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第一次到東京時,最先熟悉的地名就是位於新宿區的「甲州街道」,因為我的學校正好座落在這條街上。
當時對東京的一切都還似懂非懂,日語完全不行,只隱約知道這條寬闊的馬路自江戶時代便已存在,是江戶時期五條大街道之一,而新宿正是甲州街道的起點。
記得從新宿南口搭慢車,下一站就是代代木。代代木車站旁有一棟半廢棄老舊大樓,三樓有一間名為東豐的中文書店,簡姓老闆是日籍台灣人,東豐後來成了我經常光顧的所在。如今,這間滿滿珍書的書店已結束,曾被畫進動漫的大樓也已拆除。
這正是吉本芭娜娜的寫作魅力,她總能不著痕跡地把地名與讀者化作一場命定的邂逅,甚至勾連出更多聯想與回憶。書名是《我與城市》,副標題則是「吉本芭娜娜的半自傳」。其實是東京巷弄隨筆,談不上半自傳。
原來如此的對話
河合隼雄 /吉本芭娜娜 著/ 時報文化 /2004.10.25出版定價:
參考庫存:有
擁有獨特感性文字的芭娜娜與知名臨床心理學家河合先生的溫暖對話。拋開「現在的年輕人真是難以理解!」的成見,以芭娜娜自我的的青春歲月,對照理解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