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午6:50
·
溫肇東 1973級工工 「溫門」的每月分享聚會【創合塾X崇智協會】辦了近百場。
2025/8/13 李思壯: 學習、智慧與頓悟:從AI應用教學談維度思考;
場地是台灣農業與藝術的會合: 好思農創概念店。
2014~16 溫肇東退休前2014~16 6本書 一展覽會: 《左派商學院》紡古織今:臺灣紡織成衣業的發展, {十年百城‧千卷萬里:城市觀察的創新筆記}、{創河:美學與創新的交匯}.....
溫肇東【創河塾】
2021年8月19日
·
我很早就寫過一篇文章「時間與空間的辯證」(https://jtwen0106.pixnet.net/blog/post/163732412),尤其是公共空間在每天不同的時間,每週不同的日子,每季每年,都會有不同的人在進行不同的活動,所以那個空間主要是誰在其中,和什麼時間絕對有關。經過一年多的疫情,每個人都有切身感受到「距離」和「尺度」的重新認識,包括我們以往熟悉的空間、及日常坐息的時間。三級疫情當中,園區關閉,商店餐廳鐵門拉下,「社交距離」實名制帶來空間的內外之分,隔離時間產生人與人實體和心理的距離。
在這個脈絡下我們創合塾在這一季,隔週陸續會推出針對「時間與空間」在創新和管理經營上的探討,
在8/24 老屋新生/社區創生
9/14 商業零售空間的創新設計
9/28 旅館業因應疫情的樣態與策略
10/12 蔦屋書店的鏡與相
希望大家可以預留時間來參與這些活動。
創合塾塾長 溫肇東
2018年8月20日
·
分享對象:所有人
1973級的IE學長,影響我頗大。
最近溫學長夫婦在日本年度之旅,每天傳來的照片,令人眼花撩亂,有這樣的日本嗎?
Hanching Chung東海1975年級回娘家
2018年9月1日
·
與2位1973級學長會面
8.27 溫肇東教授 (1973級IE)
"漢清兄: 8/31下午二時至四時有沒有空? 有興趣來參加一個小型分享會?大地藝術祭分享"
溫教授用200多張的SLIDES介紹。我就略過這些主題,談些會外的"趣事",換句話說,分享會花絮也。
首先是會場,東方廣告公司 (牆上有該公司慶祝60周年的海報.......)。(以前沒去過東興街,此次多少了解北市的幅員廣闊.....)
此企業是溫教授的父親所創立;溫教授為先人寫過:《 前瞻性創業家:廣告先驅溫春雄一生的思與行》(
溫肇東 , 遠流 , 出版日期: 2000-05-16 本書介紹台灣廣告業的開創先鋒--溫春雄先生。前半部是溫先生的求學與創業歷程,在作者生動的描述下,五0年代至八0年代的台灣廣告業景況躍然紙上。後半部則是溫春雄先生多年累積的著作與演講稿,是先生智慧與經驗的結晶,有心往廣告行銷方面鑽研者...... more
分享會的咖啡,由好口杯股份有限公司 (Beibei Coffee, Since 2015;現在中國的"咖啡新零售"方興未艾,得努力呀)的共同創辦人彭曼清女士所貢獻。杯子和大罐裝包裝的設計都頗有巧思。彭女士跟我們講他很幸運地在小學美術課的作品,被老師冠上普普藝術美名,下課後老師在家裡未她上"藝術史"的課,高中老師看過他的素描,也建議她去藝術大學。可是她父親不答應女兒去學無法溫飽的專業,最後她學的是藥學.......她去中國參與過不少大型展/開發案子的企畫.......
分享會的糕餅,由潘永堂先生 (1973級東海經濟系)所提供。聊天之餘,他突然想起我們漢清講堂曾做過同屆張忠樸先生的紀念影片,我也才知道除了中壢之外,台北的靈糧堂辦過追思禮拜.......
我將把篇幅放到與吳仁麟先生的對談。.......
Hanching Chung
8.27 溫肇東教授 (1973級IE)
漢清兄: 8/31下午二時至四時有沒有空? 有興趣來參加一個小型分享會?大地藝術祭分享
溫教授用200多張的SLIDES介紹。我就略過這些主題,談些會外的"趣事",換句話說,分享會花絮也。
首先是會場,東方廣告公司 (牆上有該公司慶祝60周年的海報.......)。(以前沒去過東興街,此次多少了解北市的幅員廣闊.....)
此企業是溫教授的父親所創立;溫教授為先人寫過:《 前瞻性創業家:廣告先驅溫春雄一生的思與行》(
溫肇東 , 遠流 , 出版日期: 2000-05-16 本書介紹台灣廣告業的開創先鋒--溫春雄先生。前半部是溫先生的求學與創業歷程,在作者生動的描述下,五0年代至八0年代的台灣廣告業景況躍然紙上。後半部則是溫春雄先生多年累積的著作與演講稿,是先生智慧與經驗的結晶,有心往廣告行銷方面鑽研者...... more
溫學長提到他父親(約)1943年畢業於「舊制橫濱專門學校」(該大學現在約有1萬8千師生。我想起幾年溫教授處理他父親許多日本書 (如廣告年鑑......):台灣多少現代化,與日本關係很大.....
神奈川大學(日語:神奈川大学/かながわだいがく Kanagawa daigaku ),簡稱神大,是一家位於神奈川縣橫濱市神奈川區六角橋的私立大學,由昭和初期政治家米田吉盛於1928年創立,前身是為勞動青年而設的夜間部「舊制橫濱專門學校」;於戰後1949年正式升格成為大學。
分享會的咖啡,由好口杯股份有限公司 (Beibei Coffee, Since 2015;現在中國的"咖啡新零售"方興未艾,得努力呀)的共同創辦人彭曼清女士所貢獻。杯子和大罐裝包裝的設計都頗有巧思。彭女士跟我們講他很幸運地在小學美術課的作品,被老師冠上普普藝術美名,下課後老師在家裡未她上"藝術史"的課,高中老師看過他的素描,也建議她去藝術大學。可是她父親不答應女兒去學無法溫飽的專業,最後她學的是藥學.......她去中國參與過不少大型展/開發案子的企畫.......
分享會的糕餅,由潘永堂先生 (1973級東海經濟系)所提供。聊天之餘,他突然想起我們漢清講堂曾做過同屆張忠樸先生的紀念影片,我也才知道除了中壢之外,台北的靈糧堂辦過追思禮拜.......
我將把篇幅放到與吳仁麟先生的對談。
一.對於台積電TSMC等的批派
二. 對於中華文化總會的批判
於Hanching Chung 分享了 1 則貼文。
2017年9月1日下午11:22 ·
圖像裡可能有7 個人、微笑的人、大家站著
圖像裡可能有表格
沒有自動替代文字。
圖像裡可能有2 個人、微笑的人
還有 4 張
中華文化總會2017年9月1日下午6:49 ·
文化總會復刊《新活水》雜誌,期望透過這本優質的思想文化雜誌與網站,深度探討台灣重要文化議題,今天也在創辦於解嚴後初期的知名搖滾音樂酒吧Roxy舉辦《新活水》雜誌復刊記者會與感謝趴,邀請跨世代文化界人士同台座談交流。記者會包括在本期「先鋒人物」欄目中被報導的主角作家李昂、文化部次長丁曉菁,以及身為年輕世代、此次為《新活水》復刊號繪製「花甲男孩前傳」別冊的漫畫家陳繭。文總副會長江春男與身兼《新活水》總編輯的文總副秘書長張鐵志也介紹並分享本期封面故事「1987:一場不遠的青年文化爆炸」。
本期封面選擇「黑名單工作室」主唱林暐哲於1990年3月野百合學運現場演唱的照片,象徵解嚴後文化政治跟抗議相遇的力量,黑名單工作室在前一年發行的專輯《抓狂歌》更是台語搖滾先驅,就是解嚴後的爆炸能量。他並強調,這本雜誌特別重視視覺設計,希望做一本「性感」的思想雜誌。
三. 對於台灣的文化與創新之批判
漢清兄嫂:
謝謝昨天賞光!
抱歉沒有好好介紹各位認識。
潘永堂是15屆經濟系,之前在中華開發。
吳仁麟之前在聯合報,是王文杉*身邊重要研發創新的幕僚。
蔡傳志是我那屆建中青年的主編,輔大化學系畢業,在遠東集團工作過一段時間,之後也做過很多不同的生意和工作。
以上補充。
肇東
*現任聯合報系第三任董事長
中華文化總會
中華文化總會
8 年前
Hanching Chung
2017年9月1日
·
分享對象:所有人
中華文化總會
2017年9月1日
·
文化總會復刊《新活水》雜誌,期望透過這本優質的思想文化雜誌與網站,深度探討台灣重要文化議題,今天也在創辦於解嚴後初期的知名搖滾音樂酒吧Roxy舉辦《新活水》雜誌復刊記者會與感謝趴,邀請跨世代文化界人士同台座談交流。記者會包括在本期「先鋒人物」欄目中被報導的主角作家李昂、文化部次長丁曉菁,以及身為年輕世代、此次為《新活水》復刊號繪製「花……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Hanching Chung
2017年9月1日
任何組織,都是事在人為。
馬政府時代的"中華文化總會",我們有高官朋友在朝。大體知道其績效。
蔡政府顯然很不同,昨天的" 831 台灣英雄大遊行"由中華文化總會負責,很不一樣。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Hanching Chung
2017年9月1日
2017年初,我跟書店訂此書--《胡適留學日記》原稿出版---店主說,鍾先生,此書約8000人民幣,您真的要買嗎?
《藏暉室札記》(1939 );《胡適留學日記》原稿出版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Hanching Chung
2017年9月1日
the Lincoln Patterson Scrapbooks (#37-6-334),
Series II. Correspondence including a letter from his mother to Mrs. Patterson, 20 pieces.
共濟會之旅 (1999-2002)
共濟會之旅──無規矩不能成方圓?(1999/12)……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Hanching Chung
2017年9月1日
不讀他的FT英文專欄 (開放4篇),很不容易了解他。譬如說,紐約時報的訃聞標題為:
David Tang, Fashion Retailer and Raconteur, Dies at 63
譯者或編者可能沒讀過他的文章,所以不知道他是"善說故事的人" (譬如說,自己幾乎喪命的救治故事,寫成FT的 "讚美英國的健保制 NHS:他有私人醫院的病房,可是NHS的醫生、護士群更好、大病房也比小病房更令人安心......)。
用"奢華中國風的詮釋者"形容 David Tang,真是太小看他了!
The New York Times Chinese -Traditional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7年8月31日
·
他是全球奢華連鎖店上海灘的創始人;在香港和英國均享有盛名的作家;倫敦頂級社交圈中的名流;中國政府對香港政策的批評者。…… 查看更多
奢華中國風的詮釋者鄧永鏘去世,享年63歲
奢華中國風的詮釋者鄧永鏘去世,享年63歲
企業家鄧永鏘一生創辦了多個高端品牌,包括雪茄煙俱樂部和奢侈品牌上海灘,也撰寫專欄,談論社交禮儀和娛樂生活。他還是民主的擁護者,曾嚴厲批評香港特首梁振英。
Hanching Chung
鄧永鏘2010年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他希望人們在回想起他的時候,就像是希拉爾·貝洛茲(Hilaire Belloc)的一句話所說:「當我死的時候,我希望他們會說:他罪孽深重,但他的書有人讀過。」
其實,鄧先生引詩/墓誌銘…… 查看更多
Hilaire Belloc, 希賴爾‧貝洛克 (1870-1953 ) My sins are scarlet, My books are read.
Hilaire Belloc, 希賴爾‧貝洛克 (1870-1953 ) My sins are scarlet, My books are read.
Hilaire Belloc, 希賴爾‧貝洛克 (1870-1953 ) My sins are scarlet, My books are read.
8年
我的這一天
8 年前
Hanching Chung
2017年9月1日
·
分享對象:所有人
現在已知休士頓此次是"美國有史以來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大家開始注意到這"無限開發"的城市之"限制"所在。
化學、煉油業都可能造成大眾的健康威脅:
紐約時報
Noxious Smoke and Contaminants Pose Public Health Risks
By JULIE TURKEWITZ, HENRY FOUNTAIN and HIROKO TABUCHI 9:31 PM ET……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Hanching Chung
2016年9月1日
·
分享對象:所有人
Capability Brown (1716-1783) ,英國"最偉大"的景觀大師、企業家。
0:00 / 2:36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6年8月31日
·
It is 300 years since the birth of Lancelot ‘Capability’ Brown, who designed the gardens of some of England’s most beloved country houses. Dr Oliver Cox, Heritage Engag……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9 年前
Hanching Chung
2016年9月1日
109 永遠的張深切 林義正 曹永洋 2016-08-19
109 永遠的張深切 林義正 曹永洋 2016-08-19
張深切全集之研讀討論 與談人:林義正、蘇錦坤、曹永洋、陳忠信、鍾漢清 2016-08-19 張深切1946 年攜眷返台,應臺中師範學校校長洪炎秋之邀任該校教務主任,不久,碰上二二八事件,被誣陷,亡命南投中寮鄉隱居,埋首寫作,完成《我與我的思想》、《獄中記》、《在廣東發動的臺灣革命運動史略》 三書。1951 年於《...
我的這一天
10 年前
Hanching Chung
2015年9月1日
吳密察
2015年9月1日
·
台灣雖有2300萬人,但姓連的肯定不多,或許就只有區區幾家人罷了。但是,100年來,卻有姓連的一家四代人總在我們的周圍徘徊不去,甚至帶給我們不小的負擔。至少,我們這些在戰後受教育的世代,應該都必須背姓連的寫的文章(要麼是「示荷蘭守將書」,要麼是「台灣通史序」)吧。既然文章都被編進教科書讓我們考試了,以下就再抄一些讓大家瀏覽吧。
先說一……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10 年前
Hanching Chung
2015年9月1日
吳密察
2015年9月1日
·
台灣雖有2300萬人,但姓連的肯定不多,或許就只有區區幾家人罷了。但是,100年來,卻有姓連的一家四代人總在我們的周圍徘徊不去,甚至帶給我們不小的負擔。至少,我們這些在戰後受教育的世代,應該都必須背姓連的寫的文章(要麼是「示荷蘭守將書」,要麼是「台灣通史序」)吧。既然文章都被編進教科書讓我們考試了,以下就再抄一些讓大家瀏覽吧。
先說一…… 查看更多
我的這一天
10 年前
Hanching Chung
2015年9月1日
·
分享對象:所有人
行程:
介紹與會人與彭淮棟先生、蘇錦坤先生的貢獻 (5分鐘)
彭淮棟先生 (譯藝獎(II),英文、德文) (彭淮棟先生 )
彭淮棟先生心得報告及討論 (30分鐘)…… 查看更多
Hanching Chung
Translations 譯藝
Translations 譯藝
Translations 譯藝
10年
祝賀漫遊世界的曾學長Murphy Tseng生日 2025:
不驚春物少,只覺夕陽多。
211 「東海文庫」規劃及(杜蘅之教授)文獻整理専案報告 2018-01-18 吳福助 謝鶯興
Murphy Tseng 較像遊民。行動自由是文明很重要的內涵。
2016年5月11日 13:44 ·
"曾銘輝回信:
想當年老朋友 心情還是年輕的。
老不休 相勉之"
讀了學長外國旅行數月,只花了美金數千元。
過去30年,我習慣隨身帶許多現金。決定砍成十分之一。
2016年6月28日下午7:54
【東海15屆】曾銘輝說 - -我遇過一對 91 歲徳國背包客老夫婦 (背景說明)曾銘輝應邀在北加州東海校友會演講,題目「環遊世界,永不嫌晚」,吸引爆滿聽眾。前丶後任會長當晚致函再度表達感謝之意,以下是曾銘輝回信。
謝謝 Jim 和 Jason 兩位校友會長。
.
上周末 (6/25)的野人獻曝,不盡如人意, 料過關應無異議。
聚會中舊友新識反應超乎預期, 驗証了我的假設:每個人最關心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正因如此 ,分享交流開放順暢。
在自助旅行中 我體會到"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道德經) 的奧義。具體的呈現即是: 行前資訊收集消化 多多益善;要上路包袱越少越輕 ,路走得越遠越精彩。
話說回來, "認識自己;擴張舒適圈" 才是主旨,什麼時候我們可以
完全活出自己,那麼舒適圈也將失去意義。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跨出心理障礙/第一步是最難的。有機會和大家壯壯膽,海濶天空仼遨翔 ,勇敢做自己 ,如何?
再次謝謝大家的熱情捧場!
Murphy (曾銘輝)
Attachments:
1。S F 世界日報 6-27-2016 見報報導影印 / 藍色 Link 為電子報。
2。曾銘輝在演講時放映多張 slides ,其中包括 蘇格拉底丶李小龍丶Mark Twain 丶達賴喇嘛的名言,字字珠璣,深富哲理,每一句都可單獨辦一場博雅講座。Slides 一口氣 50 秒就可看完,但建議各位隨時暫停,細加品味丶思索。
3。三位 15屆同學前往捧場,直說收穫滿滿,不虛此行。照片左起 杜凱年/王麗燕夫婦丶陳梨雲丶曾銘輝丶吳文建。
1973級的IE學長,影響我頗大。
最近溫學長夫婦在日本年度之旅,每天傳來的照片,令人眼花撩亂,有這樣的日本嗎?
曾學長,世界公民,不曉得在哪兒度生日。
張學長已過世十幾年,我還想讀讀他生前作的【尋智書摘】中的《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找不到。
【補充說明】
一,杜院長1960年(49 歲)到東海任教,1978年(67 歲)自東海退休,並轉往東吳大學任教。1992年(81歲) 赴美與兩位公子同住,1997年(86歲)在加州洛城過世。 照片為1982年杜院長與師母來美國看兒子時拍攝。
二,杜師母通訊地址如下,如果各位有空,可用最傳統的方式寫信丶 貼郵票寄給師母,她一定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
Guardian culture 和其他 2 人都分享了 1 條連結。
Polanski had dismissed the MeToo movement as “mass hysteria” and “hypocrisy” in a Polish interview carried out before he was expelled from the Oscars academy.
"Everyone is trying to back this movement, mainly out of fear … I think it’s total hypocrisy"
-----
我與1973級東海IE特別有緣:2018年1月, (美) Murphy Tseng (曾銘輝 東海IE 1973級)、溫肇東 (東海IE 1973級)來參加聚會:
211 「東海文庫」規劃及(杜蘅之教授)文獻整理専案報告 2018-01-18 吳福助 謝鶯興
*****
---2018.5.10
我的記性不好。然而,早上有神技。
高中校友總會網頁有張照片,寫某Arthur (及我的學校系名)等人去走訪他,如此而已。我在校時,當然不知道學長 (我1975級,他1973級)的洋名。不過,其眼神,似乎45年前見過面。竟然,還記得其姓名,並經確認。
有人叫"李培基" (學長)嗎? (1972年秋,吳玉印 (已故)到東海開「實驗計畫」的課,學生以1973級東海IE為主,我卻急著去跟他們當"同學"。)
宋安樂 正是。
Hanching Chung 請代問候我45年沒見過的學長
宋安樂 Hanching Chung 沒問題,您與他同是豐原人,或大學同學?
Hanching Chung 我是東海IE1975級,他1973級。我不知道他中一中畢業。
宋安樂 OK, 可惜 Arthur 不玩臉書,否則就不用勞我的駕了,哈哈!
"曾銘輝回信:
想當年老朋友 心情還是年輕的。
老不休 相勉之"
讀了學長外國旅行數月,只花了美金數千元。
過去30年,我習慣隨身帶許多現金。決定砍成十分之一。
想當年老朋友 心情還是年輕的。
老不休 相勉之"
讀了學長外國旅行數月,只花了美金數千元。
過去30年,我習慣隨身帶許多現金。決定砍成十分之一。
【東海15屆】曾銘輝說 - -我遇過一對 91 歲徳國背包客老夫婦 (背景說明)曾銘輝應邀在北加州東海校友會演講,題目「環遊世界,永不嫌晚」,吸引爆滿聽眾。前丶後任會長當晚致函再度表達感謝之意,以下是曾銘輝回信。
謝謝 Jim 和 Jason 兩位校友會長。
.
上周末 (6/25)的野人獻曝,不盡如人意, 料過關應無異議。
.
上周末 (6/25)的野人獻曝,不盡如人意, 料過關應無異議。
聚會中舊友新識反應超乎預期, 驗証了我的假設:每個人最關心的人就是我們自己, 正因如此 ,分享交流開放順暢。
在自助旅行中 我體會到"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道德經) 的奧義。具體的呈現即是: 行前資訊收集消化 多多益善;要上路包袱越少越輕 ,路走得越遠越精彩。
話說回來, "認識自己;擴張舒適圈" 才是主旨,什麼時候我們可以
完全活出自己,那麼舒適圈也將失去意義。
完全活出自己,那麼舒適圈也將失去意義。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跨出心理障礙/第一步是最難的。有機會和大家壯壯膽,海濶天空仼遨翔 ,勇敢做自己 ,如何?
再次謝謝大家的熱情捧場!
Murphy (曾銘輝)
Attachments:
1。S F 世界日報 6-27-2016 見報報導影印 / 藍色 Link 為電子報。
2。曾銘輝在演講時放映多張 slides ,其中包括 蘇格拉底丶李小龍丶Mark Twain 丶達賴喇嘛的名言,字字珠璣,深富哲理,每一句都可單獨辦一場博雅講座。Slides 一口氣 50 秒就可看完,但建議各位隨時暫停,細加品味丶思索。
3。三位 15屆同學前往捧場,直說收穫滿滿,不虛此行。照片左起 杜凱年/王麗燕夫婦丶陳梨雲丶曾銘輝丶吳文建。
*****
---2018.5.10
我的記性不好。然而,早上有神技。
高中校友總會網頁有張照片,寫某Arthur (及我的學校系名)等人去走訪他,如此而已。我在校時,當然不知道學長 (我1975級,他1973級)的洋名。不過,其眼神,似乎45年前見過面。竟然,還記得其姓名,並經確認。
有人叫"李培基" (學長)嗎? (1972年秋,吳玉印 (已故)到東海開「實驗計畫」的課,學生以1973級東海IE為主,我卻急著去跟他們當"同學"。)
宋安樂 正是。
Hanching Chung 請代問候我45年沒見過的學長
宋安樂 Hanching Chung 沒問題,您與他同是豐原人,或大學同學?
Hanching Chung 我是東海IE1975級,他1973級。我不知道他中一中畢業。
宋安樂 OK, 可惜 Arthur 不玩臉書,否則就不用勞我的駕了,哈哈!
《記兩位中一中高中老同學的認識》
有人說,年紀大或退休以後,靠的就是三個老~老本、老友、老伴。Arthur 與 Peter Huang 就是我從職場退休後,新增加出來的兩位『老』友 (年紀老的朋友)。
我2014年10月退休,開始了爬山這項『良好』嗜好,大概是2016年的3、4月吧?一次一中班上同學會碰到 Arthur ,我跟他說到了爬山這件事,他說他對爬山有興趣,在我邀請下,開始參加我們的每週五小團體的爬山活動,多次登山步道上邊擦汗邊聊天,兩人熱絡起來,他就變成了我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Arthur 是我進台中一中時的同班同學,但在班上彼此沒有太多互動,只能算點頭之交而已,高中畢業後,我們沒有任何聯繫,直到40餘年後高中同學會的再見面,加上最近兩年來的共同爬山,他才變成我的『老友』。
Arthur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後又去唸政大企管研究所,在汽車業界工作30多年,最後作到了某外商汽車公司的 CEO,4、5年前退休,因為我們同是眷村出身的外省第二代,二人有『共同語言』,他又是一很 nice 的人,我很慶幸自己臨老,多出了這麼一位『老』友。
Peter Huang 是我台中一中高二下學期轉社會組班的同班同學,我們二人在校時也沒有什麼互動,甚至可說『很陌生』,1968年夏天一中畢業後,他唸中興歷史系,我去台南唸大學,我們就此『音訊斷絕』50年,直到今年3月22日社會組班同學會召開,二人才又彼此『相認』。
Peter Huang 也是愛玩臉書一族,他對我臉書的每則動態都不吝按讚留言,還把我臉書上以前寫過的上百篇貼文逐一翻出來閱讀,令我感動不已。一個多月來,與他臉書+ line 的頻繁互動,兩人要不變成好朋友也難。(Peter Huang 與我都是『多話型』的人,看了臉書不留言幾句會覺難過)。
Peter Huang 大學畢業高考及格,被分發到新聞局任公職,曾被宋0瑜提拔重用,亦曾被外派東南亞、美國等地工作,更還曾跟著江0坤赴紐西蘭,是中華民國APEC 代表團中一員,算是『見過場面』的人。他已退休7、8年,現在每天過著悠哉遊哉的退休生活﹏。
今天 Arthur 與 Peter Huang 二人不約而同地來我辦公室聊天 (我退休後仍在原公司 part time 兼職) ,他們二人雖是初識,但話匣子一開,我就被撂在一邊,快變成他們的聽眾了。中午吃飯時間到,三人又移防陣地,轉去附近的怡客餐廳用簡餐,繼續未完話題,或許話太投機欲罷不能,直到下午兩點多,服務生送來甜點 menu,暗示我們到了用下午茶時間,我們才依依不捨結束談話,起身離開餐廳。
為 Arthur 與 Peter Huang 兩位一中老同學的認識,特記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