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李開復, 受訪2024。 Jaron Lanier “Who Owns the Future?”

 

Books of The Times

Fighting Words Against Big Data

書評

誰擁有未來?不是大數據

As its title indicates, Jaron Lanier’s new tech manifesto asks, “Who owns the future?” But for many of those who will be captivated by Mr. Lanier’s daringly original insights, another question comes first: Who is Jaron Lanier? He is a mega-wizard in futurist circles. He is the father of virtual reality in the gaudy, reputation-burnishing way that Michael Jackson was the king of pop. Mr. Lanier would undoubtedly be more of a household name if he were not a large, dreadlocked, anything but telegenic figure with facial hair called “mossy” in a 2011 profile in The New Yorker.
正如書名所示,杰倫·拉尼爾(Jaron Lanier)新撰寫的高科技宣言提出了一個問題:誰擁有未來?但是,對於很多被拉尼爾大膽獨到的見解迷住的人來說,首先要問的是另一個問題:拉尼爾是 誰?他是未來學家圈子中一位知名的奇才。假如以「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是流行音樂之王」這種花哨艷俗、名頭響亮的方式來打比方,那拉尼爾就是「虛擬現實之父」。如果不是身形碩大,留着臟辮,形象非常不上鏡的 話,拉尼爾無疑會成為一個更加家喻戶曉的名字;《紐約客》在2011年的一篇人物特寫中說他的鬍子像是「苔蘚」。 
While working on “intriguing unannounced projects” for Microsoft Research — “a gigantic lighter-than-air railgun to launch spacecraft” and a speculative strategy for “repositioning earthquakes” — Mr. Lanier found time to follow up on his first book, “You Are Not a Gadget” (2010). That was a feisty, brilliant, predictive work, and the new volume is just as exciting. Mr. Lanier bucks a wave of more conventional diatribes on Big Data to deliver Olympian, contrarian fighting words about the Internet’s exploitative powers. A self-proclaimed “humanist softie,” he is a witheringly caustic critic of big Web entities and their business models.
拉尼爾參與了微軟研究院一些「有趣的未公 開項目」 —— 「一個比空氣輕的巨大軌道炮,用來發射飛船」,以及一個「重新定位地震」的推測戰略 ,與此同時,還擠出時間來續寫他的第一本書《你不是個玩意兒》(You Are Not a Gadget,2010年)。那是一部元氣飽滿、才華橫溢,對將來進行預測的作品,而他的新書也同樣精彩。在《誰擁有未來?》中,拉尼爾對「大數據」 (Big Data)發起了一波較為中規中矩的抨擊,然後採取不同於常人的立場,長篇大論地聲討了盤剝用戶的互聯網公司。自稱是「人道主義軟心腸」的他,在批評大型 網絡公司及其商業模式時,言詞卻刻薄得令人生畏。
He’s talking to you, Facebook. (“What’s Facebook going to do when it grows up?”) And to you, Google. (“The Google guys would have gotten rich from the search code without having to create the private spying agency.”) And to all the other tempting Siren Servers (as he calls them) that depend on accumulating and evaluating consumer data without acknowledging a monetary debt to the people mined for all this “free” information. One need not be a political ideologue, he says, to believe that people have quantifiable value and deserve to be recompensed for it.
他就是在和你直接對 話,Facebook(「Facebook發展壯大之後會做些什麼?」);還有谷歌(「谷歌那些傢伙依靠搜索代碼就可以發財致富,不是非得創建自己的間諜 機構不可」);還有其他所有誘人的「海妖服務器」(Siren Server,他這樣稱呼它們)——這些公司依靠累積和評估消費者數據為生,它們從消費者那裡挖掘了「免費的」信息,卻不承認對他們欠下了債。拉尼爾說, 就算我們不是政治理論家,也可以明白用戶們具有可量化的價值,而且應該從中獲得報償。 
It’s true that Mr. Lanier was once driving in Silicon Valley, listening to what he thought was some Internet start-up “trumpeting the latest scheme to take over the world,” when he realized he was hearing Karl Marx’s “Das Kapital.” (“If you select the right passages, Marx can read as being incredibly current.”)
有一次在硅谷,拉尼爾一邊開車一邊聽着廣 播,他以為聽到的內容是某家互聯網創業公司在「鼓吹接管世界的最新方案」,結果卻發現是卡爾·馬克思(Karl Marx)的《資本論》(Das Kapital,「如果你選對了段落,《資本論》讀起來驚人地符合當前狀況。」)。這是一件真事。
He is no “lefty” (to use his word); he sees high-tech thievery as an apolitical problem. And he is too much of a maverick to align with anyone’s thinking, even his own. Whether it is a boast or a mea culpa, Mr. Lanier acknowledges: “I was an early participant in the process and helped to formulate many of the ideas I am criticizing in this book.” And “to my friends in the ‘open’ Internet movement, I have to ask: What did you think would happen?”
拉尼爾不是「左派」(他自己的話),他認 為高科技盜竊問題跟政治無關。而且他太特立獨行,想法跟任何人都不一致,甚至包括曾經的他自己。不管是在誇口還是在認錯,拉尼爾承認說:「我是高科技盜竊 活動的早期參與者,本書中批評的很多理念,在形成時,我都有份兒參與。」以及,「對於我那些推動『開放』互聯網運動的朋友們,我不得不問一句:你們本來以 為會發生怎樣的事?」
“Who Owns the Future?” reiterates some ideas in Mr. Lanier’s first book: that Web businesses exploit a peasant class, that users of social media may not realize how entrapped they are, that a thriving middle class is essential to keeping the Internet sustainable. When “ordinary people ‘share,’ while elite network presences generate unprecedented fortunes,” even that elite will eventually be undermined. Mr. Lanier compares his suggestions for reconfiguring this process to Jonathan Swift’s “Modest Proposal,” but the last thing he worries about is writerly grandiosity. “Understand tha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munity in which I function,” he says of Silicon Valley, “my presentation is practically self-deprecating.”
《誰擁有未來?》重申了拉尼爾第一本書中 的一些想法:網絡公司在盤剝「農民階級」,即社交媒體用戶,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如何陷入圈套,而對於保持互聯網的可持續發展來說,蓬勃發展的中產階級 至關重要。「普通人『分享』信息,給網絡精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財富,」 但即使是這些精英,最終也將受到盤剝。拉尼爾建議再造這個過程,並把這一建議跟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一個小小的建議》(A Modest Proposal)相提並論,不過拉尼爾對書中的誇張語氣並不感到擔心。 「請你明白,在我所處的這個社區的語境中,」他指的是硅谷,「我的語氣實際上是在自嘲。」
Mr. Lanier’s sharp, accessible style and opinions make “Who Owns the Future?” terrifically inviting. What is he calling for? Just “The Ad Hoc Construction of Mass Dignity.” He much prefers sweeping formulations to qualified ones, although, as he points out, “being an absolutist is a certain way to become a failed technologist.” This book may not provide many answers (“It is too early for me to solve every problem brought up by the approach I’m advocating here”), but it does articulate a desperate need for them.
拉尼爾的觀點和寫作風格清晰敏銳、容易理 解,因此《誰擁有未來?》非常引人入勝。他呼籲的是什麼呢?只不過是「大眾尊嚴的特設構建」(The Ad Hoc Construction of Mass Dignity)。他傾向於大致勾勒出理念,遠甚於具體描述它們,但是正如他指出的,「如果你要當一個絕對論者,你就肯定當不好技術專家。」書中可能沒有 提供多少答案( 「讓我解決我在這裡推崇的做法所引起的所有問題,現在還為時太早」),但它闡明了我們十分迫切地需要答案。
“Who Owns the Future?” overlaps with “The New Digital Age,” Eric Schmidt and Jared Cohen’s much more polished work of Web analysis. Their book focuses more on global issues, but disagrees with specific points.
《誰擁有未來?》中的一些主題跟埃里克· 施密特(Eric Schmidt)和賈里德·科恩(Jared Cohen)合著的《新數字時代》(The New Digital Age)有所重疊。後者是一部更加優美的網絡分析作品,更側重於全球性問題,但兩本書在某些問題上的觀點並不一致。 
“The New Digital Age” looks forward to self-driving trucks that can ease the strain on Teamsters; Mr. Lanier rambunctiously writes of “Napstering the Teamsters” out of work, and of how such technology could go terribly wrong. The books also disagree on whether surgeons’ work will be enhanced or diminished by robotics.
《新數字時代》對可以緩解卡車司機壓力的無人駕駛汽車充滿期待;《誰擁有未來?》則認為某些技術會導致卡車司機失業,而且這些技術可能會出現非常可怕的錯誤。對於機械人會提升還是降低外科醫生工作的重要性,這兩本書的意見也不統一。
And where Mr. Schmidt and Mr. Cohen see promise in technology’s effect on the Arab Spring, Mr. Lanier is sick of the back-patting about social networking. Revolutions can happen without it, too, he says.
施密特和科恩看好科技對「阿拉伯之春」的影響,拉尼爾對社交網絡獲得的讚譽感到厭煩。他說,就算沒有它,革命也可能發生。 
Mr. Lanier may not have any personal animus against Mr. Schmidt. But he describes listening to him and Amazon’s Jeff Bezos discuss the future of books just as he, Mr. Lanier, was struggling to write his first one. This prompts an attack on how Siren Servers could undermine and impoverish the world of reading, just as they did music. (Mr. Lanier is also a musician. He specializes in the arcane and innovative, as might be expected.) More generally, and very quotably, he warns against being seduced by “dazzlingly designed forms of cognitive waste.”
拉尼爾對施密特也許並無個人成見。但他說 他曾聽過到施密特和亞馬遜的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討論圖書業的未來,當時他正在奮力寫自己的第一本書。這促使拉尼爾抨擊「海妖服務器」,說它們將如何破壞圖書業,使之變得貧瘠枯竭,就像它們 給音樂世界造成的損害一樣(拉尼爾也是一位音樂家。具有神秘性和革新性的音樂是他的專長,這可能你也猜到了)。從更普遍的角度來說,他警告大家不要被「形 式上設計得燦爛迷人的認知浪費」所迷惑——這個說法具有引用價值。
Finally, “Who Owns the Future?” takes some of it biggest swipes at those who do presume to own the future: fans of the Singularity (the hypothetical imminent merger of biology and technology), Silicon Valley pioneers seeking “methusalization” (i.e., immortality), techie utopians of every stripe. Yes, Mr. Lanier happens to be one of them. But he is still capable of remembering when, in his boyhood, prognosticators foresaw Moon colonies and flying cars. Now they think about genomics and data. Mindful of that way-cool past, he says, “I miss the future.”
最後,《誰擁有未來?》中最尖刻的評論之 一,也用在了那些自認為會擁有未來的人身上:「奇點」(假設中生物學和技術即將出現的融合)粉絲,尋求「methusalization」(即「不朽 性」)的硅谷先驅,以及形形色色的技術烏托邦者。是的,拉尼爾恰好是他們中的一員。但他仍能記得,他少年時代的哪個時候,預言家們預言月球殖民地和飛翔的 汽車會出現。而現在,他們腦子裡想的卻是基因組和數據。想起如此炫酷的過去,拉尼爾說:「我懷念未來。」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3年5月6日。
翻譯:土土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Jaron Lanier
Jaron lanier.JPG
Lanier performing at the Garden of Memory Solstice Concert in June, 2009
Born May 3, 1960 (age 53)
New York City
Occupation Computer scientist, composer, visual artist, author.
Employer Microsoft Research[1]
Known for Virtual reality
Website
www.jaronlanier.com
Jaron Zepel Lanier (/ˈɛərɨn lɨˈnɪər/, born 3 May 1960) is an American computer scientist, best known for popularizing the term virtual reality (VR). A pioneer in the field of VR, Lanier and Thomas G. Zimmerman left Atari in 1985 to found VPL Research, Inc., the first company to sell VR goggles and gloves. In the late 1990s, Lanier worked on applications for Internet2, and in the 2000s, he was a visiting scholar at Silicon Graphics and various universities. More recently, he has acted as an advisor to Linden Lab on their virtual world product Second Life, and as "scholar-at-large" at Microsoft Research where he has worked on the Kinect device for Xbox 360.
Lanier is also known as a composer of classical music and a collector of rare instruments; his acoustic album, Instruments of Change (1994) features Asian wind and string instruments such as the khene mouth organ, the suling flute, and the sitar-like esraj. Lanier was the director of an experimental short film, and teamed with Mario Grigorov to compose the soundtrack to the documentary film, The Third Wave (2007). As an author, Lanier has written a column for Discover magazine; his book, You Are Not a Gadget (2010), is a critique of Web 2.0. In 2010, Lanier was nominated in the TIME 100 list of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Contents


一歲了。這週,零一萬物全球發布了千億參數規模的 Yi-Large 旗艦閉源大模型,同時中小尺寸的開源模型系列 Yi-1.5同步升級,所有模型達到全球SOTA,在史坦福 AlpacaEval 2.0 上僅次於大好幾倍的萬億模型 GPT-4o 和 GPT-4Turbo。本週,在公司內部,零一萬物也慶祝滿一週年,這份成績單,是我們持續進步、向世界邁進的動力。零一萬物 Yi 模型和產品 >> www.01.ai 

以下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晚點》獨家專訪。

■  對話李開復:這次大模型創業,我十年都不會變現

「大模型LLM公司遲早要面臨投行拷問。」

作為多年的科技與商業精英,李開復的一面是精確與秩序。

他出現在辦公室時比約好的時間剛好早 1 分鐘,同事說他常常這麼準時。

他彷彿剛從20 年前的暢銷書封面中走出來:步態從容,一身藏藍色西服套裝,三七分的髮型一絲不亂,手裡提著一個深棕色皮質公文包,是講述美國1960 年代 商業精英的電視劇《廣告狂人》裡會出現的款式。

不過翻開這張精緻的封面,李開復又一直身處在一個模糊、混亂、難以預測的商業世界。

過去 1 年,這種混亂到了一個高峰,他在去年 5 月創立大模型LLM公司零一萬物並擔任 CEO,已經 62 歲的李開復把自己拉入了一場新的大模型混戰。

過往的光環與名氣反而放大了圍繞李開復與零一萬物的質疑與爭論。

李開復於 1983 年開始在卡耐基梅隆大學攻讀計算機博士,當時他在研究計劃中寫道:“人工智能是人類了解自身的最後一步,我希望投身這門新的、有前景的科學。”

更年輕的創辦人現在會說:1980 年代的 AI 不是今天的 AI。

去年 11 月零一萬物首次發布開源模型 Yi 後,有人從程式碼中看到了與 Meta 的 Llama 模型相同的張量命名方式,指出這是 “套殼” 大模型。

此後有多位AI 從業者撰文解釋,現在大部分AI 大模型都會選擇共同或相似的模型架構,真正影響模型性能的工作是資料選取、資料處理和訓練,以及最終得到自己的模型參數,零一 萬物和其它公司都需要自己完成這些工作。

曾經每天用程式自動發幾十條微博的李開復沒有在公開場合回應。 他忙於用他的理性與經驗,在複雜、混亂的大模型市場中找出一條最正確的生存之路。

創業一年後,李開復第一次接受深度採訪,完整闡述零一萬物怎麼想、怎麼做。

李開復有一套環環相扣的精密邏輯。 他以工程師的方式定義了一個新概念:TC-PMF,在 PMF(Product Market Fit)尋找產品與市場匹配點的基礎上,加上了技術(technology)和成本(cost)。

這兩個要素都在快速變化,李開復認為降低推理成本至關重要,這是 AI 與行動互聯網的最大差異。 零一萬物的戰略就是要比別人更快找到這個四維匹配。

更快找到的方式是自己做推理引擎,尤其是做大量AI Infra(基礎層)優化工作:從選擇伺服器到設計機房和部署GPU,再到做向量資料庫,零一萬物都自己來,自己掌握 降低推理成本的節奏。

必須自己找 TC-PMF,又是因為李開復相信以下的教訓是真理:任何公司不可能吃技術一輩子,一定要找到技術以外的障礙。

「有些媒體會把做大模型的人分成兩種:信仰 AGI 的和賺錢的,我就是既要又要。」李開復說。

零一萬物去年陸續上線的 4 個全球產品中,有一個生產力產品的 ROI 已經實現了 1。

零一萬物剛剛發布了新的千億參數閉源模型 Yi-Large 和首個國內產品 “萬知 AI”。 在史丹佛的開源評測AlpacaEval 2.0 經認證的模型排行版上,Yi-Large 控制了文本長度誤差的勝率(LC Win Rate)排全球第三,僅次於OpenAI 本週剛發佈的 GPT-4o 和今年4 月發布的新版GPT-4 Turbo;勝率(Win Rate)則 排到全球第一!

AlpacaEval 2.0 的評測邏輯是,以去年 11 月的 GPT-4 Preview 來與其它模型 “打擂台”,如果其它模型勝率超過 50%,意味著其有一半以上的回復比 GPT-4 Preview 要好。 其中 LC Win Rate 是控制了使用者更喜歡長回答的傾向之後的勝率。

如果看重表面的秩序,李開復本不需要自己走入於這場混戰,過去 14 年他都在投資和支持別人。

現在他是 “最年長的” 全球LLM大模型創業者,處在一個競爭最激烈的中國大陸大模型市場。 最多的資源、押注,最密集的人才都不站在這邊。

創業環境不再那麼寬鬆了。 李開復謹慎地思考如何用更少的資源保持在第一梯隊,提前規劃估值快速攀升後如何獨立生存。 零一萬物現在是大陸的六家大模型 LLM獨角獸之一。

「沒有收入的四、五十億美元估值,在 AI 1.0 時代都支撐不了。大模型公司遲早要面對投行拷問,要未雨綢繆,否則這些紙牌屋最後都會坍塌。」李開復說。

我們問他這次為什麼一定要自己創業,有多想贏? 他說他相信賈伯斯的一句話:“每一個人一生有很多點,我終於來到一個機會,把這些點全部串在一起 Connecting the dots。我相信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來串這些點的。”

■  “過去 40 年他們擋不住我,以後 40 年也是”

《晚點》:有人說你是全球最年長的大模型創業家。

李開復:我希望我能帶來的價值是隨年齡累積的經驗,而不是失去了對科技的掌控力。

如果你去問我的同事,我就會知道這個問題不大。

《晚點》:那些更年輕的創業家說,上世紀入行的人搞的 AI 不是現在的 AI。

李開復:那他們應該先讀讀我的論文。 我的論文基本上有兩篇,一個是我和Geoffery Hinton 團隊做的Othello(一個黑白棋博弈系統),就是用機器學習的方法來下棋,打成了世界冠軍;第二個是用機器學習做 語音識別,做到了當時世界最好的語音辨識。

這都是在 80 年代做的機器學習。 可能很多人跟你說 80 年代沒人做機器學習,但有,那就是我。

《晚點》:少有人會在 60 歲以後創業,你之前還生過一場大病,家人有勸過你別做嗎?

李開復:他們當然會覺得創業太累,但擋不住我呀。 過去 40 年從來沒擋住我,以後 40 年也擋不住我。

我太太只是說,「我知道我說了也沒用,你好好保重身體。」她說她會支持我,還挺不容易的。

《晚點》:為什麼選擇直接當 CEO,有過它選項嗎?

李開復:我從一開始就考慮自己當 CEO,當然也不排除能找到很好的人。

應該說所有人我都聊過,我的期望非常高,大概想找到一個年輕版的薩提亞(Satya Nadella 薩提亞·納德拉,微軟現任 CEO),但沒有找到合適的。

《晚點》:為什麼不像上一輪 AI 熱潮那樣去投資和孵化,支持其他人創業?

李開復:創新工場不是一個很大的基金,如果我們當時選擇投資,就只能佔非常少的份額,最後做成了也沒太大意義。

《晚點》:你覺得這次有機會做成什麼樣子?

李開復:我覺得我們要做就做一個萬億美元的公司。 當然我知道機會不是很大,但要衝一衝,當個小獨角獸對我來說也不是目標。

這個夢想有這麼這麼的大,如果就是大家賺點錢,這絕對不是我想做的事。

■  我這次創業,十年都不會套現。

《晚點》:和上一次 AI 熱潮相比,這次有什麼不同?

李開復:回頭看當時的 AI 1.0,中国大陆有四小龍的時代,我們看到一些很優秀的科技創業家都會走過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我有最牛的團隊,比論文,比得獎。 第二階段就是打榜,比誰能拿到 ImageNet 或人臉辨識的冠軍。 第三階段就是搶第一個大單,第一個大單還蠻多錢的,但之後就變成一片紅海。 第四個階段,是 to VC 的模式,就是我能不能堆出一個客戶和收入的成長,讓 VC 覺得我能做成,投我。

這個過程產生了許多低品質收入,就是 project based(基於專案)的收入:我做一單,你給我幾十萬、幾百萬,做完了就結束了。

所以 AI 1.0 其實就是把一批系統整合的公司硬包裝成了高成長的 AI 公司。

當然有一個階段是有高成長的。 但這類收入到一個高峰就上不去了。 再之後,就是一個個上市、一個破發。 因為最後逃不掉的,市場永遠會用傳統的財務指標來衡量一家公司,你有再厲害的科技也沒有用。

《晚點》:那這次就可以做出高成長和高品質收入了麼?

李開復:現在 AI 能帶來真實的價值。

例如生產力的 AI 應用,過去從來沒有一刻可以做到別人幫我寫報告、寫文章和做 PPT,也從來沒有一個軟體,可以幫我分析總結一千頁、甚至一萬頁文字。

這次也同時點燃了 2B 跟 2C 的機會。 同時,這次很重要的是先國外、再國內。

因為美國已經先有了 ChatGPT moment:市場被教育了,用戶習慣了用 chatbot(聊天對話機器人);用戶和開發者願意付費,因為 ChatGPT 也收費、API(應用程式介面)也收費。

所謂高品質收入,就是 SaaS 和訂閱費,廣告也可以算。 但廣告要先堆量,SaaS 和訂閱是相對不那麼燒錢就可以獲得用戶的方式,這已經在發生了。

《晚點》:你一下子說到了很多事——海外、國內,2B、2C——這些你們都要做嗎?

李開復:我們會做很多事,整個公司的設計就是要做一個 AGI 時代的微軟。

萬知 AI 上線以前,我們在海外市場就已經有 4 個應用了。 但有些事我們暫時不會做,例如在大陸做 2B,我們不會碰項目制的訂單,我認為它還沒有逃離上次 AI 1.0 的魔咒。

2B 我們會走 API 路徑,不管國內國外,花錢買 API 都是一個已經被教育的市場。 所有的創業基本上都應該避免去教育市場,因為這是大廠才能負擔得起的事情,新創公司沒有這樣的成本。

■  “PMF 已經不能完整定義大模型的創業了”

《晚點》:零一萬物現在同時做模型技術和應用產品,為什麼?

李開復: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吸取教訓的機會,有一個教訓是真理:無論你技術強不強,你不可能吃技術一輩子,你一定要找到科技以外的障礙。

行動網路時代,為什麼安卓、蘋果、微信這麼強,抖音還能殺出來?

就是因為字節跳動足夠早地預測到了用 AI 來推薦短視頻,找到了這個 PMF(Product Market Fit,產品市場的匹配),把握住時間窗口,打造了非常高的用戶粘性和成長率。 當它成為一個有海量用戶的普惠應用,微信就再也沒辦法複製抖音、把它殺死了。

這個對我們的啟發是,我們一方面要做 AGI、做最強的模型,但我們不能只吃這個飯,我們一定要去非常精密地尋找類似 PMF 的東西。

但我覺得 PMF 已經不能夠完整地定義大模型的創業了。

《晚點》:怎麼講?

李開復:因為現在的 AI 和行動互聯網有一個很大差別,就是行動互聯網沒有推理成本。

所以我們要找的其實不是 PMF,我要定義一個新的詞,是 TC-PMF——就是你還要考慮技術 technology,還要考慮成本 cost,這是一個四維的 fit。

例如說某些應用需要AI 不能有幻覺,那現在的技術就有挑戰;有些應用需要非常大尺寸的模型或長文本窗口,但這可能帶來40、50 秒的推理延遲,或處理一百萬 token 要花超過300元台幣,這也沒有fit。

我覺得每家公司都要找到自己的 TC-PMF。

《晚點》:找 TC-PMF 和找 PMF 的方法有什麼不同?

李開復:有一位著名曲棍球選手說,不要去球在的地方,要去球將要去的地方。

例如以前 AI 的幻覺特別嚴重,現在好多了,以前做不好數學、編程,現在能做好了,那產品就要不斷要調整。

而且你一定要在這個功能還不能做,還比較貴時先開始做產品,這樣等技術和成本可以達到 TC-PMF 時,你的產品已經出來了。 那幾個月的時間窗口至關重要。

在現今的 AI 成本基礎上,基本上很難做出一個抖音、微信或淘寶等級的應用。 但一年後或許可以。

《晚點》:怎麼提高成功率?

李開復:一個利好是,推理成本至少每年會降低十倍,這個過去兩年已經發生,未來也會發生。 所以一家公司可以試著精準預測技術會怎麼變,成本會如何下降。

但更強大的公司,應該主動降低推理成本,這樣他就能比別人早一刻找到 TC-PMF。

《晚點》:你們是怎麼做的?

李開復:自己做推理引擎,自己掌控命運,而不是守株待兔──是華為可以給我更低的推理成本呢,還是英偉達,還是第三方的引擎?

自己做的好處是,別人的推理成本降低十倍時,我們可能會降二十、三十倍。

《晚點》:你說的推理引擎主要指什麼呢? 其實自研大模型的公司理論上都能主動降低推理成本,你們跟別人有什麼不同?

李開復:是可以,但把模型做得又小又好只是整個優化的一半。 另一半是 AI Infra(基礎層)的工作,是在模型層下面怎麼部署 GPU,怎麼做並行運算,怎麼把軟硬體做最好的結合。

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一開始就建立了一支很強的 AI infrastructure 團隊,這樣可以在訓練時省錢,在推理上加速。

我們也自己開發了向量資料庫,做了 RAG(檢索增強生成) 優化,甚至自己設計機房、部署硬件,這也是為了推理引擎。

《晚點》:投入 Infra 的實際效果如何?

李開復:光是 GPU 成本,多方面優化後,我們訓練千億參數的 Yi-Large 模型時,就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倍左右。

我們的推理也可以做到比微軟、OpenAI 和 Google 更便宜。 大陸的 AI infra 團隊真的很強,模型可能不如美國,infra 不會輸他們。

假如今天我們只靠模型能力,infra 用雲廠商的,能把推理成本的優勢做到 30% 就了不得了,但模型和 infra 一起做,可能會有 100%、200% 的優勢。

■  “ROI 不好時就燒錢拿用戶,這麼下去最終會破產”

《晚點》:從你們已有的產品嘗試中看到了什麼?

李開復:我們最早上線的生產力產品的 ROI 已經可以做到 1 了,也就是我們從用戶手中收到的訂閱費,已經高於我們獲取用戶的成本加 GPU 的成本。 今年應該會有一個億的收入,有近千萬用戶。

但這還不是達到了 TC-PMF 的普惠點,因為規模還不夠大。 普惠點是真的有上億用戶,每天或每週都去使用,而且帳要能算清楚。

我們探索的一些其它應用,娛樂、陪伴類的都有,但 ROI 都沒做到過 1,30 日留存也不夠好,我們就沒有去推。

《晚點》:這幾個應用形態裡,現在只有生產力產品的 ROI 可以達到 1,你覺得這是為什麼?

李開復:生產力應用的付費點最明確,雖然技術上有幻覺問題,但最終是人來把關內容,因此也 OK。

而其他領域,包括那麼多人學的 Character.ai,都有 TC-PMF 的問題,主要是降低推理成本和提高體驗上的衝突現在還比較難解決。

你要降低推理成本,只有縮小模型,這就導致體驗不夠好,使用者不會來。 你用了大模型,體驗好了,但推理又貴了。 所以 Character.ai 就沒有特別好的體驗,因為它用不起 GPT-4,它自己做的小模型又不夠好,進入了兩難。

一個誘惑是,我們也可以花錢燒出用戶,號稱做到了幾千萬用戶、數百萬 DAU。 但留存不好、ROI 不好,這麼做下去最後還是得破產。

《晚點》:你認為 ROI 多少才算好? 才可以更激進地做成長?

李開復:我們會把 0.6 當作基準線,燒 1 塊可以回 6 毛錢時,就可以往前推進。

你一旦推到了 1 ,就表示成長還可以更激進,我們還沒到一定要追求回本的階段,我們就會多做一些推廣;太低了我們就紮實地提升產品。 所以 ROI 會自然地遊走在 0.85 到 1.05 之間。

《晚點》:為什麼不能以虧損換市場? 過去很多產品是這麼成功的,今天大陸開始出現的 AI 產品很多也是免費且無廣告的。

李開復:原則上說,一個免費產品如果要成立,在尋找 PMF ,或者我們說的 TC-PMF 階段,有兩個條件:一是長期留存要夠高;二是可以憑口碑傳播免費獲客。

抖音、微信早期是兩個都做到了。 ChatGPT 雖然留存不夠好,但口碑傳播應該是史上最好的。

今天國內的許多 AI 產品的問題是,還沒有達到這樣一個 TC- PMF,就在燒錢,用戶來了也會跑的。

據我所知,現在大陸 chatbot 產品的 30 日留存沒有超過 10% 的。

《晚點》:但如你所說,推理成本正快速下降,ROI 未來會提升。

李開復:推理成本在下降,但獲客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行動網路到後來,流量貴得不得了。

大陸還有一個特殊性,就是行動流量獨大的網路格局。 所以我們要考慮手機端到底適合什麼 killer app?

現在大家做的最多的生產力應用程式一般是網頁版的,在電腦上用的,在手機上去讀 PDF、長文本和生產 PPT 就很難。

ROI 不到 1 的產品其實也完全可以做。 我們有三款產品都還在 ROI 相當低的階段,我們還在持續嘗試中。 例如用了新的 Yi-Large 車型後,這幾個產品的留存都有提升。

但我們一般至少要看到 0.6 才會開始推,否則用戶越多越虧錢,幾乎可以預測不會燒出結果。

《晚點》:過去網路燒錢的一個假設是,產品最終有網路效應,最先成為贏家的產品會通吃市場。 你覺得 AI 產品的網路效應是什麼?

李開復:什麼能帶來網路效應? 比如說抖音的創作者生態,比如說微信的關係鏈壁壘。 今天我們在各種大模型應用上並沒有看到這樣的網路效應。

我不否認燒錢可以獲得用戶,但現在要比行動網路時謹慎很多。 一是因為更低的推理成本和更好的模型之間現在還是互斥的。 你要去平衡各種因素,能預測技術發展曲線,還能不斷降低成本,有史以來沒有這麼難的、尋找 PMF 的過程。

另一個不一樣的地方是,行動網路本身有新人群紅利,一波一波人開始買智慧型手機,中國大陸的人群尤其巨大,這自然形成了用戶漏斗。 而現在沒有這麼多新上網的人了。

《晚點》:今年一些 AI 產品已在到處做廣告,你看到後有動搖嗎?

李開復:有些友商投放了幾千萬美元,燒出了幾百萬 DAU,如果他們有信心讓用戶走了又能回來,那是他們自己的策劃。

我們認為做應用就是按部就班:一方面你要又狠又準,在正確的時刻出手,把握時間窗口;另一方面,當這個窗口還沒來時,我們選擇不過度燒錢,因為賠錢的速度是 完全可以預測的。

《晚點》:依照你設想的策略,零一要同時做好技術、成本控制、產品和需求洞察,有糾結過哪個比較重要嗎?

李開復:為了找到 TC-PMF 就必須都做。 有些媒體會把做大模型的人分成兩種:信仰 AGI 的和賺錢的,我就是既要又要。

我們當然追求技術極致,但任何一家公司都一樣,不可能永遠靠技術指標,也不能永遠靠融資。

《晚點》:同時做很多事的挑戰是什麼?

李開復:能不能在各方面都找到優質的團隊,然後去管一個多元文化的公司。

因為做 infra 的人,做產品的人,做模型的人,做海外、國內市場的人,他們的技能、經驗和做事方法都有不一樣的地方。

歷史上做得比較好的公司是微軟,它的Office、Windows、伺服器、雲端、遊戲,包括現在的AI,每個群組都是不同的文化,Windows 的人和你聊的都是技術,Office 就是 用戶第一。

而且微軟多元化蠻快的,它第一個產品是BASIC,很快就收購了86-DOS,變成了它的MS-DOS,後面又透過自研和收購做了Word、Excel、PPT,最後 打包成Office。

我們是要在更短的時間內達到這種多元文化,每個團隊都要發力達到 200% 的效果,最後 1+1+1 > 3。

《晚點》:如何讓整個公司達到 200% 的效果?

李開復:美國科技巨頭的運算資源是我們的幾十倍、一百倍。 我們前段時間聊的一位博士最後決定去一家美國公司,因為對方答應給他 10,000 張 GPU,我們都沒有 10,000 張 GPU。

所以重點是,我們怎麼能擠出每一張 GPU 最大的價值,怎麼用更少的算力進入第一梯隊。 另一部分是,我們要做更精確的技術判斷,因為每次決策下一套模型要怎麼做,都是千萬美元,錢還不是最重要的,時間成本更重要。

我去年去了 7 趟美國,團隊也去了很多次,就是了解各種選項,看哪些最有希望,然後先在小尺寸上做實驗,再選擇一個路徑訓練幾個月。 到現在為止,我們訓練時沒有失敗過。

《晚點》:怎麼務實評估你們和 GPT-4 的差距?

李開復:首先系統化的評比是有價值的,在斯坦福的開源評測項目AlpacaEval 2.0 上,主要指標LC Win Rate 我們排到了世界第二,僅次於GPT-4 Turbo;Win Rate 更排到了世界第一 ,超過了GPT-4-Omni 和Turbo。

另一方面,我覺得最終的評估是在 「模應一體」 的前提下,去看你的模型是不是能在你的應用裡調到最優,同時也讓應用達到最優。

如果 「模應一體」 做得夠好,即便模型本身未必超過 GPT-4,但在我們的應用上的體驗可以超過它。 我們已經逐漸看到了這一點了。

《晚點》:如果回到投資人身份,除了你們自己,你還會支持誰?

李開復:我如果現在有很多錢可以投任何公司,我會全部放在零一萬物。 但零一萬物自己要考慮融資節奏,融得太急迫、稀釋太多,是雙面刃。

《晚點》:你認為產業競爭的下一個重要節點是什麼?

李開復:技術上,現在大家都是往 decoder only 的 Transformer(註:GPT 的路線)的路徑走。 MoE(混合專家模型)、多模態是新的技術點,我們也在做,重要的是不能落出第一梯隊。

商業上,我覺得上市很重要。 不是因為要變現、賺錢,而是說 AI 公司要經過一個上市的拷問。 例如港股現在對上市的要求是,能做到 2 億美元的高品質收入,未來一年成長 2.5 倍。

上市也能帶來獨特的融資機會,例如定增。 現在大陸大模型創業,美國、歐洲的投資就別想了,中東在觀望,他們一方面熱愛 AI,一方面之前投軟銀沒有很成功。

VC 環境也變了。 現在不少公司已經很貴了,再下一輪難道要四五十億美元估值嗎? 沒有收入的四五十億美元估值在 AI 1.0 時期都撐不下去。

大模型公司遲早要面對投行拷問,要未雨綢繆。 否則這些紙牌屋最後都會崩塌的。

■  “下一本書由 AI 來寫”

《晚點》:你是許多年輕人的偶像,去年零一被討論最多的事卻是套殼 Llama 的負面風波。 被質疑是什麼感受?

李開復:當時有很多技術專家寫過詳細文章解釋了,套殼的說法就是胡說八道。 很荒謬的事,哪一個大模型不是基於 GPT 或 Llama 的架構的? 技術圈對 Llama 架構這個稱呼本來就是不同意的。

架構在模型中的權重也遠遜於模型訓練本身和透過訓練獲得的參數和程式碼。 後三者才是各家比拼自研實力的決勝點。 我們的 Yi 模型是從零開始訓練,自己獲得的參數和程式碼,並沒有參考任何 Llama 或其他模型的參數。

《晚點》:有想過自己出面解釋嗎?

李開復:我覺得還是專注把事情做好,而且有些事情真的越描越黑,我們明明沒有問題,但是可能因為我在行業中比較有名,就有人來找我麻煩。

沒事,那我們就使用有名的優勢,我就來做萬知 AI 的首席體驗官,專注把產品做好。

《晚點》:以前你是投別人,現在你要說服別人投你,被拒絕過嗎? 怎麼適應新角色?

李開復:我通常可以敲開門,但不代表敲開了,錢就會來。 以前在創新工場做募款也是類似的,都是站在需要錢的一方。

《晚點》:很多人放棄去美國招人,你到現在還在堅持,這個過程並不順利,為什麼要繼續做?

李開復:我們的優勢可能是,我在 Linkedin 上跟任何一個人約 meeting 總是約得到,約到不一定會有興趣加入,但是約到了再說。

我 Linkedin 上至少發了七、八百條訊息、見了兩三百人。 我們屢敗屢戰,最後還是挖到了一群挺優秀的人才。

《晚點》:過去一年有自我懷疑和焦慮的時候嗎?

李開復:還好,我當然有時會擔憂,但不至於焦慮。 公司總是有時效率很高,有時比較低,但一直走在我們堅持的策略上。

《晚點》:不焦慮的支撐來自什麼?

李開復:來自 “世界因我不同”,開玩笑。

來自我相信賈伯斯的話:就是每一個人一生有很多點,我終於來到一個機會把這些點全部串在一起。 我相信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來串這些點的。

《晚點》:你現在還有多想贏?

李開復:這不是個輸贏的問題。 我覺得第一,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技術,不能錯過這場革命,必須全心投入。

第二是我覺得自己有一些獨特的優勢,我經歷過很多公司,知道怎麼用一套系統化的方法來打這個市場。

《晚點》:這次如果沒有做成,可能是因為什麼?

李開復:我不太想這個問題。 我覺得對所有大模型公司來說,資金鏈斷裂會是個問題,買不到足夠的 GPU 也是,沒辦法驗證自己的商業模式,沒辦法達到上市指標,這都是問題。

《晚點》:被收購不會是你的選項?

李開復:肯定不是我想要的選項。 但我是個務實的人,所以在對的時刻,一切都有可能。 但我認為那是最糟的結果。

《晚點》:你寫過不少書,經歷這次創業後,你會寫一本什麼書?

李開復:我覺得這本書不是我寫,應該是萬知寫。 我希望能引導它寫出一本比我寫的精彩 10 倍的書。

我一直很關注的一個題目是 AI 時代為人類社會帶來什麼改變,大家該怎麼去面對這個時代。

《晚點》:對這些問題你的新思考是什麼?

李開復:最好的情況是,有些公司基於 AGI 帶來巨大經濟價值。 相對應的挑戰是,當 AI 取代了許多工作,人的自我存在需求怎麼能被滿足?

你要說是不是有人拿大模型做壞事,這是存在的,但最糟的狀態是人的絕望:一個人發現自己學的技能都被 AI 取代了。

我們不能告訴大家不要絕望,光指望國家給你錢,不是這樣的。

我覺得需要讓大家意識到,工作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人應該花時間做自己愛做的事,創造非經濟價值。 不要覺得這很簡單,我們低估了它的難度。

同時,也要積極再學習,尋找成長第二曲線,AI 2.0 時代還會誕生更多新工作,要努力把握新機會。

《晚點》:有些人會把這次 AI 浪潮比喻為上世紀的網路浪潮,有人覺得它像大航海時代。 你覺得我們正在經歷什麼?

李開復:我覺得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科學發明和進步。 當然從商業角度來說,網路、行動網路都讓大家賺了很多錢,出現了一批公司,這次也有類似的機會,但這就低估了它的重要性。

我敢確定,10 年後回顧今天,大家會說,行動網路真的沒什麼。


李開復大講師
有一個人,一天24小時,有6小時對著4千萬人演講,
每半小時就換一個主題,並且,全年無休。古今中外,有哪個演說家可以做到? 他就是李開復

《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李開復上榜


2013-04-19 Web only 作者:吳凱琳編譯

《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李開復上榜 圖片來源:陳怡安 美國《時代》雜誌全球最有影響力百大人物名單出爐,出生於台灣的李開復上榜。
精采重點:
《時代》雜誌邀請了《哈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的總編輯亞莉安娜.哈芬頓(Arianna Huffington)撰寫短評。哈芬頓對李開復的定位,倒是非常中肯,因為他的成功故事正是美國夢的典型:移民、創新、與無懼。

李 開復是少數打入全球科技大廠高階管理層的華人。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1990年代進入蘋果公司,1998年轉戰微軟,2000年升任全球副總 裁;2005年被谷歌挖角,擔任谷歌全球副總裁和大中華區總裁,還因此引發微軟的不滿,對他提起訴訟,控告他違反競業禁止條款,不過最後谷歌和微軟達成了 非公開的協議。2009年,李開復離開谷歌,在北京成立「創新工場」,作為新創事業的育成中心。

不過,今年李開復似乎成了爭取言論自由的代言人。李開復在新浪微博有3,000萬追隨者、騰訊微博有2,400萬追隨者。但他疑似因為批評具官方色彩的「即刻搜尋引擎」的言論,導致新浪微博與騰訊微博被禁言3天,他在推特披露遭禁言的消息,隨即凝聚了數百萬追隨者。

 ---Wikipedia

 李開復(1961年12月3日)是一位訊息產業的管理人員和電腦科學的研究者。現任創新工場董事長執行長。曾在蘋果SGI微軟谷歌等多家IT公司擔當要職。他因過去的僱主微軟和谷歌在2005年的法律糾紛而成為公眾的爭議焦點。李開復生於中華民國台灣省台北縣中和市南勢角(今新北市中和區),祖籍四川成都,父親是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李天民,曾任教於黃埔軍校成都分校以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母親王雅清為遼北人。目前李開復移居中國北京市

早年

1972年跟隨哥哥至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Oak Ridge)就讀中學,1983年哥倫比亞大學電腦科學系畢業,1988年獲得卡耐基梅隆大學電腦系博士,當年被《商業周刊》(Businessweek)授予「最重要科學創新獎」。[1]
90年代曾在蘋果公司互動式多媒體部門工作,任副總裁。後來轉投矽谷圖形公司(SGI)公司工作,擔任網際網路部門副總裁兼總經理、Cosmo軟體公司總裁,負責多平台、網際網路三維圖形和多媒體軟體的研發工作。

加入微軟

1998年7月,李開復加入微軟並在中國建立並領導微軟中國研究院(現為微軟亞洲研究院)。任微軟公司自然互動式軟體及服務部門副總裁,負責研發各種先進的技術和服務使得人機介面更加簡便和自然。該部門負責開發的技術和產品包括語音自然語言、全新的搜尋和在線服務等技術。自然互動式軟體及服務部門的使命就是要讓所有這些技術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微軟的客戶。在他的帶領下,微軟中國研究院以新一代多媒體、新一代使用者介面和新一代訊息處理技術為主要方向開展基礎研究。後來被微軟調回美國,於2000年擔任微軟全球副總裁。2002年獲選為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會士(Fellow)。

轉戰Google


李開復(左起五)在Google音樂產品發布會上
2005年7月19日,Google宣布將在中國設立產品研發中心,李開復將負責其中國研發中心的運營,並擔任Google全球副總裁和大中華區總裁[2]。當天,微軟向美國華盛頓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指控Google和前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違反了競業禁止協議9月13日,美國金縣高等法院就李開復違反競業禁止協議案做出裁決:李開復可以立即為Google工作,但工作範圍將受到限制。這一限制在2006年1月的庭審之前一直有效。12月22日,微軟公司終止了對Google以及李開復的訴訟。微軟公司、李開復以及Google公司就他們之間的訴訟,已經達成非公開協議來解決各項問題,各方對此協議都表示滿意。[3]

創立「創新工場」

2009年8月5日,李開復向自己的老闆Google工程高階副總裁艾倫·尤斯塔斯(Alan Eustace)正式提出辭職。2009年9月4日,Google大中華區正式宣布李開復離職[4]
2009年9月7日上午,李開復宣布創立「創新工場」。

與中國大學生的情結

李開復與中國大學生的近距離接觸始於1990年,那時他受聯合國邀請到中國演講兩周。他到了很多高校介紹經驗。為了幫助中國大學生,李開復創辦了開復學生網,後來為減輕網站的個人色彩,將其更名為我學網。
從2000年起,李開復陸續發表了七封《給中國學生的信》[5],其中分別談到了做人要有誠信、如何從優秀到卓越、選擇的智慧、新世紀的人才觀等等。

著作

  •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HINX system. Springer. 1989. ISBN 9780898382969.
  • On large-vocabulary speaker-independent continuou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communication. 1988.
  • 《做最好的自己》. 人民出版社. 2005. ISBN 9787010051246.
  • 《與未來同行》. 人民出版社. 2006. ISBN 7010058679.
  • 《一網情深》. 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010065632.
  • 《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 中信出版社. 2009.9. ISBN 9787508616780.
  • 《微博改變一切》.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0.2. ISBN 9787564205027.
  •  
  •  
  •  

    對話李開復:我仍對中國社交媒體充滿信心


    和李開復約好在他創新工場的辦公室見面是2月20日的下午,他被禁言三天的最後一天。他以慣常溫和明朗的笑容握手迎接,問他這兩天過得怎麼樣,他說,“很好啊!”
    兩天前,當他寫那條評論人民網即刻搜索的微博——“人民網為何要用納稅人的錢來做搜索引擎?做搜索引擎卻沒有信息通暢開放的信念,會有戲嗎?一個搜 索引擎公司的老總,為何由黨來任命?如果當年美國民主黨任命菲爾普斯(美國游泳奧運冠軍——編注)為谷歌CEO,谷歌能打敗雅虎,成為搜索老大嗎?”,他 說他並沒有想那麼多,只是覺得大家都在罵鄧亞萍“挺可笑的”,因為“這是一個系統問題”,而非個人問題,他對鄧亞萍也全無成見。此前,他也曾和即刻搜索的 管理層有過交流,當時就坦言,政府出面來做搜索引擎肯定不會成功。當然,他也就沒想到這條微博會讓他成為一次不算太小的公共事件的主角——眾多大V和網民 在網上為他呼籲“解禁”並指責官方。
    李開復不願就禁言這一事件本身作過多的解釋,只強調是一個獨特事件,並非針對即刻搜索,也不代表監管將變得更嚴。 2月19日,他在職場社交媒體LinkedIn上用英文發表了一篇短文,為他被禁之消息稍作解釋,并力圖安撫境外朋友對中國社交媒體未來的擔憂,稱“儘管面臨困難和障礙,我仍對中國社交媒體充滿信心,因為我相信中國正成長着為數眾多的有社會責任感的網友,他們將令中國的未來得以不同。”

    年前,因為在微博上聲援《南方周末》,李開復曾被請去“喝茶”。坐擁3000多萬新浪微博粉絲的李開復,無論是人氣,還是影響力,都已然躍居榜首。微博這一社交媒體正重新界定着他的身份和地位。我們的對話也因此圍繞微博展開。

    紐約時報中文網:這兩年來,公眾對你的印象已經不限於一個IT業界領導,而是一定程度上歸到了公知一類,你的身份(identity)發生了一個較大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看起來是無形中發生的,是哪些因素促使了這些變化?

    李開復:我覺得幾個因素吧。一個是我看到國外社交媒體的影響力,所以我願意更早投入,花更多的時間投入。我在 LinkedIn里寫的那篇短文中講道,其實我寫的微博也沒什麼特色,可能我覆蓋的話題比較廣,比一般的做科技的、投資的,或者公知都要廣。象有些公知跟 我說,他們除了批評政府以外,不好寫別的了,一寫別的,人家就會說,你怎麼也有感情生活?但我還是被允許有一個廣的粉絲群,寫一些廣的題目。

    紐約時報中文網:為什麼?你原來的身份還是比較單一的……
    李開復:對,科技,或青年導師。有幾個理由,一個是我從年青的時候就追求影響力的,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要做有影 響力的事情,所以什麼事有影響力我就去做,所以現在我書也不寫了,就寫微博。第二個是因為我更早地看到社交媒體的潛力,再加上中國傳統媒體的欠缺,讓它更 突出,更明顯,它的競爭力更強。還有一點,我覺得我被微博影響了。上微博之前,我也不太知道什麼南方報系怎麼想的,或者我也不知道有個地方叫啟東,或者拆 遷、動車,這些東西我都不知道的。但上了微博,當我看到這麼多社會事件的時候,我不得不出來關注一下。大部分的情況我以轉發點評的方式,畢竟我不是當事 人,但偶爾我會更深入地參與。

    紐約時報中文網:微博改變了你獲得信息的方式。
    李開復:對,過去媒體不能覆蓋這麼大部分的題目啊。我覺得就是閱讀習慣,因為整天手機電腦上網,我是很習慣西方 獲取信息的方式的。所以我感覺微博是非常匹配我的(一個工具)。我作為一個科技人,追求高效,我非常希望很短的時間看到我可能最在乎的東西。微博很奇妙, 經過我關注的人,等於是幫我做了一個很聰明的排序。當然你看到我們開發的工具“微脈搏” (創業工場投資的一款微博智能排序軟件——編注),又做了進一步排序,能夠讓我用最短的時間,最高效地看到我最重視的東西,這一點,微博是很厲害的。它的 深度方面可能有一些問題,但是我覺得它的整個閱讀習慣跟高效、跟聰明的智能排序結合起來,能讓我在最短的時間看到最多的東西,這是對我作為一個讀者的吸引 力。一旦作為它的一個讀者,我又可以很方便地批評和參與。

    紐約時報中文網:所以科技在一定程度上讓你獲得了比其他人更大的獲取信息的優勢。
    李開復:新浪智能排序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所以我們做了自己的智能排序。過去我的方式是,我關注很少的人,所以他 們寫的東西我幾乎每條都看。但一旦超過200,我就發現我的時間沒法用了。很多人要跟我互粉,我都覺得不太好意思,都加上去我肯定看不完了。最近你會發現 我關注了500個人了,只要我尊敬你,我就跟你互粉,反正我也不看你的微博(笑)。現在我全用工具來看。
    我覺得現在很不幸的是,很多人關注了500-1000人,然後又絕對不可能都看完,然後就覺得有點疲勞。就看少了,寫少了,有點惡性循環。但我是沒有這個問題的,我現在用這個工具,我每天就看兩三百條。我關注100個人,或者關注1萬個人,我都是兩三百條。

    紐約時報中文網:你的這個排序根據什麼來?
    李開復:話題,轉發量,爆發速度,還有內容,過去我的閱讀點擊習慣,等等,幾乎象個搜索引擎一樣。想像一下,我關注的500個人,加上我過去轉發過的幾千個人,我有興趣的可能幾萬個人,全部是搜索引擎丟回來的結果。然後你做個排序,只看前面兩三百條。

    紐約時報中文網:所以這個排序決定或改變你關注社會的角度和廣度。
    李開復:對。就象當互聯網很小的時候,你可以做一個Yahoo directory,你直接點進去看。當夠大的時候,你就需要一個Google search才能看到所有東西。一個智能排序一定會漏掉一些好東西,但只要它拉進來的是更好的,而不是更差的。我一天真的就只有這麼多時間,你不能根據我 關注的人來無限擴張我上微博的時間。

    紐約時報中文網:你每天花在微博上的時間有多少?
    李開復:有了這個工具,就差不多在兩小時之內,一個半到兩小時。這個工具一方面可以告訴我哪兩三百條我最值得 看。我看到一條我就可以轉發它。還有一個問題,我上微博的兩個時段,是早上6點到7點,晚上8點到9點,但是這兩個小時你不斷地轉發的話,一個小時轉發8 條,粉絲會煩死了。所以我們就開發了第二個工具,它讓我的轉發可以分散開來(spread out), 在分散轉發的時候,我當然自己會留意說,這個東西是有時效性(time sensitive)的,我現在就要轉,這個東西等半小時也不差,這個東西明天發也可以,這自然地能夠讓我的微博在一天的黃金時間比較集中地發出,但是絕 不會有一小時發出兩條的情況。這是我們理工科的思維。
    其實,我的粉絲就是這麼來的,告訴你實話。你可以去查,去年這工具大概是10月開始測試的,在去年8月的時候,我可能排20名吧,現在應該是第四、 第五名了——指粉絲數。不過,粉絲數不是很准,新浪有一個影響力排名,以前我都是排第十左右,現在我排第一。第一的理由,其實就是說,我抓到了微博真正的 精華,藉助機器和人的聯合,它(機器)挑兩三百條,我再從裡面挑十幾條來轉。這真的是精華中的精華。然後我再把它在黃金時間發出,而不是半夜兩三點發出, 這兩者加起來,就是人的智慧加機器的智慧,加上我的一些個性化點評。這是轉發,另有10-20%是我的原創。有時我想到一個原創,比如談教育的,但我不急 着傳出去,我會把它留到父母親都上網的時候再發。

    紐約時報中文網:你把它變成一個business來做了。
    李開復:是一個business。很多網站都是這麼做的。像搞笑的留到周末發,上班的時候不能看長微博,等等,會考慮到很多因素。其實很多都是我《微博改變一切》書里提到的,他們又發揚光大。

    紐約時報中文網:象一個營銷平台。
    李開復:就是一個營銷平台,只是我賣的不是產品,而是有我個人品牌的內容或者思想。

    紐約時報中文網:你想達到的目標是什麼?你稱自己轉發的是“精華的精華”,如何定義“精華”?比如有人指出目前微博上所謂公知和自由派的聲音和影響力看起來都很大,但在現實當中,可能並非如此。
    李開復:可能會稍微有些失衡。因為當我轉發的時候,我的轉發有時一定會反映微博的這種分佈。確實,事件公知類的 內容會超過科技創業教育等等。我希望我能有更好的平衡。但有時候,因為這些東西的亮點太大了,比如說,一批人在受苦,有一個人怎麼樣了,這些吸引眼球的能 量太大了,不得不承認,這些事情會得到更多的轉發。更重要的是,這兩百個裡頭可能有150個是這方面的內容。我儘力去做平衡,但出來的結果一定是比較偏這 種社會實踐的。
    我覺得現在微博上的聲音確實和現實中的聲音並不完全一致。相對比較開放思維的人,不談左右,平均來說,更多的可能是留學生,或者是知識更多點的。在 這種前提下,他們的話可能更有說服力。而且他們更早加入這個平台,佔了一定的先發優勢。長期來說,我會期待微博上能有兩種聲音,而且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聲 音,但必須尊重他的聲音。但現在,沒有感覺到所謂另外一邊有一個代表性的人或集團出來。其實這不是一個健康的發展。我相信黨校里有很多思想家,他們都沒有 出來說話吧。我很希望他們出來說話,做一些理論上的辯論也可以,比如說中國為什麼應該再等十年再實施憲政,或者中國為什麼應該再等十年再開放媒體。你講出 你的道理,這個問題我相信是可以來辯論的,但他們又不出來,所以現在形成一邊倒的狀況。那邊當你打不贏就死攪蠻纏,搞些虛假的東西出來,最後自己的信用都 喪失了。這個不是很健康,但從全民教育的角度也ok了。長期來說,對國家的發展,一邊倒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紐約時報中文網:現在有很多人把你看作一個公知,你自己這麼看嗎?你如何定義公知?
    李開復:公知應該是有一個非常標準的定義的,我擔心自己在很多問題上不夠資格。畢竟我是在科技投資領域,還有一 些管理領導方面有我的資格,但在自由、公正、憲政理論上,我只有一些膚淺的知識,所以我可能不會把自己放在這個類別(category)。另外,現在公知 基本上已經被蓄意地貶義化,我可能更會有擔憂,還是別被放在這裡好。

    紐約時報中文網:回到剛才討論過的個人影響力,這跟個人的價值觀,想達到的目標都是有關係的。你覺得你目前建立起來的個人影響力對現實會有些什麼改變?
    李開復:首先我覺得我個人的為人方式沒有改。過去在跨國公司工作,比較需要包裝形象,主要是公司形象,因為講什 麼話都代表公司的。就算科技領域的,也不能什麼都說自己想說的話。對自己的形象更不能太輕浮。所以我在微軟和谷歌的時候基本只有兩個形象,一個是公司老 闆,一個是願意花時間去大學演講的所謂導師。其他的都比較小心地不去暴露出來。但實際上,你今天在微博上看到的我才是真實的我。其實我不是說把自己包裝成 了一個什麼什麼,而是把真實的自己展示出來。
    未來希望有什麼改變,其實不想想這麼遠。我覺得每一天都在看到這種影響力在達到一種效果。無論是幫助一個需要幫助的人,還是讓一些事件被更多的人得知,我覺得每一天都可以帶來它滿足的驚喜。長遠的事情就不想這麼多了。

    紐約時報中文網:影響力也是一把雙刃劍。像在南周事件中,你也曾被請去“喝茶”。影響力越大,可能需要承擔的風險和責任也相應更大,它對你有什麼影響?
    李開復:我覺得對我是不會有變化的。我個人的風格就是,我怎麼想就怎麼說。但是我也願意去迴避明顯是不可以談的 話題。這是一個遊戲規則,你去談論某些話題,你就不能玩這個遊戲了,必須接受。另外的話,發言的風格,我應該是屬於相對溫和的,不能算特別溫和,但也不是 最尖銳。所以我覺得,這個平台上不能容忍這樣一個人的話,那這個平台也是很有問題的。

    紐約時報中文網:你對這個平台還是樂觀的?
    李開復:我還是樂觀的。所以我在LinkedIn上發表那篇文章,代表了我真正的想法,就是一個小小的事件,過 了就過了。無論是南周的,這次的,或者過去某一次的,我覺得這都沒有問題。我也接受影響力越大,責任越大。對發的每一條嚴謹程度應該更高,這方面有時候我 做得不夠好。將來我會去驗證一件事的真實度,因為犯錯的代價也會更高。另外發言的方式,我也不會用攻擊性的,特別尖銳,殺傷力很強的,一方面這不是我的風 格,另一方面,當我也不了解真實情況的時候,這麼武斷地跳進去跟人挑釁,也是不成熟的。

    紐約時報中文網:不過,有時候僅僅是說實話也會被對方認為是一種殺傷力。
    李開復:是。 這方面以後可能要更好地思考,怎麼來平衡。監管方和博主之間要達成一個大概的規則,讓那些合理講理比較溫和的人能夠生存,但是大概也知道界線在什麼地方。 每一次的事件對我們的頭腦都是一個回饋,就是說,不是不能踩這個線,而是踩的時候要意識到這個後果,就是這樣。兩邊都在理解。
  •  
  •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