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 星期五

邵逸夫 Mr.Run Run Shaw,The Shaw Prize庫爾卡尼:一名熱愛研究企業興衰的天文學家, Elizabeth Jane Howard,

  *

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td., 0511.HK, 簡稱﹕電視廣播)週三宣佈﹐現年104歲的董事局主席邵逸夫(Run Run Shaw)將於12月31日退休。

電視廣播在香港交易所發佈公告稱﹐邵逸夫在退休後將擔任公司的榮譽主席﹐現任董事局副行政主席的梁乃鵬(Norman Leung)將自明年1月1日起擔任董事局行政主席。

邵逸夫是電視廣播成立時首屆董事局成員之一﹐自1965年起擔任該公司董事。


邵逸夫爵士大紫荊勳賢CBE (Sir Run Run Shaw,1907年11月19日-)(注),原名邵仁楞逸夫,生於大清浙江寧波鎮海,父親是上海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邵行銀

邵家八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六,故人稱「六叔」。邵逸夫是香港知名的電影製作人、娛樂業大亨、慈善家。他在1958年創辦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另外他旗下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亦主導著香港的電視行業。1977年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冊封邵逸夫為下級勳位爵士,成為香港娛樂圈第一人獲「爵士」銜頭。

邵逸夫的髮妻為黃美珍,於1937年結婚,育有兩子兩女,長子邵維銘、次女素雯、三女素雲及幼子維鍾,及後黃美珍於1987年洛杉磯病逝。1997年,邵逸夫跟事業拍檔方逸華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註冊再婚。[1]2010年1月1日卸任香港無綫電視台TVB行政主席職務,由其妻方逸華接任,但仍出任董事局非執行主席。[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2%B5%E9%80%B8%E5%A4%AB



【學者想法】庫爾卡尼:一名熱愛研究企業興衰的天文學家

學術界不時被人詬病,為了追求學術排名,為學術而學術;學者一窩蜂追逐熱門的研究範疇,或研究一些可有可無的論題,只為滿足各種論文發表數目要求。學術研究不再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年輕學者的科研熱誠亦早已被消磨,人們憤而疾呼學術界要回歸研究的初衷。在談論事情對與錯之前,我們是否需要為之「祛魅」,重新理解「科研」為何物?
「在學術界,我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迫使我們在撰寫研究提案時,必須圍繞那些更有可能獲得研究資金的重大科學議題,但這樣的做法可能會束縛科學的進步。此外,我們的學術體系也將個人成就與論文的發表數量掛鉤。我們該如何才能保持科研的初心呢?」在香港科學館舉辦的「邵逸夫獎得主圓桌論壇」上,一名來自香港大學年輕學生將上述困惑,拋向台上四位邵逸夫獎得主。
「太激動了。這只是一場智力遊戲(intellectual game),」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天文學和行星科學教授、邵逸夫天文學獎得主庫爾卡尼(Shrinivas R Kulkarni)一頭白色捲髮,身穿紫色內襯、黑領帶,身體微微斜傾,面向提問者,「如果你有足夠的聰明才智,深諳遊戲規則,自然能夠在『遊戲』取得成功。」
相比起鼓勵、保持科研熱誠,庫爾卡尼反求諸己的回應似乎並不是對方想要的,坐在他身旁的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主鄧瑞麗(Swee Lay Thein)亦笑言不同意,建議學生應該專注處理重要的事,待時機成熟,才著手研究感興趣的議題。——黃舜煬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315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方法
網站:bbwhk.net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
可能是 6 個人的圖像
*

有錢設獎卻不過爾爾


邵逸夫獎英文The Shaw Prize)由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人邵逸夫爵士於2002年11月創立。首屆的頒獎禮在2004年9月7日在香港舉行。邵逸夫獎基金會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天文學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頒授一百萬美元獎金以作表揚。並設有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數學科學獎,共三個獎項;它是個國際性獎項,形式模仿諾貝爾獎,由邵逸夫獎基金會有限公司作管理。

The Shaw Prize



Luck Chan游常山的朋友) 也回應了游常山近況
Luck 寫道: 「影视大亨(邵逸夫)港首位娱乐业者1977年获英女皇封爵为香港娛乐业,爵士,的第一人,与新加坡关系友好,李光耀写给方逸华的吊唁中写道,邵逸夫的见解,每次都址他获益不浅,新加坡总统陈庆炎也Fb上衰悼,邵逸夫对新加坡贡献多,他的干劲,敏锐的洞察力和运见,都深感佩服,不图一官半爵从不牟私利,中国方面习近平,对邵逸夫辞世表示哀悼,一生热爱国家,关心民祉,慷慨捐赠,惠及多方,还有前总理温家宝也亲笔写唁电,表杨邵逸夫长期对国家教育,科技等项目的贡献,相信他会永远铭刻在人们人中……敬爱邵逸夫爵士…安息…永留人间的超爱人物! 」

hc: 奇怪的是: 很少人寫邵氏想媲美諾貝爾獎所設的大獎.

 

 
The Shaw Prize is an international award to honour individuals who are currently active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and who have recently achieved distinguished and significant advances, who hav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in academic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r applications, or who in other domains have achieved excellence. The award is dedicated to furthering societal progress, enhancing quality of life, and enriching humanity's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reference is given to individuals whose significant work was recently achieved and who are currently active in their respective fields. The Shaw Prize consists of three annual awards: the Prize in Astronomy, the Prize in Life Science and Medicine, and the Prize in Mathematical Sciences. Each prize carries a monetary award of one million US dollars. The nomination process begins in September, the winners to be announced in the summer and the prizes presented in autumn in the following year.
The Shaw Prize, establish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Mr Run Run Shaw in November 2002, is managed and administered by The Shaw Prize Foundation based in Hong Kong.
 
「邵逸夫獎」為國際性獎項,得獎者應仍從事於有關的學術領域,在學術或科學的研究或應用上有傑出貢獻,或在近期獲得突破性的成果,或在其他領域有卓越之成就。評選的原則主要考慮候選人之專業貢獻能推動社會進步,提高人類生活質素,豐富人類精神文明。

候選人近期的成果及仍從事於有關的學術領域將獲優先考慮。 「邵逸夫獎」設有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每項獎金一百萬美元。提名及評審程序於每年九月開始,翌年夏季宣佈得獎人名單並於同年秋季舉行頒獎典禮。
「邵逸夫獎」是按邵逸夫先生旨意而設,於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宣告成立,並由「邵逸夫獎基金會有限公司」管理及執行,基金會辦事處設在香港。



「邵逸夫獎」是按照邵逸夫先生的意願設立。邵逸夫先生於一九零七年在中國出生,祖籍浙江寧波,一九二零年代輔助其兄長在上海創立電影公司,一九五八年在香港創辦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製作電影,邵逸夫先生一九六啟播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邵逸夫先生先後成立了「邵逸夫慈善信託基金」和「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主要發展教育科研、推廣醫療福利及推動文化藝術。


The Shaw Prize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Mr Run Run Shaw. Mr Shaw, born in China in 1907, is a native of Ningbo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He joined his brother's film company in China in the 1920s. During the 1950s he founded the film company Shaw Brothers (Hong Kong) Limited in Hong Kong. He was one of the founding members of 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 launched in Hong Kong in 1967. Mr Shaw has also founded two charities, The Sir Run Run Shaw Charitable Trust and The Shaw Foundation Hong Kong, both dedicated to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medical and welfare services, and culture and the arts.


Run Run Shaw in 1978 with his wife and daughter. Mr. Shaw and his older brother were movie pioneers in Asia, producing and sometimes directing films and owning cinema chains.
Central Press, via Getty Images

Run Run Shaw, Movie Mogul, Dies at 106

Mr. Shaw, a Hong Kong media mogul whose name was synonymous with low-budget action and horror films, is largely credited with inventing the kung fu genre.

點解叫Run Run Shaw?

 邵逸夫生前對慈善工作不遺餘力,經常捐錢予教育機構,不少院校都有教學大樓或圖書館等建築物,以「邵逸夫」命名。但何解「邵逸夫堂」的英文名,會是Sir Run Run Shaw Hall呢?

原來生於大清時期的六叔,原名邵仁楞,「Run Run」是由「仁楞」(粵音零)的拼音而來,「逸夫」只是他的號。

不過Run Run來源亦眾說紛紜,多年前邵逸夫接受黃霑訪問,就提起他聽到的一個版本,他說:「我在當office boy,老闆常常揮手叫我跑過去:"Run!Run!"於是我的英文名字變成Run Run。」

另有傳由於邵逸夫在南洋打拼時,經常抱住菲林、騎單車穿梭各大戲院。由於整天都「run呀run呀」,因而得名,與跑步或「走畫」全無關係。

邵逸夫傳奇一生  

2014年 01月 07日  11:44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榮譽主席邵逸夫爵士7日早晨在家中昏倒送醫不治,享年107歲。

  • 邵逸夫一生傳奇,為人景仰。(網路圖)

    邵逸夫一生傳奇,為人景仰。(網路圖)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逸夫爵士,今晨在家中安詳離世,享壽107歲。他一生傳奇,在二十世紀創製了超過千部電影,被譽為華人影壇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邵逸夫的傳奇多多,拍攝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見證了中國電影從默片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的全部歷史。同時,他還以個人財產成立「邵氏基金」,為大 陸内地教育事業捐款達25億港元,再加上他在英國、美國、新加坡及香港等地的巨額捐款,在古今捐資助學史上,可稱為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影視大亨冠絶全亞洲
邵逸夫的影視王國(邵氏電影和香港無線電視)冠絶亞洲,歷年來,培育出華人演藝界的無數顆巨星,以及多位幕後精英,只要有邵逸夫的地方,一定衆星拱照,星光熠熠,因此他的過世也令許多香港影人不捨。
他出生於浙江寧波鎮海,父親是上海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邵行銀。邵家8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6,舊上海時代的人稱他為「邵老六」,來港後被尊稱為「六叔」。
邵逸夫在1958年於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另外他旗下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慣稱無線電視)亦主導著香港的電視 行業, 多年來佔據香港的收視領先地位。1977年,他獲得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册封為爵士,成為香港娛樂圈獲「爵士」頭銜的第一人。
邵逸夫出身富家,但本身也有一套成功之道,包括勤奮苦幹、知人善任等。屬電影天才的他,過去辛勤苦學,經過不斷努力下,他對於電影的剪接、攝影、編 劇及導演等,無不精通,這對其事業發展深有幫助。邵逸夫對於年輕一代,曾提出這樣的忠告:「現在的年輕人心很高,學問也很深,但是不能夠吃苦,是一大缺 憾。」


遺憾未能找到接班人
更讓人稱奇的是,邵逸夫不僅人生傳奇,他身後的女人也像他的公司,拍出來的電影一樣,充滿了浪漫的傳奇色彩。
邵逸夫的髮妻為黃美珍,於1937年結婚,兩人育有2子2女,但結婚當年卻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邵氏影院全被摧毀殆盡,邵逸夫自己更因為「拍攝反日電影」,被日本憲兵打得皮開肉綻,並被送進大牢。
黄美珍一邊獨立支撐家業,一邊透過關係找到原來在邵氏兄弟公司做事的日本人山本和中野,花重金請他們趕到日本憲兵部,替邵逸夫說話,才將他救出來。
1987 年,黃美珍于病逝於美國,享年85歲。她與邵逸夫的婚姻維持了整整50年。雖然因為邵逸夫忙於事業,每天都「只休息一個小時」,與妻子相守的時間不多,但邵逸夫是長情的人,妻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無可替代,為了追憶亡妻,那一年,邵氏公司停業了一年。
不過這期間邵逸夫卻碰上知音、也是事業拍檔的方逸華,兩人之後在1997年,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註冊結婚。
但邵逸夫晚年一直有個遺憾,苦於未能找到接班人,後來他宣布出售手中持有的所有TVB股份。這個交易備受關注,包括商人陳國強、台灣威盛集團董事長 王雪紅等在内的財團,全數收購邵氏兄弟所持有的1.14億股,約占26%的TVB股權,可是公司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六嬸」方逸華仍持有0.26%股權。
Elizabeth Jane Howard, 'Jane' to all who knew her, was an English writer of great originality and honesty. Only at the end of her long life did she receive the recognition she deserved. "I feel like I've been playing second fiddle my whole life," she said a few weeks before her death. "Now I'm playing first violin and I quite like it." http://econ.st/1f3g8uS

  1. Elizabeth Jane Howard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en.wikipedia.org/wiki/Elizabeth_Jane_Howard
    Elizabeth Jane Howard, CBE, FRSL (26 March 1923 – 2 January 2014), was an English novelist. She had previously been an actress and a model.
  2. News for Elizabeth Jane Howard

    1. Telegraph.co.uk ‎- 17 hours ago
      Martin Amis revealed he would not be the novelist he is today if it were not for his stepmother, the late author Elizabeth Jane Howard.

  3. Elizabeth Jane Howard | Books | The Guardian

    www.theguardian.com › CultureBooks
    Latest news and comment on Elizabeth Jane Howard from the Guardian.

  4. Elizabeth Jane Howard obituary | Books | The Guardian

    www.theguardian.com › CultureBooksElizabeth Jane Howard
    4 days ago - For much of a career spanning more than 60 years, the writer Elizabeth Jane Howard, who has died aged 90, suffered a certain condescension ...

  5. Elizabeth Jane Howard - obituary - Telegraph

    www.telegraph.co.uk › NewsObituaries
    4 days ago - Elizabeth Jane Howard was an acclaimed novelist who drew on her miserable childhood and spectacular misfortune with men.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