一株好花,此外不必去想那是比擬的什麼。即是讀之不費心機,而自然可有思省尋味無窮。(但如紅樓夢亦有人要索隱,則不是曹雪芹之過了。)鹿橋的這則故事,便是自然得像一首詩。
第二則故事是法師把身上的表皮從一點傷口撕大,至於他的真我完全從表皮脫了出來,也可以又鑽進去,皮貌有老衰,皮貌底下的真我沒有老衰。這故事使人想起六朝時受印度影響的鵝籠書生一類的誌異,但是不及前一則月光皮貌寫的好。因為讀時太覺其是在說一個哲學思想,而且寫怪奇不可又帶合理主義。從剃鬍子的一點傷口漸漸撕開皮膚,那似乎想的大精巧合理了些。而如鵝籠書生的故事就好,因為它絕不使讀者去想像那樣的事可能不可能。
九 「花豹」與第九篇「鷂鷹」我特別喜歡,但是寫評語時亦不特別多寫,因為那樣的文章是要讀者一句一句讀,自己去尋味它的好處。 我在這裏只是提出一點:鹿橋描寫生命的動態的本領,如寫小花豹賽跑的姿勢,如寫鷂鷹飛翔的姿勢。 自黃帝以來中國民族本是有大行動力的民族,所以如詩經與漢賦都是動的文學,詩經裏寫王師征伐的行軍與陣容,寫舞,寫禦車與射禮等行儀,寫農作與建築的有聲有色,寫牧人與牛羊的走動姿態,寫梁與河中魴鯉鱣鮪的活潑游泳,與漢賦裏許多描寫水的動態的單字與疊字,遇有描寫山的,把山的靜姿亦都寫成了動態的許多形容字,真是轟轟烈烈。直到唐朝的文學亦還是這樣的。而自宋朝起纔偏於靜的文學了。後來對此反動而有元明的雜曲,曲文學亦是行動的文學。
自宋儒主靜,然而如文學,靜的文學尚易工,動的文學纔是難,亦更高貴,古來最高的詩人李陵、曹操、李白的都是動的文學,宋朝尚有蘇軾辛稼軒的亦是動的文學。我這回纔明白了元曲的真本領亦在其是動的文學。而現在則要數鹿橋的文學了。讀他寫的小花豹賽跑的姿勢,與鷂鷹飛翔的姿勢,每回讀時使我又重新感歎欣羨。這纔是中國文學的真本領,絕非西洋或印度可有。西洋亦有很會描寫動作的,但與鹿橋的不能比。鹿橋寫的如花豹與鷂鷹動態,都是情操,西洋文學則把動態只能寫成物理學式的,是用的所謂自然主義的或寫實主義的手法,不能寫行動一一是情操。
十 第十篇「獸言」,講一位學者到了山中離人跡處猩猩的世界,學會了猩猩的言語與行儀。那裏的是智慧深邃而又幼稚好玩的世界,一派鹿橋式的清和。但也帶點美國味。與美國人打交道的中國人中,鹿橋之外,我所知道的只有往時胡適之先生,他的為人亦是這樣的清和。雖然兩人學問思想很不相同。而後來那學者是別了猩猩又回到好殘殺與製造是非的人類社會來了。他要打壞學校的所有功課,叫孩子們不要讀書。連他自己在動手編的猩猩的語言學的原稿亦把來燒掉,讓猩猩的世界的消息永遠到不得世人的耳目。這裏鹿橋對於文明與自然的看法,不是沒有中國的,但大半是西洋的。
西洋人說的要重返自然,與老莊說的自然不同,老莊的是天機,天機亦可以生在文明社會裏,西洋人說的則是道德,如鹿橋文章裏猩猩社會的原始性的善,那不是天機而是道德觀,非原始社會不能相容。可是我們到底不能為要原始社會而破壞現代社會,所以就思想來說,「獸言」的思想是沒有什麼可說的。「獸言」是單因鹿橋的文筆的力量實在好,故事的結束尤其有一種餘韻。但是這故事裏猩猩的語音語法的燒餘殘稿,使我想起埃及一塊石上的刻字。古時曾有過埃及帝國久已被人遺忘,在一塊石上刻的埃及古史字已無人識,惟相傳是神的文字,這真實比「獸言」的故事更深厚,獸言見得單薄。還有中國舊小說裏的無字天書,亦比起來,「獸言」的結末的發想見得是小了。
鹿橋的文章有一種小孩似的天真。本來好的思想都是小孩似的單純的,而且是不限於時代性的;但是同時也要曉得開創天下的艱難曲折。鹿橋的是童話世界裏的道德觀,過此則如那老婆羅門教太子的殺人劍活人劍,在分辨善惡時要失敗了。
十一 第十一篇「明還」是所有這些故事中最好的故事,鹿橋真是了不得。從開頭講一個小小孩與螞蚱與小鳥玩,與螢火蟲玩,就寫的非常好,只有鹿橋纔能寫得出的那種好法。小小孩看見玩把戲的人耍大球,小小孩沒有球,他就叫了月亮來做大球在屋裏滾耍,這時外面就月蝕了。後來又叫太陽亦來做大球在屋裏滾玩,這時外面就日蝕了。外面街上人的驚慌大亂,小小孩被母親責罵的眼淚,都是這樣的現實。小小孩的屋裏兩個大球,一個黃的,一個白的,那照得讀故事的人亦睜不開眼的亮光!因小小孩被母親責罵,那兩個球就帶著他從窗子飛出去,一直飛到天中央。外面就又是白天了,又恰好是正午。讀完了使人隻大睜著眼睛想要叫出一聲「啊!」此外什麼想法都不能有,可有的只是這樣現實的,然而是無邊無際的永遠的驚喜。講故事能講到如此,就可以什麼思想都不要了。
十二 第十二篇「渾沌」,可以看出鹿橋的思想的全容。鹿橋的是儒家的正直的信念,而以婆羅門的瑜伽與三昧來使之深邃,又加上美國人的現實性與活潑。 美國我不喜,但美國也給了我們兩位學者,胡適之與鹿橋以她的最好的一面。胡適之先生的錯誤很多,但他的做人的基調其實是儒家的,有他的大的地方與安定,若非這個,亦不會有他那成就的。胡適之是受的美國的影響於他不能說不好,不好的是他所崇奉的杜威哲學。鹿橋對於美國比胡適之曉得分辨,而比胡適之有對自己的思想自覺。鹿橋亦有他的大與安定,否則亦不能有他的文學。鹿橋更有他的深邃。而且有胡適之所沒有的小孩的好玩,雖然胡適之亦是單純的清潔的。
鹿橋文章裏小孩的喜樂不是美國人的幼稚就能有,而是印度泰戈爾詩裏纔能有的。但中國的又異於此,中國的是造化小兒的頑皮。此外是日本的小孩,清純、美豔,也頑皮,但與中國的還是各異。「渾沌」篇裏的「洲島」,講神祇們創造洲島就像小孩在海灘玩沙子那樣,玩完了走後就忘了。這近於造化小兒,但是沒有造化小兒的壞,所以我說是泰戈爾詩裏的。而我喜歡造化小兒的那種壞。
「渾沌」篇的開頭兩則,「心智」與「易卦」,都是印度的思想。印度思想無論是婆羅門的或佛教的,皆重在冥想與內觀,所以有唯識論那些個分析心智。 中國的則重在正觀,易卦是觀天地萬物之象。鹿橋的是印度的,所以把易卦看做心智的六個窗口。但是大學者不論是哲學家或文學家,皆自然會追究到心智與內觀外觀的問題,鹿橋亦是在這裏有他的學問的底力。他的大背景是渾沌,著力處是在「琴韻」的修明鏡智。
「渾沌」篇裏的「森林」、「重逢」、「天女」、「琴韻」這幾則是在前面我都有說過了。「藥翁」也很好玩。這裏只說一則「沙漠」,是講一位老鷹師遭了可汗的不講理,他為遵守訓練大鵰時,他自己所定對大鵰的命令,不惜將身餵大鵰撕食。這裏又是鹿橋在描寫大鵰的飛翔,獵取獲物的姿態時,表現了無比的筆下本領。而在思想上則這故事是顯示了鹿橋對於他自己的生涯中的一種信念的堅執,到壯烈的程度。
「渾沌」篇末後的「太極」是大團圓,有點像西洋舞台上各式的演藝都完了,最後全員登場大大的熱鬧一陣子,向觀眾表示謝意。但這裏是有著鹿橋的渾沌哲學的,借儒家的一句話是眾善之所會歸。然而這裏使我想起亦還有莊子齊物論裏的,天地有成與毀而無成與毀、有是與非而無是與非的渾沌,世界之始可以亦在於現實的世界。
十三 第十三篇「不成人子」,講吉林省的荒野深山中有許多木石禽獸變的山魈,稱為蹙犢子,他們都想修成人身,夜間遇有趕大車的經過時就都圍攏來跑著追著問好,想要討趕車的人的一句口氣,當他是人,這一語之下他就得了人身了,少亦可進步了十年乃至百年二百年的修行。但若一語題被他是蹙犢子,他至今的修行就大半都被打落了。故事是一位趕車的老太太幫助好的山魈變成人,打落貪狠兇殘的山魈叫他永遠做蹙犢子,這裏有著教育者鹿橋對後輩的慈禪與嚴正。不止作為教育者對晚輩,他對世人一概都是這樣的慈禪與嚴正。鹿橋的便是這樣的非常之正派的,而且是正面的文學。
正派而且正面的文學最是難寫。果戈里寫「死魂靈」第二部想從正面寫一個真美善的年輕姑娘,結果失敗,把原稿都燒了。托爾斯泰晚年有寫正面的善的幾篇短篇小說,還有是泰戈爾的詩也是正面的寫法,再就是鹿橋的「未央歌」與「人子」了。但是三人的各異。托爾斯泰的是舊約的,泰戈爾的是吠陀的,鹿橋的是儒家的。但鹿橋的還是他的動的文學得力,如為「不成人子」裏小獾實在是可愛。又且句法用字好,不帶一點文話,也沒有刻意鍊句鍊字,看起來都是世俗的語法,惟是壯實乾淨,而什麼都可以描寫得。
但我對於最好的東西,也是又敬重,又真心為之歡喜,而想要叛逆。讀完這篇,不禁要想那趕大車的老太太,如果她看錯了蹙犢子的善惡會是怎樣的結果呢?黃老的說法是,錯誤了亦可以成為好的。
法海和尚的錯,他不承認白蛇娘娘的修得了人身,演出水漫金山。洪太尉錯放了被鎖鎮在伏魔殿的天罡地煞,演出梁山泊宋江等一百單八人攪亂時勢。世上的凡人與天上的仙人都會犯錯誤,而中國音樂的工尺譜裏有犯調,如胡琴的工尺調裏有二犯,這都是使人想到人事之外尚有天意為大。
結語 前年深秋,我陪鹿橋訪保田先生於京都嵯峨野落柿舍,遂同車至保田邸受款待,歡談至夜深,保田邸在三尾町岡上,辭別時夜雨中街潦燈影中主人親自送客至交叉路口叫計程車。
保田與重郎是數百年來不多見的日本文人。他但凡一出手,沒有不是美得絕俗,但凡與他有關係的山川人物器皿亦頓時都成了是美得絕俗的。可是又大又威嚴。但我不贊成專為詩人或文章家,而是應當為天下士,志在撥亂開新,建設禮樂, 文章是餘事,故其文章乃亦無人能及。最大的歌人是明治天皇,但他從不以歌人自居。我如此地反對保田的以隱遁詩 人自期。我而且說了,日本的美不如中國的在美與不美之際。我曾在保田家作客,講到這些,翌日保田道:「昨晚我不寐,把你的話來思省了。」後來他還是不受我的影響。而我亦因而更明白了我自己的信念。
我以為鹿橋的生活安穩亦是好的,寫寫文章當然亦是好的,只要是異於西洋的分業化的文學家。鹿橋的「未央歌」與「人子」不觸及現實的時勢,這都沒有關係,即如蘇軾的詩賦,亦幾乎是不涉現實的政治這些事的。但蘇軾的詩賦裏無論寫的什麼都是士的情操,這點我要特別指出。而學西洋的分業之一種的文學家則最好亦不過是職工的,優伶的。保田與鹿橋當然異於分業的文學家,保田是神官的,鹿橋是婆羅門僧的,但皆不是士。
還有一點我要指出,文章必要有場,可比磁場,素粒子場的場。又可比雨花台的石子好看,是浸在盆水裏。中國的文章便如警世通言,金台傳那樣的小說,背景都有個禮樂的人世,而如李白的詩則更有個大自然,文章的場是在人世與大自然之際。保田的文章倒是有著這個的。鹿橋的卻是有大自然(渾沌)為場,而無人世,這乃是婆羅門的。西洋亦沒有人世,而且不能直接涉及大自然,西洋文學的場是粗惡的社會加上神意;神意之於大自然是間接的,西洋文學的場不好。
第三點我要說的是,凡是大文學必有其民族的家世為根底。今年暑期中我把泰戈爾的話再讀讀,這回纔感到了他那柔和鮮潔裏其實有著威力,那是亞利安人的吠陀精神的生於今天。托爾斯泰的文學是天主教的,加上斯拉夫民族的,再加上現代化,但他最晚年的作品是把現代化捨棄了,寫永恆的無年代性的真理。而日本文學又有日本民族的家世根底。
日本昭和三文人:尾崎士郎、川端康成、保田與重郎,三人最友善,互相敬重,而三人各異。保田的文學的根底,是日本神道的(古事記裏的),加上奈良王朝的(飛鳥時代的),加上現代化。尾崎的文學根底是日本神道的,加上戰國的(源平時代的),加上現代化。川端的文學的根底是日本平安時代王朝的(源氏物語裏的),加上江戶時代大阪商人的(西鶴文學裏的),再加上現代化。
日本之有神道,可比中國之有黃老,是其民族精神的原動力,川端文學上溯至平安朝止,不及於神代紀,故不及尾崎與保田,惟於西洋人是川端文學容易懂。而尾崎與保田則甲乙難定。日本人愛兩人的文學者,到得熱情崇拜的程度,久久不衰,如日本最大的印刷企業大日本印會社的社長是保田崇拜者,其妻則是尾崎崇拜者。川端諾貝爾獎更得人敬,然而不得人崇拜。因為尾崎的與保田的文學打動了日本民族的魂魄深處,所以讀者愛其人,至於願為之生,願為之死。 於是來看鹿橋的文學的根底。
中國民族的精神是黃老,而以此精神走儒家的路,所以如司馬相如至蘇軾,皆是出自黃老與儒,所謂曲終奏雅,變調逸韻因於黃老,而雅則是儒的。易經說開物成稱,黃老是開物,儒是成務。又如說文明在於天人之際,黃老是通於大自然,而儒則明於人事。今鹿橋的文學的根底是儒與渾沌,渾沌通於究極的自然,那是鹿橋為時流文學者之所不可及處,但鹿橋的渾沌是婆羅門的,於中國民族乃有一疏隔,倒是張愛玲還更近於黃老些,所以兩人的小說都有廣大的讀者,而張愛玲的更覺親切些。
往時的劍客遇到高手,即與較量,一面暗暗喝采,一面試要打出對方的破綻來,為此至於不辭喪失性命,並非是為勝負,而是為要確實明白劍道的究竟。我對尾崎文學與保田文學亦曾如此。至於幾使保田對我的友誼發生危險,幸而隨又和好如初。對川端我亦在信裏批評了他的作品,他在新潮月刊上發表文章提到了這點,說我所點明的,有他本人當時所未意識到的,但是他自以為好的「睡美女」等幾篇晚期的小說不被同意,認為殘念(遺憾)。幸而他對我始終保持禮儀之交。如今尾崎與川端皆已逝世,僅存保田,益覺天才難得,友誼之可貴了。此時我卻新交了鹿橋,讀他的作品不禁喝采,就要劈頭臉打他幾棒看看了。
末了我抄一首當年我賀川端得諾貝爾獎的詩在此,詩曰:
阮咸亮烈吳紓潔任俠懷人是文魄 姓名豈意題三山身世但為求半偈 四十年前天城路今人尚問踴子鼓 應同白傅鄰娘履沉吟安得淚如雨
我抄這首詩是為鹿橋取彩,讓我們大家都來期待他的新著「六本木物語」快快出世。
民國六十四年一月十二日寫起至十八日寫訖於華岡
鹿橋與張愛玲
─感念《未央歌》作者鹿橋先生辭世十年
| 張鳳 |
鹿橋─吳訥孫教授,居然已離開我們十年!1997感恩節前他由聖城飛來哈佛,向現已退休,於史丹福近郊著書的吳文津館長指明見我,為我珍藏廿多年的《未央歌》精本題字:「束髮受教為君子孺 朋而不黨更不吞聲哭的野老 鹿橋 1997 題為 張鳳女士」。客居女兒家過節,一周內約我見了幾次,確是位「天才雅士,謹言慎行,言出於口,文發於筆,都是一字千鈞的」,這是白馬社他的摯友唐德剛教授所說的鹿橋,真是位君子儒!自此我們書信往還不斷。翌年他為拙作《哈佛哈佛》書名題字,取哈佛疊聲重層意象,以花式飛白體書之,赤墨吉祥套色用章,最高印有董作賓為他所刻的陰文「鹿」字章,加筆名、原名章,人云罕見!2006年再有福緣受到託負將他送紀剛先生墨寶送藏,交周欣平掌館的柏克萊加大的東亞圖書館。
不愛多見人的鹿橋信中曾說:我不是能跟多人來往的人,只能挑著,這次能與妳開心談幾回……1999年特為拜望兩老,與親筆寫滿牆壁《易經》、名聞遐邇的居處「讀易齋」,而應允神鹿邑(聖路易)作協分會李笠和謝惠生等位邀請,前去美中西區華人學術聯誼會演講,之後終得歡敘。
在哈佛與鹿橋先生傾心相談,就因他問,你們女作家怎麼多像張愛玲有說不出的憂鬱?而與他辯論張愛玲的淒涼身世。鹿橋與張愛玲曾同在1939年9月上海《西風》雜誌第37期紀念創刊三周年「現金百元懸賞徵文」獲獎。十八歲的大一女生張愛玲,寫約1200字的〈天才夢〉散文獲第三名名譽獎──名譽獎前面還有十名,也就是第十三名,文中名句:「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就出自這才華初萌的處女作。《西風》結集出版得獎徵文就用她的題目「天才夢」,她在五十五年間多次解說,還斤斤較量首獎的字數超出,舊事重提的還有水晶、陳子善等多位。陳子善2001年到美國曾經拜訪過鹿橋,就是我們開車載他和廖炳惠兩位去的。那時節,鹿橋因眼病、腸癌才搬到哈佛醫學院附近傍女,知道鹿橋波士頓住處者,屈指可數。
1939年鹿橋剛大二,對文學發生很大興趣,作品很得師長、(女)同學讚揚傳觀,特別又可笑的應了高班男同學陸智常──他徒步旅行夥伴陸智周之兄──挑戰,鹿橋以陸智常找來的三個印花貼徵文,在呈貢與昆明分別寄出三篇徵文:兩份是舊信代文。結果,他憑新寫的〈我的妻子〉獲得第八名──作品刊出和《天才夢》出版時都有後來加的〈結婚第一年〉題目,水晶誤為他得首獎(實是作者水沫的〈我的亡妻〉)。鹿橋寫〈委屈、冤枉,追慰一代才女張愛玲〉一文解釋,另說徵文字數是五千字內。
此外,他與張在人世間的軌跡相逢,是1971年11月11日鹿橋應名家高居翰(James Cahill)之邀演講繪畫史,在柏克萊加大熱鬧非凡演講後,收拾幻燈片之際,一位身長著灰衣者,自我介紹說:我是某某夫人。鹿橋未聽清,也不像認識。說時遲,那時快,兩人之間鑽出一個侄兒欲談轉系事,不過十秒鐘,灰色身影已轉身走了。後來讀到張愛玲用的外國名字(就是Mrs. Ferdinand Reyher吧),鹿橋確信那天飄然走了的是張愛玲,雖說她表裡如一呼應字裡行間所述之疏離。
確如鹿橋推斷,張愛玲自我掌握了見與不見的原則,較年輕時是在意衣著裝扮的,往訪不見先有胡蘭成,以及後來數度叩訪的水晶等。但是她主動去看生人,回訪胡蘭成。
1972至73年鹿橋教授客座東京大學。情急之胡蘭成要鹿橋出名寫一封信給愛玲,想要與她再通消息,春旅中鹿橋回房寫就:述1971沒想到是她來談話,真是可惜,表達道歉之意。信由胡蘭成寄……「誰知道呢?也許那信尚在人間。」胡自己寫信去給愛玲,也請過炎櫻,到1976年後也請朱西甯幫他去信,不過全如張愛玲曾主動去看的鹿橋去信一般,石沉大海。
胡蘭成一句話倒是說得準確:鹿橋到處風光映照,而唯愛他的太太,對世間女子不談戀愛。我觀察,一直怕長大的他,也極愛孩子。
1998年12月鹿橋為《市廛居》出版帶著太太演講,距離上次回台1975年整整十八年,赴台是應歷史博物館之邀,演講「龍的傳人」,停留三周。先赴北一女而後返清華謁梅校長墓、同清蔚園讀者網路對談,簇擁盛況,再掀鹿橋旋風,書剛出一月就三刷。
鹿橋特寄來親簽的兩本書,另本送杜維明教授。也為我《哈佛人文精神》作序的杜先生讀後說:文筆好得不得了!我們應該學。尤其在初知母重病,心慌忐忑中,他所有的書,特別是超過六十刷的小說《未央歌》的情真與他光燦的青春樂觀精神,片語隻字,皆能渡我浮沉。
鹿橋興趣廣博,愛玩,在南開中學、西南聯大或耶魯常引領徒步旅行,去看廣袤大地,上泰山,下徽浙,擅歌詠、玩排球,毫不糜費,打工則廣播、拍戲,女朋友多,還會開飛機!有了駕機執照就帶李抱忱的表妹,長他四歲的太太薛慕蓮上天翱翔。在他從容徹破生死2002年3月19日逝後,淚尚未乾,殷殷照料他的夫人也於2004年5月11日相隨而去。十年生死兩茫茫,心傷!
鹿橋常在心上思考的是文化演變的種種訊息、潮流中的人物色相,而未曾或忘的是他對中華文化的堅持。我曾協助聯繫未成的大陸版橫排正體字《未央歌》,終於在黃山書社出版──雖封面是簡體字,但立刻排上深圳讀書月期間出爐的「2008年十大好書」榜,應足以告慰鹿橋先生。(轉載自聯合副刊)
|
我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是在民國五十年代,於到東海任教時。東海建築系創系的陳其寬先生是他的好朋友,曾不時提到他的言行。吳先生讚賞陳其寬先生的繪畫,並為文推介,對現代中國畫的前景有獨特的看法。我到東海後,辦建築雙月刊,曾寫過討論中國古建築史的文章,他透過陳先生看到,但沒有表示意見。後來他出版了《中國與印度建築》,陳先生希望我在建築雙月刊上寫一篇介紹的文章,我年輕時為文特別喜歡批評,陳先生還委婉的告訴我,不要老看人家的缺點。我寫了一篇頗為正面的評介,不是因為陳先生的話,而是因為吳先生的觀點確實有發人深省之處。
那本書篇幅很少,文字不多,全是圖樣與照片。正因為如此,吳先生的寫法是很思想性的,沒有介紹建築的細節。他把印度的空間觀以圓來表示,圓象天,是出世的。把中國建築的空間以方來表示,方象地,是入世的。雖然有些過度簡化,但是以圓與方來理解兩個文化的特質,確實把空間上推到思想的層次。其實他不只視印度空間文化為圓,也把來自印度的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乃至古中國對天道的觀念,綜合的視為圓形。所以他把傳統中國士人的生命觀用八個字來表示,那就是「天人之際,方圓之間」。這樣的體會,透徹的表達了中國士人的理想。所以他在耶魯大學附近山邊建造他自己的住處時,就在這八個字之後加上住處的名稱「延陵乙園」。
後來我到哈佛讀書,於民國五十四年結婚,乘蜜月旅行之便,途經耶魯大學,到「延陵乙園」訪問了吳先生。他的住宅簡單樸實,以美國的標準是很小的,是他自己所建造。據他說,他先建一小屋,當孩子來了,有空間之需要,再在小屋之外緣建一較大之屋,像脫殼一樣,對於建築,他有奇妙的生命觀。詳細情形,可能要看《延陵乙園》一書的出版了。他的園很大,是利用山邊原有的石頭與樹木,略加清理而成。不做假,但有野趣。有點近似唐人柳宗元文章中的園子。吳先生與夫人親切接待,令人感到長者的風範。
可是當時的耶魯大學是美國名校中對教授要求最嚴格的。鹿橋先生優游林下,以詩文自娛,為人風趣,言談多犀語,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中國藝術史,早已名聞天下。然而他就是沒有美國學者那種翻遍資料,寫出厚厚一本書,卻讀來乏味的興趣。因此該校不接納薄薄的《中印建築》可以升等為正教授。他是正宗的中國讀書人,讀書與著述是增進人生的智慧,不是增加人生的負擔。
不久後聽說他被聖路易的華盛頓大學禮聘去擔任講座教授去了。他的智慧仍廣為學生所崇拜。若干年後,我應邀到聖路易參加一次討論會,遇到吳先生,他風采依舊。我問起延陵乙園,他說等退休後,還會回去康州,重整該園。他並沒有出讓。
中國時報刊登《人子》的那段時期,他比較常來台灣,但因種種原因,都沒有見面的機會。
幾天前,楚戈兄來信,提到他的新書中對天圓地方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是一種誤解,中國人不至於會無知到把大地看成方形。楚戈這樣說,是因為我把鹿橋先生的方圓說視為中國人空間文化的智慧,曾在文章中借用並加引申。其實吳先生與我都沒有認定中國人對大地這樣無知。這是自遠古傳下來的概念,轉變為人生的體悟,它不是科學,是思想。
吳先生去世,使我感到某種失落。今天的世界到那裡去找一位自空間觀尋求文化精神的學者呢?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91.04.01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