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
最早出現的《藍星》,是覃子豪創刊於一九五四年六月,共出二一一期的《藍星週刊》;後來又有《藍星詩選》、《藍星詩頁》、《藍星季刊》和《藍星年刊》,莫不和覃子豪有直接和間接的關係。我未曾見過最早期的《藍星週刊》,手上只存有一本《藍星詩選》和一至四期《藍星季刊》。
《藍星詩選》由覃子豪主編,是一本叢刊式的刊物,原計畫每兩個月出版一輯,可惜只出了兩冊就停刊了。第一期題為〈獅子星座號〉,出於五七年八月;第二期為〈天鵝星座號〉,出於是年十月。〈獅子星座號〉是本二十開,四十八頁的詩刊。
總共只出了四期的《藍星季刊》創刊於一九六一年六月,停刊於六二年十一月。這本二十開的詩刊,沒有固定的頁數,大致由四十六頁到六十頁不等。無論在開度、頁數、編排和內容方面,都和當時的《創世紀》極其相似,可說是姊妹詩刊。
一如以往的《藍星詩選》,除了大量的創作和譯介外,《藍星季刊》還增加了某些外國詩人的特輯和海外之頁。這些特輯,包括了法國的阿瑪維斯、伊凡.戈爾和藍波等;海外之頁對菲律賓的華人詩壇有詳細的介紹,尤其新進詩人雲鶴,差不多每期都有創作在此刊出。至於本地創作方面,優秀的詩人如周夢蝶、葉珊、余光中、辛鬱、羅門、張默……等,可謂網羅了全台的精英。羅門的名作《第九日的底流》就是在這裏分期連載的。
覃子豪在第四期的〈編後記〉中說,四期《藍星季刊》出得很成功,得到本土及海外大力支持,銷路大增;還打算擴大篇幅,以新的姿態出現。可惜,我們卻沒見到它的第五期,因為翌年春季,覃子豪染病入院,捱到十月撒手西去。到一九七四年十二月,《藍星季刊》復刊,編者自然不再是覃子豪,而改為「編委會」了。
——寫於2000年1月
《藍星詩叢》及白萩的《蛾之死》
我所藏的詩集中,以〈藍星詩叢〉最多。
這套叢書大部份是二十五開本,正方形的小詩集,比正統的三十二開本矮些少,卻又闊一些,非常奇特。可正因為它夠闊,足可以排多幾行,容易在一、兩頁之內排完一首短詩,方便欣賞;又因為它較矮,排了詩後,天地位不致太空洞。主事者的確花過一番心思,為詩集找到了最佳開度,創了先河。
詩集的版權頁側,往往排印了〈藍星詩叢〉的目錄。這套詩叢正確出了多少種,我不知道。但從最早的,出版於一九五四年,余光中的《藍色的羽毛》起,到我手上存有,出於一九六六年,張健的《春安‧大地》止,共有二十八種。
此中我存的有:覃子豪的《向日葵》、白萩的《蛾之死》、覃子豪的《畫廊》、王憲陽的《走索者》、葉珊﹙楊牧﹚的《花季》、羅門的《第九月的底流》、蓉子的《蓉子詩抄》和張健的《春安‧大地》……等多種。
我認為讀詩是讀者和詩人間心靈的交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欣賞角度和標準;而感受的深淺,亦因人而異。故當詩人寫作到有一定的水準後,他們底作品的高低分別不大。在讀者方面只存在喜惡與偏愛而已。因此,我不打算為這批詩集妄下斷語,只輕談喜好。
少年時我喜愛現代詩,深深為那奇特的形式,與傳統大異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技巧所吸引,一味追求標新立異,只要違反舊的;創新的,都是我所愛。
因此,這批〈藍星詩叢〉中,我獨愛白萩(1937~2023)的《蛾之死》(台北藍星詩社,1958),尤其他那首著名的〈流浪者〉。〈流浪者〉的內容很簡單:一個穿著單薄、瘦小、孤獨,甚至忘卻了自己姓名的流浪者,仿似「一株絲杉」的站在地平線上。
其獨特之處在於詩人用文字構成了圖畫:他先把兩組「在地平線上」十個字安排成一橫行,使人先有了「地平線」的感覺;再在兩組字中間加進了直排的「一株絲杉」,那麼,孤獨的流浪者站在地平線上的形象就更顯突出了。
現在看來不覺得怎樣,不過是「用文字來砌圖」罷了,三十年代時,鷗外鷗早已採用這種寫法了。但在當時﹙五十年代﹚的台灣詩壇卻引起了很大的震撼,季紅甚至譽為是十年來最傑出的一首現代詩。
〈流浪者〉如果用橫排,完全失去了圖像詩的意義與形象,必需用直排才能突顯其震撼,請看圖一。
——寫於2000年1月,2023年8日4日修訂
昨夜,我又夢見我
赤裸裸地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
這裏的氣候黏在冬天與春天的接口處
(這裏的雪是溫柔如天鵝絨的)
這裏沒有嬲騷的市聲
只有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
這裏沒有眼鏡蛇、貓頭鷹與人面獸
只有曼陀羅花、橄欖樹和玉蝴蝶
這裏沒有文字、經緯、千手千眼佛
觸處是一團渾渾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
這裏白晝幽闃窈窕如夜
夜比白晝更綺麗、豐實、光燦
而這裏的寒冷如酒,封藏著詩和美
甚至虛空也懂手談,邀來滿天忘言的繁星……
過去佇足不去,未來不來
我是「現在」的臣僕,也是帝皇。
-----孤獨國/周夢蝶
周夢蝶詩人藏身在台灣的文藝復興萌芽前,他是市廛中一顆十足熠熠發光的明星!----張香華
女詩人張香華老師來電:秀堂,日前寄給妳的文稿,今日聯合報刊出,可以在臉書張貼了。謝謝香華,詩人寫詩人,果然不同凡響,全文如下:
芒鞋破缽無人識──孤獨國周夢蝶不孤獨 ◎文/張香華 周夢蝶 照片/莊靈 攝影
聯合報─2014.05.22
〈文學紀念冊──詩人周夢蝶〉
有時我們幾個人在周詩人書攤擺龍門陣,忽然來了一位十八、九歲的女大學生左呼右喚叫他夢蝶!夢蝶!……霎時,我們像是看見一隻彩色斑斕的彩蝶在嫩黃的花蕊間翩翩飛舞……
今年,春雨方歇,時序進入五月第一個日子,一早發現台灣的各個媒體用特大的標題登出了一則新聞:詩人周夢蝶辭世,享年九十四……我擱下報紙倚在窗前,望見園中那株幾天前還盛開的薔薇,今晨竟落英遍地了。
認識周夢蝶詩人,是上個世紀中葉的事。那時台北沒有「誠品」,卻有一條全部開著書店的長街──重慶南路。從出版未成年少兒書的「東方出版社」,到挾「王雲五」重名、歷史悠久的「商務印書館」,街道兩旁密密麻麻開設著各式各樣的書店。
逛書店、聞書香,是台北文化人生活很重要的節目。就在這條長街中間,橫岔出一條側路──武昌街,有一家由俄羅斯人開的麵包店「明星」,一樓專賣西點麵包, 二、三樓是咖啡館,最具特色的是它那裝潢風味不同於一般店家的廊柱下,有位乾乾瘦瘦的男子在擺書攤,書攤的主人就是當時已頗有文名的詩人周夢蝶。就這樣, 上世紀六O年代,台灣在她蟄伏而幽閉的世界裡──那時是戒嚴時期,外來資訊幾近被阻絕,而另一方面,經過從大陸退守到台灣二十年的休養生息,島內的生命力 已蓄積到一定的飽和點,一顆小小的露珠,晶瑩剔透,就會折射出萬丈光芒,周夢蝶詩人藏身在台灣的文藝復興萌芽前,他是市廛中一顆十足熠熠發光的明星!
何以會把他和文藝復興氣息相連接,要從周夢蝶詩人擺攤賣書的地理位置分析說起,詩人書攤方圓一公里之內,全是當年(或早年)具有權勢,金融與文化制高點的 建築物:重慶南路上有自日據時代到今天都仍是最高權位的總統府(當年稱總督府),有最大金庫的台灣銀行,其東是文化蘊藏深厚的台灣第一所博物館,對面是豎 起希臘神殿式七根宏偉圓柱的土地銀行,北有古樸又氣派的台北火車站,對街是最具規模的台大醫學附設醫院……這些巍峨的建築物全是日據時代建築完成的,而且 一律採用歐洲古典巴洛克風格,詩人的書攤就隱身其中。但他特立獨行,完全無視於附近任何一攤生意的蓬勃與興隆──其實每一個攤位的牌照已價值不菲,別人的 書攤都經營得五花八門,賣的東西包羅萬象,唯獨詩人的書攤例外,他永遠只賣封皮破損。紙張陳舊的冷門詩集、文史、哲學一類書籍。因為詩人的心老早穿梭過宏 偉又高聳的梁柱,他抬頭看著飛鳥在上面築巢或餵食雛鳥,他的靈魂終日徘徊在博物館的廊柱間,瀏覽著綠樹成蔭、花葉扶疏的台北市新公園……這麼超凡脫俗的環 境,詩人的耳朵也老早飛到公園裡那個設有貝殼型舞台的露天音樂廳,他傾聽著飛鳥向青空放歌去了!對營生本來就缺乏興趣的詩人周夢蝶,難怪對書攤生意的經營 會愈發一天打魚三天曬網了啊!
造成詩人不事生產還有另一項重要因素,是他往來的全都是一些「清談誤國」的文士,平日多靠煮字療飢維生,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而飲茶喝咖啡的消費又列不 入文人寒士的生活預算裡(正確的說,那年頭咖啡還沒有普遍登陸台灣),登堂入室上二、三樓喝明星的咖啡簡直是奢侈的敗家行徑,所以到武昌街找明星咖啡館門 口的詩人聊天,就成了最實惠又風雅的時尚。經常見到三兩個人坐在明星咖啡廊前,圍住詩人談詩說藝論紅樓……不知覺間常常一抬頭才發現天色已暮。──這幕景 象十足是台北當年的文化風景!少了這一塊,那年頭的台北文化拼圖就不算完整。
〈孤峰頂上〉是我認為詩人一生的力作,筆力堅厚飽滿,意境高遠卓絕,很能代表詩人一生的堅持和苦行修練的功夫。
恍如自流變中蟬蛻而進入永恆
那種孤危與悚慄的欣喜!
彷彿有隻伸自地下的天手
將你高高舉起以寶蓮千葉
盈耳是冷冷襲人的天籟。
擲八萬四千恆河沙劫於一彈指!
靜寂啊,血脈裡奔流著你
當第一瓣雪花與第一聲春雷
將你底渾沌點醒──眼花耳熱
你底心遂繽紛為千樹蝴蝶。
……
想六十年後你自孤峰頂上坐起
看峰之下,之上之前之左右。
簇擁著一片燈海──每盞燈裡有你。
任誰讀了這首詩都會冷然又肅然,就像自己正站立在高高的孤峰頂上屏氣凝神萬念俱寂,不敢出一口大氣一樣!
那時我正在師大面臨畢業讀大四,同系中有位好友「連」因為住在詩人書攤的附近,上學前常繞到書攤上邀詩人周夢蝶一起去旁聽一堂熱門的哲學課,反正他經常都 把書晾在地上,跟朋友四處漫遊!那天,我也正要出門去上課,忽然接到「連」氣急敗壞打給我的一個電話,她告訴我她再也不去上這門課了。我問她發生了什麼 事,她說她剛接到另一個同學的口訊,原來周公(那時我們都背地裡稱呼他「周公」)託人問「連」到底對他存什麼意思!後來我目睹「連」漲紅臉斥責詩人周夢蝶 的那一幕,「連」瞪起杏眼:「有什麼意思?有什麼意思?你自己說呀!自己丟臉也就算了,還丟到我的同學那邊去!」周詩人的臉上頓時一塊青一塊白,好不難 堪!事隔多年之後,我們聽到另一個笑話,那是另一位女詩人在遠渡重洋赴美留學之前,周詩人這回果然不託他人而親自表白,他直截了當的問:「妳願不願意嫁給 我?」答案是:「神經病!」我們只好嘆一口氣:詩人對現實生活的了解實在是太「超現實」了!
剛認識詩人周夢蝶時,就聽他常引用佛家經典,我很自然的把他和民國初年的數度出家又還俗的蘇曼殊聯想在一起,蘇有首纏綿的〈本事詩〉:「烏舍凌波肌似雪, 親持紅葉索題詩。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既而知道周詩人本名周起述,自取筆名夢蝶,頗見嚮往莊生了悟生死的大智大慧之意,油然生出崇仰之心。 有時我們幾個人在周詩人書攤擺龍門陣,忽然來了一位十八、九歲的女大學生左呼右喚叫他夢蝶!夢蝶!……霎時,我們像是看見一隻彩色斑斕的彩蝶在嫩黃的花蕊 間翩翩飛舞……而現在,山谷中空留蝶痕,周詩人顯然是去和天上的莊生論道去了!
●作者按:本文標題語出蘇曼殊〈本事詩〉: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2014/05/22 聯合報】
這篇,或沒引用周夢蝶的詩的報導,都不值得看的。
官方說法等,更肉麻,省省吧。
謹記去年的會面:0323 2013 遇 見 周夢蝶先生
也許近3點40分鐘,仔細看完『周夢蝶手稿暨創作文物展』(背景
我剛走出門,看到幾位老師推著輪椅上的周先生 (92歲) ,從印度黑檀樹蔭下,逼進來。三位老師將其提起來,越過二節石階
將周先生送進場,扶他到座椅時,就開始許多同學照相。周先生很機
然後他回去原位,又示意他想坐到另外一張垂直方向靠牆壁的椅子。
展覽會場有王曼文選周先生的詩句,作成書籤『向萬里無寸草處行腳
2017/0509
周夢蝶的詩作〈晚安!小瑪麗〉,作品底附註:瑪麗,小狗名。
最近訪談中發現,還真有這隻小瑪麗,是某位女詩人家中養的小狗。
〈晚安!小瑪麗〉
晚安,小瑪麗
夜是你底搖籃。
你底心裏有很多禪,很多靦腆
很多即使啄木鳥也啄不醒的
仲夏夜之夢。
露珠已睡熟了
小瑪麗
憂鬱而冷的十字星也睡熟了
那邊矮墻上
蝸牛已爬了三尺高了。
是誰底纖手柔柔地
滑過你底脊背?
你底脊背,霧一般弓起
髣彿一首沒骨畫
畫在伊底柔柔的膝頭上。
自愛琴海忐忑的夢裏來
夢以一千種溫柔脈脈呼喚你
呼喚你底名字;
你底名字是水
你不叫瑪麗。
貝葉經關世界於門外
小瑪麗
世界在一顆露珠裏偷偷流淚
晚香玉也偷偷流淚
仙人掌,仙人掌在沙漠裏
也偷偷流淚。誰曉得
淚是誰底後裔?去年三月
我在尼采底瞳孔裏讀到他
他裝著不認識我
說我愚癡如一枚蝴蝶……
露珠已睡醒了
小瑪麗
在晨光熹微的深巷中
賣花女衝著風寒
已清脆地叫過第十聲了。
明天地球將朝著哪邊轉?
小瑪麗,夜是你底;
使夜成為夜的白晝也是你底。
讓不可說去探問風底來處與去處吧!
睡著是夢,坐著和走著又何嘗不是?
附註:瑪麗,小狗名。
【民歌,夢蝶,錄音帶】
民國六十六年(1977)
五十八歲的周夢蝶將生平第二本詩集《還魂草》交由領導出版社重版發行(最初為1965年文星書店出版)
由於當年鼓吹「唱自己的歌」思維而興起的校園「民歌運動」風潮正夯
因此出版社也順應此一時代潮流,請來民歌手吳楚楚、胡德夫、朱介英等人,結合周夢蝶的現代詩進行民歌創作,推出了《夢蝶之歌》錄音帶(每卷定價100元)
根據該社的出版廣告中說:凡預約《還魂草》一冊,或直接劃撥購買《夢蝶之歌》卡帶一卷者,附贈卡片一套。
若直接郵購單買卡帶者,可享七折優惠,並附送詞曲套譜
五十八歲的周夢蝶將生平第二本詩集《還魂草》交由領導出版社重版發行(最初為1965年文星書店出版)
由於當年鼓吹「唱自己的歌」思維而興起的校園「民歌運動」風潮正夯
因此出版社也順應此一時代潮流,請來民歌手吳楚楚、胡德夫、朱介英等人,結合周夢蝶的現代詩進行民歌創作,推出了《夢蝶之歌》錄音帶(每卷定價100元)
根據該社的出版廣告中說:凡預約《還魂草》一冊,或直接劃撥購買《夢蝶之歌》卡帶一卷者,附贈卡片一套。
若直接郵購單買卡帶者,可享七折優惠,並附送詞曲套譜
可惜的是,領導版《還魂草》詩集至今雖不太難找
卻未曾有緣能夠聽到此一錄音帶
卻未曾有緣能夠聽到此一錄音帶
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
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
~~印光大師一九四0年生前最後一個中秋節勉同修而寫
摘自舊物中自己抄在某年年曆記事本扉頁的文字
摘自舊物中自己抄在某年年曆記事本扉頁的文字
2014.5.14
《百喻經選講》書背有釋印光書(全無標點分段等)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此詩於心命兩義發揮周到。
果能依之行則命自我作福
自我求造化之權
不歸於天地鬼神矣
印光法師圓寂於靈岩山/寺,可參閱琦君 《心琴‧憶蘇州》,台北:爾雅,1980,頁53-9。
展覽會場有王曼文選周先生的詩句作書籤:『向萬里無寸草處行腳』、背面是印光法師的話: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台中蓮社印行,1994 (1/10000)
《印光集》黃夏年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
復信都沒有寫日期 .2013.7.12 讀他復弘一法師,談"刺血寫經"等事, 很感慨 86-90
第一篇 「印光法師開示」:
《百喻經選講》書背有釋印光書(全無標點分段等)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
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此詩於心命兩義發揮周到。
果能依之行則命自我作福
自我求造化之權
不歸於天地鬼神矣
印光法師圓寂於靈岩山/寺,可參閱琦君 《心琴‧憶蘇州》,台北:爾雅,1980,頁53-9。
展覽會場有王曼文選周先生的詩句作書籤:『向萬里無寸草處行腳』、背面是印光法師的話:
『欲真利人,當事事盡己之分,則日用行為,皆含化人之機,久而久之,人自見信而依從之,固有不期而然者也。』……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台中蓮社印行,1994 (1/10000)
《印光集》黃夏年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
復信都沒有寫日期 .2013.7.12 讀他復弘一法師,談"刺血寫經"等事, 很感慨 86-90
第一篇 「印光法師開示」:
…….念佛雖貴心念,亦不可廢口誦;以身、口、意三,互相資助。…….所以《大集經》云:「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古德謂大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大;小聲念,則所見之佛身小耳。……..
印光大師教給我們,要把“死”字貼在額頭上,他老人家自己的佛堂就掛了一個“死”字。 我們這個身體實實在在是脆弱,我們的這個身命實實在在是無常,所以印光老法師常常教誡我們,念佛人應當把“死”字貼在額頭上。
遇 見 周夢蝶先生
也許近3點40分鐘,仔細看完『周夢蝶手稿暨創作文物展』(背景聲音是周先生唸其作品,當時還可算鏗鏘有力。)
我剛走出門,看到幾位老師推著輪椅上的周先生 (92歲) 從印度黑檀樹蔭下逼進來。三位老師將其提起,越過二節石階,走上展覽場 (幾乎所有的人都瑣言在會場聽演講者大談諸如『論周夢蝶的死亡意識』等議題,而周先生炯炯有神地端視著我這陌生人。送進場,將周先生扶到座椅時,就開始許多同學照相。周先生很機伶,示意他要在簽名簿上簽名。然後,他一筆一畫地寫小字簽名,當然不是展覽會上的書法水準,不過字跡可辨。
然後他回去原位,又示意他想坐到另外一張垂直方向靠牆壁的椅子。接下來周先生很平靜地面對五六部相機,老師們也一一像某張「孫逸仙坐蔣介石站」(偽照片)的姿態照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周夢蝶(1921年12月29日-),籍貫河南省淅川縣,臺灣詩人、文學家,定居在新北市淡水區,本名周起述。筆名周夢蝶,起自莊周午夢蝴蝶,表示對自由的無限嚮往。目錄 |
簡述
童年失怙,沉默、內向。熟讀古典詩詞及四書五經,因戰亂,中途輟學。1948年加入青年軍,隨中華民國國軍部隊來台,家鄉遺有髮妻和二子一女。
1952年開始在《中央日報》、《青年戰士報副刊》上發表詩集。
1955年自軍中退伍,加入「藍星詩社」。
1959年起在臺北市武昌街明星咖啡廳門口擺書攤,專賣詩集和文哲圖書,並出版生平第一本詩集《孤獨國》。
1962年開始禮佛習禪,終日默坐繁華街頭,成為台北「風景」,文壇「傳奇」。
1980年美國Orientations雜誌記者來台專訪他,並以古希臘時期代神發布神諭的Oracle為喻,撰文者稱許他為「廈門街上的先知」(Oracle on Amoy Street)。同年因胃潰瘍開刀,以致書攤歇業。曾獲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桂冠文學類」獎章。
2011年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發行,導演陳傳興拍攝的周夢蝶紀錄片。
作品
《孤獨國》、《還魂草》、《周夢蝶世紀詩選》、《約會》、《十三朵白菊花》特色
作品從自我靈魂為起點,引禪意入詩,感悟現實的真諦。相關連接
- 由本所與台大文學院102邁頂計畫群共同主辦座談會,3/25(一)19:00-21:00邀請德國波昂大學顧彬教授等四位教授,主講「現代詩翻譯與文化流動座」,歡迎踴躍參加。
- 21 Mar 2013由本所洪淑苓所長主持,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奚密教授主講「從楊牧榮獲紐曼華文文學獎談起」,將於2013年3月26日(二)15:00-17:00舉行,地點:臺大臺文所324教室(臺大國青大樓3樓),歡迎同學踴躍參加!
.http://140.112.154.154/conference/agenda.htm
The Coming of Tulku 這是很不錯的一部影片 雖然有點沉悶
不過所有重要的關係人/朋友等等都提到.
Tulku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Tulku - Cached
In Tibetan Buddhism, a tulku (Tibetan: སྤྲུལ་སྐུ, Wylie: sprul sku, ZYPY: Zhügu《化城再來人The Coming of Tulku》預告- YouTube
Apr 20, 2011 - Uploaded by fisfisamedia
莊周夢蝶,無有虛實。詩人在紅塵中夢想脫俗,於露電裡捕捉永恆。《化城再來人》借用佛經典故,以周夢蝶的一天隱喻其一生中的風景,從日常中穿插 ...http://fisfisa.pixnet.net/blog/post/29473342-- 話說,原來「化城」一詞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導師帶領眾生前往成佛之地,但道途險惡,行人會疲倦會退卻,導師便於途中變出一幻化城郭,讓眾生休息,一旦眾生生養休憩,便又將城郭幻化,令眾生瞭解一切均為夢幻泡影、海市蜃樓。
而 「再來人」,則是可成佛卻不成佛,選擇重回到人世間來渡化眾生。此意象在周公早期詩集中也經常提到,「那再來之人」。因此,以「化城再來人」作為周公一片 的題目,意義多重繁複。周公一生有二十餘年時光身處武昌街,街頭書齋,那市聲喧囂對他而言,是否一如「化城」虛幻?是否一如金剛經所說「如露亦如電,如夢 幻泡影」?而半生潛心於佛經的周公,是否為再來之人?是否已渡到彼岸?聲光電影,坐在觀眾席的你,不也正欣賞一場化城的華麗演出?
「化城喻品」中還將三千大千世界比喻為墨條,而我們所處的土地,「如人以力磨」,再怎樣磨,也不過是一個墨點,大不過微塵,正好呼應了周公於此片中寫書法、磨墨、以及周公自己講人與人之間的相遇與緣份,就像兩顆微塵碰上,劇本與佛典關係的緊密扣合,更讓人敬佩不已。
陳傳興 導演【導演簡介】陳傳興-鄭愁予《如霧起時》、周夢蝶《化城再來人》導演
陳傳興 法 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語言學博士(1981~1986),師承電影符號學理論大師Christian Metz,博士論文為〈電影「場景」考古學〉。擅長藝術史、電影理論、符號學與精神分析理論,對於視覺/影像分析尤有關注與專精。拍攝紀錄片包括有《移 民》(Beta/45分鐘 ,1979)、《阿坤》(16mm/45分鐘 ,台語,1980)、《鄭在東》(SuperVHS/60分鐘 ,1992-93)、《姚一葦口述史》(60分鐘 ,1992-97)等。
1987年在阮義忠先生訪談所著的《攝影美學七問》中,負責 其中「五問」的回答者,訪談內容對海內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著作《憂鬱文件》(1992)中,關於《明室》一書的深度書評,也成為中文世界理解羅蘭‧巴特 的經典文獻。曾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1998年創辦的行人出版社,以歐陸思想及前衛書寫為出版軸線。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副教授,開設「電影」與「精神 分析」相關課程。
Tsun-Shing Cheng
Ph.D. in Linguistics, Ecole des Haute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France.
Associate Professor in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Research area includes art theory, psychoanalysis, film, and theater.
與談人
日期及時間:
23/04/2012 - 29/04/2012
臺灣著名電影學者焦雄屏形容陳耀成是「華語電影真正的知識份子,他有詩人的情懷,敏銳的洞察力,原創性的創作形式,還有當代華語導演中難得有的歷史觀。」美國《後現代文化》學報形容他的作品「同時是香港與美國主流之外的另類聲音,但卻朝向一個嶄新的文化領域。」
過去廿年,在香港成長,旅居紐約的陳耀成,於紀錄與劇情片之間遊走——從香港維權運動的起點(《吳仲賢的故事》)到六四後掙扎求存的愛與愁(《浮世戀 曲》);從九一一前後港人眼中的另類紐約(《錯愛》、《紫荊》)到華人參與締造的另類當代古典音樂(《靈琴新韻》);從悲喜交雜的九七回歸(《北佂》)到 他最新的辛亥百年異議之作《大同:康有為在瑞典》——其結果是一系列以香港為本位,並且充滿創意的另類華人歷史電影。
這次香港藝術中心的陳耀成回顧展選映九部他的作品,包括世界首映的《康有為二三事》及參考性的重要經典《清宮秘史》,萬勿錯過。(所有放映將由陳耀成導演親身介紹。部分場次有特別嘉賓參與映後討論會。)
而 「再來人」,則是可成佛卻不成佛,選擇重回到人世間來渡化眾生。此意象在周公早期詩集中也經常提到,「那再來之人」。因此,以「化城再來人」作為周公一片 的題目,意義多重繁複。周公一生有二十餘年時光身處武昌街,街頭書齋,那市聲喧囂對他而言,是否一如「化城」虛幻?是否一如金剛經所說「如露亦如電,如夢 幻泡影」?而半生潛心於佛經的周公,是否為再來之人?是否已渡到彼岸?聲光電影,坐在觀眾席的你,不也正欣賞一場化城的華麗演出?
「化城喻品」中還將三千大千世界比喻為墨條,而我們所處的土地,「如人以力磨」,再怎樣磨,也不過是一個墨點,大不過微塵,正好呼應了周公於此片中寫書法、磨墨、以及周公自己講人與人之間的相遇與緣份,就像兩顆微塵碰上,劇本與佛典關係的緊密扣合,更讓人敬佩不已。
《化城再來人》電影原聲帶已於各大串流平台上線~
⠀
⠀
「化城再來人」電影原聲帶專輯介紹:
⠀
⠀
《化城再來人》借用佛經典故,以周夢蝶的一天隱喻其一生中的風景,從日常中穿插映射其思維、修行、寫作,試圖重現昔年武昌街氣氛、書攤的孤獨國,追索病痛帶來的改變與啟發、幾次生命裡的流徙與意義,最後具現為那不負如來不負卿的悟與情。
⠀
作曲家梁啟慧運用後浪漫派風格混搭抽象音樂與極簡主義曲風襯托出周公獨特的文字氣息,其旋律之獨特性、層次堆疊及重複性呈現詩人周夢蝶作品引禪意入詩,詩風韻致纏綿的調性,亦表現出詩中固然有「雪中取火,鑄火為雪」的深烈,卻也願意化身街角的一片落葉,「帶我的生生世世來為你遮雨」的那分浪漫情懷。
⠀
⠀
收聽連結(關鍵字:化城再來人/梁啟慧):
Spotify - https://reurl.cc/KlyYDq
Apple Music - https://reurl.cc/WNeQVL
YouTube Music - https://reurl.cc/lyErMY
KKBOX - https://reurl.cc/A2Emze
電影
我們還在用層層「污垢」包裹蕭紅
梁鴻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 2013年03月21日
3月8日,傳記電影《蕭紅》開始公映,中國文藝界又起了一股蕭紅熱。我們談論電影中人物 塑造的“民間范兒”,談畫面的“文藝”和“唯美”,談蕭紅和幾個男人的糾纏——蕭紅、蕭軍和端木蕻良同卧一張床的曖昧,蕭紅與魯迅的“緋聞”。這些成了電 影的噱頭,怎麼說呢,增加了一點色情的、解放的味道。至於蕭紅是誰?我們不想知道。
我們熱衷於談論蕭紅的情事和情史,雖有悲劇之感,卻也夾雜着些微的“輕侮”和“鄙夷”。這“輕侮”和“鄙夷”伴隨着蕭紅的一生,一直到現在。
蕭紅有中國1930年代“文學洛神”之稱。她1911年生於黑龍江呼蘭。1932年至1937年與作家蕭軍同居,合作出版作品合集《跋涉》。 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並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 1938年與作家端木蕻良結婚,1940年二人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蕭紅的人生是以“出走”為關鍵詞的。為了反對包辦婚姻,為了能夠上學,她抗婚,出走,流浪,被軟禁,最後,卻又與當初她反對的那個“未婚夫”同居。但是,“未婚夫”卻以在法庭上的公開背叛羞辱了蕭紅。
是的,會寫文章、會舞劍的蕭軍俠情萬丈,把蕭紅“營救”出去。她和蕭軍成為了著名的“革命情侶”。她時時為蕭軍的不忠、大男子主義所憤怒,卻又因為女性孱弱的存在和身體而委曲求全。在蕭紅面前,蕭軍是磊落的,但也是傲慢的。因傲慢而產生的“鄙夷”。
有一段時間,蕭紅幾乎天天到上海大陸新村9號的魯迅家裡。她寫的《回憶魯迅先生》,不是戰士的、革命的、思想的魯迅,而是人間的魯迅,充滿着溫暖和 人情。那文字如此自然、跳脫、溫柔,彷彿來自於最有愛的靈魂。於是,又有許多人肯定地說,蕭紅和魯迅怎樣怎樣。這是又一層“輕侮”。
根據季紅真撰寫的《呼蘭河的女兒:蕭紅全傳》,1937年10月間,在武漢水陸前街小金龍巷21號,她、蕭軍、端木蕻良、蔣錫金幾個年輕人同居兩 室,談文學,談理想,過着恣意的文藝生活。有那麼幾天,因為有朋友來,無法安置,他們甚至三人同床,端木在最裡面,蕭軍中間,蕭紅最外邊,當時他們就擔心 會有“閑話”傳出。
但他們沒有想到,這“閑話”一直流傳至今,仍然津津有味。
很難想像,1938年的蕭紅和蕭軍分手,並決定和端木蕻良結婚時,她所遭遇的是怎樣的一種氛圍?那時,幾乎所有左翼作家,包括老朋友胡風都不理解 她,並多少有些排斥她,特別是端木又是那樣一個自由主義的和資產階級形象的人。那時,“抗日戰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那個曾經寫出《莎菲女士的日記》的 感傷的、個性主義的丁玲正在蛻變為一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戰士,然而蕭紅卻還是“蒼白的臉,緊緊閉着的嘴唇,敏捷的動作和神經質的笑聲。”(丁玲語)
蕭紅與那個火熱的時代是越來越遠了。沒有人在意蕭紅究竟想要什麼,更沒有人發現蕭紅身上那股一定要掙脫的強大的“力”。封建家長的父親無從發現,大 男子的蕭軍無從發現,比較開明、溫柔的端木蕻良也意識不到,雖然蕭紅是以愛他之名而出走的。蕭紅要的不只是他這個男人,而是她的獨立,她的空間,她的個人 性——她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的生命所應該擁有的價值、尊嚴。還有,尊重。
蕭紅的一生都在抗爭,但她抗爭的方式只能是逃離。不斷地逃離。不斷地漂泊。1942年1月22日上午十點多鐘,蕭紅在香港去世。享年31歲。“女性 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不錯,我要飛,但同時覺得……我會掉下來。”這句話成了讖言。最終,她還是沒有要到她想要的男人、 自由、尊重和一個“安靜的寫作空間”。
除卻她傳奇的人生,蕭紅究竟是怎樣一個作家?學者劉禾在她那篇著名的文章《文本、批評與民族國家文學》中認為,評論者所持有的“民族國家主義”視角 遮蔽了蕭紅作品中的複雜場域和多重意義空間。魯迅為蕭紅的《生死場》做序時認為它體現了“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但是,根據劉禾的論述, 魯迅卻“未曾考慮這樣一種可能性,即《生死場》表現的也許還有女性的身體體驗,特別是與農村婦女生活密切相關的兩種體驗——生育以及由疾病、虐待和自殘導 致的死亡。”胡風在後記中認為《生死場》體現了抗日精神和中國農民愛國意識的覺醒,但是實際上,《生死場》前十章,足有全文三分之二的文字,寫的都是鄉村 婦女生活經驗,而剩餘那三分之一“愛國意識的覺醒”,與前面那切骨的疼與痛相比,顯得非常虛浮。
在左翼序列里,蕭紅也並非是一個合格的戰士。在武漢、臨汾、西安,抗日戰爭轟轟烈烈,每一個人都面臨著迫切選擇的時候,蕭紅的逆向選擇很讓人意外 (無論愛情的選擇,文章的風格,還是個人的去向)。她的文章雖然被作為“左翼文學”的旗幟和標本,卻也經常被認為太過晦暗、脆弱,缺乏蕭軍《八月的鄉村》 那種開朗和英雄主義情結。救亡的迫切要求淹沒了一切個人與自我的要求,並且,成為一種道德律令被大家自覺遵守。那逸出的人總是那麼怪異、不合時宜。
這些“缺點”、“弱點”和異質的選擇恰恰體現了蕭紅及其作品另外的重要空間和品質,即女性主義的和個人主義的特點。
小說《生死場》中女人的生育和窗下的豬一塊兒進行着,懷孕的女人,形象醜陋,肉體處於一種可怕和變形和撕裂之中,那意識流般的、跳躍的敘述,彷彿讓 我們感受到女性那恐慌的、無助的生命。對於被男人誘惑懷孕又被拋棄,進城做工卻被污辱的金枝而言,在日本人進來之前,她也沒有過家,“從前恨男人,現在恨 日本人。”女性飄零的命運,被寄存的第二性狀態,並不因為民族國家的被入侵而有更多的改變。這一意義空間完全逸出了“民族國家”的視角和“左翼”視野。
《生死場》充滿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它是“狠”的,把女性的身體撕裂給人看,也讓那看的人感受到那身體的疼與痛。但是小說《呼蘭河傳》卻是如 此的“輕”,輕盈,輕清,悠遠,夢幻,儘管這夢並不都是美好。它就像一條河,緩緩流淌而來,河邊的生活,那有着大泥坑的街道,那被折磨致死的小團圓媳婦, 那要上吊的、“站起來就被父親打倒下去,他再站起來,又被父親打倒下去”的有二伯,從大地上漫延而來,又消失在遠方,無窮無盡。
蕭紅為現代小說開創了另外一個空間。很少有一個作家能如此完美把“輕”與“重”、“美”與“悲”結合在一起。呼蘭河的生活充滿悲哀、黑暗和痛苦,但 是,呈現給我們卻是難以言盡的美。僅僅是那文字的兒童化和句式的散文化嗎?僅僅是那隨性的、靈活的結構嗎?僅僅是那種追憶的情感嗎?都不盡然。讓《呼蘭河 傳》浸潤着“美”的東西是作者的一種情感:純真。它是人類的最高情感。純真是赤子之心,是永不放棄的童年最初的記憶,永不放棄的兒童的世界和追求。純真是 一種寬闊的平等,能夠給任何人生和生命以同樣的關注和認同。純真是一種悲憫,它具有過濾的特質,讓我們意識到那污濁生活背後最值得珍惜的東西。
在生活中,“純真”是蕭紅生命性格的自然流露。所有人都注意到生活中的蕭紅的“孩子氣”(魯迅語),她“不諳世故”,“容易抱有純潔和幻想”,也注 意到《呼蘭河傳》的散文化風格和無情節特點。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把這些看作蕭紅的缺點。因此,人們對待作家蕭紅,也都帶着點遺憾,帶着點縱容,甚至,帶着 點輕視。
蕭紅甚至也並非是一個女性主義者。我們總是喜歡用一個巢窠來代替另一個巢窠。如果一定要給蕭紅冠上什麼“主義”的話,那麼,蕭紅就是一個經驗主義 者,個人主義者,是一個天然的自由主義者(與理論的“自由主義”完全不相干)。她還是一個另類的啟蒙主義者,讓我們這個習慣於集體主義話語的民族看到“生 命”本身存在的意義,個體的存在、生命的光華和疼痛要超越於任何的理想和主義。
在泥淖里輾轉,被這泥淖所污、所累、所傷,最終,卻從這泥淖中掙脫起來,閃出光輝。這光是純凈的,同時又帶着重量和質感,帶着掙脫之時的血與淚,黑 暗與陰影,包容着世界萬千的色彩和光輝。世間的事往往都是這樣。經過時間的沖刷,那恆久的美一點點放射出光輝,人們才驚覺自己的遲鈍。然而,這“驚覺”, 在電影《蕭紅》中並沒有出現,甚至說,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都沒有能力意識到這種“驚覺”。我們還在用那層層污垢包裹蕭紅。
我們熱衷於談論蕭紅的情事和情史,雖有悲劇之感,卻也夾雜着些微的“輕侮”和“鄙夷”。這“輕侮”和“鄙夷”伴隨着蕭紅的一生,一直到現在。
蕭紅的人生是以“出走”為關鍵詞的。為了反對包辦婚姻,為了能夠上學,她抗婚,出走,流浪,被軟禁,最後,卻又與當初她反對的那個“未婚夫”同居。但是,“未婚夫”卻以在法庭上的公開背叛羞辱了蕭紅。
是的,會寫文章、會舞劍的蕭軍俠情萬丈,把蕭紅“營救”出去。她和蕭軍成為了著名的“革命情侶”。她時時為蕭軍的不忠、大男子主義所憤怒,卻又因為女性孱弱的存在和身體而委曲求全。在蕭紅面前,蕭軍是磊落的,但也是傲慢的。因傲慢而產生的“鄙夷”。
有一段時間,蕭紅幾乎天天到上海大陸新村9號的魯迅家裡。她寫的《回憶魯迅先生》,不是戰士的、革命的、思想的魯迅,而是人間的魯迅,充滿着溫暖和 人情。那文字如此自然、跳脫、溫柔,彷彿來自於最有愛的靈魂。於是,又有許多人肯定地說,蕭紅和魯迅怎樣怎樣。這是又一層“輕侮”。
根據季紅真撰寫的《呼蘭河的女兒:蕭紅全傳》,1937年10月間,在武漢水陸前街小金龍巷21號,她、蕭軍、端木蕻良、蔣錫金幾個年輕人同居兩 室,談文學,談理想,過着恣意的文藝生活。有那麼幾天,因為有朋友來,無法安置,他們甚至三人同床,端木在最裡面,蕭軍中間,蕭紅最外邊,當時他們就擔心 會有“閑話”傳出。
但他們沒有想到,這“閑話”一直流傳至今,仍然津津有味。
很難想像,1938年的蕭紅和蕭軍分手,並決定和端木蕻良結婚時,她所遭遇的是怎樣的一種氛圍?那時,幾乎所有左翼作家,包括老朋友胡風都不理解 她,並多少有些排斥她,特別是端木又是那樣一個自由主義的和資產階級形象的人。那時,“抗日戰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那個曾經寫出《莎菲女士的日記》的 感傷的、個性主義的丁玲正在蛻變為一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女戰士,然而蕭紅卻還是“蒼白的臉,緊緊閉着的嘴唇,敏捷的動作和神經質的笑聲。”(丁玲語)
蕭紅與那個火熱的時代是越來越遠了。沒有人在意蕭紅究竟想要什麼,更沒有人發現蕭紅身上那股一定要掙脫的強大的“力”。封建家長的父親無從發現,大 男子的蕭軍無從發現,比較開明、溫柔的端木蕻良也意識不到,雖然蕭紅是以愛他之名而出走的。蕭紅要的不只是他這個男人,而是她的獨立,她的空間,她的個人 性——她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的生命所應該擁有的價值、尊嚴。還有,尊重。
蕭紅的一生都在抗爭,但她抗爭的方式只能是逃離。不斷地逃離。不斷地漂泊。1942年1月22日上午十點多鐘,蕭紅在香港去世。享年31歲。“女性 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邊的累贅又是笨重的,不錯,我要飛,但同時覺得……我會掉下來。”這句話成了讖言。最終,她還是沒有要到她想要的男人、 自由、尊重和一個“安靜的寫作空間”。
除卻她傳奇的人生,蕭紅究竟是怎樣一個作家?學者劉禾在她那篇著名的文章《文本、批評與民族國家文學》中認為,評論者所持有的“民族國家主義”視角 遮蔽了蕭紅作品中的複雜場域和多重意義空間。魯迅為蕭紅的《生死場》做序時認為它體現了“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但是,根據劉禾的論述, 魯迅卻“未曾考慮這樣一種可能性,即《生死場》表現的也許還有女性的身體體驗,特別是與農村婦女生活密切相關的兩種體驗——生育以及由疾病、虐待和自殘導 致的死亡。”胡風在後記中認為《生死場》體現了抗日精神和中國農民愛國意識的覺醒,但是實際上,《生死場》前十章,足有全文三分之二的文字,寫的都是鄉村 婦女生活經驗,而剩餘那三分之一“愛國意識的覺醒”,與前面那切骨的疼與痛相比,顯得非常虛浮。
在左翼序列里,蕭紅也並非是一個合格的戰士。在武漢、臨汾、西安,抗日戰爭轟轟烈烈,每一個人都面臨著迫切選擇的時候,蕭紅的逆向選擇很讓人意外 (無論愛情的選擇,文章的風格,還是個人的去向)。她的文章雖然被作為“左翼文學”的旗幟和標本,卻也經常被認為太過晦暗、脆弱,缺乏蕭軍《八月的鄉村》 那種開朗和英雄主義情結。救亡的迫切要求淹沒了一切個人與自我的要求,並且,成為一種道德律令被大家自覺遵守。那逸出的人總是那麼怪異、不合時宜。
這些“缺點”、“弱點”和異質的選擇恰恰體現了蕭紅及其作品另外的重要空間和品質,即女性主義的和個人主義的特點。
小說《生死場》中女人的生育和窗下的豬一塊兒進行着,懷孕的女人,形象醜陋,肉體處於一種可怕和變形和撕裂之中,那意識流般的、跳躍的敘述,彷彿讓 我們感受到女性那恐慌的、無助的生命。對於被男人誘惑懷孕又被拋棄,進城做工卻被污辱的金枝而言,在日本人進來之前,她也沒有過家,“從前恨男人,現在恨 日本人。”女性飄零的命運,被寄存的第二性狀態,並不因為民族國家的被入侵而有更多的改變。這一意義空間完全逸出了“民族國家”的視角和“左翼”視野。
《生死場》充滿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它是“狠”的,把女性的身體撕裂給人看,也讓那看的人感受到那身體的疼與痛。但是小說《呼蘭河傳》卻是如 此的“輕”,輕盈,輕清,悠遠,夢幻,儘管這夢並不都是美好。它就像一條河,緩緩流淌而來,河邊的生活,那有着大泥坑的街道,那被折磨致死的小團圓媳婦, 那要上吊的、“站起來就被父親打倒下去,他再站起來,又被父親打倒下去”的有二伯,從大地上漫延而來,又消失在遠方,無窮無盡。
蕭紅為現代小說開創了另外一個空間。很少有一個作家能如此完美把“輕”與“重”、“美”與“悲”結合在一起。呼蘭河的生活充滿悲哀、黑暗和痛苦,但 是,呈現給我們卻是難以言盡的美。僅僅是那文字的兒童化和句式的散文化嗎?僅僅是那隨性的、靈活的結構嗎?僅僅是那種追憶的情感嗎?都不盡然。讓《呼蘭河 傳》浸潤着“美”的東西是作者的一種情感:純真。它是人類的最高情感。純真是赤子之心,是永不放棄的童年最初的記憶,永不放棄的兒童的世界和追求。純真是 一種寬闊的平等,能夠給任何人生和生命以同樣的關注和認同。純真是一種悲憫,它具有過濾的特質,讓我們意識到那污濁生活背後最值得珍惜的東西。
在生活中,“純真”是蕭紅生命性格的自然流露。所有人都注意到生活中的蕭紅的“孩子氣”(魯迅語),她“不諳世故”,“容易抱有純潔和幻想”,也注 意到《呼蘭河傳》的散文化風格和無情節特點。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把這些看作蕭紅的缺點。因此,人們對待作家蕭紅,也都帶着點遺憾,帶着點縱容,甚至,帶着 點輕視。
蕭紅甚至也並非是一個女性主義者。我們總是喜歡用一個巢窠來代替另一個巢窠。如果一定要給蕭紅冠上什麼“主義”的話,那麼,蕭紅就是一個經驗主義 者,個人主義者,是一個天然的自由主義者(與理論的“自由主義”完全不相干)。她還是一個另類的啟蒙主義者,讓我們這個習慣於集體主義話語的民族看到“生 命”本身存在的意義,個體的存在、生命的光華和疼痛要超越於任何的理想和主義。
在泥淖里輾轉,被這泥淖所污、所累、所傷,最終,卻從這泥淖中掙脫起來,閃出光輝。這光是純凈的,同時又帶着重量和質感,帶着掙脫之時的血與淚,黑 暗與陰影,包容着世界萬千的色彩和光輝。世間的事往往都是這樣。經過時間的沖刷,那恆久的美一點點放射出光輝,人們才驚覺自己的遲鈍。然而,這“驚覺”, 在電影《蕭紅》中並沒有出現,甚至說,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都沒有能力意識到這種“驚覺”。我們還在用那層層污垢包裹蕭紅。
陳傳興 導演【導演簡介】陳傳興-鄭愁予《如霧起時》、周夢蝶《化城再來人》導演
陳傳興 法 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語言學博士(1981~1986),師承電影符號學理論大師Christian Metz,博士論文為〈電影「場景」考古學〉。擅長藝術史、電影理論、符號學與精神分析理論,對於視覺/影像分析尤有關注與專精。拍攝紀錄片包括有《移 民》(Beta/45分鐘 ,1979)、《阿坤》(16mm/45分鐘 ,台語,1980)、《鄭在東》(SuperVHS/60分鐘 ,1992-93)、《姚一葦口述史》(60分鐘 ,1992-97)等。
1987年在阮義忠先生訪談所著的《攝影美學七問》中,負責 其中「五問」的回答者,訪談內容對海內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著作《憂鬱文件》(1992)中,關於《明室》一書的深度書評,也成為中文世界理解羅蘭‧巴特 的經典文獻。曾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1998年創辦的行人出版社,以歐陸思想及前衛書寫為出版軸線。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副教授,開設「電影」與「精神 分析」相關課程。
Tsun-Shing Cheng
Ph.D. in Linguistics, Ecole des Haute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France.
Associate Professor in National Tsing-Hua University.
Research area includes art theory, psychoanalysis, film, and theater.
與談人
日期及時間:
23/04/2012 - 29/04/2012
臺灣著名電影學者焦雄屏形容陳耀成是「華語電影真正的知識份子,他有詩人的情懷,敏銳的洞察力,原創性的創作形式,還有當代華語導演中難得有的歷史觀。」美國《後現代文化》學報形容他的作品「同時是香港與美國主流之外的另類聲音,但卻朝向一個嶄新的文化領域。」
過去廿年,在香港成長,旅居紐約的陳耀成,於紀錄與劇情片之間遊走——從香港維權運動的起點(《吳仲賢的故事》)到六四後掙扎求存的愛與愁(《浮世戀 曲》);從九一一前後港人眼中的另類紐約(《錯愛》、《紫荊》)到華人參與締造的另類當代古典音樂(《靈琴新韻》);從悲喜交雜的九七回歸(《北佂》)到 他最新的辛亥百年異議之作《大同:康有為在瑞典》——其結果是一系列以香港為本位,並且充滿創意的另類華人歷史電影。
這次香港藝術中心的陳耀成回顧展選映九部他的作品,包括世界首映的《康有為二三事》及參考性的重要經典《清宮秘史》,萬勿錯過。(所有放映將由陳耀成導演親身介紹。部分場次有特別嘉賓參與映後討論會。)
***
這是 文學評論家唐文標先生 ( 1936年2月2日~1985年6月10日 ) 於1984年( 月日不詳 ) 給向陽的信,推薦楊君詩作及其舊作給《陽光小集》。信文如下:
向陽兄:
久不見 . 念 . 自立間看 . 老弟衝勁仍足至賀 . 近身體不真甚佳很少外出 . 故少聯絡耳 .
友人楊君初作新詩 . 余以為不妨發表 . 公如當新人佳作處理之於「陽光小集」極善 .
某之詩生活一文發表 . 人多不識某亦曾寫過詩者 . 思之愧甚 . 若陽光欲化篇幅將某昔年舊作 ( 如公無渡河 . 越絕 幾首 ) 登之載之 . 以塞悠悠之口 . 則亦妙事也 .
匆匆 . 即奉
近安 唐文標 敬
久不見 . 念 . 自立間看 . 老弟衝勁仍足至賀 . 近身體不真甚佳很少外出 . 故少聯絡耳 .
友人楊君初作新詩 . 余以為不妨發表 . 公如當新人佳作處理之於「陽光小集」極善 .
某之詩生活一文發表 . 人多不識某亦曾寫過詩者 . 思之愧甚 . 若陽光欲化篇幅將某昔年舊作 ( 如公無渡河 . 越絕 幾首 ) 登之載之 . 以塞悠悠之口 . 則亦妙事也 .
匆匆 . 即奉
近安 唐文標 敬
唐文標自撰簡介稿
唐文標 民國25年2月2日生
廣東省開平縣人. ( 男 )
B.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S.A.
M.A.
Ph.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Ill, U.S.A.
著作;1.平原極目. 4. 唐文標碎雜 .
2.天國不是我們的. 5. 我永遠年輕.
3.快樂就是文化, 6. 張愛玲研究.
7.張愛玲雜碎 8.中國古代戲劇史初稿.
9.張愛玲資料大全集 10.唐文標散文集.
廣東省開平縣人. ( 男 )
B.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S.A.
M.A.
Ph.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Ill, U.S.A.
著作;1.平原極目. 4. 唐文標碎雜 .
2.天國不是我們的. 5. 我永遠年輕.
3.快樂就是文化, 6. 張愛玲研究.
7.張愛玲雜碎 8.中國古代戲劇史初稿.
9.張愛玲資料大全集 10.唐文標散文集.
現任: 國立政治大學教授.
地址:木柵國立政治大學數學系.
電話. ( 04-2518045 )
地址:木柵國立政治大學數學系.
電話. ( 04-2518045 )
[編輯] 生平
1973年,臺灣大學數學系客座教授唐文標先後在《龍族詩刊》「評論專號」、《文季季刊》及《中外文學》發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人——論傳統詩與現代詩〉、〈詩的沒落——臺港新詩的歷史批判〉、〈僵化的現代詩〉三篇文章,強調詩的健康特質,認為詩所別具的美好言語應該對社會引起正面作用,批判周夢蝶、葉珊(即台灣作家楊牧早年使用的筆名)、余光中等人對現實的逃避。隨後,顏元叔發表〈唐文標事件〉[1]加以反駁,因此這一次的論戰就被稱為「唐文標事件」。緊接著,余光中又發表了〈詩人何罪〉,批評唐文標思想危險:「滿口『人民』、『民眾』的人,往往是一腦子的獨裁思想;例子是現成的。不同的是,所謂文化大革命只革古典文化的命,而『僵』文作者妄想一筆勾銷古典與現代。這樣幼稚而武斷的左傾文學觀,對於今日年輕一代的某些讀者,也許尚有迷惑的作用。」並威脅《現代文學》之白先勇及姚一葦二教授,不准《現代文學》再發表任何唐文標的文章[2]。1984年出版《中國古代戲劇史初稿》,同年邱守榕受聘彰師大。唐文標與邱守榕結婚,二人皆為數學家,有一子唐狷。1985年6月10日因鼻咽癌病逝於台中榮民總醫院。
[編輯] 注釋
〈燃燒的年代〉──唐文標逝世20周年紀念專輯
陳映真
1971年,我住在一個孤單的外島上。幸運的是,我獲准訂閱兩種文學刊物,一是《幼獅文藝》,另一是《中外文學》。當時復刊的《文季》,也由家人寄來。每月收到這些文學刊物,對當時枯索的生活,是一種莫大的心靈的滋潤和安慰。然而,也在這些文學刊物上,我聞到了外面世界巨大而激盪的變化。
點燃現代詩論戰
在《中外文學》上,出現了批判和反省臺灣現代詩的文章,不論在思想內容上,在文學的意念上,在方法和邏輯上,是臺灣戰後文學界,尤其是1950年以後的臺灣文學界裏不曾公開出現過的。我驚奇而且激動地讀著,我感受到七O年代臺灣思想和文化界一個重大的轉變。
這些文章中,最受注目的,就是唐文標的《僵斃的現代詩》和其他的文章。我當時覺得他的這些文章,以及若干由海外知識份子寄回來的批評獨佔臺灣詩壇二十年 的「現代詩」的文章,雖然在整個中國新文學思潮中,不是新的東西,但在1950年以後隔離著一個中國新文學斷層的臺灣文壇上,卻是新的事物,有臺灣文學思 想史上的重大意義。而五、六年以後的《臺灣鄉土文學》論戰,其實便是這《現代詩論戰》的延長。離開唐文標點燃的現代詩論戰,就無從把握鄉土文學論戰的思 想、文化上的意義。
唐文標是誰?
這是每次讀完唐文標的文章以後,禁不住要問的問題。當時,我離開臺灣才 四、五年,從前一向沒聽見過這個名字。但他卻顯然已經是《文季》的同人。
文章活潑詭奇,奔馳飛躍
1975年,我回到台灣,在天驄兄家,見到了唐文標,開始了我們長年來的友情。
唐文標,是一個臺灣制式教育絕難以培養出來的人才。他聰明、敏銳,才華橫溢。他的專業是數學。但他在批判理論、文學、戲劇、和其他人文科系上涉獵殊廣, 而且各有極為獨到的心得。南方朔就說過,唐文標在思想和治學上,是一個天才型的人物。他的文章活潑、詭奇、奔馳飛躍,閃耀著他內面的才情,和一般嚴謹苦思 以治學的人大不相同。如果唐文標的外務不那麼多,不那麼喜歡找朋友聊天,不那麼為朋友的苦樂分心,則他必然是一個能冶文學、思想、人文科學於一爐的宗師級 人物。
唐文標一生熱愛朋友。他關心朋友在精神、物質上的困難。沒有人知道他為了朋友,散出了他私人多少金錢,花費了多少他寶貴的時間。 一直到他不幸罹患惡疾,他依舊那樣繁忙熱情地關心朋友的苦樂,給受挫的朋友打氣,給失望了的朋友以安慰,給徬徨苦悶的朋友找感情和思想的出路,弄得自己頭 痛、疲乏、精疲力盡。 國家的事,留給你們了!
1985年6月9日,我和天驄兄趕去台中榮總看他。那時他已做過氣管切開手術,不能言語。一見 了面,他就抓著紙和筆寫字和我們『聊天』。他告訴我他正在寫台灣文學史綱,尚未完成,目前正在寫五0年前後的一段。他另外寫著一部有關台灣清朝時代農民蜂 起的文章,據說有5萬多字,也尚未完工。他讓我覺得,他不安、遺憾,為了他許多想做的事,也為了他做了卻尚未完成的事。邱守榕大姐給我看前一夜送進開刀房 前的他的遺言。對他的父母姊姊,他說:『我愛你們,對不起你們。』留朋友的是─── 『親愛的朋友:國家的事,交給你們了。』
我讀著,眼眶濕了。
他熱愛著中國。正是對中國的愛,使他從七0年代開始,就回到台灣來,在台灣生活、教書、工作、交朋友。保釣愛國運動,使海外知識份子一下子投入一個激盪 的時代。唐文標便是在保釣火焰中煅燒出來的人物。但保釣運動運迅速變化,從統運的高峰,跌落在分裂、絕望和幻滅的谷底。有不少人變得犬儒、有不少的人轉變 了方向。唐文標也和別人一樣經歷了希望和幻滅、經歷了勝利與挫折。但唐文標卻永遠沒有轉向,沒有撤退,沒有成為一個不但失落了理想,而且進一步為那理想初 心的敵對者。這自然有他內面天生的人格上的因素。但我想,這和唐文標決定把他生命的根堅毅地在台灣這這祖國的土地上落實,有很大的關係。理想,對於唐文 標,再也不只是在異國流浪的中國知識份子安慰寂寞情怯的工具,而是最具體實在的每天的工作,祖國和民族,對於唐文標,絕不只是流寓異鄉的知識人的感情上的 蔭庇,而是具體、現實的日常生活。
走得多麼的唐突
唐文標走了。走得多麼的唐突。知道這回住院,情況比往時都壞,但也絕不曾想到次日凌晨就和我們永別。唐文標只長我一歲。這是我猛然想到自己到了故舊開始凋零的年紀,想著唐文標走前壯志不酬的焦慮,想著自己陷身於生活泥沼中疲憊地掙扎著自己。也不免感到更深一層的孤單。
但,老唐阿。你的大去,又一度喚醒了我們。時日無多,待收的莊稼卻任它荒廢著。對於這樣懶惰的自己,不禁感到羞恥了。老唐,安息吧,我們會好好地振作起來,努力工作,說什麼也不能讓你再為祖國擔憂啊………
您回來使睡夢的人驚醒,讓盲者開眼,
叫迷失的時代找到方向,
臨終留言:深以中國為憂
您大去朋友震悼,讓伙伴悲泣,叫奔馳的歷史駐足,
我們誓言:再不讓您為祖國擔憂
───陳映真
******
統計學淺談
唐文標 |
(乙)統計測度 |
我們可以說,最少在基本統計學上,整個統計結構全建築在怎樣去找尋和認識這個「統計測度」的問題上。正如我們在批評人的時候,會說這個人是壞人,或這個人 喜歡食糖這類特性。統計測度的功用也在這裏,多少是用一種主觀的認知來論斷客觀的事實,不過,統計沒有像批評人時那麼多「價值判斷」──甚至「道德判斷」 而已。
一般情形是這樣子的:社會的現象,大部分是可以用由質化量的方法,轉換成一堆數據的;例如天氣的舒服程度可以用溫度計,氣壓表等等表示,而 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壞人好人程度也可以用他手上擁有的金錢數量來權衡,也是這種方式:由質化量。我們姑且從這裏開始,即是說,面對著一大堆今年全國民眾的 收入所得報告:張三四千,李四一萬之類,我們怎麼辦呢?全國同胞那麼多,我們不可能一一去訪問了解,我們只好選取跟我們有關,或我們想知道的問題,來找尋 數字的答案了。例如我要知道我的薪津所得,是否和大多數人所得相同呢?或者你要知道年薪四萬元的人數有多少,以便向他們推銷某種生產品。在這種情形考慮之 下,我們不必要知道每一個個人的年薪,而且通過這些個人收入來了解他和整個收入分佈的關係,更簡單地想,如果想明白某甲的實際情況,那麼可以直接找他,否 則,能不能夠用一二個數字來表現整體的一些觀念呢?我們通過整體的一些觀念來找尋這種數字,就是統計測度了。
這些數字,自然也不是普通的數字,而是統計量, 即是應用了所有母數整體的特性和數據的函數。所以, 測度雖只出現像一個數目,但卻盡可能包含了整體數據的某一性質, 我們要了解這個現象時,便轉移到要了解「測度」了。
(丙)敘述性統計測度 |
我們上面已說過從一堆數據內,找到一個函數,也是我們的統計量, 用它來解釋現象。我們這裏會問到二個問題:函數是怎樣子的呢? 怎樣求得到這種函數呢?我們先舉例來說明函數的意義和應用範圍。
例如在一堆國民全年收入所得的數據中,我們如果要問: 用一個數字來表達整個收入所得的中心傾向,那麼該用什麼數字(測度)呢? 差不多的問題也可以這樣問:如果選一個人來作代表(典型的納稅人也), 那麼你猜他的一年收入多少呢?這個問題並不難見,但不易有一個完整的答案,有幾種常用的測度皆可以用來答這個問題。
- (一)平均值:整體如果均勻分配,每一個成員應該分配得到的數目。
- (二)中數:中間的數目,即是從小到大依次排列的中央值, (前面人數與後面人數相等的那個值。)
- (三)眾數:最多出現的那個值。(最多人入息是那個數字的值)
- (四)中距點: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中點。
例:一間公司成員有二十人,自小工友到大老闆,每月月薪有別:
職別 | 薪金 | 人數 |
工友 | 2000元 | 2 |
辦事員 | 3000元 | 8 |
店職員 | 4000元 | 6 |
經協理 | 10000元 | 3 |
老闆 | 100000元 | 1 |
- (一)平均數: 元
- (二)中 數:在3000和4000之間,可以取3500元。
- (三)眾 數:3000元。(人數為8,最多)
- (四)中距數: =51000元。
我們現在的問題如果定為:隨便挑選一個人,那麼他的薪金大概多少呢?
- (一)如果只限制在這小公司中,那麼用「中數」最好。 只要比較一下中數和平均值數,很顯然, 平均數被大老闆的每月十萬元薪金所影響,未免太高了, 和佔有二十人中十五人相比,相差太遠了。反之中數值三千五百元, 很接近大多數人的實際收入。
- (二)如果要求絕對準確,(相差一點和誤差很多都是一樣的), 而且最大可能的,那麼眾數是最好的測度,因為那是最多出現的。
- (三)如果長期計算,不限於大規模的幾個人,那麼因為有「扯平」 的平均原理存在,自然平均數比較好了。
- (四)在數據量很大時,這四種測度都大致相等。但由於平均值容易計算,且由於它是完全照顧到所有數據的數值,因此頗適合其他統計原則的要求, 一般用得較多。
我們目的正在這裏。一方面我們總結過去的知識,整理過去的經驗, 然後學習了過去的教訓,另一方面,進一步我們要詢問了我們知道這些事以後,能做什麼呢?究竟,統計能帶給我什麼呢?要對我說何樣話?
在以前的例子來說,比方說,我們已知每人薪金平均數為9100元, 中數為3500元之類,我們能做什麼?我們可以設想多一點, 若這二十個人不是從某一公司出來人,其實是一個典型的抽樣, 這二十人是整個社會的一個代表性範本,那麼我們能否由這二十個人的出現, 或者由他們的薪水所得,推論整個社會的薪水所得呢? 學統計的意義和目的正在這裏。歸納本身自然有它的意義, 但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看,尤其是在我們無法統觀整個社會,了解現象, 甚至沒有能力獲得很多數據之前,我們只好作預測的工作,就是說, 我們要利用統計這個測度,從露出海面的十分之一冰山, 推測在海底十分之九的冰山形狀。這類工作目前有幾種想法,一般來說, 就是總數據結果,猜測一下整個大現象的意義 (例如從中數3500元猜測全部人口的月薪也是3500元)這種猜測難免有點冒失, 有時難免差得太遠。倒不是說它一定不準確,而是說它有很大機會不準確, 或者說這次準確後,下一次準不準確還是沒把握之類。為了這個緣故, 我們不得不進一步再研究一下這現象的處理和方法了。我們的問題有二個, 第一,這社會現象有沒有規律性?第二, 假如把現有的小現象作為未知的母數大現象的一個樣本, 我們能否依據所得來的測度,或者去求出一個運用這樣本的測度, 進一步估定出整個母數的測度。(例如用樣本平均數來推定母數的平均數)。 我們也可以這樣想,假使對母數的平均數有更多的訊息, 能否利用這個樣本來檢定這個母數平均數是否可以接受? 我們甚至可以這樣想,我們面對一個全然無知的宇宙, 手頭所有的只是一些偷看天象的消息(樣本的數據),我們要憑藉這些小消息 (樣本,或樣本出來的測度),進一步下一個決定, 例如在什麼時候我們這樣做,在另一時候,我們那樣做,這一類東西。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談一點解決它的技巧。
(丁)概率空間的意義: |
我們先談第一個問題,就是現象所處身的,例如自然界,有沒有規則? 社會發展是否可以找到一定的發展規律呢?我們自然不知道, 但嘗試去解釋它是一件人類的事,我們的想法是有時可以利用一個「數學模型」 來逼近解釋這社會現象的。
這裏,我們可以分開來說,這種假設是同時有理論性和經驗性的意義的。 下面希望能解釋這一點。
從前面舉例得知,20個人中月薪不齊。我們可以假設這是一個常態分佈函數,其密度函數是
其中μ和是二個參數的常數,(就是說服從一個數學模型了) 我們要利用樣本來推測μ和的真值。
但另一方面,由於20個人中月薪不齊,所以它形成某種經驗分佈(模型) 圖樣。例如由20人變為100人,那麼很可能有下面圖形,像跟據中心極限定理, 愈來愈接近一個理想型的分佈也。這就是經驗上趨近常態分佈的意義了。
我們想法是,統計基本設計是,利用一個概率模型來解釋世界。 例子中我們要問,這些月薪是否合乎一個概率空間(模型)。 一個人之入息服從某些定則?隨便拿起一份月息報告, 那麼這些所得的價值是某一數,是否服從某種概率分佈函數而出現的呢? 如果是,那麼便可以用概率方法來討論了。
再舉一個例子。一間玩具工廠,可以出品多種不同的玩具。 我們可以稱每一次出品玩具的配合為「事件」。(例如,十隻玩具狗, 二十具坦克車為一個事件。)如果這些事件的出現是合於市場要求的, 因此具備了一條已客觀存在的概率函數的條件, 我們將這種條件和所有事件一起來想,這就是「概率空間」的起源了。
但是,事件可能是一種事實,一種實驗結果,或一些發展的種類, 不一定能適合運算,更無論從中找到數字測度了。例如在這種想法下, 說一個人窮不如說明他的入息是多少。為了這緣故,我們把事件量化為數據, 甚至進一步改訂「事件」。
改訂事件就引進了「隨機變數」這一個觀念。也是說用數學的語言來簡化 「概率空間」,使它更合於統計的運算。 改訂「事件」的過程是要詢問二個問題:
- (一)某一事件是甚麼?
- (二)某一事件有多大?
- (一)它是什麼?
- (二)它身體多大?
我們來答覆這二個問題。
(一)這事件是什麼?我們把它轉換一下(事實上, 也就加入了自己對這事件所加進去的要求或認知的範圍,也是說, 我們並不在乎對這事件完完全全的客觀了解, 只不過為自己興趣和目的而轉換而已。) 我們轉換這事件到可以使用數字來代替它,也許更簡單的說,是把這事件用 「數字」命名,或是化它為數字,因此我們不說天氣熱, 而說氣溫三十五度之類。數學化一點說,便是利用隨機變數這個函數, 把實驗的事件映射到實數系上面去。
(二)這事件有多大?當然大小是和全體相比而知道的。 我們可以計算這事件的概率,或者比較它佔全體的多少部份。更數學化一點, 利用一個概率函數,把這隨機變數的值全映射到0與1之間的實數集去。
舉例來說:拋二個銅板,結果可定為,
[梅,梅],[蘭,梅],[梅,蘭],[蘭,蘭]。
每一對都是相等機會出現的。 - (一)如果你要求的為出現蘭面的個數, 因此隨機變數X當然代表出現蘭面的個數,因此,X可以是0,1和2, 而它的概率相應為,,和
- (二)如果你要求的是蘭面出現與否,因此隨機變數X當然代表出現蘭面時有一代號,(設為+3) 不出現蘭面時另有一數字代號,(設為-2)。 故X值為-2和+3,概率依次為和
- (三)如果你要求的是二個銅板出現的面是否全同, 因此隨機變數X在出現二個梅面或二個梅面或二個蘭面時有一數字代號, (設為1),否則二個不相同時也有一數字代號,(設為0)概率則是相同的, 都等於。
社會現象很多,每一次要分析一個現象,再要重新研究它所相應而生的隨機變數和分佈函數,太麻煩了。 事實上,雖然隨機變數很多,但典型的分佈函數,供我們常用的不外二十個左右, 所以我們不妨先研究一下幾個有代表性的分配函數。以後碰到一個社會現象時, 只要把隨機變數類型認清楚,歸到某一典型的分佈函數, 我們便可以簡單利用已研究清楚的性質和定理了。 典型的分佈函數是
|
(己)參數 |
在上面三節中,我們不外在學習一些準備知識,大概來說,我們想這樣做: 一般情況下我們假設某一社會現象服從某一型分佈函數,希望了解這個類型的分佈函數,可以進一步了解分佈函數的內涵。
但是,一個分佈函數裏面仍包涵著幾種特性,出現在概率函數的數學代表式中, 便是它的參數,例如在二項分佈中的P, 在波爾松型分佈的λ,和在常態分佈中的μ和。
例如在上談到的全年國民收入中,我們可以假設這個收入是一個機隨變數, 它服從一個常態分佈函數(若次數很大,一般情形。用中心極限定理來逼近,說估計量趨近常態分佈也。) 但是我們不知道這個常態分佈函數的參數μ和是多少,我們仍要下功夫去猜測, 然後才能知道分佈函數,也就是說才知道原來的現象是怎樣。
一般說來,我們回到最原始找測度的問題了。參數是常數,最少也屬於由數據觀點看來的常數, 是可以由數據進而猜測決定的。所有參數皆是由測度決定的,雖然測度有時不止於參數, (例如在無母分析上面。)但參數即使不是單由測度決定,也可以由他的函數所決定。因此, 我們由原始到結束,就說明了目的全在找「測度」, 整個統計就建立在猜測這個測度是什麼這個問題上。
在一個參數分析的方法上,過程是這樣子的: 假設我們所要知道的社會現象是服從某一型(如常態)分佈函數。 我們想確定一下它是一個怎樣子的常態分佈,那麼只要測度出參數是什麼就夠了。 因為參數一定,整個分佈函數就定下來了。
許多情形也可以證明不需要全部應用所有數據,我們只需從母數數據中, 抽出一部份隨機而具代表性的樣本,從這樣來找出一些統計量,來測度那些參數的值。
這樣子已到了統計推論了。推論的意思自然和由小樣本推論到大樣本。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利用測度來預測參數乃至整個分佈函數。我們舉推論的常用方法為例。
- (一)統計檢定: 統計檢定傳統方法是,先假設參數適合一些條件,如等於某個數值, 然後抽一樣本和利用這樣本計算出一個測度,(由一些理論方法如類似函數比率檢定所找到的檢定統計量), 把這測度和原先假設的數值比較便可以知道原來假設對不對了。
- (二)估計: 估計是直接猜測參數的真值,由抽樣出來的數值,算出一個測度,用它來估計參數的值。 例如在母數的假設為常態分佈時,我們常用樣本算出來的平均值,用來估計母數的數學期望值,即常態分佈中的μ值。又例如我們也會用樣本出來的方差,來估計母數的方差,即常態分佈中的。
(其中xi代表樣本中的數據)用來作測度,來估計母數平均數μ。 或利用樣本方差,統計量 來估計母數方差
至於為什麼要用和S2呢,這裏面就涉及了統計一些原理了。
(庚)小結:
我們總結一下這篇文字的主要內容:統計的主要工作在查詢社會現象,自然現象,為了達到這目的, 只好利用統計方法,找到了適當的統計量,來解釋這現象。初步敘述統計時期, 範圍只限在現象已出現的事件上。這時的測度也只是整理和簡明化測度。 但如果這現象是一個更龐大的事實的表徵,那麼我們可以將這測度普遍化, 用來推論和預測它所能代表的這個龐大的事實的一些意義。這個情形比較複雜, 我們要考慮這龐大的事實的規律性問題,如果可能控制,那麼我們進一步假設它服從某種概率模型; 如果不可能控制,則不能設想它有一個模型,只好就它的一些經驗結果來繼續研究。
目前研究得比較清楚,應用比較多的是假設其服從某些已知的概率模型-分佈函數, 尤其是在數目大的時侯。例如我們可以在龐大的事實現象中,抽到很大的有代表性的樣本, 因此也可以進一步考慮它是否服從常態分佈函數,而我們要找尋到測度,來估計它的參數真值, 或推論及預測整個現象的趨向問題。甚至可以依照某些原則,而作一些決策的打算,例如防止最大的損失, 或看重平均賺錢比較多這一類的的原則,會引導我們的決策函數的判定的。到了這裏, 統計的結構不僅能敘述現象的一堆數據的特性,且能進一步採取某些行動了。
我們也許可以這樣結論;統計的目的在先清楚分析事實的殊相,通過數據和模型,然後再採取行動, 推論事實的真相,特質和預測事實的未來走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